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心理学读后感(《进化心理学》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4-11-25 05:04: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心理学书读后感,心理学书读后感,心理学书读后感一:心理学与生活,这本...

演化心理学读后感(《进化心理学》读书笔记)

心理学书读后感

心理学书读后感

   心理学书读后感一: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书读后感二: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尔伯的著作。

  初读时就与人曰:我只承认两个天才,一个是写《丹东之死》的毕希纳,另一个便是威尔伯。只惜毕希纳这等人物二十四岁即死于高热,不再得见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认威尔伯一人。

  通达广博的威尔伯以整合观点为核心,凭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几乎恐怖的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诠释法界构成演化的二十条法则、四大象限、从长青哲学的大存有连上发展而来的意识光谱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时容纳科学、宗教、艺术、社会、哲学、个人内心成长、灵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统观知识体系。由此揭露了许多领域有意或无意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排他的封闭、狭隘和傲慢,最终造成自身体系的崩毁坍塌。

  他所谓“定位归纳”法的关键观念在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将各种领域的相对真理提炼归纳,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可由此照见较为狭窄的途径中的不完整。

  玛丽琳的《宝瓶同谋》和威尔伯的《万法简史》都是让译者苦不堪言的“硬书”,横跨各大领域,以纯粹的理性研究态度切入意识领域,视野开阔,对资讯的处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纵横捭阖,对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条、传统的狭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论和观念有着强大的除旧布新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难以概其纲领叙其精妙的。绝不是我这样几笔带过能够展示筋骨的,顶多只是描其皮相。

  《万法简史》里威尔伯试图定位诠释整个“法界”的气魄令人咋舌,所谓“法界”是包含了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等所有存在领域的定性本质与过程。他提出二十条法则,如法界由全子组成,所谓全子,既为整体又为更大整体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谓为“全阶序”……等等。

  由个人、集体、内在、外在组成的这看似思考范畴极其简单的四大象限,填充后且不敢说是最严密周到的考量体系,但确定的是,展开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识地图,比以往支离破碎上的傲慢要开阔宽容得多。

  在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支撑下,他探讨了远古、魔幻、神话、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理清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各领域的“前成规期”和“后成规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种现代与后现代典范里或明显或微妙的二元对立议题。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定性式术语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选择,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如何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带入了狭隘的境地。

  但读来击节赞叹,如获至宝,非但不觉艰涩枯燥,反而觉得像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散落四处,现终被一双用心的手拾起串联,美得光芒四射。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领域浮光掠影地涉猎,仿佛只等待着有朝一日与这般书籍的邂逅。于是零乱散落的知识碎片像遇到一只魔棒,轻轻一挥调遣,各自归位,整个的知识结构震颤抖动,渣滓簌簌落下,杂乱残缺而僵固的认知结构整合成具有更好弹性的新结构演化,并将持续演化。

  契合之处实在太多,难以细述,只一点于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种由此延伸发散并固置的价值意义,而不是被各种观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于有流动着的、生发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验范畴和已有概念的阴影,去追溯这种个人真实性?”

  这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只是我终于清楚明白我那时始终觉得不对劲的重点——我寻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体、道、梵、谛、空性、上帝、绝对真理等的个人真实体验,我要弃绝的是对这种体验扭曲了的诠释。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则是,我寻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尔伯带来的是我态度的转变——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别,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种诠释都可为我所用。

  “我所寻找的,正是那寻视的。”

   (二)

  《恩宠与勇气》被称为威尔伯难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灵修之路贯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记、威尔伯的补充注解以及学术议题组成,一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在“伟大的智慧传统、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威尔伯语)的主题表达中,荡气回肠地演绎。

  美丽聪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灵修基础,已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适合的男人,却在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人”——小她两岁,身高一米九五、光头、长相犹如外星人的超个人心理学者肯。俩人一触钟情,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奇妙,仿佛生生世世都在寻找对方。两周后决定结婚。却在新婚几天后发现崔雅患了癌症……

  这戏剧化的开头简直像一个童话故事的初始。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契合的灵魂伴侣,一份能全方位深入并促进彼此发展转化的关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书中对以上那些主题纯理论的介绍探讨,便是在崔雅在面对种种挑战——癌症、身心反应、情绪起伏、夫妻间的龃龉——时,对自我的坦诚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发现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质,综合起来是过于阳性、倾向于做而非存在的价值观;对理性、智虑的执著;强烈的掌控欲; “喜欢在最简单的事物上编织理论”;对“由理论、逻辑、概念与符号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罗世界”的热爱……

  有了这样的印证,随着俩人赤诚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转化,尤其是阅读俩人身心灵都落入泥潭的艰难时期的叙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识也随之曝光,辅以阿玛斯强有力的威胁和干扰,开始自我转化与自疗。

  读到最后,崔雅接纳和承担了生命中的'种种磨难,通过爱与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静定、喜悦、自在并充满着生命力的精神状态,并透过磨难转化自我,最终解脱。而肯也从放弃自己的事业、五年随侍左右这样无私的奉献中,了悟了无我和解脱的真谛。

  读到接近末尾时忍不住流泪,完全读毕,心中却是一片纯然的温暖平静。

  <三>

  阿玛斯“钻石途径”的理论基石,在我看来几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后人本心理学的“坑洞”理论。

  此理论的核心在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本体是合一的(当然,这种不能分辨的合一与后来证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童年某些创伤经验、与环境互动中的艰难造成了失去和本体某些面向的联结,会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绝了本体中的能量、热情及价值感,我们势必会感到虚弱、匮乏和不满足。无法安住在匮乏感上,会造成两种倾向——逃避倾向,补洞倾向。

  补洞倾向往往是被我们的自我和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它促使我们向外追寻各种的肯定、赞美和支撑,来自父母的、朋友的、爱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个用来补洞的对象发生改变,会立刻带来不安全感,这时就会企图固定对象在原位,以维持洞被填满的暂时满足。(这简直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

  整个社会就这样建立在补洞的基础上。男性往往表现为追求事业的成就,极端的则拼命追逐金钱、权力,女性多表现为对一份稳定的关系的追求,极端些的病态依赖伴侣。

  我们都希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由此来维护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这份对价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隐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说话措辞,顺服他人和社会的要求。

  依照社会标准顺服地存活,其实是和大家一样地补洞,总是安全而容易的,不会受到排斥。若一个人不以一般的方式来补洞,甚而不补洞,必然会威胁到别的补洞的人,让补洞者更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匮乏,从而引来对他的排斥和攻击。

  而被人否定和贬抑(尤其是亲近的人)时,都常常不舒服,会自动护卫和反击。因为底端是对孤绝、被抛弃的恐惧,通过自我防卫机制的处理,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对方(批判、攻击、说服),以否定对方对自己的否定。

  补洞倾向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逃避。我们从来都无法安住当下,完全地去经验那份匮乏和不满足,用各种事物、追逐、游戏来打发时间,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企图获得些许安稳的确定性,将意义赋给外物——工作、爱人、兴趣,用忙碌来使自己对匮乏的感觉迟钝,以求得暂时性的虚假满足。

  而真正的喜悦、满足、意义、力量、爱与慈悲都是来自本体。

  阿玛斯在“钻石途径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如此完备的“坑洞理论”,他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个案知识,即使不涉及深层次的灵修方面,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他对心理议题的探讨客观得简直无情,促使我反观自照,努力保持对自我的觉察。

  初读时心中滋味复杂,苦乐交陈,有几个晚上烦躁不堪,几乎恨不得把书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过强、印证极多,另一方面威胁实在太大,剧烈动摇了私我的根基。

  我读书一般都容易读得兴奋,阿玛斯的书每晚却读得我很快困倦,巴不得早点丢了睡觉,也是不愿意面对自我真相的一种逃避。

  在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一个月对内心状态、情绪生灭的觉察后,终于可以承认这个真相: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基本每天的行为、念头和情绪都是一种近乎自动化的机械反应,它的构成机制十分单调,只有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三个基本单位,以抗拒为关键演化点,遇到外在刺激时,可以表现和发展出各种花样:逃避、期待、兴奋、压力、耽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嫉妒、仇恨、认同、谴责、批判……通过投射和外界紧密连接,和过去的经验组合成“人格”这个冒牌货。

  我们习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谓的“自我”只是被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机制所掌控、由一堆旧有观念、记忆累积而成的机械反应物,“自我”还浑然不觉感觉良好。

  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最细致真实的个人体验,在意念的升起之处目睹所得。

  认识到内心的混乱破碎并不亚于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体,所谓外在世界的种种都只是内在意识投射和扩张的结果——这实在是让人难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见这个社会的愚钝腐烂更大。毕竟我们习惯主客对立,事不关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玛斯把意识上所有的问题追溯下去,都归结为“和本体某个面向失去了连接”,本体这个个我压根没见过没体验过的内在宝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怀疑。

  调整好心态,放下抗拒来读阿玛斯,斩获颇丰。他是充满洞见的灵性导师,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语言来探讨各种议题。

  最关键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从那个理念的阿波罗世界回归到最切身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上。让我意识到,智性的进益如果没有心灵的修炼配合,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畸形发展,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筑在我对内心的整体结构和自身局限几无所知的情况下。

  若能保持觉察,大部分时候的经验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够拓展出空间,并在偶尔安住当下的瞬间体味到空寂里的平静与喜悦。坚持了十来天后,就能很快识辨出自我紧缩的倾向,不止觉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对身体的影响(对我是往往带来肩颈部位的紧张和僵硬)。

  再配合以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辅以腹式呼吸,抓住身体不适时使情况糟糕的关键点——升起的第一个抗拒念头,颇能缓解不舒服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和抗拒。

  但我远做不到“无拣择的觉察”,无法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断干扰,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头的升起,并目睹自己对念头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觉察到嗔意,又生出对嗔意的恼怒,再是觉察恼怒,升起对恼怒的恨意……这一细微迅速而永远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时候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觉察到自我防卫的机制有多么顽固和难以抵抗,它一层一层地敷在恐惧和欲望的双面体上,露出狰狞的嘴脸朝我得意地笑。于是会连续产生——愤怒、自怜、投射、批判、自我认同、压抑、否认以及企图以理性分析转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被意识到后,情绪只会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尔伯的比喻,这好像冻疮,本来是冻着的,因为麻木迟钝反而不觉得痛,现在解冻了一部分,开始痛得受不了。问题没有解决,敏锐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这样的问题,是只能独自面对的,无人诉说。

  无人可诉说的原因在于:

  一、我觉得棘手的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一般人关注、思考的层面,如要阐释,则牵一发动全身,要迅速介绍足够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转化某个东西的力量,来源于更强大事物作为后盾。我窥见问题,必也窥见可能的明光。而诉说的对象很可能不见明光只闻问题。

  三、即使诉说的对象有诚意和耐心了解问题本身和背景知识脉络,但它们太具威胁性,攸关紧缩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难以接受。

  而无论诉说的内容为何,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肯定的企图,说给不懂的人只会增加自怜和愤怒,于事无补。

  但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去看,这一意识的觉察和转化自疗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认,某些最根本的“傻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寻答案。但这团问题的火焰我想让它一直燃烧下去,烧掉所有的无明,用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学习喂养它,而不是试图以任何外来的答案熄灭它,不管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还是证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为知的浑噩生活。

  提炼归纳出想要对治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一、强烈的掌控欲(底端隐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问题(批判性、攻击性、意义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严重倾向(自动防卫机制)

  四、明知有些习惯是自身发展的阻碍,大部分时间仍旧保持着(惯性和惰性)

;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发展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1

  刚刚意识到,什么叫自己的选择。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的选择。并且我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不一定是此时此刻我要做的事情。

  我希望我以后可以做一个执行力强的人,从这一分这一秒开始。刚刚看到了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咨询室放着一个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后一面刻着“怎么办”。每次有来访者到他的咨询室里,他都会拿出他的三面柱,问来访者:“你选择谈什么呢”。

  我决定也做一个自己的三面柱,遇到事情或者任何非休闲休息的时间都可以问一下自己,“我选择让自己的大脑想什么呢?”

  淘宝买的柱子已经在路上了,回头用A4纸手写上几个选择就好了。提醒也已经做好了。为了不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写上了,简易版,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就好。不要想着做一个特别精美的插画做背景啥的。因为那样会导致自己的行动力为0。毕竟以后可以慢慢升级。

  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假想一个受害者和一个施害者。所以,以后不要认为自己错了,可以说自己做的不够好。也可以说对方还有改进的空间。大家都没有错,不是吗?需要思考有没有用,我没有办法改变,也许不是我的错,可是,最终谁要为结果负责呢?还是我自己。所以做一点有用的事情吧。

  每一次思考的结论应该是我应该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而不是自我怜悯,自我指责。陈海贤老师说让我找一个目前最想改变的目标。那么就是行动力了,具体一点就是做出我自己的面试题小程序。

  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所有借口,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这一句话太有用了,值得我反复来回敲,来回看。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2

  今天,我又坐在合德熟悉的教室里,听由杨老师讲《发展心理学》。不一样的是这次我听课的角度有所不同,原来注重的是课程的内容,这次我不但温习了课程内容,也重点关注了杨老师讲课的一些技巧,有以下几点感想:

  1、课程开始,老师用了谜语与论语的经典句子来推出本门课程,人的一生,发展心理学。

  2、课程中,老师用了很多提问的方式来引出重点内容。对于学员回答问题后,不论对错,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下午的时间特别容易犯困,老师采用游戏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互动,让大家振作下精神。这个关于“触觉”的游戏,我上次参与过,这次作为观察者看大家做这个游戏。事实上,个人感觉这次,部分同学不够投入,结束的时候,在老师未做指示前,就各自回位了,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杨老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个班级表现不同,感受不同,我接受大家的不同”。确实,作为老师,也许都会有期待,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即使同样的游戏,对象不同,结果会不一样,接受不同,多么重要。

  4、以往听课的时候,对于书本的知识理解就基本够了。但是,对于授课的老师,相对的深度与广度就不同。课程外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许多延深知识点需要用案例来让学员更容易理解。比如: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英国的纪录片内容,心理学家做的实验“打玩偶”模仿游戏等等,个人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很欠缺。

  5、发展心理学理论内容比较枯燥,杨老师的讲课语速、声音用平铺直述的方式进行授课,部分学员也许会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个人感觉语速、声调也是技巧。

  6、这一章的内容还是比较多,从概述到人的一生各个阶段。这次,杨老师讲课的重点在前面一、二节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最后中年与老年期内容来不及涉及了,只能留待下次时间。所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内容讲述完成,时间控制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3

   我的感受 :

  第7,8章主要介绍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的观点;智力:心智表现的测量。

  尽管婴幼儿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大多数成人对他们三岁前发生生的事无法回忆起来。那是因为他们早期的记忆的存储方式与成人不一样,而且早期的记忆是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保存的。即使他是有记忆的,但却无法用现在的思维方式提取出来。智力定义为一种或一系列能够使人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特质。遗传和环境对智力表现都有重要作用。智力成就这一发展领域同时受到天性与教养两种强大力量的指引。

  聚合性思维要求个体找出问题的一个最佳答案,并且要精确,这正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内容。相反,发散性思维要求个体发现问题的各种不同的答案和解决方法,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创造力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与智商分数之间只存在中度相关,家庭环境对发现性思维的影响作用似乎比遗传因素更强。那些创造力强的儿童的父母经常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去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探索。

   我的思考 :

  创造力在现在的社会比智力和知识更重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要鼓励孩子多提问和冒险,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和内在兴趣,尽量少要求孩子死记硬背或者避免正确答案唯一的问题,强调对问题的讨论过程,找出多种答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但现在中国的功利性教育和应试教育却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我们以前的学习氛围没这么压抑,都是在初中或高中时才开始发力,辛苦学习。而现在的小学生的作业已经要写到晚上九点或十点了,每个作业父母都要签字,弄的亲子关系比较紧张。或许我们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小孩在学校学习状况与将来的生活质量是中度相关的,不是完全成比例对应的,多给孩子一点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回忆的美好的童年,或许对他将来的事业、生活有更大的帮助。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4

  下班了,伴随着同事们关门锁门的声音,静下心来,结合自己近年来与心理学接触的有限经历,以及最近阅读《发展心理学》第一章《毕生发展绪论》的有限心得,提炼出“从盲人摸象到睁眼观象”这个自认为还算形象的题目。

  因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人、事、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脑海里星星点点记录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觉得心理学是张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动力学、是海蓝博士、是曼陀罗、是海灵格、是催眠……这个领域的知识始终是一团乱麻,和完全不懂的人还敢白话两句,在专业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蝉。

  今年2月下旬从朋友那里得知景老师去年组织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主题阅读群,大家通过共同学习竟然意犹未尽,纷纷建议“重走长征路”,感到既好奇又兴奋,立即购书入群。按照要求仅读了1个章节便有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心理学这头“大象”一下子立体起来,原来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墙”。“毕生发展”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领域。这本被北大心理系选中作为教材的大部头,以全面的视角,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纵观个体从产前阶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发展过程,其完备、条理的编书特点极其符合自己的学习口味,虽然专业性很强,但读起来充满了乐趣感。

  当然,由于零基础,底子太薄,专业术语前面读后面忘,逻辑分类前面记后面丢,年近半百怎么也无法与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攀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复读,挤时间将前30页品读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新理解和新风光。

  尽管如此,依然感觉没有读透,好在这是绪论,很多内容在后面的章节都会展开来讲,相信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在景老师的引领以及各位学友的共同参悟下,《发展心理学》会满足自己的诸多期待。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5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相对于从种系的角度或动物演化的过程来研究的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探讨的是如何从简单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规律的个体研究。李丹老师著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分别就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总体论述;认知的发展;认知发展理论评介;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共分四篇十五个章节进行论述。我读完此书后,真是受益匪浅。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给于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小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积极,原因之一就是内心产生恐惧感。他们一方面从内心害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没有信心,恐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如果说错了,也害怕同学笑话。这样就促使一部分学生有意识的不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老师要下一定的功夫。第一,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始终以微笑的一面面对学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拉近距离产生亲切感。第二,课堂上形成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学生回答对了要大加赞扬;学生回答的不正确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评价。这样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了顾忌心理,让他们敢说话、想说话。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思想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另一方面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别人,同学之间要互相激励而不要相互讥笑。从以上三个方面努力,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6

  看了一下大家的读后感,很多都是概况一下论文的内容,大同小异,当然了,也学到了很多同学的思路,的确有点收获的,下面说说我的读后感吧,也是一些概括,不过很多人说过的就省略一点了,《进化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45号黄霖。文章想介绍进化发展心理学,但这个相对生僻的概念不容易一下就让人理解与接受,而进化心理学已经是比较为人所知的领域了,就是说,在本文章中,进化发展心理学的提出是建立在进化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文章先介绍进化心理学也体现了这一思路。既然是建立在进化心理学之上,那么进化发展心理学观点的提出就自然的会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相对比。

  就如进化发展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研究进化的、渐成的程序的表现。这个就是保持了进化的观点,而第二第三个观点强调童年期,这就是对进化观点只强调成年的不足做了补充,而观点四更在生命各阶段体现了其观点,更突出了发展的概念。总的来说,感觉进化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就好像名字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将进化的理念放到了人的各个阶段,但不是一味的机械的结合,也有反驳之前观念的东西。基本理论之后就是研究领域,因为进化发展心理学也强调了环境的作用,就显得比倾向于基因决定论的进化心理学更加全面,而研究的领域也加入了“父母的投入”,这也是一个创新了吧,其他的就好像和进化的概念有重叠,但领域的重叠不代表思想的重叠,毕竟是新的,不会和以前的一样。最后就说说这篇文章中好玩的理论吧,有句原话是:“越老的男性喜欢越年轻的女性”。以及其他的关于理想伴侣的性别差异的理论比较好玩吧。还有就是抑制的性别差异,但这个好像和现实不是太一样勒,搞不好是基因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不那么强烈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1

  看完《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讲得非常好,内容通俗易懂,也令我有许多感慨。

  其实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无组织行为明显增加,加之又过分地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局部利益,导致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易失去平衡,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心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个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位重要。”其实,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自己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这比找心理医生看病起来,还不能象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只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就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是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另外,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睿智的思维,避免走入心灵的误区。

  首先要加强修养,遇事要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是由旺盛走向衰弱直至消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其次是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以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具有意义。还有几点也是很重要的:

  一、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钦佩、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还是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人进入一种的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二、持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宁,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当地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会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的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四、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

  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失衡。

  最后引用著名心理健康专家总结的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的方法,可以给各位朋友参考下:

  1、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彼此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抑郁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当遇到更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的时候,最后离开你所面临的环境,转移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的创伤填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是,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你喜欢干的是,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人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的、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容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亲自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定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修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2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看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最近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但是随着阅读的不断增加,发现自己的收获越来越多。

  这本书总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提问环节,让我们走进未知的心理世界。主要是重在介绍什么是心理学以及我们不快乐,或者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些原因。让我们知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第二章是情绪自治,做优秀的情绪管理者。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我了解到,我应该用哪些方法去更加合理的调控我的情绪。第三张是心理自助告别病态心理。防患于未然,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第四章心灵杀手战胜抑郁与强迫。抑郁与强迫是现代人容易遇到的两种心理疾病。而本章节可以帮助我们去战胜抑郁和强迫,从而享受快乐健康的人生。

  第五章,重塑自我跨越人格障碍。每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可能会有一些瑕疵缺陷。本章节就可以帮助我们来塑造更完美的自己。

  第六章应激障碍,谁能从容面对。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状况是我们无法提前预料到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能够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应对这些突发状况。

  第七章,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心理调适。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更加的了解学生青春期的一些心理调适,同时可以更好的与父母、长辈进行沟通交流。因为这里边还有一个更年期心理调试。

  第八章美丽人生幸福要自己酿造。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我们要接受自己的现状,并且努力的去完善自我,从而创造更辉煌更美丽的人生。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收获之一是,能够做自己情绪的管理者,我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调控,我的情绪。因为我觉得我之前可能有些情绪化状态,有时候一些事情的发生,会让我的情绪波动比较大。那么通过本书的阅读知道情绪是可以由自己来控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好的方法来转换自己的情绪。如转换注意焦点,通过适当途径发泄出来。而且还让我意识到“语言暴力”是多么可怕。我们应该拒绝“语言暴力”。而且要学会去应对身边的“语言暴力”。用对了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认清他们的内心,然后对其行为不加理睬。不辩解也不对自己的行为做任何解释,暗示自己,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关,我没有任何错不需要有愧疚。你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语言暴力”去伤害、诋毁、侮辱身边的人。也不要因为身边的人用“语言暴力”而去怀疑自己。我们应该,绕开他们避开这些“语言暴力”的攻击,不做其攻击对象,这样你的情绪就不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身为一个初中老师,日常接触的都是十二三岁的学生,那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正处于所谓的“青春期”。心理学家称其为“消极反抗期”也叫“青春叛逆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心理都不太成熟,心理闭锁或叛逆成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那么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有以下青春期心理:心理闭锁及其心理关注;逆反心理及其心理关注。那么应该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呢?在这里面我也学会了不少东西。心理学家建议,教育方式和孩子的人格形成之间有着十分特殊的密切联系。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做出一个正面的榜样出来。我们可以尝试用无知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世界。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纯白的画纸。孩子的世界是比较纯洁的,我们应该放低姿态和孩子共同去认识新事物,而不要总是用自己既往的经验去处理现在的问题。其次还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辩证地接纳,允许孩子展现个性,并指导其正确理解和展现个性。再次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我们应该主动与孩子搞好关系,在沟通时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少用刺激性、贬低性的口头语。最后用成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巧妙引导孩子面对早恋问题。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在这个年龄阶段里,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人格的塑造,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同时我们要明白知道,早恋问题,是一种不成熟心理的表现。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巧妙,切忌操之过急。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理解。站在孩子的视角上看问题,帮助孩子但不要随意为他们做决定,给予建议而不是命令。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学习。让我认识到,管教孩子,是需要艺术的。我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与孩子沟通交流。从而让孩子更喜欢这门课。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我还学会,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去塑造自己。所以我觉得当你有心理压力或者说,心里不痛快时,我们可以选择,通过阅读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的进步。我想这大概就是阅读的魅力。可以化解烦恼,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卓越。因此我诚心建议大家多读书,杨绛先生不也说过,“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不多但想的太多”。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3

  1、无条件接纳真实我

  真实我是一个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他基本上处在人的潜意识层,我们平时难以觉察。我们的内心深处沉淀着恐惧、内疚、悔恨、自责和绝望,形成一种控制自我的巨大力量,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真实我就是你心灵深处的孩子啊!这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你的逆反开始了,因为你一直都不尊重他,不关心他,处处对他指手画脚,压制并剥夺他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对他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给他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于是,他专门跟你唱反调,有时明知你是对的,但他就是不按你说的去做,却不断地去做在你看来毫无意义、没有必要的一些事情。你给他讲道理根本没用,于是,你对他大发雷霆,骂他没出息,不争气。可是,你越生气他就越来劲儿!你有所不知,孩子有孩子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他跟你争的根本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一种人格尊严!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对待患者的呢?不管你是什么人,即使你是罪犯,即使你是不良少年,即使你是集吃喝嫖赌抽于一身的社会混混,在咨询师眼里,你只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咨客。他对你是无条件的接纳,他不会给你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不会训导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他的任务是帮你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使你获得一种责任意识和选择能力。这样,你会感到温暖,感到被理解和尊重,你会倾诉你的苦恼,于是咨询师将发现你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症结,并帮你化解掉。阻碍你情感和思维流动的淤积一旦被清除,你的真实我将开始成长。

  现在,你就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无条件接纳你的真实我。

  2、化解潜意识的怕,陪伴真实我度过“危险期”,逐渐成长。

  在夜深人静时,闭上眼睛,深呼吸,由身体放松到意识放松,此时有可能发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东西,也许正是阻碍你成长的障碍。譬如,沉淀在心底的恐惧,郁积在心头的怨恨,啃噬心灵的内疚等等。然后,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将这些恐惧、怨恨、内疚一一化解和释怀,从而获得领悟。要赶紧把心得记录下来啊!在这里,佛家的智慧对我们有极大帮助,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啊,没有什么能留得住,让这些负性情绪折磨自己的心灵,真真是无明之致,划不来!

  强迫者往往对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思前顾后,事前忧虑,事后后悔,这种注意力的分配不当,影响了我们对大事、重要的事的关注和能力的发挥,于是又后悔自己这么做,又考虑以后应该怎么做,这叫悔恨着刚才的悔恨,忧虑着刚才的忧虑!在这两种情绪的纠缠下,对前途悲观失望。悔恨和忧虑,归根到底还是怕呀!

  强迫者凡事好往坏处想,不停地想象和预测可能发生的不利结果,他又不愿意这么无休止地想下去,可一旦想开头,就陷进去了,不能自拔。我的经验是,与其如此,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想到最坏的结局——死亡!谁都有一死啊,世道公平。一个人假如连死都不怕了,就会勇往直前,世间的成败得失、恩恩怨怨也就没有什么了,更何况那些鸡毛蒜皮!

  我所汲取的佛道智慧是:心存善意,积极进取,勇敢面对,接纳一切,承受一切,投入地爱一次、活一次,活出真我,活得无怨无悔。

  3、勇于行动,积极行动,在行动中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千万不要把强迫症的症状当作靶子,也不要把性格缺陷当作靶子,这都是虚靶,如果你的火力被它们吸引过去,必死无疑!

  你想让真实我这个孩子变得自信和强大起来,就要尊重和信任他,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实践,不要怕他给你惹麻烦,不要怕他碰壁摔跟头。道理再明白也没用,改变总是在自身的行动中发生。

  行动是什么,行动就是工作、学习、交友和娱乐,是你想做、应该做,却又不敢做、没有信心做的事,这就是你的靶子。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想的太多,未来的还没有到来,也不要想的太多,集中火力对准现在,迎难而上,迎怕而上。当然,症状会干扰你的行动,但这不能成为你停止行动的理由,如果你以症状作为逃避的借口,安慰自己等治好了强迫将如何如何,就走入了误区,永不能得救。

  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失面子,不要怕丢人现眼,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把毫无用处的虚荣心抛开,用真实我拥抱世界。

  我们的毅力一定得用在这里:坚决置具体症状和性格缺陷于不顾,咬着牙去行动!不要祈求好结果,不要担心坏结果,只要行动了,就是成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4

  心境很重要。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生活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

  困难人人都会遇见,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选择积极的态度,用心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果断的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而不至于发疯似的在小圈子里打转,像一艘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小船。一个人如果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在衣襟上插着花,昂首阔步地向前走,那么他永远不会成为失败者。思想的运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狱变成天堂,把天堂变成地狱。

  人的一生很像在雾中行走,远远望去,只是迷茫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当你鼓起勇气,放下悲伤和沮丧,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走一步,你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点。

  一个人不管他经受了多少苦难,一旦爱的阳光照耀在他身上,他便能治愈创伤,便能获得希望,哪怕是在荒凉恶劣的环境里,也依然能够放射出自己的光和热。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生命中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唯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试着向上看——灯光总是那么灿烂!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5

  自卑是麻痹药,自卑是落后丹,自卑是自杀的毒药。

  不是牧者,就是羊群。你不去选择命运,命运才选择了你。做个自信的人,依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自己的选择,才能免遭成为羊群的厄运。

  解决自卑的良药:(大哭一场,参加辅导团体,阅读,写日记,安排活动,学习新技能,奖励自己,运动,莫再沉溺。)

  良好心态的猜疑使我们保持高贵的理智,而狭隘的猜疑却使我们丧失信心和斗志。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学习精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6

  如果不学习,心理的疾病有时自己都不会觉察,更不会自愈。有幸读到此书,并且用这种方式总结自认的精华。

  消除猜疑心需要: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当我们开始猜疑人时,最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嫉妒之心不可有,嫉妒是来自地狱的一块嘶嘶作响的灼煤。它像一条蛆虫,蛀蚀和毁害着他人和自己。

  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

  生来就具有某些伟大品质的人的最可靠标志是生来就没有嫉妒。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

  解决不嫉妒的途径: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开阔心胸,宽厚待人、学会正确的比较方法、充实自己的生活,寻找新的自我价值,使原先不能满足的欲望得到补偿、升华嫉妒,化嫉妒为动力。

  是人不是神,有之不好的一面很正常,但如何化解此问题是一门终身必修课。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7

  如果你自己的形气一直处于低落的状态,那么你就真的会觉得情绪很差。你要怎么改变呢?抬头挺胸,脸上堆满笑容。

  如果你真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每天早、中、晚对着镜子笑一分钟。

  有错就改,是件好事,人却常常改掉正确的,留下错误的,结果是错上加错。

  使人有转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动作会引动情绪。

  身体四肢的运用往往会决定我们对于各种事物的不同感受,即使是我们脸部极小的表情变化,或一个不为人察觉的小动作,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感受,因而产生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最终影响了我们人生的变化。

  小练习,看看形气对我们的感受会有多大影响:

  先假装是个严肃且呆板的乐团指挥,手臂正一前一后地晃动,做这个动作时要很慢很慢,千万不可有劲,同时脸部作出十分困倦的样子,这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好了,现在我们换另外一种动作,请你把双掌用力地合拍两下,脸上堆满极为高兴的笑容,并且大声地喊些能鼓舞士气的叫声,这时你的感觉是不是一下子便跟先前不一样了呢?

  当你快速地作出一些动作,藉着身子和声带,你的感觉很快便会改变。每一种感觉或情绪都系有一种固定的形气,这些形气包括姿势、呼吸、动作、面部表情等,特别是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这些形气就显得特别明显。一旦知道什么样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形气时,当你想改变某种不想要的情绪,便可立即藉着形气的改变而得到所想要的情绪。

  似乎是很简单,然而绝大多数人的形气只有习惯常用的数种,生活中常常不期然的便会出现,殊不知仅仅就这几种形气对我们日常的行为便造成很大的影响。若要包括身体和四肢,那么其影响之大就难以估计了。

  由于大部分人所能运用的形气都不多,结果不得不受控于这些有限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个人在一周内可能会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疲倦、不安、痛苦、爱、沮丧、孤独、快乐、兴奋、生气、无聊、松弛、难过。

  我们应该像是去吃自助餐一样,尽可能去尝试一些新的菜色,你何不试试热情、渴求、感激、和气、温柔、幽默、梦想、快活、好奇、周到、自信、敢试、突破……这些是不是能使你的名单更长一些呢?只要你能改变运用习惯了的形气,那么便可以经历到上述的各种情绪,譬如说你只要在脸上绽放出笑容,便能很快感觉到自己的信心。

  有句老话这么说:“当有一天回顾今天的种种,你便会觉得好笑。”如果这句话确有道理,那么你今天为什么不就开怀大笑呢?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唤醒你的身体,学习不管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令你处在奋起的状态下的技巧。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读后感 篇8

  自从我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之后,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大或小,或轻或重。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在当众讲话的时候会感到紧张?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会不会面红耳赤,不知道说什么?其实这都是一些很小的心理问题,不算很严重,但它对我们的生活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不良影响。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很多人的场合说话,我会感到很紧张,本来在台下想好的很多词汇很多句子,一上台就不知道说什么了。这种紧张的情绪深深的影响到了我。在生活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好的,和朋友和同学交流十分顺畅,也能很好的输出自己的观点,而不会感到丝毫的紧张。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心理问题呢?通过大量的阅读,我得知这是我们人类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反应,这种紧张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并不能算作是一种心理疾病,人人都有这种表现,那么就不能算作是病。既然是人的本能反应,那为什么有的人在上台讲话的时候就不会紧张呢?其实这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是经过大量的不断的练习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他们不会错过每一次上台讲话的机会,台下他们也会积极的思考,积极的准备,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从不做没有准备的演讲。

  你可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依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就像一句名言所说的: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这儿我分享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调整心态。调整心态怎么讲?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并把自己带入到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之中,想象台下有好几万人在听你演讲,通过不断的换位思考来打造自己全新的心态。或者采取迂回战术,上台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不自信,那自信从哪里来?你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自己擅长的方面,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自信,为应对演讲做好准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和自己喜欢的女孩或者颜值较高的人说话会紧张,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可以先和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女孩或者并不出众的人进行交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还是要提高自信,做到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我们与他人交流就不会有问题了。

  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正视自己的这种心态,很正常,而且你并不孤独,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只不过应对方式或严重程度不同罢了。不要觉得自己有这种心态很丢人,很不好意思,心态端正,就会应对自如。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积极的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为自己的心理把把脉。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进化心理学》读书笔记

《进化心理学》读书笔记

戴维·巴斯
进化心理学: 从进化的视角来理解人类的心理机制。
一、进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达尔文对生命谜题的答案就是自然选择理论,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 达尔文认为性选择有两种主要的运作方式。第一种称为同性竞争,即相同性别的个体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目标是获得与异性交配的机会。第二种是异性选择,或者叫择偶偏好,在动物界中,绝大多数动物都是由雌性来挑选她们的潜在配偶。
基因与颗粒式遗传: 基因被定义为最小的独立遗传单元,它不会混合,也不能分裂,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遗传给下一代——这就是孟德尔的核心观点。
习性学运动: 关于动物行为的近因机制和适应价值的研究。习性学家关注四个关键问题,行为的直接影响;行为的发展性影响;行为的功能;行为的进化起源或种系起源。
广义适合度革命: 哈密尔顿认为,经典适合度(指个体通过生殖过程直接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含义过于狭隘。提出广义适合度,可视为个体自身的繁殖成功率(经典适合度)与个体对遗传亲属的繁殖成功率带来的影响这二者的总和。
威廉斯《适应与自然选择》: 作用于群体内的个体差异的选择力量超过了作用于群体的选择力量。如果获得帮助的人与提供帮助的人有基因关联的话,利他行为就有可能得到进化。前提是,亲属所获得的适应性收益必须要大于利他者付出的代价。遗传相关度是预测利他行为的强有力指标。 适应器: 可以被定义为进化而来的、用于解决与生存和繁衍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特定问题的应对机制。
特里弗斯的开创性理论: 非亲属之间的互惠式利他行为理论、亲代投资理论、亲子冲突理论。
进化的三大产物: 适应器、适应器的副产物、以及随机影响或者称为噪音。

适应器: 一种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遗传性的、能够稳定发展起来的特性。在进化过程中,它有助于有机体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

适应器是选择和进化过程的主要产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其本性都是由一大批适应器所组成的。
一种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是指有机体拥有的一套程序,它被设计成只接收一小部分特定的信息,按照决策规则把这些输入信息转换成输出结果,而这些输出结果能在远古的环境中较好地解决某个适应性问题。
二、食物偏好

人已经进化了对甜味食物的偏好,因为这种食物能够提供丰富的热量。人不喜欢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因为这种味道往往意味着食物含有毒素。人有一种可以被称为“新食物恐惧症”的适应器,即对陌生食物的强烈反感。
三、长期择偶偏好

女性择偶偏好:对经济资源的偏好 (两个前提:首先,在进化历史中,资源必须是由男性积累、保护并控制的。其次,每个男性掌控的资源都存在数量上的差别,他们对不同的女性及其后代的投资意愿也不一样。)

对良好经济前景的偏好

对高社会地位的偏好 (社会地位是判断资源数量的常用线索。)

对年长男性的偏好 (男性的年龄往往与他掌握的资源数量有关,随年龄而变化的事物,最稳定的变化之一是资源的增长。)

对上进心和勤奋的偏好 (勤奋工作是预测过去收入、未来收入和晋升机会的最佳指标。)

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偏好 (这些品质预示着男性是否愿意持续不断地提供资源。缺乏信任感和情绪不稳定的男性会不定期地给配偶造成严重的情绪负担,还可能带来其他的麻烦。)

对身高和运动能力的偏好 (判断他能否提供保护的线索。)

对健康的偏好: 对称性和男子气(为孩子选择更优秀的基因,男子气是身体健康的信号。)

爱情与承诺

偏爱愿意为子女投资的男性

对相似性的偏好

其他择偶偏好: 体贴、幽默、避免乱伦、嗓音
女性的择偶偏好受以下背景因素影响:女性自己拥有的资源、时间背景、女性自身的配偶价值、模仿漂亮女性的选择。

女性的择偶偏好不仅影响了她们的实际择偶行为,也影响了男性的择偶策略。
繁殖价值: 处于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将来可能拥有的后代的总数量。

生育力: 实际的繁殖成果,以存活的后代数量来衡量。

男性择偶偏好:对年轻的偏好 (超过20岁以后,女性的繁殖价值会随着年龄稳步下降。)

外貌和健康 (光洁的皮肤、丰满的嘴唇、女性化的面孔、对称的面孔、平均化的面孔、低腰臀比即腰细胸大)

亲子关系具有不确定性,进化出两种偏好:婚前贞洁和婚后忠贞。
四、短期择偶

男性在选择长期伴侣时会优先考虑女性的面孔,但在短期择偶时会优先考虑身材。而女性在短期择偶和长期择偶时都会优先考虑男性的面孔。

男性比女性更希望发展短期的关系。和女性相比,男性渴望拥有更多的性伴侣。男性拥有更多的性幻想,他们的幻想经常涉及多个性伴侣。

男性在短期择偶时会优先考虑女性的外貌,而且对低腰臀比的女性拥有更强烈的偏好。( 腰臀比是预测女性生育力的有效线索 )
五、亲代抚育问题

为什么母亲提供的亲代抚育要比父亲多?

两种假设: 1.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假设 ——男性的投入比女性更少,是因为后代拥有男性的基因的可能性更低。

2. 损失择偶机会假设 ——男性因亲代投资而承受的损失要高于女性,因为这些投资使他们丧失了另外的择偶机会。

父母和子女的 遗传相关度 是影响亲代投资质量的关键因素。

亲子冲突的进化理论表明,父母和子女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因为他们只有50%的遗传相关度。
六、亲属关系问题

哈密尔顿规则: 当c<rb时,自然选择就能够使利他行为得以进化。c是利他者所付出的代价,r是利他者和受惠者之间的遗传相关度( 遗传相关度 ,指除了基因在人群中的平均分布之外,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共享某个特定基因的概率。),b则是受惠者所获得的收益。、

亲属关系是预测帮助行为的重要指标。
七、群居问题

互惠式的利他主义理论: 只要受惠者将来对利他者给予相应的回馈,那么利他行为——包括那些促使我们向无血缘关系的人提供帮助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以进化。

互惠式利他主义的精妙之处在于,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以牙还牙策略: “囚徒困境”,首先,以你希望对方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他,然后以他实际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他。
间接互惠理论: 利他者并不是直接从受惠者那里获得回馈和收益。其他人在看到或者听说了利他者的慷慨行为之后,更有可能为他提供帮助。在一个群体中,乐于助人的人也最容易获得来自其他人的帮助。
赔本赚吆喝理论: 一个人通过无偿的利他行为,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是一个极好的合作对象。可以使人们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并从中获得收益。

八、攻击与战争

攻击策略可以带来的收益:夺取他人的资源;保护自己和亲属免受攻击;让同性竞争对手遭受损失;提升地位和社会等级;打消竞争对手的攻击念头;以及防止长期伴侣出轨。

战争的参与者主要是男性;女人是男性参与战争所获得的主要繁殖资源。男性已经进化了专门用于参与战争的特殊心理机制。
两性冲突: 男性和女性为了各自的遗传收益而产生的相互冲突。

错误管理理论: 代价和收益的不对等,偏差行为的代价比无偏差行为的代价小。

两种偏差: 夸大性意向, 常见于男性,为了尽量不错过任何的性接触机会。

怀疑承诺偏差, 常见于女性,对男性的承诺信号非常谨慎,避免被欺骗。
嫉妒是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用于解决伴侣出轨的问题。男性的嫉妒主要集中于伴侣的身体背叛,因为身体背叛会危及男性的父子关系的确定性。而女性的嫉妒则更多地集中于伴侣的长期投资和承诺是否分给了其他人。

嫉妒心理会引发一系列的行为反应,从轻微的警惕一直到严重的暴力攻击。这些行为的进化意义在于,它们可以留住伴侣,防止伴侣出轨。家庭暴力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留住配偶策略。通常,男性比女性更喜欢使用这一策略,而且往往是缺乏经济资源、不能通过积极的手段留住配偶的男性。
人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充满了错误和偏差。人类的认知活动完全是非理性的,存在很多“适应性偏差”,具有“适应意义上的理性”。
九、艺术、小说、电影和音乐的进化

人们为什么要从事很多看起来与生存和繁殖没什么关系的活动?

1. 炫耀假设: 文化“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它源于采取不同择偶策略的大量个体在繁殖活动中的竞争行为”。在大多数文化背景下,男性创造的艺术、音乐和文学作品都比女性多。大部分美术和音乐作品都是男性在青年时代创造出来的,这个时期刚好是男性参与同性竞争最为激烈的阶段。

2. 我们拥有“能够从形状、颜色、声音、笑话、故事和神话传说中获得愉悦”的进化心理机制。 文化产品包含的刺激信息必须和我们的进化心理机制被设计来加工的自然刺激非常相似。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周,一本书,一篇笔记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一本书出到第11版,可见其严谨度、专业度与受欢迎的程度)

关于译者
与很多书不同,本书的译者不是一人,而是根据本书的版块安排专业而又针对性的9位学者进行翻译,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翻译带来的学术误导,这种严谨与精准令人肃然起敬!

读书心得:很早以前就对心理学感兴趣了,也许当时还小,对此认知还不够,很可惜~没有作为职业梦想一直求索。记得应该是读初中,又好像是小学时,看了一部电视剧《情有千千劫》开始萌生的小小的种子……后来却“不知怎么”学了化学专业……再后来,工作后,越发觉得懂点心理学的重要性,接着结婚生宝宝,月子里的切身感受,真心意识到: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人也好,学些心理学,利己利人!接着,对于养育孩子,跟自己学生们相处,尤其自己面临对低龄宝宝的教养难题,更加坚定了我要学好心理学的决心。我已在学习的路上,要系统得好好学习。

接下来,开启我第一篇·认真的笔记啦✌
全书共十六章,确实值得反复阅读。初次看到书名,就想着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吧。这类书一般都觉得枯燥,理论性强,读不下去。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真的愿意读,心里有梦想,路就在前方。
我希望自己把心理学当专业自学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真正帮助到更多的人。希望自己活得更通透,让自己、孩子,家人因此受益……好了,言归正传,笔记汇总开始……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让我们了解自己思维的荒谬之处,以期我们变得更理性、更贴近现实;
一本书经过不断修订出到第11版、并由9位翻译人员携手分区进行专业翻译,700多所大学的专业教材,无可厚非的“社会心理学”书籍中的泰山北斗。读这种书,是会有一种朝圣心态的。
下面,友情分享一下本书干货:
1、 社会心理学导论:
相对于所处的客观情境,我们的社会行为更多取决于我们对情景的解释;我们既会“直觉”又会“深思熟虑”,这叫做“双重加工”,社会直觉通常强大但有时也很危险。(《思维,快与慢》就是阐述这一问题);社会心理学完全是关乎生活的——你的生活,你的信念,你的态度,你的社会关系。
通过不断地将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互印证,我们了解得越多,越能检验和约束偏见。系统的观察与饰演可以帮助我们清晰那些用以观察这个世界的镜片。
“生活是正着活,却是倒着去理解”——对于过去的事情,人们总是试着找到一定的解释,从而也会造成“后见之明偏差”,导致人们过高评价自己的判断与预测;
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都是“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2、社会中的自我
焦点效应——人们往往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透明度错觉——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
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焦点,其中,社会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我们往往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进而膨胀了我们的自我意象;
西方更加注重自我独立于个性,而东方则相反;
规划谬误—高估计划是人们的通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免疫忽视现象——我们比我们想象的恢复和适应能力要强得多!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自尊——使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使我们所有的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综合,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
“自律远远比自足更有价值”
高自尊并非都是好事,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如果你相信你有能力做一些事,这就是“自我效能”;如果你由衷的喜欢你自己,这就是“自尊”。
习得性无助——对于自己认为通常无法控制的事情,倾向于选择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心理学发现人们不能撤销听他们的决定时通常会更快乐。(选择的悖论)
自我服务偏差——即个体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现象。
学业上的成就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关注;——防御性悲观主义。
我们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
自我妨碍——“不是我不行、只是我没有努力罢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自我安慰;
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是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3、社会信念与判断:
具身认知——当手捧热饮的时候,人们更可能评价别人更热情,自己也会表现得更慷慨
信念固着——人们倾向于坚持自己过去的信念,即便被证明是错误的;
事前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和解释,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记忆重构——我们的记忆,事实上是在我们进行回忆时重构的,它受到所持态度的严重影响,并通过当前情感进行检索;
我们的大脑知道的要比它告诉我们的多得多!——潜意识
过度自信——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的倾向;
验证性偏差——欲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想比,我们更愿意证实它们。
易得性启发式判断——对于熟悉的名词比较敏感,从而高估其出现或发生概率;
人们对概率一向不是非常敏感——概率性忽视;
反事实思维——59分比0分痛苦,银牌比铜牌遗憾;
控制错觉——让人觉得自己可以控制“随机事件的能力”,比如通过计算买彩票;
趋均数回归——当事情达到极端时,无论做什么,都会向平均水平靠拢,而我们会归因于我们所做的事情。
我们对事物的归因,会严重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态度,而态度可以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行为;
行为确证——一旦形成错误的社会信念,就可能引发他人做出某些行为反应以支持这些信念。
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4、态度和行为
真理只有在被发现时才会变得显而易见;
用镜子让人们觉察自己的行为,有利于提高自控力;
行为是个人与清净的共同产物;
登门槛现象:从小到大、由浅至深、从小请求到大请求;
我们不喜欢那些我们伤害过的人;因此,一个不起眼的恶性会侵蚀人的道德感,轻易引发一种更恶劣的行为;
回报太多时,有时反而让人感到自己做这些事情的而理性;
认知失调——当我们的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
决策后失调——当作出重要的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高度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失调;我们的偏好影响决定,而决定也会影响我们的偏好;
当认知失调后,我们会进行自我调整:比如一个人明知道抽烟不好,还抽烟。
1、自我表露(印象管理):我看起来想一个很酷的吸烟者;
2、自我辩解(认知失调):也许吸烟的伤害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大;
3、自我知觉(自我观察):我就是对吸烟有一种不可割舍的依赖,比其他人都要多;
过度合理化效应:过度的报酬反而降低了对此事的兴趣,因为还会让人觉得这是被人强迫的工作;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情来取代它;
没有反应就没有接受,没有相关的表达就不会产生印象——这是教师应该牢记的最伟大的格言;
5、基因、文化与性别
演化心理学家研究自然选择如何使那些有利于基因延续的行为特性保留下来,尽管人类演化的部分遗产是学习和适应能力,但演化的观点仍然是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更多的是人性中共有的伦理道德;
男女之间,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然而我们却更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家考察了独立性与关联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同理心和情绪反应,以及用更多关系行的词汇描述自己;
性特征也是性别差异的另一重要方面。男人渴望并发起性行为,而女性的性行为通常是由强烈的感情引发的;
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每种现象都有推测的可能性和假想出来的合理性;
首先,人类先创造文化,随后再适应这种文化;其次,文化会塑造人的行为,以此延续文化。
儿童受到的文化影响大部分来自同伴;
性别角色表现除了巨大的文化和时代差异;
个人和情境的相互作用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体对既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存在差异;第二,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由影响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
6、从众和服从
从众是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其表现形式有两种:顺从是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服从是顺从的一种,是指对直接命令的顺从。接纳是指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打呵欠会“传染”,这也是一种从众现象;
变色龙效应:我们会自然的模仿他人的姿势和语言,促使别人喜欢我们,但并不会仿效他人的消极表情;
引起服从的因素:与他人的情感距离;权威的接近性和正当性;机构的权威性和不服从的同伴参与者的释放效应(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让你一个人指出会有犹豫,但如果有人已经站了出来,你跟随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这就是释放效应)。
在决定人们行为的因素中,个人自身的特点往往没有自我感知到的情境重要;
行为和态度会相互强化,小恶会助长态度,进而导致大恶。好人面对恶劣环境时,也会做出令人斥责的行为(即使恶劣的情境热会激发某些人产生英雄主义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到情境的力量。
从众的因素:群体的规模、一致性、凝聚力,地位,公开的反应,事前承诺。
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在德国演讲厅里喝彩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规范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也向我展示了正确表达赞赏的方法(信息影响);
逆反:一种拒绝从众,要求独特性与个性的要求。
7、说服
通过积极思考的说服路径为——中心路径,通过启发式或者偶然的线索匆忙下论断时,路径为——外周路径;善于思考的人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喜欢仔细思考并偏好中心路径,而喜欢节省脑力资源的人则表现出较低的认知需求,通常对于外周线索反应较快,比如说服者的吸引力以及周围环境的舒适度,等等。
说服信息重要,说服者同样重要;
当人们逐渐忘记信息源,从而对信息提高认可度,叫做睡眠者效应;
语速较快时,专业性和信赖信都会增加;
“劝服别人时请专注于他们的感受,内心以及人性的弱点,但千万不要诉诸理智”
说服对象的心情愉快,信息的说服力更强;
句子押韵也能增加流利度和可信度;
容易理解的信息以影像形式呈现时最具有说服力。而难于理解的信息则以书面形式呈现时效果最佳;
预先知道有人试图说服你,很容易激起你的反驳之心;
如果人们受到干扰而无暇反驳时,言语的说服力会增强;
如果说服设计双方论战,首因效应通常使得最先呈现的信息更有说服力。而如果双方观点的呈现存在时间间隔,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近因效应”。
心理治疗的情境和邪教以及狂热的自助组织一样,会提供(1)支持性的、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2)专业知识以及希望;(3)独特的理念以及信念,用以解释个体的困难并提出新的视角;(4)一系列的仪式以及学习经历,以保证获得一种平静、愉快的新感觉;
说服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善恶优劣之分,起作用是建设性的还是毁灭性的,取决于它的目的与方法;
作为说服的接受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天真轻信和愤世嫉俗之间求生存;
群体影响
社会助长:当有观察者时,会影响执行的执行质量,通常,观察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会降低复杂难度任务的作业成绩;会提高熟练工的成绩,而会影响生手的成绩;
社会懈怠: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当目标十分重要、奖励巨大、存在团队精神、个人贡献可评估时,人们在团队中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最大程度避免社会懈怠。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可以理解是从众行为的另一种描述)
自我觉察是是去个体化的反面;
喝酒的情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觉察,从而增强个体的去个体化;
群体极化——群体讨论会加强了原先主导观点,无论是冒险的还是谨慎的;
奥巴马:据我对历史的了解来看,白宫面临的危险之一是陷入群体思维,每个人都同意每一件事情,没有讨论,没有异议,所以我很欢迎在白宫看到热烈的讨论;
在实验中,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行动传递着自信,引起多数派的背叛时,少数派的影响力最大;
群体可以激起糟糕,也可以极其美好。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选择我们的群体。
9、偏见:不喜欢他人
体重歧视明显超过了种族或性别歧视;
“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偏见的本质》
偏见是一种态度;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它通常自被称为刻板印象的负面信念;
1958年,美国各种族仅有4%的人赞成黑人和白人结婚;2021年,这一比例为86%;
偏见与歧视在缓和,但在世界范围依然存在;
具有权威人格的个体特别容易出现偏见
一个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
现实群体冲突理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内群体偏差——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群体更优秀;
拥有稳定社会地位的人对于优越感的需求相对要弱一些;
人们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的身上,有时会更直接地针对竞争性的群体来表达这种敌意;
我们越熟悉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越多的多样性。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
本族偏差:与我们自己的种族人相比,其他种族的人的确看起来更为想象;
即便非典型群体中的某个人只做出一次不常见的行为,便可以在人们的脑海里形成虚假相关。大众媒体反映并助长了这种现象。
公正世界现象——指责受害者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一切;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永久存在,并且抗拒改变。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语言创造出相应的现实;
强烈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人和解释时间的方式;
10、攻击:伤害他人
敌意性工具: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如复仇)工具性攻击: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抢劫、战争)
喝酒将大大提高攻击行为,越壮的男人就越明显;
睾丸激素和攻击行为成正相关;
面部较宽和攻击行为成正相关;
挫折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攻击行为;
相对剥夺:与同群体比较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从而产生挫败感;
攻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
疼痛、令人不适的炎热、受攻击、过度拥挤,也会诱发攻击行为;
性唤起和愤怒等其他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
刀可以杀人,但远远的扣动扳机要比持刀发动攻击容易得多;
强暴谬论——一些媒体误导了人们,认为性暴力最后会换来对方的“服从”与“心甘情愿”;
攻击线索(如一把枪的出现)增加了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观看暴力电影和玩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有一定相关性;
“发泄以减少愤怒无异于使用汽油来灭火”
文化是可以改变的——北欧海盗曾烧杀抢掠,而他们在瑞典的后裔近200年却没有打过一次仗;
打蚊子不错,但排干沼泽的水会更好——通过改造我们的文化,去除那些腐蚀年轻人的社会毒瘤和重建我们的道德根基
11、吸引与亲密
幸福感是感觉与人有了联结,自由以及有能力;
曝光效应——我们倾向于喜欢与偏好我们熟悉的事物;
对于吸引力来说,外貌很重要;
物资匮乏、贫穷和饥饿的人们就会认为丰满更具有吸引力;而物资条件富足的人则认为美丽等于苗条;
吸引力还取决于“比较标准”;
相似性与互补性的问题(个人见解):我们喜欢我们认为优点的地方,伴侣与我们相似;我们认为我们不足或者遗憾的特点,希望伴侣与我们互补;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自己的人
坏心情比好心情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记忆;
自尊心刚被受到打击人往往容易陷入情网;
由于先说了一些不太友善的话,反而让后面的赞美更加可信;“坦诚而真诚”比“过度赞美”更可以持续让对方满意;
情绪两因素理论——在一个浪漫的情境里,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都可以被解释为激情;
什么是朋友?那就是一个能让你做你自己的人;
相伴之爱的一个好处就是彼此有机会进行亲密的自我表露,这是一种双方随着对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应从而逐步达到的一种状态;
个人主义期待婚姻中有更多的激情和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给婚姻关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爱情是需要经营的,它需要相爱的人共同去培育;
12、帮助行为:
爱能拯救一切——无论是施与爱还是得到爱的人;
丧失配偶的人在帮助他人之后会更快地从打击中恢复;
快乐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同情、内疚、互惠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弱势群体、吸引力、相似性、时间紧迫性都是促使利他行为的因素;
同情崩溃——遭受痛苦的人数增加,人们的关注反而下降;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利他行为会减少,“责任分散”是一种解释;
四大宗教都提出亲社会的价值观;
增加利他行为: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减少匿名、增加熟悉度;内疚和自我形象的关注;个人化的诉求;教化道德包容;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道德排除——将某些人排除于自己的道德关怀之外,从歧视到灭绝性的大屠杀,它令所有的伤害性行为都变得合理;
“过度辩护效应”——在没有报酬和潜在社会压力的条件下,答应帮助别人,则会产生最强的无私感;
越了解心理学中对利他行为的心理描述和机理,则会增加利他行为;
13、冲突与和解
公地悲剧:大家为自己的利益,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的社会问题;
囚徒困境:个人的最佳选择与团体的最佳选择,是矛盾的;
亚当斯密认为:人人为己则可实现共赢;而纳什的博弈论则证明:某种情境下,人人为己则有可能公输;
有精神信念的人,会做出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行为;
误解是由很多心理误区造成的:自我服务偏差、自我合理化、基本归因错误、成见过滤、群体思维、内群体偏差、刻板印象;
镜像知觉:相互对彼此的印象,及其相像;
大多战争三种误解:1、低估对手的实力;2、把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合理化;3、把对手妖魔化;
在冲突中不要认为别人与你的价值观和道德上格格不入;反之,进行换位思考,设想一下:也许对方会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4C“化敌为友”要素:接触、合作、沟通、和解;
通过合作、拟定共同的目标、解决共同的困难、打败共同的敌人,是一条人与人“化敌为友”非常好的途径;——共同的外部威胁能建立内部的团结;
建立一个“超级目标”,是团结与排除内耗的有效作法;
沟通:谈判、调解、仲裁;
整合性协议:各取所需;
GRIT和解办法:逐步、互惠、主动地减少紧张。(互相小小的让步)
14、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临床学家的误区:1、经常是相关错觉的受害者;2、太容易对自己的时候聪明自信满满;3、经常因为自我证实的判断而造成误诊;4、经常高估自己基于直觉的临床判断;
谨记:虽然来访者赞同你的说法,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你的话是正确的;
科学方法不能解答所有的疑问,而且易为偏见所左右。但值得庆幸的是,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些“由心而生”的判断会出现偏差,那么就能帮助我们明辨对错;
依靠直觉的判断频频出错要求必须用严格的检验来证明自觉地结论,并且用统计的方法做出预测。
“事后聪明”使人们在事后解读当初的症状来总是显得很容易。事实上,事后解读会导致临床判断的过分自信。
抑郁者比正常人更能够预测他们对事物的控制度,更现实和客观,所谓“悲观而明智”;
抑郁者更容易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稳定的、普遍的、内在的;
我们自我感觉比现实客观更好一些,恰恰是一种健康心态的体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正是建立在这种能把事情看得比实际好一些,并能在最为黯淡的情形里看到光明的能力以上”
与轻度抑郁一样,孤独者对他人更敏感,并且善于辨识不同的情绪表达;
酒精能达到降低自我意识而达到减轻焦虑的效果,但酒醒后,再次体验到压力或失败时,他们更容易焦虑;
人们通常对于自己发现的道理,比由别人发现的更加深信不疑;
孤独者体验到健康问题困扰的危险性更大;
提升幸福感:
1、持久的幸福并不是人为制造的,财富和健康一样,没有它会使人痛苦,但拥有它也并不一定保证幸福;相信人能够适应环境;
2、控制时间,作良好的时间管理;
3、表现出幸福,让行动感染情绪;
4、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式,以便于发挥自己的技能;
5、参加运动;
6、保证足够的睡眠;
7、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用包含情感的投入换回心中的炽烈情感;
8、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帮助他人、多进行亲社会的行为;
9、记录感恩日记;
10、培育灵性的自我——建立自己的信念;
-------------------------------------------------------------------
本文标题: 演化心理学读后感(《进化心理学》读书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76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抗美援朝的读后感三百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体会四篇)史记人物传记读后感(关于《史记》的读后感800字四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