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的梦想,在我妈眼里,没什么用。”“妈!我想学编导!”“那有什么用?”这是我高中入学时印象很深刻的一段对话。曾听...
“曾经我的梦想,
在我妈眼里,没什么用。”
“妈!我想学编导!”
“那有什么用?”
这是我高中入学时印象很深刻的一段对话。
曾听有人说过,青年时期的梦想来得很突然,就如一种无形的神圣感降临在你身上,你觉得你去做这件事,是天命。
那时的我就是这样,好似没有理由地想学编导。
我满怀激情地向母亲喊出尚不成熟的梦想,她却用一句话让我无言以答。
我耐心地向她解释编导是什么,应该学习什么,但后来我却慢慢被她的问题禁锢。
“那有什么用?”
对于一个在省内名校读书的学生来说,这似乎对我的成绩并没有实质性帮助,那又有什么用呢?
年少的不甘,让我向许多人诉说过关于编导的梦想,但最后,梦想的那点微弱光芒在无数句“那有什么用”的疑惑里隐没。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但是就想要去做。”
恰巧那天整理书架,找到了压箱底的一本书:《曾国藩家书》。
书页泛着黄,封面褶皱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印痕,书角也向上翻卷着,在时光的年轮里彰显着它独特的记忆。
这是高中班主任推荐的书,我记忆犹新。
记得那年入秋,教室后面贴了一张纸,纸上的字密密麻麻,全是语文老师推荐的书目。一眼扫去,清一色的散文集和小说。
用语文老师的话说:“看这些书能提高写作水平,有用。”
白纸黑字下面还有一行手写的遒劲的红字:《曾国藩家书》
“那有什么用?”
嘈杂里,有人如此简单地问过一句,如惊雷般炸响在我的耳畔。那疑惑又略带轻飘的语气,一下把我拉回到了我与母亲的对话里。
好奇心驱使着我买下了这本书,然后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读完。
那有什么用?
我不知道。
仅仅根据那个学期作文纸上的数字,我的写作水平似乎依然是平平淡淡。
但在十五岁那个只知道每天瞎玩的年纪,我理解了许多以前都不曾留意过的道理。
我愿意称之为,成长。
“在很小的年纪里,
就因有没有用,舍弃很多。
直到上了大学,我也一直很感谢我的高中班主任。
后来有一次约他出来吃饭,除了一些嘘寒问暖以外,我又谈到了《曾国藩家书》这本书。
他说:“据我统计了解,你是我们班唯一看了那本书,还写了大几千读书笔记读后感交给我看的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