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这是一本工具书,可以当作逻辑学的入门,篇幅虽然短小但是精悍,值得分析阅读。大的框架采用时间顺序,逻辑很清晰,底层采用演绎顺...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变。
观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逻辑是智慧的开端。逻辑能将我们从谬误中分离出来,帮助我们发现真相。学习逻辑能敏锐我们的大脑神经,保护我们避免被错误给误导,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我们认识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清晰。
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的不够集中,尤其是面对相似的情景。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曾经经历的简单重复,但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这样我们才能辨别不同。或者说错误是我们本应该全神贯注,却麻痹的产物。它是我们对客观世界作出一厢情愿的假设结果。
什么是事实? 事实是一切的基础,它构建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切的存在,它是不证自明的。事实可细分为事物和事件。通常我们将事实称为客观事实。
什么是观念? 对事实的理解就叫做观念。或者说观念是事实在大脑中的主观反映。观念可以是我们直接或者间接经历确认的事实。(在这里需要注意,人脑善于比较,没有比较就不可能产生观念,通过比较才能辨别事物的异同)。比方指鹿为马,同样一个动物,在一些人眼中就是马,在另外一些人眼中是鹿。与事实接触的越多,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正确的观念反映真实的世界,错误的观念会扭曲现实(错误的观念是我们对客观世界作出一厢情愿的假设结果)。忽略观念的客观根源,观念就越不可靠。最有效确认观点正确与否就是透过观念本身,直接接触观念背后的根源,或者观察观念所表现的对象。
通过对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延伸到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构成分为3部分1、客观的事物2、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我们创造出的语言和他人交流。简单说自我认知是客观事实在大脑中的反映。我们通过对客观事实的理解,会在大脑中构建一个与真实世界类似的世界(心理世界),然后按照这个类似世界去生活,对客观事实的理解越深刻,构建的世界和真实世界就越接近。这也说明为什么每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我们要警惕,使用者塑造了语言,语言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持续扭曲的语言会改变我们认知,慢慢就扭曲我们的世界。
什么是语言?
事实产生观念,观念记录和传递事实,而创造出的语言是观念的载体,通过语言这种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与真实世界的事实(客观事实)联结起来。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结合人们才能顺畅交流。
观念存在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也决定语言存在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一,语言表达的内容是否真实;第二使用语言的人是否可靠。或者说我们获取的大部分事实都要通过媒介(经过观念和语言),是间接获取,这种间接获取形成的主观事实和客观事实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事实——观念——语言,这个过程可以解释为什么知识是慢慢在消亡的。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思维的混乱,很多时候我们表达不清,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全了解自己想表达什么。沟通的基础在于语言能忠实表达出客观事实本来的面貌。
沟通的关键在于理解,不要对听众使用专业术语,而最忌讳1态度傲慢2故作高深。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你的听众能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有效沟通1.使用完整的句子2不要使用双重否定3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4根据听众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如何承载观念表达事实?语言存在着逻辑,逻辑的作用是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客观事实)相联结。逻辑的基石是命题,命题存在真假。逻辑的目的在于将我们从谬误中分离出来,引导我们发现真相,确认事实,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逻辑存在同一律原理,排中律原理,矛盾律原理和充足律原理。
为什么要发现真相?第一发现真相能让我们更接近事实,事实是世界的基础,通过真相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越清晰;第二,发现真相可以让我们找到事物的根源,进而控制事物的发展和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比方瘟疫,发现了病毒,控制病毒就能控制瘟疫)
逻辑推理的具体形式是论证,论证只有演绎和归纳2种方式。一个完整的论证由“前提”和“结论”组成。演绎论证得出是必然结论,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的结论。最有效的论证总是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论证的目的在于发现真相,争吵的目的在于击败对手。错误的论证通常以作用于人的情感来战胜正确的论证。比方愤世嫉俗者,利用情绪的引导将论证变成宣泄愤怒的途径;固执己见者将论证当成自我辨白的借口;妄自尊大者将论证变为自我膨胀的工具。正确的论证应该是关注论证本身,而不是关注做出论证的人。
论证提供给我们的知识可靠性远高于权威,因发言人的权威性而接受他的观点是非理性的。因为权威会带来尊敬和信任的压力,会让人丧失理智,做出盲目的决定。
为了使论证有力,我们必须关注事实和形式。事实是命题的内容,形式是命题的结构。在其他条件相同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清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选择肯定命题,因为肯定命题更直接有力。
学习逻辑,就是寻求开悟。禅宗说:开悟之前,挑水劈柴;开悟之后,挑水劈柴。随着阅历的增加,慢慢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就如同现实中人们,大部分可以看到自己的目标,并且认为这就是全部,但仅仅知道目标是不够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1逻辑学不仅仅是辩论社会里的利器,更是日常生活中表达阐述自己的手段,像极了血肉人类的骨骼。刚入职场年轻人需要用逻辑阐述表达自己,老练的管理者更需要用逻辑清晰的传达自己的命令。只有先定好目标基调,才能一步步的完善细节,用最短的时间向着共同的目标大步迈进。
在工作中,逻辑能力强的同事,总能把事情讲解的非常清楚,而逻辑能力弱的同事,需要我们引导之后,才能把工作汇报清楚。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后者占多数。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逻辑和辩论的训练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讲不太多,但我们工作中更多的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来经营公司,因此需要多多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才能在沟通中得心应手。
逻辑学更给了我们质疑的勇气。越长大越对于常态的事情,只要多数人支持,我们就收起了我们的言语,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质疑。任由他们玩弄混淆前提结论,向我们投递着这样那样的信息垃圾。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五分钟就能浏览一个小新闻,俩分钟能够看完一个小视频,掐头去尾不用逻辑质疑,只能让千百个人都成为网络机器。就像那句话,我不知道网上戾气为何那么重,喷子那么多,是网友不出门还是身边人不上网?同时由于自己的无知,我们不敢接受质疑,甚至不能面对问题,只能对咨询的人冷嘲热讽,大吼着存在即合理,逼迫着别人接受。
《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2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最后,我们应该合理地区分原因。前面我们主要讨论“动力因”,就是它的活动可以决定某个事物存在与否或者改变其存在状态。其实除了“动力因”,还有其他“原因”的存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曾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他认为事物由“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
目的因,对于行动来说,就是行动的目的或目标;对于客观事物来说,就是它的功用;质料因是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形式因是决定一个事物是此非彼的特殊性质。作者以鸟笼举例分析。它的动因是弗莱德,他制造了它;它的质料的松木、钉子、螺丝和油漆;它的形式因是鸟笼特定的外形,以此来区分文件柜或窗棂之类的东西;它的目的因是为小鸟提供一个可以栖身的场所。
《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3《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著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4之前有阅读过哲学和逻辑学,按照正式的书面语言表述的话:逻辑学和哲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也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项技能。而我通过比较,个人认为逻辑学理论比哲学更好理解,而且实用性更强,范围也更广。哲学是一门教会你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思考。而逻辑学,更像是一个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书中大概讲述了逻辑学的涵义,表现形式,目的以及非逻辑学的含义,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本书,我对逻辑学的定义就是逻辑,也可称为推理,目的是寻找真相。
然而,逻辑学相比于哲学,它不仅教会你如何思考,还会让你领略到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也是我对本书记忆最深的,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板块。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边的人事物产生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产生联系,那么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你需要思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本书,就像是对新手入门的一本初级教材。在这本书的思维带动下,你会发现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与逻辑学息息相关的。有效的沟通,那就是在明白你的意思下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个过程就好似你是一名推论家,你接触社会(假设论点)――搜集材料(论据和推理)――得出结论作出反应(论点成立)。这也可说明逻辑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书中提到的举例,比如常见的因果律,避免同义律(指的是一句话中,用词尽量用最精确的,避免含糊其辞),避免过多否定,因为就在西班牙语中,双重否定还是表否定,些许加强语气和强调之义。而英语中是双重否定表肯定。
所以在你与人交流时,这些都是实用性的沟通原则。如果你表意不明,那么对方还需要揣测你的内心,这是一个没有效率,耗费时间长的沟通。更值得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心思在你的身上。其实当你深入了解以后,你真的会发现逻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在影响我们,也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只是没有察觉到,没有特别注意,要说逻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最具体和明显的事例,我立马能想到的是:警察,老师,辩论手,律师等等。因为这些例子基本都是靠与人接触,发现和了解问题,并且寻找真相的进程。
综上所述,有时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也是可以慢慢吸收到的,如不能理解,说明自己认知范围有限,那我们就更应该多去搜集资料,揭发真相。最后一句话,是我目前对阅读的一个态度:你不需要掌握每一门知识,但至少会学到另外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简单的逻辑学》初中读后感5看到这样一句话:除了时间管理,我们还应该关注精力管理。不过很惭愧,无论是时间管理,还是精力管理,我都没有做好。我说一下我的尝试。
在少数派的一篇文章里,我认识了“精制碳水”这个名词,也意识到精力管理这个概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中午一顿美味的午餐后,就开始十分疲倦,然后开始午睡。但是,我们的午睡体验往往很差,下午要是没课,一不小心一个下午就睡过去了,要是下午有课,起床那个瞬间又会极其难受。不可否认,午睡对我们恢复下午的精力非常必要,但是午睡又很难控制。
由于亚洲食物普遍含有较多精制碳水,我们一顿午饭后,这些精制碳水消化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导致犯困。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对这个星期的餐食做了一个尝试:
早上:吐司+香蕉+牛奶/果汁
中午:三明治+香蕉+咖啡
下午:蔬菜沙拉
一个星期下来,不知是咖啡的原因还是因为减少精制碳水的摄入,这确实让我中午没有那么犯困了,但是这让我更早开始饥饿。另外,我觉得这可能对我来说,节约的时间大于增加的精力,这让我不用到食堂慢慢排队。除了沙拉需要点外卖,需要耽误一点上下楼取餐的时间。
另外,尽管中午没有往常那么犯困了,但是不代表不需要午睡了。但是上床睡觉容易贪睡,我开始在书桌上趴在睡,然后10几分钟后就会因为手麻,脚麻而醒来,并且由于眼球受到压迫,醒来还要几分钟恢复视力,不由觉得自己有些本末倒置了。
让我最为头疼的不是午睡,而是晚睡。我有天尝试睡前不玩手机,结果1个小时没有睡着,不得将手机继续拿起,在刷手机中不知觉睡去。这几天一直都没有做到早睡早起,浪费了不少早上的大好时光。
在少数派有看到另一篇文章《对某些人而言,学会睡觉比任何事都难》。其实我觉得睡觉对任何人都不难,难的是管理睡眠,在该睡的时候,能快速入睡,在不该睡的时候,不要犯困。
《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小书”,就页码而言不到200页,我却花了6天才读完。反映了我在阅读上并没那么投入。其实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觉得比较熟悉,因为在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部分就有学过,区别的话《简单的逻辑学》是文字版,而离散数学中是符号与数字。当然,《简单的逻辑学》本就是一本科普读物,自然要使用通俗文字来解释一些复杂概念。
这本书除了让我们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以前学过的数理逻辑,更多让我学到是最后一章的【谬误】部分。我们因为各种主观原因产生非常多逻辑上的错误。当然很多我们都有所听闻。
这些谬误其实也是工具,我们在谈判沟通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谬误使得别人入坑。比如“混淆视听”这个谬误,通过一些无关的信息,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
这里还提到一个谬误:以出身论英雄。在刚来的我们这一所十分普通的一本学校时(不是985,不是211,更不是双一流),我对社会上许多大公司招实习生看简历只看985,211院校学生的行为十分鄙夷,这无疑是一种以出身论英雄的逻辑谬误。
不过随着认知的增长,我也能理解这种行为了。这种明显的逻辑谬误(一般院校就没有人才),这些hr无疑都非常清楚。但是筛选人才是需要成本的,从985院校里10个人里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但是到普通学校,可能就需要从100个人里去找一个。这就让筛选成本上升了10倍。
因此,很多谬误,尽管逻辑不正确,但是各种客观原因的限制,我们知道是错的,但是却无力更改。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分享
第一部分: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
有些人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潜能,也就是说,具备清晰高效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习惯。
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得最多的,但是我们经常对之视而不见。
第1章是准备,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
第2章阐述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
第3章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4章讨论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第5章围绕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展开论事
个人观点的论述,没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幼稚表达;
第一章 学习逻辑思维的思想准备
01 全神关注
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想要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观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全神贯注与被动接受是不兼容的, 不要对周边的事务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小事而疏忽 。
02 确认事实
事实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观性,它独立于我们的观念而存在。
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确认事物的存在,你需要实地去考察,比如它真实存在,就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可以到达,就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确认它的真实性。
但是对于类似林肯被刺之类的事件,如何证明其真实性呢?显然,我们自己不能证明其真实性,直接证据法已然失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求助于一些可以作为间接证据的事物。例如:官方记录(警方记录,死亡报告等)、当时的报纸、照片、回忆录、日记、国会档案等,所以这些不同领域的权威资料只能用林肯被刺是事实来解释。
事实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也可以被认为是主观的。事物和事件都客观的,他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总结来一下如何直接确认事实: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亲自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因为认真审查证据来源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是最重要的。
03 观念与其对象
我们大脑中的每个观念最终都源于对事物的描摹,而真实存在的事物却独立于观念之外。
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正确的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的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在面对错误观念的时候也并非无计可施。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如果某一观念与其对象的对应关系扭曲脆弱,我们就可确认该观念是错误的。
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只能把握观念。观念是人类认知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观念能使此桥固若金汤。而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 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
04 留意观念的本源
观念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认为观念是不依靠客观事物的无根之花,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它。
越是忽略观念的客观根源,观念就会变得越不可靠。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客观与主观的联结纽带将会断裂。到那时,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只是大脑的创造品,而非世界本身的面貌,观念将与世界脱节。
大脑中的观念,如我们所知,是主观的范畴,而我们所关注并意欲确认的事实,是客观的范畴。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05 观念联系事实
人类认知主要由 3 部分形成 :
( 1 )客观存在的事物;
( 2 )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 3 )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事实都是清晰明确的,但观念在客观世界中都有其特定的本源,观念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并非简单的联系。
观念与客观事实之间联系简单直接明了,称为简单观念,
简单观念 相对容易验证,因为它所对应的客观事物只有一个,
我们如何解释那些错误观念的产生呢? 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没有任何观念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即便是最荒谬的想法。但是观念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可以变得遥远而难以捉摸。 错误观念是我们在应该全神贯注时却麻痹大意的产物,是我们对客观世界作出一相情愿的假设的结果 ,它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
06 将观念付诸语言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 。即使 一个观念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 。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畅顺交流。然而,给观念找到合适的语言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这一工作常常充满挑战性,我们不是都有词不达意的经历吗?
某个观念是否清晰明确的过程一样,必须寻其根源 —— 客观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清楚表达我们的观念,仅仅是因为没有完全了解自己要表达什么。所以,回头重新审视观念的外在来源,理清思路,合适的表达将随之而来。
为了保证所运用语言的精确性,必须回归语言的本源 —— 客观事物 。语言要忠实表达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使我们的沟通有坚实的事实基础。
07有效沟通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语言和观念之间的关系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试图与别人就某个观念进行沟通,语言就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就如前文所述,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语言和观念的匹配仅仅是沟通最基本的第一步。下一步是为观念建立连贯的陈述。
思维混乱不可能带来有效沟通 。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明白,又怎么能够清楚地表达给别人听?然而,明确的观念也并不会自动地保证有效沟通。或许我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很可能一张口就词不达意,表述混乱 。
以下是一些 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有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听众和我们一样了解问题的背景信息,可以牢牢把握所要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可能很多听众对这些信息根本一无所知;
说完整的句子;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成客观事实 ;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
不要对外行人使用业内行话,沟通的关键是理解。最忌讳两件事:一是对人讲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云里雾里 。
08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09避免闪避式语言
10 真相
所有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论证,目的只有一个: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真相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更荒谬,因为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 。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所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逻辑真相,如我们所见,反映的是命题内容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
语言逻辑应该以事实逻辑为基础 。
第二部分:
逻辑学的原理:事物只能是其本身;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着中间状态;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即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首先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
其次基本原理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是不能被证明的
灰色地带是指真相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生活中充满了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来面对它们。但是不要制造太多的灰色地带。有些人太过于关注生命中的灰色地带,以至于他们逐渐使自己相信生命中除了灰色地带就没有别的什么了。现实中确实存在部分这样的情况。但我们必须明白,事实上,大部分事物还是清晰明确的,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灰色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有点睁眼瞎了。灰色地带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事物有时候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你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境地不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黑或者白,它们没有明确的对立面。这仅仅说明你没有看清楚它们。不要将你主观上的某个灰色观念无限放大到包括整个世界,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要明白:或许现在你不能弄明白事物的真相,但是,不确定的情况之所以可能出现,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确定性的经验。
万物终有其根源: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作为理性的动物,我们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
论证是逻辑学的语言:
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推理的过程,就是根据已知正确的第一个观点,推断出第二个观点,而第二个观点之所以正确,是由于第一个观点的正确。
论证可以是错综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可能会包括许多命题。但是,每个论证,无论它在形式上是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是极其简单的。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它是一个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复杂论证通常包含大量的前提,而且各前提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你可以有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前提,其中一个可能建立在另一个前提之上,所以要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最简单的论证由两个命题组成,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或者称为一个支持性命题和一个被证明的命题。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正确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所以一个正确的论证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一个论证,有两个基本要素:前提和结论
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作出了一个预测,比如,通货膨胀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收缩,并且希望不经过任何解释,大家就可以接受他的观点。此时,这个预测的可信度完全取决于这个专家的权威性。因发言人的权威性而接受他的观点也不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这么做。如果某人是某个领域的泰斗,我们都会期待他就所从事领域的问题发表一些观点,我们相信这些观点是有益的。但是,论证提供给我们的知识的可靠性远远高于权威所能提供的。这是因为当我们领会了一个正确论证时,我们依靠自己知道了一些东西是正确的。我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这个原则已经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下一个问题是论证的有效性。只有结构正确的论证才能有效,换句话说,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前提。有效性的内涵并不总是能用几句话就说得清,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把它弄明白,要耐心点。
条件论证又称假言论证
是一个包含“如果……那么……”结构的论证。它反映了我们思维的习性。例如,“如果努力工作,那么你最终将实现你的目标”,或者“如果周四天气很好,我们就去露营”
条件论证的可靠与否取决于你对论证中前提与结论的了解程度及它们的联系方式。如果论证的因果关系十分脆弱,就此下结论就是草率的。注意,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如果论证中的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否定的。
我们所讨论的所有论证都是演绎论证。传统区分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是: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论证则恰恰相反。这是区分两者的有效方法,但有其局限性。更准确地区分两者的方法是: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都具有论证的两个基本要素:前提和结论。
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