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读后感心理学读后感1,在教育孩子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困惑,时常听家长抱怨,李老师,某某学生现在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和我们家长...
心理学读后感
在教育孩子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困惑,时常听家长抱怨,李老师,某某学生现在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和我们家长发脾气,怎么办呢?在学校有的学生很不听话,经常和老师顶着干。作为老师也非常的苦恼。
最近我读了桑标的《儿童心理学》,在读到第七章情绪发展这一章,我很有收获。这一章节,主要讲了情绪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观体验,是儿童早期适应生存、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心理工具,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本章先介绍了儿童情绪评定的三种方法,即生理测量、表情测量和主观体验测量;再分别从情绪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对儿童情绪发展作了介绍。
在儿童情绪评定中,生理测量,也就是人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下,可以表现出许多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变化可以作为情绪的客观指标,如心率的变化,呼吸的变化,皮肤电阻的变化等等。行为测量主要集中在对儿童面部表情以及言语表情的分析上。儿童处于高兴、悲伤、愤怒和其它情绪状态时,眉毛、眼睛和嘴部肌肉都会产生细微的运动变化,儿童的声音也是情绪指标,有的老师习惯为学生贴标签,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好学生一好百好,坏学生本性难移;有的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孩子提出了不恰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要求;有的老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会尊重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如此等等,都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孩子带来危害。在今后的学生的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学生的情绪,从而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孩子脸上不满与抵触情绪时,我们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情绪的评定方法还有主观体验测量法,即评定儿童对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解释。主观体验测量运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似的情绪体验,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的经验(如:“告诉我,上个星期你是怎样感到高兴的?”)或是要求儿童完成命名,匹配或表现情绪(如:“告诉我图片上这个人感觉怎么样?”“请你指出谁感到伤心。”)
通过对些内容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如何看待孩子们的情绪问题,并懂得了如何处理这类的问题。如当孩子情绪暴躁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共情,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教孩子学会了尊重老师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有想法,不能从此之后噤气噤声,因此,教给孩子一些提意见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学读后感2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我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十分适宜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透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我和他人,提高自我和帮忙他人的潜力。期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状况下,如何让自我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我,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心理学读后感3《教育心理学》看似理论很强的书籍,其实不然。里面很多的教育心理学原理,都是通过实验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实验所蕴涵的科学道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结合的教学实际谈谈教育中的期望、表扬与批评。
美术教师往往任教的班级较多,个别教师也许就忽略了评价反馈这块内容。从书中学习反馈效应实验中可以看出,反馈的重要性。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及时、准确、具体地了解自己学业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美术作业如果一直不评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美术课的评价比起其他课程来说,显得更加重要。美术是一门审美艺术的课程,没有什么对和错,只有美与不美,不能一味的给学生打上等级。
佩奇的评价实验说明了具体的评语更有效。美术作业如果只是一味的打上等级,也许就失去了评价的作用。美术的作业要有具体的评语,这个评语不一定是教师最终的书面语言,可以是来自的学生的,也可以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口头语言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要展示出来,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有了具体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进步。
书中的一些实验向我们验证了一些教学行为,让我们的教学行为,变得有理可依。总之,细细品读本书,会让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迷茫。
心理学读后感4写于三十年代的文艺理论书籍。这才知道现在的文学概论中的许多东西原来也不过来源于它,区别只是现在的文学概论更加晦涩,同样一件事,朱光潜已经说清楚的,现在的书偏要说不清楚。
对比朱光潜自己的《西方美学史》和他学生的《西方美学史》,只要看上几页,就知道什么叫境界的差异。
只有真的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作家称为“老师”——这是一种直觉的冲动(只可惜这个名称现在被用滥了)。
你我都无福坐在这位大师的课堂里,然而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严肃的介绍定义,严谨的爬梳脉络,还有通俗如口语的文字解说,和“还好哲学家为数不多”的小玩笑。
这本书,本来就是朱光潜的课堂讲义——真正的好老师、真正的好教材。
我要庆幸我的大学课堂中,也遇上过不少好老师。
他们既不会满腹经纶,却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会上课吹牛下课拉瓜,貌似很有亲和力,却什么也没教。
书里传达出的,是一种让人亲切到想流泪的气氛——真正的大学课堂。
心理学读后感5“朝三暮四”的典故源出《庄子·齐物论》,是说某人在给猴子喂橡子时,对猴子说以后准备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听后很生气。见猴子生气,他便改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结果猴子听后很满意。养猴人固然有狡猾可恶的一面,但他善于揣摸猴子的心理,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利用首因效应成功地让猴子转怒为喜,确实值得称道、值得学习。
学习“朝三暮四”,就是要学习心理学、懂点心理学。销售行业有一句名言,叫“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之所以有此说法,就是因为销售本身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如果想成功地卖出产品,必须读懂客户内心、了解客户需求。不懂心理学,就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对于保险销售业而言,这点尤甚。
首先,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险销售人员需要把握人们的消费心理。保险作为商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消费。通常人们在确定是不是要买、为什么要买、怎么买、什么时候买、在哪里买商品时,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人的爱好、兴趣、需要、动机、个性特征、价值取向及情感意志等个人因素,也包括家人、邻居、同事、朋友以及自己的经济地位等社会因素,还包括社会潮流、商品特点、宣传包装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进而决定人们的购买行为。因此,要想成功销售保险商品,就必须把握人们的消费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贴近人们消费心理的策略。
其次,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险销售人员需要把握人们的保险心理。所谓保险心理,即每个准客户个体对保险的各种反映,它包括对保险的认知心理、情感趋向、决策心理等。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心理、社会环境不同,保险心理也不相同。例如,接受同样的保险宣传后,有的人可能很快对保险产生认同进而产生购买的动机,但有的人却可能对保险产生排斥心理。尽管人们的保险心理不尽相同,但是有规律可循、有共性可依。如果能把握住人们对保险反映的规律,即保险心理活动规律,对于有效地宣传、转变人们对保险的认识,诱发购买保险的动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险销售人员还需要把握销售心理。保险销售的过程,实质上是销售人员和准客户的心理互动过程,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在这场战斗中,销售人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读懂准客户内心、了解准客户需求,用创造性的方法、技巧,解决准客户的购买心理问题,诱发人们的保险购买需求,产生购买动机,做出购买决策。灵活应用销售心理知识,无异能够帮助销售人员取得成功,使得销售行为的效率最大化。
总之,只要有人与人的活动就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只要有人的心理活动就会产生心理学。保险销售作为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必然离不开心理学。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意识到心理学对保险销售的重要意义,开始注重对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有的保险公司甚至把心理学的学习培训当成对优秀人员的奖励。长此以往,相信保险销售的效率会越来越高,因为,多学点心理学,就能在保险销售中多些成功。
心理学读后感6跟许多自然科学一样,社会心理学至今还是没有一个为所有的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是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这个学科的兴趣之源。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和环境的互动,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心态和行为总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学习这门学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用新的方法去观测人和理解人,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种观测里和理解力对于我们即将踏上社会指路的青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学。它又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主要有: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和特定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比如说观察法,心理测试很档案研究等等。
看到这儿,我心里不觉得想起了一些经典的心理电影,《沉默的羔羊》,《美丽心灵》这些名噪一时的电影直到现在也是心理学电影的经典之作。《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心理学家,食人魔汉尼拔通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帮助女警探办案;《美丽心灵》中疯狂的数学家因为不堪忍受别人对自己和学术上的歧视而产生幻觉。
这些电影的精彩之处,就是运用了一些心理专业知识,充分的将错觉,唤醒,情绪等元素发挥到极致····现在我甚至有那么一点感觉,研究心理学有的时候是透过别人对自己的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还出现了“社会人格”一词。在心理学中,人格又被称为个性,但是依旧是没有确切的定义。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组织,他/她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性。而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忠庚对人格进行了这样一个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的给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组织”。这些概念读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脑袋大了,但是隐隐约约的,我们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动性,还有部分的相对独立性。看到这儿,我想起了我现在在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跟这些特性有关。“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些古典的著作不就跟人格的可塑性,受动性和独立性相关吗?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是自己能与众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从而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同样,“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我,大概就死所说的人格。坚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实的自我。
说到心理活动,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态度,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态度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心活动的方向与强度,而且也支配着外在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了解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的行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他的社会行为。这心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的偏见越来越多,所谓的偏见其实也就是社会态度中的一个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对待农民工的偏见,记者在采访时对被访者的偏见,是对人对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过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常常是先入为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偏见很可怕!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见,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态度。
心理学读后感7坦白说,我是个没有耐心的人,我甚至没有看完《爱情心理学》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要写什么读后感!也许是我平时看书太少了,也许是我在恋爱方面近乎是白痴。
反正这几天我粗略的看了一下这本书,觉得爱情,特别是爱情的心理确实是一门学问,难怪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就如这本书中的序言二中所说的:爱情是人类感情中最美妙的一种体验,决定了每个人戏剧般的人生,是成长经历中最基本的和最精彩的情节。爱情——确实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
套用朋友对本书的评价:这不是一本教授给你技巧的书,但是读完它,你会懂得了“自己”该如何去爱,如何去追寻爱、尊重爱、呵护爱。仔细的去品味这本书,也许会占用我的一些时间,但是其中的某些观点也许真的能使我终身受益,所以,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本书。对于我来说,它是一本教材,关于爱情心理方面的教材,所以我想我应该以对待教材的方式对待它。
所以,我想写一个系列——《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心理学读后感8认真读了《积极心理学》的总序和第一、第二章内容,现将我的阶段性的读书心得小结以下
总序主要讲了当代心理学的困境以及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从现代心理学的困境,困境的归因,科学观的转变,以及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讲到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时就谈到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以及它的影响
第一章主要讲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第二章讲了积极心理学的性质,主要从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和与传统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等来进行阐述。读了这两章后我主要收获了三点
第一、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力量。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幽默、愉悦、欢乐、希望、好奇心、谦虚、审慎等,利用各种现有的方法探讨这些积极情感体验机制和影响;二是积极的人格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努力、下创造、宽恕、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正直、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自制、感恩、虔诚等,探讨这些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如积极的工作制度怎样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家庭关系怎样促进个人的成长等。
第二、积极心理学中讲到的积极它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整天拍手称好的喝彩,更不是一种充满希望的良好祝愿,或是一种光说好话的自我欺骗,它更主要的是寻找并研究社会或社会成员存在的各种积极力量(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力量进行扩大和培育。
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于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
书中在讲到积极一词时,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著名的电子专家陈之藩教授有一套友人赠送的非常精美的茶具,当他举家搬迁到香港之前,在收拾整理行装时不慎把这套茶具中的一只茶杯打破了。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为陈教授感到惋惜:如此精美而又心爱的一套茶具,现在破碎了一只杯子,又没有地方可以配到同样型号的,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谁知陈教授却坦然地笑道:“真不错,我又多了一只碟子。”面对同样的事实————破碎了一只杯子,当你分别用“少了一只杯子”和“多了一只碟子”来进行描述时,你的心态显然就不同,前一种是消极的,而后一种是积极的。联想到生活中我们若能处处看到“多了一只碟子”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处处充满乐观、开心。幸福感就会增强。作为老师我们平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不守纪律的调皮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如果只是一味用“少了一只杯子”的理论来看待问题,我们就会沮丧,就会烦恼。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以“多了一只碟子”来看待学生,我们不仅自己会快乐,会高兴,而且你的积极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也会被挖掘。那么师生关系就会更和谐。
读了两章只能说只得到了一些浅显的心得体会,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奥妙。还有待我继续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反复研读。我要把《积极心理学》这本书读懂,读透。到那时再谈体会我相信会比现在要深刻得多。
心理学读后感9拖延,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习惯,也许您拖延是为了逃避某件事情,也许您拖延是为了缓解紧张的压力。从我们的幼儿时期一直延续到老年时期,也许死亡才是拖延的终点。既然不能摆脱拖延心理,我们就应该了解它的根源,了解它的影响,最终找到克服拖延心理的方法。
我分析我工作上拖延的原因可能是一种畏惧的心理,就拿仓库这方面的工作来说,因为没有实际经验,不自觉的就对这块工作产生了拖延的心理,有点畏惧,不知从何下手。要想克服这种心理,就要从根源下手不能畏难,要把整件事情分成各个小模块来逐步攻克,制定详细、切实可能的工作计划。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先在网上学习些理论知识;再去泰州进行实践学习和操作,理论结合实际强化技能,回来针对我们远景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对症下药,逐步完成仓库的管理工作。
正是读了《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中拖延的成因。改掉拖延的坏习惯也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我准备好启程了,您呢?
心理学读后感10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会思考的高等动物。因为有思考,我们就有了想法;因为有了思考,我们的心理会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怪诞的心理学由此而诞生;怪诞的心理学由此成了无数专家们研究的课题;怪诞心理学由此也成了我们无数普通读者好奇的话题。 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享誉全球的顶尖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一起来学习领悟有关于怪诞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吧!首先,我们需要对于怪诞心理学定义有个相关的认识。作者在书中有着对这个名词如下的表述:这是人类感知系统的一个基本怪癖。只要在合适的背景下,人们善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形状中不知不觉看出含义来。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这就是一种被称之为怪诞的心理学。
心理学书读后感
心理学书读后感
心理学书读后感一: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书读后感二: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尔伯的著作。
初读时就与人曰:我只承认两个天才,一个是写《丹东之死》的毕希纳,另一个便是威尔伯。只惜毕希纳这等人物二十四岁即死于高热,不再得见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认威尔伯一人。
通达广博的威尔伯以整合观点为核心,凭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几乎恐怖的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诠释法界构成演化的二十条法则、四大象限、从长青哲学的大存有连上发展而来的意识光谱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时容纳科学、宗教、艺术、社会、哲学、个人内心成长、灵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统观知识体系。由此揭露了许多领域有意或无意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排他的封闭、狭隘和傲慢,最终造成自身体系的崩毁坍塌。
他所谓“定位归纳”法的关键观念在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将各种领域的相对真理提炼归纳,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可由此照见较为狭窄的途径中的不完整。
玛丽琳的《宝瓶同谋》和威尔伯的《万法简史》都是让译者苦不堪言的“硬书”,横跨各大领域,以纯粹的理性研究态度切入意识领域,视野开阔,对资讯的处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纵横捭阖,对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条、传统的狭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论和观念有着强大的除旧布新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难以概其纲领叙其精妙的。绝不是我这样几笔带过能够展示筋骨的,顶多只是描其皮相。
《万法简史》里威尔伯试图定位诠释整个“法界”的气魄令人咋舌,所谓“法界”是包含了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等所有存在领域的定性本质与过程。他提出二十条法则,如法界由全子组成,所谓全子,既为整体又为更大整体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谓为“全阶序”……等等。
由个人、集体、内在、外在组成的这看似思考范畴极其简单的四大象限,填充后且不敢说是最严密周到的考量体系,但确定的是,展开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识地图,比以往支离破碎上的傲慢要开阔宽容得多。
在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支撑下,他探讨了远古、魔幻、神话、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理清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各领域的“前成规期”和“后成规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种现代与后现代典范里或明显或微妙的二元对立议题。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定性式术语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选择,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如何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带入了狭隘的境地。
但读来击节赞叹,如获至宝,非但不觉艰涩枯燥,反而觉得像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散落四处,现终被一双用心的手拾起串联,美得光芒四射。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领域浮光掠影地涉猎,仿佛只等待着有朝一日与这般书籍的邂逅。于是零乱散落的知识碎片像遇到一只魔棒,轻轻一挥调遣,各自归位,整个的知识结构震颤抖动,渣滓簌簌落下,杂乱残缺而僵固的认知结构整合成具有更好弹性的新结构演化,并将持续演化。
契合之处实在太多,难以细述,只一点于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种由此延伸发散并固置的价值意义,而不是被各种观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于有流动着的、生发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验范畴和已有概念的阴影,去追溯这种个人真实性?”
这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只是我终于清楚明白我那时始终觉得不对劲的重点——我寻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体、道、梵、谛、空性、上帝、绝对真理等的个人真实体验,我要弃绝的是对这种体验扭曲了的诠释。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则是,我寻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尔伯带来的是我态度的转变——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别,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种诠释都可为我所用。
“我所寻找的,正是那寻视的。”
(二)
《恩宠与勇气》被称为威尔伯难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灵修之路贯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记、威尔伯的补充注解以及学术议题组成,一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在“伟大的智慧传统、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威尔伯语)的主题表达中,荡气回肠地演绎。
美丽聪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灵修基础,已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适合的男人,却在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人”——小她两岁,身高一米九五、光头、长相犹如外星人的超个人心理学者肯。俩人一触钟情,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奇妙,仿佛生生世世都在寻找对方。两周后决定结婚。却在新婚几天后发现崔雅患了癌症……
这戏剧化的开头简直像一个童话故事的初始。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契合的灵魂伴侣,一份能全方位深入并促进彼此发展转化的关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书中对以上那些主题纯理论的介绍探讨,便是在崔雅在面对种种挑战——癌症、身心反应、情绪起伏、夫妻间的龃龉——时,对自我的坦诚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发现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质,综合起来是过于阳性、倾向于做而非存在的价值观;对理性、智虑的执著;强烈的掌控欲; “喜欢在最简单的事物上编织理论”;对“由理论、逻辑、概念与符号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罗世界”的热爱……
有了这样的印证,随着俩人赤诚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转化,尤其是阅读俩人身心灵都落入泥潭的艰难时期的叙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识也随之曝光,辅以阿玛斯强有力的威胁和干扰,开始自我转化与自疗。
读到最后,崔雅接纳和承担了生命中的'种种磨难,通过爱与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静定、喜悦、自在并充满着生命力的精神状态,并透过磨难转化自我,最终解脱。而肯也从放弃自己的事业、五年随侍左右这样无私的奉献中,了悟了无我和解脱的真谛。
读到接近末尾时忍不住流泪,完全读毕,心中却是一片纯然的温暖平静。
<三>
阿玛斯“钻石途径”的理论基石,在我看来几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后人本心理学的“坑洞”理论。
此理论的核心在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本体是合一的(当然,这种不能分辨的合一与后来证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童年某些创伤经验、与环境互动中的艰难造成了失去和本体某些面向的联结,会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绝了本体中的能量、热情及价值感,我们势必会感到虚弱、匮乏和不满足。无法安住在匮乏感上,会造成两种倾向——逃避倾向,补洞倾向。
补洞倾向往往是被我们的自我和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它促使我们向外追寻各种的肯定、赞美和支撑,来自父母的、朋友的、爱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个用来补洞的对象发生改变,会立刻带来不安全感,这时就会企图固定对象在原位,以维持洞被填满的暂时满足。(这简直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
整个社会就这样建立在补洞的基础上。男性往往表现为追求事业的成就,极端的则拼命追逐金钱、权力,女性多表现为对一份稳定的关系的追求,极端些的病态依赖伴侣。
我们都希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由此来维护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这份对价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隐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说话措辞,顺服他人和社会的要求。
依照社会标准顺服地存活,其实是和大家一样地补洞,总是安全而容易的,不会受到排斥。若一个人不以一般的方式来补洞,甚而不补洞,必然会威胁到别的补洞的人,让补洞者更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匮乏,从而引来对他的排斥和攻击。
而被人否定和贬抑(尤其是亲近的人)时,都常常不舒服,会自动护卫和反击。因为底端是对孤绝、被抛弃的恐惧,通过自我防卫机制的处理,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对方(批判、攻击、说服),以否定对方对自己的否定。
补洞倾向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逃避。我们从来都无法安住当下,完全地去经验那份匮乏和不满足,用各种事物、追逐、游戏来打发时间,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企图获得些许安稳的确定性,将意义赋给外物——工作、爱人、兴趣,用忙碌来使自己对匮乏的感觉迟钝,以求得暂时性的虚假满足。
而真正的喜悦、满足、意义、力量、爱与慈悲都是来自本体。
阿玛斯在“钻石途径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如此完备的“坑洞理论”,他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个案知识,即使不涉及深层次的灵修方面,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他对心理议题的探讨客观得简直无情,促使我反观自照,努力保持对自我的觉察。
初读时心中滋味复杂,苦乐交陈,有几个晚上烦躁不堪,几乎恨不得把书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过强、印证极多,另一方面威胁实在太大,剧烈动摇了私我的根基。
我读书一般都容易读得兴奋,阿玛斯的书每晚却读得我很快困倦,巴不得早点丢了睡觉,也是不愿意面对自我真相的一种逃避。
在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一个月对内心状态、情绪生灭的觉察后,终于可以承认这个真相: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基本每天的行为、念头和情绪都是一种近乎自动化的机械反应,它的构成机制十分单调,只有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三个基本单位,以抗拒为关键演化点,遇到外在刺激时,可以表现和发展出各种花样:逃避、期待、兴奋、压力、耽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嫉妒、仇恨、认同、谴责、批判……通过投射和外界紧密连接,和过去的经验组合成“人格”这个冒牌货。
我们习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谓的“自我”只是被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机制所掌控、由一堆旧有观念、记忆累积而成的机械反应物,“自我”还浑然不觉感觉良好。
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最细致真实的个人体验,在意念的升起之处目睹所得。
认识到内心的混乱破碎并不亚于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体,所谓外在世界的种种都只是内在意识投射和扩张的结果——这实在是让人难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见这个社会的愚钝腐烂更大。毕竟我们习惯主客对立,事不关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玛斯把意识上所有的问题追溯下去,都归结为“和本体某个面向失去了连接”,本体这个个我压根没见过没体验过的内在宝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怀疑。
调整好心态,放下抗拒来读阿玛斯,斩获颇丰。他是充满洞见的灵性导师,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语言来探讨各种议题。
最关键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从那个理念的阿波罗世界回归到最切身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上。让我意识到,智性的进益如果没有心灵的修炼配合,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畸形发展,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筑在我对内心的整体结构和自身局限几无所知的情况下。
若能保持觉察,大部分时候的经验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够拓展出空间,并在偶尔安住当下的瞬间体味到空寂里的平静与喜悦。坚持了十来天后,就能很快识辨出自我紧缩的倾向,不止觉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对身体的影响(对我是往往带来肩颈部位的紧张和僵硬)。
再配合以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辅以腹式呼吸,抓住身体不适时使情况糟糕的关键点——升起的第一个抗拒念头,颇能缓解不舒服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和抗拒。
但我远做不到“无拣择的觉察”,无法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断干扰,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头的升起,并目睹自己对念头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觉察到嗔意,又生出对嗔意的恼怒,再是觉察恼怒,升起对恼怒的恨意……这一细微迅速而永远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时候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觉察到自我防卫的机制有多么顽固和难以抵抗,它一层一层地敷在恐惧和欲望的双面体上,露出狰狞的嘴脸朝我得意地笑。于是会连续产生——愤怒、自怜、投射、批判、自我认同、压抑、否认以及企图以理性分析转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被意识到后,情绪只会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尔伯的比喻,这好像冻疮,本来是冻着的,因为麻木迟钝反而不觉得痛,现在解冻了一部分,开始痛得受不了。问题没有解决,敏锐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这样的问题,是只能独自面对的,无人诉说。
无人可诉说的原因在于:
一、我觉得棘手的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一般人关注、思考的层面,如要阐释,则牵一发动全身,要迅速介绍足够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转化某个东西的力量,来源于更强大事物作为后盾。我窥见问题,必也窥见可能的明光。而诉说的对象很可能不见明光只闻问题。
三、即使诉说的对象有诚意和耐心了解问题本身和背景知识脉络,但它们太具威胁性,攸关紧缩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难以接受。
而无论诉说的内容为何,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肯定的企图,说给不懂的人只会增加自怜和愤怒,于事无补。
但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去看,这一意识的觉察和转化自疗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认,某些最根本的“傻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寻答案。但这团问题的火焰我想让它一直燃烧下去,烧掉所有的无明,用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学习喂养它,而不是试图以任何外来的答案熄灭它,不管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还是证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为知的浑噩生活。
提炼归纳出想要对治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一、强烈的掌控欲(底端隐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问题(批判性、攻击性、意义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严重倾向(自动防卫机制)
四、明知有些习惯是自身发展的阻碍,大部分时间仍旧保持着(惯性和惰性)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7篇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1
设计心理学一套共有四本,这本设计心理学是日常的设计,还有另外三本书还没有来得及读,分别是:与复杂共处,情感化设计,未来设计。
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
开篇道,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怎么开关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对于我,读了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生活中,我都会留心观察身边的设计,发现好的设计,当然也会各种吐槽那些不好的设计。
书中也讲到了心理学的概念,也就是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所以对于学设计来讲,是很有必要去读下有关心理学的书籍的,这样的话有助于我们的专业的提升的因为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创造性活动。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每个事物的原理,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抓住设计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源,这样即使世界变幻莫测,时代脚步永不停息,设计却也将会是永恒的。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2
读了《爱的教育》,我的心被震撼,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其中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的眼睛。尽管他当时非常害怕,但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来到受伤者家中,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强忍眼泪,把最心爱的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送给了老人,作为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出人意料,老人康复后,又把邮票还给了卡罗菲,还送给他三张更加珍贵的邮票。是啊,这就是爱!如果没有同学的耐心开导和鼓励,卡罗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那就将有无辜的人当替罪羊。正是同学的关爱使卡罗菲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卡罗菲也以爱心和诚意得到了老人的谅解。
老人不但归还邮票而且又赠送邮票,这难道不是更伟大的爱吗?故事充满了爱,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发展、升华……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继续传递吗?现在的我们,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忽视了身边的爱而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即使别人来借,也编出充分的理由不借;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呕心沥血,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反观这一切,不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爱,而是我们心中没有爱。故此,无论世界有多美好,我们仍然感觉苍白。
所以当“吾日三省吾身”,从我做起,去爱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关心身边的事物,去拥抱美好的一切。让我们像故事中的人学习,学会爱,敞开心扉去爱。让爱在你、我、他之间传递延伸,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3
我爱读书,因为从书中我能够得到很多欢乐、很多知识。
今日我要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大家看!就是我手中拿的这本《爱的教育》,它是一本流传世界各国的儿童名著,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才完成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
爱贯穿了整篇小说,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教师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并且整部小说都是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来写的,相信同学们都能读懂,因为整本书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有《扫烟窗的孩子》、《班长》、《感恩》等等,有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
小安利柯和他周围的人们追求的是一个至善至美至爱的世界,难怪夏丏尊先生一边流泪一边翻译这本书。他当时就许下心愿,必须要把这部小说译出来,“不光是给孩子们读,还要介绍给父母们和教师们读,让大人们都跟他一样,流一些感动的眼泪”。
刚刚升入三年级,教师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我立即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那一个个爱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它使我懂得了怎样去爱伙伴、爱教师、爱父母,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总之,是《爱的教育》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也来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也必须会爱上它!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4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日记的体裁写出的。是叙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皆离不开一个“爱”字。父爱,母爱,友爱,师生之情……等很多动人的故事。现在就让我来带领大家遨游这本书的海洋吧!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这样无知,这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5
暑假期间翻阅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于心理学,特别是教师和儿童的心理特征得到一定的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在大致浏览这些内容后,我觉得受益颇多,暂且写下其中几点感受。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着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第二,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果,将来我能够有幸从事教育事业,一定好好应用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做一个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6
虽然上学时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但理论知识领悟得还不深刻。暑假里重读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可教材《教育心理学》感觉受益匪浅。
让我收获最大的是第四章教学心理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节,它让我对我们每节课都要出示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一旦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第三,教学目标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学伊始,教师将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其中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能简单回忆我们所教内容远不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目标。
其次,从感性上让我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我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还有,我在读完以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教师读《教育心理学》第一,是因为我们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我们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那么老师的专业地位就仅仅是学科知识吗?我想,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让我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教师。恐怕任何一位教师,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书中最后一章教师心理中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对我帮助也很大。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工作对象是未成年的学生。教师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烦躁、易怒、处理问题不理智,或者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会损伤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作风,养成不良的心态。长期以来,由于师范教育中心理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继续教育中也很少重视心理学的训练,学校对教师的业务考评大多局限于所教授的学科专业知识。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致使我们许多教师缺少心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既不能准确判断出学生心理方面的异常,也不能正确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去科学地分析学生心理,解决心理问题。仅此还不够,应当在所有教师中加强心理学进修,使教师队伍的心理学修养和应用心理科学的能力有普遍提高。创造一代身心健康的学生,就是创造未来。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篇7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窗口的服务工作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在窗口服务中的一些 心得体会 。
接触到《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后,我发现将心理学引入到行政服务窗口工作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在严格执行行政服务系统工作人员文明服务手册的同时,我们窗口还实行微笑式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如果都搞一刀切式的服务态度,产生的效果未必好。看了《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后,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对各种服务态度、服务方法对我能正确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需要,并进行针对性的和周到的服务有很大的帮助。在窗口工作中,在推行微笑式服务时,如果服务对象属于活泼型,情绪外露,兴趣广泛,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周到办事,做到以热对热;如服务对象为安静型,表现为情绪稳定,自信心较强,这样的对象不喜欢我们过分热情,针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们要做到不卑不亢,热情适度,以静对静;如服务对象为兴奋型,语言坦率,喜欢提各种问题甚至意见,对这类服务对象,我们除了热情接待外,还应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尽量满足其要求;如服务对象为抑郁型,这类对象想得很细微,语言谨慎,我们除了热情外,还要有耐心,细致体贴地为其服务,以诚取信。
正是如此,我根据《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中的知识和原理,把握服务对象的心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提供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窗口形象。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非常合适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