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课堂》读后感700字,这个学期里拜读了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感想颇多,收获颇丰。书中提到要倾听儿童的声音,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拥有内...
《读懂课堂》读后感700字
可从我所处的教学实际来看,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生,儿童有时懵懵懂懂,而小学生更加敏感脆弱,很多时候我们教者的行为偏于简单粗暴,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我们服从,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极大的抹杀,经常听见老师讲:“我让你干什么,你必须做什么。”书中所倡导的学会倾听在实际教学中未得到真实体现。而这一点,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给我们提供了答案。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倾听三种声音:来自孩子的'声音、来自教育内容的声音和来自制度的声音。当然倾听不是最终目的,倾听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帮助。我总结了下,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持有下面的基本态度:
1.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
2.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的心情。
3.相信学生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真诚地接纳学生的种种情绪表达。
5.对学生透露的有关生活隐私或秘密予以尊重。
6.学生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仔细的分析。
倾听儿童的声音,能够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及欲望,对于老师实施教育、增进彼此感情和促进孩子全面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在儿童教育中,倾听既是老师和学生增进感情、获得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是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
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需要爱心和耐心。拥有爱心使教师不会拒绝学生的求助、呼喊和抱怨;拥有耐心使教师不会因一时难以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沮丧放弃,持之以恒的忠诚必将换来学生真心的回报。倾听的实质使放下教师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对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心与心的对话必然由真诚的倾听开始。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读懂课堂》读后感600字
这个学期里拜读了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感想颇多,收获颇丰。书中提到要倾听儿童的声音,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的心情;要相信儿童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诚地接纳儿童的种种情绪表达;要保守儿童的个人隐私;儿童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仔细的分析。这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学会倾听。如此看来,教育的艺术就应该是倾听的艺术,理想的教育课堂实际就是巧妙的倾听的课堂。
可从我所处的教学实际来看,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生,儿童有时懵懵懂懂,而小学生更加敏感脆弱,很多时候我们教者的行为偏于简单粗暴,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我们服从,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极大的抹杀,经常听见老师讲:“我让你干什么,你必须做什么。”书中所倡导的学会倾听在实际教学中未得到真实体现。而这一点,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给我们提供了答案。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倾听三种声音:来自孩子的声音、来自教育内容的声音和来自制度的声音。当然倾听不是最终目的,倾听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帮助。我总结了下,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持有下面的基本态度:
1.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 。
2.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理解学生的心情。
3.相信学生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真诚地接纳学生的种种情绪表达。
5.对学生透露的有关生活隐私或秘密予以尊重。
6.学生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仔细的分析。
倾听儿童的声音,能够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及欲望,对于老师实施教育、增进彼此感情和促进孩子全面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在儿童教育中,倾听既是老师和学生增进感情、获得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是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
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需要爱心和耐心。拥有爱心使教师不会拒绝学生的求助、呼喊和抱怨;拥有耐心使教师不会因一时难以听到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沮丧放弃,持之以恒的忠诚必将换来学生真心的回报。倾听的实质使放下教师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学生,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对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心与心的对话必然由真诚的倾听开始。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读后感
书中给我们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断,并对这些教学片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做了独到的分析、品读和解读。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一遍遍的问自己“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一次次的后悔自己当初上这一课时没有用上这样的设计。这本书也对评课的涵义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地阐述。吴正宪老师认为: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它应该成为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智慧的重要手段,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能力和教学质量。书中精彩的点评,“好吃又有营养”,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通过对书中片段的解读与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能够使课堂教学结构更为合理,推动教学发展。
有效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是提高课堂思维含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因素。提问中抓好四个结合,即提问和情境相契合;提问与追问相结合;提问与思维相契合;提问与时间相契合。让恰到好处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教学中每节课都有重点,需要学生去探究,这时候就要用“问题”来撕开一道口子,从这条缝中去窥见森林。所以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在一节课中一定要精心设计几个主线的提问,去抓住这节课的魂。一节课中一个又一个引导性的问题,既彰显了数学的本质又显得这节课既简洁又深刻。
当教师把学生引入新知的海洋中时,抓住时机合理的追问可以使内容的教学层层递进,跌宕起伏,深入主题。追问就是把问题给学生,也就是把主动权间接交给学生,让他们积极思考,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吴老师还说“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装糊涂,这是一种教学智慧,把讲台还给学生,教师要慷慨地退下去,该出手的时候,教师也要勇敢的站出来”。例“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中有一个三角形它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学生刚学完它们的概念,老师接着追问“一个三角形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让学生陷入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时也直面数学的本质。
二、“画出来的理解”
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数形结合,重视学生画图操作活动,利用画图策略借助面积模型渗透转化,引导学生探索算理,使新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体会数形结合有效性,体验数学趣味。通过画图 ,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画图与数学思维结合的过程,帮助学生打开学习的思路,更系统地学好数学知识。
三、读懂学生,让数学和学生对话。
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基础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扎实有效。点评《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时,吴老师说到,“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位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老师。”授课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学习经验后,课堂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用生活中的事说说1/3的意思吗?”课堂在老师的掌控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用自己的故事讲数学,为分数穿上了美丽的外衣。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感情得以沟通,价值得以实现。由于学生是思想、性格、身心发展特征等差别都很大的一个群体,因而对学生的了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读懂学生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1.读懂学生的言语,就是教师能认识到学生言语表象后的信息,能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从学生无意、或是单个的词汇中领会到其赋予的特殊意义。
2.读懂学生的错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读懂学生的错误,对于其中隐含的“亮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欣赏,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对学生及时引导、点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从错误的认识中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读懂了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的鼓励。
3.读懂学生的困惑 教师对于学生的困惑,要“知其因,晓其果”,要能迅速地指出学生困惑的原因所在,并给予恰当、合适的指导。读懂学生的困惑,教师换来的是对教学的重新认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份“柳暗花明”的欣喜。
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一个会反思的数学教师。“回头看”让我们和学生共同驻足反思。只有反思,才能使经历上升为经验。经历只是一种曾经的拥有,而经验则是我们每一个人沉淀给自身的宝贵智慧和本领。吴老师书中的话语在脑中回放,她的大智大慧对于我以后的教学以及听评课的关注点深受启发,正如吴老师也对我们青年教师提出几点希望:首先是要做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师,然后才是教出数学味道、数学品味、数学文化,而到了最高境界则是培养人文精神。所以,我们数学教师都应立足本职工作,抓好基础知识。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800字
【第1篇】
这几天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的喝彩,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
很早以前就听过佐藤学教授的大名,但对他的书就是没有阅读的欲望,总是以为一名外国教授,又是专门搞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写出来的著作会不会是超现代的,自己看得懂吗?这次因为阅读任务,带着疑问读完这本书以后,不禁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深深折服,“务实、坚持、平易、深刻”就是我对他研究态度的印象。他作为日本名牌大学的名教授,对行动研究从不马虎,也不搞形式化、表面化。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就如他书上说的“一直在积极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20年来他一直坚持做着行动研究,摒弃形式化、表面化的作法,深入学校,与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用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坚持实事求是,认为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真实交流自己所感受的,会得到意想不到收获,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为此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为自己最初5年的行动研究的力不从心,充满着自责和自厌的情绪,但通过20年来的坚持,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佐教授还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的现象、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刻分析,如在“谈到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中,认为“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在案例中,他叙述着一个“浦公英学习”的故事,案例中原田老师是一名代课教师,原田老师是一位能够与学生产生绝妙感觉的教师,但原田老师拒绝“齐步走”,终于选择与学生同呼吸的方向,作出“即使明年会失业也不管了”的决定,原田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浦公英学习”,但当原田老师代课期满以后,没等浦公英开花,全被校长拔掉了,佐教授为之可惜,深深叹息“这些浦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啊”,批判当前教育没有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缺乏能够发展与学生交往的教师。
反思:对比之下,我在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之余,也重新审视自己,尽管自己做课题研究有7年多了,在这几年中尽管一直坚持着,但感觉还是不够深入,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不安,但很快地用一些困难为借口就放弃继续的念头,平时对自己所带的实验班离成为润泽的教室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课堂上没有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去面对每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第2篇】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我认真拜读了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教授所写的《静悄悄的革命》,佩服他做研究的毅力和执着,能够坚持访问学校、参观教室接近20年,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佐藤学教授在学习班中推行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推行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
读完整本书,感受颇深的是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这一观点,对照着我自己的日常教学,不免产生共鸣之处。
下面我先引用佐藤学教授所说的一段话:
互相倾听是相互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在没有“倾听”这一相互关系的教室里,占支配地位的是对他人的漠不关心,因此,相互学习的关系式不可能产生的。
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作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如果不能建立相互倾听、相互交谈的和谐关系,是无法创设出相互学习的教室的。
曾有特级教师提出:有效地课堂教学从倾听开始。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是否能真正专心听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些现象:孩子们善于思考,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去专心的听;当一个孩子回答完后,就会有另外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表达不同意见,结果却说得和第一个孩子一模一样;甚至还有孩子看似聚精会神地在听,然而提问时才发现原来他对老师问什么也不知道。而在一些公开课堂上也能听到一些教师为了让整个课堂控制在自己的预设中,难免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简单的甚至是扭曲的回应,比如:“对不对?”“是不是?”“恩,你说的就是某某意思,是吧。”反思着这一切,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洞悉自然地方式;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净化心灵的艺术;是解除自身疑惑的途径。然而,倾听的习惯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回答,倾听学生的心情、态度等。让我们的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着被倾听的愉悦;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激发起上进的渴望。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让他们更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告诉我们的学生:善听的孩子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比如可以这样提问我们的学生:“猜猜某某某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想想看他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呢?”等等。相信只有让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才能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优化、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微信公众号搜索 精典说说美文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有幸拜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批判所震动,《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说真的,很早以前就听过佐藤学教授的大名,但对他的书就是没有阅读的欲望,总是以为一名外国教授,又是专门搞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写出来的著作会不会是超现代的,自己看得懂吗?这次因为阅读任务,带着疑问读完这本书以后,不禁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深深折服,“务实、坚持、平易、深刻”就是我对他研究态度的印象。他作为日本名牌大学的名教授,对行动研究从不马虎,也不搞形式化、表面化。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就如他书上说的“一直在积极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20年来他一直坚持做着行动研究,摒弃形式化、表面化的作法,深入学校,与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用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坚持实事求是,认为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真实交流自己所感受的,会得到意想不到收获,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为此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为自己最初5年的行动研究的力不从心,充满着自责和自厌的情绪,但通过20年来的坚持,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佐教授还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的现象、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刻分析,如在“谈到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中,认为“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在案例中,他叙述着一个“浦公英学习”的故事,案例中原田老师是一名代课教师,原田老师是一位能够与学生产生绝妙感觉的教师,但原田老师拒绝“齐步走”,终于选择与学生同呼吸的方向,作出“即使明年会失业也不管了”的决定,原田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浦公英学习”,但当原田老师代课期满以后,没等浦公英开花,全被校长拔掉了,佐教授为之可惜,深深叹息“这些浦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啊”,批判当前教育没有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缺乏能够发展与学生交往的教师,读后感《《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反思对比之下,我在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之余,也重新审视自己,尽管自己有时候也会钻研教材、研究课题,但总感觉还是不够深入,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不安,可有时候又很快地用一些困难为借口就放弃继续的念头。有时候,在课堂上没有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去面对每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这是自己值得向佐教授学习的地方。
书中作者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佐教授提出,课堂不是光为了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我们认为是好课堂;反之,我们认为是沉闷的课堂。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认真回想自己的教学课堂,我的教学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上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他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一味要表现自己,结果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看似热闹的课堂,却不能真正达成目标,这样的学习,就显得表面和片面,同时其他同学好的经验或方法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节目中访问一个想当飞行员的小朋友,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的回答是:“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这个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让他听到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和孩子一起感受最善良的心情。所以倾听是一种基本素养,是一种礼貌,做为教师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人,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老师心里就很急,就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试想长期下去学生会有创新意识吗?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