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谈话》读后感人生何处不谈判以前自己说谈判这种事,我这辈子都用不上,后来才发现被自己打脸了,一次次的碰壁和失败,证明生活中处处是谈判。小到吃...
《掌控谈话》读后感
以前自己说谈判这种事,我这辈子都用不上,后来才发现被自己打脸了,一次次的碰壁和失败,证明生活中处处是谈判。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求职合作,无处不在,而谈判的核心就是达成一致,各取所需。
【谈判的目的】
谈判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谈话的艺术,用语言改变他人,化解矛盾,维护利益,同时不伤害别人。因此,要用一种用创造性地思维方式去为谈判双方找到双赢的结果。比如,书中的例子,几乎所有的绑匪最后都没有被激怒而被毙,所有的人质都得到解救,而所有解救人质的人也获得了大家的信任。
【谈判的原则】
任何一场谈判、沟通或者谈话,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为了秀自己的语言技巧。因此,谈话的方式和技巧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读书、学知识是为了实践,在保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遇到犹豫不决的人,就需要让Ta知道,任何时候有退路;而遇到虚伪一直不肯说真话的人,就需要直接了当的拆穿Ta,直面问题,而不是一直玩捉迷藏的游戏。
【谈判的方法】
当我们知道目标,又把握了原则之后,就需要采用技巧来达成目标。策略性地同理心既可以保证自己的底线,也能给对方安全感,所以要标注对方的痛苦或者顾虑。让对方说“不”,开启对话,拒绝可以增强掌控感,觉得自己有选择,因此,谈话可以进行下去。在谈话过程中,识别对方更多的信息,为我们提供更加妥善的解决方案。
生活里有太多的关键谈话,而我们又太单纯了,把握原则,学习技巧,以便于我们可以从每次谈话中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让对方也能感受自己的成果!
《掌控谈话》读书笔记
在本书中,克里斯·沃斯试图利用在FBI二十年职业生涯提炼出的原则和实战经验,帮助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和事业前途相关的重要谈话中、在任何实际谈判场景里,去取得主动控制权。
本书共有十章。
第一章《新规则》 ,作者从他与哈佛大学教授PK的故事讲起,认为《谈判力》(1981年)可谓谈判领域的圭臬,但它推崇的“合作解决问题”理论、“达成谈判协议的最佳方案”(BATNA)在人质绑架事件中并不管用,因为谈判不是完全站立在理性大厦之上的,情绪和情绪管理智慧成为了影响谈判结果的核心因素,更确切地说,在情绪主导的事件中,非理性的要价和沟通构成了谈判人员所要面对的绝大多数情形。为此,作者表示将向读者推介“战术同理心”等通过实战检验的谈判原则和技巧。
第二章《重复对方的话》 ,重点是如何迅速建立和谐关系。作者讲到要避免谈判新手那样去盲目地提前假设,并用“主动倾听”的技术替代假设。这些技术包括重复、沉默、使用深夜电台主持人的声音。我们要学会如何让事件发展的节奏慢下来,如何让对方感到安全并愿意坦露心扉,如何辨别和区分“要求”和“需求”,以及如何聚焦和关注对手必须要说的话。
第三章《体会他人的痛苦,不如把他们的痛苦“标注”出来》 ,重点是利用策略性的同理心来建立信任。作者重点讲述了"战术同理心",并讲述了两种具体可行的方法。一是标注,即向对方重复他们的观点,以此获取信任和理解。二是指控审查,即把你的对手对你说的所有可怕的内容都列出来,以此打消对手的抱怨,打破负面的氛围,让谈判变得开放。
第四章《小心“是”,掌控“不”》 ,重点是营造氛围,以便安全地与风险共舞。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在谈判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努力获得”你说得对“这一反馈,而不仅仅是”是的“。
第五章《得到一句话,瞬间改变谈判》 ,重点是如何成功地说服他人。作者认为”不“才是谈判的起点,要走出自我意识的藩篱,走进对手的世界里进行谈判,这也是唯一能让对手履行谈判结果的办法。最后,要通过承认对手选择的权利来拖住他。
第六章《扭转现实》 ,重点是在面临失败时,该如何努力塑造结果。作者讲述了如何控制现场,要通过操控时间底线来制造紧迫的气氛,利用平等的观念来驾驭对手,牢牢控制好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接受你的出价时,不会觉得自己遭受损失。
第七章《制造控制的幻觉》 ,重点是如何用”校准问题“来消弭对抗、赢得合作。所谓的”校准问题“,包括”如何“和”什么“,不让对手用”是“和”不是“回答,逼迫对方透露信息和底线而又能同时产生仍然掌控局面的幻觉。这是作者和哈佛对手PK并赢取胜利使用过的强大武器。
第八章《确保执行》 ,重点是如何发现撒谎者,确保所有人贯彻执和。作者展示了如何在操作阶段使用”校准问题“来避免失败。作者认为,不与”如何“开头的提问联系到一起,”是“的回答毫无意义。我们要学会使用”如何“这一疑问句来婉转地说”不“,学会如何让对手自己与自己竞价,以及如何在谈判桌上的谈判破坏者。
第九章《互利原则,极端预设点》 ,重点是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价格。作者展示了步步为营的有效谈判价格的步骤,从如何准备到如何避开咄咄逼人的对手,以及如何进攻。作者还讲授了阿克曼系统(以发明者命名的讨价还价系统),这是FBI用来制定和提出条件最有效的手段。
第十章 《找到“黑天鹅”》 ,重点是如何通过发现未知的信息取得突破。作者认为,在每一次谈判中,会有3-5个信息点,无论它们是否明确显示,都有可能改变全局。我们要学习通过蛛丝马迹找到“黑天鹅”,并学会利用黑天鹅因素的简单方法,来获得远对手的杠杆力量,最终取得完胜。
附录《准备一页纸的谈判清单》,这是一份包括激活我们所有谈判技巧和谈判战略的简洁列表。
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实战案例入手,并从中引出掌控谈话的策略和技巧。具体地说,作者先会讲一个有关人质谈判的紧张故事,然后去分析和解释故事中哪些手段起了作用、哪些毫无助益,继而作者会再讲一个薪酬谈判、买车谈判等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
· 如果没有对人类心理的深刻理解,如果不承认 我们都是疯狂、冲动、情绪化的非理性动物 这个前提,那么在瞬息万变、令人焦虑的谈判中,所有粗浅的智慧和数学逻辑,都是没有意义的。
· 对于谈判者而言,有三种语调可以选择:一是和直接而坚决的声音。这种声音易产生问题、遭到抵触,因此很少使用。二是积极而幽默的声音。使用关键是说话时要放松和微笑。三是深夜电台主持人声音。特点是多用降调、语调冷静而缓慢,作用是有利于建立起权威和信任,且不会触发对方的防御心理。
· 心理学家里卡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通过对服务员的观察,找到了能让陌生人建立起最有效沟通的方法:一种是重复,另一种是积极肯定。 有意识地重复对方的语言,是一种不断强调双方相似点的艺术。 重复对方言行过程中,会让对方潜意识觉得“你和我是同类。”
· 策略性的同理心,是指从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进而听到这些感受背后的声音,分析出他们背后的驱动力。
· ”标注“是定位对手的感受,把它们转变成语言,并用冷静且尊重的语气把他们当时的情绪重复给他们听 。标注的强大作用在于能引诱对方透露信息。标注使用的语句开头,几乎都会用以下说法:“看上去……”、“听起来……”、“似乎……”,即用中性词语开头来陈述你的理解。然后是保持安静,当你把标注抛给对方之后,一定要安静地听对方怎么说。
· 研究表明,处理消极因素的最佳方法就是观察,不要针锋相对,不要妄加评判。有意识地标注每一项负面情绪,用积极的情感、同情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代替。如,“我觉得您对这些项目有些犹豫。”,“似乎您对捐赠真的很有热情,想要找到真正有价值并且能让孩子们终生获益的好项目。”、”既然你们都不愿在大家面前上台和我表演,我就要提前告诉你们……后果会很可怕。自愿上台的学员,很有可能会比别人收获更多。“
· 把对方能对你说的最坏的内容都列出来,在对方开口之前就先说出来,提前把自己作为一个指控审查者 ,做好准备应对负面变量,而不是等待负面变量生根发芽之后再采取行动。要记住:说出来之后将会引导对方急于声明相反的情况才是事实。
· 吉姆·坎普(Jim Camp)在他的著作《谈判从说“不”开始》中,请读者 在谈判的一开始,就允许对手说“不”, 他把这称为“否决权”。他观察后发现,人们会竭力斗争以捍卫自己说“不”的权利。如果给予他们这个权利,就能迅速让谈判氛围变得更积极和更配合。
· 通过表达什么是不想要的,你的对手框定了他们的空间并对你有了信任,也愿意听你说话。这就是为什么 “现在你不方便说话吧” 总是比 “你有几分钟我聊一聊吗” 的效果更好。
· 能否说服对方并不与你有多聪明、多圆滑或多强硬有关,而是要让对方相信你想要的解决他们自己的想法。因此, 不要用逻辑或者强硬的方法打击对方,而是问一些引向你设计目标方向的问题 。更确切地说,一个优秀的谈判者知道自己的任务不是让自己如何表现亮眼,而是要逐渐引导对方发现谈判者的目标,并让对方认同这些目标。
· 利用好时限,让时间成为你的盟友。 在任何谈判中,如果威胁变得越来越具体,就表明谈判已经越来越靠近特定时间里的真实、具体的结果。
· 当你深入对话之中时,寻求帮助是一个强大的谈判技巧,能把双方从冲突性的摊牌变成合作性的共同解决问题。如,当你走进商店时,不要直接告诉售货员你“需要”什么,而是向他形容清楚你在找什么,然后询问他们的建议。一旦你挑出了想要的,就不必向售货员抛出一个低价,只需要说这个价格超出了你的预算,同时 用一个万能的“校准问题”寻求帮助:“我该怎么做呢? ”这个做法的关键在于你要真诚地寻求帮助,你必须要传递给对方这个信号。在谈判过程中,你不需要和售货员针锋相对,你只需要询问他们的建议,然后给他们虚幻的控制权。
· 你可以 用“什么”和“如何”来校准所有问题 。如,“这是你喜欢的吗”可以变成“你如何看它们”“它对你怎么样”,你甚至可以问“它对你没什么作用,你觉得呢”。
· “公平”一词,是一个情绪的术语。人们经常使用它来迫使对方进入防御状态并让步。 当对手向你抛出“公平”这个炸弹时,不要上当退让,而要让他们解释你是怎么不公平地对他们的 。
· 你第一个和最多使用的说“不”的问句,都是各种版本的“我如何才能做到”。比如,“我们怎样才能筹到那么多钱”。你说话的语气十分关键,因为语气不对,这句话就会变成一种指控或寻求帮助,而非拒绝。因此,请注意你的语气。
· 有两个问题值得你向对方提出,以便推动对方思考,用他们的方式来定义成功。这两个问题是“怎么才能知道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走错路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 用包含“如何”的校准问题来向对方反复提问, 用“如何”来提问能让你和对手保持接触,却让对方失去平衡。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有掌控全局的幻觉,还会使他们在提出要求的时候考虑你的困难。
· 使用“如何”提问塑造谈判环境。你可以 把“我该如何做”作为说“不”的基本提问 。能微妙地推动对方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你的解决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他们自我竞价。
· 不要只关注直接与你谈判的人,要始终认清“谈判桌之外”参与者的动机。你可以提问这个协议会对其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或提问其他人怎样参与执行,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
· 遵守7-38-55百分比原则,密切关注对方的语调和身体语言。当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出现矛盾时,说明对方在撒谎或对协议不满意。
· 对方说的“是”是真是假?用三次原则来检验:使用校准问题、总结和标注,让对方至少三次反复确认协议。因为人很难反复多次撒谎或者肯定虚假信念。
· 一个人对人称代词的使用反映出他的权力地位 。如果你听到对方说许多“我”,那真正的拍板者可能另有其人;如果听到对方说许多“我们”“他们”,那很有可能你正在对付的是一个开放理性的决策者。
· 说出你自己的名字,让你在谈判对手眼中变成一个真实的人,这甚至可以为你个人赢得折扣。幽默和人性是打破坚冰、排除路障的最好方法。
· 认清对手的谈判类型,一旦你知道了他们是适应型、主张型、分析师型的,就能知道对付他们的正确方式 。如,他们对沉默的解读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一个适应型的人而言,沉默就是愤怒。对分析师型的人而言,沉默的意思就变成了需要思考。而主张型的人在你无话可说或想要对方说话时,会打破你的沉默。
· 和对手面对面,10分钟的面谈常常比许多天的研究更能透露出东西。要特别关注对方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特别是在谈判开始或结束的时候,以及跑题时说出的话。
· 准备好一个阿克曼砍价系统计划。 阿克曼系统的议价方法只有六步:一是设定你的目标价。二是你的第一次出价是目标价的65%。三是计算好,准备好三个可能增加到的价格,分别是目标价的85%、95%、100%。四是提价之前,利用同理心的原理和各种方法说”不“,抵抗对方。五是在计算最终数字的时候,使用精确的非整数。六是在最后的数字上,抛出一个非金钱的条件(可能并不是对方想要的),显示你已经到达底线了。
谈判准备清单可分为五个部分:
1-目标。 设想最好的最坏的情形,但只把最好情形下的具体目标写下来。
永要不要固守自己想要的而不去追求更好的。当你能超越自己已有的设想,保持灵活性的时候,你在谈判中就拥有了获胜的思维。
2-总结。 总结并把影响谈判方向的一些已知事实写下来。
准备好用策略性的同理心去回应对方的争辩。在有限的范围里进行发挥之前,必须清楚地描述出现现状:为什么你会来这里?你想要得到什么?对方想要得到什么?为什么。要能把情况总结出来,用一种对方认可的方式。
3-标注和指控审查。 准备使用3-5个标注,用以进行指控审查。
几乎可以用在任何情形下,帮助你从对手那获取信息或打消对方的把控的标注语句有:“似乎......对你十分重要”、“似乎你不喜欢”、“似乎你非常看重”、“似乎.....能让你更容易接受”、“似乎你对于.....有些勉强”。
使用标注时,特别是描述指控的语句,应使用带有策略性同理心的陈述方式,并聚焦于赞赏对方的观点。
4-校准问题。 准备3-5个校准问题来揭示你和对方所珍视的价值,发现并解决掉潜在的协议破坏者。
用来发掘谈判破坏因素的问句有:阻碍我们前进的问题是什么?你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和我们签协议会影响到其他什么问题吗?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对你有什么坏处?如何才能让这个交易与贵公司的所长之处结合起来?
5-非金钱的出价。 准备一个非金钱内容的清单,这些内容是你的对手所看重的。
《关键对话》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键对话》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1《关键对话》是会计领军第三次集训推荐的书目,也是之前在心理所学习时,一位后现代心理学流派老师推荐过的书。跨专业学习心理学专业带给我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芒格曾在《穷查理宝典》中强调过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铁锤的人来说,每个问题都像钉子,这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世方式,人们应该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其中心理学也是多元思维模型之一。
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分工协作的组织中,往往不是专业能力强就可以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尤其是冲突情境下怒怼还是认怂都不是明智之选,对话能力成为了一个社会人情商高低的体现。但作为“谨言慎行、敏于行而讷于言”文化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一些人,从“道”上缺少这种思维,加之此“术”学校不教,如果周边再无环境熏陶,对话能力势必弱些。社会上君子有理讲不清,小人无理却占上风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对话本身是经过刻意练习可习得的一套功夫,虽不一定能巧如舌簧,但也不必笨嘴拙舌。
《关键对话》提供了一种解决关键场景尤其是冲突场景的原则和方法。初读此书的朋友建议在读完序言和目录后直接翻到第11章第192页,这张关键对话联系表是本书的纲,通过这张表我们可提纲挈领掌控全书脉络。《关键对话》概括了七个原则,第一从心开始,第二注意观察,第三保证安全,第四控制想法,第五陈述观点,第六了解动机,第七开始行动。每个原则后面跟着相应的对话技巧、关键问题以及相关案例。其中,注意观察和保证安全是环境方面的原则,从心开始、控制想法是约束自己的原则,了解动机是关注对方的原则,陈述观点,开始行动则是适用于双方的原则。此书作为实用类书籍,用于指导对话实践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融会贯通理解原则,从心开始牢记三个问题
原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标准,掌控对话行为首先要掌握对话原则。七个原则的首要原则是从心开始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希望自己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避免做出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选择)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多想想这三个问题,以免偏离对话的初始目标。
对比说明的方法可避免做出傻瓜式选择,首先阐述自己的真正目的;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最后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暴力或沉默的怪圈。
第二,观察背景是否安全,巧用对比表达营造氛围
注意观察背景,保证对话安全,营造安全氛围是关键对话成功的前提条件。只有安全的环境下,对话双方才能畅所欲言,说出真实的想法。气氛不对,对话风险很高,尤其出现情绪性暴力、沉默应对等情形时,我们需要先按下暂停键,审慎地用一定的方法重新找回安全氛围。
怎样营造关键对话的安全氛围呢?首先找共同性,记住对话双方的共同目的,表达充分的尊重,其次用对比法表达,我不希望你以为……,正相反,我认为……,然后继续讨论观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
第三、控制不良情绪,善用语言描述的多样性
行为方式模型展现了从所见所闻到形成感受、展开行动之间有个主观臆断环节,因为主观臆断的是且只能是我们自己,因此构思不同情节,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想法。其次你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使用的语言载体是有力量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或温暖或有杀伤力,因此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对事情怎么看,选择什么语言选择描述事件。
第四、分析事实陈述观点、循循善诱征询对方观点
对话是双方共同塑造的,双方又是相互影响的。对话高手面对棘手的问题,如何做到既直言不讳又维持安全感的呢?书中给出了囊括五种技巧的综合式陈述法,即分析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鼓励做出尝试。首先,从事实谈起是最安全的出发点,不带观点陈述事实往往容易被接受,所以我们要区分事实和观点,注意事实罗列要充分;其次,由事实推到自己的观点,表达观点时可以用对比法,但要注意使用对比法的目的不是在看法问题上打折扣。再次,真诚地询问对方的观点,引导对方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第五、了解对方的动机、巧妙化解暴力或沉默
了解对方的动机,即了解情绪背后的事实和想法,我们应该使用四种倾听技巧营造安全感,包括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确认感受首先要承认对方的情绪、确认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去重新描述;复述对方表达的方式会营造更大的安全感,复述也能延缓对方的情绪反应;主动引导则意味着你要提供一些你关于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的猜测,想办法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在了解对方的行为动机后,我们需要对对方的观点做出回应。这时使用“赞同、补充、比较”三部曲即可,同意对方看法就明确表达出来,如果看法不同,可补充解释说:“你说的没错,此外,我还注意到……”如果确实观点迥异,则用比较的描述承认看法的不同。
第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话促进决策和行动
对话非决策,是获取观点的过程,丰富的观点是为了正确决策和行动。当你拥有管理权时,对话后你能决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也可以直接用命令式,而权责不明时的决策可以采用顾问式、投票式、共识式进行决策。决策之后采取行动我们要充分考虑行动人、行动目标、行动时间、检查方法。尤其要记录结论、决定和安排的细节,用综合陈述法和行动人进行对话以促进行动。
总之,充分理解对话原则,刻意练习对话技巧,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提高风险话题的成功率,有助于打造凝聚力的团队或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对话的套路并非重点,对话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心若镜”,对话中关注目标、提问也好,总结也罢,这些技术干货只是试探,试图让对话者可以从多角度去如实照见自己。“用心若镜”是希望对话者静下来,慢下来,退一步,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仔细通过他人跟自己对话,看看自我,这个自我也许更为宽广、未知,需要我们有耐心、有好奇,慢慢去发掘,如此理解对话之道与对话之美,方能立德立言,虽久不废,我认为这才是“关键对话”的要义所在。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2读完《关键对话》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书中提到的一些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经历和我平时遇到的是十分相似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时都会遇到关键对话,而如何应对这些关键对话就是一门学问。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从一个对话敌手成长为一名对话高手。很多时候,在我们遇到沟通障碍时,总是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要么由于愤怒而攻击对方,要么感到无法与对方沟通而选择沉默,结果都忘记了我们沟通的真正目标。我们不懂得建立安全的沟通氛围,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心”开始,明确对话的目的,始终记住对话的目的所在,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其次,我们还要时刻注意观察对话注意观察对话氛围,保持安全气氛,防止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状态。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常常会因为没有注意到对话氛围,把普通对话变成关键对话,而自己又没有意识到关键对话的重要性,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对方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场面。
最后,如果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暂停对话,或者必要的时候向对方道歉,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会,提出共同目的。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3近期公司安排培训,其中一项活动是读书:《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顾名思义,对话的结果会对谈话一方或双方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往往这种情况下对话的双方观点差异大,难以求同。这时候要想说服对方,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是需要技巧的。
《关键对话》这本书,正是为了教会读者去掌握这种技巧,并能应用到生活中。书本中有两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也就是所见所闻本身是客观的,人们加上了自己的主观臆断,才形成了自己的感受,从而展开行为。这个观点似乎不符合唯物主义,但仔细推敲,感觉很有道理。同样的半杯水,乐观者和悲观者看到了不同的感,正是因为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
我们在工作中,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从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从而更客观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得与同事合作能够事半功倍,更好的解决问题。
第二,“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和对方讨论问题时,不要试图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需要采用综合陈述法:要分享事实经过,试探性的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然后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表达观想法。基于双方客观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很多时候都因觉得自己有理而咄咄逼人,试图证明我们观点有多么英明和正确,却忽略了对方的内心感受。这样的交流,是难以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的。沟通是需要用“心”交流,我们要与对方坦诚相待,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来。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4《关键对话》是一本指导你沟通技巧的书籍。书中所罗列的一些难以回答和交流的话题也是人们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难题。比如你敢去指出自己老板一些不对的做法,并能够有效又不伤和气不损害到自己吗?比如你要邻居遵守社会公德,别人却依然我行我素,如何去说服又不伤感情?比如你遇到了家庭的矛盾,如何去化解?……总之,本书就是分析和讲述这些情况,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训练你去提高自己的课程,还包含了一些自我测验的题目,可以让你在学习得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虽然作者是以美国的社会环境和状态作的案例分析,并且有些事实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但是从人性和心理的角度来说,这些探讨、研究、分析和判断事态的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同时也有确实的措施嵌入在实例的运用和对比之中让读者来亲身感受,换位思考,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理,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不断实践和改善自己的说话与沟通技巧,对事业和生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改善。
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说有意领导在公司准备搬迁决策的时候,自己打小算盘,决定让公司新的地址里自己家很近,而且不容许他人的反对意见,在座的同事们因为其权威而没有敢吭声,但是心底却有时十二分的不愿意,最后有一位挺然而出,用恰当的方法和不亢不卑的理由说服了领导的不正确之处,获得了事态的良好发展。我想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也许在中国的文化中并不一定适用,因为人们依然会担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被穿小鞋遭到报复的危险,而这些方法也许只能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公正环境下才能够顺利实施,否则即使有技巧、但有了专制和不公就很难去实施。
无论如何读一下本书对生活是有益的。即使能够从中学到一部分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用的,不管是对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尽量要把一些潜在的危机通过对话和沟通来平和化解,朝理想的方向发展,让生活更加美好。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5上周听了凯洛格的精品课程《关键对话》觉得特别好,而且很实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用得着。
本次课程中有三点让我感触很深,对我来说特别有用。一是,从心开始;二是,专注你的目标;三是,主导我的故事。
首先,从心开始是,在你说话的时候首先应该将自己的心摆正,从内心就是一个好的出发点,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我是对事来说的,不是对人来说的。这样你就不会说出一些伤人或是带有攻击性的语言。话说口乃心之门也,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出的话就是什么样的。所以要使我们说出的话让其他人舒服,那我们就必须从心开始,把自己的心态端正,就事论事,不要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人或事。
其次,专注于你的目的,不要说着说着,就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就像,你本来是要解决问题来的,结果说道最后反而是吵起架来了,原因是你本来的动机也就是目的是讨论问题,结果因为对方说话不太好听,你的动机也从解决问题转到为自己辩解或是翻旧账,甚至是攻击对方。因此本来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又增加了问题。这就是说为什么要专注于我们的目的,只有时刻清晰自己的目的,才不会说出偏离目的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太尴尬的局面。
最后是,主导我的故事,也是强调心态的。只不过是更着重于对自己看到、听到的信息不加感情色彩的`、客观的去处理这些信息,或是面对同样的事情时,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的就自己心态的调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去看待人或事,而不是只根据表面的现象去决策,可以找到真正的原因,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从开始的第一点,到最后的第三点,不论是从心开始,还是专注于你的目的,还是主导我的故事,都离不开心态,也就是我们的想法,所以,从心开始是一个基础,在关键对话中只要把握好我们的心态,其他的都好解决。因为技巧可以学习,多加训练就可以做好,但如果,我们的心态没有放好,那用再好的技巧最终都会讲事情搞砸。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6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和老公老吵架,我意识到了沟通方面出了问题。于是看到了这本《关键对话》,看了之后,意识到自己占很大原因。与其这样经常吵架,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翻来覆去就吵那几个事,不如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夫妻之间沟通顺畅了,也有利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有好处的。
书中的步骤方法是7个,我自己归纳为三个,方便记忆。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想法。
当双方的谈话内容氛围有点剑拔弩张的时候,我们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根本原因是,在双方释放出的压力下,我们不知道如何理智地进行有效沟通,思维短路。其次,我们的天性使然,人类在面对危险状况时,第一反应就是逃,以暴制暴地打到或压倒对方。所以,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缓和一下氛围,问自己最初目的是什么,我表现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我的目的,我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是什么,怎样避免出现我不想要的结果。
第二步:了解对方的想法。
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真正的目的,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是,当氛围比较沉重,严肃时,很容易判断错误。所以,需要缓和氛围,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和自己的情绪。避免陷入沉默状态。需要思考,怎样才能消除误会,在必要时道歉,保持彼此尊重,重建安全感。回顾刚才的对话模式,区分事实和想法,主动询问对方想法,引导确认对方感受。
第三步:找到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当确认了对方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就要想决定如何决策。陈述事实和双方观点,找出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决定决策可采取的方式有:命令式,顾问式,投票式,共识式。并且,明确行动细节,如行动人,行动目标,截止日期等。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另外一本书《第三选择》,也是解决双方矛盾问题的。处理矛盾上有类似的思路。《第三选择》侧重讲理论,解决问题的原则。《关键对话》侧重讲沟通交流的方法步骤,都是很不错的书籍,确实也为我带来了沟通上的效果。在我孩子吵闹时,我也是这样去引导他解决问题,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陈述对方的想法,合并,找出一个双方都同意的方案。
这样解决问题的思路,很容易让我从愤怒的情绪中走出来,观察自己,不易走入僵局,对于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影响也很大。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7这个月读的一本书是《关键对话》,是由一位宝弟大力推荐的,读完后感觉对工作和生活都相当实用。在很多人看来,对话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但关键对话,可是一点儿都不简单。什么是关键对话?比如:你认为自己已经早该被提拔了,去找上司谈一谈关于升迁的问题,但在谈话发现他认为你并没有准备好;或者,你在召开会议时,有下属针锋相对,当场指出你的问题所在;再者,与爱人关于老人赡养和儿女教育问题产生意见争执等,这些都是关键对话。之所以这么说,是指因为它可以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如果你不会正确应对关键对话,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比如:面对团队中消极怠工的同事,你选择愤怒指责,双方互不相让,大吵一场,结果反而让合作被迫中断等等。想一想,这种类似情景是否曾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些时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会变得很糟糕,会情绪激烈,冲着对方大喊大叫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说出一些事后会让我们后悔的话。
那么,这种关键对话问题如何解决呢?书中提出掌握两大原则即可圆满地解决。
一、做到从“心”开始。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即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关键对话会往往会让人产生激烈的情绪。事实证明,在激烈情绪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即沉默不语或是愤怒爆发。全然忘记了本来对话的目的是要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找到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赢道路。如果,偏离了预定目标,怎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呢?所以,必须在对话过程中牢记自己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这个大方向,这样就能保证我们在关键对话中获得一半的成功。
当你意识到对话失控时(开始陷入沉默和有暴力倾向(想跟别人吵架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动机,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2)“我希望这次对话为自己、为对方、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怎样的目标?”
(3)最后,问自己“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二、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消除对方心理包袱的方法有很多,它可以是一句道歉,一段解释,一个积极的目光交流,甚至是你的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信号或是一个表情。在进行关键对话的前30秒内,你必须确保对方知道两个事情:
(1)你关心他们的利益和他们的目标;
(2)你尊重他们
尊重感就像空气,当它存在时,没人会想到它,但是当你把它拿走,人们脑袋里面想得就只有尊重。当谈话陷入僵局时,问“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我是否积极了解对方看法?我是否努力避免不必要的不合?”等等。
看完本书反思了许多,回想起自己以前一些失败对话,要不沉默不语,要不冲冠一怒,结果让自己陷入被动或尴尬局面,给沟通带来障碍,白白丧失了一些机会。自己也明白这样做不好,情商低,但一直不知道如何来具体调整,而本书给指出了一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在一些对话中加以应用,感觉很有帮助。希望我的分享给大家带来一些提示,让我们能够有效掌握关键对话,通过每一次成功的关键对话来强化我们的组织,巩固我们的家庭,改善人际关系。
《关键对话》读后感 篇8看完《非暴力沟通》之后,紧接着就来看了《关键对话》。初读一点之后,感觉两者聚焦的点略有区别,前者是在一个更广义的范畴上解决问题,后者更加聚焦于特定的一种对话;然而再仔细想想,会出现暴力情况的场景其实正是这种关键对话的场景,此时往往我们的大脑不再思考,而靠本能行事,更容易造成暴力行为。感觉有一点点递进的意思,更多的应该还是互相印证。
第一章主要是在揭示什么是关键对话,它们往往有三个特点:
1、双方观点背道而驰;
2、对话具有较大风险;
3、双方情绪激烈。
主要在阐述其重要性,为什么我们会应对不好这种情况,以及争取应对后我们能获得什么。
第二章告诉我们需要摆脱“傻瓜式选择”(即要么倒出良药苦口的实时激怒对方,要么为了保全面子违心地接受错误的决定)的困扰~营造安全氛围,让双方向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加强沟通真实想法,让意识更统一,行动更有力。
第三章,正确认识自我,从“心”开始,这章的重点在于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你唯一能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在有可能有暴力行为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并拒绝“傻瓜式选择”。
虽然书中多次表明确实有“傻瓜式选择”之外的选择,并且这种方法可以习得,但总还是会有一点担心自己是不是能学会,总有点觉得这是一种很难学会的技巧~嗯,非常期待后面的内容!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安全”在对话中的重要性,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我们才能畅所欲言;而营造安全的氛围首先就是需要觉察,需要注意观察,观察别人的状态、觉察自己的状态,用以确认现在的氛围是安全的、可以正常交流的。观察也正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我们必须首先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第五章教我们如何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在觉察到对话出现问题时暂停对话。
第一,需要判断哪种安全因素出现了危机,首先是共同目的,当别人相信你的目的是为了他好时就会有很大的安全感,反之就会用暴力或沉默来抵触~然后是互相尊重,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尊重别人找到共同目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