这是思维补丁的第459篇文章特别喜欢,单曲循环系列。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一)“哥,你的命运不也是被高考改变的吗?”这样一句反问,发生在数月前,我送二姥爷家的表弟回学校的路上。那天,是我回家参加二姥爷的葬礼。表弟今年正值高三,爷爷去世,他请了半天假。小伙子成绩还不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459篇文章
特别喜欢,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哥,你的命运不也是被高考改变的吗?”
这样一句反问,发生在数月前,我送二姥爷家的表弟回学校的路上。
那天,是我回家参加二姥爷的葬礼。表弟今年正值高三,爷爷去世,他请了半天假。
小伙子成绩还不错。我克制不住记者病,特别想知道现在的农家子弟对高考、对教育公平的看法,于是在高速上聊了一路。
超超学习不好,比较好奇好同学怎么看待学习这件事。
表弟跟我吐槽:烦透了,每天做题做的想吐,哪有什么乐趣可言,大家都是咬牙在坚持罢了。
“但也没办法的事,家里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让我走。”
我管他爸爸叫舅舅,他家的情况我非常了解。在我的印象中,他家到处都充斥着一股羊膻味,因为舅舅十多年来一直靠养羊养家糊口。
承德多山,农民家里养的都是山羊,舅舅一年365天,无论风霜雨雪,可能只有大年初一那一天,不用上山放羊。
所以,“家里没有别的路”并不是一句抱怨,而是指出了客观事实。
我问他,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你还相信高考改变命运这句话吗?
表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我一句:
哥,你的命运不也是被高考改变的吗?
上个月,我去锦州呆了一周,也是去一位舅舅家探亲。
那时互联网正在热议966工作制,我看着微博微信上各种讨论的文章,再看每天下班疲惫不堪的舅舅,真觉得特别有穿越感。
我这位舅舅在一家私营钢厂工作,他的工作是什么样呢?
每天要在40多度的高温中工作12小时,分白班、夜班和大班,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一天休息日,夜班白班轮换时,要连着上一整个晚上加一个白天。
如此辛苦,每个月拿到手的钱,也不过就4000块而已。
舅舅家的弟弟去年大学毕业,进了对口的铁路部门,成了一名货运火车司机,目前在福建工作,已经在准备买房。
他上的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他告诉我,现在的月薪已经有8000多了。
我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当时就说了一句:
教育还是改变命运了。
之前我写过,如今都市里的人谈到所谓的“阶层跃升”,非三环的大平层或中央别墅区的独栋才能与之相匹配,仿佛只有达到2个“小目标”的财务自由,才能配得上阶层跃升这个词,才能算是改写命运。
可从山沟沟里走出来,在大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扎根下来,那个山里娃娃,那个家族几代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出去过的孩子——你难道还没有认识到,其实他的命运已经被教育彻底改写了吗?
至少,他不必重复父亲的放羊路,至少,他不必重复父亲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
严格意义上,我这两位弟弟,家里都算不得真正标准上的“寒门”,他们家里有壮劳动力,年收入在农村里相对说得过去。
这样的家庭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多数”,站在乡村望过去,他们的生活相对于真正的寒门已显得足够富裕,但如果你站在北上广CBD的甲级写字楼里,也会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判定为“寒门学子”。
因为他们的家庭所能左右的资源、关系和选择路径,依然显得逼仄、贫瘠。
赵家姑娘可以花650万美金上常青藤名校,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例子其实不止这一例。
这两天有媒体又曝光很多名人子女通过更改国籍,以很低的条件轻松上了国内的名校,实际上这样“曲线报国”的路径在北京的名人圈子里,几乎已经是公开化的“基本操作”了。
但对于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而言,他们的手没有那么长,他们的资源没有那么多,他们不是天真地还相信教育改变命运,他们是真的没得选。
(二)
又到高考季,白岩松很多年前的一段采访,突然间又在网络上发酵: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这句话早已经被刻在诸如毛坦厂、衡水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校内横幅上。
毛坦厂模式被很多媒体和名人批判过,还批的非常狠。人大教授、博导张鸣老师就写过:
“为了这块敲门砖,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心血和汗水,还有扭曲的心理以及固化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越是农村的孩子,被戕害的就越是厉害。这样的高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除了考试,别的百无一能的优等生。”客观上,除了那句“百无一能的优等生”之外,实际上我基本认同张鸣老师的这段话,无论是衡水中学还是毛坦厂模式,的确不是“正常人”能忍受的日子,很多人将其比作监狱,要我看,这类高中实际上比监狱还要更残酷一些。
但是另一面,类似毛坦厂中学这样的“残酷工厂”,却是很多农民家庭、工薪家庭在自身所掌控的资源中,能够抓住的“最结实的一根稻草”。
是的,它不一定是最后一根稻草,他们的周围,不乏辍学打工乃至早早结婚生子的例子,只是“毛坦厂的地狱模式”,看起来更有“希望”一些。
这样的言论每年都不少。我也见过不少北上广的精英阶层,很真诚地表示自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家长能忍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衡水中学那样残酷的环境里?
我曾亲耳听到过这样的表述:亲手把孩子送到魔鬼的手里。
倒也不能说这些人是“何不食肉糜”之辈,只是他们所处的阶层和所掌控的资源,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太多太多条“通往幸福之路”了。
而把时间线拉长,高考成绩的确又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考上好大学不意味着人生真的就一帆风顺了,高考失败也不意味这辈子真的就一事无成。
两类人根本的分歧,并不是因为高考,而是自身所处的环境、阶层和见识所决定的。
一部分在批判吐槽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荒唐和魔幻,而另一部分人,则发自肺腑地祈祷和希望,高考真的能够“一考定终身”。
所以,那些家长才会如此团结,几个妈妈自发轮流给孩子们做饭。
所以,那些家长才会如此迷信,一棵毫不起眼的树也被奉为“神树”,日夜被香火缭绕。
只是因为,这已经是他们能力有限的双手,所能够抓住的,最结实,最满含希望的一株稻草了。
(三)
我去年写过类似的话,今天翻看,依然觉得这代表了世界的某种真实:
高考以后的很多事,许多人,并不会和高考考场上的试卷一样,你以诚心待她,她一定会报之嫣然。
风云际会,一跃上天的功名成就,有时往往和一个人的努力、汗水、智慧无关,只是有人恰巧踩到那朵云上罢了。
霜重鼓寒声不起的悲凉无助,也并不全因愚笨、懒惰和鲁莽,只是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失败者的努力与智慧,没多少人愿意听罢了。
世间的事,此间的情,我辈凡人,只能勉力做到“尽人事,知天命”,仅此而已。
如此一看,高考以及它所代表的“应试教育”,在“泯灭人性”的另一面,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地呈现出了一种相对的公平,这种“公平”并不单纯指教育本身。
这种公平是指在高考之前,你所有的努力,你每一次的背诵、练习和夙夜匪懈,都会直观地呈现在考试的成绩单上。
但你要知道,世间的很多事,人生的很多感情和目标,并不是你付出努力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你苦求一生,耗的油尽灯枯,到头来,也是枉然梦一场。
这样的遗憾,在我们的一生中,在这个其实根本不在乎你的世界里,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很多年以后,我回过头来想想,反而觉得,“残酷”的高考,恰恰是这个世界留给普通孩子,最温柔的一道门槛。
离开高考考场,放下那只攥了12年的应试之笔,迈出校门,你我都明白,真正的不公平,真正的资源不平衡,真正的权利不对等,在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是。
就别说寒门学子了,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都没资格说“高考不重要”。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你还可以读】
警校都让你们喷成“鸭校”了,这届“键盘女权”真让人恐惧
送给任正非先生一个Respect
上饶校园凶案:比变态杀手更令我恐惧的,是狂欢的民意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