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你觉得怎么样?《北京折叠》:阶层固化的科幻化表达,三重折叠空间,是社会多个阶层的隐喻;时间统筹分配,是资源极度不均的...
《北京折叠》你觉得怎么样?
《北京折叠》:阶层固化的科幻化表达,三重折叠空间,是社会多个阶层的隐喻;时间统筹分配,是资源极度不均的注脚。不一样的生活空间,把不同阶层的人们隔离;强制性的胶囊休眠,将唯一公平的时间剥夺。斩获今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的《北京折叠》,是不完美的闪光作。它设定不够新,科幻不够硬,因为篇幅所限结尾戛然而止。但它获奖依旧实至名归。因为《北京折叠》的真正魅力,是对人类文明困境和存在方式的推演和思考。北京折叠,是对阶层固化的极致性演绎。从第三空间向上的官方信道永远是第一空间管理,趁着转换时间偷渡进入的二三空间者就会被送入铁窗,打回原籍,这样的设定喻指着什么,不言自明。阶层固化的长期后果是阶层流动通道长期被上层把持,阶层流动的阻塞又是进一步加剧阶层固化的作用力。而阶层流动通道不畅通,又是外源和内源交替作用产生的。教育成本提高,就业难度增大,教育的回报率降低,就会使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权衡之中自动放弃教育这一阶层上升的渠道,这是内源。正如人民大学的调查报告所说,近年来乡村大学生的比率持续降低。外源性就是钱,权等交易依旧把持着阶层流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共同影响,是造成阶层固化的双重原因。北京折叠,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叠。阶层固化在无形中建造起了精神和思想的柏林墙。不同圈子的人们不会相互探顾,信息和思维交流极其缓慢且需要桥梁。三大空间就是固化的阶层中不同圈子交错融合,自动分层后的产物,统治者的高堡之下,只有第一空间高高在上的不闻不顾,第二空间拼死拼活地向上攀爬和第三空间死气沉沉的苟延残喘。没有人了解,没有人关心对方的境况怎样,老刀听着一二空间的人们口若悬河,仅剩一脸错愕。只有少数如老葛一般从底层攀爬上来的人,才在内心的凉意之中潜藏一份挣扎。
《北京折叠》从创意上来说也算新颖,但是从内容上来说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我认为文章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堆砌刻板印象。作者本身太过贪婪,妄图在几万字中表现太多的的东西,反而搞得一塌糊涂。看完整个文章我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要批判什么,但这种感受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数以千计的语文阅读上,而不是故事本身的魅力。故事本身毫无魅力可言。这种毫无魅力可言的原因是作者力图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北京,但是却只有一系列并没有半点新意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刻板印象的堆砌使文章内涵浮于表面,反而斩断了思考的路径。一个善良的以分拣垃圾为生的垃圾工,他收养了一个捡来的孩子,孩子要上幼儿园但是学费太贵,垃圾工要给孩子凑学费决定偷渡。
故事里的北京被建在一个巨大的转轴上。转轴上粘附了三个不同的生存空间。第一空间住着管理者,第二空间里是中产,第三空间则是底层劳务人员。 随着转轴转动,翻转到地面的那一个空间里居民开始生活,而剩余的,在地下的另两个空间则进入休眠——此为折叠。每48小时里,24小时属于第一空间,16小时属于第二空间,留给第三空间的是8个小时。 三个空间相关又独立,居民难以跨空间交流。 故事主角是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了抚养孤女,他接了个险活儿——在第二第一空间之间非法地送一封信。 我们借着老刀的眼,在三个空间里走了一遭,看见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最后老刀任务完成,拿了钱回到第三空间继续当垃圾工。
如何评价《北京折叠》这个故事
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就是文笔
个人觉得《北京折叠》文笔一般,不是托尔斯泰式或者海明威式的简洁(没记错的话好像是他们两个)。就是单纯的“开闸泄流”,或者就是作者缺乏写作的才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个人观点,不喜欢不必在意)。我无法从她的文字上获得阅读享受,简单说就是别扭,下成文章。
第二自然就是内容了,她的内容其实并不出彩,论想象力夸张点说不如普通的网络小说,她的内容实在疲乏简单导致我都无法写出什么评论。分析一下作者吧,作者有一颗“赤子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天真”,故事的发展理想化而又牵强,同样是下成。
既然我认为《北京折叠》的文笔和内容都入了下成那么它为什么会获得雨果奖的提名呢?个人觉得可能是英文版的改动比较大(不知道是不是非要译成英文才能参评)。建议有心人找找参选雨果奖的英文版看看,或许会有答案。
以上我的观点都是反面的,个人观点而已,如有得罪见谅。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