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28岁的母亲在朋友圈留下绝笔信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图为绝笔信部分内容,点击可查看大图)5月1日上午,失联的母亲和两个孩子陆续在当地河水里被找到,3人均已失去生命体征。一场悲剧,导致3人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李倩第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28岁的母亲在朋友圈留下绝笔信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
(图为绝笔信部分内容,点击可查看大图)
5月1日上午,失联的母亲和两个孩子陆续在当地河水里被找到,3人均已失去生命体征。
一场悲剧,导致3人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李倩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生而为人,责任有限
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溺水身亡,留下遗书。虽说死者为大,这里说她有不敬的意味,但是,对于世人来说,通过这个事件避免悲剧重演更为重要。
“她害怕离开以后孩子过得不好,才把儿子带走。”这句话我们看到,她把两个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看成独立的个体,是我带来的,所以,我可以带走。
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负多大的责任?每个人的定义会不一样,但是,一定不是百分百,还有父亲的因素,还有其他环境的因素。而这位母亲把自己的离开等同于孩子会面临死亡,也是全能的自恋。如果自己自杀,孩子还活着,对她的自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一起自杀,可以满足这个幻想,我是全能的,我是负全部责任的母亲。
生活中,很多妈妈也有同样的全能自恋,孩子不好好吃饭,一定是自己的菜做得不好。孩子的成绩不好,一定是自己管教不够严格。孩子生病了,一定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别忘记了,孩子还有父亲,孩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还有他自己,受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生而为人,记得坚守自己和尊重他人的界限,记得管好自己的地盘就可以了。
@康国玲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这场悲剧里,那个最大的“胜利者”
这场悲剧里,最惹人注意的当然是悲剧的主角——自杀的女人。其次是虐待她导致悲剧发生的公婆,最后是那冷漠的丈夫。
可仔细一想,这场悲剧里,最大的“胜利者”是那个丈夫。
现在的结局是,老婆孩子都没了,如果说他父母间接杀死了他的老婆和孩子,那或许,他就是背后的操纵者。他用对她的好,让她无法离开。同时,他默许,或者说支持他父母欺凌着这个女人。
这恐怕才是一场最大的阴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一个男人对妈妈有恨,但是他不能直接把恨撒在妈妈身上,所以他只能撒在老婆身上。
可是,他比一般男人更隐晦地撒,不是直接跟老婆有矛盾,而是让父母来欺凌这个女人。
在父母那里,他的获益是孝顺,忠诚。同时,他也摆脱了和父母之间的纠缠。
在老婆这里,他依然是好老公,获得了老婆的爱。同时,他也通过父母把恨撒在了老婆身上。
所以,这个男人才是这场悲剧背后的推手。
如果,他能站出来,跟父母站一边,老婆可能就对他失望了,说不定会离开。跟老婆站一边,说不定父母也就顾及儿子,而不会那么欺负儿媳妇和孙子们。
所以,最可怕的人,是这个丈夫。
@李文瑶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一个“弱”女子的强大复仇
一个人的绝望能带来多大的摧毁力量?不仅可以摧毁自己,还可以摧毁自己的未来。
孤立无援走上绝路的人,大多都因为生前感觉自己很弱小。
然而,她们内在的力量却是极强的。自杀者往往有极强的攻击性,只是他们的攻击性没有向外投注,而是转向自身。
当她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没有办法去释放自己的攻击性的时候,所有的能量积攒到最后就如火山般爆发,吞噬一切。
带着孩子自杀,是这位母亲能为自己做的最大也是最后的复仇。
自杀的一个功能是引起活着的人的内疚,潜台词就是:你看,你们对我不好,都是你们造成我痛苦得活不下去。
而带着孩子自杀的女性的复仇尤为悲凉:除去她们意识到的觉得把孩子留在世上会受苦之类的投射之外,还有一个她们无法言说却是很真切的原因:她们感觉,身边的家人觉得孩子比自己更为重要, 所以带上孩子去死,是为了让对方付出更沉重的代价,从而为自己的复仇加码。
@于宁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与其幻想如何去死,不如思考如何去活
死亡作为人类的原始恐惧,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幻想,幻想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世界消失,幻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去挑战死亡、战胜死亡,甚至操控、玩弄死亡。
这位母亲在生命尽头,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攻击自己,结束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生命,同时攻击了有矛盾的丈夫和公婆,死亡好像就这样被利用了,成为了一种报复他人的手段。然而,代价也是惨痛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曾奇峰老师说过,“作为一个成年人,只要坚守两点活着的信念,就可以活得很好。第一,我应该是不依赖任何人都可以活下去;第二,我应该有能力让别人给我帮忙,让我活得更容易。”
活着,虽然每个人面临不同的境遇,都逃不过社会的冲突以及自己内在的冲突,但如果冲突所带来的痛苦可以和他人交换,也许我们仍然会选择自己原本承受的那份痛苦。
但是在面对冲突的问题上,不同的人将会以各自的方式去面对、化解和接纳,坚信我是独立的个体,而非依赖其他客体才能生存,甚至在与其他客体发生矛盾冲突时,也可以放弃纠缠,因为纠缠报复本身也是一种依赖。
同时,我认可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理解了我有让别人帮忙的资本,可以享受周围资源带来的帮助,并建立新的链接,获得新的人生体验。
@时巧玲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你待我不好,我就活不下去”
看完案例,这句话不断地在我的大脑中萦绕。这位母亲生理年龄28岁,可她在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界限不清的情况,包括她最后带孩子离开的方式——跳河,都表明她太渴望“爱与包容”,跳河可能对她来说暗含着重新回到母亲的子宫。
绝笔信中“(公婆)总拿自己当长辈的身份来压人,从我嫁进这个家七年来他们就没给过我好脸色……”,表明她对他人的脸色极度敏感,可能是她一直以来内心深处“不满”和“仇恨”的映照,导致她在面对公婆时会先有一个“他们不会给我好脸色”“他们不会好好待我”“他们会压迫我欺负我”等假设,这些假设可能使她也没有用好脸色面对他人,无意中会先给他人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后无意中努力自证预言,于是就有了“每一次的吵架,两个公婆就合起来对我一个人针锋相对”结果。然后跟公婆不断陷入争吵的关系之中,这大概是她早年和父母关系的再现。
当然了,她无意中一直试图改变,但却一次次地重复着、失望着,直至最后绝望而带两个孩子跳河自尽,给了自己最极端的惩罚,也给了他人最残忍的报复。她感觉自己是非常无辜的,公婆一定也感觉非常的无辜,而夹在中间的老公只能在不知所措中无力给到她所想要的维护。
@陶芳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害死她的是不独立的人格
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出走溺亡,所有人都为此扼腕叹息。相信她不是突然地产生自杀的念头,平时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些征兆,而这样危险的人在身边,丈夫、父母、公婆竟然从来没有发现。也许,他们认为,她平时的那些表现只是矫情发作而已。从来没有人真正地看见她,关注她,爱护她。
可能在公婆的眼中,儿子是自己的产品,儿媳妇只是儿子的附属品。他们侵犯儿子小家庭的边界,让儿子丧失了独立的意识。
父母也不能理解她的委屈和痛苦,父母无法给出她想要的关爱,可能他们自身也缺乏爱,也可能他们根本不爱她,自己的面子甚至比子女的幸福还要重要。
丈夫不能给她想要的关爱,因为他自身也是缺乏独立意识的,无法与父母分化,无法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个女人,有很多角色。首先她是她自己,再是妻子,最后是孩子的妈妈。然而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关爱自己,不能实现人格独立。
人格不独立,边界模糊不清时,会把别人的问题都看成自己的问题,对自己进行攻击。公婆、父母、丈夫都有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她却把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看成自己的问题,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是自己不配得到爱,是自己不配活下去。
足够的人格独立,就是别人让你不舒服的时候,你会分清哪些是他们的问题,哪些是自己的问题,不会用攻击自己的方式去打击报复别人。而她用最极端的方式报复了丈夫,报复了所有伤害她的人。
愿所有的女人,都能人格独立,自我负责。
@白佳悦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开车犹豫不决,就是马路杀手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丈夫顾念父母的恩情,对父母有更多的照顾和谅解,这没有错;公婆在一个旧有的文化中去捍卫“尊严”,这似乎也没有错;作为妻子,一忍再忍,忍无可忍,这里也没有错。
所有的人都没有错,但结果却错了。
我想在这里把焦点聚集到丈夫身上,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他自己吃亏,也让妻子吃亏。
在家庭关系中,一旦婆媳关系起冲突,丈夫是需要选择站队的,但他犹豫了。这样的犹豫,使得他不能维护自己的妻子,也使得他的妻子走向绝望。
就像开车犹豫不决,会成为马路杀手一样,家庭关系中,丈夫的犹豫不决,就会成为这个家庭的破坏者。
犹豫不决,也是错。
@李艳培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是“婆媳关系”的罪还是原生家庭的恶?
看到这个风华正茂的妈妈带着两个尚未成年的幼子自杀,流泪的冲动瞬间被不易觉察的愤怒裹挟。这场悲剧,将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拖入深渊,是怎样绝望的母亲啊。当了妈妈的人都能体会对孩子爱的程度,是什么让这位妈妈心死至此。
婆媳关系,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的词汇,双方在社会身份、话语背景、个人诉求都有差异的框架下,进行着一场相互融合的战争。任何一个坏的婆媳关系里,都存在过度强势的一方和被压制的一方。如果被压制的一方,社会支持系统够强大,那么关系会处在良性的博弈中;反之,则会陷入极端。在这个悲剧中,婆媳关系可能直接导致了这位年轻妈妈的崩溃。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能够把这么大的攻击力朝向自己的人,为什么没有力量改变自己的处境?也许,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忍耐和压抑。忍耐是对“我不行”的不断重复,压抑是对“我不敢”的自我催眠;当最终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时候,只能任由绝望将自己吞噬。
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绽放生命的能量;愿每个母亲都有力量切断曾经捆在自己身上的绳索。
RECOMMEND推荐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