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这是苏东坡在黄州时所写的《卜算子》。
当时苏轼刚刚从监牢出来,他是作为一个流放犯来到黄州的。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一个寺庙住下,抹了一把汗,喘了口气,四周很是寂静,一个朋友也没有,他摇了摇头。
据史料记载,苏轼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没有一个朋友给他来信,他寄给他们的信也从未回过。人们都知道苏轼朋友极多,可以说苏轼有一半是为了他们而活。这样的情形,实在叫人寒心。
在这“人初静”、“孤鸿影”中,苏轼笔直地站在那里,站在那浩瀚宇宙中,拖着一丝模糊的影子,他在干什么?望月、流泪,痛饮还是弹琴?他在反思:树木靠瘿瘤取悦于人,石头靠晕纹取悦于人,实际上,它们都是靠自己的弱点取悦他人,我不也一样?我身居高官就以为自己对政治的熟悉,向他人炫耀,如今我才知道,我在炫耀自己的无知。苏东坡在《致李端叔书》中如此写道。
很多人认为这首《卜算子》只是单纯地想要表达诗人心中的愤慨,可《致李端叔书》的诚恳而冷静的自我剖析,才是苏轼在这沉静的内心世界中得到的真谛。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话说得真好。东坡何罪?独名太高。亲人的痛苦,朋友的拒绝让苏轼猛然一惊,他带着“有恨无人省”的苦闷,带着“寂寞沙州冷”的伤痛爆发了。他的爆发不是诉苦,不是反抗,而是成熟。
《卜算子》里的伤痛与寒冷孕育了他的成熟。《卜算子》里的愁苦与寂灭给了他一个不被打扰的思考平台,赋予了他冷静的头脑与犀利的双眸,让天真了半个世纪的苏东坡逐渐走向成熟——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奏响,《赤壁赋》将要诞生。
若问我为何爱《卜算子》,我会这样回答:“悲伤只是表面,人往往只有在寂静与逆境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