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的石人读后感(“石人一支眼 挑动天下反” 这里说的是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4-22 18:40: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一只眼的石人故事300字一只眼的石人故事300字元朝从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

一只眼的石人读后感(“石人一支眼 挑动天下反” 这里说的是什么故事)

一只眼的石人故事300字

一只眼的石人故事300字
元朝从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
河北有个农民叫韩山童,他祖父是个教书先生,曾经利用传教的形式,暗地组织农民反抗元朝,被官府发现,充军到永年(今河北邯郸东北)。韩山童长大以后,继续组织白莲会(一种秘密宗教组织),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难的农民,烧香拜佛。韩山童对他们说:现在天下大乱,佛祖将要派弥勒佛下凡,拯救百姓。这个传说很快就传到河南和江淮一带,百姓们都盼望着有那么一天,弥勒佛真会下凡来。
正巧在这个时候,黄河在白茅堤决口,又碰上接连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滥,两岸百姓遭受严重水灾。有人向朝廷建议,把决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黄陵冈(今山东曹县西南)开挖河道,疏通河水。公元1351年,元王朝征发了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万和兵士两万人,到黄陵冈开河。
修河工程开始了。民工们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没命地干活,可是朝廷拨下来的开河经费,却让治河的官吏克扣了去。修河的民工连饭也吃不饱,怨声载道。
韩山童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发动群众。他先派几百个会徒去做挑河民工,在工地上传播一支民谣: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民工们不懂这歌谣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到里面有“天下反”三个字,就觉得好日子快要到来了。开河开到了黄陵冈,有几个民工挖呀挖呀,忽然挖出一座石人来。大家好奇地聚拢来一瞧,只见石人脸上正是一只眼,不禁呆住了。这件新鲜事又很快地在十几万民工中传开来,大家心里都想,民谣说的真的应验了,既然石人出来,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来到了。
不用说,这个石人是韩山童事先偷偷地埋在那里的。
百姓被鼓动起来了。韩山童有个伙伴刘福通,对韩山童说,现在元朝压迫百姓那么厉害,百姓还想念着宋朝。如果打起恢复宋朝的旗帜,拥护的人就会更多。韩山童很赞成这个主张,就跟大家宣布,说韩山童本来不姓韩,而是姓赵,按辈分排起来,还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孙子;刘福通也是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代。他们说得那么有鼻子有眼睛,百姓们听了,也不由不信。
韩山童、刘福通挑选个日子,聚集了一批人,杀了一匹白马,一头黑牛,祭告天地。大家推韩山童做领袖,号称“明王,并约定日子,在颍州颍上(今宏徽阜阳、颍上)起义,用红巾裹头作为起义军的标记。正在歃血立誓的时候,有人走漏了消息。官府派兵士把韩山童抓去,押到县衙门杀了。韩山童的妻子带着他儿子韩林儿,逃脱了官府追捕,到武安(今河北武安)躲了起来。
刘福通逃出包围,把约定起义的农民召集起来,攻占了颍州等一些据点。原来在黄陵冈开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杀了河官,纷纷投奔刘福通的队伍。因为起义兵士头上裹着红巾,当时的百姓把他们称做红军,历史上把它称做红巾军。不到十天,红巾军已经发展到十多万人。
元王朝听到刘福通声势浩大,吓慌了神,赶忙调动了六千名色目人组成的阿速军和几支汉军,镇压红巾军。阿速军本来是元王朝的一支精锐的队伍,但是那时候,已经十分腐败,将领们只知道喝酒享乐,兵士们到处抢劫。一碰上红巾军,还没交锋,主将带头挥着鞭子,骑马向后逃奔,嘴里还不停地叫喊着:“阿卜,阿卜!”(阿卜是走的意思。)下面的兵士一看主将临阵脱逃,也都四散逃窜。

一只眼的石人故事300字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民工们不懂这歌谣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到里面有“天下反”三个字,就觉得好日子快要到来了。开河开到了黄陵冈,有几个民工挖呀挖呀,忽然挖出一座石人来。大家好奇地聚拢来一瞧,只见石人脸上正是一只眼,不禁呆住了。这件新鲜事又很快地在十几万民工中传开来,大家心里都想,民谣说的真的应验了,既然石人出来,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来到了。

一只眼的石头人,为什么会导致元朝的覆灭呢?

话说在元朝末年,元朝统治者给人民设定等级,其中汉人和南人分属最为低级的等级,因此人们在反抗无望的情况下,便将自己的希望放到了宗教之上,其中白莲教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宗教之一。

我们故事的主角韩山童的家里就是信奉白莲教的。黄河经常发水患,在元朝的时候也发生了大水患。当时元朝有一个很有能力的丞相,叫做脱脱(就是编宋史的那个)。脱脱就发动民工去疏浚黄河。说实话,脱脱很有能力,疏浚黄河的方案也很有可行性,但是脱脱最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修河老百姓的感受。

当时老百姓在连日的恶劣天气之下修河,天天干,月月干,每天死伤的人都很多。而且当时朝廷拨下来的经费都被贪官污吏给吃完了,修河工没有饭吃,也没有津贴,简直成了义务工人。

然后这个时候,韩山童就开始运用自己的宗教知识了。他当时偷偷在建筑工地上散布谣言,谣言的具体内容为:“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然后他还偷偷在黄河里埋了一个独眼石人,之后偷偷把独眼石人给挖了出来,说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然后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出现了。

在这冲元末农民战争起义中,涌现出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一代英才,最终导致了元的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韩山童还没来得及领导起义,就因为泄密的原因被害死了。

然后为什么石头人有一只眼睛而不是两只眼睛或者三只眼睛呢?在中国神话之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由三只眼的,两只眼睛是我们现在长的眼,是凡人之眼,专门看世间;一只眼睛长在额头之上,取名为天眼,看的是天界。但是没有几个人能打开天眼,能打开天眼的人都是神人(如杨戬)。而石头人的那一只眼,正是天眼,取的寓意就是人间太过于疾苦,因此石人便不开凡间之眼,只开天眼,希望平定人间疾苦。而韩山童等人就是石人在人间的使者。

石人一只眼是何意义?

石人一只眼就是独眼石人,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41年),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韩山童、刘福通事先埋于河滩)。是时,流传于民间的谣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得以应验。

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永年白鹿(路)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不幸事泄,山童被害。刘福通突围,其子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往武安山中。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刘福通派人将韩林儿母子接至毫县,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并置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中原各地红巾军都受大宋领导。当时红巾军的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郑麟趾《高丽中卷39《恭愍王世家》引红巾军檄文)。

本文标题: 一只眼的石人读后感(“石人一支眼 挑动天下反” 这里说的是什么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1537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灰尘的旅行的读后感作文(相关灰尘的旅行精选读后感范文三篇)诸葛亮智辞读后感(读《三国演义》杂感:第52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