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好家教读后感怎么写《好父母,好家教》读后感平平淡淡2021-01-22,阅读,691关注,社会在进步,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用老思想,要和...
好父母好家教读后感怎么写
《好父母 好家教》读后感
平平淡淡
2021-01-22 阅读 691
关注
社会在进步,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用老思想,要和孩子不断的沟通与学习,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我深知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言传身教,怎么样做好一个好妈妈让孩子不反感,我带着学习的心态读了这本书。
第一次做父母不知道怎么样去表达对孩子的爱,怎么样去达到更好的沟通,其实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用来当着沟通的桥梁,书信就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父母知道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接受,才能更好的教育。
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告诉孩子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收获你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坐享其成。
我们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的行为习惯,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心里健康和行为习惯也是至关重要,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后的成长和在今后的社会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教育孩子要让他成为乐观开朗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成为学习的机器,在当今社会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在压力过大的时候能很好的自我调节。
如何去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现在有些行为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要靠父母怎么样去引导他,让他在以后的路很少走弯路,走正道。
看完这篇文章我有很深的感悟,因为里面很多都是说的我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结合书中所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像书中所说,家庭似孩子的一道染缸,你的一言一行关系着以后孩子的成长,做到一个好父母很难,但是只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我要对自己说加油,做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
更新于 2021-01-22
平平淡淡
2021-01-22 阅读 691
关注
社会在进步,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用老思想,要和孩子不断的沟通与学习,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我深知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言传身教,怎么样做好一个好妈妈让孩子不反感,我带着学习的心态读了这本书。
第一次做父母不知道怎么样去表达对孩子的爱,怎么样去达到更好的沟通,其实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用来当着沟通的桥梁,书信就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父母知道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接受,才能更好的教育。
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告诉孩子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收获你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坐享其成。
我们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的行为习惯,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心里健康和行为习惯也是至关重要,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后的成长和在今后的社会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教育孩子要让他成为乐观开朗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成为学习的机器,在当今社会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在压力过大的时候能很好的自我调节。
如何去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现在有些行为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要靠父母怎么样去引导他,让他在以后的路很少走弯路,走正道。
看完这篇文章我有很深的感悟,因为里面很多都是说的我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结合书中所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像书中所说,家庭似孩子的一道染缸,你的一言一行关系着以后孩子的成长,做到一个好父母很难,但是只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我要对自己说加油,做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
更新于 2021-01-22
教好父母读后感
教好父母读后感好父母,好家教》读后感
分类: 读书读书
又一本书读完了,又一篇读后感出炉了。话说也好久没写东西了,这篇写的出奇的多,好几千字啊。
单看题目,我们就知道,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不管有多么高深的道理,多么多的道理,都没这句话来的客观和实际。所以,我一直坚信,父母个人的修养、思想、风格、为人处世、魄力、性格等等的言传身教胜过父母或老师好言相劝的千言万语。
以上的观点是我现在对孩子家教问题的看法,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自己受爸爸和妈妈的影响很深刻。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就有这样一种意识“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值得我们甚至全世界人们佩服的伟人,可是对我来说我最佩服和敬佩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在和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自己也会经常说起这句话。
其实,如果你让我一五一十的说说爸爸和妈妈小时候都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我从来就不记得爸爸和妈妈有过哪一次,非常正式的给我们上过教育课。
我只知道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爸爸在家里教我认字,结果我学不会,爸爸失去了耐心并带着伤心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我的记忆也就停留在爸爸在我屁股上狠狠的扇了一个巴掌。据后来妈妈跟说,屁股上的巴掌一天都没消下去,妈妈因此还和爸爸吵了一架,气得一整天没吃东西。想想,那个时候最伤心的估计是爸爸,因为爸爸心里一定在想,我怎么就那么笨,对我有点失望,有点“恨铁不成钢”。可是,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也就仅仅教训了我这一次。没过几天,我就被送进了学校,那本不是一个招生的季节。呵呵,我是“插班生”。我的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始了。仿佛一眨眼的功夫,我的青葱岁月,往事不堪回首啊!
后来长大了,想想我很奇怪的是,我们做错了事情都会主动的给爸爸和妈妈说,从来就没有像有些孩子仅仅因为打破了一只碗,弄丢了钥匙或者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就惴惴不安不敢给家长说。我很奇怪,我们的勇气都来自哪里?所以,在爸爸妈妈面前我们总是不会觉得因为做错了什么事情感到害怕,而是觉得爸爸妈妈一定很通情达理,只要自己说明原因,爸爸妈妈一定会原谅我们。因此,我相信不管我做了什么事情,身后都会有很强大的爸爸和妈妈支持我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竟然会成长的那么懂事,包括之后我们的弟弟和妹妹。但是,记忆中却没有打和骂。
我曾经很不好意思的在大学卧谈的时候把我觉得最难以启齿的一件事说出来了,至今都觉得小时做的这件事很罪恶。可是说出来以后,竟然也有那么多的同学做过,我们的童年啊,竟然也这样的相似?这件事就是“偷钱”,好像记得是十块钱吧,但是觉得好多好多的钱,好像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因为买完零食以后,老爷爷找给我的零钱我的小手都抓不完的样子。妈妈发现以后,我就赶紧跑,心里害怕极了,因为那个时候我家很穷的,而且那个时候十元钱已经是很多的钱了。但是没有打和骂,好像记得妈妈就和我一起坐在河边,不记得都跟我讲了什么。但是,那个镜头和画面还模糊的记着,想到这里就泪流满面。我亲爱的妈妈,真的很伟大。
那次“偷钱”事件以后,改变了自己很多。就是现在爸爸和妈妈也一直跟我讲“钱并没有那么重要”,每次都听得我很感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啊。但是爸爸和妈妈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挣了很多的钱,至少把我跟弟弟和妹妹养育这么大就已经很不容易,况且我觉得爸爸和妈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懂事,很孝顺,爸爸妈妈也因此很自豪,我也觉得这是爸爸妈妈最成功的地方。
之后,妈妈说钱随便我们花,只要我们需要钱了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直接把钥匙给我们,抽屉里的钱随便我们拿。呵呵呵,很幸福,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实现“财政自由”了哈。之后高中以后要住校的,妹妹初中也去了市区一所不错的学校,也要住校。但是,每次交学费的时候或者平时拿生活费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也不过问,随便我们拿。神奇的是,就算是爸爸妈妈不过问,我们都会主动的清清楚楚的交代我们拿了多少,用在了什么地方,还剩下多少,最后一定把这个“帐”给兑上。就算平时出去逛街、出去玩、我们都会把这个帐给妈妈算清。妈妈经常说“你们大了,也懂事了,什么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你们自己可以决定了,只要不做让你爹妈丢脸的事情就行。”呵呵呵,我爸爸和妈妈很爱面子的,这一点很深刻。
所以,在我的成长中,也是不缺钱花的人,可是自己从来就没有乱花钱过、浪费过。就是我爸爸和妈妈也都说我很节俭,哈哈哈哈,我是不是也该觉得很自豪呢?我觉得,爸爸妈妈心里也一定很美滋滋的呢。
大三的寒假,最悲催的一年。手机被盗没十天,就丢了三千块,我的生活费啊,很多钱啊。心痛的要死,哭得我江河澎湃。本来不想告诉爸爸妈妈的,不是因为害怕批评,是因为怕爸爸妈妈心疼。可是,还是忍不住说了。结果,那一刻妈妈让我觉得其实挣钱很容易,而且钱也没那么重要,不就是三千块吗。其实,爸爸妈妈挣钱真的很不容易。可是那一刻,妈妈却要我知道,只要几天爸爸和妈妈就可以把这些钱挣回来了。说实话,挣钱哪有那么容易,任何人挣钱都不容易的。我知道爸爸妈妈是在安慰我。宿舍同学问我家长有没有批评我,说了以后,同学都夸我爸爸妈妈。老爸老妈再一次为你们感到自豪。
也是大三的时候,爸爸给我写了一封信,被宿舍同学羡慕、嫉妒加恨啊。看到熟悉的字迹(插一句,爸爸的字很漂亮,我爸爸之前可是画的一手好画的)看到称呼“瑞丽我儿”,就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然后赶紧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又一次稀里哗啦。写到这里,我又开始稀里哗啦。在爸爸妈妈面前,我就是那么的没出息,很容易被感动,很容易就哭。
记得小时候,很流行认干爸和干妈。那个时候很羡慕有干爸和干妈的孩子,因为一个孩子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一定很幸福,一定会得到很多的疼爱,有那么多的人爱自己多好啊。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估计和我奶奶有关。因为奶奶那个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偏偏大伯家两个儿子,都是我堂哥;偏偏我三叔家有个大儿子,是我堂弟。本来只有自己是女孩应该会被疼爱,可是奶奶更爱堂哥和堂弟,往事不堪回首,呵呵呵。
据后来老妈“爆料”,小时候有一位叔叔要认我当干女儿,结果被我爸爸和妈妈坚决拒绝了。这是我上高三那会儿妈妈告诉给我的,我问为什么没答应?妈妈的意思是,那个时候人家门楣光鲜、有头有脸、有钱有地位的,咱们比不起,那个时候咱们家很穷。那一刻,我又狠狠得佩服了爸爸妈妈一次。可是,现在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那位叔叔家也不错。只是,这位叔叔“喝多了”的时候还会跟我爸爸妈妈说起之前的事情,说我们本来可以成为亲家的。要不是这位叔叔经常“喝多了”的事情,估计爸爸妈妈也不会告诉我这件事。
感觉自己大了以后,特别是开始上大学那一年,爸爸妈妈经常给我“爆料”小时候的事情。听了以后,感觉自己小时候很可爱、现在很感动、听得时候都想哭出来。我很感动爸爸妈妈在我们成长中,每时每刻注入的爱和心血。我也真的很想让爸爸妈妈知道,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最最爱的是爸爸和妈妈,他们很伟大。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很伟大,都值得我们敬佩,养孩子真的不容易,特别是能培养一个很健康的孩子,一个心灵健康的孩子。“成人比成才还要重要”。
爸爸妈妈真的很普通,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最勇敢、最坚强、最勤劳、最聪明…
都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年龄,要开始思考家庭、孩子、工作等等各种事情。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一转身,自己就长大了,父母都变苍老了,世界就沧海桑田了。时间这把剑真的很锋利,锐不可当。
我在想,自己身为父母的时候,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爱,又不是溺爱,却如细雨细如声?教,又不是刻意的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管,又不是束缚,而又能自由翱翔?到底怎么做才是“适可而止”?话说回来,知道理论也不一定会做到,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扯了这么多,好像跟这本书没多大的关系。哈哈哈,说到爸爸和妈妈就有很多的话要说。我觉得自己以后也考虑考虑为了我爸和妈写一本书,就叫《我的父母,我的家教》,哈哈哈…
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孩子能健康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怎么样做人,这样再讨论孩子怎样成才才会有意义。
家长也需要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吧,做孩子的老师,更要做孩子的朋友。
反正我们几个孩子几乎有什么事情都会跟爸爸妈妈说的,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他们该出主意的时候出主意,该让我们自己决定的就让我们自己决定。家里有什么难决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会讲给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不过大多数还是爸爸妈妈知道该怎么解决哈。我们小孩子都是“瞎指挥”,不过也会给爸爸妈妈灵感吧,哈哈哈哈…
爸爸妈妈跟我们说,他们最自豪的事情还有就是我们绝不会撒谎,爸爸妈妈也不允许我们撒谎。所以,爸妈都很信任我们,交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很放心,我们一定也不会让爸妈失望就是了。
我很庆幸自己有个好爸爸好妈妈,我很庆幸在这么民主、自由的家庭里长大,我很庆幸自己还不至于那么让爸妈失望吧!好吧,以后继续加油!我也要做个好女儿,以后还要做个好妈妈、好老婆、好奶奶、好外婆…妈呀,好多的角色要扮演呢,人这一生真的不容易,也不简单。妈妈经常说“你觉得熬成一个小老婆有那么容易啊?”
呵呵呵,不容易啊,越是年老,越是经历的多,越是有故事,越是有很多的人生感悟,他们可以告诉你很多你还没有经历,但是有可能要经历的事情,会给你讲很多的道理。这也是我比较喜欢和比我年龄大的人交流的原因。
以后我也会变老的,老了以后的我是什么样子呢?我想一定会很慈祥吧!
分类: 读书读书
又一本书读完了,又一篇读后感出炉了。话说也好久没写东西了,这篇写的出奇的多,好几千字啊。
单看题目,我们就知道,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不管有多么高深的道理,多么多的道理,都没这句话来的客观和实际。所以,我一直坚信,父母个人的修养、思想、风格、为人处世、魄力、性格等等的言传身教胜过父母或老师好言相劝的千言万语。
以上的观点是我现在对孩子家教问题的看法,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自己受爸爸和妈妈的影响很深刻。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就有这样一种意识“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值得我们甚至全世界人们佩服的伟人,可是对我来说我最佩服和敬佩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在和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自己也会经常说起这句话。
其实,如果你让我一五一十的说说爸爸和妈妈小时候都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我从来就不记得爸爸和妈妈有过哪一次,非常正式的给我们上过教育课。
我只知道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爸爸在家里教我认字,结果我学不会,爸爸失去了耐心并带着伤心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我的记忆也就停留在爸爸在我屁股上狠狠的扇了一个巴掌。据后来妈妈跟说,屁股上的巴掌一天都没消下去,妈妈因此还和爸爸吵了一架,气得一整天没吃东西。想想,那个时候最伤心的估计是爸爸,因为爸爸心里一定在想,我怎么就那么笨,对我有点失望,有点“恨铁不成钢”。可是,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也就仅仅教训了我这一次。没过几天,我就被送进了学校,那本不是一个招生的季节。呵呵,我是“插班生”。我的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始了。仿佛一眨眼的功夫,我的青葱岁月,往事不堪回首啊!
后来长大了,想想我很奇怪的是,我们做错了事情都会主动的给爸爸和妈妈说,从来就没有像有些孩子仅仅因为打破了一只碗,弄丢了钥匙或者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就惴惴不安不敢给家长说。我很奇怪,我们的勇气都来自哪里?所以,在爸爸妈妈面前我们总是不会觉得因为做错了什么事情感到害怕,而是觉得爸爸妈妈一定很通情达理,只要自己说明原因,爸爸妈妈一定会原谅我们。因此,我相信不管我做了什么事情,身后都会有很强大的爸爸和妈妈支持我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竟然会成长的那么懂事,包括之后我们的弟弟和妹妹。但是,记忆中却没有打和骂。
我曾经很不好意思的在大学卧谈的时候把我觉得最难以启齿的一件事说出来了,至今都觉得小时做的这件事很罪恶。可是说出来以后,竟然也有那么多的同学做过,我们的童年啊,竟然也这样的相似?这件事就是“偷钱”,好像记得是十块钱吧,但是觉得好多好多的钱,好像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因为买完零食以后,老爷爷找给我的零钱我的小手都抓不完的样子。妈妈发现以后,我就赶紧跑,心里害怕极了,因为那个时候我家很穷的,而且那个时候十元钱已经是很多的钱了。但是没有打和骂,好像记得妈妈就和我一起坐在河边,不记得都跟我讲了什么。但是,那个镜头和画面还模糊的记着,想到这里就泪流满面。我亲爱的妈妈,真的很伟大。
那次“偷钱”事件以后,改变了自己很多。就是现在爸爸和妈妈也一直跟我讲“钱并没有那么重要”,每次都听得我很感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啊。但是爸爸和妈妈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挣了很多的钱,至少把我跟弟弟和妹妹养育这么大就已经很不容易,况且我觉得爸爸和妈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懂事,很孝顺,爸爸妈妈也因此很自豪,我也觉得这是爸爸妈妈最成功的地方。
之后,妈妈说钱随便我们花,只要我们需要钱了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直接把钥匙给我们,抽屉里的钱随便我们拿。呵呵呵,很幸福,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实现“财政自由”了哈。之后高中以后要住校的,妹妹初中也去了市区一所不错的学校,也要住校。但是,每次交学费的时候或者平时拿生活费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也不过问,随便我们拿。神奇的是,就算是爸爸妈妈不过问,我们都会主动的清清楚楚的交代我们拿了多少,用在了什么地方,还剩下多少,最后一定把这个“帐”给兑上。就算平时出去逛街、出去玩、我们都会把这个帐给妈妈算清。妈妈经常说“你们大了,也懂事了,什么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你们自己可以决定了,只要不做让你爹妈丢脸的事情就行。”呵呵呵,我爸爸和妈妈很爱面子的,这一点很深刻。
所以,在我的成长中,也是不缺钱花的人,可是自己从来就没有乱花钱过、浪费过。就是我爸爸和妈妈也都说我很节俭,哈哈哈哈,我是不是也该觉得很自豪呢?我觉得,爸爸妈妈心里也一定很美滋滋的呢。
大三的寒假,最悲催的一年。手机被盗没十天,就丢了三千块,我的生活费啊,很多钱啊。心痛的要死,哭得我江河澎湃。本来不想告诉爸爸妈妈的,不是因为害怕批评,是因为怕爸爸妈妈心疼。可是,还是忍不住说了。结果,那一刻妈妈让我觉得其实挣钱很容易,而且钱也没那么重要,不就是三千块吗。其实,爸爸妈妈挣钱真的很不容易。可是那一刻,妈妈却要我知道,只要几天爸爸和妈妈就可以把这些钱挣回来了。说实话,挣钱哪有那么容易,任何人挣钱都不容易的。我知道爸爸妈妈是在安慰我。宿舍同学问我家长有没有批评我,说了以后,同学都夸我爸爸妈妈。老爸老妈再一次为你们感到自豪。
也是大三的时候,爸爸给我写了一封信,被宿舍同学羡慕、嫉妒加恨啊。看到熟悉的字迹(插一句,爸爸的字很漂亮,我爸爸之前可是画的一手好画的)看到称呼“瑞丽我儿”,就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然后赶紧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又一次稀里哗啦。写到这里,我又开始稀里哗啦。在爸爸妈妈面前,我就是那么的没出息,很容易被感动,很容易就哭。
记得小时候,很流行认干爸和干妈。那个时候很羡慕有干爸和干妈的孩子,因为一个孩子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一定很幸福,一定会得到很多的疼爱,有那么多的人爱自己多好啊。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估计和我奶奶有关。因为奶奶那个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偏偏大伯家两个儿子,都是我堂哥;偏偏我三叔家有个大儿子,是我堂弟。本来只有自己是女孩应该会被疼爱,可是奶奶更爱堂哥和堂弟,往事不堪回首,呵呵呵。
据后来老妈“爆料”,小时候有一位叔叔要认我当干女儿,结果被我爸爸和妈妈坚决拒绝了。这是我上高三那会儿妈妈告诉给我的,我问为什么没答应?妈妈的意思是,那个时候人家门楣光鲜、有头有脸、有钱有地位的,咱们比不起,那个时候咱们家很穷。那一刻,我又狠狠得佩服了爸爸妈妈一次。可是,现在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那位叔叔家也不错。只是,这位叔叔“喝多了”的时候还会跟我爸爸妈妈说起之前的事情,说我们本来可以成为亲家的。要不是这位叔叔经常“喝多了”的事情,估计爸爸妈妈也不会告诉我这件事。
感觉自己大了以后,特别是开始上大学那一年,爸爸妈妈经常给我“爆料”小时候的事情。听了以后,感觉自己小时候很可爱、现在很感动、听得时候都想哭出来。我很感动爸爸妈妈在我们成长中,每时每刻注入的爱和心血。我也真的很想让爸爸妈妈知道,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最最爱的是爸爸和妈妈,他们很伟大。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很伟大,都值得我们敬佩,养孩子真的不容易,特别是能培养一个很健康的孩子,一个心灵健康的孩子。“成人比成才还要重要”。
爸爸妈妈真的很普通,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最勇敢、最坚强、最勤劳、最聪明…
都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年龄,要开始思考家庭、孩子、工作等等各种事情。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一转身,自己就长大了,父母都变苍老了,世界就沧海桑田了。时间这把剑真的很锋利,锐不可当。
我在想,自己身为父母的时候,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爱,又不是溺爱,却如细雨细如声?教,又不是刻意的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管,又不是束缚,而又能自由翱翔?到底怎么做才是“适可而止”?话说回来,知道理论也不一定会做到,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扯了这么多,好像跟这本书没多大的关系。哈哈哈,说到爸爸和妈妈就有很多的话要说。我觉得自己以后也考虑考虑为了我爸和妈写一本书,就叫《我的父母,我的家教》,哈哈哈…
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孩子能健康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怎么样做人,这样再讨论孩子怎样成才才会有意义。
家长也需要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吧,做孩子的老师,更要做孩子的朋友。
反正我们几个孩子几乎有什么事情都会跟爸爸妈妈说的,会和爸爸妈妈商量,他们该出主意的时候出主意,该让我们自己决定的就让我们自己决定。家里有什么难决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会讲给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不过大多数还是爸爸妈妈知道该怎么解决哈。我们小孩子都是“瞎指挥”,不过也会给爸爸妈妈灵感吧,哈哈哈哈…
爸爸妈妈跟我们说,他们最自豪的事情还有就是我们绝不会撒谎,爸爸妈妈也不允许我们撒谎。所以,爸妈都很信任我们,交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很放心,我们一定也不会让爸妈失望就是了。
我很庆幸自己有个好爸爸好妈妈,我很庆幸在这么民主、自由的家庭里长大,我很庆幸自己还不至于那么让爸妈失望吧!好吧,以后继续加油!我也要做个好女儿,以后还要做个好妈妈、好老婆、好奶奶、好外婆…妈呀,好多的角色要扮演呢,人这一生真的不容易,也不简单。妈妈经常说“你觉得熬成一个小老婆有那么容易啊?”
呵呵呵,不容易啊,越是年老,越是经历的多,越是有故事,越是有很多的人生感悟,他们可以告诉你很多你还没有经历,但是有可能要经历的事情,会给你讲很多的道理。这也是我比较喜欢和比我年龄大的人交流的原因。
以后我也会变老的,老了以后的我是什么样子呢?我想一定会很慈祥吧!
《好父母 好家教》第一篇读书心得
《好父母好家教》这本书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学龄前的儿童,父母都会纠结,要不要开始教他识字,看书?还是像有的人说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得病,让孩子随便玩玩,只用养,不用教,教不好上学会更难教?书中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书里介绍了家庭教育中五个方面的内容:德育,智育, 体育 ,美育,劳动教育:
德育——让孩子问爷爷好!奶奶好!学会礼貌打招呼。
智育——告诉孩子这是草,那是树,这是电灯,那是星星。
体育 ——引导孩子练习自己翻身,自己爬行,鼓励他扶着墙,颤巍巍地站起来,教他学迈步,学走路。
美育——用花、用布娃娃逗她笑,引导她喜欢美,欣赏美。
劳动教育——教孩子学拿筷子自己吃饭,学自己洗脸、洗小手绢;教他给爷爷奶奶盛饭,教他学会洗碗。
这是小时候顶紧要的6年,不能随随便便放过去。效果区别在于,有的家庭教育是自觉的,有计划的,因此效果就好。有的是不自觉的,盲目的,随随便便的,所以效果就差。
魏老师班级里张杰的母亲,从孩子一岁就耐心的,有计划的教育,所以女儿张杰就成长得出众,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办事胆子都大,待人有礼貌,做事情持之以恒,识字量也多。另外一个李小华,说话吞吞吐吐,不愿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遇到困难爱哭,仔细一调查,原来小华的妈妈生怕委屈着女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知娇惯,不重养,不重教,她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案例)
书中还借鉴了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一段话,他在任职期间的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家庭教育》的著作,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 社会 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他说——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的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世界( 社会 )上,哪怕遇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了。万一在家里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个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丝总是白的,只看第一道染法如何。个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只看6岁以前家里教法怎样。6年里肯费力,将来就受用不尽。”
朱庆澜所说的“家庭似第一道染缸”的比喻,多有道理啊!孩子小的时候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等他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又费力,又无益。如今孩子13岁了,像李小华一样胆子小,在学校和同学玩的不好,容易生气;怕困难,遇到难题各种退缩,我们在入学前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总觉得大了就懂了,真是后悔啊!家里有6岁前的孩子,现在抓紧时间给孩子染上孩子喜欢、大人喜欢、 社会 需要的颜色吧!
德育——让孩子问爷爷好!奶奶好!学会礼貌打招呼。
智育——告诉孩子这是草,那是树,这是电灯,那是星星。
体育 ——引导孩子练习自己翻身,自己爬行,鼓励他扶着墙,颤巍巍地站起来,教他学迈步,学走路。
美育——用花、用布娃娃逗她笑,引导她喜欢美,欣赏美。
劳动教育——教孩子学拿筷子自己吃饭,学自己洗脸、洗小手绢;教他给爷爷奶奶盛饭,教他学会洗碗。
这是小时候顶紧要的6年,不能随随便便放过去。效果区别在于,有的家庭教育是自觉的,有计划的,因此效果就好。有的是不自觉的,盲目的,随随便便的,所以效果就差。
魏老师班级里张杰的母亲,从孩子一岁就耐心的,有计划的教育,所以女儿张杰就成长得出众,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办事胆子都大,待人有礼貌,做事情持之以恒,识字量也多。另外一个李小华,说话吞吞吐吐,不愿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遇到困难爱哭,仔细一调查,原来小华的妈妈生怕委屈着女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知娇惯,不重养,不重教,她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案例)
书中还借鉴了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一段话,他在任职期间的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家庭教育》的著作,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 社会 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他说——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的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世界( 社会 )上,哪怕遇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了。万一在家里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个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丝总是白的,只看第一道染法如何。个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只看6岁以前家里教法怎样。6年里肯费力,将来就受用不尽。”
朱庆澜所说的“家庭似第一道染缸”的比喻,多有道理啊!孩子小的时候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等他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又费力,又无益。如今孩子13岁了,像李小华一样胆子小,在学校和同学玩的不好,容易生气;怕困难,遇到难题各种退缩,我们在入学前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总觉得大了就懂了,真是后悔啊!家里有6岁前的孩子,现在抓紧时间给孩子染上孩子喜欢、大人喜欢、 社会 需要的颜色吧!
读好父母好家教有感。初中生作文。二十篇。
最近又拜读了魏书生老师写的《好父母好家教》一书,感触很深。魏老师是一位成功的老师,更是一个神奇的班主任,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点化都能“起死回生”。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成长。而且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往往能名列前茅。《好父母好家教》这本书也正是魏老师从班主任的视角出发回答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中所碰到的各类问题。同时他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他的儿子2001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了清华大学,2002年出版了第一本书。
《好父母好家教》这本书从如何批评孩子、教育子女德为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轻声细语的批评效果好、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该不该给孩子请家教等多个方面近七十种实际情况展开家教漫谈,为广大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谈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感觉到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情在不同观点支配下进行处理后其结果是不同的,真是一本实在又实用的书籍。看完之后想到其实家教和学校教育一样都是孩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有效的整合体,我以前所碰到的不少问题都能从这里获得答案。
其中,第二章家教有法无定法所写的《轻声细语的批评效果好》对我的影响较深,读后让我深思自己的行为。当时的一幕又现眼前,记得有一次,我给三年级的孩子上课,那天,当我在黑板上板书时,下面传来了学生的窃窃私语声。我很是生气,猛回过头,瞪圆了眼睛。以快板的速度、高八度的嗓音告诉他们学习不是为老师的,是为自己将来前途的。大声呵斥之后,讲话的孩子们漠然看着我,眼里有几分恐惧与不安。教室里暂时恢复了平静,课又在沉闷的气氛中进行着。下课的铃声响了,我面无表情的夹着教科书离开了。下班到家反省一天的工作,心里就是不平静,随手翻开书桌上的《好父母好家教》,想从中得到解释。当我翻看到42页时,心里豁然开朗,同时也为自己课堂上的冲动而感到脸红。课堂上我若能放下自己的架子,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方式,或者用暗示的方法,课后再找他们谈心。结果会怎样?第二天到校,我连忙找来昨天课上讲话的那几位孩子。首先告诉他们老师昨天课上的态度不好,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他们。没想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告诉我,讲话的原因是对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通过这次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同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要把教与学变成一个愉快的活动过程。
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又何尝不一样呢?与我家并不紧邻的邻家,有位母亲,我从未见过面,但是她刺耳的声音却常常响在耳际,尤其是夏季,门窗敞开,那位母亲高声斥责孩子的声音就会清晰地传过来,还会夹带骂声,而且声调会不时拔高,甚至走了调门,孩子会偶尔回几句,有时会在砰的撞门声中结束。我想那应该是个中学生吧,面对疯狂的母亲,他只能用一道门结束“战争”。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显然那位母亲的做法是树立了反面教材,但是像这样的父母却大有人在。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没有或缺乏自尊心的,或者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为了一点过错,或是唠叨不止,或是大声数落,甚至不分场合,不分时宜,孩子像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气往上撞,血往上涌,还会随意骂人,动手动脚,全然不顾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还以为这一次的教育会让孩子印象深刻,会起到约束的作用。而实质上这样的批评教育不但收效甚微,还会对孩子脆弱的心灵带来伤害,造成孩子不自信,心里压抑,或者久而久之,父母如此“教育”,会被孩子默默排斥,无声反抗,反而激起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失去了批评的效力。
高声不代表有理,斥责打骂不表明深刻,真正能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的是父母的耐心和细心,压住自己的怒气,轻声细语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告知正确的做法。约束人行为的是内心的自省和自制,孩子也是有思想有判断力的人,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细腻的,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父母方法不当,甚至造成伤害,会留下终生难以弥补的印迹。
都说孩子是花朵,可是花朵很娇嫩,很容易受到伤害,批评要注意方式,注意场合,要学会轻声细语,多一些理解宽容,让花朵自由绽放。看来书中说的一点都没错:现代家庭教育应该特别重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如在商店玩具柜台前孩子嚷着买玩具,父母越训斥,孩子越要买;父母声音越大,孩子哭得越厉害。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孩子哭是对父母大声斥责的抗议。孩子坚持买玩具,其实也不一定是非买不可,而是一时下不来台。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的方式,体现出一种父母与孩子友好商量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结果是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于他的。
其实咱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大声训斥或批评孩子之后,孩子难受,咱们心里更难受,更后悔。总觉得发火发怒,伤害的不仅是孩子,伤害更重的还是自己。因为那时,我们自己受到了双重伤害:一是被自己所爱的孩子不理解,二是助长了爱训人、爱发火的坏脾气。
俗话说:“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的。现代家庭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一厢情愿,本着良好的动机却收到消极的后果。 难得的是,很多家长改掉了大声训斥的习惯,采用了一种轻声细语的批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批评方式,孩子当然容易被感动。这也体现出家长举止的高雅。
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也是一名老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在校还是在家,我时刻都要提醒自己向魏书生老师学习,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副班主任,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好父母好家教》这本书从如何批评孩子、教育子女德为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轻声细语的批评效果好、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该不该给孩子请家教等多个方面近七十种实际情况展开家教漫谈,为广大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谈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感觉到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情在不同观点支配下进行处理后其结果是不同的,真是一本实在又实用的书籍。看完之后想到其实家教和学校教育一样都是孩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有效的整合体,我以前所碰到的不少问题都能从这里获得答案。
其中,第二章家教有法无定法所写的《轻声细语的批评效果好》对我的影响较深,读后让我深思自己的行为。当时的一幕又现眼前,记得有一次,我给三年级的孩子上课,那天,当我在黑板上板书时,下面传来了学生的窃窃私语声。我很是生气,猛回过头,瞪圆了眼睛。以快板的速度、高八度的嗓音告诉他们学习不是为老师的,是为自己将来前途的。大声呵斥之后,讲话的孩子们漠然看着我,眼里有几分恐惧与不安。教室里暂时恢复了平静,课又在沉闷的气氛中进行着。下课的铃声响了,我面无表情的夹着教科书离开了。下班到家反省一天的工作,心里就是不平静,随手翻开书桌上的《好父母好家教》,想从中得到解释。当我翻看到42页时,心里豁然开朗,同时也为自己课堂上的冲动而感到脸红。课堂上我若能放下自己的架子,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方式,或者用暗示的方法,课后再找他们谈心。结果会怎样?第二天到校,我连忙找来昨天课上讲话的那几位孩子。首先告诉他们老师昨天课上的态度不好,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他们。没想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告诉我,讲话的原因是对枯燥的知识不感兴趣。通过这次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同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要把教与学变成一个愉快的活动过程。
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又何尝不一样呢?与我家并不紧邻的邻家,有位母亲,我从未见过面,但是她刺耳的声音却常常响在耳际,尤其是夏季,门窗敞开,那位母亲高声斥责孩子的声音就会清晰地传过来,还会夹带骂声,而且声调会不时拔高,甚至走了调门,孩子会偶尔回几句,有时会在砰的撞门声中结束。我想那应该是个中学生吧,面对疯狂的母亲,他只能用一道门结束“战争”。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显然那位母亲的做法是树立了反面教材,但是像这样的父母却大有人在。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没有或缺乏自尊心的,或者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为了一点过错,或是唠叨不止,或是大声数落,甚至不分场合,不分时宜,孩子像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气往上撞,血往上涌,还会随意骂人,动手动脚,全然不顾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还以为这一次的教育会让孩子印象深刻,会起到约束的作用。而实质上这样的批评教育不但收效甚微,还会对孩子脆弱的心灵带来伤害,造成孩子不自信,心里压抑,或者久而久之,父母如此“教育”,会被孩子默默排斥,无声反抗,反而激起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失去了批评的效力。
高声不代表有理,斥责打骂不表明深刻,真正能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的是父母的耐心和细心,压住自己的怒气,轻声细语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告知正确的做法。约束人行为的是内心的自省和自制,孩子也是有思想有判断力的人,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细腻的,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父母方法不当,甚至造成伤害,会留下终生难以弥补的印迹。
都说孩子是花朵,可是花朵很娇嫩,很容易受到伤害,批评要注意方式,注意场合,要学会轻声细语,多一些理解宽容,让花朵自由绽放。看来书中说的一点都没错:现代家庭教育应该特别重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如在商店玩具柜台前孩子嚷着买玩具,父母越训斥,孩子越要买;父母声音越大,孩子哭得越厉害。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孩子哭是对父母大声斥责的抗议。孩子坚持买玩具,其实也不一定是非买不可,而是一时下不来台。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的方式,体现出一种父母与孩子友好商量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结果是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于他的。
其实咱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大声训斥或批评孩子之后,孩子难受,咱们心里更难受,更后悔。总觉得发火发怒,伤害的不仅是孩子,伤害更重的还是自己。因为那时,我们自己受到了双重伤害:一是被自己所爱的孩子不理解,二是助长了爱训人、爱发火的坏脾气。
俗话说:“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的。现代家庭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一厢情愿,本着良好的动机却收到消极的后果。 难得的是,很多家长改掉了大声训斥的习惯,采用了一种轻声细语的批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批评方式,孩子当然容易被感动。这也体现出家长举止的高雅。
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也是一名老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在校还是在家,我时刻都要提醒自己向魏书生老师学习,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副班主任,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本文标题: 好父母好家教的读后感(WH780 162 读魏书生老师《好父母 好家教》有感(一))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242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