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这本书读完后,感觉似乎有些东西触碰到自己,但如果给别人讲这本书,又觉得很多关系似乎都弄得不是很清楚。,这里我就试着理...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这里我就试着理一理自己的思路。
先从新知说起,内心冲突每个人都有,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等因素。但是因为从小与人际互动的环境不一样,很多人内在需要的缺失,导致这些人没办法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冲突,采用了一些防御措施。
比如采取合理化、问题外化、玩世不恭等方式,并出现较为明显的亲近他人,抗拒他人,疏离他人的人格特征。
同时,因为害怕面对冲突,还建立起一个理想的自我。当理想自我与现实差距越大,就会越疏离自己,越无法觉察自己真正的内在冲突。
所以如果不能做到自知,不能做到自我觉察,就要找专业心理咨询师。
这里重点讲下自己的收获。
1.亲近他人的倾向,会压制自己的愤怒,然后通过合理化方式逃避冲突。之所以有这样的倾向,因为误以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掩盖内在的冲突,其实根本没有,欲望和攻击带来的矛盾,并不会因此掩盖,而是会带来更多的矛盾。
反刍就是这样产生的,压制的攻击成为内在攻击,不断回放痛苦片段,不断反噬自己。
正确的面对方式是: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真正的内在矛盾是什么。
还有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否则很容易永远达不成目标,担心他人评价,不想承担责任的后果,太多的恐惧,就会让人摇摆不定,甚至常常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
2.要打破理想的自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察到自己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她总是在我生活遇到挫折和孤独的时候出现。
当我意识到她在某种程度上让我逃避现实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躲避她,只要想到她,我就会强制忘记,那段时间我有点抑郁,总是不开心。
其实这就是理想的自我。理想的自我里藏着那个自卑的自己。
后来,还是做了和解,我没有强制让她离开。毕竟这套防御跟随我那么久,没了它,我不知道如何生存。
这本书作者的建议是,理想的自我还是要打破的,不过要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一些力量和自信的时候。
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有一些问题,明明是很好解决的,但也许你真的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这个问题的背后有太多的恐惧,太多的无可奈何。所以不要轻易评价一个人,也不要轻易评价自己。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
最近花了20天的时间,读完了<<我们内心的冲突 >>这本书,读完以后的感觉其实很混乱,觉得自己好像了解了自己的神经结构,但是又觉得很复杂。就像一层浓雾笼罩,但总想要努力拨开见天日。
在写这个读后感之前,我先去豆瓣读书里看看了大家对这本书的解读,发现有些人对这本书也有同样的困惑。但是不管怎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我记录一下对我有意义或者深有启发的内容吧。
可事实是,你羡慕的那些人可能是强者,早已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要么就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冲突已经变得虚弱无力,也不太需要再做什么决定了。但外表有可能只是假象。
孤立的人很像僵尸----人本来死了,却又被救活,虽然能像人一样生活,但是没有生命。
内心的逆流越凶猛,活着就越累。
就像一辆汽车,刹车还没松开,就被司机硬生生地超前开。
承担责任是一个人获得内心真正自由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只有改变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只需要做出一丁点的努力,有那么一丁点的进取心,就能改变这种状态。
可能你看到的是虚假的外表,别人也在受苦。
他讨厌死自己了,看都不肯看自己一眼。
再一次梳理这本书,好像能从宏观上把握这本书的主线了。从神经症的冲突到患者所做的各种尝试再到得不到解决产生的后果。这本书讲了很多的问题点,很多时候都能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缩影,例如理想化形象的驱使、做事不允许自己有努力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屈从型的人格一切的内心来源于外界等等。唯一欠缺的或许是我们该如何做吧。但是就像作者说的每个人可能是各种人格的结合,没办法给出一个完整统一的答案。
只有自己内心强大了,能把理想化形象放的低一些,又或者接受很多时候自己的无助,然后才能真正的去掌控自己的生活,减少内心的争斗,承担责任,改变现状吧。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完整版)
讲书人:李拓
听这本书,能为我们解决的问题:
①在工作学习中的畏难与拖延。
②在社交场合中的害羞与紧张。
③在日常生活中的无聊与烦躁。
金 句 精 选
1:人际关系的混乱和缺失,是造成神经症的主要原因。
2: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有改变自己,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3: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能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
4:一个人越是纠结,遇到的障碍就越多。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解决我们内心冲突的。
基本冲突与三种人格
人格倾向的产生是由于缺少清晰的价值观,长久的压抑损害正常的人格形成的偏执人格。
人格分类:
一:顺从性人格:压抑自己顺从,别人特别能忍受折磨看不到别人的问题,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二:攻击性人格:极强的控制欲去控制对方、伤害对方、指责对方争取话语权全没有同情心,不会被温柔感动。
三:孤僻型人格:认为外界非常危险,唯有鼓励才是解决的办法,远离人群回避冲突,持久的孤独和不安。
这三类人格为了掩饰冲突所做的努力:讨好、对抗、回避、用理想化自我、冲突外化、玩世不恭的态度……这些形式来掩饰自己真实的自我。
当冲突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的后果:恐惧感蔓延、人格的萎缩、绝望的情绪、施虐倾向。
书中以王同学厌学最后抑郁为例,分析如下
1:基本冲突:自我认知智力不足,但又认为成绩好,才能被尊重
2:防御手段:理想化自我“只是厌学,不是学不好,”外话冲突“一学习就头疼”
价值观:学习不好就没有价值。
在这几点错误的认知下,他不断地压榨自己努力学习,对自己其他方面和别人的其他方面的优秀视而不见,导致达不到超我(理想化自我)的状态就产生了抑郁。所以破解的办法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发现自身情感价值,发现亲朋对自己的需求,认识到人际的安全,以真实的自我迎接生活。
感悟:我们的心理结构,把我们分成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模块,本我就是最原始的喜欢躲懒、享受的;超我就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自我就是在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真实的自己。简单说,我们头脑中永远有一只怪兽和一只天使在打架,我们喂养哪一只哪一只就会取得胜利,所以这就是我们内心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当我们了解到这个根本原因以后平时可以多通过分析本我是什么样子,超我是什么样子把这中间的平衡点找到了,那我们的内心冲突就会变得平和。首先我们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破解人际关系的困局,要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才能避免自己的懒惰。
《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本书的第一版发行于2006年。从那时起,本书被翻译为近二十种语言,并在冲突解决领域长期畅销。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展开。故事开始于有各种问题的孩子和家长们,聚集到摩利亚野营地,这些孩子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偷盗、逃学……展现着程度不一的叛逆,却都足以让父母们苦恼,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不仅仅是改变孩子们的生存集训,对于家长们,也经历了长达两天的“成长蜕变”。我们将跟随这些问题少年的家长们通过两天的座谈,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冲突的内核,直面自己内心最初的冲动,学习如何去化解内心的冲突。
此书虽然是以解决“亲子”问题的故事为主线,但同时对亲密关系、职场行为,甚至国际战争都有所涉及,让我们更通透的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内心,进而学会从生存之道、背叛自我、影响力金字塔三个方面了解冲突的真相,解决问题。
1.
我们常常认为,冲突是由单方面引发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双方都是主动参与到其中,激化了矛盾,书中把这种行为称为“合谋”。“合谋”比“冲突”更加准确地表现出了其中主动参与的意味,也就是说,处于冲突中的人,都是参与者。
书中讲述了汉娜和阿维的一次小冲突:阿维要去看球赛,汉娜生气阿维不肯按计划去修草坪,阿维看球赛回来堵气半夜去修草坪,两人整晚都在怄气......。作者因此绘制了一张合谋图表:
1.她做 (坚持要他按照她说的做、抱怨、纠缠) → 2.他看待 (一件物品:苛刻、不讲理、唠叨)→ 3.他做 (抗议、不满地妥协)→ 4.她看待 (一件物品:自律、不善解人意、不成熟)
通过这样的冲突事例,我们会意识到合谋就是参与者主动激起他们本来在反抗的东西的一种冲突,冲突双方都开始刺激别人身上那些我们原本在谴责的特质,冲突因此升级。
2.
书中讲述了萨拉丁对待敌方阵营人员的故事。萨拉丁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领袖,曾领导穆斯林抵抗势力于1187年从十字军手上夺回耶路撒冷。他对待敌人和同胞同样友善,如,他曾应一敌方阵营人员的恳请,派人去奴隶市场寻找她被偷的小孩,并保护她们回到敌方营地。又如,他曾同意在推罗的一位敌方将领的恳求,允许他去耶路撒冷,把他的妻子接到推罗;当这位敌方将领到了耶路撒冷,发现城内无人指挥保卫战,恳求萨拉丁允许他留下来带领人民抵抗萨拉丁的军队,萨拉丁不仅同意了,还派人把他的妻子安全护送到了推罗。又如,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严格命令手下人不准伤害任何一个基督徒,也不准抢走他们的任何财物,并宣布战败者还可以随时来耶路撒冷朝圣。
在故事之后,作者绘制出了萨拉丁的生存之道图解:
随即,作者对“生存之道”做了解释。“生存之道”的理论,由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最先提出。马丁·布伯认为:人类基本上有两种生存方式: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把其他人视作人,或者把人视作物。他把这第一种生存之道称作‘我-你’之道,第二种则称为‘我-它’之道,并且他认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我-你’或‘我-它’关系中——将他人视作人或视作物。
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和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的区别,说明了一点:任何行为,哪怕是像战争这样严酷的行为,也能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以萨拉丁的故事来说就是,夺走耶路撒冷其实有两条路:从人手中,或从物手中。
进而作者通过书中人物尤瑟夫说到:在发生冲突前,我们都会有一个选择----你是把对方看成是“人”,还是看作是“物”。作为人,每个人都有感觉,我们要尽可能地设身处地摆正心态,考虑对方。而作为“物”,就没有所谓的感觉一说,我们就可以任意发泄自身的情感了。作者让我们在做出任何选择之前,谨慎思考自己的“生存之道”,把其他人视为人,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摆脱一触即发的“战争”。
3.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些事、某种做法是错的,却偏偏义无反顾地去做,结果必然引发了矛盾,或者是和别人的矛盾、或者是和自己的内心冲突。作者告诉我们,这是“自我背叛”,也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对自己的感受的背叛。
为什么会这样呢?书中给出了解释:一切的自我背叛行为,都源自于我们给自己的开脱,也就是常说的找借口。这些“借口”是我们的内心存在的选择方框,将我们禁锢在其中。
进行自我开脱,限制我们自由的方框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1)高人一等;(2)理所当然;(3)重视他见;(4)低人一等。可能有人会涵盖多种。对待不同的事情,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借口”。
四种常见的选择方框图解如下:
4.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自我开脱的方框负责,对自己责怪他人的行为负责,同样我们也能靠自己摆脱它们。为此,作者提出了 ‘摆脱方框’程序 ,具体步骤如下:
1- 寻找方框的标志(怨恨、自我开脱、将别人概念化甚至妖魔化、常见的方框形式等)
2- 找到一个方框之外的地方(方框之外的人际关系、记忆、活动、地点等)
3- 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当下的处境(也就是说,从方框之外的角度来审视)
4- 根据我所发现的东西行事;做我感觉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书中,尤瑟夫讲述了他摆脱方框的详细过程和感受:
5.
不管是生存之道,还是选择背叛自我,它们都来自于我们内心中的一座塔——影响力金字塔。
在《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先是将它一分为二:纠正错误和帮助一切重回正轨。在解决冲突时,我们常常倾尽全力去纠正错误,改变别人,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努力让一切重回正轨。
影响力金字塔,从塔尖到塔底,讲的就是从处理差错到帮助一切重回正轨。具体来说,依次是纠正→教学&沟通→倾听&学习→建立良好关系→和其他具有影响力的人建立良好关系→走出方框/得到内心的和平
尤瑟夫以其经验讲述了金字塔教给他三个重要教训,正是这些教训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用它的公式:
教训1-应该多在金字塔中较低的层面上花费时间和功夫。
教训2-在金字塔中,解决其中一层的问题的方法永远能在下一层找到。
教训3-最终,我们在每个层面上的成功都取决于金字塔的最底层——我的生存之道。
这座金字塔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来让一切重回正轨,而非处理差错。比如说,要是我们的孩子在发脾气,我们的另一半在生闷气,或者我们的同事在抱怨,去纠正他们的做法往往没什么用。就如书中尤瑟夫对卢说的那样,“无论他(卢的孩子)在这儿变得有多好,如果身为父母的你们还保持原样,那么就会重蹈覆辙”。换句话说,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不能单靠处理差错、纠正它们就能解决。在完整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行为和深层意识时,影响力金字塔想要教会我们的是:选择做萨拉丁,还是做“十字军”,其权利在我们。
6.
故事中的尤瑟夫面向所有家长所说最后一段话发人耳聩:
由于美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因为文化差异,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事例有的看似也不是很贴切,好在作者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相对于类似的心理学著作来说,还算是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说不定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把这本书翻出来重读一遍。
想起了书中提到的马丁·布伯,他的代表作《我和你》在我的书库中已“睡”了很久,每次我都只是翻个开头,就再也没有勇气“啃”下去。
读此书,也算对心理学经典著作的一次间接学习吧。
合上此书前,我想带走此书中的一句话:要想彻底地解决我们在工作中、在家里和在真正的战场上遇到的战争,我们必须要先结束我们心里的战争;虽然有些仗我们必须要打,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一颗和平的内心来对待它们。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