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珍是个小尾巴读后感1000(《甩不掉的小尾巴》读后感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11-16 22:55: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曹文轩的珍珍是个小尾巴好词好句摘抄?小片淡绿色的荷叶上。那情景很生动,这才暂且放过妈妈田野上的珍珍,就这样纠缠着妈妈,打扰着妈妈,让一心一意想于...

珍珍是个小尾巴读后感1000(《甩不掉的小尾巴》读后感是什么)

曹文轩的珍珍是个小尾巴好词好句摘抄?

小片淡绿色的荷叶上。那情景很生动,这才暂且放过妈妈
田野上的珍珍,就这样纠缠着妈妈,打扰着妈妈,让一
心一意想于活,想种出这世界上最好的庄稼的妈妈分心,
分神,分力。妈妈很烦恼,妈妈很无奈妈妈心里说:“我
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怪孩子呢?
最让妈妈烦恼的是:珍珍在田野上,玩着玩着就睡着
了。妈妈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来照料她。若是太阳光强烈
天热,妈妈得抱着她找块阴凉的地方让她躺下。若是风大
天凉,妈妈就得找块可以避风的地方让她躺下,还要将自
身上的外衣脱下,给她做子,做被子珍珍一旦睡着
就像死过去一样,软手软脚,怎么折腾她,也不能使她醒
来。妈妈说,这时把她扔到大河里,她也不会醒来。那么
妈妈就趁珍珍熟睡时专心致志地干活吧,可是妈妈的心里
总是担心着:她会不会着凉呀?会不会有蛇钻到她的衣服
里呀?会不会被蚂蚁咬呀?…珍珍香喷喷地睡着,但妈
妈却始终心神不宁。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她总是因为睡着了给妈妈带
来更大麻,更大烦恼:
她坐在田埂上看水渠里几条小鱼在游,看着看着,睡
虫侵袭她来了,她身子开始摇晃,摇晃…忽然,一头栽....

《甩不掉的小尾巴》读后感是什么?

这个小故事写的特别生动感人。书中讲了一个喜欢跟脚的小女孩珍珍的故事。

她真是妈妈的小尾巴,别的小孩子在妈妈肚子里一般都是10个月,而她却在妈妈肚子里多呆一个半月。好不容易降落人间,妈妈辛苦的养到一岁多了,会走路了,终于可以丢下她由奶奶照顾,自己出门干活了,可珍珍却每次都要尾随妈妈身后追逐着。

母亲去哪她去哪,母亲走她就走,母亲停她也停。不知道因为爱跟着母亲挨过多少次打,甚至有一次因为她跟脚跟得甩不掉,把母亲都气哭了。但是屡教不改,百折不挠,依然是母亲出门她出门。长长的田边大路上,经常是一个大大的身影后面,远远地尾随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直到有一次妈妈出去卖粮,珍珍趁奶奶不注意的瞬间偷跑出去找妈妈,在路过芦苇丛时迷路,好不容易才被妈妈找到后,珍珍才不再跟随妈妈出去。终于有一天,珍珍不再跟着妈妈,她长大了,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了。而做妈妈的这时却又怅然若失。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少,倒是做父母的越来越依恋孩子。所以,我们小孩子一定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呀!

白鳍豚琪琪读后感

六年级的
白暨豚淇淇的23年
淇淇,一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长江瑰宝”白暨豚,于 2002 年 7 月 14 日早早晨 ,突然而又安详地离去了。淇淇在武汉生活了近 23 年时间。 23 年来,我国的鲸类学研究事业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目前在国际上已引人瞩目。 23 年来,我国两代鲸类学研究专家也相继成长起来。 23 年来,世人对白鱀豚、对长江环境越来越关注,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这些发展和变化与淇淇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 淇淇的到来
1980 年 1 月 11 日 ,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作业时,发现一头白鱀豚误入浅水区,遂用渔船堵住浅水区出口处,后用铁钩将该豚从水中钩起,并立即报告了当地水产部门。接到当地水产部门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连夜赶去,次日将该豚运回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通过测量,该豚体长 1.47 米 ,体重 36.5 公斤,估计年龄约 2 岁。
• 给淇淇治伤
渔民用的铁钩在该豚颈背部钩成了两个直径 4 厘米 、深 8 厘米 、内部连通的洞。一星期后,伤口感染严重,该豚奄奄一息。经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了特制的“背心”和云南白药等,该豚经过 4 个多月的救治,伤口逐渐愈合,伤势逐渐恢复。
• 给淇淇命名
该豚伤势恢复后,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 伍献文 教授和当时的副所长 胡鸿钧 教授给该白鱀豚命名为淇淇。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淇”与“珍奇”、“稀奇”的“奇”谐音,有珍奇的意思;二是“淇”含有三点水,即有水中动物的意思;三是“淇”与当时称白鱀豚为“白鳍豚”的“鳍”字谐音。
• 淇淇适应武汉的生活
淇淇来到人工环境以后,除了治伤,就是要尽快适应人工喂养环境,习惯于进食人工投喂的食物。为此,首先把适口的鱼的尾巴剪掉,以便减少鱼的游动能力,以便于淇淇咬食,然后坚持一日多餐,定时把鱼丢在淇淇的正前方,让它逐步理解这是喂食而不会对它造成伤害。在人工环境下,淇淇的食物变得单一,导致营养不良,为此开始曾试喂水果、蔬菜、猪肉、牛肉和鱼形馒头等多种食品,但淇淇除吃淡水鱼以外,其他一概不吃。为此还在鱼肚子里放进诸如维生素C 、 E 、复合维生素 B 、叶酸等各种营养药品,后来改喂施尔康。
适当的食量是保证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淇淇刚到人工环境时,我们在饲养池中放了许多活鱼任其食用。开食以后,就定量喂食。为了摸索食量标准,先是每餐敞开进食,得到每日进食量,然后取平均日食量减半作为日进食量标准。通过计算,淇淇的日食量为体重的 10%-11% 。不同的季节略有变动,冬天多些,夏天少些。由于白鱀豚靠皮下脂肪的厚薄来调节其体温保持衡定 ( 约 36℃ ) ,所以,每年 9 月份开始,要喂营养价值高的底层鱼类,并增加食量。开春以后,逐惭代之以鲢、鳙鱼,并减少食量。
• 定期打扫淇淇居室
白鱀豚生活在长江中,长江是流水,水质相对洁净,到了人工环境,每天排出大量排泄物,加上地面的一些污染物,饲养池水质会迅速恶化。最初淇淇生活的池子没有滤水设备,只能采用勤换水,定期清洗的办法来保持水质相对洁净。后来,在新白鱀豚馆内引进了先进的水处理设备,从而保证了白鱀豚饲养池的良好水质。尽管如此,定期给淇淇打扫居室,清除池中的藻类,同时还定期给淇淇体检也成了 23 年中雷打不动的工作。在淇淇的保健工作中,坚持以防为主,每月定期清洗豚池和体检,有病及时预防和治疗,并建立了完整的水质、气象、水文和喂食档案,不但有效地预防疾病,同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淇淇在武汉渡夏
武汉素有火炉之称,夏天的气温可高达 40 多度。最初,淇淇生活的露天水泥池,水深 3.5 米 ,没有遮阳棚,池中的水温可达 30 多度。为了使淇淇安全渡夏,曾经探索过一系列降温措施。最初,用卡车拖冰块,向池中投放,效果不理想,不经济,也不安全。后来,给露天的池子搭上了遮阳棚,结合夏天给淇淇服用防暑降温的中成药,同时给淇淇冲凉,使淇淇安然渡过了一个个酷暑。 1992 年淇淇迁入新居后,池中使用的是可以降温的循环水,渡夏就更有保障了。
• 给淇淇找伴儿
几乎在淇淇进入婚配年龄的同时,为淇淇寻求配偶的工作就已经展开。 1986 年 3 月,曾成功为淇淇寻求到一位佳丽——一头尚未成熟的雌性白鱀豚珍珍。珍珍与淇淇相伴整整两年半,差不多就要完婚时,因患肺炎,于 1988 年 9 月离淇淇而去了。 1995 年底,又从长江捕捉到一头雌性成年白鱀豚,放到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的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年后,那头雌性白鱀豚触网而死。从那以后,受经费短缺所限,活体捕捉白鱀豚的条件和技术未能改善和提高,加上野外白鱀豚的数量越来越少,捕豚工作不得不中止,一直未能给淇淇寻求到一位伴侣。
• 淇淇乔迁新居
1992 年 11 月,在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同志及其他领导人的关怀下,在中国科学院、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日本江之岛水族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先进的白鱀豚馆落成。该馆包括一个主养厅、一个繁殖厅、一套水处理系统和一栋实验楼。主养厅和繁殖厅内有肾形的主养池、圆形的副养池、小的医疗池和圆形的繁殖池,总水量 1500 吨。最初,把淇淇迁至肾形的主养池,习惯于圆形池的淇淇很不适应,拒绝进食。后来,不得不把它迁到圆形的繁殖池中。淇淇在繁殖池中度过了他的最后十年。
• 淇淇也会生病
尽管淇淇过着独身生活,但淇淇的生活在饲养人员的安排下,一直是有规律的。淇淇一日三餐,每天吃掉约 10 公斤 的活鱼。淇淇每天还接受训练员给它规定的训练任务,并完成各种科学实验。每个月,要对淇淇进行一次例行的健康检查。抽血化验血相、测量体温、检查皮肤是否有水霉病、做心电图等等。有时还根据情况抽取胃液进行化验。若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会在淇淇吃的鱼中添加维生素、抗菌素或微量元素及营养药物等。尽管如此,淇淇在 1996 年春仍大病一场。
1996 年 1~5 月间,淇淇患上了严重的肝损伤并发高血脂、高血糖症, GPT 指标高达 1500 单位(平常值的 150 倍!)、甘油三脂指标高达 11000 单位(平常值的 100 倍!)、血糖指标高达 900 单位(平常值的 9 倍!),病情危急、生命垂危。白鱀豚研究室紧急动员、全力救治,及时组织了有美国、香港、台湾专家加入的大会诊,并得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有关专家的直接指导。经采用滴注、灌胃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操作和长达近百天的精心护理,淇淇方转危为安,恢复健康。
• 淇淇成为明星
1 、白鱀豚保护的“亲善大使”
淇淇是世界上第一头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鱀豚,也是生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时间最长的白鱀豚。社会各界、世界各地关心白鱀豚的人们纷纷前来参观淇淇,并通过淇淇来了解整个白鱀豚的现状、探讨保护白鱀豚的对策。通过淇淇,人们直接感受到白鱀豚的美丽和可爱。凡是看过淇淇的人,无不被它那美丽的体形、漂亮的颜色、潇洒的游姿所打动。凡是了解到白鱀豚濒危状况的人,无不为之担忧。淇淇的名字和身影已被传遍世界各地,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影明星和电视明星,也成为人们关注白鱀豚的命运、甚至是关注中国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的焦点。
2 、认识和研究白鱀豚的最佳对象
23 年饲养淇淇的历史也是白鱀豚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历史。围绕淇淇的饲养,在白鱀豚的饲养学、行为学、血液学、生物声学、繁殖生物学、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资料、经验积累和科学研究成果。这使得我国的鲸类学研究在淡水豚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
3 、孩子们的朋友
23 年来,淇淇已成为无数关心大自然的孩子们的朋友,他们定期来看望淇淇,搜集有关淇淇的各种资料和报道、注视淇淇的一举一动。如,武汉市南望山小学成立了数年的淇淇护卫队,培养了一批热爱环保,关注白鱀豚的小环境卫士。又比如,武汉市育才小学潘晶同学获全国“孩子们心中的动物世界”征文一等奖的《让长江重现白鱀豚的身影》一文道出了孩子们的童心,读后感人至深。
• 淇淇的离去
进入 2000 年以来,淇淇逐渐步入高龄,从身体外表、行为、摄食、生理指标等方面显现出衰老迹象。特别是 2001 下半年以来,淇淇的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喂食时,对目标很难定位,几乎抓不到活鱼。进食量也大为下降,食量由正常时的每天 9~ 10 公斤 减少到5~ 6 公斤 。体质下降,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频率增加。体表,特别是颈部皮肤松弛,皱纹增多。体重减轻。针对淇淇的衰老,研究人员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增加淇淇的抵抗力和代谢能力,延缓淇淇的衰老。经过上述努力,淇淇一度好转,进食基本正常。特别是7 月上旬,未见明显的进食缓慢和消化不良。 7 月 14 日早上 6 点半 ,饲养员巡视时,未见异常。 8 点 25 分,当饲养员给淇淇喂早餐时,发现淇淇已在池底“沉睡”,突然而又安详地离去了。
2002 年 7 月 16 日 下午,我所研究人员与曾多次参加 淇淇 疾病诊断治疗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学专家共同对淇淇的死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大体解剖、行为、血液生化指标诸方面的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 )食道和气管周围没有充血、肿胀、糜烂等损伤,呼吸道没有阻塞物,所以排除窒息或梗阻死亡的可能性; 2 )据近期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及心脏冠脉没有缺血坏死性改变的解剖结果,排除心肌梗死致死的可能; 3 )心、脑、肾、肝、肺、胰及胃等诸脏器均未见弥漫性出血坏死性病变,不支持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4 )肺部无明显出血及炎症,排除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能; 5 )各脏器均未见肿瘤性病变。结论:近年来,淇淇食量明显下降,活动能力减弱,行为异常,体重逐渐减轻,以及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表明淇淇已年老体弱,代谢能力持续下降,造成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调,内环境和活动规律紊乱,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属高寿自然死亡。
• 人们对淇淇的怀念
淇淇的辞世是白鱀豚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各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 、社会各界关注淇淇的去世
白鱀豚淇淇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外许多关注白鱀豚命运的单位和人士纷纷表示关切之情,电子邮件、传真、电话、手机短信纷至沓来,共有 70 余份,对淇淇去世表示惋惜,对长期从事白鱀豚保护和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慰问,对继续做好白鱀豚保护工作给予支持和鼓励。单位有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湖北省水产研究所等;个人有中国科学院陈宜瑜副院长、陈竺副院长,日本江之岛水族馆馆长崛由纪子(也是白鱀豚馆的名誉馆长),日本鲸类专家加藤秀弘、神谷敏郎、赤松友成等,美国鲸类专家汤姆·杰弗逊、亨利·苷茨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及地方等媒体的多位报道过白鱀豚的记者,长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和安徽铜陵白鱀豚养护场的同志,香港海洋公园、台湾野柳海洋世界和青岛水族馆的同行等。
2 、媒体纷纷报道淇淇去世消息
新华社率先于 14 日 23 : 10 分第一时间发出白鱀豚淇淇去世的消息。随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多家报纸和电视台均连续数天进行动态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时空连线”、“纪事”,“讲述 ” 栏目 ,“走近科学 ” 栏目以及“科技博览 ” 栏目等分别来采访拍摄,进行深度报道。淇淇去世后的两个月以来,除各大媒体新闻报道以外,中央电视台推出 5 套专题节目,湖北电视台推出“幸运地球村”专题节目,武汉电视台推出“科技之光”专题节目,中国电影集团与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 1 套专题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各种报道累计已超过 100 篇次。许多网站也纷纷转载相关文字和图片。一时间“淇淇走了”、“别了淇淇”、“永远的淇淇”触目可见。
3 、淇淇去世后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收到首笔捐款
7 月 15 日 ,设在水生所的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收到深圳中臣合信息咨询公司康钧先生的传真:“让我们把对淇淇的爱,化作一种力量,让长江变得更清澈,让长江真正变成一条母亲河,使人类和淇淇们永远和睦相处。” 康钧先生还特意捐助 1000 元人民币,表示为保护长江、保护白鱀豚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淇淇去世后收到的第一笔捐款。
4 、环保小卫士参观白鱀豚淇淇标本
7 月 18 日 上午, 35 位武汉市环保小卫士夏令营的营员抬着花篮来到白鱀豚馆,看望刚刚制作成标本的淇淇。花篮的缎带上写着“淇淇,我们永远的朋友”、“我们心中的最爱,我们永远记着你”。
孩子们原本在 7 月初就确定了这次活动,当 7 月 14 日 白鱀豚淇淇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孩子们表示尽管淇淇离去了,他们还是要来告别一下,以表达自己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白鱀豚的心愿。他们也是淇淇去世后首批前来参观的小学生。
在淇淇的标本前,获得“湖北省环保小卫士”称号的武汉市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马婕代表所有营员宣读了一封《给淇淇的信》:……今天我们见到的再也不是你那矫健活泼的英姿。此时,我们心中不仅仅只有悲痛,还有许许多多遗憾。虽说,你是带着人们对你的厚爱安祥地离开的,但是你的同伴们至今还生活在长江的恶劣环境之中。你的离去,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一种启示:白鱀豚是国宝,可却快濒临灭绝了……只要全世界的人们都团结起来,努力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把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濒危动物拯救起来,也就是拯救了全人类。放心吧!淇淇,我们会象关爱你一样关爱你的同伴,让他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
5 、陈宜瑜副院长、陈竺副院长指示水生所要继续做好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
7 月 16 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通过电话向水生所为淇淇人工饲养付出辛劳的全体同志们表示慰问;同时指出,淇淇 在人工饲养下存活近 23 年,成为 世界上饲养时间最长的淡水鲸类动物之一, 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23 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淇淇的饲养和研究, 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为保护白鱀豚这一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和其他珍稀动物作出了贡献,使得我国的淡水鲸类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占有了重要地位。
陈宜瑜副院长强调说,淇淇虽然离去,但保护白鱀豚的工作不能停止。他要求水生所的科研人员继续努力,抓紧对白鱀豚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对长江江豚的研究和保护,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7 月 19 日 ,水生所又接到 陈竺副院长的电话指示,要求水生所认真研究、总结淇淇的饲养经验和死因,形成报告。就白鱀豚今后的保护工作和思路加以研究。
6 、水生所表示要继续做好白鱀豚保护工作
7 月 16 日 ,水生所副所长、鲸类专家王丁博士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表示:淇淇虽然离开我们,但并不意味着白鱀豚保护工作的终结。淇淇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要加快保护工作的步伐,因为长江中还生存淇淇的同伴以及近亲长江江豚,它们正濒临灭绝的边缘。水生所作为长期从事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研究单位,深知任重道远;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和关心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
7 月 23 日 ,水生所向中科院提交了专题报告,提出了水生所今后白鱀豚研究与保护工作的思路: 1 、继续积极与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配合,坚定不移地推动“白鱀豚迁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 2 、配合迁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再引白鱀豚进入白鱀豚馆,展开繁殖方面的研究; 3 、继续加强就地保护; 4 、抓紧时机,开展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与保护工作; 5 、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条件,适当开展其他珍稀鲸类动物和其他珍稀水生动物的研究; 6 、进一步开展与白鱀豚有关的科普宣传和环保教育工作。

读《甩不掉的小尾巴》

        有一个奇怪女孩叫珍珍,她在她妈妈肚子里时,比出生的日子晚一个多月了,还赖妈妈的肚子里。

        全家人又等一个半月,她才滑到了这个世界。奶奶说她以后准是一个黏人的丫头,结果真被奶奶说中了,珍珍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就像一张膏药黏上了妈妈,一分钟都不能离开妈妈。有一次,妈妈在油麻地镇的工厂里干活,珍珍也要跟跟着去。便跟着妈妈走八公里,但在走的路上珍珍没喊一声累。

        而正因为珍珍,妈妈被领导辞退了,领导说珍珍在,所以妈妈干活时很不专心。
本文标题: 珍珍是个小尾巴读后感1000(《甩不掉的小尾巴》读后感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70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选择正向态度读后感(正向力 读后感)桨声灯里的秦淮河读后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后感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