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力量读后感(《高度敏感的力量》读后感 1 0)

发布时间: 2024-10-08 23:45: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5

《高度敏感的力量》读后感,1.0这两天看《高度敏感的力量》,比较明显的一个感觉是,里面强调让我们保持自己的高度敏感,而不是一味的为了适应环境而压...

高敏感力量读后感(《高度敏感的力量》读后感 1 0)

《高度敏感的力量》读后感 1.0

这两天看《高度敏感的力量》,比较明显的一个感觉是,里面强调让我们保持自己的高度敏感,而不是一味的为了适应环境而压抑自己。

这让我想起高中班主任高一的时候给我们的“适应”的大旗,在我心里,以前的那个“适应”,确实更偏向于压抑、打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或许班主任本来的意思只是处在中立位置,在配合环境和坚守自己之间寻找平衡。但是基于我以前对自己不够重视这一点,我就开始不断地为难自己了。

书里还说到,当自己累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察觉到自己的极限点在哪里,当到了那个点,就放自己去休息,或是找一些方法去调节自己的状态。

以前,我是不太了解自己的,准确点说,是不知道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极限点(临界点),比如我开玩笑到什么程度会生气,我带什么程度会觉得累,我熬夜身体会有哪些反应等等。

比如像这句话里提到的“影响我产生压力的因素”,我常常是意识不到的,更别说去找到它们了。

我发现这些,最先是因为跟身边一个很了解她自己的人产生了对比。因为在一些事情上,她会说,我如果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

我那时候听到她说这些话,总觉得有些小小的惊讶,但这种惊讶很快被我忽视了,于是也没有去深究惊讶的原因。

现在觉得,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意识吧。这可以说是一种对自己的观察,甚至有点像是在记录实验现象。

这种“自己做实验”的观点我在《学习之道》里看到过,那里是针对自己学习效率和专注情况的。但背后是一样地道理。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自己的各个方面。

读到一些新的观点也算是一个甄别书的好坏的判准吧。

里面对高度敏感者的描述很全面,起码,让我看到了一些可以描述清楚自己的一些方面的观点。也验证了我对自己的一些认识。

比如

这两点我在辩论队中和队友讨论还有学习的过程中有体会。

现在辩论队里关系最好的那个朋友,我觉得正是因为,我可以耐着性子听他说完,而且常常在他说到一半就能了解他的意思并能帮他表达出来。

跟前任之间让我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是,有一次他发消息给我将一件事,但是我并不能看懂他的意思,但他坚持认为是我理解有问题,不愿意多解释。

我很无语,后来我还专门找了其他人看了那段他发给我的话,别人看不太懂,于是我去找他反驳。他也去找朋友去看那句话,结果能看懂。最后让我觉得,我竟然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还专门去找人求证,真是无聊又幼稚,最后也懒得争执。

一方面,我认为我的理解能力没问题,另一方面,本来语言交流就存在表达是否分清楚和理解是否清楚两个方面的问题,有时候只是多解释一下的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他恐怕在这以后,就在心里留下了我理解能力有点差的印象,于是潜移默化里,我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了。这不能一概而论是他导致的,因为也有我自身不够相信自己的问题。不过,现在在书里看到这个观点,来肯定了自己之后,我能感觉到,以前那段时间的自己,对”自己理解能力良好“这一点,已经开始动摇了。

另外我在高中的时候,对自己的认识是:容易冲动做决定,大多数时候,对事情的判断都是靠感觉靠直觉。我身边一个我觉得挺厉害的班长,她总是能根据一些事实依据来做出判断。于是自己有些着急,开始否定和不接受自己靠直觉行事这一点。

所以后来一直到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有些刻意地不去相信自己的直觉,于是,也加重了自己纠结不果断的性格。

暑假和班主任那次的交谈中,也提到过直觉。他说我以前高中的时候也没这么纠结啊,现在怎么越来越纠结了?我回说:“高中那时候,很多时候都是靠直觉。”

老师很快又说,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完全靠直觉,但是也不能不要直觉啊!

我好像,总是把很多事情弄到极端。很多时候都是。

清醒的时候肯定知道,要找两极之间的那个平衡点,但是迷糊起来,常常陷在事情里,又开始走向极端。

从老师说完那句话,我才开始将自己的直觉从小黑屋里放出来。大概是关的有些久,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它还有些胆小。现在看到这句对它的肯定,给了它不少勇气。

这一点对应的是生理上、身体上的敏感。

我确实是嫌冷怕热的人,这点常常被我妈嫌弃,也有些难以适应广州强劲的空调。

以前学习的时候觉得想喝水或是饿了,还有穿衣服觉得束缚和扎人,这些也常常被我妈嫌弃事儿多,现在看来,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我矫情,哈哈这下有理由跟老妈理论了。

后面开始讲到 高敏感度的人和人交往和这个世界相处时 会出现的一些情况:

他人的心情对高度敏感者而言:

以前很少把自己和别人区分着看,只是看到自己情绪容易波动的一面,未曾想过这背后的原因是共情能力和细腻敏感。而上面所说的区分自己的感觉和心情与别人的,这一个概念对我来说还有些朦胧,就好像点到了一个点子上,但是还没点破,我还说不清这对应到我身上究竟对应着些什么,但又觉得有些道理。

里面给了高度敏感人士“加工处理信息”的模式:

我主要对这里“中转站”的感念感兴趣,我在之前的书里读到过“盛放情绪的盒子”这样的概念,跟这里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的是相同的含义。At the end of a day,就是表示人的承受是有一个限度的。

而我之前,一直没有这么一个限度的概念,于是不懂得适可而止,不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有人说过,觉得我挺容易较真、为难自己的,这一点我表示不解,现在想来,大概也是因为不知道超过那个界限算是较真和为难自己吧。

高度敏感者的价值观

里面列举出来的每一条,看上去都是极具理想主义的,或者说,都很空泛:

有些自夸地说,这里的大部分,都和我心中的价值观相吻合,而有些,现在的自己开始变得不太勇于理直气壮地认为和坚守了。我也曾不愿向现实屈服,但是身边的人,甚至都是身边重要的人,都在有形无形中告诉我,应该落到现实中去。我自己也在劝自己要更加务实一些。

或许两方面并不完全对冲,只是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有一些碰撞。

书里给人的倡导是,要给自己创造一个环境,让自己在这种环境里可以和自己的这些价值观和平相处。这种环境具体是什么呢?

另外还提醒我注意到一点:

这一点我以前有一些感知到,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出来,这里算是给出了一个。回想高中当班长,会讨厌不为班集体考虑而更多为自己考虑的人,对于班级组织这方面,班主任曾经提醒过我一点:做班长不是来管人的,而更多的是为大家服务,尤其是到大学的时候。

那时候似懂非懂,后来上了大学也还是似懂非懂。大一竞选班长没有成功,之后也没有分析背后的原因,但的确有些沮丧。后来大三再接任班长,在行事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很多人会不够负责,会用形式糊弄过去。不过这其中也掺杂这对一些人的了解。事后回想起来,自己的确有些先入为主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打击他人的积极性,也有些伤人。

这种情况,在其它的一些类似事情中也有体现。但是如果真是放到自己手里去做,可能也做不到自己潜意识里的那种认真负责。这也是完美主义在作祟吧。

高敏感者的社交:

1 能很快感受到环境的氛围,获得信任,得到赏识;

2 不喜欢表面的闲聊,更喜欢深刻透彻的事物,相应地,喜欢少量亲密的朋友,而不是很多泛泛之交;

3 交往中容易产生愉悦,但需要一定平衡,需要自己的私人时间来消化、加工、思考、分析自己的经历。

这些是一些特点的客观描述,感觉和我很相符(不知道这里面心理暗示的成份有多少)。

第2点其实困扰过我很长时间。我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有时候单单是和喜欢(宽泛的喜欢)的人呆在一起,整个人的心情都是愉悦的,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愉悦。但是我又不擅长那种普遍意义上的聊天,说通俗点,就是吹水。

对于人很多的场合,如果不是开会或是讨论问题,只是闲聊,我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融入那种氛围。这一点,我在和辩论队队员的相处中感受最明显。我更喜欢和身边的人进行单独的交流,这样的交流,也让我感觉可以hold住。

大二当队长的时候,和其它学院其它学校辩论队约比赛之后的联谊中,我常常处于“缩头乌龟”的状态,没有那种“在位者”的自觉和“气势”。这一点在换届之后,我有跟下一任的队长提到过。不过也有些为时已晚。

对于第3点,我还是以前提到过多次的问题,本来就不够重视自我,于是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要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现在,经历过自己在出租屋独处一个多月的时间,倒是越来越意识到独处的必要了。它可以让我收回目光,看到自己,可以让我冷静,可以让我不再陷那么深。

再后面提到了 社交中高度敏感者不舒服的一面 ,我摘出了一些和我相符的点:

这点前面提到过一些,我常常因为情绪而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有时做决定也会比较依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尤其是常常因为心里有事或是有情绪而无法集中精力。

这一点恐怕从高中以来就有了,我总是觉得焦虑,觉得内心拥堵,这种感觉一直维持到现在。不过现在理清了一些自身的问题之后,虽然还是会因为事情而焦虑,但是起码身心变得轻盈了很多,也在慢慢学着和焦虑共处。

这一点吧,内心是有些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听起来就像个懦夫。不过,确实如此,面对一些紧迫的局面,如果自己能提得起心劲儿,那将能大大地提高效率。但如果提不起来,就会各种逃避。比如现在的毕业设计,在家这种环境下,总是想想拖延到下一天,心里告诉自己明天早起一定做,但是第二天赖床到中午...

关于这一点,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高中的时候一次篮球赛,我们班处于劣势,而对手中有一位参赛队员很嚣张。或许是开玩笑,但我认为很嚣张,我们生气,当场怒怼了他。气氛应该十分尴尬,我当时在生气,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没有太关注到现场的氛围。

后来我也说不上来多后悔,只是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有点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这一点是这次寒假高中同学聚会,本来是高兴的事情,但是组织的过程中我带着一些紧张,聚会的前一天夜里还梦到聚会的场景,一团乱。

那时候忽然意识到,自己竟然紧张至此。

这一点,回想起和前任之间。他有时会说他好累,干了一天的活儿,或是因为社团的事情觉得心烦。后来我们之间的氛围不知不觉总带着一种疲惫和厌世,起码我这么觉得。

后来我跟班主任的交流中说过,我觉得我和前任都不是那种自发的阳光积极的人(太阳一样的人),就经常容易陷入“他说他好累,我说我也好累”的恶性循环中。

细细回想起来,他说好累的时候,我常常不知道该回些什么。以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我不是那种太阳般的人,我自己的光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多一个人来想要从我这里拿些阳光,我就做不到了。

但是因为比较好的共情能力,我能体会到他的那种情绪,于是和自己的搅合在一起,分不清了,于是自己也觉得累了。

这一点在这本书里算是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里我关注到的是“内心斗争”、“自我批评”、“恐慌”。这几点常常出现在我身上。

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恐慌”是,小学五年级,我爸是我的语文老师,他那时候给我们布置任务:“每日一句”——找一个本子每天记录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并写出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是道理。每天上课会找一个人分享,还会抽查。

我那时候,真的做不到每天写一件,于是拖欠了很多。一直特别担心被抽查到,那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担忧着件事,经常睡得很不踏实。这对于惯常好眠的我很少见。

这种状况结束于被抽查到然后在讲台上被我爸拿扫帚打了两下收尾。真是黑历史。

这是我印象中我爸打过我的两次中的一次。

“内心斗争”和“自我批评”就不多说了,以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很多次。

是了,想要借助理性。

我记得我明确的觉得要借助理性是在看了一篇推文,大意是讲,成功的人,都是雌雄同体的,也就是理性与感性共存。

但是我常常下意识就有些极端,开始想让理性完全碾压感性。结果就是把自己弄得很难受。毕竟,自己本身就是更加感性、更加敏感的人。

有些本末倒置了。

关于过度刺激和压力 :

前面在《我应该丢掉我的自行车么?》一文中提到过,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承受不了太大压力的人。读到这部分,知道这是高度敏感者的又一特点吧。

“感觉不舒服”和“效率低”确实是我身上经常出现的。从小我妈就总是说我干什么都很慢,这些问题初中到高三的时候初露端倪,高中的时候表现的更明显。因为总是完不成作业,那些对于我来说,真的太多了。这一点也让我在高中时一度很不安,因为容易被老师揪出来,很尴尬。

初三时,面对压力,我常常感觉内心很拥堵,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放学,我心情很差,留到最后,踹墙发泄,那是我第一次觉得需要发泄。最后还哭了出来,这些事我的父母都不知道。

我在心情比较轻松的时候会发挥出超长的水平。中考的时候,我已经得到了学校的高中部的录取,学费全免,报志愿的时候只是冲刺了一个提前批的省宏志班,于是考试的时候很放松。本来根据模考的成绩来看,冲刺宏志班是有些勉强地,但是超常发挥,考上了。

后来高中的时候,我们9个同学因为参加一个生物实验,连续好几个晚上没上晚自习,后来参加月考,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最后考出了可以说是高中阶段最好的成绩。

关于小时候的经历,我确实会对有些事情记得很清楚。这些记得很清楚的事情,也都是给我带来挺大伤害的或是影响我性格发展的的点。

这些事情在我心中积压了很久,在前面和我妈的一次电话里发泄了出来。而其中的很多,她和我爸都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关于比较

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写过。因为,那段时间我回顾自己的过去,发现从初中开始,到高中更甚,我总是在羡慕别人。或者,我几乎能从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他们的优点,而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看不到自己。

这一长段我看了都觉得很认同。现在的我也在试图走出这种对比,尽管我还是下意识地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想要去看别人是怎么反应和表现的。

而那种“意识不到自己是怎么了”的恶性循环,从高中一直延续到我的大学。高中时是无意识的,知识感觉不对劲,那时候把这些归为是自己的“动力”出了问题,这还是比较表面的归因。大学里的挣扎更加明显,后来经过一些契机,现在才算是意识到了比较根本性的问题。

这一点恐怕要用“敏感”这个词直接来描述了。

对,就是这种“好像被针对了”的感觉,我这里还没有怎么发展为怨恨。但是很苦恼。

有时候,自己常常因为自己的错误表达和说法感到懊恼和窘迫,于是忍不住去回想和后悔。也会在心里想着,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表达。但是,通常的结果是,下次再遇到这种情景,自己会不敢再次发声。

这种情况在去年11月的时候发生过一次,那一次,我刻意地告诉自己,虽然可能说的话有些不合适,但其实就是一件小事,别人就算觉得有些不合适,也很快就忘了,其实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

最终,算是把这件事对我的影响降到了很小。是一次成功!

里面给了一些建议,也很受教:

真的很适合我,里面点到的,几乎都是我需要去注意的。

这句结论的的根本,还是要更懂自己,知道让自己不舒服的界限在哪儿,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要不要走出舒适区,一步要走出去多远的问题。

不可以急于求成地迈步太大,要循序渐进,这样效果才好(这点是从村上春树的《谈跑步》里学到的)。否则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只会适得其反。
(这是写的最长的一篇文章了,如果你真的耐心地读到这儿,不妨点个赞吧,让我知道一下(>ω<))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

  本书深入的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就如书中所说:“了解了敏感期,父母就可以了解儿童生长的规律,破译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内在的新的生命。回忆女儿的成长经历,我恍然大悟。以下我根据此书对大女儿的成长经历回忆和老二陈誉心处于儿童敏感期的一些案例分享。

  有一天和爸爸视频,她一看见他爸就喊:你好老公,老公我爱你!”当时的我很震惊,我一直对她爸爸的称呼都是爸爸的名字,我就对她说:“这是我老公”,她就跟我争执是我老公。后来我到街上碰到了消防车,她说:“我爸爸也给我买了一个消防车”,我说:“那你爸爸挺好啊,那你爸爸帅不帅”她说:“我爸爸很帅,你老公很丑”。

  这表明她对性别、对自我、对异性已经有初步的感觉。作为家长和老师,对此不要大惊小怪,一定要平等的、正常的、科学地和孩子交流。婚姻的敏感期,其实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当着孩子的面,我不会吝啬对她爸爸的爱,同时也会经常告诉她只有长大了她的老公才会出现。婚姻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四岁以后,有些在三岁多就进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的表现是对自己父母的喜欢,孩子对男人或者对女人的首次理解是对自己爸爸妈妈的理解,所以婚姻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很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孩子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孩子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2

  过去了就永远回不来,很多事物只能成为回忆,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好好把握。这是看完《捕捉儿童敏感期》的最大感想。

  书中将理论与实例结合,将每一个敏感期绘声绘色得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每一个时刻都是至关重要的,错过了,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孙瑞雪的这部著作值得我们大家无数次的翻阅。

  各个敏感期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当遇到"问题"儿童时,我们是否真正的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呢?通常除了多给予关注外,我们是否对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使我们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解决不到实际的问题。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3

  捕捉儿童敏感期——尤为重要,敏感期是父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旦错失,就不能“亡羊补牢”。当孩子用手,用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全力投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让我了解到儿童成长的规律,了解到孩子是如何顺利通过敏感期,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从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开始的敏感期,儿子会对玩具车“情有独钟”,随时手里抱着、口中念着、走在路上看到也要去摸,似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觉得这是走火入魔的表现,其实这是孩子处在建立概念的敏感期,只要他感兴趣的东西,他会不惜一切反复进行,以满足他的心里渴求。

  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有时儿子会不让别人动自己的东西,动不动就说“这是我的”,我会解读为自私,进而谴责儿子的行为,其实,这只是儿子自我产生的表现而已。最后发现孩子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孩子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孩子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孩子自我诞生的标志。

  秩序敏感期会让儿子表现出“固执”,比如玩具车不按从前的位置摆放他就会发脾气、哭闹,出门的时候鞋子没有摆放整齐自己就要给归位,有时觉得不可理喻,其实这正是孩子对秩序的追求,使他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每个位置上的事物,从而达到和环境的融合。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敏感期,我们应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会为孩子的完美需求提供理解和支持,为孩子开拓一个崭新的成长环境。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4

  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非常重要,实用的书。而且是专门针对儿童这个年龄段的一些我们生活上看到习以为常,见惯司空,却又未能想明白其中的缘由书籍。很多事情,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於儿童阶段,我们很多人也都是一样。

  看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到在以后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更加明朗的方向,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多吸取正能量。对此,我感觉此书不能只看一遍,必须不断重复看,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运用的游刃有余。而且,无论怎麽写自己的感悟,都不能表达其中的众多精髓。唯有把好的,读有所悟的地方摘录下来,反复看,反复斟酌,虽然这样子会有断章取义的可能,不过,在节约时间,抓住重点,以及能让自己更好地举一反三,碰撞灵感,我想这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方法。

  同时,看完这本书,或者说这类型的书。让我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关於传统文化读经教育这一块的引导的空白。本书是西方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完全套用在中国是否适用呢?那麽套用在读经教育的私塾,是否适用呢?如果不适用,或者说不完全适用,那麽,需要怎麽转变呢?在读经上课以外的其他时间,此书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明确的指引。可是对於读经的孩子来说,读经才是重点。本书却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说明。

  看来,在读经教育的路上,依然是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相信在自己国人的探索上,加上此书的指点,以及自己的实践总结。终究会走出一条完整的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最起码,在开始的时候,要以空杯心态去阅读,要假设它全部都是对的。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5

  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非常重要,实用的书。而且是专门针对儿童这个年龄段的一些我们生活上看到习以为常,见惯司空,却又未能想明白其中的缘由书籍。很多事情,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於儿童阶段,我们很多人也都是一样。

  看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到在以后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更加明朗的方向,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多吸取正能量。对此,我感觉此书不能只看一遍,必须不断重复看,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运用的游刃有余。而且,无论怎麽写自己的感悟,都不能表达其中的众多精髓。唯有把好的,读有所悟的地方摘录下来,反复看,反复斟酌,虽然这样子会有断章取义的可能,不过,在节约时间,抓住重点,以及能让自己更好地举一反三,碰撞灵感,我想这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方法。

  同时,看完这本书,或者说这类型的书。让我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关於传统文化读经教育这一块的引导的空白。本书是西方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完全套用在中国是否适用呢?那麽套用在读经教育的私塾,是否适用呢?如果不适用,或者说不完全适用,那麽,需要怎麽转变呢?在读经上课以外的其他时间,此书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明确的指引。可是对於读经的孩子来说,读经才是重点。本书却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说明。

  看来,在读经教育的路上,依然是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相信在自己国人的探索上,加上此书的指点,以及自己的实践总结。终究会走出一条完整的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最起码,在开始的时候,要以空杯心态去阅读,要假设它全部都是对的。

《高度敏感者》

我最庆幸的是读了《高度敏感的力量》这本书,以前我只知道自己内向、自卑,觉得自己难以融入人群,不喜欢去KTV,一听到大声的音乐,或者大的噪音就心声不宁,喜欢一个人独处。
直到读了《高度敏感的力量》,我才知道我是高度敏感的人。
在《高度敏感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到,生活中,15%-20%的人属于高度敏感。高度敏感不是一种生理或者心理疾病,只是一种禀性。
这本书的作者叫卡特琳·佐斯特,她也曾深受高度敏感的困扰,后来对高度敏感进行了研究,发挥高度敏感的优势,不仅成为高度敏感研究领域的专家,还创办了高度敏感者网络社交平台,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高度敏感的力量》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高度敏感的人有哪些优缺点。第二部分,用真实的案例分析了高度敏感的人在实际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表现。第三部分,讲的是高度敏感的人如何把劣势变成优势,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如果你是高度敏感的人,看了这本书,可以了解自己的特质,找到内心真正的需求,不再为敏感而困扰。如果你不是高度敏感的人,也可以从中找到与高度敏感的人相处的方式,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解读一下高度敏感优缺点,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把握敏感带给我们的优势。
一、你是高度敏感的人吗?
美国高度敏感研究领域的先驱伊莱恩·N·阿伦博士发现,高度敏感者先天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这种神经系统会使人拥有比其他人更深入地感知并且处理内部及外部刺激的能力。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高度敏感的人怕痒、怕疼,难以在噪音的环境里自适。
那么,高度敏感是一种心理问题吗?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吗?其实,高度敏感不是心理问题,也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特质,这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特性。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在性别分布上是一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高度敏感的人,常常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因为他们敏感多疑,对朋友要求很高,一听到要聚会就紧张得不行,对闲聊总是兴致缺缺,一句不当的言语会耿耿于怀很久……他们的行为不是让人感到傲慢自大,就是难以理解。甚至只是闻到一种特殊的味道,他们也会大呼小叫。
高度敏感的人确实存在着某些缺点,比如:自我怀疑、脆弱感、恐惧和罪恶感。
最著名的高度敏感者,莫过于法国著名的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也就是创作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那位。哪怕已到中年,他依旧能够记得小时候一块蛋糕的味道、楼梯间发霉的气味。就连某一天母亲忘了和他道晚安,他都能浮想联篇,彻夜难眠。
瑞士高度敏感研究所所长发现,高度敏感者大都有这样三个明显的标志:狭小的舒适区域;受到刺激后易产生过度反应;在接收到刺激和信息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
这让我想到自己,坐在地铁上,本来很安静,突然被一个人大声打电话的声音打断,我就会觉得烦闷无比,心中似乎郁结着太多的烦恼,烦躁瞬间就袭击了我。哪怕这一天过得无比美好,我也会因为陌生人旁若无人地讲电话而失落。哪怕之前,我在安静地阅读,我也会被他打断难以再进入状态。
同样,若是我在工作中犯了个小错误,被领导批评了。这件事情就会在我的心里存放很久。哪怕不去刻意想它,也会时不时地浮现出来,很长时间里,都不能正常地去面对领导以及同事。害怕再次犯错,害怕被炒鱿鱼,害怕同事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常常将各种责任都揽在身上,给自己更大的压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高度敏感者很难伺候?其实这一切都缘于高度敏感者异于常人的神经感知系统,当数以百万计的信息涌入大脑的时候,少部分信息进入意识,大部分信息进入潜意识,还有一部分信息进入中转站,会在需要的时候对它进行处理。由于高度敏感者比普通人感受到的东西更多,中转站很容易就被填满,发出警报。这就会给高度敏感者带来压力,让他们心理变得脆弱,甚至产生自我怀疑。过度的敏感还会造成焦虑,给人过多负担。这样看来高度敏感者都深受神经感知系统的困扰。那么,特殊的神经感知系统就一无是处吗?
二、与其纠结于玻璃心,不如看到它优势的一面
每一种事物的出现都会有其两面性,高度敏感亦不例处。由于比别人敏感,高度敏感的人会体察到别人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更能换位思考、善解人意。这样他在共情能力、认知能力和感官的敏锐性上,更胜一筹。
1.共情能力是拓展社交的利器
共情能力,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看到别人伤心痛苦的时候,也会陪着流泪的原因。其实,这不是说我矫情,或者感情脆弱,而是我及时地换位思考,体察到了别人的感情。
腾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张小龙,就是一位共情能力高手。微信诞生八年来,每次打开微信,出现的都是一个人面对着地球,即使大家都热衷于在首页放广告的时候,微信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界面不动。对于月活跃量超过10亿的微信来说,这是损失了多少广告费?
以前,我一直搞不懂微信这么做的理由。难道是我有钱,我任性?
直到看了张小龙在2021微信之夜上的演讲,我才明白原来张小龙是站在了客户的角度,所以不在微信首页放广告。张小龙说:“用户每天人均使用微信的时间超过半小时,有的人甚至超过2小时。也许对于家人,都没有这么长的沟通时间,它就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不希望看到,用户跟自己的好朋友对话的时候,要先撕下它脸上的广告。”
也正是张小龙的共情能力,让微信越做越好。
共情能力,让高度敏感者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拉近与他人的关系,触摸他人心底的柔软,与人更好地建立关系。共情能力,也成为高度敏感者拓展人际关系的一种能力。
2.认知能力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
在知识类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餐馆打工的中年女性,她却住在酒店里。她所有的工资几乎都用来交房费,有时还吃不上饭。有人觉得好奇,就问她为什么不租一个便宜一点的房子呢?租个房子比住酒店便宜得多不说,还能省下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谁知女人却说:“你不知道租房子都要押一付三吗?”
认知能力的不同,让中年女人为支付高昂的房费而不停地工作。不知道她是否想过,即便如此自己都朝不保夕,若是生病了该怎么办呢?
猎豹CEO傅盛说得很到位:认知的本质就是做决定。
十年前,一个朋友借了四万块钱凑了首付,买了一套房子。被另一个朋友笑话了好几年。当时,他手里有二十万,再凑一点就够买一套房子了,他却觉得房子够住就好。钱还是放在银行里最安全。
几年后,朋友小房子换成大房子,一套换成两套,只靠房子,他的后半生就已经衣食无忧了。而另一位不买房子的朋友,存款早就赶不上房子涨价的速度。现在手里的钱依旧只够付个首付。
认知的不同,导致了两位朋友不同的境况。认知能力就像是我们自身的操作系统,一个拥有win10的人,永远都比只拥有win7的人奔跑得更快,也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3.感官的敏锐性,是缺点也是优点
高度敏感的人都有一个敏锐的感官,他们的触觉很发达,就连细微的味道也能闻到。
就像以前新闻报道上说的一个小孩,闻到了燃气的味道,告诉了妈妈。妈妈使劲闻了一下,什么味道也没有。可是,小孩坚持是燃气的味道,后来妈妈到厨房一看,锅中的粥溢出来扑灭了燃气灶,导致燃气泄露。这个小孩就属于高度敏感者。也正是利益于他感官的敏锐性,让一场灾难化为无形。
还有我们又爱又恨的林妹妹也是高度敏感的一员。正因为林黛玉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官敏锐性,她才能在落花飞舞中感知到浓烈的忧伤,加上她丰富而奇特的联想,又以花喻人,在贾家兴盛之时,就看到了衰落时的凄凉,以及自己在生与死边缘思考的焦虑与迷茫,创作出了凄婉的《葬花吟》。同时,正是敏锐的感官,让她感觉到花也是有生命的,不能让肮脏的人践踏了,也不能落在臭水沟里搞得一身脏臭,所以将落花都收集起来,装进袋子,埋在土里。
高度敏感的人怕痒、怕疼,也害怕各种噪音,我就非常不喜欢去KTV,别人去KTV是为了放松压力,我去了KTV就是一种身心的折磨。我也不敢看恐怖电影,就连听别人讲一个恐怖故事,内心都会害怕很久。不过,正因为敏锐的感官,让高度敏感者意外收获了图形分辨力、鉴赏力等等,他们非常适合品酒师、作家、画家、设计师等职业。

三、停止内耗,让生命更有意义
高度敏感者都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这就很容易使得他们将别人放在自己的前面,揽责任上身。适度的共情能力可以拉近与别人的关系,过度的共情能力,会给自己积聚过多的压力,导致焦虑和抑郁。这就要求高度敏感者发挥自己的优势,抛弃那些无所谓的细枝末节,停止内耗让自己变得积极向上。
那么如何发挥优势,抛弃无所谓的细枝末节呢?书中分享了三个策略:
1.抛弃完美主义
高度敏感者考虑问题比较细致,做事面面俱到,总是要求自己做到尽善尽美。一旦事情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发展,或者出现了小纰漏,高度敏感者就会放大犯错的后果,出现心理负担,产生自我怀疑,对自己进行消极评价,在重重压力之下,焦虑和抑郁情绪就会随之而来。这就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美国著名的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也曾说过:“一个人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
追求卓越,本身没有错,过度追求就成了自身的负担。我们一生都在不停地犯错与不停地修正错误中度过,所以学会允许自己犯错,不要将犯错当作谴责的机会,而是当作积极的动力。哪怕事情只做到了80分,也要在过程中为自己拍手叫好。如此,消极情绪越来越少,做事的动力也会越来越强。
2.培养自己的钝感力
钝感力,是由日本著名的作家渡边淳一提出来的,他认为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深受伤害,而钝感力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他还提出了钝感力的五大铁律:迅速忘却不快之事;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钝感力强的人,不是对一切事物都麻木,而是让消极情绪变成前进的动力。不去纠结别人的评价,敢于面对拒绝和批评,不为无所谓的小事浪费精力,认可世界的差异性,直面自己的目标,努力接近它。
就像渡边淳一说的那样:“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3.找到自己原本的模样
高度敏感者过于考虑别人的感受,常常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这样就会导致自己的需求处于不能满足的境地,长此以往,自己就会感到不满,甚至压力重重。同时,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常常自责很久。
其实,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愿意做回自己,表达出真实的情感。
就像PAPI酱一样,在人生的排序中,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别人。
坚持自我,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与评判中。努力活在当下,不被无关紧要的因素而干扰,重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不强迫自己去适应环境,学会说“不”,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目标,勇于进取。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将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玻璃心?爱较真?矫情?脸皮薄?别害怕,你要感谢这些优点
四、在生活中找到优越感
在别人眼中,林黛玉为人刻薄,心胸狭窄,工于心计,大多都不愿与她交朋友。其实,林黛玉本身乐于助人,她教香菱写诗,待紫鹃就像亲姐妹一样。给下属打赏也十分大方,佳蕙送来茶叶她随手抓了两把银钱,一个送燕窝的婆子,她也随手给了几百钱。只是因为她的敏感,说话常常不给别人留情面,又颇为挑剔,加上容易放大别人对她的评价,在大观园里,林黛玉的人气远远赶不上薛宝钗。
即便如此,很多人也很仰慕林黛玉的才华。这缘于高度敏感的人想象力丰富,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在外在,他们很容易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找到自己的优越感。林黛玉的诗写得非常好,就得益于她的敏感,总是比别人更能感知外界的刺激,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来的诗更能引起共鸣。
被誉为“乐坛词神”的林夕就是个高度敏感的人。父亲有非常严重的狂躁症和躁郁症,脾气非常不好。小时候,林夕洗澡时间稍微长一点,父亲都会恶语相向。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林夕就像一只惊慌失措的野猫,变得敏感焦虑。只是林夕将自己的共情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尝试着去体味别人的心情与痛苦,所以填出的词总是让人产生共鸣。林夕将自己的情感与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创作中,让他没有时间去纠结那些不完美,而是让自己的事业绽放出光芒。
如果林黛玉生活在现在,那么她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诗人,获得无数粉丝的膜拜。
了解高度敏感,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与普通人并没有与众不同,多发挥它带来的优势,去抵御那些缺点带来的短板,多接纳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确定新的目标,定会收获不一样的光芒。
本文标题: 高敏感力量读后感(《高度敏感的力量》读后感 1 0)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29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000(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读后感5篇)小叶子读后感350字(小叶子读后感写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