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同志的事迹简介,李保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
李保国同志的事迹简介
李保国同志的事迹简介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他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和省内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李保国去世后,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表达深切哀悼。省委书记、省人大会主任赵克志作出批示:李保国同志不幸逝世,感到十分悲痛,表示深痛哀悼,并向其亲人表示亲切慰问。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30多年扎根太行山,研究推广农业科技事业,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去世,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损失。要在全省做好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 总结 和宣传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 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也作出批示:李保国教授的去世,是河北科教战线、农林事业的重大损失,倍感悲痛,深切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李保国同志多年扎根山区,研发林果品种,推广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把才学抱负根植于燕赵大地,把毕生心血挥洒在太行山上。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胸怀群众、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彰显了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全省科技、教育、农林战线,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传承他的优良作风,弘扬他的奉献精神,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征程上,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我们追忆李保国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一生,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在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李保国先进事迹作为生动教材,学习他的忠诚品格、为民情怀、创新意识、务实作风和奉献精神,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年4月13日,在临城县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科技园,李保国教授为群众现场演示薄皮核桃高接换优技术。
岗底村漫山的苹果花开了。
葫芦峪成片的核桃林绿了。
而他,却走了。
2021年4月10日凌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
在我省临城、内丘、平山、阜平、唐县等地,农民自发在村里设置灵堂为他守灵。
在网络上,上百万人怀念祭奠他,29万多网友在手机微信中为他点亮烛光。
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老乡们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土地上。
老乡们说,秋天到来的时候,硕果结满枝头,他会含笑看到。
为什么,他让无数农民如此信赖、如此尊崇?
为什么,他让老师学生这么不舍、这么爱戴?
为什么,他让社会各界深受感动、为其点赞?
巍巍太行,为他作出回答!
太行山作证——他一心让这里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
内丘县岗底村的村民再也等不到他们的李老师了!
——“李老师是我们村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岗底的今天。”李保国20年的老朋友、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话间掉下了眼泪。“4月6日中午,我们还在一起谋划岗底的美丽生态大花园建设,探讨苹果深加工项目……”
平山县李家庄村的村民再也等不到他们的李老师了!
——“这是民俗一条街、休闲广场、观景平台,这是樱桃、红树莓产业园……”4月12日上午,站在村庄规划图前,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树彦难掩悲痛。“没想到,产业刚刚起步,给俺村做规划的李保国教授却永远地走了……”
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村的村民再也等不到他们的李老师了!
——原定4月14日李保国到干沟村指导“国光森林 文化 观光园”建设,这是他生前帮扶的最后一个项目。“4月8日晚上,我还就苹果树苗的事向李老师电话咨询……”省委宣传部驻村干部、干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鸿颇哽咽着说。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们眼含泪水。
在李保国离去后的两天里,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淳厚的乡音:“李老师啥时来俺们村作指导啊?”那些深山里不知噩耗的农民兄弟,还在期盼着他的帮助。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架子,是个“农民教授”。
——他穿不讲究、吃不挑剔,像农民。
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李保国和农民没啥两样。
“李老师穿的衣服还没有一些农民的好。有人说他不会讲究,开始我也这样认为。”杨双牛讲到,一次下地,李保国的衣服被树枝划了个口子,“我想给他换件新衣服,问他穿多大号。他说‘你省点心吧,你把我打扮成上讲堂的教授模样,我咋和农民打交道?’我问这有关系吗?他说‘农民不认可你这个人,技术传授就会打折扣。’”
——他说话直白、通俗易懂,像农民。
“给农民讲课,不能把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得把你的技术变成农民能理解的、能记住的、能做到的东西。”李保国常说。
教农民疏花,他讲得很形象:“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
教农民剪枝,他总结的口诀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
赞皇县寺峪村有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村里请一位专家来讲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农民听得直挠头。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讲完。乡亲们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更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是个“科技财神”。
邢台县前南峪村的板栗,曾因管理滞后,产量很低。
对照、改进、嫁接、示范……李保国用三年时间研究出板栗“双枝更新修剪法”。采用新修剪技术的第二年,前南峪村的板栗产值翻了两番。
岗底村的苹果,曾是小黑蛋子,一咬一层皮。
套袋、去袋、转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村民按工序生产的苹果,果型、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上了市场,自然卖出了好价钱。
“农民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李保国说。
2007年,他对苹果修剪技术进行更新。用不用新技术,农民犹豫不决。
“今年先试一根条子行不行?”在岗底村村民安小三家的一棵苹果树上,李保国做起试验。一根两米多长的枝条拉下来,第二年结了76个大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的。现场观摩后,农民对新技术心服口服。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对农民死盯、盯死。”李保国说。
那一年,疏果的时节到了。李保国在岗底村搞培训,要求一条枝上每隔25厘米留一个苹果。村民杨海堂却打了一个小折扣,每10厘米留一个,为的是一条枝上能多留三到五个果。没料到第二年,苹果树开花少了,结果少了,收入自然也少了。
“俺心里明白,这是疏果不到位造成树负担过大的缘故。不相信科学真是瞎忙。”打那以后,杨海堂老汉严格按要求管理苹果树,再也不敢自作主张。
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多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他从来没有嫌麻烦。
“李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科技财神’,他还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土专家。”杨双牛告诉我们,因为有了李保国手把手的“传帮带”,目前,岗底已有191名果农获得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初、中级果树工证书。他们不仅自己能致富,还活跃在山区传授技术。
“去年一年,一面管理自家的果园,一面出去指导别人管理果树,加起来一共挣了9万多块钱。”村民王群书说。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成了“技术把式”。
多年来,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四十多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有百余个。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栾城杨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平山苹果”……年前一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李保国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
对此,李保国解释说:“这些都是不同地方的农民打电话来咨询事情,又没说清楚他们的姓名,我就这么先存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2021年4月19日,苹果树正开花,下了场 大雪 ,当年很多地方的苹果绝收,但凡是经他电话指导过的农户,减产都不大。
李保国的手机中有将近900个电话号码,其中农民的有三四百个。无论何时何地,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李保国事迹 心得体会 篇1
邢台县前南峪村的板栗,曾因管理滞后,产量很低。
对照、改进、嫁接、示范李保国用三年时间研究出板栗双枝更新修剪法。采用新修剪技术的第二年,前南峪村的板栗产值翻了两番。
岗底村的苹果,曾是小黑蛋子,一咬一层皮。
套袋、去袋、转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村民按工序生产的苹果,果型、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上了市场,自然卖出了好价钱。
农民讲究眼见为实。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李保国说。
2007年,他对苹果修剪技术进行更新。用不用新技术,农民犹豫不决。
今年先试一根条子行不行?在岗底村村民安小三家的一棵苹果树上,李保国做起试验。一根两米多长的枝条拉下来,第二年结了76个大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的。现场观摩后,农民对新技术心服口服。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对农民死盯、盯死。李保国说。
那一年,疏果的时节到了。李保国在岗底村搞培训,要求一条枝上每隔25厘米留一个苹果。村民杨海堂却打了一个小折扣,每10厘米留一个,为的是一条枝上能多留三到五个果。没料到第二年,苹果树开花少了,结果少了,收入自然也少了。
俺心里明白,这是疏果不到位造成树负担过大的缘故。不相信科学真是瞎忙。打那以后,杨海堂老汉严格按要求管理苹果树,再也不敢自作主张。
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多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他从来没有嫌麻烦。
李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科技财神’,他还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土专家。杨双牛告诉我们,因为有了李保国手把手的传帮带,目前,岗底已有191名果农获得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初、中级果树工证书。他们不仅自己能致富,还活跃在山区传授技术。
去年一年,一面管理自家的果园,一面出去指导别人管理果树,加起来一共挣了9万多块钱。村民王群书说。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成了技术把式。
多年来,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四十多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有百余个。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栾城杨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平山苹果年前一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李保国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
对此,李保国解释说:这些都是不同地方的农民打电话来咨询事情,又没说清楚他们的姓名,我就这么先存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2021年4月19日,苹果树正开花,下了场大雪,当年很多地方的苹果绝收,但凡是经他电话指导过的农户,减产都不大。
李保国的手机中有将近900个电话号码,其中农民的有三四百个。无论何时何地,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回忆往事,河北农大教授陆秀君唏嘘不已。4月8日,李老师和我同车去石家庄,途中接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农民电话,慕名请他推荐树苗。李老师询问了具体情况后,马上把一位可靠的销售商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还嘱咐了若干注意事项。
回忆往事,杨双牛涕泪交加。200多户的岗底,180户村民种了大小350多个果园,面积3500亩。哪个果园是谁家的,果树管得怎么样,他都了如指掌。
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穷。还有许多山区农民在过苦日子,我必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从武邑县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的李保国,一直有着浓浓的三农情结。
他像一把火炬,点亮了贫困群众希望,每年在山里务农200多天,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有人问我你们一年给李保国多少钱?他们觉得不给李老师钱,他不会这么在村里搞服务。实际上,他不仅不拿钱,有时还贴上了自己的课题经费。杨双牛说。
在付出与回报倾斜的天平上,李保国有着自己的平衡砝码。
去年冬天,他主持召开了首届岗底果农专家论坛,11位农民登台演讲,他一一点评。结束后,他高兴地对杨双牛说,这些农民真可称得上专家了。杨双牛说,那还不是你成就了他们?李保国摇摇头,老兄你说颠倒了,没有他们我哪来的科研成果,不是我成就了他们,而是他们成就了我。
当我们发现,前南峪人把他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当我们知道,岗底村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个部分里有他的身影;当我们听说,一次在山区路遇交通阻塞,村民二话不说,拆掉自家土坯垒成的院墙,为他辟出道路;当我们看到,他走后,许多百姓带着自家的苹果、鸡蛋送他最后一程,李老师给我们指导,从没收过我们一分钱,现在他走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
在李保国心中,农民给予的这些回报,犹如脚下的太行山般沉重。35年,鬓染霜花,百姓的笑脸和认可成了他最大的财富。
这位太行新愚公,用35年如一日的赤诚,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知识分子,对太行山区人民那种绿叶对根的情意。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篇2
--“李老师是我们村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岗底的今天。”李保国20年的老朋友、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话间掉下了眼泪。“4月6日中午,我们还在一起谋划岗底的美丽生态大花园建设,探讨苹果深加工项目……”
平山县李家庄村的村民再也等不到他们的李老师了!
--“这是民俗一条街、休闲广场、观景平台,这是樱桃、红树莓产业园……”4月12日上午,站在村庄规划图前,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树彦难掩悲痛。“没想到,产业刚刚起步,给俺村做规划的李保国教授却永远地走了……”
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村的村民再也等不到他们的李老师了!
--原定4月14日李保国到干沟村指导“国光森林文化观光园”建设,这是他生前帮扶的最后一个项目。“4月8日晚上,我还就苹果树苗的事向李老师电话咨询……”省委宣传部驻村干部、干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鸿颇哽咽着说。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们眼含泪水。
在李保国离去后的两天里,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淳厚的乡音:“李老师啥时来俺们村作指导啊?”那些深山里不知噩耗的农民兄弟,还在期盼着他的帮助。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架子,是个“农民教授”。
--他穿不讲究、吃不挑剔,像农民。
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李保国和农民没啥两样。
“李老师穿的衣服还没有一些农民的好。有人说他不会讲究,开始我也这样认为。”杨双牛讲到,一次下地,李保国的衣服被树枝划了个口子,“我想给他换件新衣服,问他穿多大号。他说‘你省点心吧,你把我打扮成上讲堂的教授模样,我咋和农民打交道?’我问这有关系吗?他说‘农民不认可你这个人,技术传授就会打折扣。’”
--他说话直白、通俗易懂,像农民。
“给农民讲课,不能把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得把你的技术变成农民能理解的、能记住的、能做到的东西。”李保国常说。
教农民疏花,他讲得很形象:“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
教农民剪枝,他总结的口诀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
赞皇县寺峪村有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村里请一位专家来讲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农民听得直挠头。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大家认识两种枝,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讲完。乡亲们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
看了“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 ”的人还看了:
1. 河北农大李保国简历个人资料 李保国生平简历先进事迹
2. 党员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6篇
3. 党员干部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篇
4. 学习李保国事迹的感想
5. 党员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6篇
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早些年,李保国曾陪着一位领导到邢台一个山村考察,进村看的第一户生活就很困难,家里一贫如洗,全家只有一条炕席一床被子,揭开锅,就是玉米面饼子。领导一见,赶紧从兜里掏钱。李保国劝他先别掏钱,最后一起想办法,可领导说看着实在可怜,得救济。第二户、第三户……到第六户,领导兜里的钱掏光了。李保国打趣地“挤兑”领导:“你再掏啊——反正我不借给你。”
“得看这里头根本问题在哪,光从兜里掏钱,这不解决问题。”李保国说。
记者:您身上有一个特别矛盾的地方,就是您个人不太追求金钱、利益,但是您做的这些具体事,又都是从经济效益、从产业的角度出发的,不但不回避利益,反而是专门带着老百姓逐利。这是为什么?
李保国:这其实也不难理解,还是那句话,我想干事。为了“干成事”,我更看重如何取得最优效果,如何根治问题、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我干事的时候重实利,你重了老百姓的实利,这事才能干成干好不是?就好像掏钱的这个故事,我是科技工作者,我要考虑的是怎么把广大农民从这种贫苦生活中解放出来,这是我的思维方式。
记者:您扎根山区30多年做了这么多事,其实都是围绕这种思路来的?
李保国:对,就是从根本上保证绿山富民。好比我用了9年时间,建立了苹果乔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树形,开发出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一旦形成规模和机制,事情办起来就很省力。
现在我搞了两个大的产业联盟,一个是核桃技术创新联盟,一个是苹果技术战略联盟,我都是理事长,合作成员有问题我们去解决。每年我掏钱把成员们聚起来组织两三次培训,很方便。但是到没进入联盟的新区去推广就很费劲,就得一个个下去培训,费时费力。
记者:这也是您后来一定要发展产业的原因?
李保国:做产业就更能解决问题了,它不是只让一个人富起来、一个村富起来,而是能让这一带富起来。我做产业是从市场开始做,市场分析、市场定位之后,我再选择品种,从生产技术、营销手段、品牌创造到市场运作,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市场运作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技术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这样我生产的是商品不是产品。现在我做的产业带,板栗近百万亩、核桃150万亩、苹果十几万亩,带动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一个个帮,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记者:但是这样一来,您要承担的东西可比单纯做技术多多了。
李保国:我从来也不怕担事。
我刚到山里头做项目的时候,才二十多岁,有一回,板栗闹虫灾,眼睁睁看着那虫子把树叶吃光,从村外,一天往村里吃进来100米啊。我布置打药,可是村里主要干部正好不在,打药的钱批不下来,五天了这药也没打了。拖到第六天,我忍不下去了,早晨五点多,我跑到村委会办公室,打开大喇叭广播直接招呼在家的党员干部,马上到办公室开紧急会议!我那回是真火了,我说你们谁家要是着了火,还等不等领导发话?树是集体的,不是你们家的,你们就不当事吗?打药的钱,我个人掏腰包!
记者:为什么这么动感情?
李保国:我那时候天天在地里头,农民们种板栗树,都是我管着。我这个人,走到哪儿都是这一身正气。我又不是为我个人干,我在那儿做科研,帮着他们做生产,我是去干事的!碰上这样的问题,我就拿我个人当那个“最大的官”,这个主儿我就得做下来。要想干事,那还能怕事?该站出来就得站出来,该担住了就得担住了。
每年有200多天在乡下的李保国,戏称自己是“最黑”的大学教授。一笑起来,他的眼睛几乎完全眯起,憨憨地露出两排牙齿,乍看之下,像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农民。可事实上,李保国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好脾气,交谈中,他总喜欢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语速平缓,但想插进去话并不容易。需要表示强调的时候,他会刻意加重语气,原本“土味”盎然的衡水口音,也会切换成更加标准的普通话。
记者:您好像很习惯说“必须”“不许”,态度一向都这么强硬?
李保国:工作上,我说的对,那就必须听我的。我现在做起来了三个产业带,三个产业带的龙头企业都是我扶植起来的,经营是他们来,但所有的运作思路都是我的,我是管指挥他们的。我从来不追求企业给我多少钱,但你必须听我的,给我干成事。
记者:您为什么有这个自信?
李保国:我懂科技,又不图挣他们的钱,就是要帮他们富起来——我脚底下有根。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4月1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不懈奋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
全体党员要向李保国学什么?
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
把农民变成专家,是李保国的心愿。可要达成这个心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在岗底村刚开始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类似这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还有很多,可他从来没有嫌麻烦过。
黝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粗糙的双手,随意的衣着――的确很难让人想到这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而“把我变成农民”,正是李保国“这辈子最过瘾的事”之一。
“我的足迹踏遍了河北省山区,30年与农民朝夕相处,我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我学会了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我根据不同需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
他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与党一条心,坚持传播正能量,始终冲在扶贫攻坚一线,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党性。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
李保国很忙,每年200天以上,他都奔波在各个山村,从事山区林业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工作。30多年来,他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先后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6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 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把精准脱贫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全省310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
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
当年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市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1981年,前南峪村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开始爆破整地尝试,1986年,整套爆破整地技术基本形成。又过了4年,整套石质山地爆破整地技术体系历经近十年孕育,终于破壳而出。李保国提出“聚集土壤,聚集径流”,这让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的沟沟壑壑改变了模样,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
“常年给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吧?”这些年,这样的问题,李保国不知面对过多少次。
事实上,他既不拿工资,也没有占股份。
他的话,发自肺腑,见心见肝――
“我始终认为,农业是公益事业。给农民服务是公益,给农业企业服务也是公益。农业企业发展了,在自身盈利的同时,还能够辐射带动周围山区的发展,最终还是对农民有利。”
“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八千元,吃不清喝不清。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我相信,你只要干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
他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
“前边的善是完善的意思,后边的行善是做事的意思,指的是要不断完善自我,寻找能做事的地方。这辈子,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时评:哀思之后,请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
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就要学习他视科技如生命的学习追求。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因为他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帮助更多山区百姓脱离贫困、远离贫困。在学习中,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以较真精神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在扶贫战役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坚持学习学习在学习,让技术扶贫进一步根植于太行大地,向李保国同志一样,不仅要为太行山区“输血”,更要激活太行山区一个个“造血” 细胞。
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就要传承他带百姓似亲人更胜似亲人的民本情怀。30多年来,李保国把生命的点滴融入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用他的话说那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诚然,他已与农民血脉相连。农村脱贫是河北省全面脱贫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如今,李保国同志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逝者已去,在哀思与追忆之后,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他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民本思想,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惑,让千千万万的“李保国”在本职岗位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就要砥砺他让绿浸染太行的责任担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的太行山区,要想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唯有“滚石上山”式的勇气才能攻下一座座贫困的城池。面对如此险而艰的形势,李保国并没有选择做安逸的大学教授,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不断的攻坚克难中,让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地方。我们唯有向李保国同志那样,敢于与困难较真、勇于对问题亮剑、乐于同险阻作斗争,才能让河北人民全面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
岁月无痕,惟石能言。岁月如歌,惟其精神历久弥坚。让我们提振精气神,继承和发扬“太行新愚公”精神,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增添一抹抹新色。
精选李保国的名人故事
5月23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内,演播室的背景屏幕上,金黄色的“时代楷模”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李保国先进事迹在这里录制。
“我们印象中的教授,他的背景应该是书斋、讲台、学生,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位教授,他的背景却是大山、村庄和乡亲。”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站在舞台上,充满敬意地向观众们介绍李保国。
大屏幕播放的视频短片上,精彩、感人肺腑的故事不断闪过,重现了一个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教授形象:
“村民不敢尝试,他自掏腰包买套袋帮他们试用新技术;村民不懂技术,他手把手教给他们无公害苹果怎么种植;他卷着铺盖卷在岗底村一待就是7年,为村民开辟了一条种植和经营一体的致富之路。”
节目录制完成后,李保国妻子郭素萍在发布厅外手捧“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想起李保国潸然泪下。河北日报记者 赵 威摄
“他带领村民挖沟填土种植核桃,把当年寸草不生的狐子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核桃种植技术也传遍了整个太行山脉。”
“岗底村在山顶开辟了一块墓地,把李保国的部分骨灰埋在了那里,让他亲眼看着太行山变得更美更绿。”
……
短片播完,台下静默了,随后是雷鸣般的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缓缓走上舞台,接受敬一丹的现场采访。
“保国跟农民很熟悉,他自己就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生活不容易,就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办点事;保国对学生很严格,他带的学生没有一个没得过奖学金,没有一个延期毕业。”
“从今年过年后,保国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大家都劝他去医院看看,他老说没时间。假如他能更爱惜自己一点,把工作节奏稍微放缓一点,也不会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郭素萍深情的讲述,让大家了解了一个更为真实的李保国。台上,敬一丹几度哽咽;台下,观众更是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
伴随着屏幕上的巨型画轴徐徐展开,中国楹联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为李保国创作的楹联和诗词逐渐展示在观众眼前,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在演播厅内久久回响——
“种果植林,昔日山区成富境;视农为己,民心深处有丰碑。”
“科技带头,播绿荒山结硕果;辛勤注脚,呕丹长夜写华章。”
在催人奋进的音乐声中,郭素萍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手捧沉甸甸的荣誉,她掷地有声地说出“保国走了,但我们的团队还在,我们一定会把他没来得及干的事干完、干好!”时,演播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郭素萍对这份职责的坚守,以及对延续李保国梦想这份事业的执着。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孙萌是李保国的学生,多年来一直跟着老师在山区奔忙。可在录制现场再次听这些熟悉的事,她的眼睛仍是红红的。“我们会把李老师的精神延续下去。”孙萌说,要像老师一样,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浅显易懂的话告诉给老百姓,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让更多农民成为真正的专家。
;李保国心得
李保国心得
李保国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自己亲身去实干,他的精神将永存我们的心中!
学习李保国心得一
近日,李宝国这个名字让无数人感到了震撼,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农学博士,从1981年起,李教授就号召学生和他一起扎根太行,一扎就是三十多年。他的足迹踏遍太行,研发出多项专门适用于太行山区的林业技术、打造了数个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领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教授能够3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深入太行山区,为山区林业发展殚精竭虑,奉献了毕生心血和汗水,最终积劳成疾,永远离我们而去。李教授虽然身体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用知识和技术毕生帮助山区人民的精神永不磨灭。
我们清河县落实总书记“三严三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向李教授看齐,要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的高尚精神,为建设美丽邢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他累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080万亩。他独创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他指导“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11个县(市),带动7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攻坚,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单是山区土质治理,李保国同志和他的团队就整整研究了十几年。他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使前南峪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一线,干在实处,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李保国同志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不但不从企业、农户拿钱,不占一点股份,而且很多时候,下乡往返的路费、请专家前来培训的费用,他都是自掏腰包。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干净做事,奋发有为,积极为建设美丽邢台美丽清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李保国心得二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这是李保国终生的追求,他这样说,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如今的太行山上不乏他带出来的“农民专家”。他永远地离开了却给后人留下了学不尽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我们要学习李保国真干、实干、苦干、能干的精神,踏踏实实的扎根农村。
真干。李保国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
实干。工作中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小事,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更好的展现我们的良好形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苦干。人生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谱写完美的人生篇章。对于服务基层的我们,他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争当工作中的优秀中共党员。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
能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我们不能像李保国教授用他的专业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线,但是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助力脱贫,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这是一个大写的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这样大写的人。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小身躯凝聚大能量。以李保国同志为目标,学习他心系百姓,为民谋福的品质;学习他学以致用,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李保国心得三
4月10日凌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得知李保国同志逝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对其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人表示亲切慰问,要求在全省做好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2021年4月11日《河北日报》)
巍巍太行,猎猎风旗。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今年2月,xx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分别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集中报道了李保国教授30多年如一日、用科技帮助太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河北省委作出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这次河北省委书记又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向李保国学习什么?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对党忠诚、对群众忠诚,根本要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30多年来,李保国把个人融入到带领群众发展,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河北太行山所有山区县,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而太行山区是河北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李保国扎根太行,致力于技术扶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把精准脱贫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全省310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人的价值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大小来体现。李保国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化为自己的信念动力,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巍巍太行,“愚公”情深。花开无声,芬芳传遍原野;春风无形,绿影铺满大地……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座谈会发言稿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座谈会发言稿
李保国真的走了?!
跟邢台市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通完最后一个电话,他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再没醒来。
他的手机还是响铃不断——那些还想向他咨询果树种植技术的太行山老乡们不知道,那热情又利落的声音,他们已再也不能听见。
他的电脑里,还有没写完的论文;他的办公桌上,没完成的农业项目规划和正在批改的学生作业依然静静摊开——然而,它们都等不到了,等不到那个见缝插针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字斟句酌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出了名严格的人再来了……
一定是他太累了,想歇歇。
是的,他是该歇一歇了。他来不及告别,就把一身疲惫和劳累抛却,匆匆而去,未曾留下半句话。
2021年4月10日凌晨,阳光依然灿烂,春风依然和煦,姹紫嫣红的春花依旧,而李保国却悄悄地走了。他又去看他难以割舍的太行山了,他又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果园了,他又去看他相濡以沫的老区乡亲们了……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
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
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
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
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
一
“你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你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
2021年12月16日晚,“燕赵楷模发布厅”节目在河北电视台现场录制,主持人采访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后,用充满深情的声音,宣读了以上颁奖词。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向利登台为他献花并颁奖。台下观众被他的事迹感动,掌声雷鸣般响彻演播大厅。
现场熟悉李保国的人却有点诧异:“李保国咋变了模样?”
原来,一向穿着随意、不注重打扮的李保国,今天却像“大姑娘上轿”一样好好打扮了一番。他刮净胡子,理了发,还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衬衣,那是录像前一天晚上妻子郭素萍临时给他买的。这么多年,李保国身上常穿的都是劳保迷彩服和那件破旧的深灰色大袄,最好的衣服也只是一件红色运动服。
李保国诙谐地说:“俺本来脸就黑,再穿件白衬衣,岂不显得脸更黑!”导演为了追求录制效果,希望李保国最好能系上一条领带,被他拒绝了:“系那玩意儿干啥?束缚得很,纯属多余!”他坚持还是不系为好,自然而然。导演终是拗不过他。
在日常生活中,李保国就是这样一位不注重仪表,甚至偶尔显得有些邋遢的人。
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走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引领着农业林业发展的最新潮流。
正是这两点颇具意味的反差,让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称呼他“农民教授”。
二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 总结 :“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长,李保国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就是自山脚底部沿坡而上每隔四五米跨度左右各开挖一条沟,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到沟里;再把山体表层的土统一收集到沟里面,这样就达到了有土、有水的目的。
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村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邢台市临城县凤凰岭地处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再种再死。
李保国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满山岗的乱石滩下都是强碱性的礓石层。乱石滩本来就不存水,礓石层又对植物根部破坏严重,树根本活不成。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带头在凤凰岭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他们“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通过一系列治理,成功种植了薄皮核桃,使历史上的荒岗披上了绿装。很快,这些技术成果被广大荒岗丘陵区的农民复制推广,仅邢台市薄皮核桃种植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三
2021年12月10日傍晚,常年在外奔波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家中,他兴奋地抱起小孙子亲吻时,却被一声“你是爷爷吗?”的生分质疑击痛心房,这个硬汉落泪了。
想起孙子那皱起的眉头,紧绷的小脸,稚嫩的童声,李保国心里横竖不是滋味,双眸噙满愧疚。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没有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啥也干不成!”
当年从邢台山区回保定看望孩子和老人,至少要赶3个小时的汽车,再转乘7个小时的火车,经过10个小时的辗转颠簸才能到家。因路途遥远,工作太忙,李保国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1983年李保国在前南峪村搞小流域治理时,儿子李东奇刚满一岁。在后来的日子里,前南峪人给李东奇起了个小名就叫“小流域”。小流域治理好了,可“小流域”却真的变成了这里地道的山里娃,一张嘴满口流利的山根话。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为山区付出越多,亏欠家里的也就越来越多。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也在河北农大工作,当年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每每谈到跟着李保国辗转迁居于山区各地的经历时,郭素萍总不免生出诸多感慨。她说当年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老母亲,母亲岁数大了,需要照顾,可李保国工作起来不要命,也同样需要照顾。不得已,她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让老母亲和“小流域”跟上自己,同李保国一起到山里居住。可这一住就是4年多。
郭素萍常常跟着李保国一起在山里奔波,每天忙碌不停,经常过午贪黑,错过饭点。疲劳和困倦常在此时结伴袭来,李保国走上车朝座椅上一靠,“呼噜”一觉,哪里还顾得吃东西。郭素萍有时也顾不得吃饭,但始终不曾忘记叮嘱丈夫吃药。
去年冬季,李保国再次来到前南峪村指导果农剪枝。午饭后,他来到一处高坡,指着山脚下那排破旧低矮的石板房说:“这是当年我们住的地方,这些房子过去都是村子里喂牲口的地方,老百姓都没住过。可我为了让乡亲们信任我,就住在这里。”李保国边说边凝望着坡底。
“你还别说,这些房子说不定以后还真成文物了呢!”
李保国呵呵地笑出声来,笑得很爽朗。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