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三国的诸葛亮(结合具体故事情节)旷古奇才——,诸葛亮,——《三国演义》人物赏析,评价,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的...
评价三国的诸葛亮(结合具体故事情节)
旷古奇才—— 诸葛亮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评价
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的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罗贯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笔墨。如果说《三国演义》缺少了诸葛亮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将会折半,其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罗贯中正是通过活灵活现地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诸葛效应”,才能使其作品更广泛流传至今。
诸葛亮虽然不是小说一开头就出场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无直走马荐诸葛”后,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将星陨落,诸葛合归西天”,几乎回回都出现诸葛亮的身影,并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过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强权,更可贵的是———自从他出山助刘备后,一直为汉室出谋献策,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可谓一代忠臣。
首先,诸葛亮才高八斗。虽然他隐居南阳,但年少时博览全书,上知天文,下晓地下,无所不能,司马微荐诸葛亮时说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而在第四十三回的“舌战群儒”中,更显出诸葛亮广博而精深的才学。为达到吴蜀联合抗魏,诸葛亮以吊丧为由孤身前往东吴,而东吴的各名士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交谈中专挑诸葛亮的难,而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能与东吴名士大战一场,最后东吴名士各个都拜倒在了诸葛亮的口舌之下。还有,“赤壁之战”前,周瑜为害诸葛亮,便限他三天造十万枚箭,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时得了十万余枝箭,这与他能识天文,预知有大雾分不开的。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怀有大才,并且这是他拥用智慧和傲世的资本。
其次,诸葛亮智慧过人,无所能比,诸葛亮就是凭借他智慧过人的优势,在他一生的指挥作战中几乎百战百胜,为刘备创了基业。
对于诸葛亮的智,小说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最先体现诸葛亮智慧,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关键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隐居南阳,而对于天下事却能了如指掌。他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向刘备作出分析,预测和决策,并以此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方针,扭转危机,由弱变强,与魏吴分庭抗礼终成三分天下。诸葛亮“隆中对”的种种预测也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智慧考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诸葛亮在隆中分析天下形式后,便出山效忠刘备,在他为刘备争天下的过程中,体现其超凡的智慧。从“博望 城火攻李典”,“火烧新野拒曹军”,到“智激周瑜”,“智处华容”,“智取汉中”再到稳定汉中,出师南征和两次出师伐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征中“七擒孟获”和第二次北伐“造木流马”更是其智慧最集中的体现。
徐庶赞叹诸葛亮时说:“此人有经 天纬地之才,出神鬼没守计”,而诸葛亮在今早已成为智慧原化身,聪明的代名词。
第三,诸葛亮不畏权势,有胆识,先主刘备去逝后,诸葛亮便辅佐后主。就在刘备刚去世,后主即位之时,魏国调五路大军来攻汉中,后主及文武百官,无不惊慌,而诸葛亮却托病不出朝。百官来临相府,他都不愿出,直至后主亲往,他才讲了自己的退兵之策,这难说他是高慢 。在我看来,这是他冒极大的危险向后主表示:自己是国父,凡事不能都召唤了事,要像先主当年一样不拘下士。如果说以上体现诸葛亮不畏强权,那么他敢于让关、张、赵等立军今状去取城,就体验他的胆识。
第四,诸葛亮清淡傲世,胸容天下,气吞山河。诸葛亮隐居南阳时,的确显出一幅傲世的态度,他曾为自己写诗“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得天时”……,而且当刘备第三次来顾草庐时,他却高卧不起,总带有几分傲气,这或许是隐士特有的气势。
诸葛亮一生从未有过享受荣华富贵之时,永远是保持那种飘然清淡的神仙之气。“清静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一句诗就挂在他的大门之上,可见其清淡之气。除此之外,诸葛亮气量很大,体现天当他初出草庐用兵时,关、张对他不信任,而他毫无在乎,最后以事实来服关、张两将。
第五,诸葛亮忠心耿耿,乃是一代忠臣也。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自他答应刘备为他将效力刘之日起,他就一直是为蜀国效力,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下,他的忠心永远稳如泰山,不可动摇。第四十四回中,周瑜请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劝他归顺乐吴,总比屈身子刘备之下强。不料,诸葛亮心已铁心跟刘备。他反倒说:“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胃,兄若能去东吴,而弟……倒不如兄与弟共效忠刘皇叔。”诸葛瑾见如此,只得辞去。
诸葛亮的忠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而后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也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正如后人所言:“读完《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赞叹其功业时也透出几分感慨和叹惜。他前半生的丰功伟业定会流芳百世,不过他误用马谡以至第一次出师战败,寓居汉中,这也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思考。还有当他第二次出师大获全胜时,将星失位,危在旦夕;他想让星延寿,但天意已定,最终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工,英雄泪满襟”。实在令人感叹。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集才、智、胆、忠于一身,是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最后,可引一古风再对诸葛亮做一次总结:
风之为物,生于无形;飘忽不定,无孔不入。或柔入怀,消署送爽;或冷冽劲急,透骨生寒。可高举于天,横空万里;可俯掠于地,细致入微。可掀惊涛以击浪,可助火势以燎原;可送风帆于江海,可挟冰霜于长天。倏然而起,倏然而灭,有鬼神莫测之机。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评价
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的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罗贯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笔墨。如果说《三国演义》缺少了诸葛亮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将会折半,其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罗贯中正是通过活灵活现地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诸葛效应”,才能使其作品更广泛流传至今。
诸葛亮虽然不是小说一开头就出场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无直走马荐诸葛”后,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将星陨落,诸葛合归西天”,几乎回回都出现诸葛亮的身影,并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过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强权,更可贵的是———自从他出山助刘备后,一直为汉室出谋献策,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可谓一代忠臣。
首先,诸葛亮才高八斗。虽然他隐居南阳,但年少时博览全书,上知天文,下晓地下,无所不能,司马微荐诸葛亮时说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而在第四十三回的“舌战群儒”中,更显出诸葛亮广博而精深的才学。为达到吴蜀联合抗魏,诸葛亮以吊丧为由孤身前往东吴,而东吴的各名士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交谈中专挑诸葛亮的难,而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能与东吴名士大战一场,最后东吴名士各个都拜倒在了诸葛亮的口舌之下。还有,“赤壁之战”前,周瑜为害诸葛亮,便限他三天造十万枚箭,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时得了十万余枝箭,这与他能识天文,预知有大雾分不开的。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怀有大才,并且这是他拥用智慧和傲世的资本。
其次,诸葛亮智慧过人,无所能比,诸葛亮就是凭借他智慧过人的优势,在他一生的指挥作战中几乎百战百胜,为刘备创了基业。
对于诸葛亮的智,小说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最先体现诸葛亮智慧,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关键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隐居南阳,而对于天下事却能了如指掌。他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向刘备作出分析,预测和决策,并以此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方针,扭转危机,由弱变强,与魏吴分庭抗礼终成三分天下。诸葛亮“隆中对”的种种预测也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智慧考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诸葛亮在隆中分析天下形式后,便出山效忠刘备,在他为刘备争天下的过程中,体现其超凡的智慧。从“博望 城火攻李典”,“火烧新野拒曹军”,到“智激周瑜”,“智处华容”,“智取汉中”再到稳定汉中,出师南征和两次出师伐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征中“七擒孟获”和第二次北伐“造木流马”更是其智慧最集中的体现。
徐庶赞叹诸葛亮时说:“此人有经 天纬地之才,出神鬼没守计”,而诸葛亮在今早已成为智慧原化身,聪明的代名词。
第三,诸葛亮不畏权势,有胆识,先主刘备去逝后,诸葛亮便辅佐后主。就在刘备刚去世,后主即位之时,魏国调五路大军来攻汉中,后主及文武百官,无不惊慌,而诸葛亮却托病不出朝。百官来临相府,他都不愿出,直至后主亲往,他才讲了自己的退兵之策,这难说他是高慢 。在我看来,这是他冒极大的危险向后主表示:自己是国父,凡事不能都召唤了事,要像先主当年一样不拘下士。如果说以上体现诸葛亮不畏强权,那么他敢于让关、张、赵等立军今状去取城,就体验他的胆识。
第四,诸葛亮清淡傲世,胸容天下,气吞山河。诸葛亮隐居南阳时,的确显出一幅傲世的态度,他曾为自己写诗“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得天时”……,而且当刘备第三次来顾草庐时,他却高卧不起,总带有几分傲气,这或许是隐士特有的气势。
诸葛亮一生从未有过享受荣华富贵之时,永远是保持那种飘然清淡的神仙之气。“清静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一句诗就挂在他的大门之上,可见其清淡之气。除此之外,诸葛亮气量很大,体现天当他初出草庐用兵时,关、张对他不信任,而他毫无在乎,最后以事实来服关、张两将。
第五,诸葛亮忠心耿耿,乃是一代忠臣也。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自他答应刘备为他将效力刘之日起,他就一直是为蜀国效力,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下,他的忠心永远稳如泰山,不可动摇。第四十四回中,周瑜请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劝他归顺乐吴,总比屈身子刘备之下强。不料,诸葛亮心已铁心跟刘备。他反倒说:“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胃,兄若能去东吴,而弟……倒不如兄与弟共效忠刘皇叔。”诸葛瑾见如此,只得辞去。
诸葛亮的忠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而后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也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正如后人所言:“读完《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赞叹其功业时也透出几分感慨和叹惜。他前半生的丰功伟业定会流芳百世,不过他误用马谡以至第一次出师战败,寓居汉中,这也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思考。还有当他第二次出师大获全胜时,将星失位,危在旦夕;他想让星延寿,但天意已定,最终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工,英雄泪满襟”。实在令人感叹。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集才、智、胆、忠于一身,是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最后,可引一古风再对诸葛亮做一次总结:
风之为物,生于无形;飘忽不定,无孔不入。或柔入怀,消署送爽;或冷冽劲急,透骨生寒。可高举于天,横空万里;可俯掠于地,细致入微。可掀惊涛以击浪,可助火势以燎原;可送风帆于江海,可挟冰霜于长天。倏然而起,倏然而灭,有鬼神莫测之机。
旷古奇才—— 诸葛亮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评价
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的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罗贯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笔墨。如果说《三国演义》缺少了诸葛亮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将会折半,其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罗贯中正是通过活灵活现地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诸葛效应”,才能使其作品更广泛流传至今。
诸葛亮虽然不是小说一开头就出场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无直走马荐诸葛”后,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将星陨落,诸葛合归西天”,几乎回回都出现诸葛亮的身影,并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过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强权,更可贵的是———自从他出山助刘备后,一直为汉室出谋献策,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可谓一代忠臣。
首先,诸葛亮才高八斗。虽然他隐居南阳,但年少时博览全书,上知天文,下晓地下,无所不能,司马微荐诸葛亮时说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而在第四十三回的“舌战群儒”中,更显出诸葛亮广博而精深的才学。为达到吴蜀联合抗魏,诸葛亮以吊丧为由孤身前往东吴,而东吴的各名士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交谈中专挑诸葛亮的难,而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能与东吴名士大战一场,最后东吴名士各个都拜倒在了诸葛亮的口舌之下。还有,“赤壁之战”前,周瑜为害诸葛亮,便限他三天造十万枚箭,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时得了十万余枝箭,这与他能识天文,预知有大雾分不开的。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怀有大才,并且这是他拥用智慧和傲世的资本。
其次,诸葛亮智慧过人,无所能比,诸葛亮就是凭借他智慧过人的优势,在他一生的指挥作战中几乎百战百胜,为刘备创了基业。
对于诸葛亮的智,小说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最先体现诸葛亮智慧,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关键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隐居南阳,而对于天下事却能了如指掌。他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向刘备作出分析,预测和决策,并以此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方针,扭转危机,由弱变强,与魏吴分庭抗礼终成三分天下。诸葛亮“隆中对”的种种预测也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智慧考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诸葛亮在隆中分析天下形式后,便出山效忠刘备,在他为刘备争天下的过程中,体现其超凡的智慧。从“博望 城火攻李典”,“火烧新野拒曹军”,到“智激周瑜”,“智处华容”,“智取汉中”再到稳定汉中,出师南征和两次出师伐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征中“七擒孟获”和第二次北伐“造木流马”更是其智慧最集中的体现。
徐庶赞叹诸葛亮时说:“此人有经 天纬地之才,出神鬼没守计”,而诸葛亮在今早已成为智慧原化身,聪明的代名词。
第三,诸葛亮不畏权势,有胆识,先主刘备去逝后,诸葛亮便辅佐后主。就在刘备刚去世,后主即位之时,魏国调五路大军来攻汉中,后主及文武百官,无不惊慌,而诸葛亮却托病不出朝。百官来临相府,他都不愿出,直至后主亲往,他才讲了自己的退兵之策,这难说他是高慢 。在我看来,这是他冒极大的危险向后主表示:自己是国父,凡事不能都召唤了事,要像先主当年一样不拘下士。如果说以上体现诸葛亮不畏强权,那么他敢于让关、张、赵等立军今状去取城,就体验他的胆识。
第四,诸葛亮清淡傲世,胸容天下,气吞山河。诸葛亮隐居南阳时,的确显出一幅傲世的态度,他曾为自己写诗“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得天时”……,而且当刘备第三次来顾草庐时,他却高卧不起,总带有几分傲气,这或许是隐士特有的气势。
诸葛亮一生从未有过享受荣华富贵之时,永远是保持那种飘然清淡的神仙之气。“清静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一句诗就挂在他的大门之上,可见其清淡之气。除此之外,诸葛亮气量很大,体现天当他初出草庐用兵时,关、张对他不信任,而他毫无在乎,最后以事实来服关、张两将。
第五,诸葛亮忠心耿耿,乃是一代忠臣也。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自他答应刘备为他将效力刘之日起,他就一直是为蜀国效力,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下,他的忠心永远稳如泰山,不可动摇。第四十四回中,周瑜请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劝他归顺乐吴,总比屈身子刘备之下强。不料,诸葛亮心已铁心跟刘备。他反倒说:“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胃,兄若能去东吴,而弟……倒不如兄与弟共效忠刘皇叔。”诸葛瑾见如此,只得辞去。
诸葛亮的忠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而后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也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正如后人所言:“读完《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赞叹其功业时也透出几分感慨和叹惜。他前半生的丰功伟业定会流芳百世,不过他误用马谡以至第一次出师战败,寓居汉中,这也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思考。还有当他第二次出师大获全胜时,将星失位,危在旦夕;他想让星延寿,但天意已定,最终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工,英雄泪满襟”。实在令人感叹。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集才、智、胆、忠于一身,是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最后,可引一古风再对诸葛亮做一次总结:
风之为物,生于无形;飘忽不定,无孔不入。或柔入怀,消署送爽;或冷冽劲急,透骨生寒。可高举于天,横空万里;可俯掠于地,细致入微。可掀惊涛以击浪,可助火势以燎原;可送风帆于江海,可挟冰霜于长天。倏然而起,倏然而灭,有鬼神莫测之机。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评价
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的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罗贯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笔墨。如果说《三国演义》缺少了诸葛亮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将会折半,其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罗贯中正是通过活灵活现地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诸葛效应”,才能使其作品更广泛流传至今。
诸葛亮虽然不是小说一开头就出场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无直走马荐诸葛”后,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将星陨落,诸葛合归西天”,几乎回回都出现诸葛亮的身影,并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过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强权,更可贵的是———自从他出山助刘备后,一直为汉室出谋献策,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可谓一代忠臣。
首先,诸葛亮才高八斗。虽然他隐居南阳,但年少时博览全书,上知天文,下晓地下,无所不能,司马微荐诸葛亮时说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而在第四十三回的“舌战群儒”中,更显出诸葛亮广博而精深的才学。为达到吴蜀联合抗魏,诸葛亮以吊丧为由孤身前往东吴,而东吴的各名士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交谈中专挑诸葛亮的难,而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能与东吴名士大战一场,最后东吴名士各个都拜倒在了诸葛亮的口舌之下。还有,“赤壁之战”前,周瑜为害诸葛亮,便限他三天造十万枚箭,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时得了十万余枝箭,这与他能识天文,预知有大雾分不开的。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怀有大才,并且这是他拥用智慧和傲世的资本。
其次,诸葛亮智慧过人,无所能比,诸葛亮就是凭借他智慧过人的优势,在他一生的指挥作战中几乎百战百胜,为刘备创了基业。
对于诸葛亮的智,小说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最先体现诸葛亮智慧,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关键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隐居南阳,而对于天下事却能了如指掌。他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向刘备作出分析,预测和决策,并以此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方针,扭转危机,由弱变强,与魏吴分庭抗礼终成三分天下。诸葛亮“隆中对”的种种预测也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智慧考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诸葛亮在隆中分析天下形式后,便出山效忠刘备,在他为刘备争天下的过程中,体现其超凡的智慧。从“博望 城火攻李典”,“火烧新野拒曹军”,到“智激周瑜”,“智处华容”,“智取汉中”再到稳定汉中,出师南征和两次出师伐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征中“七擒孟获”和第二次北伐“造木流马”更是其智慧最集中的体现。
徐庶赞叹诸葛亮时说:“此人有经 天纬地之才,出神鬼没守计”,而诸葛亮在今早已成为智慧原化身,聪明的代名词。
第三,诸葛亮不畏权势,有胆识,先主刘备去逝后,诸葛亮便辅佐后主。就在刘备刚去世,后主即位之时,魏国调五路大军来攻汉中,后主及文武百官,无不惊慌,而诸葛亮却托病不出朝。百官来临相府,他都不愿出,直至后主亲往,他才讲了自己的退兵之策,这难说他是高慢 。在我看来,这是他冒极大的危险向后主表示:自己是国父,凡事不能都召唤了事,要像先主当年一样不拘下士。如果说以上体现诸葛亮不畏强权,那么他敢于让关、张、赵等立军今状去取城,就体验他的胆识。
第四,诸葛亮清淡傲世,胸容天下,气吞山河。诸葛亮隐居南阳时,的确显出一幅傲世的态度,他曾为自己写诗“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得天时”……,而且当刘备第三次来顾草庐时,他却高卧不起,总带有几分傲气,这或许是隐士特有的气势。
诸葛亮一生从未有过享受荣华富贵之时,永远是保持那种飘然清淡的神仙之气。“清静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一句诗就挂在他的大门之上,可见其清淡之气。除此之外,诸葛亮气量很大,体现天当他初出草庐用兵时,关、张对他不信任,而他毫无在乎,最后以事实来服关、张两将。
第五,诸葛亮忠心耿耿,乃是一代忠臣也。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自他答应刘备为他将效力刘之日起,他就一直是为蜀国效力,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下,他的忠心永远稳如泰山,不可动摇。第四十四回中,周瑜请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劝他归顺乐吴,总比屈身子刘备之下强。不料,诸葛亮心已铁心跟刘备。他反倒说:“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胃,兄若能去东吴,而弟……倒不如兄与弟共效忠刘皇叔。”诸葛瑾见如此,只得辞去。
诸葛亮的忠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而后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也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正如后人所言:“读完《出师表》不哭者不是忠臣也!”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赞叹其功业时也透出几分感慨和叹惜。他前半生的丰功伟业定会流芳百世,不过他误用马谡以至第一次出师战败,寓居汉中,这也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思考。还有当他第二次出师大获全胜时,将星失位,危在旦夕;他想让星延寿,但天意已定,最终还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工,英雄泪满襟”。实在令人感叹。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集才、智、胆、忠于一身,是小说中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最后,可引一古风再对诸葛亮做一次总结:
风之为物,生于无形;飘忽不定,无孔不入。或柔入怀,消署送爽;或冷冽劲急,透骨生寒。可高举于天,横空万里;可俯掠于地,细致入微。可掀惊涛以击浪,可助火势以燎原;可送风帆于江海,可挟冰霜于长天。倏然而起,倏然而灭,有鬼神莫测之机。
以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为例,分析小说《三国演义》所具有的悲剧性质
谢谢忠贞神勇 义薄云天 刚愎自用 因小失大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 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豪气冲天、一身正气
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之所以逃难江湖,是因为仗义为民除害,杀了倚势欺人的豪霸。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军的形貌。在有关关羽的情节中,凡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著绿袍、坐下赤兔马、手持青龙刀,作为一个整体多次描绘,并塑造出一个富有我们民族审美特征的英雄形象。
关羽与刘、张结义起事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上报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他对于有心篡汉的“贼臣”义愤填膺,表现了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许田围猎”中关羽的表现便是生动的证明。第二十回写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在射猎时——
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 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声。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函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史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场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待;吾弟若逞一时之一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贼,后必为祸。”
在关羽看来,曹操如此“欺君罔上”,就应诛杀。为国除害,毫无妥协可言,这种对邪恶势力的仇恨与斗争,就是正气的表现。
2、 忠贞不二、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言九鼎”的化身。主要在于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处世处事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这点在“下邳被围”和“千里寻兄”中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深刻的表现。
关羽虽是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视死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之。”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
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
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三事,首言归汉,次言保嫂,末言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把降汉不降曹列为首事,正表明关羽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依然坚持正义,毫无妥协。而当时,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必须留下来,因此降汉不降曹之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尽管曹操爱他英勇,百般殷勤,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赠锦赐马,令其面帝封寿亭侯。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关羽的意志。曹操之所以一心要收服关羽,除了欲得一将之外,也包涵了对关羽的爱慕与折服。毛宗岗说:“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忽然遇着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云,明若白日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第二十六回评)。这种解释未必完全正确,而作为一种分析,也还是确认了关羽之言行的确有一种精神的威力,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
虽然关羽也感谢曹操的恩德,但他不会背弃刘备。他说:“新恩(指曹操对他的礼遇 )虽厚;旧义(与刘备的恩义)难忘。”而且关羽恩怨分明、知恩图报,表示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而后华容道一节也可说是关羽“义”的延续。关羽的千里寻兄,是他忠贞不二的具体体现。面对张辽的游说,曹操的利诱,关羽明白而坚定的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铁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天下!”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与张辽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非凡的坦荡,令人肃然起敬。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很多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位将军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所在也。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
震曰:“玄德望公甚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关公曰:“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
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吾今作书,烦公先达知兄长,容某辞却曹、
操,奉二嫂来相见。”震曰:“倘曹操不允,为之奈何?”公曰:“吾宁死,岂肯久留于
此!”震曰:“公速作回书,免致刘使君悬望。”关公写答云: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
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
首捐躯,致负所托;故乐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
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关羽暂归曹操时,有三事之约,离开曹操,有数次辞别,不得见,又修书辞别。的确“来得明白,去得明白。”光明磊落。真可谓忠贞不二,义重如山。
3、 神勇无敌,尽显英雄本色
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备加推崇,虽不能说是天下第一,但绝对是超一流的,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构成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诸如温酒斩华雄,于千军万马中取颜良文丑之首,闯关斩将,单刀赴会,罾口川淹七军。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场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
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
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关羽的武艺与连斩四将、令诸候胆寒的华雄根本不是势均力敌,而是远胜于华雄。白马坡前的斩颜良之战,更是惊人。简直是一刹那间的电闪雷鸣——颜良这位被袁绍称为是足以拒华雄的上将,就这样命送黄泉。关羽的“神速”,不是空穴来风,是他高超武艺的自然流露。当然作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关羽的谋略在“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且看单刀赴宴一段:
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
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
!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
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
伤故旧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
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
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情节是简单的,而气氛是紧张而惊险的。在这里关羽大无畏的精神威严的气势、巧妙的安排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罾口川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刀斩庞德、更是将关羽的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关羽名震华夏,孙曹胆寒,在此不作赘述。
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刮骨疗伤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将这一形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力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
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
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二、 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当然,作为封建时代的英雄,关羽亦非完美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的提高,他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作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正因为他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义薄云天,使之威震华夏。也因此而使他居功自傲,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他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内居功自傲,争强好胜,不善于与周围人处好关系。对外缺少长远战略眼光,优柔寡断,甚至粗暴无礼。释敌酋,失盟友,丢了身家性命,害了一兄一弟,败了蜀汉帝业。可见他虽忠勇无双,但却无深谋远略,只能是以其忠义勇传世,而不能具有政治家、战略家之远见卓识。
先看其对内争强好胜、不睦人情这一点。第三十五回中关羽听说刘备收了马超,并知道马超武艺高强,于是就要从荆州入川来与马超比试高下,幸诸葛亮致书说服才免此举。此事并非虚构,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亦有记载:
关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马)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指汉高祖的大将黥布、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④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同样,当刘备做了汉中王,封 张、赵、马、黄并列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服气。(七十四回)诸葛亮的信中和费诗的话中均肯定了关羽高于其他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羽的高傲心理,才使他取消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这一点。这一点与其兄刘备较之逊之千里。(当初,刘备面对追兵,虽身陷险境,却不忍丢弃百姓,携民渡江,至今被传为佳话,同样为了笼络大将赵云的心,他甚至不顾亲身儿子阿斗的安危,这种胸襟、气度、深谋远虑的确是世间少有。)
再看华容道一节。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
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
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
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
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
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
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多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
于地。云长回身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
,并皆放去。
在这里,“义”已经束缚了关羽的正常思考与行动。报恩的思想、旧日情义,使关羽模糊了最起码的敌我界线。华容道义释曹操,把困窘的敌酋放走,固然使得关羽的“义”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连不太推崇《三国演义》的王国维,也承认“叙关壮缪(即关羽,追谥壮缪侯)之释曹操,则非大文学家不办”⑤(《文言小言》)……。但是,此处也暴露关羽的致命弱点,他因旧情而忘却了孙、刘两家所付出的千军万马的 代价,在大是大非面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着实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他自知华容道事关吴蜀大局,来前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且他与曹操的对话亦曰:“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但在公私之间,他犹豫不决,似乎斩杀了曹操,则会使自个儿的“义”受到蒙蔽,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弃吴蜀大业于不顾。放了曹操等人,又不便向军师交待,其实如此重大之策,军师早有定夺,且反复交代,惟恐关羽见恩而“义”。此时的关羽,已不再是许田围猎之时的他了,他已过多地顾虑到个人的声誉得失,而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置于己后,可以说,他已被英雄主义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了大将之风。
再看失荆州一段,关羽气盛高傲,不讲策略,背弃了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制订的联孙抗曹的大政方针,擅自专行,拒绝东吴使者的友好,破坏了联合战线。东吴向关羽“求亲”,遭到他粗暴无礼的拒绝(“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使得自己陷于被动局面,也促使孙权下定决心要取荆州。再者,随军司马王甫 曾让关羽多多提防东吴取荆州,而关羽由于高傲,压根儿看不起东吴,根本不把王甫的话放在心上,仅多设烽火台而已,导致失荆州走麦城。由此可见,关羽虽有大将之能而无王相之才。
而荆州之失也可看作是蜀汉事业的转折点。且不说荆州之丰裕富足,先看它作为军事要塞的一面。荆州是屏障,抵御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蜀汉人民的安宁;同时,它也是入口,只有从这打开缺口,才可以进一步入侵内地。失去荆州,在战略位置上,蜀国已陷于被动。再看,荆州之失,关羽之死,使得张飞、刘备悲痛欲绝,为了报仇,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联孙抗曹之基本路线,先后辞世。蜀汉王国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虽有诸葛亮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便最终未能避免亡国的悲剧。可以说,关羽的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不仅仅是害自己丢了性命,他还是杀害刘备、张飞这一兄一弟的间接凶手,也对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可以说,关羽对蜀汉王国的衰败,难辞其咎,害己害人害国,其悲剧命运可叹、可悲。《三国演义》这部巨著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关羽不断成长、成熟直至走向毁灭的全过程。
三、 总论关羽形象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作为封建时代的英雄,关羽的性格是十分复杂而鲜明突出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关羽这一文学形象,不能用简单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侧面来看待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他先前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英勇善战的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关羽由一个普通的马弓手已经成长为勇冠三军,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将”之首。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地膨胀,变得刚愎自用。
他违背诸葛亮制定的立国之本——“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外交路线,擅自专行,拒绝东吴使者的友好,破坏了联合战线。他蔑视陆逊,认为孙权见识短浅,用孺子为将,终于上了陆逊的当,失荆州走麦城;关羽性格的发展,正是他个人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也给蜀汉事业带来了莫大的损失。但是作者如此刻化,不但不影响关羽英雄形象的壮美,反而更加真实可信,使广大读者确认——关羽是人而不是神。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 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豪气冲天、一身正气
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之所以逃难江湖,是因为仗义为民除害,杀了倚势欺人的豪霸。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军的形貌。在有关关羽的情节中,凡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著绿袍、坐下赤兔马、手持青龙刀,作为一个整体多次描绘,并塑造出一个富有我们民族审美特征的英雄形象。
关羽与刘、张结义起事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上报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他对于有心篡汉的“贼臣”义愤填膺,表现了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许田围猎”中关羽的表现便是生动的证明。第二十回写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在射猎时——
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 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声。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函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史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场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待;吾弟若逞一时之一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贼,后必为祸。”
在关羽看来,曹操如此“欺君罔上”,就应诛杀。为国除害,毫无妥协可言,这种对邪恶势力的仇恨与斗争,就是正气的表现。
2、 忠贞不二、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言九鼎”的化身。主要在于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处世处事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这点在“下邳被围”和“千里寻兄”中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深刻的表现。
关羽虽是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视死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之。”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
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
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三事,首言归汉,次言保嫂,末言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把降汉不降曹列为首事,正表明关羽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依然坚持正义,毫无妥协。而当时,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必须留下来,因此降汉不降曹之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尽管曹操爱他英勇,百般殷勤,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赠锦赐马,令其面帝封寿亭侯。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关羽的意志。曹操之所以一心要收服关羽,除了欲得一将之外,也包涵了对关羽的爱慕与折服。毛宗岗说:“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忽然遇着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云,明若白日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第二十六回评)。这种解释未必完全正确,而作为一种分析,也还是确认了关羽之言行的确有一种精神的威力,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
虽然关羽也感谢曹操的恩德,但他不会背弃刘备。他说:“新恩(指曹操对他的礼遇 )虽厚;旧义(与刘备的恩义)难忘。”而且关羽恩怨分明、知恩图报,表示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而后华容道一节也可说是关羽“义”的延续。关羽的千里寻兄,是他忠贞不二的具体体现。面对张辽的游说,曹操的利诱,关羽明白而坚定的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铁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天下!”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与张辽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非凡的坦荡,令人肃然起敬。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很多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位将军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所在也。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
震曰:“玄德望公甚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关公曰:“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
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吾今作书,烦公先达知兄长,容某辞却曹、
操,奉二嫂来相见。”震曰:“倘曹操不允,为之奈何?”公曰:“吾宁死,岂肯久留于
此!”震曰:“公速作回书,免致刘使君悬望。”关公写答云:
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
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
首捐躯,致负所托;故乐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
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关羽暂归曹操时,有三事之约,离开曹操,有数次辞别,不得见,又修书辞别。的确“来得明白,去得明白。”光明磊落。真可谓忠贞不二,义重如山。
3、 神勇无敌,尽显英雄本色
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备加推崇,虽不能说是天下第一,但绝对是超一流的,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构成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诸如温酒斩华雄,于千军万马中取颜良文丑之首,闯关斩将,单刀赴会,罾口川淹七军。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场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
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
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关羽的武艺与连斩四将、令诸候胆寒的华雄根本不是势均力敌,而是远胜于华雄。白马坡前的斩颜良之战,更是惊人。简直是一刹那间的电闪雷鸣——颜良这位被袁绍称为是足以拒华雄的上将,就这样命送黄泉。关羽的“神速”,不是空穴来风,是他高超武艺的自然流露。当然作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关羽的谋略在“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且看单刀赴宴一段:
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
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
!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
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
伤故旧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
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
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情节是简单的,而气氛是紧张而惊险的。在这里关羽大无畏的精神威严的气势、巧妙的安排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罾口川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刀斩庞德、更是将关羽的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关羽名震华夏,孙曹胆寒,在此不作赘述。
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刮骨疗伤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将这一形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力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
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
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二、 刚愎自用,因小失大
当然,作为封建时代的英雄,关羽亦非完美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的提高,他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作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他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正因为他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义薄云天,使之威震华夏。也因此而使他居功自傲,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他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对内居功自傲,争强好胜,不善于与周围人处好关系。对外缺少长远战略眼光,优柔寡断,甚至粗暴无礼。释敌酋,失盟友,丢了身家性命,害了一兄一弟,败了蜀汉帝业。可见他虽忠勇无双,但却无深谋远略,只能是以其忠义勇传世,而不能具有政治家、战略家之远见卓识。
先看其对内争强好胜、不睦人情这一点。第三十五回中关羽听说刘备收了马超,并知道马超武艺高强,于是就要从荆州入川来与马超比试高下,幸诸葛亮致书说服才免此举。此事并非虚构,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亦有记载:
关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马)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指汉高祖的大将黥布、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④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同样,当刘备做了汉中王,封 张、赵、马、黄并列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服气。(七十四回)诸葛亮的信中和费诗的话中均肯定了关羽高于其他几个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羽的高傲心理,才使他取消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这一点。这一点与其兄刘备较之逊之千里。(当初,刘备面对追兵,虽身陷险境,却不忍丢弃百姓,携民渡江,至今被传为佳话,同样为了笼络大将赵云的心,他甚至不顾亲身儿子阿斗的安危,这种胸襟、气度、深谋远虑的确是世间少有。)
再看华容道一节。
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
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
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
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
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
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
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多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
于地。云长回身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
,并皆放去。
在这里,“义”已经束缚了关羽的正常思考与行动。报恩的思想、旧日情义,使关羽模糊了最起码的敌我界线。华容道义释曹操,把困窘的敌酋放走,固然使得关羽的“义”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连不太推崇《三国演义》的王国维,也承认“叙关壮缪(即关羽,追谥壮缪侯)之释曹操,则非大文学家不办”⑤(《文言小言》)……。但是,此处也暴露关羽的致命弱点,他因旧情而忘却了孙、刘两家所付出的千军万马的 代价,在大是大非面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着实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他自知华容道事关吴蜀大局,来前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且他与曹操的对话亦曰:“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但在公私之间,他犹豫不决,似乎斩杀了曹操,则会使自个儿的“义”受到蒙蔽,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弃吴蜀大业于不顾。放了曹操等人,又不便向军师交待,其实如此重大之策,军师早有定夺,且反复交代,惟恐关羽见恩而“义”。此时的关羽,已不再是许田围猎之时的他了,他已过多地顾虑到个人的声誉得失,而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置于己后,可以说,他已被英雄主义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了大将之风。
再看失荆州一段,关羽气盛高傲,不讲策略,背弃了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制订的联孙抗曹的大政方针,擅自专行,拒绝东吴使者的友好,破坏了联合战线。东吴向关羽“求亲”,遭到他粗暴无礼的拒绝(“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使得自己陷于被动局面,也促使孙权下定决心要取荆州。再者,随军司马王甫 曾让关羽多多提防东吴取荆州,而关羽由于高傲,压根儿看不起东吴,根本不把王甫的话放在心上,仅多设烽火台而已,导致失荆州走麦城。由此可见,关羽虽有大将之能而无王相之才。
而荆州之失也可看作是蜀汉事业的转折点。且不说荆州之丰裕富足,先看它作为军事要塞的一面。荆州是屏障,抵御了敌人的进攻,保证了蜀汉人民的安宁;同时,它也是入口,只有从这打开缺口,才可以进一步入侵内地。失去荆州,在战略位置上,蜀国已陷于被动。再看,荆州之失,关羽之死,使得张飞、刘备悲痛欲绝,为了报仇,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联孙抗曹之基本路线,先后辞世。蜀汉王国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虽有诸葛亮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便最终未能避免亡国的悲剧。可以说,关羽的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不仅仅是害自己丢了性命,他还是杀害刘备、张飞这一兄一弟的间接凶手,也对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可以说,关羽对蜀汉王国的衰败,难辞其咎,害己害人害国,其悲剧命运可叹、可悲。《三国演义》这部巨著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关羽不断成长、成熟直至走向毁灭的全过程。
三、 总论关羽形象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作为封建时代的英雄,关羽的性格是十分复杂而鲜明突出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关羽这一文学形象,不能用简单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侧面来看待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他先前是一位义薄云天的豪杰,英勇善战的英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关羽由一个普通的马弓手已经成长为勇冠三军,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将”之首。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地膨胀,变得刚愎自用。
他违背诸葛亮制定的立国之本——“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外交路线,擅自专行,拒绝东吴使者的友好,破坏了联合战线。他蔑视陆逊,认为孙权见识短浅,用孺子为将,终于上了陆逊的当,失荆州走麦城;关羽性格的发展,正是他个人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也给蜀汉事业带来了莫大的损失。但是作者如此刻化,不但不影响关羽英雄形象的壮美,反而更加真实可信,使广大读者确认——关羽是人而不是神。
诸葛亮在三国里的很有亮点的~ 这众所周知, 然而所有的亮点都是基于诸葛亮对于蜀国的忠诚。忠是一种品德,正是这种忠即导致了诸葛亮在人们眼中的万般光芒,也导致了他最后的悲哀命运,诸葛亮很有才华,他躬耕于南田,有若隐士般生活,这既是怀才不遇,也是他的眼光高!
难成兴复汉世的大业
诸葛亮死后蜀国后继无人(姜维更本不行的)
诸葛亮死后蜀国后继无人(姜维更本不行的)
他 是最大的悲哀
当在茅屋的时候就注定了悲哀
风萧萧 ......
当在茅屋的时候就注定了悲哀
风萧萧 ......
他 是最大的悲哀
当在茅屋的时候就注定了悲哀
风萧萧 ......
当在茅屋的时候就注定了悲哀
风萧萧 ......
本人急需一篇关于对诸葛亮评价与看法的短文.最少要300字 也不要太多
对诸葛亮的看法 和他的典型事迹 和他的优缺点 300字左右就OK这是我原创的,你参考参考吧 一、魏延与诸葛亮的问题: (1)、诸葛亮对待魏延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么差。据《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先任命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年后,当魏延建功时,又升为“征西将军、假节、进封南郑候”,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待遇是极高的。 (2)、魏延之死。对诸葛亮来说,魏延之死他并无重大责任。因为这其实是魏延与杨仪的个人恩怨造成的内斗,自相残杀致死。据《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死之前的部署是,“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拔”,这个命令可以理解为,如果魏延同意断后的话,就将军权交与他断后,如果不愿意的话,就不管他了。但魏延偏偏不断后也不北上,选择了南下截住了杨仪的军队,想夺了兵权再北上,可这就让本来和他有个人恩怨的杨仪抓住了把柄,两人自相残杀,当然,杨仪此时据于大家认为是魏延先截住丞相军,成了有理的一方,就轻而易举地杀了魏延,所以诸葛亮对魏延之死最多负有对部下调和不当的责任。 (3)、“反骨”问题:反骨之事是文艺小说的虚构,所以不可并提。 二、诸葛亮与李严、张飞、关羽、姜维等的问题。 (1)、与李严:诸葛亮与李严同受托孤,照刘备的安排,诸葛亮负责军政大事,李严负责实战防守。但李严的地位因为这个安排与诸葛亮的地位相差甚远,所以“在其位,不谋其职。”整日想的是怎么升官。在诸葛亮调令李严配合北伐时,李严就以划出一个新州以他为刺史和开府作为条件要挟诸葛亮,诸葛亮给予否定后,还给他的儿子升了官作为弥补。李严在这个时候提出升官,确实让人怀疑他的人品。再后来,李严又写信让诸葛亮晋王加九锡,这个做法的目的有可能的就是两个,一就是自己想升官,让别人带个头;二是想陷诸葛亮于不义,这就说明了李严的人品有问题,所以诸葛亮加以惩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与关羽:关羽之死与诸葛亮毫无关系,首先关羽留守荆州并不是诸葛亮决定的。其次,关羽再三恶化与东吴的关系。最后,诸葛亮以当时的职务,并无任何权力插手此事,而且就我的分析诸葛亮和刘备应该都没料到要发兵(刘备刚平定了益州,益州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安定,而且刘备的兵力并不是很住够,他需要防守汉中、益州,而且基于他对关羽的信任,他也认为荆州的兵力足够了。刘备已经拥有了益、荆两州,他开始产生了曹操当年赤壁前的那种成就感,自满感,他不会去居安思危,并且自关羽战来,捷报连连,他就不会在去增兵了。总结起来刘备是因为认为不需要和受牵制才不派兵。) (3)与姜维:诸葛亮并无说他死后应该继续北伐,反而告诫人们别再北伐,他也没将姜维指定为军事继承人,只是写了两封推荐信而已,姜维是在费祎死后才接手了兵权。 (4)与廖化:据《三国志· 廖化传》,廖化是病死的。并且楼主所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并没出现于《三国志》,愿楼主指明出处和事因。 (5)、与彭羕和廖立:彭羕是很有才,但从《三国志· 彭羕》看,这个人有缺点并且骄傲,他初在刘璋处担任书佐,这只不过是个小职位,为什么会有“众人”在刘璋那儿说他的坏话,说明彭羕多少有一定的缺点,其次,刚做了个“治中从事”就表现得十分自满,大家想想州民会怎么看待这个刚上任而还没所作为就自大的人呢?所以诸葛亮向刘备说别太过于看重,而且刘备是经过自己的考查,看出了一定的问题,才做出调任他的决定,并不是诸葛亮的话刘备就马上调任他。这并不是重点,下面,彭羕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在迁职过程中,专程去见了马超,说了一番话,大概内容是刘备是个老家伙(老革荒悖),还叫马超和他一块谋反(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可是损害了国家领导人的威严和国家的安全了,所以杀了他是没有忌才的问题的。至于廖立,也犯了和彭羕一样的错误,同样廖立起先犯的是小错误:“守长沙则开门就敌”等等,这些都是小错误,因为他有才,刘备和诸葛亮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可接下来,他犯的就不是小错误了,他自己认为在诸葛亮之下而已,但他职位却在李严之下,所以他自己就怀志不遇,遇上了李邵和蒋琬就发起了牢骚,说先帝没有智力,说群臣平庸,一样损害了国家领导人的威严,也贬低了群臣,造成了内部矛盾,对上不敬,对下不和,所以诸葛亮才上表罢了廖立的官,在我看来,刘备在世,廖立受的刑可能就是死刑了。有人说这是诸葛亮忌才,刚好给他抓住把柄而已。那我可以举例给你听听,法正大家应该很熟悉吧,他就以奇谋出奇,也有政治眼光,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刘备和诸葛亮都称赞过他(刘备夷陵之战失败时,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危矣。”)但法正的人品有问题,记仇而且在任上横行霸道,有人向诸葛亮举报,让他向刘备弹劾法正,诸葛亮不但还没这么做,还不断说法正的好话。可见、诸葛亮对待人才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你有才但有缺点,没关系,只要你不危害国家,照常重视,反之,就要严肃处理了。 (6)、与后主刘禅的问题:大家都说诸葛亮大权独揽,不把后主放在眼里,大权独揽没错,不把后主放在眼里就错了。看过《三国志· 后主传》的就知道,在此传里,从写了后主登基后不久,大家就会误以为翻错书了,因为从这里出现的就不是后主了,而是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登基后确实是大权独揽。因此保护诸葛亮的派别和打击诸葛亮的派别就有两种说法了。保护诸葛亮的说法是,后主没有才能,没有亲政的能力,那么大家查查《三国志· 后主传》,在诸葛亮死后,用了一个高明的办法夺得了大权(他先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接着几年后,命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再接着,任命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那么蒋琬就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互相管制;最后,蒋琬死了,他就干脆“自摄国事”,这么有耐性,有“思想”的想法,岂是一个笨蛋想出来的。再说了,如果诸葛亮不给他实习机会和表现机会怎么能让他锻炼啊??所以这个说法行不通。那么看看打击诸葛亮的说法,他们说诸葛亮简直就是个奸臣,管制住后主,对他像小孩一样。这种说法同样我不赞同,因为他无视后主的话就没必要在北伐失利时上书后主自贬了,因为这样做的话,后主可以抓主把柄趁机废了诸葛亮。那么应该怎么解释呢?在这里我要引用易中天的观点,我觉得很在理。1、“风追汉初,虛君实相”。在西汉的中央机构设置,皇帝起象征和任免丞相的作用,而丞相才是拥有实权。这样的方法有个好处就是出了什么错误,可以责令丞相,帝王避免了责备。这就好比现在英国女皇和首相的关系。2、“任重道远,不敢放手”。诸葛亮是个负责任的人,他受先帝托孤,宁愿累死,也不负先帝。(这种说法本人并不是过于认同,因为缺少说服力)3、“内外交困,危机四伏”。魏国和吴国确实都有吞灭他国之心,他们都不是守成的国家,而且蜀国内部三大派别也矛盾重重,那么大家能说刘禅能管好吗?刘禅做个守成之主没问题,但做个乱世君主就不行了。(本段部分观点取于易中天《品三国》) 三、不取子午谷奇谋的正误: 子午谷奇谋确实是一个妙思。但该不该采纳呢?首先,说说该采纳的理由,据史料,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中原人都以为,刘备一死,,蜀国就不敢再来了,而且好几年没了动静,一下子说北伐,大家都慌了,这是第一点。其次,夏侯楙确实不是个将才,可见这个奇谋有实行的可能。但是我们再想想,又有不妥之处。从子午谷到长安的路程遥远,,如果路中被发现,长安有了准备,胜算就少了,其次周围有郭淮的驻军,如果及时救援呢?最后,诸葛亮如果不能按时从斜谷到达支援呢?这么看又有些冒险呢?那么该不该采纳呢?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的北伐目的,大家会说,这为什么要说呢,《出师表》就说得清清楚楚了(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这只是一部分,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以攻为守。怎么说呢?首先蜀国虽然是治理得最好的,但是《出师表》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句话可不是吓后主的,蜀国确实频临灭亡(原因现在我就不说了),所以如果蜀国不图强的话,肯定守不住,早晚会被魏国灭了的。为此诸葛亮就要攻击魏国,他知道自己基本不可能取下魏国,但他一定要试试,说不定还有机会。并且一个国家处于战争之中是最团结的,所以诸葛亮的北伐真正目的并不是取下魏国。那么这也是诸葛亮北伐中等待的机会啊,为什么不用呢,原因也很简单,这个计谋我说了,存在很多未知数,此时的蜀国已经不能再受一次像荆州和夷陵的失败了,如果这次失败,将会一蹶不起,所以他也应该踏踏实实的北伐。 四、街亭之战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觉得毋庸置疑,明显这是诸葛亮的过错,于《三国志》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真正认为马谡有才的,他经常和马谡聊天,想想,诸葛亮是什么人(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无聊得和人闲聊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就得怪诸葛亮看人不周了,我的感觉是,诸葛亮由于和马谡谈话中觉得他见解好,认为可以任之,加上街亭易守难攻,那么让马谡去建个功,以后好用他,没想到马谡不争气,只好按军法杀了他,并且责备自己,正如他那篇正确的自责疏,他是“受任无方”、“明不知人”、“恤事多暗”,这很好的概括了诸葛亮此战的问题。 五、《隆中对》之正误: 我还是以为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是可行的。首先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这并无不妥,但这名上将是关羽就不行了,关羽自负、无政治眼光,自负与无政治眼光直接导致了关羽恶化了与东吴的关系,并且这两个缺点直接导致了关羽做不成主挡一方的上将。其次《隆中对》中的条件是“天下有变”和“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两个条件并没达成,关羽后部东吴有有威胁,加上关羽不可独当一方,所以关羽不败才怪,所以并不能把关羽的失败归于《隆中对》,并且诸葛亮和刘备并没下令关羽向魏国进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是何等惊讶?关羽向魏进攻魏国是何等害怕?所以,如果能等到时机成熟,双面夹击,魏国能不顿时乱了手脚了吗?所以隆中对是可行的,是没有选好好的行事时机。
你如何评价《三国演义》这本书?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三国演义》不是浸透着儒家礼乐伦理思想的典籍文化教科书,也不是符号化了的人民群众浮巧淫祀的民间文化的认识指南,而是审美地反映当时人民大众的生活状貌和生存境遇,表现他们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的世俗文学经典。既然两部经典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的画面去折射时代的光芒,我们就应该用美学的、文艺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作出“诗意的裁判”。《三国演义》主要是以其典范性的叙事谋略、恢弘的动态悲剧结构以及众多的民间文化心理“化石”而成为文学经典的。我们应遵照艺术真实性的原则而认可其“以文乱史”的创作策略,应尊重艺术情感性的原则而允许其“兴妖造神”的文学想象,应宽宥封建文人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谅解作品中的英雄的“匪气”、“游民气”,更何况,在这种“匪气”、“游民气”的艺术氛围里寄寓着作者的合乎历史必然性的审美理想。试想:如果邮督不是被张飞鞭打、华雄不是被关羽斩杀,如果诸葛亮出场缺少三顾茅庐的层层铺垫,如果梁山好汉只是性格模糊的三十六人的“流寇”,如果作者恪守正统的“造反无理”的信条,《三国演义》还能算是文学经典吗?!这样一来,我们的见识同章学诚病垢《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我们既已认可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屈原》、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对于《三国演义》两部文学经典的历史“失真”与观念陈腐,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写好战争,写好战争中的人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最终目标。主创人员的一切努力,所有电视化技巧的运用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的。《三国演义》正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了成功。
写人物
一部历史剧,不管它对事件,场景和历史过程所做的史诗性描述多么宏伟壮观,也无论其戏剧冲突多么强烈,但它关注的焦点和中心归根到底是人,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只是确定人物行动的依据。《三国演义》剧组主创人员对历史环境和时代氛围有透彻了解,掌握了人物性格的内在依据,所以对主要人物的塑造都比较成功。
先看《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处理。 谁都知道,曹操是“奸雄”,小说也是把他作为“奸雄”的典型加以塑造的。剧作既保留了曹操作为“奸”的一面,又展示他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亦即“雄”的一面,性格特征显得真实而丰满。 曹操“奸”,“雄”两方面的品质辩证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他的“奸”不是那种卑贱猥琐,鼠目寸光的小人之诈,他的“雄”也不是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君子之雄。 他是一个有雄(野)心,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典型。
《三国演义》特别重视从现实社会环境的角度为曹操这一人物定位。联系环境刻画人, “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 的原则并没有过时,《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剧作把曹操的凶残放在群雄争霸,封建割据的历史背景中,把他的政治抱负放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加以刻画,认为他的狡诈凶残是与治国安邦的雄心联系在一起的。 剧作这样处理不仅没有扭曲人物,反而使其作为封建君主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在对曹操凶残和雄才大略的辩证展示中。曹操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凸现出来。
《三国演义》还善于从多方对比中刻划曹操这一形象。 “ 官渡之战 ” 中将他与袁绍辈相比,以显示他从谏如流,善于用人的一面。但更多的情况下,曹操在剧中是作为刘备这个具有理想人格的形象的对立面出现的,剧作客观表现了他的种种恶行恶德: 比如他杀吕伯奢全家之后表露的 “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 的极端自私的为我哲学,又如他杀杨修,害祢衡的系列暴行体现出的狡诈凶残的品质等等。 正因为电视剧像原著一样,在塑造人物时不虚美,不隐恶,所以它塑造出来的人物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真的人物。
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 在塑造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时,电视剧坚持从原著的基本思想倾向出发为剧中人物定位。 以名著为蓝本改编的电视剧,其人物形象的基本倾向已经在广大观众中得以确认,因而经过电视剧 “ 二度创作 ” 的形象不能距原著太远,以免观众拒绝认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剧是拍给当代观众看的,因此时代感和大众性是很重要的。 另外编导在塑造人物时,必然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爱憎投射到形象中去,其中导演的情志和审美趣味尤其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电视剧既坚持了原著中对诸葛亮这一形象的基本评价,又考虑到观众接受的程度,同时兼顾了导演个人的审美品味,剧中的诸葛亮形象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 “ 这一个 ” 。 无论在民间传说还是在小说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化身和“贤相忠臣”的代名词,导演考虑到小说的描写和大众对人物的传统看法,确定剧中的诸葛亮应该是 “ 蜀汉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谋略家”, “ 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 ” ,这样的形象定位是十分准确的。 电视剧以诸葛亮的 “ 隆中对 ” 作为结构全剧的总纲,全面展示其超群的智慧。 除此之外,剧作还着重从 “ 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于进取,重信守义 ” 等几个方面对诸葛亮进行多侧面刻画,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原著中诸葛亮的性格尚显单一的话,那么在电视剧中其性格则趋于丰富和立体化。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化身和忠贞的代名词,他还是一个悲剧英雄。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悲剧冲突实质总是社会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满足之间的冲突。 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却有人与外在环境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在性格的冲突等等。“斗争越是艰苦,他的道德追求和崇高也就越是表现得透彻,强烈。”诸葛亮身上那种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使他的悲剧充满了崇高感。 具有“心灵的伟大”的诸葛亮之死是悲剧的关键之所在。 当诸葛亮弥留之际,画面上闪过金戈铁马的战斗场景,克复中原的大旗和隐喻蜀后主不理朝政的空旷的大殿。 悲剧英雄在被病魔折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自己克复中原,兴复汉室的人生理想,向我们展示了人的价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人物心灵,命运上的开掘是很深的。
剧中的刘备是“明君”代表,他的言行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性格中的主导特征是“仁义”,剧作通过许多生动的情节展现了刘备的“仁义”。他作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屯兵新野,老百姓称赞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战败撤退时,情势万分危急,但决不弃民先行。到了西川,他的军队秋毫无犯,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原著中关于刘备“仁义”的描写还显得抽象,电视剧则通过生动的画面,比如当阳战败以后, 刘备率君民败退, 电视剧利用自身优势,极力表现兵荒马乱的景象,危难之中,刘备不听劝阻,绝不弃民先行,剧中饰演刘备的演员表现刘备不忍心独自逃命时,演得情真意切,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一个具体可感的好皇帝形象。
除了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以外, 《三国演义》对张飞,关羽,吕布,鲁肃等人物的刻划也有一定的特点,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写战争
小说写了许多次的战争,大大小小共有40多场。电视剧几乎一场不落地把小说中的战争场面移植到剧作中来。而且对于每次战争场面,电视剧拍得都不雷同,显然编导充分注意到了不同战争的特色,有意识地把每一次战争都拍得波澜起伏,曲折复杂,变化多端。要而言之,《三国演义》拍战争,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不局限于具体战斗场面,以斗智为主,定位为谋略剧。 比如《赤壁之战》,真正的战斗场面很少,观众印象最深的只有那场大火。 但是对于整个战略决策过程却不厌其烦,拍得跌宕起伏,色彩斑斓。 曹操兵临城下,诸葛亮临危受命,奔走江东结盟孙权,孙权集团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诸葛亮不辱使命,智激周瑜,孙权,促成孙刘联盟最终形成,电视剧用了很多篇幅铺陈这些内容,意在将斗智与斗勇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谋略家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
⑵在战争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展示人物的心理,利用战争气氛来烘托渲染人物性格。官渡之战是为了突出曹操的雄才大略,能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怀,反衬出袁绍 “ 能聚人而不能用 ” 的特点。
⑶全景式地展现战争。 《三国演义》是迄今为止描写战争次数最多,规模最大,场面最壮观,形式最完备的电视连续剧,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战争剧中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写战役,也写战斗; 写陆战,水战, 也写车战,马战; 写战争,更写政治与外交……怎样通过电视剧写战争,《三国演义》提供了完备的参考。
⑷实施战斗的人的举止基本真实,打斗场面很少用升格,降格等特技,武器,战舰,城墙等等相对真实,从而营造出环境,空间的真实性,使观众有切身的历史环境感。 人物是战争的主体,战争则是人物性格最好的展示场所,《三国演义》十分精确的把握住二者的关系,在人物塑造和战争刻画上都有新的收获。
任何艺术都不是完美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也存在一些失误与不足。由于受原著的约束,在风格上过分强调“写实”,使得剧作对原著空灵,浪漫的传奇风格表现不是最充分,比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就好像不如原著传神。 当然这对导演和演员也是勉为其难的,毕竟现代人不善马术,生活状态和那时早已大相径庭了。没有克服原著人物性格缺少发展的艺术缺陷,对人物主导性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揭示不够,关羽之“义”,刘备之“德”,孔明之“智”仍像是与生俱来的品质。 忠实有余,创新不足。 当然这对导演来说也是一个两难的出境,毕竟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过度的想象力和导演的主观色彩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理解。
然而,瑕不掩瑜, 电视剧《三国演义》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是巨大的。它为名著改编和历史剧的摄制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作为中国当代电视剧史上的 “ 这一部 ” , 它是不可替代的。 在精品不多的电视剧这一新型艺术样式中, 它是为数不多的一座里程碑。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三国演义》不是浸透着儒家礼乐伦理思想的典籍文化教科书,也不是符号化了的人民群众浮巧淫祀的民间文化的认识指南,而是审美地反映当时人民大众的生活状貌和生存境遇,表现他们文化心理和审美理想的世俗文学经典。既然两部经典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的画面去折射时代的光芒,我们就应该用美学的、文艺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作出“诗意的裁判”。《三国演义》主要是以其典范性的叙事谋略、恢弘的动态悲剧结构以及众多的民间文化心理“化石”而成为文学经典的。我们应遵照艺术真实性的原则而认可其“以文乱史”的创作策略,应尊重艺术情感性的原则而允许其“兴妖造神”的文学想象,应宽宥封建文人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谅解作品中的英雄的“匪气”、“游民气”,更何况,在这种“匪气”、“游民气”的艺术氛围里寄寓着作者的合乎历史必然性的审美理想。试想:如果邮督不是被张飞鞭打、华雄不是被关羽斩杀,如果诸葛亮出场缺少三顾茅庐的层层铺垫,如果梁山好汉只是性格模糊的三十六人的“流寇”,如果作者恪守正统的“造反无理”的信条,《三国演义》还能算是文学经典吗?!这样一来,我们的见识同章学诚病垢《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我们既已认可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屈原》、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对于《三国演义》两部文学经典的历史“失真”与观念陈腐,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写好战争,写好战争中的人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最终目标。主创人员的一切努力,所有电视化技巧的运用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的。《三国演义》正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了成功。
写人物
一部历史剧,不管它对事件,场景和历史过程所做的史诗性描述多么宏伟壮观,也无论其戏剧冲突多么强烈,但它关注的焦点和中心归根到底是人,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只是确定人物行动的依据。《三国演义》剧组主创人员对历史环境和时代氛围有透彻了解,掌握了人物性格的内在依据,所以对主要人物的塑造都比较成功。
先看《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处理。 谁都知道,曹操是“奸雄”,小说也是把他作为“奸雄”的典型加以塑造的。剧作既保留了曹操作为“奸”的一面,又展示他作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亦即“雄”的一面,性格特征显得真实而丰满。 曹操“奸”,“雄”两方面的品质辩证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他的“奸”不是那种卑贱猥琐,鼠目寸光的小人之诈,他的“雄”也不是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君子之雄。 他是一个有雄(野)心,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典型。
《三国演义》特别重视从现实社会环境的角度为曹操这一人物定位。联系环境刻画人, “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 的原则并没有过时,《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剧作把曹操的凶残放在群雄争霸,封建割据的历史背景中,把他的政治抱负放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加以刻画,认为他的狡诈凶残是与治国安邦的雄心联系在一起的。 剧作这样处理不仅没有扭曲人物,反而使其作为封建君主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在对曹操凶残和雄才大略的辩证展示中。曹操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凸现出来。
《三国演义》还善于从多方对比中刻划曹操这一形象。 “ 官渡之战 ” 中将他与袁绍辈相比,以显示他从谏如流,善于用人的一面。但更多的情况下,曹操在剧中是作为刘备这个具有理想人格的形象的对立面出现的,剧作客观表现了他的种种恶行恶德: 比如他杀吕伯奢全家之后表露的 “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 的极端自私的为我哲学,又如他杀杨修,害祢衡的系列暴行体现出的狡诈凶残的品质等等。 正因为电视剧像原著一样,在塑造人物时不虚美,不隐恶,所以它塑造出来的人物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真的人物。
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 在塑造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时,电视剧坚持从原著的基本思想倾向出发为剧中人物定位。 以名著为蓝本改编的电视剧,其人物形象的基本倾向已经在广大观众中得以确认,因而经过电视剧 “ 二度创作 ” 的形象不能距原著太远,以免观众拒绝认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剧是拍给当代观众看的,因此时代感和大众性是很重要的。 另外编导在塑造人物时,必然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爱憎投射到形象中去,其中导演的情志和审美趣味尤其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电视剧既坚持了原著中对诸葛亮这一形象的基本评价,又考虑到观众接受的程度,同时兼顾了导演个人的审美品味,剧中的诸葛亮形象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 “ 这一个 ” 。 无论在民间传说还是在小说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化身和“贤相忠臣”的代名词,导演考虑到小说的描写和大众对人物的传统看法,确定剧中的诸葛亮应该是 “ 蜀汉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谋略家”, “ 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 ” ,这样的形象定位是十分准确的。 电视剧以诸葛亮的 “ 隆中对 ” 作为结构全剧的总纲,全面展示其超群的智慧。 除此之外,剧作还着重从 “ 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于进取,重信守义 ” 等几个方面对诸葛亮进行多侧面刻画,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原著中诸葛亮的性格尚显单一的话,那么在电视剧中其性格则趋于丰富和立体化。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化身和忠贞的代名词,他还是一个悲剧英雄。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悲剧冲突实质总是社会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满足之间的冲突。 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却有人与外在环境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在性格的冲突等等。“斗争越是艰苦,他的道德追求和崇高也就越是表现得透彻,强烈。”诸葛亮身上那种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使他的悲剧充满了崇高感。 具有“心灵的伟大”的诸葛亮之死是悲剧的关键之所在。 当诸葛亮弥留之际,画面上闪过金戈铁马的战斗场景,克复中原的大旗和隐喻蜀后主不理朝政的空旷的大殿。 悲剧英雄在被病魔折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自己克复中原,兴复汉室的人生理想,向我们展示了人的价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人物心灵,命运上的开掘是很深的。
剧中的刘备是“明君”代表,他的言行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性格中的主导特征是“仁义”,剧作通过许多生动的情节展现了刘备的“仁义”。他作安喜县尉时,与民秋毫无犯。屯兵新野,老百姓称赞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战败撤退时,情势万分危急,但决不弃民先行。到了西川,他的军队秋毫无犯,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原著中关于刘备“仁义”的描写还显得抽象,电视剧则通过生动的画面,比如当阳战败以后, 刘备率君民败退, 电视剧利用自身优势,极力表现兵荒马乱的景象,危难之中,刘备不听劝阻,绝不弃民先行,剧中饰演刘备的演员表现刘备不忍心独自逃命时,演得情真意切,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一个具体可感的好皇帝形象。
除了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以外, 《三国演义》对张飞,关羽,吕布,鲁肃等人物的刻划也有一定的特点,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写战争
小说写了许多次的战争,大大小小共有40多场。电视剧几乎一场不落地把小说中的战争场面移植到剧作中来。而且对于每次战争场面,电视剧拍得都不雷同,显然编导充分注意到了不同战争的特色,有意识地把每一次战争都拍得波澜起伏,曲折复杂,变化多端。要而言之,《三国演义》拍战争,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不局限于具体战斗场面,以斗智为主,定位为谋略剧。 比如《赤壁之战》,真正的战斗场面很少,观众印象最深的只有那场大火。 但是对于整个战略决策过程却不厌其烦,拍得跌宕起伏,色彩斑斓。 曹操兵临城下,诸葛亮临危受命,奔走江东结盟孙权,孙权集团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诸葛亮不辱使命,智激周瑜,孙权,促成孙刘联盟最终形成,电视剧用了很多篇幅铺陈这些内容,意在将斗智与斗勇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谋略家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
⑵在战争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展示人物的心理,利用战争气氛来烘托渲染人物性格。官渡之战是为了突出曹操的雄才大略,能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怀,反衬出袁绍 “ 能聚人而不能用 ” 的特点。
⑶全景式地展现战争。 《三国演义》是迄今为止描写战争次数最多,规模最大,场面最壮观,形式最完备的电视连续剧,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战争剧中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写战役,也写战斗; 写陆战,水战, 也写车战,马战; 写战争,更写政治与外交……怎样通过电视剧写战争,《三国演义》提供了完备的参考。
⑷实施战斗的人的举止基本真实,打斗场面很少用升格,降格等特技,武器,战舰,城墙等等相对真实,从而营造出环境,空间的真实性,使观众有切身的历史环境感。 人物是战争的主体,战争则是人物性格最好的展示场所,《三国演义》十分精确的把握住二者的关系,在人物塑造和战争刻画上都有新的收获。
任何艺术都不是完美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也存在一些失误与不足。由于受原著的约束,在风格上过分强调“写实”,使得剧作对原著空灵,浪漫的传奇风格表现不是最充分,比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就好像不如原著传神。 当然这对导演和演员也是勉为其难的,毕竟现代人不善马术,生活状态和那时早已大相径庭了。没有克服原著人物性格缺少发展的艺术缺陷,对人物主导性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揭示不够,关羽之“义”,刘备之“德”,孔明之“智”仍像是与生俱来的品质。 忠实有余,创新不足。 当然这对导演来说也是一个两难的出境,毕竟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过度的想象力和导演的主观色彩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理解。
然而,瑕不掩瑜, 电视剧《三国演义》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是巨大的。它为名著改编和历史剧的摄制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作为中国当代电视剧史上的 “ 这一部 ” , 它是不可替代的。 在精品不多的电视剧这一新型艺术样式中, 它是为数不多的一座里程碑。
本文标题: 如何理解或评价这个关于诸葛亮的小说构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3362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