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林效应的理论研究弗林是美国人,于1960年代早期赴新西兰奥他高大学(University,of,Otago)教授哲学。在1970年代,为了反驳...
弗林效应的理论研究
弗林是美国人,于1960年代早期赴新西兰奥他高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教授哲学。在1970年代,为了反驳“黑人先天智力低下的”种族主义倾向的观点,弗林开始对IQ测试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他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中指出,黑人与白人之间IQ指数的差别是教育环境造成的。为了给这一观点提供经验证据,他开始跟踪美国军队的征兵记录,因为每个在美国参军的年轻人都要接受IQ测试。结果发现,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渐平等化,黑人与白人之间IQ指数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这个经验证据支持了他的“智商环境成因论”。但这个跟踪调查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每一代年轻人总是比上一代年轻人表现出更优异的IQ平均指数。具体而言,从1932年至1978年,美国年轻人的IQ平均指数提高了14点。但是,弗林效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首先,主流理论认为,IQ指数主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人类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快的“进化”。无论弗林坚持的“智商环境成因论”在政治上多么正确(如反对种族主义),但他必须对“遗传决定论”提出理论上的反驳。
弗林效应的相关理论
“弗林效应”与智商悖论
很久以来,人类似乎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我们每天面对的所谓“真实”,其实并不真实。原因是我们所认知的“真实”,事实上是通过多层“中介”予以间接表述的。这里我借用一下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著名的“三个世界”说法,即真正的真实(第一世界)进入人的特定的认知系统后就变成了观念过滤后的真实(第二世界),然后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就变成了我们面对的所谓“真实”(第三世界)。但是通过这样几度“转包”之后,第三世界的“真实”往往与第一世界的真实已全然相异。换句话说,我们面对的“真实”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人造的“真实”,与真正的“真实”已经不是一回事了。近年来西方有不少学者指出,具有“第三世界”意义上的“真实”——就是人类制造的一种观念“真实”,它与“原真实”并无太大关联。
本文所要阐述的主题,在相当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智商——是一种人造的、用以判断和定义每个个体智力水平的总称。而智商测试(IQ测试)则是判定个体智力高低的具体手段。人们经常以智商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聪颖和愚笨,并以此来决断一个人的未来走向。据悉,至今有些单位和学校依然对应聘者及考生进行所谓的智商测试,把那些所谓不合格者予以无情地淘汰。有的学校老师甚至对那些智商数值不高的学生极端漠视,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摧残并贻误终身。
我们知道,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有心理学家以做智商测试为名,将任意挑选出来的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任意指出一组是高智商,另一组是低智商。数月之后,那组被认为智商高的学生智力果然提高了不少,而另一组的学生智商却果然降低了。另外,美国有一位心理学教授经过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当年被认为智商不高的一些学生,在其后来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远高于那些所谓高智商的同班同学。于是,该教授对用智商所涵定的意义提出了有力的质疑。
那么,IQ测试所体现出来的智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是不是一种人造的判定标准来取代真实的存在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段历史。
1983年,一位叫弗林的美国教授声称,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所有发达国家年轻人的智商指数均出现了持续增长。比如从1932年至1978年,美国年轻人的IQ平均指数提高了14点。这一发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之为“弗林效应”。然而,连弗林教授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根据主流理论认为,智商指数主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人类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快的“进化”。再者,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感官享乐主义泛滥及整个社会的娱乐化倾向,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思辨精神及能力严重滑坡。“这种每况愈下的趋势被批评者称为‘弱智化’倾向”,而这种现状“与IQ指数的持续提升很不相符”,“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没有看出显著的提高,为什么他们IQ测验成绩反而提高了?”
由此来看,我们必须探究所谓的IQ测试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测试,它所揭示的究竟是属于哪一层面上的真实。其实弗林教授自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关键在于IQ测试是一种特殊的智力测验,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一系列视觉图像,每一题包含一组图形的混合,答案是要填充一个正确的图形。要解决这类问题是要细查一组变化的图标,寻找其中的规律。”
我们知道,现代化社会的一大显著特点是,人们对这个社会的接触媒介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现代人来说,“这种类型的思考并不是在阅读书籍、与人交谈或者准备历史考试中所获得的,而恰恰是在设置一个录像机的自动录制程序,或者掌握新手机的界面功能中所获得的……每一种新的视觉媒体特别是交互性的视觉媒体,都对我们大脑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解决新界面的逻辑,追寻线索,判断合适的选择,得出隐含的规律。毫不奇怪,这些正是IQ测试中我们所需要的思维技能。”
至此,我们基本明白了所谓“弗林效应”的真正内涵——这种IQ指数的持续提升,事实上是由于现代性所导致的人对外界接触媒介的变化,并以此所引起的思维方式改变所导致的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但问题是,这种智商不断提升之趋势,恰恰是以被学界广泛指责的现代性认知“弱智化”为前提的。那么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就出现了——现代人的智商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也就是说假如现代人智商提升的基础,是对感性、图像和数字的敏感度超越了理性、思考和阅读而获得的,那么这究竟是人类智力的进化还是退化?
依我之见,在以“科学”为基础的所谓的IQ测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单向度”的科学思维。正如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现代科学的整个历史,是一个日益摆脱我们对外部刺激物的分类、直到它们最终完全消失的过程,这时……唯一恰当的语言就是数学语言。”
如果说,智商之真实,只有通过“三个世界”的转换而变成了——只能在几何、图像、数字的描述中成为衡量一个人“真实”的智商,那么原本多样性的“人”,就变成了可以用一个模型制造出来的“机械人”。而这正是哈耶克所严厉批判的:“人类历史是以不计其数的人类头脑互相作用的结果。如今有如此多的人认为它必定遵循着人类头脑可以发现的简单规律,以至于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它其实是个多么令人惊骇的主张……”
回望历史,有一个8岁的儿童,曾因老师认为其“智力低下”而被赶出了校门。然而正是这个“智力低下”的小男孩,日后却为全人类点亮了夜空——由于他的发明,人们不再恐惧黑夜,那无边无际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驱散夜色的同时,也照亮了人类的未来——这个“低能儿”,就是爱迪生。
费林效应
费林是一位美国的哲学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为了反驳“黑人先天智力低下”的种族主义观点,开始深入研究智商测试。结果,他发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从20世纪初、智商测试出现以来,平均每过十年,人们的智商测试分数会提高3个百分点。分数提高主要表现在两类测试题上,那就是考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题目。
怎么解释这种趋势?费林认为,这是工业革命和科学发展带来的。现代社会和教育课程越来越注重抽象思维方式,接受科学思维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年轻人总是比老一辈人有更多机会训练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现在,就连普通人也变得更倾向于假设、抽象、和逻辑推理了,而20世纪初期,这类教育还远远没有普及,那时的普通人很难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作者举了一个的例子。话说在20世纪初,有一位来自前偏远地区的农民,接受了一次智商测试。
测试官出了一道逻辑推理题,是这么说的:在终年积雪的地区,所有的熊都是白色的;新地岛是一个终年积雪的地方;那么,新地岛的熊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这道题是最简单的三段论推理,现在连小学生都可以立即回答出来。但这位农民却无法理解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我只见过黑熊,没见过的我就不知道了。
测试官一看,这位的思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就提示说:“我的意思是,从我刚才说的话里,你可以推测出什么?”
农民回答说:“刚才那些话,要是一个没去过那地方的人说的,我可不相信。如果有个阅历丰富的老人见过白熊而且把这事告诉了我,我才相信。”
你看,这位农民依然不在逻辑推理的频道上,他的思维方式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是一种根据实际经验的思维方式。用俗话说,就是眼见为实。要么他自己亲眼见过,要么是一个可靠的人亲眼见过,他才能判断是一件事情是真的。
我们不能说这位农民的智力比不上一个现代中国的小学生,他只是没接受过逻辑思维的训练。
费林效应说明智力是动态发展的,一个人的在某个方面的智力水平,是他之前所学知识和所受训练的结果。如果在更宽泛的环境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中,给人以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任何人都能够表现出很复杂的推理能力。
关于情商和智商
情商与智商相比,哪个更重要/?智商高的人情商会一样的高吗?什么是智商
智力商数,简称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但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由法国的比奈 (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所发明,他根据这套测验的结果,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最新的研究表明,智商不单是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生活环境有关。即智商的高低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
智商的计算公式
智商是某个人智力的商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一个人的智力年龄(Mental Age,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比值乘上100。其计算公式如下:
IQ测验结果接近于正态分布,颜色带表示标准差的大小
IQ = 智商;
MA = 心智年龄(智力年龄);
CA = 生理年龄(实足年龄)。
现代人平均智商在逐渐增加,被称为弗林效应,但不了解其原因是智力实际增长还是因为测量的原因所导致。
假如一位4岁的儿童做智商测验时,他答对的题数相当于一位5岁儿童平均所答对的题数,经过反复的测试后,若其结果显示这位儿童的智力水平达到平均年龄在5岁的儿童的智商测定分数时,我们即认为该儿童的智力年龄为5岁。由于他的实足年龄为4岁,因此套入公式后,他的智商为125。即:
所以,一个人的智商越高就显示这个人的智力水平比同龄人更高,也表明了他比别人更聪明或掌握更多的知识。智商的高低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但我们只凭智商来推断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就显得不够完善,甚至产生很大的偏差。
智商的评定方法
智商是智力数量化的单位,是将个体智力水平数量他的估计值。关于智商高低的评定,主要有以下两种评定方法。
一是经验评定法。根据试验将人群中每个人的智力划分为上智、下愚、中人、天才、朦胧(moron)、愚笨、白痴。
二是正态曲线评定法。根据正态分布曲线以100为标准,以15为标准差,将人群的智力划分为以下几种,具体见下表。
智商分数 评定结果
145以上 天才
130~144 极优秀
115~129 优秀
100~114 中上
85~99 中下
70~84 临界
50~69 弱智
54以下 智力低下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EQ)
什么是情商
情绪商数(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EQ),通常简称为情商,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于1991年创立,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同所有新词刚流行一样,要确切说明其定义不是一件容易事,就连那些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心理学家也并没有对其下过确切定义。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情商”指的是“信心”、“乐观”、 “急躁”、“恐惧”、“直觉”等一些情绪反应的程度。
丹尼尔·高尔曼(Daniel Goleman)和其他几个研究者,揭露了情绪智商的概念并声称它至少像更传统的“智力”一样重要。跟智商(IQ)不一样,情绪智商可经人指导而改善。
如今,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EQ是难以获得成功的。EQ高的人,人们都喜欢同他交往,总是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同时,人际关系也是人生重要资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权变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弗雷德·卢森斯(Fred Luthans)对成功的管理者(晋升速度快)与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绩效高)做过调查,发现两者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维护人际网络关系对成功的管理者贡献最大,占48%,而对有效的管理者只占11%。可见,在职场中,要获得较快的成长, 仅仅埋头工作是不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情商的作用
1、情商是指情绪控制能力或情绪智力高下,虽然它不适于象智商那样用数值尺度来测量,但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式来了解。
2、情商与智商不是对立的。有的人有幸既有较高的智商又有较高的情绪商,有的人则只有其中之一。研究人员一直都在努力了解情绪商与智力商之间是怎样互相补充的,例如,一个人对付压力的能力是怎样使他集中智力并将智力付诸实用的。
3、在预测人的成功时,了解情绪智力比通过智商测试以及其它标准化成就测试测量出的人的智力水平更有价值。
4、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人们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能力,使情绪商因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个人成功。
情商的实用价值
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它们对企业应如何决定该雇佣谁,父母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学校应怎样教育学生都是有用的。以下介绍几个与事管理及预测的人的成功有关的“情绪商”的实验案例。
1、“软糖实验”。该实验通过观察四岁儿童对果汁软糖的反应预见他们的未来。实验方法是,研究人员将孩子们带到一间陈设简单的房间,告诉每个孩子说,你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汁软糖。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不拿它直到等我外出办事回来,你就可以得到两颗糖。说罢便离去了。当他回来后便兑现承诺。然后,科学研究就这一些参加实验的孩子成长的过程进行。
在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题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四岁时能以坚持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通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组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2、“乐观测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某保险公司某年雇佣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每名推销员的培训费高达30000美元。雇佣后第一年有一半人辞职,四年后这批人只剩下五分之一。原因是:在推销人筹保险的过程中,推销员得一次又一次面对被人拒之门外的窘境。为了确定是不是那些比较善于对付挫折,将第一次拒绝都当作挑战而不是挫折的人就可能成为成功的推销员,该公司向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讨教,并请他来检验他自己关于 “在人的成功中乐观的重要性”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当乐观主义者失败时,他们会将失败归结于某些他们可改变的事情,而不是某些固定的、他们无法克服的弱点;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克服困难,改变现状,争取成功。塞里格曼对15000名参加过两次测试的新员工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两次测试一次是该公司常规的甄别测试,另一次是塞里格曼自己设计的用于测试被测者乐观程度的测试。这些人中有一组人没有通过甄别测试但却在乐观测试中取得“超级乐观主义者”成绩。跟踪研究表明,这一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们的推销额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从此以后,通过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便成为被录用为该公司推销员的一个条件。
3、企业人事管理者对“情绪商”的认识案例。在美国企业界,人事主管们普遍认为,“智商使人得以录用,而情绪商使人得以晋升”。一个著名的案例是,被誉为新泽西聪明工程师思想库的贝尔实验室(at&t)一位经理受命列出他手下工作绩效最佳的人。从他所列出的名单看,那些认为工作绩效最好的人不是具有最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情绪传递得到回应的人。这表明,与在社会交往方面不灵、性格孤僻的天才相比,那些良好的合作者和善于与同事相处的员工更可能得到为达到自己的目标所需的合作。
另一个案例是,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大卫·坎普尔及同事在研究“出轨的主管人中”(指昙花一现的主管人员)时发现,这些人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到“情商”研究对于个人成功及改进组织人事管理的实用价值。
你还想了解什么商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