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雷蒙德·钱德勒

发布时间: 2023-07-02 01:00: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96

如何评价雷蒙德·钱德勒雷蒙德·钱德勒1888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不久,父亲便抛弃了母亲和钱德勒。钱德勒七岁时随母亲移...

如何评价雷蒙德·钱德勒

如何评价雷蒙德·钱德勒

雷蒙德·钱德勒1888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不久,父亲便抛弃了母亲和钱德勒。钱德勒七岁时随母亲移居英国,投靠其舅舅。

1900年,十二岁的钱德勒考进了当时伦敦最好的学校,并在那里接受古典教育。但雷蒙德·钱德勒没有去读大学,而是加入英国国籍去考公务员,以高分通过考试,选择在海军本部工作。期间,钱德勒发表了诗。

当公务员的钱德勒很快便发现公务员这份职业需要阿谀奉承,他对这份职业相当厌恶,一年多后便辞去工作。他没有与家人商量。家人对此持反对意见。

钱德勒辞去公务员一职后,尝试过新闻业,也写作浪漫主义诗篇,但均不成功。“那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的时代,但唯独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日后钱德勒如此说道。

于是,钱德勒向很讨厌他的舅舅借了一笔钱后(说清楚了这笔钱连本带利一定会还),于1912年返回美国并在洛杉矶定居。他曾做过给网球拍穿线,摘水果之类的工作。“那时一段省吃俭用存钱的日子。”钱德勒日后回忆道。那段日子他只买过一个烟丝钱包给自己作为圣诞礼物。他修读了一个函授课程,提前完成了函授课程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钱德勒届时开始参加文人沙龙。在沙龙上,钱德勒结识了钢琴家帕斯卡与其妻子西西·帕斯卡。西西虽然自称比钱德勒大八岁,但仍旧吸引着钱德勒。
(钱德勒撸猫)(钱德勒撸猫)

(钱德勒骑猫)(钱德勒骑猫)

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钱德勒应征参加加拿大军队,在法国打战时担任排长。战争结束时他则在接受空军训练。 “我不当值时,有时会喝到眼前昏黑为止。”钱德勒后来写道。

1918年停战协议后,雷蒙德·钱德勒回到洛杉矶。此时西西·帕斯卡早已与丈夫离婚,于是钱德勒与西西两人开始在一起。1913年回到美国的母亲强烈反对这件事。

1924年母亲死后,西西与钱德勒立即结婚。而结婚后,36岁的雷蒙德钱德勒才发现,西西比钱德勒大了不止8岁,而是18岁。由于其妻子的关系,钱德勒拥有了英美双重国籍。

钱德勒曾一度担任加利福尼亚州斯格纳希尔市德布利石油财团的副总裁,但因酗酒、旷工以及自杀恐吓而被解雇。

1933年,四十五岁的雷蒙德·钱德勒在《黑面具》杂志上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勒索者不开枪》。直至1939年雷蒙德·钱德勒出版第一篇长篇小说《长眠不醒》,在此期间的雷蒙德·钱德勒写了他创作生涯中绝大部分的短篇小说,其质量参差不齐。钱德勒在短篇小说的反复创作中,提高了他的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

钱德勒曾写信给朋友,说他想找到“一种严肃与流行并存的一种手法,既有一般人可以思考的程度,又能写出只有艺术小说才能产生的那种力量。”

钱德勒的长篇小说出版后,因为诺夫出版公司的老板阿尔弗雷德·诺夫高度评价钱德勒的作品,为了维护良好形象,不愿意出版廉价的平装本。因此,销量并没有上去。但看过了钱德勒的小说的人都称其精彩绝伦。加缪、奥登、尤金·奥尼尔、艾略特等人就很欣赏钱德勒。

钱德勒为了赚钱,在好莱坞当编剧,与比利·怀尔德和希区柯克等人合作,创作了《双重赔偿》、《蓝色大丽花》等著名电影,黑色电影的代表作。

1954年西西去世,当时钱德勒正在创作《漫长的告别》。于是钱德勒再次投入到酒精中,甚至在1955年尝试过自杀。此后,钱德勒的写作能力急剧下降,死前只出版了《重播》一篇长篇小说,以及一本未完成的《Poodle Springs 》(该书1989年由钱德勒迷罗伯特·B·派克续写完成。)

1959年3月26日,雷蒙德·钱德勒因肺炎逝世加利福尼亚州拉荷亚的斯克利普斯诊所。钱德勒的文稿代理人赫尔加·格林与钱德勒的秘书琼·弗莱卡丝打官司,争夺其遗产,导致钱德勒最后葬于预留给贫困人士的墓地——圣地亚哥的希望山公墓中。其葬礼十分寒酸,只有寥寥几人参加。

美国文库1955年便收录了钱德勒的作品,可见其重要性。自海明威的简洁文体出现,至达希尔·哈米特在推理小说的创新,雷蒙德·钱德勒承接此文体并一路推进,创造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独创性文体。该文体对之后的推理小说影响巨大。

雷蒙德·钱德勒是当时以至目前惟一一个把类型小说带进经典文学的作家,其对文学的深远见地、独特文体及写作技巧给纯文学领域带来了广泛的影响,例如比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更进一步的“自我性质(视角)的消除”。

钱德勒很厌恶父亲,其父亲是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教友派信徒,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其父亲酗酒成性,钱德勒将酗酒而毁掉家庭的父亲称之为猪一样的男人。他讨厌酒鬼,但遗憾的是他自己最终也酗酒,为之苦恼不已。

钱德勒曾说:“我是一个没有家的人……到现在还是。”一战时,欧洲战场,钱德勒所在的部队曾遭到德国军队的击中炮击,他是唯一生还的人。他往后的一生中从未对他人提及过那段战争经历。

七岁后便再未见过的父亲(同战争一样未对其他人谈过)、不稳定的环境(童年从美国移居至英国,在厌恶他的舅舅的资助下生活)、一战的战争经历、周围利益至上的冷漠女人们(争夺其遗产的那些女人们)等等,无疑给了钱德勒深到不可再深的影响。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有显而易见的展现——沉默寡言、幽默锋利、隐藏自我,四处游游逛逛,带有浪漫气质的马洛形象。
这个形象也就是美国社会一战后二战后的镜像反映。有人说钱德勒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是拜金主义的女人,确实如此,但那时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围绕在钱德勒周围的女人大部分都是如此,所以这也没什么好怪罪的。当然,无论我怎么为其辩护,这终究算是一个缺点。与之相反,关于男性的人物描写则十分鲜活,甚至寥寥几笔,就能把一个人活生生地从纸里抓出来。主角菲利普·马洛,他则几乎没有描写过,但菲利普·马洛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1995年,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票选史上最佳男侦探,马洛超过福尔摩斯,当选第一。)
雷蒙德·钱德勒描绘自己为"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内里的傲慢自大的不协调的混合物",他曾经想在某个时候远离推理(并非放弃推理),写一部脱离了推理形式的小说。但他并没有完成这个理想,因此之故,他在写作上也是在自负傲慢与不安中摇摆,这和马洛总是外表强硬,从不吐露心声的形象塑造相当重合。
但没有写作一部脱离推理形式的小说对钱德勒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像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不是一个层次的一样,这并非什么缺陷。而《漫长的告别》这部顶峰之作,我真是百看不厌。

容我说个题外话,吐个槽:
不知为什么,国内雷蒙德·钱德勒的翻译真TM太差了。就像不知道翻译为什么那么差似的,我都不知道在那里自己在看什么。
就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那本《再见,吾爱》,孙志新翻译的。
随便摘抄一段:
我大声说道:“行啦!我和你上去,不过,别再提着我了!我非常健康,有着正常的手脚,我能自己走路和上厕所,我能自己做所有的事!”
再抄一段:
在塞好瓶塞之后,他从吧台对面将其推了过来,说道:“这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代人知道,使人感觉颇有尊严。非常感谢你的美酒,不过,太阳落山之前就喝两杯。他只剩下一个叫杰西的老婆。”

总之,里面的人说的都不是人话。衔接词不知所云,连词毫无道理地到处乱用。千万别买这版的《再见,吾爱》。
也有能看的翻译,比如傅惟慈老师翻译的《长眠不醒》,《高窗》。新星出版社的那一套午夜文库除了《漫长的告别》都能看,可惜绝版了。不过这段时间亚马逊除了电子书版本。总之想读钱德勒的人小心点吧。还有,现代出版社的二人合议的那本《再见,吾爱》是能看的。至于其它版本的我就不知道了,日后如果看了,我再补充。

读美国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有什么感受?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用最挑剔的眼光是审视事物,哪怕是一些看起来极真实的事物。用理性去思考生活,用理性去支配人生,应该是我获得的第二个体会。现实中,有太多人在假装生活,有太多人被虚假的仪式感迷惑,有太多人向往难以触摸的诗和远方,而鄙夷眼前的“苟且”。不懂得生活的人,会把生活当成人生的羁绊。就像书中说的那样,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这种时候,需要我们始终带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因为,任何事物都逃不过时间,逃不过人生。

本书的情节尤其曲折,当我读完本书的前几章,带着遗憾,认为本书只是一个私家侦探不断破案的传奇故事时,作者给了我一个惊喜,他不紧不慢、从容淡定的把一起案件的怪诞离奇细细剥开,让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个过程漫长、曲折、艰辛,这样的情节设置,让读者永远也猜不透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实上,我一直带着惊愕、紧张的情绪将本书读完。

最后,本书的书名是漫长的告别,可能是作者认为,主人公在一起凶杀案后,与嫌疑人匆匆告别,实在是显得过于仓促。因而,在经过漫长的侦查,事件真相大白于众之后,安排了一场真正的告别。但在我看来,这场告别并不漫长,因为第一次告别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告别,真相大白后那场仪式感十足的告别,更像是一场虚假的寒暄,或者是嫌疑人洗脱罪名后的道谢。

现实中,我们每天都在告别,但并不像书中写的那样,在一场仓促的真正的告别之后,还会有另一场漫长的仪式的告别。其实,所有的告别都很匆忙,有的时候甚至来不及告别。

第1点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和启示,第2点也知道了很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的时候就是慢慢的才能够解决。
给我的感受是不太真实,因为这是一部心理充满孤独的感受,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应该学会理性思考问题。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而且也会和很多人告别,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乐观的心态。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一本极其出类拔萃的侦探小说。

雷蒙德·钱德勒是世上唯一一位以写侦探小说而载入经典文学史的作家。

《漫长的告别》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在路上》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黄金时代四大杰作,用村上春树的评价说“《漫长的告别》是部毫无瑕疵的杰作,极其出类拔萃。如果允许我用夸张的表述,那几乎达到了梦幻的境界”。

《漫长的告别》不同于一般的以消遣时间为目的的侦探小说,整个阅读过程中紧紧抓住我的,并不是一般侦探小说奇巧的剧情--尚算曲折,并不是非常离奇,大致能猜到结尾--而是教科书般洗练的文笔,精致灵动的叙述。我认为,这本侦探小说在文笔上已然达到了巅峰。

主人公私家侦探马洛,偶遇酒鬼特里。

当时特里正要上车,一只脚在车内,一只脚在车外,“就好像他忘了自己还有一只左脚。”

特里喝醉了,“从他眼神看得出来,这个人在酒缸里已经淹到发际线了。”

服务生对特里感到厌烦,“听女人叫他特里。除此之外,他和母牛屁股对我来说没区别。”

在酒吧喝酒,一个美女走进来,“就在这时,一个美梦走进酒吧。有一瞬间,我觉得酒吧里没有了任何声音,时代精英停下了唇枪舌剑,高脚凳上的醉汉停下了滔滔不绝,那情形就仿佛指挥轻轻敲打乐谱架,手臂举起来悬而未落的那个瞬间。”优雅,充满张力和画面感。

聚会散场,“屋子正在向晚风倾泻宾客,人声渐息,车辆启动,再见像皮球似的弹来弹去。我穿过法式落地窗,走上铺石板的露台。坡面尽头是湖畔,小湖像睡猫似的毫无动静。底下有个木板栈桥,白色系艇索系着一艘划艇。不远处靠近对岸的水面上,一只黑色水鸡像溜冰似的慵懒转圈,似乎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天使之城洛杉矶的城市映像:

“一天二十四小时,总有人在逃跑,总有人想抓他。

外面千种罪恶的黑夜中,人们垂死,人们伤残,人们被横飞的玻璃割喉、撞死在方向盘上、碾死在重型轮胎下。

人们被殴打、抢劫、勒死、强奸和谋杀;

人们饥饿、生病;

人们感到无聊,因为孤独或悔恨或恐惧感到绝望、愤怒、残忍、狂热,哭得浑身发抖。

一个不比其他城市更糟糕的城市,

一个富裕、繁荣、充满自尊的城市,

一个失落、挫败、充满空虚的城市。

完全取决于你的位置和你的个人成就。

我没有。我不在乎。”

对电话的态度,“电话给人以强迫感。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被工具驱使,爱它恨它又怕它。电话是一种拜物教。”

为了金钱放弃尊严的特里眼中,有钱人就是“我们那个圈子,快不快乐并不怎么重要。一个人不需要工作,不需要考虑开支,他总得做点什么事情吧。没什么真正的乐趣,但有钱人不知道。他们从没体验过真正的快乐。除了别人的老婆,他们从不特别想要什么东西,和水管工的老婆想给客厅添置新窗帘相比,这种欲望实在苍白得很......大多数时候我只是在杀时间,时间却不太肯死。”

心中满怀爱情的艾琳,“一个金色的美梦”般女人,面对放弃爱情和尊严的特里,感到十分失望,“他是我那个曾爱过、嫁过的男人的空皮囊...他应当在挪威的皑皑白雪里英年早逝,我那献给死神的恋人。他回来了,与赌徒为友,为富娼之夫,一个被娇惯和宠坏的男人,或许之前还干过坑蒙拐骗的勾当。时间使一切都变得低劣平庸,满目疮痍,皱纹累累。人生的悲剧,霍华德,并非英年早逝,而是日益老去且日益下贱。”

一本侦探小说,花了大量的笔墨对世事人性进行剖析,精彩程度远远超过剧情本身,佳句俯拾皆是,再配上真善美的正能量传播,达到了“梦幻的境界”--正如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雷蒙德·钱德勒

满记

雷蒙·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1888年7月23日-1959年3月26日),推理小说作家。

钱德勒是美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以侦探小说步入经典文学殿堂,写入经典文学史册的侦探小说大家。

钱德勒为T.S.艾略特、村上春树、加缪、钱锺书、尤金·奥尼尔、奥登等作家所推崇,被西方文坛称为“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以“硬汉派”风格提高了侦探小说的文学品质。

村上春树曾说过他毕生的目标是写作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钱德勒合二为一的小说。

传奇一生,晚景凄凉

钱德勒的一生可以说个性十足,恣意潇洒,但高低起伏,令人震惊。他把不起眼的故事写成炉火纯青的小说,却把精彩的人生活得杯盘狼藉、凄凉孤独。

1888年,钱德勒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是个嗜酒如命的火车工程师。酒精毁了他的父亲,也将在若干年后摧毁钱德勒。 不到十岁,他与母亲遭到父亲遗弃, 母子移居英国,后钱德勒考进伦敦顶尖的德威学院,毕业后进入海军本部工作。但是,20岁的他,没干多久就辞职了。此后,钱德勒干过新闻,写过评论,但都不成功。一战爆发后,钱德勒应征加入加拿大军队,此后加入英国皇家空军,被送往法国前线战场,伴随着惨烈的战事以及在硝烟炮火中的孤独生还,心理受到创伤的他开始疯狂酗酒。一战结束后,钱德勒回到美国,进入石油公司担任记账员,不久升任副总裁,但因为酗酒、旷工以及试图自杀而被辞退。

1933年钱德勒开始尝试写短篇小说,1939年第一部长篇《长眠不醒》出版后,他得到如潮水般的赞誉。加上之后的20年写作生涯,他一共留世7部长篇,20多部短篇。钱德勒还是电影史上值得一提的编剧,是好莱坞黑色电影的缔造者,两度提名奥斯卡金像奖。上世纪40年代,他与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等导演合作缔造的“黑色电影”,部部大爆,连诺奖得主福克纳在当时也只是他的助手。在1942年到1947年,他的4部小说6次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成为电影导演的最爱。

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钱德勒的生活却一团糟糕,他爱上有夫之妇,娶了对方后又闹婚外情,婚后得知妻子比自己大18岁而不是8岁,又痛苦加深,用酒精麻醉自己,且常常想自杀。1959年3月26日,钱德勒孤零零地病死在他乡。他的经纪人和秘书却因他的遗产争得不可开交,这导致他的遗体最终只能葬于圣地亚哥预留给贫困人士的墓地中。只有17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且大部分只是点头之交。

很多优秀的大作家,人性都是复杂的。钱德勒在小说里塑造的硬汉侦探勇敢无比,他却屡屡举枪试图自杀。他曾这样描述自己:“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内里的傲慢、自大的不协调的混合物”“始终活在虚无的边缘”。钱德勒的生活被酗酒折磨得乱糟糟,但他非常具有个人魅力。作家毛姆曾说:“从来没见过这么让人愉快的人。他如果不立志当作家,当个喜剧演员也一定能成功。”

作品:7部长篇小说,20多部短篇小说。

1939 《 长眠不醒 》长篇小说

1940 《再见,吾爱》 长篇小说

1942 《 高窗 》 长篇小说

1943 《 湖底女人 》 长篇小说

1949 《 小妹妹 》 长篇小说

1950 《简单的谋杀艺术》(短篇集)

1950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短篇集)

1953 《 漫长的告别 》 长篇小说

1958 《重播》 长篇小说

人物评价:

雷蒙德·钱德勒描述自己的性格是 "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内里的傲慢自大的不协调的混合物" ;

他当过兵,参加过一战,经历过苦难与孤独,认为自己"始终活在虚无的边缘"。

他不喜欢看大海,因为海里有太多的水和太多淹死的人。他是个酒鬼。

他认为"一个男人,每年至少要酩酊大醉2次。这是个原则"。他烟斗从不离嘴。与比利怀尔德一起编剧,被烟熏得忍无可忍的比利经常跑到厕所里躲藏,他竟怀疑比利的生殖器有问题。

他瞧不上海明威,曾在小说里给一个警察起名叫海明威,称之为"一个老是重复同样的话,直到让大家相信那话一定很精彩的家伙"。他拒绝任何奖项。 假如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也必定会拒绝。

原因有二:

一是他不会跑到瑞典去接受奖项,还要穿上晚礼服发表演讲;

二是诺贝尔奖曾经颁给太多二三流作家,而许多实力远胜于他们的优秀作家却未获奖。

他孤零零地死在异地他乡。只有17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他的作品唯一的特点是扣人心弦,值得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1.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2.我皱起眉头看钟,钟说还有一分钟到六点半。

3.我转身关上门。在当时似乎是个好主意。等我转过来面对她,她已经扑向了我。于是我接住她。我他妈非得接住不可。她将身体紧紧地贴着我,头发扫过我的脸。她抬起嘴唇,等待亲吻。她在颤抖。她张开嘴唇,分开牙齿,舌头伸了出来。然后她的手垂下去,扯了一下什么东西,身上的睡袍打开了,里面赤裸得就像《九月拂晓》,但少了那份娇羞。

“抱我上床。”她悄声说。

我照她说的做。我用双臂搂住她。我碰到她柔软的皮肤、鲜嫩的肉体。我抱起她,走了几步到床边,放下她。她依然用双臂搂着我的脖子。

她从喉咙里发出某种气音,然后她翻腾呻吟。真是要命。我硬得像一匹种马。我即将失控。这么一个女人这么诱惑你可不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

我回去关上门——这次从外面关上。床上的女人在发出某种古怪的声音,但现在只是古怪的声音而已。魔咒已被打破 。

这一处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堪称完美无瑕,步步紧逼,好像身临其境。

《漫长的告别》评价怎么样?

《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它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雷蒙德·钱德勒是美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以创作冷酷而又有文学味的硬派侦探小说著称。本书为其代表作,曾获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爱伦坡奖。

一个硬汉形象,不被世俗限制,只为追求自己内心的执着的一个人物,起初为了给死去的好友还一个清白,开始漫长的告别之路,当他真正的正式告别就是他给好友还一个真相的时候,这是起初告别的意思。

当真相浮出水面,他发现心中的好友已经变了样子,不在是他喜欢的那个好友了,这个时候他是对心中的以前的好友在做告别,从此他再没有这个好友了。

此书值得深思的地方太多,友情亲情爱情以及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群,我理解的是人的一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必须保持善良,就做我们自己,去追寻我们自己的内心,不好的就及时去做告别,哪怕告别的很漫长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雷蒙德·钱德勒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3188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腾讯购买200余部轻小说版权找一本好早之前的小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