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

发布时间: 2024-10-04 11:01: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精选44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精选4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1      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向家长推荐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套书,我也第一时间买了回来,从头到尾认真的读了一遍,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尹建莉老师以一个母亲的角度,结合自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话语为我们阐述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作者讲述的许多案例,在我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熟悉,因为这些场景我和孩子也都曾经碰到过或经历过,所以也引起我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总是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去表达对孩子的爱,给予他细致的照顾,恨不得帮他解决所有的困难。可一旦孩子做了让我们不满意的事,我们又总是忍不住大发脾气,给予他严厉的批评或责罚。我们甚至会抱怨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却还是不听话,不懂事。可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他所需要的吗,对他的成长有帮助吗。      书中有一段话说的让我特别有感触:如果生怕孩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眼前看是在帮他,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倒忙。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我觉得我就是那个什么都喜欢帮孩子考虑周全的妈妈,总是会忍不住帮他安排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我的安排有时会非常抵触甚至会反抗。      有一段时间我们总是为他早上穿什么发生争执,我为他准备好的衣服他有时并不喜欢,他自己选的我认为不合适,担心他会在学校热了凉了。虽然最后他都在我的强迫下屈服了,但我能感受到他的不情不愿。后来孩子开始自己在睡觉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我认为这是对我一种无声的抗议。我也忍着不再去管他穿什么,即使他穿的不合适也只是提醒一下他,不再强迫他换掉。      有一次天气很冷,我觉得他穿的有点少,但他觉得不冷,我也没有多说,只是告诉他如果在学校觉得冷了可以让老师给我打电话送衣服,后来我确实也接到了送衣服的电话。但从那以后他准备衣服的时候更愿意主动问问我天气,并听从我的建议,我们也再也没有为这类事情产生过争吵。从这件小事我发现只有当家长真正学会了放手,去尊重孩子的意愿的时候,孩子才能学会成长,也能够减少与孩子之间不必要的摩擦。      在培养孩子的品行方面,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值得我们去思考:很多人习惯把儿童的品行问题归咎于孩子自身,所以习惯指责孩子;可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不这样思考,你就永远找不到改变孩子的路径。我们在面对孩子撒谎的问题上,很多时候都是生气地批评、指责甚至恐吓,却很少去思考孩子撒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书中总结了撒谎的两个原因,模仿大人和迫于压力,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其实并不明白撒谎是什么,更多的是大人曾经用假话骗过他们,所以他们也学会了说假话;当孩子懂事后,他知道自己犯错将会得到批评时,为了避免被责骂和处罚,也会选择去说假话。所以我们要学会体察孩子的谎言,找出症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孩子天生是不会说谎的。      也许有一些家长认为尹建莉老师的理念和方法对自己的孩子不适用,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像圆圆那样的孩子。尹建莉老师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里是这样回答的,没有人专门为你家孩子量身定做写本书,读书如果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改变,只是生搬硬套,那么一切知识和智慧都是无效的。所以我们读这套书需要把握的是教育的原则和理念,“因材施教”,学会去理解和灵活运用书中的方法,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正因为我们永远找不到一本适用我家孩子的书,所以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去总结和反思,并进行自我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真的是本难得的家教读本,作者尹建莉既是好妈妈也是好老师,书中内容既能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读完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还记得其中的一篇《“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解决了现在很多家庭陪孩子写作业的难题。原来我总是陪着孩子写作业的习惯是错的,真正意义上的“陪”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信任。在培养学生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又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他们甚至必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学生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了。      作为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我也如此,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总想多给儿子弄点家庭作业让他多写多练习,或许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习好。可是孩子不是这样的,每天都不及时的完成作业,边写边玩磨磨蹭蹭的到九点多,更别说什么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了。有时候作业写得潦草,我看了一气之下全擦了重写,孩子就会大哭起来,我更生气,他边哭边写,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从这本书中,我明白我的做法太过生硬了,有点拔苗助长了。我必须马上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来影响孩子一点点去改变她已经养成的不好的习惯。我必须想办法使得他对学习感兴趣,对自己有信心,让他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或许能改善这种状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让我明白了:“我们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用叫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文字。”“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些古诗外,绝大多数内容与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是学生语文的真实水平。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学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的成绩和阅读量成正比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仅仅从教材中获取知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细细品读,每次都有新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3      近期我阅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最早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一个热销榜上,起初很不以为然,自己本就是教师,教育孩子的道理应该都明白。后来在网上买书为了凑单,才买了这本书。可一翻便不能释手,再细看内容,便有了没有早早看这本书的懊悔。      做父母,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职责,但我们是否都能扮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呢?会生孩子不等于会当父母,第一次为人父母,我们应该需要虔诚地学习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当我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也常常会问自己,我的教育在哪里出现了问题?但常常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学生出现的习惯问题而发出感慨: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了吗?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教育方法,使做父母的我们会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阅读。作者强调要养成孩子从小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跟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讲故事。在家中的时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地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有乐趣的。如果家长都不愿意读书,孩子又怎么会喜欢上读书呢。作者建议在孩子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家长不要让孩子一边查字典一边读书,那样做会破坏阅读的连贯性和读书的乐趣。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家长要尽量的告诉孩子,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作者还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读大部头的书,即使当时读的有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作者还强调了阅读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长时间的坚持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也对孩子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这对今后的学习将大有帮助。阅读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因为既然能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的话,以后在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可以不受打扰。      第二是不要拿学习作为惩戒孩子的手段。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把不良的嗜好当惩戒手段,比如:禁止长时间的玩电脑游戏、无节制的看电视等。      第三是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首要的前提是家长要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信心,不要包办孩子所有事情。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相信孩子有完成的能力。作者之后举了一个让自己孩子独自坐火车回老家的例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出孩子的能力有些方面已经很强了,只是有些家长不舍得“放手”,造成了孩子的信心越来越差,到最后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这就像婴儿学习走路一样,到了能走的时候,家长越早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走,孩子就会越早地学会走路。但是有的家长怕孩子磕到碰到,孩子也就迟迟地学不会走路。这方面就需要家长有两方面的智慧了,一个是准确的把握孩子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能力,另一个是勇敢的“放手”的勇气,两者缺一不可。      第四是品格教育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本书的作者认为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而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其实都体现在日常生活里。这一观点我认为运用在教育教学中也十分必要。都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班级,这其实就反映了班主任或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要“树人”首先要先“树己”,老师更应该注重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品格教育,用自身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能受到许多启发,掌握更多的教育智慧,思考更多的教育问题,从而不仅成为好妈妈,而且成为好老师。(张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4      很早就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本书,这本书中,尹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整篇文章共分为了六个重要部分来进行阐述作者是通过哪些生活的小细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品德、素养等。我对于书中的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感兴趣。首先,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先爱上学习。其次,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天职,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和关心,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下,许多家庭有很多的无奈和无助:家长痛苦,孩子更痛苦。如果父母存在功利或自私的想法,只注重眼前的成效,或只看到自己的要求和希望,本身就是一种无视孩子自身独特性的武断想法,作为父母就一定要有平等、尊重、关爱的心和要让孩子自信、独立、诚实,懂得关爱,具有健全人格,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关于家庭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我们需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教育,勇敢的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给孩子保留学习的激情,是我们父母、老师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5      初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在我姑娘已经三年级的时候。读着读着,遗憾之情在心中越生越多,真是“恨晚”啊,要是我姑娘两岁的时候,我就认识了这本书,我姑娘一定会比现在更优秀的。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写在扉页的几句话,就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于是,这本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枕边书。      现在,我姑娘已经是初中生了,当我又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这一个章节里,就谈到了作为妈妈如何面对孩子和异性交往的问题。其中的提示语很值得思考。“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这一箴言告诉妈妈们,当您发现孩子出现所谓的“问题”的时候,不要小题大做,要从正面对孩子加以引导,这样才会把孩子引入正轨。      又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是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的虹爸虹妈们看看,因为他们的孩子只有六七岁而已,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希望虹爸虹妈们,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爱上学习。从我最近发现的一个问题说起吧。孩子们都很爱听绘本故事,每次我在教室里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故事情节或者悲伤,或者高兴,甚至会手舞足蹈。可是最近,当我告诉他们晚上要继续亲子共读绘本故事的时候,却听到了“哎呦,怎么又是绘本啊!”的声音。我的心中顿生疑惑,不应该啊,在学校里听得兴致盎然,怎么会呢?于是,对宝贝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原来,是爸爸妈妈们那里出问题了,虽然我在校讯通短信里一再强调,绘本故事,是让家长读,孩子听的,可是,还是有极个别的家长急于2000求成,没有注意到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拔高了对孩子的要求,要求孩子读故事。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班级里能够把一个故事完整读下来的孩子,要么是识字量巨大的孩子,要么就是把故事听了很多遍也试着读了很多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可能有,但也只是极少极少的。看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时急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做指导的。      《“好阅读”与“坏阅读”》、《阅读需要诱惑》、《“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不看“有用”的书》等等章节,对我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强烈建议虹爸虹妈去读一读,思考思考,自己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请记住,作为家长,我们和孩子同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6      很早之前就听说这本书了,拖拖拉拉的到现在才看了三章,仅仅的这三章就让我感触很深,这本书不仅妈妈要看,作为老师也是需要看的,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学生如何拥有一个好的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孩子会因为没写作业而撒谎;会因为成绩没考好而撒谎,作者尹老师说: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模仿大人,一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许多家长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的出错,其实我们老师也很多是这样的,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须课,家长和老师都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尹老师说,在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经很难过了,家长或老师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用“理解”都解决不了的毛病,用“批评”一般来说也解决不了。      尹老师说,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的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      其实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都不应有任何功利思想。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这位妈妈是如此的用心,如此的有耐心。如果功利心太强,其实是自私的极端表现,嘴上总是说这都是为你好等冠冕堂皇的话,难道真的是为孩子好吗?不一定吧!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为孩子的将来好好想想,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7      起初看到这么本书被吸引,是因为当了妈妈后,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希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正确引导孩子。在网络发达的现况下经常听说这本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来到公司后,公司为了员工有一个好的习惯,每个月要求每位员工读一本书。在借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公司有这本书,便想着借来来看看,好好继续学习学习。毕竟,孩子现在4岁半,这些年,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实,就像这么本说的: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极致,因为你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这本书,分为7大板块,分别是:爱的质量、轻松学习、品格教育、学习习惯、家长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教育误区。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内容举例,引导家长怎样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也会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抢,如果你想要,要学着去商量交换,如果对方小朋友不愿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没有,麻麻觉得可以,可以买给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别人的时候或者你很喜欢,那么你有权利保护好它,不被抢走。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东西不可以靠抢来解决,因为抢惯了,长大以后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自己保护好,不然长大了,失去什么都会觉得正常。还有就是从孩子1岁半会走以后,早教、游泳、乐高再到现在的思维机器人、识字、英语、钢琴、围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么做对不对,觉得孩子都没有玩的时间。      可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这么去做,因为,我不想他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很无奈,就像有句话说的: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你以后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选择你。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再接再厉去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8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啦!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经过同事的推荐,我到网上看了一小部分,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尽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关键点在于能把孩子当朋友,这拉近了孩子和我的关系,使我和孩子之间更加平等和自主。教育要从尊重开始。我是妈妈,因此我深有感想。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前一段时间在对教育7岁的儿子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小家伙很难管教。在我感觉到头痛时,我徘徊于书店想找一本教育方面的书。无意中看到了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拿回家读起来,方觉得如获至宝。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本书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记。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

本书分七个章节分别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每一章节观点的阐述都是结合一些小案例,把一些好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就这样如同在对面聊天中娓娓道来。其中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第二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读后让我感触挺深。下面我就分别谈一谈。

第一章中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打针有些疼》、《给小板凳揉揉疼》。这是孩子小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的也知道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也明白鼓励孩子要坚强,但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在面对打针的问题时,我们习惯性的边哄孩子边说“一点都不疼,不怕、不怕”。其实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打针哪有不疼的,可我们为了哄孩子就随口说了一句错话。孩子听了这句话,如果相信的话,等真正打上针才发觉疼,那么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还能相信大人的话吗?在《打针有些疼》的案例中,老师提倡要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实的告诉孩子,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然后激发孩子的勇气。在《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案例中老师提到了培养孩子善良和豁达品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对别人有更多的爱心和理解,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是终身受益的。

第二章中提到了很多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小方法、小技巧。其中提到了如何教孩子识字、学数学和阅读。这些好的学习品质都是要从2、3岁开始培养的。看了这些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以前存在迷惑的地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对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启发。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提到关于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问题。对于孩子说谎的问题,书中明确提出“孩子天生不会说谎”。那么说谎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模仿大人,二是迫于压力。所以我们大人千万不要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条件。在《可不可以批评老师?》这个小案例中提到了要鼓励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在任何事情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真诚的、尽量有高度的看待问题。注意培养孩子的批判的意识。我们当下的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孩子的个性,但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个性,没有主见,这让很多家长很头痛,担心孩子走入社会之后会怎么办。无论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在这方面深入思考一番,毕竟我们担负着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祖国的未来如何,掌握在我们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师手中。

最后,把本书序言中的一则寓言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实际上他是在告诫父母们当孩子来到身边时就如同手捧一块美玉,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以让美玉成为无价之宝;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只能让美玉失去原有的价值。引申到我们老师身上,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一把精美的刻刀,雕琢好自己手中这块美玉的同时,还要雕琢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也尽可能的成为无价之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自从接触了心理学,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人的童年生长环境对人成年后的身心发展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其中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的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这个观念的影响,我结合了豆瓣评分,找来了当当网上最为畅销的家庭教育书籍,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三本系列读了一遍,想看看现实中这种家庭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以及具体怎么样操作的,一来想检验一下我在童年的家庭生活中是否受到了来自我父母的不恰当对待,二来想着多了解一些以后自己的小孩也可以少受点因为我的无知给他们造成的折磨。

自从开始读第一本好妈妈的书,我就被里面新鲜的观点吸引了,每天连挤地铁的时间都不会觉得难熬。整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和一味的说教,而是围绕儿童的需要来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操作手法,通俗易懂,温和坚定。读完三本系列,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认为最引人深思的几点以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以供自己以后的`学习成长。

为人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这个世界不管做什么都需要上岗培训,唯独做父母,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准备和经验就直接上岗了。尤其是作为80后的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在自己的心理还不成熟,不能够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时,或者因为老一辈催婚,或者因为小蝌蚪竞争力强大,或者因为感叹要在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的大势下,就已经在一脸懵懂中迎来了自己的下一代。面对一个皱皱巴巴弱小无比还哭哭啼啼的小婴儿,我们惊喜万分的同时手足无措。接下来,我们会以各式各样的理由,把父母或者保姆请进家来,共同承担养护婴儿的责任,在有经验的前辈的指导下我们慢慢学会熟练的给婴儿泡奶粉换尿布洗澡。甚至,在对前辈的喂养经验有疑问的时候我们会翻阅育儿书籍和寻求育婴医师的建议来学习更科学的经验,确保自己的宝宝得到了最好的生理上的照顾。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小婴儿因为还不会表达自我,不会跑跳,他们所有的需求都通过哭来表达,饿了哭,困了哭,尿了哭,不舒服了哭,成人只要找到他们哭的原因就可以轻易解决。等到小婴儿们慢慢长大,他们掌握了词语就开始喋喋不休问题不断尖叫不止,学会走路就开始翻箱倒柜索求无度奔跑不停,他们发展了自由意志,他们开始独立探索。成人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在发展变化中的儿童,每个儿童各自有自己的生长模式,每天都有新问题新状况出现。有的成人会寻求有经验的朋友的建议但是每个人的环境都是独特复杂的不是所有经验都可以借鉴的;有的成人以自己一贯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简单粗暴,甚至随自己的心情来;有的成人会自以为是的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处理问题,儿童不听话就骂一通,贪玩忘了写作业就狠揍一顿;有的成人会看教育书籍获得经验但是没有哪本书可以完全的参照模仿并且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和孩子相处怎么处理每一个棘手问题。怎么样和孩子相处,怎么样引导孩子,采取怎么样的教养方式,怎么样教孩子遵守规则,都没有标准的参考答案。物质和生活条件的好坏是看得见并且有标准可以来衡量的,但是精神和思维上的引导却是无形和不可衡量的且没有确切的参照标准,所以大部分人对自己在对待孩子时的状态是不自知的。所以,当成人在与孩子相处碰到棘手问题时,当发现自己一直在用父母对待儿时的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时,当觉得孩子一直在忤逆自己的要求时,不妨多看看经典教育书籍,多听听别人的处理经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理方式,积极思考和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式,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好的环境。为人父母,也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进步的过程。

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需求,放手让孩子全力探索这个世界,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会引起危险以及违反法律及道德。

儿童在掌握了语言和行动能力以后,他们探索世界的进程就更加加快。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孩子就像一块海绵,对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不加筛选照单全收,他们在三岁前吸收的知识比成人后学到的知识还要多。看到好玩的东西要摸摸碰碰,看到蚂蚁在爬要去捏死,路上有水坑一定要跳。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爱玩,捣乱,他们不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不明白是非轻重缓急,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形成自己的认知。

成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学大人炒菜时帮他们打下手并避免被火和油烫到,在孩子想不走楼梯要从扶手上滑下来的时候,尽量保护他们不会被摔下来,在孩子想挣脱你的手独自过马路时在他们身边监控车辆和守护安全…尊重孩子的需求,保护他们的天性,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自由的探索。

很多时候,成年人限制小孩探索世界的行为是为了给自己行方便减少麻烦。

这个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小孩必须依附成人才能生存。成人深深的了解这个道理,所以给孩子设立不平等规则限制他们的行为,而大部分的时候这种限制仅仅是为了使小孩少给成人添麻烦。

孩子想自己吃饭,大人一定要喂。大人觉得小孩吃的太慢,饭粒撒的到处都是,衣服弄的很脏。因为大人觉得吃饭太慢影响后面安排事情,饭粒撒的到处都是很难打扫,弄脏衣服还要换洗,如果直接喂饭,后面的麻烦事都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喂饭行为不光是阻碍了孩子的探索行为,还影响他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可能出现孩子五六岁了大人还追着喂饭的情况。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孩子想自己吃饭就自己吃饭,弄脏地板和衣服大人事后收拾好就好;孩子想在泥坑里跳就陪他们一起跳,跳完了把衣服洗了就好;想走楼梯就陪他们走楼梯帮和他们一起数台阶。成人应该要有不怕麻烦的心态,多一些耐心和善心,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打搅的探索。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评价,哪个孩子好听话好乖好好带,而被夸奖的孩子的父母觉得特别高兴和光荣。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听话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好孩子,需要区别辨认。

孩子是灵性动物,他们懂得自己的弱小,知道自己需要依附大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会察言观色,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满足大人的需求获得大人的喜爱,以保证自己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开明的父母养育的孩子,他的听话可能是因为懂得了遵守父母的规则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碰到的是专制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因为屈服于父母的权威会选择听命于父母,他们不加选择的听话是为了躲避父母言语上的责骂甚至是身体上的折磨,他们的自由意志被消磨,他们的自我发展被压抑,他们是行走的木偶,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没有反抗意识和能力,成为一个听话的可怜人。

父母的榜样力量给孩子正向的引导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的成人天天跟孩子念叨要好好学习,自己每天早出打牌晚归喝酒;有的成人脾气暴躁一点就着天天在家大吵大闹却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逃学打架上网吧。父母的言行给孩子提供参照的榜样,耳濡目染的正面教育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想让孩子热爱学习,父母就应该先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想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父母最好是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专门的看书时间;想培养孩子爱思考和探索的能力,父母就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恶劣的家庭氛围和恶劣的父母行为培养不出健康的孩子和向上的未来。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从这面镜子里照出自己的未来。

成年后的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都像及了我们的父母,甚至我们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也继承了原生家庭父母的相处模式。拼尽一生,我们大多数只是复制了父母的一生。想让镜子里的自己好看,就需要乔装打扮自己,让本来的自己好看起来。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我在以前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理念里面从未接触过的观点或是没有被提炼出来的观点,读完尹建莉的三本书,我真的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回顾自己的童年成长经历,真是一部野蛮生长史。父母忙于生计无法整天陪伴照料我们并时刻关注我的心理需求和感受,但是这正好也给到了我最大的自由去做我喜欢的事情。另外因为有奶奶无私的爱和哥哥们的陪伴,再加上父母的真实善良勤劳作为榜样影响,我最终还是发展得中规中矩一脸正派的样子,我对自己的成长史还是比较满意的。感谢我亲爱的家人们给我提供的良好环境,没有你们哪有这么可爱的我。不过,我的哥哥们你们如果当时对我的智力多进行一些开发和引导就更好了,我今天就不至于这么晚还要在电脑前写文章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了。

洋洋洒洒一大篇,最后我来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为今天的所思所想画上句号:

以爱为名限制孩子的生长,实为控制孩子;以爱为前提,以安全为底线,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和陪伴,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希望为人父母的人都能努力学习做有爱的父母,也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有爱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觉得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最重要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爱心。

在本书中,作者分了七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引导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更好的教育孩子。这些内容不仅对家长教育孩子很有帮助,对我们这些从事幼教的教师同时也有很大帮助,纠正了我们长期形成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教育误区。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章节中,作者主要引导了我们“如何提高爱的质量”。引言中说“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我从本章节内容中主要了解到:在我们成年人眼里的幼稚的小事,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正好与第六章节中所注重的关注点相吻合。作者举了很多与自己女儿相处的事例,让我看到平时忽略掉的细节。在我的成长经历和所见所闻中,很多父母对于打针一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哄孩子,然而每次打针孩子还是怕得要命、嚎啕大哭等;而作者却教会我们一种新方法:提前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关于“捉弄孩子”,我们可能自己就有过这样的行为而不自知,而我们这些行为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要利用孩子的幼稚来逗大人开心,而要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在“给小板凳揉揉疼”中,作者说“善良与豁达是相随的,遇到问题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在这点上,我们应注意到孩子于成人眼光的不同,他们对人对物都一视同仁,我们对待每一个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应该充满善意,这样才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在其他部分作者也告诉我们,一些不容忽视的小细节,让孩子保持一颗童心很重要;我们应正确处理孩子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这件事,正确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好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不可避免,正确看待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在这些缺失的方面得到完善。我们教育孩子应掌握合适的正确方法。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讲述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去学习,我们不要把学习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自主、快乐的去学习,发现学习的趣味。在另一方面,作者着重于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阅读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更多新知识,一方面书中所传达的真善美、正能量,也会对孩子的品德形成一定的影响。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学习就是轻松而愉快的。

“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这是作者在第三章节引言部分所说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个人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品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孩子的模仿、学习能力都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

在第四章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在本章节提出很多令人吃惊的观点,如“惩罚你,也不让你写作业”“替孩子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这些大胆而不失理性的做法,可能会有很多人不了解不赞同。但我们要看到作者这些做法背后的实质,我们不是在放纵孩子,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让孩子自觉的学习,保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被繁杂而沉重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要方法用对了,我相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伴随孩子终生。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作为家长,必须具备家长应有的智慧。有智慧的家长,才能带好孩子,让孩子觉得幸福。作者在文中说到“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付出许多理性与思考,教育其实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你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

“儿童无小事”这一点就要求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的观念,不误导孩子。很多我们看起来幼稚、可笑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如果处理得稍不恰当,就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在小事上父母正确的观念,很有可能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让父母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这本书不但告诉我们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我们怎么教孩子做人,教我们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名教育学专家,也是一位教女有方的妈妈。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欢迎查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1

  阅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对作者书中的一句话感触很深,她说:“现代教育中,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时间和心思,不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吗?”我由衷赞成作者的很多观点,比如不要捉弄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学习兴趣大于看重分数的高低;惊叹孩子想象中的河流是粉红色,云朵是蓝色;父母要自己带孩子;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陪着孩子长大是收益最高的投资……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名教育学专家,也是一位教女有方的妈妈。她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用自己多年来教育女儿的亲身事例来论述教育观点,因其举例充分、语言生动,这本书比晦涩呆板的教育论着要好读得多。

  作为一名教师,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时会有惊喜的发现,书里有很多的理念对我来说是耳目一新的。比如作者认为要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不是去上各种提高班,有一种“魔杖”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她反对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去上所谓提高“写作技能”的作文班,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

  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她还提出了好多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比如应该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的目的;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正因为在她正确的引导下,她的女儿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

  说起作者的女儿,也是让人羡慕,小学时跳过两次级,10岁便上初中,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个性品格方面,也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可在作者的书中,却处处被描写成一个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不同,而且也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好妈妈。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平日,老师们总是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无形之中,好像把这样重大的责任全放在了学校教育上。作者指出,对于这一张白纸,最先画上一笔的不应该是老师,而应该是家长。儿童养成好习惯的起步应该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家长,妈妈给孩子文明的氛围,孩子就将在这文明的氛围里生活。作者举例说,当年教女儿整理东西时,也曾大费周章。

  尽管反复提醒女儿要提前准备上学所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孩子还是丢三落四,常要父母往学校送东西。有一天,孩子又落了家门钥匙,而这也是母亲在出门前反复提醒过的。针对这一情况,母亲果断地决定这次不再送东西。这样,女儿回家,进不了家门,父母又加班。

  只好在门外苦等了一个多小时,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晚上,母亲找女儿谈话:“往常这时候早做完的作业,耽误到现在,什么原因啊?”女儿回答:“因为钥匙没带,进不了家门。”“不方便吧?”“嗯。”这时候,母亲从女儿懊恼的神情中已经知道,孩子已经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丢三落四带来的不便,就不再说什么了。第二天,母亲发现孩子在出门前特意确认了一遍钥匙带了没。从此,忘带钥匙的事再也没发生了。

  这只是众多事例中的一点,但却让我看到了一位颇具教育智慧的妈妈。带钥匙是家里的事儿,带文具书本是学校的事儿。学生常常苦着脸告诉你:“老师,我忘带文具盒了!”这时,老师是不是也该换个方法呢?

  “有些无伤大雅的错,就让孩子犯吧。”听起来,这是很多严厉的老师和家长所不能容忍的。作者提出,儿童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大人永远不能期待一两次犯错之后,孩子就会马上改正,教育的作用立竿见影。绝大多数情况是,你教育、惩罚了千百次,孩子还是照样犯错。

  这时,如果你还是无法容忍,那只能把自己“逼上绝境”,糟糕、愤怒的情绪笼罩头顶,进而殃及孩子。而一旦孩子对大人产生恐惧,将会筑起心灵的防线。无疑,这会严重妨碍更深层的沟通。所以,有些错,如果无伤大雅,就让他错吧。你不能精确估计孩子改掉这个错误的时间,那就踩踩刹车,让儿童在成长中自行修正。

  书中的很多观点来源于生活,被作者一提炼后显得生动准确,而且极易让读者接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是用天平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反而,让我这个天天要跟儿童打交道的小学老师,获得丝丝启发。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我的家长朋友们都能读一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2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孩子不得不管》,《千万别管孩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书,但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也许是自己刚刚做了母亲,非常想把自己的女儿教育好的原因吧,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全书。

  本书的尹老师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震撼和生活细节中的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很多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不谈学习,每个孩子都可爱。换言之,在学习上,这孩子是不可爱的,是让人头疼的。可是在学校、在家长眼中,学习却是最重要的,学生学生,不学习那哪行啊?

  于是,这孩子就被贴上了“不可爱”“差生”的标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平时都是那么活泼可爱,聪明机灵,而在“学习”这件事上就变成差生了呢?“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老师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

  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三、对孩子要谨言慎行。

  在这本书中,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那么用心,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对女儿的理解和尊重,更是懂得用一个个巧妙的方法来促进女儿的成长。当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便开始反思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多以发火、批评、惩罚等方式来处理、对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改变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去了解学生,遇到一些事情全班商议,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四、绝不可急功近利。

  家长和老师们很多不恰当教育行为都来自于急功近利的心理。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我提出一个要求之后,就一下子记住,不许再犯。如果再犯就会受到惩罚。可能孩子们会很快养成一个好习惯,但是他们之所以养成了习惯,并不是因为觉得这样的好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或生活有帮助,而仅仅是因为害怕受到老师的惩罚。这样的好习惯不是真正的好习惯。

  以上是我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我觉得收获不仅仅是具体方法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3

  第一次看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在刚上班的时候,办公室一位老师在看,而且说这本书写得很不错。当时我还在想,书起一个这样的名字,作为一位老师第一眼看到,是有点抵触的。后来随着上班之后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不由得便觉得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了孩子之后,就更迫切地想去学习一下怎么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也得成为一位好妈妈。然后我就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

   (一)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无痕。

  当看到朱旭东写的序言时,我就爱上了这本书。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无痕。现在社会上的普遍情况是,家长们对孩子用心了,但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孩子体会道德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面对孩子时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

  圆圆有那么有心的妈妈,真的很幸运!圆圆妈妈在“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这一章中,提到的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识字要在语境中,也就是读书中识字。就像英语的记单词,也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放在文章中,放在语境中去记。读书就是标准的读,声情并茂,不作解释。而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圆圆妈妈从去超市买东西让圆圆给钱关注到圆圆很喜欢卖东西的工作,从而引导孩子在家里玩卖东西的.游戏,在游戏中无意识地去学习数学,并激发了圆圆计算的兴趣。圆圆妈妈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能够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并保护孩子的兴趣,通过在家里“开小卖部”的游戏,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运算,寓教于乐!这要比我们每天要求孩子做多少道计算题的练习效果好很多倍。

  而在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玩游戏时,要保护孩子的兴趣,不能为了我们心中的目的,而让孩子厌烦。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心”,还要做到“无痕”,不能目的性太强,让孩子感觉到这是我们强制孩子在做,否则孩子就会有抵触情绪,一切的有心就无用了。

   (二)抓住幸运魔杖——阅读。

  从知道自己怀孕起,就琢磨着我应该怎么去教育这个小家伙。脑海中的第一点就是以后一定要让他多看书,多读书,但是从未想过怎么读,从什么时间开始读!读了圆圆妈妈给孩子的幸运的魔杖――阅读,对于读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不爱阅读的孩子,就算在小学初中很优秀,但越往上孩子会越觉得学习力不从心,这让我突然觉得恍然大悟,这么多年的疑惑似乎解开了。我一直学习特别努力,但在上高中以后总觉得学不会,学习力不从心,成绩上不去。一些平时没那么努力的学生,成绩却还不错。现在我懂了,那时候的课外阅读量太少了,我们的家长们似乎都认为在上学的时候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所以我上学时候的阅读是很匮乏的,写作很吃力,各科的理解力似乎都不是很好,那时候自己也很苦恼。阅读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苏霍姆林斯基从心理学的视觉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一定要让孩子手中有这柄“魔杖”。

  阅读开始得越早越好,要及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存在的一部分。但不可把读图当作是读书,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五彩缤纷的书,读图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它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诱惑。但在选择书目时,一定选择吸引人,而且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以自认为书有用就强迫孩子去读。我很认同作者的一句话:很多家长认为读小说不如读作文选有用,这种想法就好比是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却拿一盒腌制的果脯取代一箱新鲜苹果。为了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要给孩子读书制造压力负担,比如复述故事呀,写读后感呀。现在有些家长在孩子读完书之后,喜欢问孩子书中都讲了什么内容,这让孩子在读书时心里有压力。长久以来孩子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好的阅读在乎读了多少,而不去计较记住了多少。在孩子读书时不要强调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读书的速度反映了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当然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三)坚决不能把写作业作为惩罚。

  在本书的阅读中,我最认同的就是:很多教师把写作业作为惩罚,这样只会让孩子厌恶写作业。我们有时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再捣乱,今天罚你多写一项作业。其实如果这样,我们在心目中直接把作业放在了学生的对立面,那么他能喜欢写作业吗?这也是我在课堂上犯的低级错误,作者说这是一种报复心理,其实当时的心理真的是恨不得揍他一顿骂他一通,可是又不能,那就选择了罚他多写作业。现在看来,这是下下策,估计会让孩子们逐渐厌恶写作业,厌恶学习,这不就把他推得更远了吗?

  无论要成为好老师还是成为好妈妈,路都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精选1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1      近日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受启发,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      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被文中朴实的语言、作者的育儿智慧深深的打动。使身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感惭愧,受益匪浅。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2      前几天爸爸去沁阳开会带回来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位教育专家的教女手记。我在这短短的几天内看了大半本,实在是受益匪浅。我在读这本书的同时不禁想到,如果天下的父母都像这位妈妈一样的话,那多好呀。好老师固然重要,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如果没有温馨的书香家庭环境,那老师做多少努力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一章是“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而爱不同的质量会直接改变孩子的人生。爱不是只是打骂、溺爱可以解释的,而是指在生活中用心地去体会、琢磨孩子的心理变化等。我不得不说,本书作者是一个很好的妈妈。      第二章则是“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说的是阅读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会有怎样的好处。这一点我十分赞同,因为我就很喜欢读书,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其实,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家长只需把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就会让孩子爱上学习。      其他的章节我就不再说了,给你们吊个胃口。鼎力推荐给做父母的,希望可以把以前的一些错误观念改一改,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也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希望可以从头开始,和孩子做朋友,做孩子的引路人。如果有兴趣可以买来读一读哦,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别光看不实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3      很早就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本书,这本书中,尹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整篇文章共分为了六个重要部分来进行阐述作者是通过哪些生活的小细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品德、素养等。我对于书中的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感兴趣。首先,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先爱上学习。其次,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天职,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和关心,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下,许多家庭有很多的无奈和无助:家长痛苦,孩子更痛苦。如果父母存在功利或自私的想法,只注重眼前的成效,或只看到自己的要求和希望,本身就是一种无视孩子自身独特性的武断想法,作为父母就一定要有平等、尊重、关爱的心和要让孩子自信、独立、诚实,懂得关爱,具有健全人格,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关于家庭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我们需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教育,勇敢的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给孩子保留学习的激情,是我们父母、老师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4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受益匪浅。由于我和孩子她爸的工作性质,经常只有一个人在家陪她,跟孩子沟通比较少,而我性子比较急,遇到孩子干什么事都慢悠悠的,火气立刻就大了,大声的训斥孩子,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只能使孩子更加产生逆反心理。王小冉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时常走神,有时信心不足。而我又没耐心纠正,使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看了书之后,才知道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榜样,不管好的坏的。因此,我首先要做一个好妈妈,和她爸多交流,去掉爱着急的坏习惯,对孩子要有耐心,做对的要表扬,错了要纠正,多鼓励孩子要相信自己,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些事,家长只起到监督作用。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去实现大人未实现的目标。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偷懒,有时会不坚持,而且不是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学的东西,并鼓励孩子坚持下来。即便以后实在不想学了,也不后悔。孩子就像一棵小树,是直是弯就取决于家长。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要求孩子将来有大的作为,但至少是个身体健康,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她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之前,我要做好护航。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成长过程而努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5      侄女来我家和我推荐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尹建莉写的很好,很实用。但我没在意。直到暑假侄女往郑州走时的头一天,这本书才有幸走进我家一睹为快。读后觉得还不过瘾,索性就又让侄女婿从网上购买了五本,赠与了几个好友。一页一页深读一个月并摘录了很厚的笔记,但还觉得没有读够,它像好妈妈词典手边书。读过此书有以下感受:      一、它像清泉滋润着心田,让你感到患得患失;它像照妖镜折射出自身的不足;它像黑夜里的明灯高高挂起,给你方向;它像种子给家的土壤洒下希望;它像利剑剖析身上的赘瘤;它像山峰留给社会和教育界永无止境的攀登路线。      二、社会和教育界从在的不足,家庭父母育儿的素质落差太大只会养不会育。就此从在的一系列问题给以解答,并给予良方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育儿小窍门。      三、育儿是一件大事,关系着我们的明天,关系着祖国的未来,父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让爱、宽容、自由的花朵在身边开放,舒张胫骨。一至六年级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初中注重培养学习方法;高中培养勤奋。这一系列都要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像构建金字塔一样从基础做起。点点滴滴不忽略每件小事,为明天加油喝彩。      四、亲爱的死党们如有育儿兴趣,尽快拜读此书,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早一十六年问世,我少走很多弯路,也不至于在教育孩子身上无所适从。此书对照自生经历无比的愧感,像一根一根的钢针刺在心口,恨相见晚矣。望亲爱的朋友们别错失良机,早读早受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6      阅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对作者书中的一句话感触很深,她说:“现代教育中,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时间和心思,不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吗?”我由衷赞成作者的很多观点,比如不要捉弄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学习兴趣大于看重分数的高低;惊叹孩子想象中的河流是粉红色,云朵是蓝色;父母要自己带孩子;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陪着孩子长大是收益最高的投资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名教育学专家,也是一位教女有方的妈妈。她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用自己多年来教育女儿的亲身事例来论述教育观点,因其举例充分、语言生动,这本书比晦涩呆板的教育论着要好读得多。      作为一名教师,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时会有惊喜的发现,书里有很多的理念对我来说是耳目一新的。比如作者认为要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不是去上各种提高班,有一种“魔杖”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她反对给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去上所谓提高“写作技能”的作文班,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她还提出了好多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比如应该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的目的;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正因为在她正确的引导下,她的女儿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说起作者的女儿,也是让人羡慕,小学时跳过两次级,10岁便上初中,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个性品格方面,也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可在作者的书中,却处处被描写成一个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不同,而且也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好妈妈。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平日,老师们总是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无形之中,好像把这样重大的责任全放在了学校教育上。作者指出,对于这一张白纸,最先画上一笔的不应该是老师,而应该是家长。儿童养成好习惯的起步应该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家长,妈妈给孩子文明的氛围,孩子就将在这文明的氛围里生活。作者举例说,当年教女儿整理东西时,也曾大费周章。尽管反复提醒女儿要提前准备上学所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孩子还是丢三落四,常要父母往学校送东西。有一天,孩子又落了家门钥匙,而这也是母亲在出门前反复提醒过的。针对这一情况,母亲果断地决定这次不再送东西。这样,女儿回家,进不了家门,父母又加班。只好在门外苦等了一个多小时,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晚上,母亲找女儿谈话:“往常这时候早做完的作业,耽误到现在,什么原因啊?”女儿回答:“因为钥匙没带,进不了家门。”“不方便吧?”“嗯。”这时候,母亲从女儿懊恼的神情中已经知道,孩子已经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丢三落四带来的不便,就不再说什么了。第二天,母亲发现孩子在出门前特意确认了一遍钥匙带了没。从此,忘带钥匙的事再也没发生了。      这只是众多事例中的一点,但却让我看到了一位颇具教育智慧的妈妈。带钥匙是家里的事儿,带文具书本是学校的事儿。学生常常苦着脸告诉你:“老师,我忘带文具盒了!”这时,老师是不是也该换个方法呢?      “有些无伤大雅的错,就让孩子犯吧。”听起来,这是很多严厉的老师和家长所不能容忍的。作者提出,儿童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大人永远不能期待一两次犯错之后,孩子就会马上改正,教育的作用立竿见影。绝大多数情况是,你教育、惩罚了千百次,孩子还是照样犯错。这时,如果你还是无法容忍,那只能把自己“逼上绝境”,糟糕、愤怒的情绪笼罩头顶,进而殃及孩子。而一旦孩子对大人产生恐惧,将会筑起心灵的防线。无疑,这会严重妨碍更深层的沟通。所以,有些错,如果无伤大雅,就让他错吧。你不能精确估计孩子改掉这个错误的时间,那就踩踩刹车,让儿童在成长中自行修正。      书中的很多观点来源于生活,被作者一提炼后显得生动准确,而且极易让读者接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是用天平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反而,让我这个天天要跟儿童打交道的小学老师,获得丝丝启发。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我的家长朋友们都能读一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7      一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老师就把读课外书当成一项作业来布置,读书的内容老师没有限定,范围也比较宽,就是规定每天读课外书半小时。      而家长,需要配合老师的就是检查孩子的每一项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读书签字。娃每次完成作业后,我都是看着表,拿出自己给她准备的书,命令式地对她说:“读书去。”与其说是她在读书,倒不如说是在翻书,要么一本书从头翻到尾,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要么干巴巴地读十来分钟,然后就会可怜兮兮地问我:“妈妈,到时间了吗?”“还不够,再读一会儿。”我语气强硬地逼着娃读够了老师要求的半个小时,看她读得索然无味,我心里有点泛嘀咕,曾经给娃贴上过不爱读书的标签,我也曾想过是不是她不爱读?亦或是我选的书不对路?      百般思量中,我想起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按图索骥找到了老师的提示: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反思自己的错误作法,想起老师说,如果孩子不愿读,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块读,家长读15分钟,孩子读15分钟,那咱就试着陪娃一块读吧。寒假时,我给娃试着买来了5本色彩鲜艳字大内容丰富的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开始陪娃亲子共读。有时候,我们俩交换角色读,有时我俩一人一段轮流着读,当我模仿着书中的主人公绘声绘色地读给娃听时,渐渐地勾起孩子的兴趣,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娃有时和我共读一本书,会意犹未尽,总是会和妈妈商量:“这个绘本太有意思了,我们可不可以再读一本?”“再读一本,”我故意卖了个关子,“今天很晚了,明天我们再继续好一好?”。娃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模式。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现在想来,这一点,我觉得尹老师说得特别正确。看来,阅读需要诱惑。      成功地调动起娃的阅读兴趣后,我趁热打铁,又精心挑选了一部分曾荣获凯迪克大奖、美国杂志年度推荐童书、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绘本,如《大卫不可以》系列、《妈妈心妈妈树》、《花婆婆》等。应该说这些绘本大都文字简单,有的书如《雪人》就是一本无字之书,让孩子发散思维;《大卫不可以》中,只有一副副夸张的图画外,就是五个字,大卫不可以,给你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孩子能一边描述着画面,一边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讲述这些无字之书,也相应地锻炼了娃的口述表达能力。      随着绘本阅读的升级,我偶尔也会抓壮丁,拉娃爸来扮演一个角色,而《我爸爸》无疑是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本书,在读书中,娃爸使出浑身解数,让娃笑得前俯后合,在浓浓的亲情互动中,我从来都没有见娃那么兴奋过,以至于隔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依然津津乐道。看来,阅读需要陪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8      二年级寒假,娃的老师布置了背诵5首新的古诗词,选的是小学生必前古诗词75首,可娃背完了老师要求的五首后,就死活不愿意再往下背了。寒假这么长,如何度过,左思右想之际,又去老师的书上找答案。      我还记得看到老师说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老师提倡让孩子多读些诗。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只要你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      我就如法炮制,每天早上,懒懒的我都会爬起来和娃一起背新的古诗。晚上我们复习一遍,接着比赛默写,看谁背默得又快又好。虽然娃有时的字写得还不够正确,但我把批改的机会交给孩子,让孩子当老师。我们互相评论,用红笔批改事实证明,娃这个小老师当的认真且负责。      给我写的评语也很中肯,这么一来,就极大地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三年级,学习新知识,她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跟我说:“妈妈,我发现我们要背的古诗词,现在我好多都已经背过了。”现在想想和孩子一起背诵,的确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看来,阅读需要兴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 篇9      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老师胜过好妈妈》这本专著,我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尹老师的这本书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都让我感受颇丰。比如儿童阅读方面,家庭文化建设方面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如何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当下许多教师和中小学生很关注和头疼的事。尹老师总结多年来的经验那就是两个字:阅读。      的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那些阅读经历尚浅的孩子们讲所谓的“写作技巧”,收获是甚微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谓“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说的很有道理。      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这话很有道理。假如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的存在着的一部分,那么写作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不会有什么压力,他从中体会的就是吃饭或玩游戏般的简单和享受。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      就一生的发展来说,谁从小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谁就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具体到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和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写作。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      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际上就够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孩子的阅读就是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孩子手中的笔已不知在什么时候发芽,开出了芬芳的花朵,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读着这本书很有和作者心心相通之感,学会了阅读就学会了做人,学会作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自从荣升为妈妈,看书的范围大多被圈了起来,主要围绕育儿方面学习。现在孩子快三岁了,懂得事情越来越多,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说的词语和句子也越来越丰富,开始了理论上的“三岁第一个叛逆期”。初为人母,没有经验,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发展她的语言、引导她的正确行为、激发她的语言敏感期、应对各种哭闹及不合理的要求,还有家庭中各种教育孩子存在的矛盾。都需要学习过来人的做法,他们有各种生活中的事例,更有强有力地理论支撑说明,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非常喜欢的说,可谓是百读不厌,尹老师的例子说的那么贴近生活,她的分析问题又是那么“入木三分”透彻并让读者信服。

  在寒假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连续读完,现在正在读尹老师的第三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三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跟孩子相处的各种“不知所措”找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孩子马上该入幼儿园,读的第三本书更好涉及到孩子入园的各种准备和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路上学到了很多,同时对于对待学生也收获很多。

  做一个好妈妈,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是妈妈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福。

  做一个好老师,能让学生快乐地成长,是老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

  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讲到:她从女儿本子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女儿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号呢?“于是她招呼女儿,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女儿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母亲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孩子把题做错了,但是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作者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纠正了错误还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有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

  尹老师在好多章节里谈到一个关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问题。作者的感受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阅读,有良好阅读习惯就像孩子学习有了“魔杖“,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所以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同样地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的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所以我们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面去。遇到每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豪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

  看完这本书我到有种感觉在教学中当遇到学生为题时千万不可随便一处理,而是要静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法,尽可能达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说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

  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因为喜欢畅游书海,所以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先找到当地的图书馆,办一张图书证,一逢周末便扎进图书馆,早出晚归。

  年少时,酷爱读小说,有道儿女情长的言情小说,像《我为歌狂》《谁偷走了我的奶酪》;也有诉说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如古龙的《武林外史》;还有发人深省的世界名著,似《飘》。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心理、教育类书籍便成了案头常见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便是其中一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共包括七章,作者尹建莉女士既是一位妈妈又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书中内容大部分取材于她和女儿的日常交流。在这部著作中,她经常从一个母亲的角色进入问题,却始终以专业工作者的学识和态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阅读此书让我受益良多!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是第一章,它让我知道:对孩子要承受的痛苦应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快乐为前提。“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书中所说的事情都是我已经亲身经历的事情,然而对比之下,相形见绌。比如,我会在孩子打针时,骗他“一点也不疼”;“逗”孩子时,可能开怀了自己,却给孩子带来了羞辱、担忧和失落;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不仅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自卑怯懦,也让孩子身心俱伤,而在犯错后屡教不改,一错再错。作为母亲,我不懂我的儿子,而作为老师,我又不懂我的学生。

  看完“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这一章的内容,我突然了然: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常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是:课外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上小学时,我属于那种不需要花费什么工夫在功课上也能考得好成绩的学生,可年级越高越会力不从心,而这跟我那少得可怜的课外阅读量不无关系。对于这一点,尹建莉老师在书中也提到过。

  关于阅读,尹建莉老师强调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当然,阅读有好坏之分,但这里的好坏绝不是以“有没有用”为区分标准,而是以“孩子的的兴趣”为核心要素。在书中,她谈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坏阅读的几个特点,其中说到“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时,她提到:书中的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她打了一个既形象又让我印象深刻的比喻,三个月前阅读的书正如三个月前的一顿美餐,尽管我们可能根本不记得当时自己到底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可当时可口食物里的营养的确被我们吸收了。

  此外,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她认为: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读书亦然!而我亦深以为然。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评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能让家长、老师以及那些关心教育的人从中得到教益。我想,的确如此。这正如我坚信阅读不仅对孩子重要,还对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同样重要一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

  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参见《我的“尹氏”教育》一文)

  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参见尹老师:《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一文)。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

  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70、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

  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母亲看了书,能马上辞去工作的恐怕少之又少)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

  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平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诉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你越讲什么,他越不听什么,这时候不应该指责他、批评他,而是想办法和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择机出手。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暑假的时候有幸拜读了尹健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知道尹健莉老师写的书在对幼儿教育这块有很大的见解,所以这次的寒假,趁着有时间,又再次拜读了尹健莉老师的另外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完这本书之后,也是感触极深,尹健莉独特的看法,深刻的笔触,道出了很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

  就如尹建莉老师之言,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的成长需要很多的雕琢,而雕琢这块璞玉的人就是与他最亲近的人。其实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妈妈是跟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跟他们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虽然父亲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跟妈妈相比,妈妈对于照顾孩子更为细腻,更为照顾的周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爱人的也是妈妈。

  我觉得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有的时候妈妈也是给孩子信心的最好对象。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都在模仿着。首先尹健莉老师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好妈妈,书中她也是用自己的案例在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位对孩子有帮助的好妈妈,虽然也有可能迷茫的时候,但她还是很努力,很坚强的去克服了,成功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好妈妈的力量。最为映像深刻的就是关于圆圆打针的时候,孩子们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打针,每当孩子们听到要去打针的时候,也是不情不愿,会哭,会闹,圆圆也跟大多数孩子一样,害怕打针,去医院也会哭,也会闹,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的力量,尹健莉老师选择耐心的去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打针,打针一点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叮一下那样简单。其实孩子会惧怕打针,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给不了自己信心,尹健莉老师就一直在鼓励着圆圆,你一定行,慢慢的圆圆开始接受,也不再抗拒。相信打针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儿,每个月要打的预防针,生病的时候要打的退烧针,挂水的时候要打的针,每次要打针的时候孩子哭的总是那么的让人受不了,很多的妈妈肯定是一开始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去哄着自己的宝宝,可是宝宝如果还是继续哭闹,妈妈就会失去耐心,语气中可能就会略带严厉,妈妈们常常忘记了宝宝会抗拒,是因为宝宝没有勇气,妈妈也忘记了要给自己的宝宝带去鼓励,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尹健莉老师就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课,不管是已经做了妈妈的,还是正准备做妈妈的人,这本书对于我们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映像。因为是通过自己发生的事儿,把自己当成案例写的,特别会给人感触,也特别容易让人接受,看起来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纸上谈兵,不牢靠。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需要妈妈的陪伴,很多的妈妈也是忽略着这一点,觉得孩子的成长自己的参与无关紧要,也不注重去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这些不关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孩子特别的依赖妈妈,他们需要妈妈的陪伴,他们需要妈妈的鼓励,需要妈妈给他们信心,妈妈的这一角色真的对于孩子来讲特别重要。有一些妈妈就始终没有注重到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去看看和本书,可以给你很大的启发,你会收获很多的东西,你也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希望每个妈妈都会陪在孩子身边,陪伴着他们成长,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就可以想到你,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你就在他们身边,在他们遇见一些事没有信心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在他们旁边给他们信心,鼓励着他们。不管他们长多大,你都可以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希望每个妈妈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有意思的童年。

本文标题: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后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范文三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223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木马赢家读后感(劳伦斯的作品 木马赢家 的评论)昆虫记读后感小学5(五年级昆虫记读后感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