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这句话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3-29 10:26: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故事 点击: 118

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书都有什么?如题,知道的给我推荐几本,我就知道个山海经,还有什么别的?1、《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

怎么理解"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这句话的意思

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书都有什么?

如题,知道的给我推荐几本,我就知道个山海经,还有什么别的?

1、《搜神记》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2、山海经

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3、洞冥记

通过天堂地狱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风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阶级借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态。该书攻击义和团、辛亥革命,意欲将进步人士、开明学者及军械学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狱。

又鼓吹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个地主们所期望的中世纪圣贤国度。

4、中国神话

是由王新禧所编写,2021年5月1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这本好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神话里的故事和人物。暮霭昏沉的夜晚里,温暖而迷蒙的灯下,老人们徐徐道来的一个个充满奇情幻想的精彩故事,勾勒出我们儿时最美丽的梦。穿越神话的天空,在云之彼端,一个神话就是莲花一朵,一个神话就是明珠一颖。

中华神话就如一本读不完写不尽、博大精深的书,令人一世痴迷,一生探究。

5、佛门故事 神异篇

收入了历代僧人在传播佛教的过程中,或为拯救危困,或为教导行善,或为阐扬佛法,或是救人治病,或是祈福兴雨,或是预言世事,所留下的一百余则神奇事迹,均是典籍中影响深远的故事。全书分为五辑,每辑二十余个故事。文字流畅,内容通俗。

1、《搜神记》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2、山海经
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3、洞冥记
通过天堂地狱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风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阶级借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态。该书攻击义和团、辛亥革命,意欲将进步人士、开明学者及军械学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狱。
又鼓吹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个地主们所期望的中世纪圣贤国度
搜神记(干宝),这部比较经典,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传说痘出自搜神记,另外,聊斋(蒲松龄),写的相当好看,有名到不用解释,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才子写的,不过我觉得写的不是很好
以上是我看过的,古代的小说不可避免的有很多文化糟粕,读的时候应当注意,搜神记还好,到聊斋就有点不好了,阅微草堂的话,很多都读不下去,
另外,看这些小说需要一定的古文功底,如果能读下来对古文有很大帮助
百度百科搜索:鬼
归藏》
《黄帝说》(40篇)
《汲家琐语》
《穆天子传》
《山海经》(郭璞注)
《禹本纪》
《伊尹说》(27篇)
……
两汉时期的鬼怪书主要有:
《汉武洞冥记》(郭宪著,四卷六十则)
《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汉武内传》(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志》
《列仙传》
《神仙记》
《神异经》(东方朔著,一卷)
《十洲记》(东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纪》
《徐偃王志》
《玄黄经》
《虞初周说》(943篇)
《异闻记》
……
六朝时期的鬼怪书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张华著,400卷)
《集灵记》(颜之推著)
《旌异记》(侯白著)
《列异传》(魏文帝著,3卷)
《灵鬼志》(荀氏著)
《灵异记》
《冥祥记》(王琰著,10卷)
《齐谐记》(东阳无疑著,7卷)
《神仙传》
《神异记》(王浮著)
《拾遗记》(王嘉著,10卷)
《述异记》(祖冲之著,2卷)
《搜神后记》(陶潜著,10卷)
《搜神记》(干宝著,20卷)
《续齐谐记》(吴均著,1卷)
《宣验记》(刘义庆著)
《研神记》
《异林》(陆氏著)
《异苑》(刘敬叔著,存10卷)
《幽明录》(刘义庆著,30卷)
《冤魂志》
《甄异传》(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说得以发展,主要有:
《博异志》
《补江总白猿传》(1卷)
《传奇》(裴铏著)
《独异志》
《古镜记》(王度著)
《河东记》
《集异记》
《秦梦记》(沈亚之著)
《湘中怨》(沈亚之著)
《续玄怪录》(李复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录》(牛僧孺著,10卷)
《异梦录》(沈亚之著)
《游仙窟》(张文成著,1卷)
《酉阳杂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阳杂俎续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记》(沈既济著,1篇)
《周泰行记》(韦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含鬼40卷)
《稽神录》(徐铉著,6卷150事)
《江淮异人录》(吴淑著,3卷)
《乘异记》(张君房著)
《括异志》(张师正著)
《洛中纪异》(秦再思著)
《幕府燕闲录》(毕仲询著)
《睽车志》(郭彖著,5卷)
《夷坚志》(洪迈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记》
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闻夷坚续志》
《诚斋杂记》
《续夷坚志》
《子不语》
……
明代神魔小说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异记》
《封神传》(许仲琳著,100回)
《后西游记》(6卷40回)
《剪灯新语》
《剪灯余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100回)
《涉异志》
《四游记》(吴元泰《上洞八仙东游记传》、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杨志和《西游记传》)
《松窗梦话》
《西游补》(董说著,16回)
《西游记》(吴承恩著,100回)
《续西游记》
《庚巳编》
《语林》
……
清代鬼怪小说则主要有:
《池上草堂笔记》(梁恭辰著,24卷)
《遁窟谰言》(王韬著,12卷)
《耳食录》(乐均著,12卷,《二录》8卷)
《耳邮》(俞樾著,4卷)
《后聊斋志》(王韬著)
《蕉轩摭录》
《客窗偶笔》(金捧阊著,4卷)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8卷431篇)
《里乘》(许奉恩著,10卷)
《六合内外琐言》(黍食余裔孙,20卷)
《觅灯因话》
《平妖记》
《三异笔谈》(许元仲著,4卷)
《淞滨琐话》(王韬著,12卷)
《淞隐漫录》(王韬著,12卷)
《挑灯新录》
《闻见异辞》(许秋垞著,2卷)
《昔柳摭谈》(冯起凤著,8卷)
《洗愁集》(邹弢著,8卷)
《谐铎》(沈起凤著,10卷)
《新齐谐》(袁枚著,24卷,续10卷)
《夜谭随录》(和邦额著,12卷)
《夜雨秋灯录》(宣鼎著,16卷)
《翼驹稗编》(汤用中著,8卷)
《蟫史》(屠绅著)
《印雪轩随笔》(俞鸿渐著,4卷)
《萤窗异草》(浩歌子著,3编12卷)
《影谈》(管世灏著,4卷)
《右合仙馆笔记》(俞樾著,16卷)
《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纪昀著,《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
您好,
除了《山海经》《淮南子》,其他的都是比较零星记载的神话,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
先秦古籍,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以及《吕氏春秋》等
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也都有许多古典神话的记录
另外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 《上古神话演义》《聊斋志异》《 左传 》《 天问 》唐李亢《独异志》》《开筮》

其他民族的神话还有
后汉应劭 《风俗通义》

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
彝族神话 《 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
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
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
彝族史诗《梅葛》
布依族的神话史诗《开天辟地》
苗族的金银铸日月神话
壮族的《侯野射太阳》
瑶族的《射太阳》
布依族的《王姜射日》
□族的《吉智高卢射日月》
布朗族的《顾米亚射日月》等
有些被记录在民族历史典籍中,如《东巴经》、《西南□志》、《蒙古秘史》等;有些保存在各族人民的记忆中,今天仍在口头上流传

学者关于神话的研究: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闻一多的《伏羲考》等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1950年商务印书馆初版,后多次增补修订,已印行11次。有俄、日等文译本。1984年经扩充修订,易名《中国神话传说》。全书凡7篇:导论篇、开辟篇、黄炎篇、尧舜篇、羿禹篇、夏殷篇、周秦篇等。

袁珂先生(1916.7.12—2001.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大多数著作在香港、台湾均多次翻印,在国外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克、韩国、世界语等多种译本。其作品被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中国古代神话十分丰富,但因散见于历代经史子集、笔记、类书等古籍中,零碎而庞杂,历史化、藻饰化严重。袁珂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

沈雁冰先生曾说过:“中国神话不但一向没有集成专书,并且散见于古书的,亦复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二三十年来,颇有学者在中国神话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从荒地上开辟了一些约略可行的路径,但是却一直没有人来做整理中国古代神话成为专书的这项工作。本书著者把童话、神话、传说……这类人民的口头文艺创作缀集起来,写成了这部有系统的完整的神话集,相信能让你大饱眼福。

神话又是民族性的反映,各国的神话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各国民族的特性。中国的神话,自然也在好些地方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特性。从我国保留下来的古代神话的片段如像“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所记述的事迹看,我们的民族,毋庸自愧地说,诚然是一个博大坚忍、自强不息、富于希望的民族,神话里祖先们伟大的立人立己的精神,实在是值得作为后代子孙的我们很好地去学习,去发扬的。研究神话,就能了解民族性的根源,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当然也还是有帮助的。

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这次出版选配了近一百五十幅与内容有关的图画,全部为古图古画,使本书具有了收藏价值。书后附有袁珂之子袁思成撰写的怀念父亲的文章“缅怀父亲袁珂”,回忆了袁珂先生的生平和治学情况。

目录

原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
第三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
第四章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五章 帝俊、帝喾和舜
第六章 羿和嫦娥的故事
第七章 鲧和禹治理洪水
第八章 远国异人
第九章 夏以后的传说(上)
第十章 夏以后的传说(下)
附录:缅怀父亲袁珂

书摘

到了第三天,爹爹的铁船刚刚打造好,天气陡然发生了猛烈的变化:四野刮起了黑暗的风,狂暴的雨从冥空中倾盆而下,地底下喷涌起洪水,像野马般的奔腾,淹没了丘陵,包围了高山,田园庐舍,林木村镇,都化做了一片沧海。“孩子们,”风雨中爹爹喊道,“赶快躲避啊,雷公发洪水报仇来了啊!”两个孩子连忙躲进葫芦,爹爹则进了他自己打造的铁船,随着高涨的洪水,在浪涛之上,东西漂流。

洪水愈涨愈高,已经高到天空,铁船里的勇士,在风雨和狂涛中,沉毅地驾着他的船,一直到达天门。他站在船头用手拍门,“嘭嘭”的声音震响了九重天空。“快开门,让我进来!让我进来!”他在外面不耐烦地喊道,用拳头把天门捶得更响。门里的天神害怕了,急忙喝令水神:“赶快退水!”水神遵令行事,顷刻之间,雨止风停,洪水退去,一落千丈,大地上依然现出干燥的土壤。当洪水退落的时候,勇士随着他的铁船,从高空中跌落下来,因为铁船坚硬,碰击在地面上,成为粉碎。可怜这敢于和雷公作战,并且囚禁过雷公的无名勇士,也和他的铁船的命运一样,跌得粉身碎骨,死掉了。

他的两个躲在葫芦里的儿女却活着没有死。因为葫芦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跌落下来,只不过跳几跳,仍旧安然无恙。兄妹俩从葫芦里爬出来,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经过这一场滔天的洪水,大地上所有的人类都死光了,只留下这两个小孩子,是人类中惟一存活着的孑遗。他两个原本没有名字,因为是从葫芦里存活下来的,所以起名叫“伏羲”。“伏羲”就是“匏舰”,也就是“葫芦”的意思;男孩叫伏羲哥,女孩叫伏羲妹,就是“葫芦哥哥”、“葫芦妹妹”的意思。

大地上虽然绝灭了人类,这一对勇敢的少年,却靠了他们的劳动,仍然快乐无忧地生活着。那时天空和地面相距不远,天门时常开着,哥哥和妹妹,常常手搀着手,从天梯上攀登到天庭去游玩。

一部新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昆仑之歌》
[编辑本段]
《昆仑之歌》是中华昆仑在2008年7月15日开始发表于百度等博客上的一部长篇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这部76万多字的中国长篇神话小说《昆仑之歌》,它没有任何仙话,史话,佛话,玄幻掺杂于其中,是一部真正的纯神话作品.从此中国神话将结束它散碎芜杂,不成系统的历史,拥有一部真正的史诗类作品了!本部神话的大致结构简单介绍在这部76万多字的长篇系列神话小说之中,作者尽力对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与事件进行了梳理,尽力使人物按照他们的时代顺序,对事件则尽力按照它们与人物的对应顺序,进行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排列。作者以诸神与人类的关系为主线,将神话传说中的诸神与人类中的英雄作为辅线,将他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再按逻辑与时间顺序一一排列写出。该书大致按照以下内容来写:一、诸神与人类的诞生。主要叙述盘古、共工与地母昊英创造诸神与世界,女娲造人。二、诸神的战争。主要叙述盘古化生万物,炎帝朱襄与水神共工两派神祗的大战,炎帝朱襄取得胜利成为统治世界的天帝。三、炎黄之战。主要叙述精卫填海,炎帝与海神的冲突,炎帝朱襄与黄帝轩辕争夺天帝之位的战争,最后黄帝轩辕成为新世界的统治者。四、诸神与人类的幸福时代。主要叙述诸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如: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弃、挚、尧、舜、后羿等人间英雄的诞生。五、蚩黄之战。主要叙述蚩尤与黄帝轩辕之间的战争,黄帝最终通过战争巩固了自己的天帝之位以及蚩尤后代的故事。以上主要是描写以神祗的事情为主,以下则过渡到是以描写人间的英雄为主。六、英雄时代。它主要叙述人间英雄尧、舜、后羿、弃、挚等的故事。它分为(一)、(二)两部分,(一)主要叙述尧、舜事迹,(二)主要叙述后羿除害与射日等。七、人类的堕落。主要叙述人类种种恶行,这才引起了神祗们的愤怒,欲要消灭大地上的人类。八、人类的灾难。主要叙述共工洪水、鲧盗息壤、葫芦兄妹、十二生肖等故事。九、人类的拯救。主要叙述英雄大禹治理水患使洪水消隐人民重新得以安居的事迹。十、绝地天通。主要叙述有大禹葬会稽,启与伯益的争权,因为启的屠杀而使天帝愤怒,绝地天通。从此,人神分隔,昆仑移位,人类开始了在蒙昧与昏暗中独自摸索的时代。这部长篇神话小说与神话史诗还非常适宜于改编为电影、电视、动漫、网络游戏以及其他相关中国神话类产品与产业。另外该书还有许多极其创新的观点,如昆仑山其实就是今天的华山、大禹不是带人开山挖河,而只是惩除水怪等等。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作者这样写道:一、昆仑山的方位
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经》、《禹贡》、《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带有极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诸神的乐园;它方圆数百里,高插云表,雄峻巍峨。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有结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树。
它既是中国的神话之山,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端。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是“神圣”之境,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因此昆仑山在中国的神话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是,这座在中国神话传说与历史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高位的神圣之山竟然被我们的先民遗失了它的具体地点和方位,成了一个难解的地理之谜!是我们的先民集体性失忆,还是它本来就不存在?难道一座这么重要的神圣之山在数千年的时间之河的冲涮之下竟然悄悄隐形?可是再看看《山海经》等书中所记载的其他地名,比如不周山、钟山之类到现在不也一样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吗!可笑的是,当初人们对这些神话传说与历史文化丝毫不加重视、不知爱惜与保护,甚至肆意、故意地破坏、践踏它的存在,一旦失去它的踪影、感到它的珍贵之后,又根据对书中一言半语的记载而按图索骥,竟把这座当时位于天地之中、繁华奇丽的“神圣之山”考证到了古人极难涉足的西疆,考证到一片荒凉冷酷的冰川雪原。我们真不知道先民们是怎么膜拜这座自己从未到过、见过的圣山的。
神话中的昆仑山处于天地中心,处于大地的腹心部位,人类环绕在它的周围,众神居住于其上,还有宇宙树等众多神物。而现今的昆仑山我们的先民根本不可能在其周围生活的。所以我们应知道,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昆仑山与现今我们所说的昆仑山绝对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那么这座古代先民所说的昆仑神山到底在哪儿呢?也许,我们要找到这座圣山,还它本来的面目,就应从古代先民所生活的地域去找,从神话传说所可能发生的土地上去寻找它的踪迹。
我认为,这座昆仑神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就是位于富庶的陕西河渭平原上的“西岳”华山。原因如下:
1、它南接秦岭,北靠黄河与渭水,是中国大地远古文明的心脏地区。华山地区自从远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以及中国汉族的前身“华族”都是因为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已经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在华山巡游的事迹。
2、炎帝黄帝的出生地都在此附近。它西是陕西,为炎帝族的发祥地,东是河南中原,正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轩辕族的发祥地。它夹在炎帝与黄帝两大神话传说中诞生地的中心地带,自然有可能被这两大部族当作一座“天地中心”的圣山而对它膜拜与敬祀。
3、炎黄大战、黄帝与蚩尤之战的许多地点比如阪泉、涿鹿、常羊山都在华山附近,在这里可以找到大量流传下来的关于这些战争的传说与古迹遗址。关于大战在此地发生的种种传说远比将战场移到极其遥远荒僻的今河北涿鹿之地要更有说服力与可信性。
4、古代传说中的尧舜禹所建之都也在此附近,围绕在华山的北方与东方。
5、古代夏商周三朝的兴衰、战争也多与此地有关。禹子启所建立的夏朝被东方的商朝打败后,被赶往西方,迁移到华山地区及其西部与北部;然后,在华山地区兴盛强大起来的周朝再经过这儿征服了东方的商朝。周朝所建立的两个都城也恰好位于华山的两边,似乎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华山在古代中国的中心地位。
虽然它过去雄踞于远古中国的繁华中心,但后来战乱频仍,朝代更迭,各民族间迁徙不定,战败者文化湮灭无闻,有关他们的一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也被破坏殆尽,战胜者用他们本族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来代替了战败民族的一切,于是中国才有了包括昆仑山在内的那些失踪的山水、文化之谜。虽然如此,这些最为明显的直接的理由,还是使我们相信,古代华山就是先民们神话传说所说的昆仑神山。
二、五帝的谱系与顺序
在这部小说中,对于五帝的家族渊源、世系关系,我抛弃了那种已经历史化了的头绪繁乱且多矛盾百处的诸种记载,采用了一种更为简洁合理的新的说法,以便于我们这部神话小说的叙述和中国神话体系的创建。如果不能打破那些旧有的纷乱记载的桎锢,跳不出那种历史化的旧圈,我们将永难以建立一种合理的神话体系,永难以有我们自己的神话史诗。
我们要想创建一种神话体系,除了盘古开天辟地这一条极为简陋的神话材料以外,其他则难以帮助我们说明在它之前以及之后天地开创的任何情况。我想,一部神话史诗它必须要有一个开头,有一种后世诸神合理的正常的谱系,这样才能便于读者理清它的头绪,明了它的脉胳与源流。有了这种合理的谱系,也才便于作品的叙述。所以,我想,要创建一个合理的神话体系,就必须对原有的神话材料中有一些取舍,使其有一个创始的过程,才能作为我们神话叙述的基点。为了方便神话的叙述,我只能对人物的关系进行一些必要的简洁性的调整,我想这些都是必须的,否则任何人都将难以理清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关系的这一团乱麻。
具体诸神谱系与顺序请参看本人书中的叙述。
三、大禹的事迹
洪水神话是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反映了远古某个时期人类在遭到毁灭性洪水劫难之后,遗民再生,人类终得重新繁衍。有趣的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多是人类躲避洪水,被洪水吞嗜消灭;以色列犹太民族所传下的《圣经》中也记载有上帝发下洪水灭绝人类,只有诺亚造出方舟这才拯救了世界各种生物。
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多和治水相联系。如鲧、禹治水的故事。诸如他凿龙门山、轩辕山;通黄河、淮河;开三峡;理长江等,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之类。这些都是已经被历史化了的故事,脱离了神话传说的本色与朴质。由于它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与实际的特点,硬性编造出这种虚妄的故事,很难使人相信,更不用提使这类神话故事的流传与推广了。
相比之下,《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比大禹治水的记载就要稍为生动、有趣、具体一些,从而也更有一种神话故事的真实感与可信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里说的女娲补天和治水的故事,还没有发展到后来人们所说的大禹真的带人去凿山挖石,通江理河之壮举。也正因为它没有这种壮举,也才使它更有一种亲和力,一种生动质朴的神话之美。
故此,本人决不采用那种历史化的故意使主人公思想品德超凡入圣式的写法,尽力按照一种神话传说中他应该具有的样子来去写他的事迹,让他回归他的人性的一面中来。那就是大禹决不是像一个施工队长,工程院士,而是一个像女娲那样的只是除去各种水中怪物的人类英雄而已。

历史家有哪些

历史家有哪些
  岑仲勉
  (1886~1961)
  [] 中国历史学家。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顺德县人。1886年 9月出生。青年时,入两广大学堂(清广雅书院,后改为两广高等学堂),就读两年半,考入两广游学预备科(清粤秀书院)。1908年10月入北京高等专门税务学校,1912年12月毕业。其后在上海江海关及广东财政厅等处任职员,业余从事植物名实考订及中外史地考证。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学秘书兼文书主任,业余撰著佛游天竺记考释,于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从而引起史学界注意1933~1937年在《圣心》《辅仁学志》《金陵学报》、《中山大学文史专刊》等杂志发表一批论著,其中尤以《水经注卷一笺校》及《金石证史》等引起一些史学名家的注目。1937年经陈垣推荐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7月至1948年6月任该所专任研究员。1948年 7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担任《隋唐五代史》、《唐代石刻文选读》、《两汉西域学》、《蒙古初期史》、《隋唐史》等课程。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61年10月7日病逝于广州。
  岑仲勉的家乡顺德是清代著名西北史地学家李文田的故乡,故其治学深受清代西北史地学派的影响。岑仲勉把《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登科记考》的作者徐松奉为先驱,因而有《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和《登科记考订补》之作。岑仲勉还受到清季英年早逝的唐史学者劳格的影响,所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著录》、《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续劳格读全唐文札记》、《元和姓纂四校记》等都发扬了劳格的未竟之业,而在博大方面有所超过。
  岑仲勉治学最重要的成就是以碑刻考证历史,清代金石家的碑跋,多述小学、碑例、书法等专义,岑仲勉则以碑志考证史实,又纠正了清金石家过信石刻、偏责史实的毛病,客观地论证碑志之价值。除郎官石柱研究外,1936~1942年,著有《金石证史》、《贞石证史》、《续贞石证史》,后收入《金石论丛》,于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在隋唐史校勘考释之学中,在辨伪方面,《白集醉吟先生墓志铭存疑》等文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好评,与《白氏长庆集伪文》、《论白氏长庆集源流并评东洋本白集》一起,对白居易文集整理有重要贡献。在追录史源方面,指出《元和姓纂》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史源,此为一重要发现。在职官典制考证方面,《翰林学士壁记注补》、《补唐代翰林两记》是超迈清人的作品。在地理考证方面,《括地志序略新铨》论定孙星衍排列之非。这方面的专著有50~60年代的《隋书求是》、《唐史余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行第录》为对唐代文学史及传记学很有裨益的首创之作。
  岑著《隋唐史》(1950~1953年撰成),反映了作者在隋唐史通论中的创见。如其中对李德裕、陈子昂、四镇的研究,新意迭出。此外,在他晚年还著有《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这些专著反映了作者对西周以来的历史乃至黄河历史的广泛兴趣。
  在中外史地研究方面、尤其是西北史地方面,出版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在突厥史料的搜辑方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岑仲勉自四十岁至七十五岁三十余年间,全部史学著作约一千万字,自1912年起发表论文一百八十余篇,已刊专著十八种,特刊专著二种。

  顾颉刚
  (1893~1980)
  []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诵坤,字铭坚。笔名有无悔、天游、张久、诚吾、桂姜园、余毅、劳育、康尔典、周、武兴国等。江苏苏州人。1893年5月8日(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13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考入本科中国哲学门,1920年毕业留校,以助教名义任图书馆编目。1922年在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与王钟麒(伯祥)合编《新学制本国史教科书》,与叶圣陶合编《新学制国语教科书》。1924年回北京大学,任研究所国学门助教,先后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6年以后,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震旦等大学和社会教育学院、诚明文学院、上海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疑古思想。他的“传”、“纪”不可信的思想来自崔述,“经”不可尽信的思想来自姚际恒,治学要融会贯通的思想来自郑樵。他用历史进化论的寻求事物演变线索的治学方法学自胡适,对今、古文家的看法则受之于钱玄同。王国维用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也给他深刻的影响,王氏所考出的真古史被用以破坏伪古史。1909年,他有志于考辨伪古史,从事资料搜集、积累。1914年始作笔记,记录读书心得,终生不辍,计约二百册,四百余万字。1916年作《清代著述考》初稿二十册,对清代学者的治学成绩有了全面了解。1921年他计划推翻伪古史。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引起史学界的激烈争论。以后,将自己和他人研讨争辩的文章编为《古史辨》八册。
  他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有神性,都是从神演化为人,古书中所讲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研究古史要打破四项非信史的基本观念:①打破民族出于一统的观念;②打破地域向来一同的观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把崔述的“世益晚则其采择益杂”之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认识,为考辨古史传说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是中国辨伪史上划时代的发展。
  他对古代的民族和地理也作了深入的考辨,以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许多种族各自把本族形成时的人作为自己的始祖,而没有各族公有的共同始祖,只是春秋以后,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大国攻灭小国,把无数种族并到一起,到了战国中期才出现唐虞、夏、商、周同出于黄帝的说法秦汉以前的中国只是没有统一的许多小国,《禹贡》的九州 《尧典》的流放四罪之处、《史记》的黄帝所到的四方是战国时七国的疆域,而《尧典》的羲和四个居住地,以交趾入版图,更是秦、汉的疆域, 他以为研究古代地理应当以各时代的地域为地域,不能以战国的七国和秦的四十郡作为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为了促使史地学者钻研中国地理沿革史及民族史,他于1934年发起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在他领导下,学术研究成绩卓著,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称之为《禹贡》派。
  他把考定古书著作的时代作为研究古代神话、传说以及民族和地理等演变过程的重要前提为此,他对《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公羊传》、《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老子》《庄子》、《墨经》、《山海经》、《穆天子传》、《战国策》等书的著作时代,作了不同深度的考订。他在观看各种戏剧和搜集整理歌谣时,注意到小说、戏剧、歌谣中故事的随时随地变化性,认为研究这一变化过程可以印证古史传说的变迁。他对吴歌、孟姜女故事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香会、庙宇、神道、婚丧礼节等也作了调查研究。他又热心于创办研究民俗的团体和刊物,1926年在厦大创立风俗调查会,1927年创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编印《民俗学会丛书》。1936年又在北平创办风谣学会。此外,他亦重视边疆问题的研究1938年为昆明益世报编《边疆周刊》。1941年在成都创立中国边疆学会。同时,他又先后主编学术刊物《责善》半月刊《齐大国学季刊》和《文史杂志》。
  1949年以后,他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主持标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晚年深入研究《尚书》,作成《周公东征考证》和《校释译论》多篇。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生平著述极富,已出版的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吴歌甲集》、《苏州史志笔记》、《西北考察日记》、《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顾颉刚选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何兹全
  (1911~ )
  [] 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兹全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论文,一部分已收入《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侯外庐
  (1903~1987)
  []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1903年2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九)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1987年 9月14日病逝于北京。出身于书香人家,自幼习四书五经。1922年到北京求学,分别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留学,入巴黎大学。1930年,侯外庐经莫斯科回国。初在哈尔滨法政大学任教授,讲授经济思想史等课程。“九?一八”事变后,辗转回到关内,在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一面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一面从事学术研究,相继出版了《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后改名《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和《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等重要著作,在中国古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侯外庐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对上下几千年的社会史和思想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著作宏富,自成体系,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其主要特点是:①注重对历史做整体的、动态的研究。②依据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发展路径。指出“亚细亚的古代”不同于以希腊为代表的“古典的古代”的原因在于后者是国家取代家族的革命,而前者则是国家混合在家族中(即“社稷”的维新)。而氏族制的遗留,规定了国民思想的晚出以及偏重于伦理道德的贤人作风;旧传统遂又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巨大惰力。③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制(即土地国有制)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以及定于一尊的封建思想的社会根源。④与土地权力相联系,皇族地主占据了封建社会整个阶梯的顶端。豪族地主既有支持皇权的一面,又有对抗皇权的一面。庶族地主则更多地拥护皇权。豪族地主与庶族地主彼此势力之消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封建社会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也是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⑤对思想史的研究,注重批判维护封建主义的正宗思想,更注重发掘不为人所重视的“异端”思想和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传统。⑥强调以法典作为历史分期的标志。如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制社会是以秦汉之际一系列法律形式为标志;唐代的两税法是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明代的“一条鞭法”则是封建社会进入晚期的标志。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封建社会史论》、《苏联历史学界诸论争解答》、《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上、下卷)、《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等合著,五卷)、《中国思想史纲》(上、下册)、《宋明理学史》(上、下卷)、《韧的追求》(回忆录)等。
  侯外庐长期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晚年,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主任等。他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谭其骧
  (1911~1992)
  [] 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字季龙。浙江嘉兴人。1911年 2月25日(清宣统三年正月二十七)生于奉天府(今辽宁沈阳)。1930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32年起历任北平图书馆馆员,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兼任讲师,广州学海书院导师。1940年起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同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34年协助顾颉刚发起成立了以研究历史地理为宗旨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创办了《禹贡》半月刊。他又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之一,长期任理事,1981年以来任《历史地理》主编。他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由数十位专家通力合作完成的迄今最权威最精确最详细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他主持编纂《中国国家地图集?历史地图集》,这将是一部包括自然、人文二十个专题的综合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长期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开设过中国通史断代史史学史、文化史、专著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名著选读历史地理研究法等课程,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历代疆域政区、都市、河流湖泊的变迁,海陆变迁,人口、民族的分布和迁徙,文化史,经济史,历史地理古籍注释,地理学史、辽史及历史人物等方面。已发表的百余篇论文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结论,其中如对秦汉政区、晋永嘉之乱后的移民、湖南的移民和民族、贵州古代杨保族的历史、徐霞客(见徐弘祖)的学术贡献、西汉前黄河变迁史、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原因、云梦和云梦泽的变迁、上海的海陆变迁和开拓过程、马王堆出土古地图研究、《汉书地理志》选释、《山海经》研究、海河水系的形成、中国历史文化的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82年前的主要论著已收入《长水集》上、下册。还主编有《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黄河史论丛》等。此外,谭其骧还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上海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徐中舒
  (1898~1991)
  []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初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8年任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诗十九首考》一文受陈寅恪赏识,1930年经其推荐,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编辑员,两年后升为研究员。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八年,发表一系列学术论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30年代初期参加整理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颇著成绩;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课,讲授“殷周史料”。1934年与容庚等共同发起成立考古学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学协聘,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从40年代起,他先后还在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以后除继续担任川大教授外,并兼西南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徐中舒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学是其主攻方向,对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显著贡献。他在治学方法上,除继承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外,扩大研究视野,力求掌握全面,尽量利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联系补充,以体现历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献,既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资料,又具有宏观素养,善于把田野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学诸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反复论证,力求其是。他强调研究古文字学应和古史研究相结合。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有《木兰歌再考》、《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考》、《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论〈战国策〉的编写及其有关苏秦诸问题》、《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陈侯四器考释》《金文嘏辞释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簋铭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等论文,论证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独到的见解。从40年代开始,还对四川地方史进行研究,撰写《巴蜀文化初论》、《续论》、《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等文。
  考著有氏编钟图释附考释、《史学论著辑存》、《论巴蜀文化》、《左传选》等;还主持编纂了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

  李学勤
  (1933~ )
  []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北京市人。1933年 3月28日生。1952年肄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任该所副所长。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1985年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
  李学勤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牍帛书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50年代,他缀合、整理殷墟发掘所获甲骨,用排谱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历史地理,并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首创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辞说,继而又就历组卜辞等问题提出两系九组的新分期法。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分区、分国别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系统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础上,他对商周时期的礼制、职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50年代后期,他综合研究战国时期金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及简帛,从而促使古文字学领域中新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形成。他从1975年起先后参加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湖北江陵张家山竹简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释,并利用这些新材料,对战国以至汉初的学术史、文化史进行探索,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李学勤曾多次前往欧美澳、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研究当地公私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与外国学者合作进行搜集和研究,出版了《英国所藏甲骨集》,同时准备出版有关欧洲所藏青铜器的专著。已出版的专著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中国青铜器的奥秘(1980)《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 《古文字学初阶》(1985)、《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主编,1985~1986)等,论文迄今已发表近二百篇,主要有论殷代亲族制度(1957)《战国题铭概述》(1959)、《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1977)、《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1981)、《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198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1983)、《对古书的反思》(1986)等。

请问我国著名的历史家都有谁啊?

我再补充一些:
岑仲勉
(1886~1961)
[] 中国历史学家。学名铭恕,字仲勉,别名汝懋。广东顺德县人。1886年 9月出生。青年时,入两广大学堂(清广雅书院,后改为两广高等学堂),就读两年半,考入两广游学预备科(清粤秀书院)。1908年10月入北京高等专门税务学校,1912年12月毕业。其后在上海江海关及广东财政厅等处任职员,业余从事植物名实考订及中外史地考证。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学秘书兼文书主任,业余撰著佛游天竺记考释,于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从而引起史学界注意1933~1937年在《圣心》《辅仁学志》《金陵学报》、《中山大学文史专刊》等杂志发表一批论著,其中尤以《水经注卷一笺校》及《金石证史》等引起一些史学名家的注目。1937年经陈垣推荐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7月至1948年6月任该所专任研究员。1948年 7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担任《隋唐五代史》、《唐代石刻文选读》、《两汉西域学》、《蒙古初期史》、《隋唐史》等课程。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61年10月7日病逝于广州。
岑仲勉的家乡顺德是清代著名西北史地学家李文田的故乡,故其治学深受清代西北史地学派的影响。岑仲勉把《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登科记考》的作者徐松奉为先驱,因而有《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和《登科记考订补》之作。岑仲勉还受到清季英年早逝的唐史学者劳格的影响,所著《郎官石柱题名新著录》、《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续劳格读全唐文札记》、《元和姓纂四校记》等都发扬了劳格的未竟之业,而在博大方面有所超过。
岑仲勉治学最重要的成就是以碑刻考证历史,清代金石家的碑跋,多述小学、碑例、书法等专义,岑仲勉则以碑志考证史实,又纠正了清金石家过信石刻、偏责史实的毛病,客观地论证碑志之价值。除郎官石柱研究外,1936~1942年,著有《金石证史》、《贞石证史》、《续贞石证史》,后收入《金石论丛》,于198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在隋唐史校勘考释之学中,在辨伪方面,《白集醉吟先生墓志铭存疑》等文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好评,与《白氏长庆集伪文》、《论白氏长庆集源流并评东洋本白集》一起,对白居易文集整理有重要贡献。在追录史源方面,指出《元和姓纂》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史源,此为一重要发现。在职官典制考证方面,《翰林学士壁记注补》、《补唐代翰林两记》是超迈清人的作品。在地理考证方面,《括地志序略新铨》论定孙星衍排列之非。这方面的专著有50~60年代的《隋书求是》、《唐史余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行第录》为对唐代文学史及传记学很有裨益的首创之作。
岑著《隋唐史》(1950~1953年撰成),反映了作者在隋唐史通论中的创见。如其中对李德裕、陈子昂、四镇的研究,新意迭出。此外,在他晚年还著有《黄河变迁史》、《府兵制度研究》《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两周文史论丛》、《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这些专著反映了作者对西周以来的历史乃至黄河历史的广泛兴趣。
在中外史地研究方面、尤其是西北史地方面,出版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突厥集史》、《中外史地考证》等。在突厥史料的搜辑方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岑仲勉自四十岁至七十五岁三十余年间,全部史学著作约一千万字,自1912年起发表论文一百八十余篇,已刊专著十八种,特刊专著二种。

顾颉刚
(1893~1980)
[]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诵坤,字铭坚。笔名有无悔、天游、张久、诚吾、桂姜园、余毅、劳育、康尔典、周、武兴国等。江苏苏州人。1893年5月8日(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13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考入本科中国哲学门,1920年毕业留校,以助教名义任图书馆编目。1922年在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与王钟麒(伯祥)合编《新学制本国史教科书》,与叶圣陶合编《新学制国语教科书》。1924年回北京大学,任研究所国学门助教,先后编辑《国学季刊》、《歌谣周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6年以后,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震旦等大学和社会教育学院、诚明文学院、上海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疑古思想。他的“传”、“纪”不可信的思想来自崔述,“经”不可尽信的思想来自姚际恒,治学要融会贯通的思想来自郑樵。他用历史进化论的寻求事物演变线索的治学方法学自胡适,对今、古文家的看法则受之于钱玄同。王国维用实物材料研究古史所取得的成就也给他深刻的影响,王氏所考出的真古史被用以破坏伪古史。1909年,他有志于考辨伪古史,从事资料搜集、积累。1914年始作笔记,记录读书心得,终生不辍,计约二百册,四百余万字。1916年作《清代著述考》初稿二十册,对清代学者的治学成绩有了全面了解。1921年他计划推翻伪古史。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引起史学界的激烈争论。以后,将自己和他人研讨争辩的文章编为《古史辨》八册。
他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有神性,都是从神演化为人,古书中所讲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研究古史要打破四项非信史的基本观念:①打破民族出于一统的观念;②打破地域向来一同的观念;③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④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把崔述的“世益晚则其采择益杂”之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认识,为考辨古史传说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是中国辨伪史上划时代的发展。
他对古代的民族和地理也作了深入的考辨,以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许多种族各自把本族形成时的人作为自己的始祖,而没有各族公有的共同始祖,只是春秋以后,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大国攻灭小国,把无数种族并到一起,到了战国中期才出现唐虞、夏、商、周同出于黄帝的说法秦汉以前的中国只是没有统一的许多小国,《禹贡》的九州 《尧典》的流放四罪之处、《史记》的黄帝所到的四方是战国时七国的疆域,而《尧典》的羲和四个居住地,以交趾入版图,更是秦、汉的疆域, 他以为研究古代地理应当以各时代的地域为地域,不能以战国的七国和秦的四十郡作为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为了促使史地学者钻研中国地理沿革史及民族史,他于1934年发起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在他领导下,学术研究成绩卓著,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称之为《禹贡》派。
他把考定古书著作的时代作为研究古代神话、传说以及民族和地理等演变过程的重要前提为此,他对《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公羊传》、《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老子》《庄子》、《墨经》、《山海经》、《穆天子传》、《战国策》等书的著作时代,作了不同深度的考订。他在观看各种戏剧和搜集整理歌谣时,注意到小说、戏剧、歌谣中故事的随时随地变化性,认为研究这一变化过程可以印证古史传说的变迁。他对吴歌、孟姜女故事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香会、庙宇、神道、婚丧礼节等也作了调查研究。他又热心于创办研究民俗的团体和刊物,1926年在厦大创立风俗调查会,1927年创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编印《民俗学会丛书》。1936年又在北平创办风谣学会。此外,他亦重视边疆问题的研究1938年为昆明益世报编《边疆周刊》。1941年在成都创立中国边疆学会。同时,他又先后主编学术刊物《责善》半月刊《齐大国学季刊》和《文史杂志》。
1949年以后,他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主持标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晚年深入研究《尚书》,作成《周公东征考证》和《校释译论》多篇。1980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生平著述极富,已出版的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吴歌甲集》、《苏州史志笔记》、《西北考察日记》、《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顾颉刚选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何兹全
(1911~ )
[] 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兹全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论文,一部分已收入《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侯外庐
(1903~1987)
[]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省平遥县人。1903年2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九)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1987年 9月14日病逝于北京。出身于书香人家,自幼习四书五经。1922年到北京求学,分别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留学,入巴黎大学。1930年,侯外庐经莫斯科回国。初在哈尔滨法政大学任教授,讲授经济思想史等课程。“九?一八”事变后,辗转回到关内,在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一面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一面从事学术研究,相继出版了《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后改名《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和《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等重要著作,在中国古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侯外庐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对上下几千年的社会史和思想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著作宏富,自成体系,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其主要特点是:①注重对历史做整体的、动态的研究。②依据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发展路径。指出“亚细亚的古代”不同于以希腊为代表的“古典的古代”的原因在于后者是国家取代家族的革命,而前者则是国家混合在家族中(即“社稷”的维新)。而氏族制的遗留,规定了国民思想的晚出以及偏重于伦理道德的贤人作风;旧传统遂又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巨大惰力。③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制(即土地国有制)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以及定于一尊的封建思想的社会根源。④与土地权力相联系,皇族地主占据了封建社会整个阶梯的顶端。豪族地主既有支持皇权的一面,又有对抗皇权的一面。庶族地主则更多地拥护皇权。豪族地主与庶族地主彼此势力之消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封建社会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也是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⑤对思想史的研究,注重批判维护封建主义的正宗思想,更注重发掘不为人所重视的“异端”思想和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传统。⑥强调以法典作为历史分期的标志。如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制社会是以秦汉之际一系列法律形式为标志;唐代的两税法是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明代的“一条鞭法”则是封建社会进入晚期的标志。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封建社会史论》、《苏联历史学界诸论争解答》、《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上、下卷)、《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等合著,五卷)、《中国思想史纲》(上、下册)、《宋明理学史》(上、下卷)、《韧的追求》(回忆录)等。
侯外庐长期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晚年,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主任等。他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谭其骧
(1911~1992)
[] 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字季龙。浙江嘉兴人。1911年 2月25日(清宣统三年正月二十七)生于奉天府(今辽宁沈阳)。1930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32年起历任北平图书馆馆员,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兼任讲师,广州学海书院导师。1940年起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同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34年协助顾颉刚发起成立了以研究历史地理为宗旨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创办了《禹贡》半月刊。他又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之一,长期任理事,1981年以来任《历史地理》主编。他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由数十位专家通力合作完成的迄今最权威最精确最详细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他主持编纂《中国国家地图集?历史地图集》,这将是一部包括自然、人文二十个专题的综合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长期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开设过中国通史断代史史学史、文化史、专著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名著选读历史地理研究法等课程,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历代疆域政区、都市、河流湖泊的变迁,海陆变迁,人口、民族的分布和迁徙,文化史,经济史,历史地理古籍注释,地理学史、辽史及历史人物等方面。已发表的百余篇论文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结论,其中如对秦汉政区、晋永嘉之乱后的移民、湖南的移民和民族、贵州古代杨保族的历史、徐霞客(见徐弘祖)的学术贡献、西汉前黄河变迁史、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原因、云梦和云梦泽的变迁、上海的海陆变迁和开拓过程、马王堆出土古地图研究、《汉书地理志》选释、《山海经》研究、海河水系的形成、中国历史文化的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82年前的主要论著已收入《长水集》上、下册。还主编有《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黄河史论丛》等。此外,谭其骧还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上海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徐中舒
(1898~1991)
[]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初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8年任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诗十九首考》一文受陈寅恪赏识,1930年经其推荐,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编辑员,两年后升为研究员。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八年,发表一系列学术论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30年代初期参加整理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颇著成绩;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课,讲授“殷周史料”。1934年与容庚等共同发起成立考古学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学协聘,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从40年代起,他先后还在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1949年以后除继续担任川大教授外,并兼西南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徐中舒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学是其主攻方向,对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显著贡献。他在治学方法上,除继承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外,扩大研究视野,力求掌握全面,尽量利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联系补充,以体现历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献,既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资料,又具有宏观素养,善于把田野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学诸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反复论证,力求其是。他强调研究古文字学应和古史研究相结合。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有《木兰歌再考》、《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考》、《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论〈战国策〉的编写及其有关苏秦诸问题》、《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陈侯四器考释》《金文嘏辞释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簋铭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等论文,论证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独到的见解。从40年代开始,还对四川地方史进行研究,撰写《巴蜀文化初论》、《续论》、《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等文。
考著有氏编钟图释附考释、《史学论著辑存》、《论巴蜀文化》、《左传选》等;还主持编纂了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

李学勤
(1933~ )
[]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北京市人。1933年 3月28日生。1952年肄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任该所副所长。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1985年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
李学勤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牍帛书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50年代,他缀合、整理殷墟发掘所获甲骨,用排谱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历史地理,并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首创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辞说,继而又就历组卜辞等问题提出两系九组的新分期法。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分区、分国别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系统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础上,他对商周时期的礼制、职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50年代后期,他综合研究战国时期金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及简帛,从而促使古文字学领域中新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形成。他从1975年起先后参加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湖北江陵张家山竹简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释,并利用这些新材料,对战国以至汉初的学术史、文化史进行探索,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李学勤曾多次前往欧美澳、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研究当地公私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与外国学者合作进行搜集和研究,出版了《英国所藏甲骨集》,同时准备出版有关欧洲所藏青铜器的专著。已出版的专著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中国青铜器的奥秘(1980)《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 《古文字学初阶》(1985)、《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主编,1985~1986)等,论文迄今已发表近二百篇,主要有论殷代亲族制度(1957)《战国题铭概述》(1959)、《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1977)、《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1981)、《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198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1983)、《对古书的反思》(1986)等。
司马迁 史记
班固 汉书
范晔 后汉书
房玄龄 晋书
沈约 宋书
魏徵 隋书
欧阳修 新五代史
宋濂 元史
张廷玉 明史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幼年在乡读私塾,后到中学,1914年到日本留学,学习医学。此间改名为沫若,以取家乡两条大河——大渡河(古称沫水)、青衣江(古称若水)之名。五四运动对他产生了较大影响,1919年到1920年,他创作了几十首充满革命激情的白话诗,1921年以《女神》为题,结集出版,这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建了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帝国大学医科毕业,但他认为“要使祖国早日觉醒”,“必须创立新文学”,乃弃医继续从文。这期间,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史观是“解决世局的唯一的道路”,并表示马克思、列宁是“我辈青年所当钦崇的导师”。1924年,他回到国内,参加了1926年的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任职。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前夕,1927年3月31日,郭沫若撰写《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动面目。南昌起义后,他赶赴南昌,并在南下广昌的路上由周恩来介绍入党。此后,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悬赏缉捕,党组织安排他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郭沫若克服经济上的拮据和资料的匮乏,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很多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国内。此时,第二次国共合作业已开始,郭沫若在陈诚任主任、周恩来任副主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担任厅长。1940年以后,他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一批历史剧,其政治性、艺术性都十分强烈,在中国话剧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稍后,他又写了《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史学论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都担任过重要职务。这时期他又写了《奴隶制时代》等历史论著,主编了《中国史稿》,创作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本。教材中所举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作于1930年。郭沫若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当时社会生产状况出发,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说明了古代社会阶级和阶级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他不容置疑地指出,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对于马克思的那个铁则并不是例外”,从而对否认中国没有奴隶制时代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少年时受同乡章炳麟影响,拥护辛亥革命。1913年入北京大学,毕业后一度担任校长蔡元培的秘书,后到沈阳、河南任教,1922年任天津南开学校教员,后升教授,出版《文心雕龙讲疏》。五卅运动爆发后,参加反帝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失去联系。1927年后,在北京一些大学授课,写作了一些考据和文学史方面的著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河南任教的范文澜积极宣传抗日,因受校方干涉,愤然辞职,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再次入党。1940年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和延安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受中共中央委托,编写中国通史。1941年和1942年,《中国通史简编》分册出版。1947年,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这两部著作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说明中国通史的著作。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界担任领导工作,1969年7月病逝。其所著论文编为《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于1979年出版。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学电机工程,1926年大学毕业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30年代参加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撰文阐述马克思主义观点,著名的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等,其著作多被当局列为禁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30年代的一些观点,如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殷周奴隶制时代的生产工具是青铜器等,至今仍有一定影响。40年代,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新中国建立后,在史学界、中央党校任职。著有《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等。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青年时代赴美留学,归国后研究马克思主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出版名著《历史哲学教程》。1940年到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其间写了大量史学论文和《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任职,领衔编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8年含冤去世。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四书五经,1922年到北京,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留学,1930年回国,先在东北,后到北京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到重庆,边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边进行史学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教授历史,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胡绳,笔名薄韧,江苏省苏州人。中国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思想方法》、《怎样搞通思想方法》、《二千年间》等。 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1893年生。江苏苏州人。近代史学家。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亦是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著有《古史辨》、《尚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著有《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海瑞罢官》等,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1969年10月10日含冤去世。
还有清代的顾炎武,魏源,赵翼,当代的梁启超,陈寅恪也应该列入.

尧舜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和现实有什么区别

此三人是传说中上古的帝王,既然是传说,就难以考证。但是我们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有说六千年的),也愿意当真。
但据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古史辨》考证,禹不过是一条虫。顾把《诗》、《书》和《论语》三部书中所载的上古史传说整理出来并加以比较,发现“禹是西周时就有的,尧、舜的传说是春秋末年才产生的,伏羲、神农出现得就更晚了。”于是他提出一个假说,“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也就是说,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书中所讲的古史系统,是由先后的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积累起来造成的,不同的古帝神话传说中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中所讲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这就是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史”观。
本文标题: 怎么理解"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这句话的意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gushi/1327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克鲁苏神话那些恐怖故事有没有以西亚历史,神话为参考写的网文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