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读后感(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9-06 22:55: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内部矛盾:《反对自由主义》读书笔记,本书是一位保守主义者对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批判。,维基百科关...

反对读后感(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

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内部矛盾:《反对自由主义》读书笔记   本书是一位保守主义者对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批判。      维基百科关于保守主义的描述:保守主义(Conservati *** )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类似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在西方民主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现代的保守主义政党通常倾向於小 *** 、自由市场的经济架构、以及在政治意识形态上(有时候是军事的)对抗共产主义以及极权主义政权,以捍卫他们的保守价值不受威胁。保守主义是近、现代西方主要政治思潮之一。因历史背景不同和策略需要,保守主义有种种表现形式,但要求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反对社会重大变革是其基本主张。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它形成于18世纪末。英国政治活动家E.伯克在《法国革命感想录》(1790)一书中首次明确表达了保守主义思想,奠定了保守主义思想的基础。      在本书作者看来,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包括这些:1)多元主义(不应当将任何一种特定的合理观念置于其他观念之上);2)权利(有些个人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基于首先他是人而并非他采纳什么特定价值或观念);3)平等。作者认为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自主。自主意味着非强迫的选择,这种选择应当是基于充分理解选择项的客观理性的选择。      1.自主与道德      作者认为,在追求良善的积极目标及消灭恶德(邪恶)的消极目标上,自由主义存在着无法消弭的矛盾。自由主义者第一种回答是承认自主是有些邪恶的原因,但辩解说那是在信仰或道德上的误入歧途。但这导致一个困境:采取减少邪恶的措施将会限制自主。那么自由主义坚持其基本价值的唯一性就显得可疑。第二种回答是邪恶源于非自主,而自主则可以避免邪恶。这是一种因果责任观。从自主性的“应当”隐含“能够”的理论基础来看,自主性包含机会与能力,而机会由社会创造,能力靠环境、天赋等提供,作为一个自主的行为者最终却要依赖非自主因素,这将导致责任的归属永远不可能正当。而作者认为事实上道德不仅要从目的来考量,也需要从结果来考量。道德行为者首先是人,其次是因为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这就无可避免地具有道德含义。而自主在此中并非唯一的方式。      进而作者从集体责任分析自由主义的困境。作者认为应从团体行为的道德维度界定“集体”。集体责任的成立建立在行为者与集体之间的构成性关系基础上。集体责任的前提是团体行为应为善,只有当出现恶行为时,在惯用法下才会有集体责任的提出。对集体责任的承认是符合道德的,但这个结论会削弱“自主”这一信条。因为导致集体责任的是集体中某些人的行为,而整个集体都对此负责,意味着许多人要对非自己所作、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负责。承认集体责任的实践意义在于“要求公开的揭露,要求悔恨之情及相应的表达,要求提供补偿,并要求尝试变革。”作者认为,由于变革是如此艰难,以至于得到承认的集体责任比应有的少得多。团体的成员会选择成为沉默的共谋,伪装成无偏私,奢谈和解(实际上意味着逃避责任),复旧而不是进行变革。      作者在这个反驳当中,显露出他的一种忧虑:当为了贯彻某一信念而走向极端时,有必要从另一面反思,然后去掉人为的非此即彼的极端性可能带来的危害。须知现实是复杂多样的。这一忧虑中也隐含对普遍意志及普适价值的怀疑。      2.对自由主义者将平等、正义作为基本价值的反驳      由于自主是良善生活的前提,而人们的自主能力或实现自主的条件(资源)是不同的,于是自由主义提出应当消除这种差异,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作者反驳说,所谓不平等,虽然从道德上或结果上看都是不平等,但实际上产生看起来的不平等各有各的特殊原由,基于判断其原由的难度,使得平等主义政策滑入普适性的唯结果论,于是并不能满足真正的平等需要。作者认为并非所有不平等都是非正义,只有由于社会制度不公正所引起的不平等才需要阻止。      谈到资源的再分配,就涉及到正义。正义是一种对现实不满足而产生的道德理想,是在对“应得”的分配上,平等者应被平等对待,不平等者应被不平等对待。作者认为道德上的优点或缺点是“应得”的基础,“就是说某个行为者的某种特性、关系、协议或行为是行为者得到并非无阻轻重地影响他们生活的良善的某种特殊的利益或伤害的适当基础”,而自由主义者的平等观并没有考虑到应得基础上的特异性。于是,罗尔斯不出意料地再次坐在被批判的席位上(可以参照桑德斯《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以理解不同立场的区别,桑德斯的批判更为精彩)。作者最终落实到这样的观点,即自由主义的正义的基础是建立在自主的结果论上的,因此并不能体现真正的道德基础(见自主相关章节)。      因此,作者认为平等、正义虽然是一种重要的价值,但不应当作为首要的基本价值。      3.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不相容      多元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没有一种良善生活的观念和任何特定的价值在与其他观念和价值的冲突中总是会有依据地优先于后者。”区别于相对主义,多元主义框架中,各种价值观是不可公度的,即没有权威,不可排列,没有优劣,必须予以情境化。作者并不否认多元主义是一种基本价值,但认为在发生冲突时,自由主义无法避免将自由主义的特定观念置于首要位置。假使自由主义承认完全中立,也可能导致对恶德的放任从而强化了对良善生活的威胁。         纵观全书,作者的火力基本集中在道德领域,尤其对自主、邪恶忧心忡忡。其反对的这些自由主义价值观,基本属于比较激进的范畴。而尤其以平等为首要性的正义观,涉及到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根基。对平等的极端追求是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之一。作者的批判没有涉及到经济方面,算是一点遗憾。过多的道德苛责及对邪恶的渲染则容易令人生厌。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我在阅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深受启发,因为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相对而言浅显易懂,却又不失深邃和深刻,是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不仅对党的工作有深入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处理自己的事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927年到1935年,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失误最多、使中国革命损失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坚决抵制了国际国内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
  理,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就是那时候毛主席的代表著作。
  例如:如果没有调查就不要胡乱的发言。不了解情况没有调查现实情况不知根知底 , 就对某个问题发言便是瞎说一顿,所以我们要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要有依据。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本,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不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妄下结论,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只是叹气 不能解决 。同时 遇到问题不要呆在那里冥思苦想,不要格物致知。要通过实践和调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当然上了书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
  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但并不代表“上级领导”说的就完全是对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不要一味盲目执行。
  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需要理论并不代表需要马克思这位先哲,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做调查,没有实际调查,是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在做某件事之前,不仅要有计划 还要留心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更不要看见一点就胡乱得下结论 胡乱处置 ,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争取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会剖析调查的对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决定出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学会调查,不偏不倚,两手抓两手都不误。
  思想要与行动相结合,不要把思想一直停留在以前 要紧跟时代思潮。全面发展,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根据实际知道自己怎么做
  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
  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8]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这是不对的 。缺少一种创新意识,墨守成规,就会使人们逐渐的生活在一个圈子里 ,没有创新意识,思想慢慢会被禁制住,思想会变得腐朽。然而过分的创新意识也不去那是对的。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创新据有深厚的基础,如果不遵循以前的经验。只是一味的创新,那只是空穴来风,要不得,不能要,那只是空中楼阁,假的 虚的。
  “红军中显然有一部分同志是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提倡所谓“无产阶级就是这样”的错误思想,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取,保持一颗进取的心,面对光明的目标出发,无论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只要一心向前就可以到达,不要以自己的那点社会经验就去炫耀或者不知进取,沉浸在自己的虚幻的世界里,最终梦会醒的,泡沫会散的
  " 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不论如何实践是重要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实践了才能和理论相结合,促进自己的进步
  “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不管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里思想与实践要统一 ,这样才会进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人拾柴火焰高”做什么事都要集思广益,遇到事要多问多讨论,在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一直对的,无论是伟人还是科学家,平常人,逼近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思维是不宽广的,只有要论过吸收大家的想法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或者决议,在讨论的时候要明确中心问题,否则得不出正确答案
  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家有一老犹有一宝”,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有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 社会上需要这种青年。调查要全面,只有这样才具有代表性,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调查某个问题时,和那个问题无关的人不必在座。这样会影响调查的结果。
  调查时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要在调查人的指挥能力范围之内,人多在调查作出结论的时候能得到正确的回答,但容易造成场面的混乱,至于人少,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能力。
  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要深入调查,列出明确的纲目,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反对资本主义读后感

一千五百字左右 急求
在听冬吴相对论以前,我不知道原来还有另一种资本主义模式。听到他们介绍这本法国作者米歇尔 阿尔贝尔写的《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后,我对资本主义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里主要对比的是美国模式和莱茵模式。莱茵模式多以德国作代表。(本人其实对这些国家也没有什么专业的研究,只能是在一个普通人的认识上对印象中的这些国家作评论。)
(引用书中的原文均以蓝色字体表示)

“莱茵模式的典型形式是‘社会市场经济’,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建立在企业自由与竞争之上的经济,但是,市场在这种经济中只是一个繁荣经济的工具,目标却带有社会性质,即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公平分配这种繁荣。从这个角度看,莱茵模式中最先进的机制是大公司的共同管理制度,这种共决制在德国是强制实施的。”
在澳洲作者盖尔 C 阿芙利的《莱茵模式——如何开创和谐的常青基业》中对美国模式和莱茵模式的解释是:
“一种资本主义形式被称为英美资本主义,起源于美国并聚焦于股东价值的短期最大化。它经常被叫做‘新自由主义’或者‘自由市场经济’”。
“第二种形式的资本主义被宝气得不那么广泛。它以社会公平的理念为基础并承认工商业和当地社区的相互依赖性。它被称为‘莱茵资本主义’、‘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或‘协调市场经济学’(Coordinated market Economics)。”

资本主义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不论是现实还是书上的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主义,似乎就是个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着劳动人民的怪物。自由市场?那就是开阔的斗兽场,人类在里面你争我夺,不过又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罢了。
一直有听闻欧洲的社会和美国是很不一样的,那里有着高福利,人民的生活十分富足、闲适。对于他们不愿多上一秒班的印象是一直存在的。羡慕之余,却不支持把这制度用在中国,总觉得,一是国家还不富足至此,二是这样岂不是怂恿人们坐吃山空吗?
是我对我们的国民素质没有信心吧。
社会主义的理想状态,不正是大家自发地去干活吗?
马克思不是说,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开始吗?

听东吴相对论的时候,听到他们谈到日本的案例,(日本的模式和德国是相同的,但个人觉得现在的日本可能已经变了)谈到日本的企业对于员工的研究态度是十分开放的。比如当年一位员工对老板说,想研究“荷花为什么出污泥而不染”,在不知这东西到底能研究出个什么东西来,员工和老板均不知的情况下,企业还是把研究经费拨下来了。而这个研究的成果,在今天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那就是让高速公路等的路牌在恶劣的天气下始终保持干净清晰。
有许多重要的研究,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可以改变世界的结果。这过程和结果,都是不可设计和预见的,需要的是广泛的基础研究,需要的是去挖掘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有可能乐此不疲地不断地去挖掘挖掘挖掘……这个世上,没有无意义的研究,只有现在还不知如何应用的研究。

觉得社会保障制度好、讲究职业培训、个人发展的莱茵模式,是个和谐、欢乐的社会,但是我们却总是不自觉地被美国模式深深地吸引。这是为什么呢?

语言的渗透力是可怕的,我们从多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精英们是不是都向往着去美国的常青藤学校深造?为什么总说美国有着话语权,正是在这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已经被深植入了美国的思想和文化。我们和美国人毕竟是不一样的,但当你拿着美国标准去看自己时,总是会找出不一样的地方,而不一样就说明自己不对了。就是这样否定,让自己没有了自信。
比如,自由。中国的文化,千年来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方法,百事孝为先,我们认同的,就是对父母的服从和孝顺。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养儿防老,不是国家,是家族承担着养老的责任。日本企业的模式就是这样的。论资排辈,到了年限,就是比新来的职位高,就是拿着更高的工资。
其实这“服从”并不是说无条件无是非的盲目服从,而是要有引导性地去指出错误。如流水一般,顺势而下却又拍击出自己意愿的浪花。这是处世的艺术。
我恨那些打着自由的招牌而让自己为所欲为的人。
中国的文化,一向是向强调责任,然后再说自己的权利。对家的责任,对朋友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是的,这样的活法比先强调自己权利的情况累得多。因为大家先是不断地要付出付出付出。
可是,为什么会认为付出是痛苦的呢。是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所以痛苦吗?那自己想做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呢?是自己的选择还是被逼迫的?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了让自己痛苦的路呢?这里面,有什么是自己能做的?

作者自己也在感叹,莱茵模式比美国模式好得多,可是连莱茵模式自己都被美国模式的光芒所吸引。
美国模式就像是好莱坞大片,充满了幻想、刺激、希望和成功。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即使在企业里,领导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充满了传奇色彩。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充分的肯定。不像莱茵模式,几乎全是集体。
我自己也问自己,是不是更认可一个人多劳多得。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啊,问题甚至还没有问完,我已经得到了自己肯定的答复。
那么,穷人的穷是不是他们自食其果?因为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工作?我发现自己坚定而可怕的回答:是的。
而在欧洲文化中,他们不把穷人看做是一个罪犯,而是一种牺牲品。这种牺牲是从多种角度来看的。包括无敌、贫困、个人绝望和社会无能为力。
难道我的内心深处,还是认为那些迷茫的人、那些贫弱的孩子,都是活该吗?每当我看到社会不公里的那种愤怒,难道已经被自己给否定了吗?我的正义感,其实并不被自己所认同吗?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是这样的矛盾。

出现了国学热,也许正是因为正在强大,所以想找到自己的根,我们不是暴发户。
但是,我们的精英们受到的教育,不还是从“先进”的国家中拿来的吗?不还是英语至上吗?
我们就是我们,我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美国人的衣服生穿在我们身上,又不合适又难受。
“在欧洲或在南半球的任何国家中,它们的文化背景是与美国不同的。我们在美国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平衡和纠偏机制,在这些国家中并不存在,或运行方式不同。‘舶来的’美国式资本主义,即欧洲极端自由派盲目推崇的这种美国式资本主义的舶来品,比其原版更强硬、更失衡,更加‘弱肉强食’。他们说,只管大胆使用就行了,这等于他们硬向我们推销一种剧毒药品,而又不让我们准备一些可以纠偏的解毒药品。东方国家正在冒险进行这种过于精暴的生搬硬套试验。”
比如,书中提到,美国的制度的实行,是一手放在宪法之上,一手放在圣经之上。我们和他们有很多地方太不一样了。
我们在追赶的路途中,所以多少会有些心急,不自觉地就会更注重绩效,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而且沉重的,但这牺牲,确实换来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想停一停,要想一想,看看怎样融合进自己的文化来修剪一下这衣服。
比如,大家经常会感慨,在千年前,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许多精华,仍然可以应用到当下,而且,这些正是我们的文化的根源,用它们来融合现代的理论和技术,不是可以更好地走“中国式”的道路吗。
例如,法律的中,可不可以融合进法家和儒家的思想,管理中,可不可以融合进孙子兵法、老子的思想等,社会道德上,对长辈孝、对朋友义、对企业忠、对小辈爱,这难道不是好的品德吗?这些,难道不是我们所特有的纠偏机制吗?
我们一直就是个人情社会,严法宽办,总是说法不外乎人情,正是以内法家外儒家的治国理念。是的,看似好像给了执法人员留下了许多空间,但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没有了自己基本的道德底线,才会连社会的良心都丧失了呢?
正如希望大家在富足的生活中,还会自发地去工作。这是一种精神境界。这也是让社会更有效率地运转的基础。法律是防止人们做坏事的工具,执法人员是惩戒的人,如果人人都遵守大家的共识,信守承诺地办事,这些国家机器,是根本不需要的。可惜现实是,现在还做不到吧。
本文标题: 反对读后感(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08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利丰供应链读后感(利丰供应链工作累吗)全阅读课本读后感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