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散文精选读后感赵丽宏散文精选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
赵丽宏散文精选读后感
赵丽宏散文精选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赵丽宏散文精选》摘要及读后感
拜托了,哪位好人帮帮忙给你一篇文,自己选
死之印象 赵丽宏
最早对死亡有直观的印象,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去乡下,镇上死了个产妇,很多人都去看,我也跟着大人去看。产妇仰躺在一块门板上,身穿一套黑色的衣裤。她是难产流血过多而死,孩子却活下来了。产妇大概20来岁,她的脸色苍白,但神态安详,像一尊雕塑。她活着的时候,一定是个极美的女人。很多人围在她身边哭。她却毫不理会,只是默默地躺着,平静地躺着,没有一点痛苦和忧伤的表情。
我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看一个死人,却没有一点恐惧的感觉。当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产妇苍白而美丽的面容,还有他的丈夫,一个悲痛欲绝的年轻男人。他手中抱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坐在产妇的身边,别人嚎啕大哭时,他却只是无声地凝视着自己的妻子,他的脸上布满了泪痕。他的目光,除了看死去的妻子,就是看手中的婴儿。看妻子时,他的目光悲凄哀伤,看婴儿时,他的目光就非常复杂,既有爱怜,也有怨恨……妻子就是为了生孩子而死去,她为自己的后代流尽了身上的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死,一个生,死的丧仪和生的庆典在同一时刻进行,夹在这两个仪式中间的,是那个丧妻得子的年轻男人。他的无声而哀怨的复杂表情,我至今仍记得。
死神多半是突然找上门来的。谁也无法违抗死神的时间表。电影中常常看到病人临死前讲很多话。躺在床上的人也知道自己已到了弥留之际,垂死的人说完了想说的话,然后从容死去。这样的情形,在生活中毕竟不多。
读《儒林外史》,很难忘记写严监生临死的那一段:这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面对着床头一盏点了两茎灯草的油灯,久久不肯咽气,直到知情者挑熄了其中的一茎。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我想大概也有类似的生活作为依据。
不过,人的意志有时候真能拖延死神的脚步。这种意志,常常是出于一种本能,出于心灵深处的希冀,这种本能和希冀是如此强烈,竟然使死神也望而却步。我的一个好朋友,一个诗人,曾经很动感情地告诉我一个有关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母亲。很多年前,诗人的母亲在乡下病危,远在千里之外的诗人得到消息之后,星夜兼程赶回家乡,想最后看一眼母亲,和母亲说几句话,虽然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他得到消息时,病危的母亲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而他赶回地处偏远的故乡山村,要花五六天时间。躺在床上的老太太形容枯槁,只剩下极微弱的一口气,连说半句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她的双眼微阖,看上去就像一具尸体。但是,每天傍晚5点左右,她会突然睁开眼睛,凝视着窗外。这时候,经过山村的唯一一班长途汽车正好从远处经过。当汽车的引擎声轻轻从窗外飘来时,老太太那几近熄灭的目光突然变得炯炯发亮。人人都知道,她在期待远在他乡的儿子归来,她想在离开人世前见儿子一面。家乡的人们已经开始为诗人的母亲准备后事,大家都知道,诗人不可能赶回来,来不及了。然而奇迹发生了——两天过去。3天过去。4天过去。诗人的母亲依然活着!她的意识微弱得像烛火,很幽很幽,只剩下米粒般的一点,若隐若现,但就是不灭。一个母亲思念儿子的挚切之情,战胜了气势汹汹的死神。到第5天下午,当长途汽车的引擎声飘进来时,这位垂危的母亲用最后一点力气睁开了眼睛,她模糊的视野中,终于出现了儿子风尘仆仆的身影……
诗人讲这个故事时,眼睛里含着泪水。他永远无法忘记母亲临终前的情景,母亲拉住他的手,欲说而无声,千言万语,凝成两滴晶莹的泪珠,在她凹陷的眼眶中闪动……心如冰铁的死神,大概是被母亲的一颗心感动了,竟然守在她身边耐心地等了5天,眼看这位母亲生时最后的愿望成为现实,他才不慌不忙地把她带走。就这样,如愿以偿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平静地死去。死亡,在她的脸上竟化为宽慰的一笑。
中国有“死于非命”这样的成语。所谓死于非命,就是不该死的,却突然死去,也就是非正常的死亡。那些自杀者,大概也可以算是这一类。
“文革”中,我曾经看到很多自杀的人,那是一些不幸夭折的生命。就像在暴风雨中突然被折断的树木,这种惨烈的死,真正是对生命的摧残。
看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的注视下死去,那种印象是永远也不会淡漠的。“文革”中的一天,经过一幢高楼,正好遇到一个人从很高的窗户里跳下来。当时的感觉,仿佛是一件蓝色的衣裳从空中慢慢飘落,当那件蓝衣裳“砰”地一声沉重地摔在离我不远的地面时,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人!这个人仰面朝天躺在离我几步远的地上,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他还活着,我走到他面前时,他的眼睛微睁,嘴里在大声地喘气。那脸色,还是正常人的脸色,仰望着天空的目光中流露出痛苦的光芒。大概过了一两秒,他的脸色便转红,继而紫,接着灰黄,嘴里的喘息越来越微弱,那微睁的眼珠也逐渐失去光泽,变得空洞而灰暗。当他终于停止了喘息时,脸色顿时变得灰白如纸,暗红色的血流出来……就这样,我看着他在我的面前死去。这过程是那么短促,又是那么漫长。因为事情发生得突然,我一时慌乱得想不起该做什么,只是被他临死时的表情所震憾。当时的感觉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这样惨烈的死法,比死亡本身更加可悲。一个人即将死去,我却无法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死的过程在我的面前展开。生命的毁灭,竟是如此简单迅疾。
死和生一样,是生命的一个事件,是大自然的一个奥秘。在人生的旅途中,死是最后一个环节,谁也无法逃脱这个环节。然而这个环节似乎并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死由命”,孔夫子如是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这“命”是什么?“黄泉”又是什么?是无常?是无奈?是飘忽不定的风?是变幻无形的影?难道真有一种在冥冥之中安排着一切操纵着一切摆布着一切的神秘力量?
没有人能对这个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明确答复。
不过,把死神的缰绳牵在自己手里的人,生活中不是没有。
在报上读到过一则令人难忘的新闻:一位女医生,患癌症,发现时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女医生将病情瞒过了所有的人,一直工作到耗尽所有的体力,躺倒在床上。这时死神正迈着悠闲的步子在她的身边游荡。然而她非但不躲避,反而主动向死神伸出了她的手。她选择了速死。她决意用自己的死,为人类的医学作一次试验。她在自己身上注射了致命的针剂,然后非常冷静地打开笔记本,记录注射之后身体的感觉和精神的变化,记录她生命中最后一刹那的感觉。翻江倒海的绞痛、天旋地转的昏厥、抽搐、幻觉、黑暗……她用颤抖的手,记录着她感受到的一切,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要用自己的死,为世人留下一份科学的档案。也许,她的试验在医学上没有多少价值,但是,面对着她颤抖歪斜的笔迹,谁能不怦然心动?
对女医生这样的行为,后来有些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违反常规,违反人道。对死亡的认识,所谓的常规和人道,就是尽一切可能保护生命,延续生命在人间的每一分每一秒。然而这样的常规,是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人道的呢?当你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求生无望,求死不能,你祈望平静安然地离开人世,抵达生命的终点,很难说不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现在很多人在争论,是不是可以对在痛苦中等待死神的病人和永远失去意识的“植物人”实行“安乐死”,我认为这样的争论最终会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这结论应该是允许被痛苦折磨的垂危者安然地走向他们的归宿。既然死神的拥抱已经无法避免,那么,与其慢慢地被折磨至死,使自己受罪,也使旁人痛苦,那么,加速死亡的来临,大概不能算不人道。
“上帝将夭逝作为礼物献给最亲爱的人。”这是拜伦的诗句。
而朗费罗的诗更美妙:从来就没有什么死!表面上的死实际是一种过渡;活人生存的世界只是天国的郊野,天国的大门就是我们所谓的死。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画出上帝的模样,也没有人能描绘天国的景象。然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流传着上帝和天国的故事,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种流传,因为生命中存在着神秘的死。
死像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在大地上流着,在人群中流着,它的浪花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翻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无声无息地被它卷走。
死也像一座沉默的山,生时所有的欢乐痛苦和哭笑喧闹都埋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越过这座山。
死是无穷无尽的黑洞,这黑洞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再活泼再美丽再强悍的生命,最终也要被它吸进去,吸得无影无踪。
死像一朵白色的花,在寂静中不动声色地开放,并且把它的花朵凝固在黑暗里。世界上,只有这样的白色之花是不会凋谢的。
死,其实是生命在庄重地宣告:请记住,我曾经活过!
1995年初春于四步斋
读后感:
赵丽宏的《看雪》构思巧妙,开篇是对大雪的描绘,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氛围,让我们陶醉其中。然后将雪景转移到人物的活动中来,由静到动,由景及人,面对铺天盖地的大雪和雪后人、鸟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领略美丽的生命和美好的追求。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文章感情充沛,如饮一杯 对于西湖,人们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看来西湖雪景在人们眼中是何等美丽!这篇文字,开篇点明时间,其中暗含着对故朝的追念。“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我们都读过柳宗元的那首著名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字所营造的境界是多么的相似,笔下的山水正是他们孤清寂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家没有直接去写他的心情,然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早已经跃然纸上了。待到具体的湖中雪景描写,张岱就只用“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一句描写出,淡淡的笔触,读来是那般隽永。张岱是个“痴人”,这是舟子的说法,然而还有比他更痴的人。谁呢?湖心亭上客居此地的金陵人。人生最难得的事是天涯遇知音,“国破山河在”,两个漂泊天涯的人相遇,那种感慨真实一言难尽呀!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地地道道的美文,我们在迷恋那景物人情描写的同时,它文字背后的东西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咀嚼的。浓浓的咖啡,需要慢慢品味。赞
死之印象 赵丽宏
最早对死亡有直观的印象,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去乡下,镇上死了个产妇,很多人都去看,我也跟着大人去看。产妇仰躺在一块门板上,身穿一套黑色的衣裤。她是难产流血过多而死,孩子却活下来了。产妇大概20来岁,她的脸色苍白,但神态安详,像一尊雕塑。她活着的时候,一定是个极美的女人。很多人围在她身边哭。她却毫不理会,只是默默地躺着,平静地躺着,没有一点痛苦和忧伤的表情。
我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看一个死人,却没有一点恐惧的感觉。当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产妇苍白而美丽的面容,还有他的丈夫,一个悲痛欲绝的年轻男人。他手中抱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坐在产妇的身边,别人嚎啕大哭时,他却只是无声地凝视着自己的妻子,他的脸上布满了泪痕。他的目光,除了看死去的妻子,就是看手中的婴儿。看妻子时,他的目光悲凄哀伤,看婴儿时,他的目光就非常复杂,既有爱怜,也有怨恨……妻子就是为了生孩子而死去,她为自己的后代流尽了身上的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死,一个生,死的丧仪和生的庆典在同一时刻进行,夹在这两个仪式中间的,是那个丧妻得子的年轻男人。他的无声而哀怨的复杂表情,我至今仍记得。
死神多半是突然找上门来的。谁也无法违抗死神的时间表。电影中常常看到病人临死前讲很多话。躺在床上的人也知道自己已到了弥留之际,垂死的人说完了想说的话,然后从容死去。这样的情形,在生活中毕竟不多。
读《儒林外史》,很难忘记写严监生临死的那一段:这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面对着床头一盏点了两茎灯草的油灯,久久不肯咽气,直到知情者挑熄了其中的一茎。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我想大概也有类似的生活作为依据。
不过,人的意志有时候真能拖延死神的脚步。这种意志,常常是出于一种本能,出于心灵深处的希冀,这种本能和希冀是如此强烈,竟然使死神也望而却步。我的一个好朋友,一个诗人,曾经很动感情地告诉我一个有关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母亲。很多年前,诗人的母亲在乡下病危,远在千里之外的诗人得到消息之后,星夜兼程赶回家乡,想最后看一眼母亲,和母亲说几句话,虽然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他得到消息时,病危的母亲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而他赶回地处偏远的故乡山村,要花五六天时间。躺在床上的老太太形容枯槁,只剩下极微弱的一口气,连说半句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她的双眼微阖,看上去就像一具尸体。但是,每天傍晚5点左右,她会突然睁开眼睛,凝视着窗外。这时候,经过山村的唯一一班长途汽车正好从远处经过。当汽车的引擎声轻轻从窗外飘来时,老太太那几近熄灭的目光突然变得炯炯发亮。人人都知道,她在期待远在他乡的儿子归来,她想在离开人世前见儿子一面。家乡的人们已经开始为诗人的母亲准备后事,大家都知道,诗人不可能赶回来,来不及了。然而奇迹发生了——两天过去。3天过去。4天过去。诗人的母亲依然活着!她的意识微弱得像烛火,很幽很幽,只剩下米粒般的一点,若隐若现,但就是不灭。一个母亲思念儿子的挚切之情,战胜了气势汹汹的死神。到第5天下午,当长途汽车的引擎声飘进来时,这位垂危的母亲用最后一点力气睁开了眼睛,她模糊的视野中,终于出现了儿子风尘仆仆的身影……
诗人讲这个故事时,眼睛里含着泪水。他永远无法忘记母亲临终前的情景,母亲拉住他的手,欲说而无声,千言万语,凝成两滴晶莹的泪珠,在她凹陷的眼眶中闪动……心如冰铁的死神,大概是被母亲的一颗心感动了,竟然守在她身边耐心地等了5天,眼看这位母亲生时最后的愿望成为现实,他才不慌不忙地把她带走。就这样,如愿以偿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平静地死去。死亡,在她的脸上竟化为宽慰的一笑。
中国有“死于非命”这样的成语。所谓死于非命,就是不该死的,却突然死去,也就是非正常的死亡。那些自杀者,大概也可以算是这一类。
“文革”中,我曾经看到很多自杀的人,那是一些不幸夭折的生命。就像在暴风雨中突然被折断的树木,这种惨烈的死,真正是对生命的摧残。
看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的注视下死去,那种印象是永远也不会淡漠的。“文革”中的一天,经过一幢高楼,正好遇到一个人从很高的窗户里跳下来。当时的感觉,仿佛是一件蓝色的衣裳从空中慢慢飘落,当那件蓝衣裳“砰”地一声沉重地摔在离我不远的地面时,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人!这个人仰面朝天躺在离我几步远的地上,是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他还活着,我走到他面前时,他的眼睛微睁,嘴里在大声地喘气。那脸色,还是正常人的脸色,仰望着天空的目光中流露出痛苦的光芒。大概过了一两秒,他的脸色便转红,继而紫,接着灰黄,嘴里的喘息越来越微弱,那微睁的眼珠也逐渐失去光泽,变得空洞而灰暗。当他终于停止了喘息时,脸色顿时变得灰白如纸,暗红色的血流出来……就这样,我看着他在我的面前死去。这过程是那么短促,又是那么漫长。因为事情发生得突然,我一时慌乱得想不起该做什么,只是被他临死时的表情所震憾。当时的感觉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这样惨烈的死法,比死亡本身更加可悲。一个人即将死去,我却无法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死的过程在我的面前展开。生命的毁灭,竟是如此简单迅疾。
死和生一样,是生命的一个事件,是大自然的一个奥秘。在人生的旅途中,死是最后一个环节,谁也无法逃脱这个环节。然而这个环节似乎并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死由命”,孔夫子如是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这“命”是什么?“黄泉”又是什么?是无常?是无奈?是飘忽不定的风?是变幻无形的影?难道真有一种在冥冥之中安排着一切操纵着一切摆布着一切的神秘力量?
没有人能对这个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明确答复。
不过,把死神的缰绳牵在自己手里的人,生活中不是没有。
在报上读到过一则令人难忘的新闻:一位女医生,患癌症,发现时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女医生将病情瞒过了所有的人,一直工作到耗尽所有的体力,躺倒在床上。这时死神正迈着悠闲的步子在她的身边游荡。然而她非但不躲避,反而主动向死神伸出了她的手。她选择了速死。她决意用自己的死,为人类的医学作一次试验。她在自己身上注射了致命的针剂,然后非常冷静地打开笔记本,记录注射之后身体的感觉和精神的变化,记录她生命中最后一刹那的感觉。翻江倒海的绞痛、天旋地转的昏厥、抽搐、幻觉、黑暗……她用颤抖的手,记录着她感受到的一切,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要用自己的死,为世人留下一份科学的档案。也许,她的试验在医学上没有多少价值,但是,面对着她颤抖歪斜的笔迹,谁能不怦然心动?
对女医生这样的行为,后来有些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违反常规,违反人道。对死亡的认识,所谓的常规和人道,就是尽一切可能保护生命,延续生命在人间的每一分每一秒。然而这样的常规,是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人道的呢?当你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求生无望,求死不能,你祈望平静安然地离开人世,抵达生命的终点,很难说不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现在很多人在争论,是不是可以对在痛苦中等待死神的病人和永远失去意识的“植物人”实行“安乐死”,我认为这样的争论最终会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这结论应该是允许被痛苦折磨的垂危者安然地走向他们的归宿。既然死神的拥抱已经无法避免,那么,与其慢慢地被折磨至死,使自己受罪,也使旁人痛苦,那么,加速死亡的来临,大概不能算不人道。
“上帝将夭逝作为礼物献给最亲爱的人。”这是拜伦的诗句。
而朗费罗的诗更美妙:从来就没有什么死!表面上的死实际是一种过渡;活人生存的世界只是天国的郊野,天国的大门就是我们所谓的死。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画出上帝的模样,也没有人能描绘天国的景象。然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流传着上帝和天国的故事,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种流传,因为生命中存在着神秘的死。
死像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在大地上流着,在人群中流着,它的浪花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翻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无声无息地被它卷走。
死也像一座沉默的山,生时所有的欢乐痛苦和哭笑喧闹都埋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越过这座山。
死是无穷无尽的黑洞,这黑洞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再活泼再美丽再强悍的生命,最终也要被它吸进去,吸得无影无踪。
死像一朵白色的花,在寂静中不动声色地开放,并且把它的花朵凝固在黑暗里。世界上,只有这样的白色之花是不会凋谢的。
死,其实是生命在庄重地宣告:请记住,我曾经活过!
1995年初春于四步斋
读后感:
赵丽宏的《看雪》构思巧妙,开篇是对大雪的描绘,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氛围,让我们陶醉其中。然后将雪景转移到人物的活动中来,由静到动,由景及人,面对铺天盖地的大雪和雪后人、鸟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领略美丽的生命和美好的追求。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文章感情充沛,如饮一杯 对于西湖,人们常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看来西湖雪景在人们眼中是何等美丽!这篇文字,开篇点明时间,其中暗含着对故朝的追念。“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我们都读过柳宗元的那首著名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回过头来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篇文字所营造的境界是多么的相似,笔下的山水正是他们孤清寂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家没有直接去写他的心情,然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早已经跃然纸上了。待到具体的湖中雪景描写,张岱就只用“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一句描写出,淡淡的笔触,读来是那般隽永。张岱是个“痴人”,这是舟子的说法,然而还有比他更痴的人。谁呢?湖心亭上客居此地的金陵人。人生最难得的事是天涯遇知音,“国破山河在”,两个漂泊天涯的人相遇,那种感慨真实一言难尽呀!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地地道道的美文,我们在迷恋那景物人情描写的同时,它文字背后的东西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咀嚼的。浓浓的咖啡,需要慢慢品味。赞
赵丽宏美人鱼和白崖读后感怎么写?
赵丽宏的《美人鱼》读后感:
《美人鱼》是赵丽宏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两个人类和一条人鱼之间的情感纠葛。这篇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故事打动了我。赵丽宏用他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也让我们明白了,无论是人还是人鱼,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和情感追求。
白崖的读后感:
《白崖》是一部描绘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小说。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对自然的逐渐深入的了解,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生态平衡的危害。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也认识到了人类应该保护和尊重自然。
《美人鱼》是赵丽宏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两个人类和一条人鱼之间的情感纠葛。这篇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故事打动了我。赵丽宏用他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也让我们明白了,无论是人还是人鱼,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和情感追求。
白崖的读后感:
《白崖》是一部描绘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小说。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对自然的逐渐深入的了解,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生态平衡的危害。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也认识到了人类应该保护和尊重自然。
赵丽宏的《渔童》读后感500字
赵丽宏的《渔童》读后感500字 近日,读赵丽宏长篇小说新作《渔童》,颇多感慨,很多往事涌上心头。
毫无疑问,赵丽宏是我平生所认识的第一位作家。记得,那还是20多年前在医科大学求学期间,我代表学生会邀请丽宏老师来做文学讲座。丽宏的家离 学校不远,深藏于绍兴路一条老式里弄。推开斑驳的后门,顺着陡峭幽暗的楼梯,便来到居于二楼与三楼之间的“四步斋”。虽说作家以“四步”形容书房的逼仄, 但在我看来,这已属文学夸张手法。一间仅七八平米的斗室,四周均为“书墙”,且书一直堆垒到天花板。靠窗有张小书案,与之相对的则是仅能容纳两人的小沙 发。在如此局促的空间,不要说走“四步”,连转身恐怕都有些困难。不过,书房布置得井井有条,墙上沈从文、章西厓和周慧珺的书画,更平添几分雅致的气息。 彼时的丽宏早已以诗文闻名遐迩,但面对一个愣头愣脑大学生的冒失请求,毫无架子。他那宽阔的四方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语气温和,态度诚恳,听完我的叙述,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便爽快地答应了。临别时,还赠送两本他的散文集。我和丽宏由此结下文学之缘。因为地理上的便利,闲暇之时,我常常自说自话登临“四步 斋”求教。丽宏也从不以为忤,每回都热情接待,耐心聆听,有时还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课余时间偷偷写下的几篇陋文。如今回想起来,仍觉脸红,不知当年自己的 孟浪,浪费了丽宏多少宝贵的创作时间。
没过多久,我鬼使神差般地“弃医从文”,成为电视主持人。作为朋友,丽宏更投来兄长般关注的眼神,也时刻提醒我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炫目的灯光 容易让人变得虚幻,从而失去前行的目标。他常告诫我,主持人“肚皮里要有货色”,所谓“货色”,实际上就是指“主持人的精神内涵,即修养,涵养,拥有知识 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对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社会风情,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些年,丽宏为我取得的点滴进步而高兴。有时看到报章上我发 表的一些谈艺术的短文,他也及时给予嘉许:“这表现了你的爱好和情趣丰富多样。这样的探索和积累,对你荧屏主持大有益处。你主持的节目一直有一种书卷气, 希望你不要让这种书卷气淡化,浓些无妨。”然而,丽宏并非毫无原则地一味唱“赞歌”,一旦发现问题,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这些年,在丽宏的影响之下,我竟迷恋起写作,且一发而难收,接连出版了好几本集子。虽说文字难免稚拙,但丽宏始终对我的“跨界”行为鼓励有加, 他不无风趣地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有什么事情比不断开拓新的境界更可贵呢?”其实,丽宏自己也不断在文学艺术领域开疆拓土,文学之外,绘画、书法均有 涉猎,雅趣盎然。更令人惊叹的是,写了大半辈子诗与散文的他,居然华丽转身,写起了儿童小说。去年出版的《童年河》以诗意的笔调,叙述主人公雪弟与牛嘎 糖、小蜜蜂、唐彩彩等小伙伴所经历的种种看似琐碎,实则难忘的童年趣事,以及雪弟和亲婆浓得化不开的祖孙之情,字里行间弥漫着朴素纯真的意绪,还有一种淡 淡的忧伤,让人感动。最近,他的长篇新作《渔童》又横空出世。如果说《儿童河》是一条波澜不惊,缓缓流淌的涓涓溪水,《渔童》则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 汤汤大河。小说以一尊明代德化瓷“渔童”为线索,描写一个男孩与一个教授在危难中结成的生死之交。《渔童》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原本想着临睡前读上几页,不 想,一读竟欲罢不能,睡意全消,跟随主人公上天入地,穿越劫难、恐惧与危险,体味荒唐年代的人情冷暖。主人公童大路被同学韩娉婷家两尊德化瓷器所吸引,特 别是那尊“渔童”更令他魂不守舍。然而,一场浩劫将娉婷之父韩教授毕生收藏无情摧毁,而那尊“渔童”却奇迹般地被童大路藏匿保存下来。韩教授原本已万念俱 灰,试图用死亡对那个人性扭曲的晦暗时代表达抗争,但“渔童”和童大路的友情,却使他重新寻找到生命的光亮。《渔童》让我想起了丽宏的《岛人笔记》,这是 一本反思民族劫难的散文集。对《岛人笔记》题意,丽宏曾这样说:“陆地被洪水包围,便成为岛。倘要自我封闭,岛,是最理想的场地。‘文革’十年,泱泱中国 无异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无数荒唐闹剧,在神圣的气氛中纷纷出笼,导演不以为谬,演员不以为耻,观众不以为怪,终于酿成民族的大灾难。而今回顾,可笑, 可悲,可怕,更可深思。笔者所记,非鸡毛即蒜皮,但愿读者能以小见大,记住这场灾难,反思这场灾难,决不允许我们的国土重新沦为‘孤岛’。”从这个意义上 讲,《渔童》堪称《岛人笔记》升级版。
丽宏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其实,在他温和的外表下,潜藏着一颗血性男儿不屈的心脏,搏动着对正义与良善的呼唤,以及对暴力、背 叛的痛恨与不齿。同时,他拒绝遗忘,拒绝用“和稀泥”的方式对待那段人类历史的“黑洞”。他在《遗忘的碎屑》一文中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历史是一面镜 子,也是一笔财富。镜子可以照脸,使你的脸面不致被陈旧的污浊覆盖。财富可以成为走向未来的盘缠。历史的内容中,有光荣的胜利,也有耻辱的失败;有欢乐和 幸福,也有祸殃和灾难。”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辩证历史观,丽宏在小说中舍弃用自然主义方式描摹那场人间惨剧,寻求感官上的刺激,而是以诗意的方式,发出振 聋发聩的呐喊。譬如“火光里的灾难”一章描写韩教授面对满地狼藉的无尽悲哀:“韩先生看着地上的碎片,脸上的表情开始是惊愕,继而是愤怒,最后是悲痛,他 伸出双手,想拢起地上碎片,却无法下手。只见他伸向地面的两只手颤抖着,欲哭无泪。”这里,“惊愕——愤怒——悲痛”,表面上好像是韩先生对古董被砸痛心 疾首,实则是他对文明遭践踏所发出的无声抗议。当然,那声声呐喊,也蕴含着作者对良善的无尽渴求。《渔童》中既有“斜眼胡”那样的恶人,更有像童大路一 家、汪所长、老马、刘老师那样的良善之辈。虽然,彼时彼刻,“善”的力量尚不足以压倒“恶”的势头,但那微不足道的“善”却能支撑我们芸芸众生走过黑暗隧 道,这也是丽宏创作《渔童》的主旨,即:“‘文革’中,人性被扭曲,但人性无法被消灭;知识被封锁,但知识依然在传播;艺术被践踏,但艺术的生命依然在人 间蕴藏生长。写这样的小说,是希望在丑中寻求美,在黑暗中投奔光明,在表现恶时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
丽宏平素不善言辞,更厌恶夸夸其谈或自我炫耀,但内心却充盈丰沛,更有某种难以撼动的坚持。他写作,只是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宣泄。从《童年河》 到《渔童》,故事虽为虚构,但笔下人物并非挖空心思杜撰而成,而是其童年记忆的一种文学反射,读者读完后仿佛也走进人物心灵,或者从中发现自己人生的印 迹。从雪弟和大路身上,我就看到自己童年时的模样,唐彩彩和韩娉婷这两个女孩的形象,好像也有某些似曾相识的影子。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均有血有肉,活灵活 现,故而在阅读时常常分不清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构的,这或许是丽宏在创作时谨记巴金老人对他的教诲:“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所以,丽宏 的小说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文字是清丽的,但思想却是宏阔的。即便是大声呐喊,却也难改诗人本性,故而文学的力量更显得绵长有力,余音袅袅。正如“巴山鬼 才”魏明伦对丽宏的评价:“诗风柔和,有丽人之质;行动刚直,乃恢宏之举。”
毫无疑问,赵丽宏是我平生所认识的第一位作家。记得,那还是20多年前在医科大学求学期间,我代表学生会邀请丽宏老师来做文学讲座。丽宏的家离 学校不远,深藏于绍兴路一条老式里弄。推开斑驳的后门,顺着陡峭幽暗的楼梯,便来到居于二楼与三楼之间的“四步斋”。虽说作家以“四步”形容书房的逼仄, 但在我看来,这已属文学夸张手法。一间仅七八平米的斗室,四周均为“书墙”,且书一直堆垒到天花板。靠窗有张小书案,与之相对的则是仅能容纳两人的小沙 发。在如此局促的空间,不要说走“四步”,连转身恐怕都有些困难。不过,书房布置得井井有条,墙上沈从文、章西厓和周慧珺的书画,更平添几分雅致的气息。 彼时的丽宏早已以诗文闻名遐迩,但面对一个愣头愣脑大学生的冒失请求,毫无架子。他那宽阔的四方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语气温和,态度诚恳,听完我的叙述,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便爽快地答应了。临别时,还赠送两本他的散文集。我和丽宏由此结下文学之缘。因为地理上的便利,闲暇之时,我常常自说自话登临“四步 斋”求教。丽宏也从不以为忤,每回都热情接待,耐心聆听,有时还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课余时间偷偷写下的几篇陋文。如今回想起来,仍觉脸红,不知当年自己的 孟浪,浪费了丽宏多少宝贵的创作时间。
没过多久,我鬼使神差般地“弃医从文”,成为电视主持人。作为朋友,丽宏更投来兄长般关注的眼神,也时刻提醒我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炫目的灯光 容易让人变得虚幻,从而失去前行的目标。他常告诫我,主持人“肚皮里要有货色”,所谓“货色”,实际上就是指“主持人的精神内涵,即修养,涵养,拥有知识 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对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社会风情,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些年,丽宏为我取得的点滴进步而高兴。有时看到报章上我发 表的一些谈艺术的短文,他也及时给予嘉许:“这表现了你的爱好和情趣丰富多样。这样的探索和积累,对你荧屏主持大有益处。你主持的节目一直有一种书卷气, 希望你不要让这种书卷气淡化,浓些无妨。”然而,丽宏并非毫无原则地一味唱“赞歌”,一旦发现问题,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这些年,在丽宏的影响之下,我竟迷恋起写作,且一发而难收,接连出版了好几本集子。虽说文字难免稚拙,但丽宏始终对我的“跨界”行为鼓励有加, 他不无风趣地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有什么事情比不断开拓新的境界更可贵呢?”其实,丽宏自己也不断在文学艺术领域开疆拓土,文学之外,绘画、书法均有 涉猎,雅趣盎然。更令人惊叹的是,写了大半辈子诗与散文的他,居然华丽转身,写起了儿童小说。去年出版的《童年河》以诗意的笔调,叙述主人公雪弟与牛嘎 糖、小蜜蜂、唐彩彩等小伙伴所经历的种种看似琐碎,实则难忘的童年趣事,以及雪弟和亲婆浓得化不开的祖孙之情,字里行间弥漫着朴素纯真的意绪,还有一种淡 淡的忧伤,让人感动。最近,他的长篇新作《渔童》又横空出世。如果说《儿童河》是一条波澜不惊,缓缓流淌的涓涓溪水,《渔童》则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 汤汤大河。小说以一尊明代德化瓷“渔童”为线索,描写一个男孩与一个教授在危难中结成的生死之交。《渔童》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原本想着临睡前读上几页,不 想,一读竟欲罢不能,睡意全消,跟随主人公上天入地,穿越劫难、恐惧与危险,体味荒唐年代的人情冷暖。主人公童大路被同学韩娉婷家两尊德化瓷器所吸引,特 别是那尊“渔童”更令他魂不守舍。然而,一场浩劫将娉婷之父韩教授毕生收藏无情摧毁,而那尊“渔童”却奇迹般地被童大路藏匿保存下来。韩教授原本已万念俱 灰,试图用死亡对那个人性扭曲的晦暗时代表达抗争,但“渔童”和童大路的友情,却使他重新寻找到生命的光亮。《渔童》让我想起了丽宏的《岛人笔记》,这是 一本反思民族劫难的散文集。对《岛人笔记》题意,丽宏曾这样说:“陆地被洪水包围,便成为岛。倘要自我封闭,岛,是最理想的场地。‘文革’十年,泱泱中国 无异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无数荒唐闹剧,在神圣的气氛中纷纷出笼,导演不以为谬,演员不以为耻,观众不以为怪,终于酿成民族的大灾难。而今回顾,可笑, 可悲,可怕,更可深思。笔者所记,非鸡毛即蒜皮,但愿读者能以小见大,记住这场灾难,反思这场灾难,决不允许我们的国土重新沦为‘孤岛’。”从这个意义上 讲,《渔童》堪称《岛人笔记》升级版。
丽宏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其实,在他温和的外表下,潜藏着一颗血性男儿不屈的心脏,搏动着对正义与良善的呼唤,以及对暴力、背 叛的痛恨与不齿。同时,他拒绝遗忘,拒绝用“和稀泥”的方式对待那段人类历史的“黑洞”。他在《遗忘的碎屑》一文中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历史是一面镜 子,也是一笔财富。镜子可以照脸,使你的脸面不致被陈旧的污浊覆盖。财富可以成为走向未来的盘缠。历史的内容中,有光荣的胜利,也有耻辱的失败;有欢乐和 幸福,也有祸殃和灾难。”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辩证历史观,丽宏在小说中舍弃用自然主义方式描摹那场人间惨剧,寻求感官上的刺激,而是以诗意的方式,发出振 聋发聩的呐喊。譬如“火光里的灾难”一章描写韩教授面对满地狼藉的无尽悲哀:“韩先生看着地上的碎片,脸上的表情开始是惊愕,继而是愤怒,最后是悲痛,他 伸出双手,想拢起地上碎片,却无法下手。只见他伸向地面的两只手颤抖着,欲哭无泪。”这里,“惊愕——愤怒——悲痛”,表面上好像是韩先生对古董被砸痛心 疾首,实则是他对文明遭践踏所发出的无声抗议。当然,那声声呐喊,也蕴含着作者对良善的无尽渴求。《渔童》中既有“斜眼胡”那样的恶人,更有像童大路一 家、汪所长、老马、刘老师那样的良善之辈。虽然,彼时彼刻,“善”的力量尚不足以压倒“恶”的势头,但那微不足道的“善”却能支撑我们芸芸众生走过黑暗隧 道,这也是丽宏创作《渔童》的主旨,即:“‘文革’中,人性被扭曲,但人性无法被消灭;知识被封锁,但知识依然在传播;艺术被践踏,但艺术的生命依然在人 间蕴藏生长。写这样的小说,是希望在丑中寻求美,在黑暗中投奔光明,在表现恶时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
丽宏平素不善言辞,更厌恶夸夸其谈或自我炫耀,但内心却充盈丰沛,更有某种难以撼动的坚持。他写作,只是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宣泄。从《童年河》 到《渔童》,故事虽为虚构,但笔下人物并非挖空心思杜撰而成,而是其童年记忆的一种文学反射,读者读完后仿佛也走进人物心灵,或者从中发现自己人生的印 迹。从雪弟和大路身上,我就看到自己童年时的模样,唐彩彩和韩娉婷这两个女孩的形象,好像也有某些似曾相识的影子。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均有血有肉,活灵活 现,故而在阅读时常常分不清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构的,这或许是丽宏在创作时谨记巴金老人对他的教诲:“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所以,丽宏 的小说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文字是清丽的,但思想却是宏阔的。即便是大声呐喊,却也难改诗人本性,故而文学的力量更显得绵长有力,余音袅袅。正如“巴山鬼 才”魏明伦对丽宏的评价:“诗风柔和,有丽人之质;行动刚直,乃恢宏之举。”
赵丽宏美人鱼和白崖读后感怎么写500字?
《美人鱼和白崖》是赵丽宏先生的一部童话作品,它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了美人鱼与白崖之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优秀的文学技巧以及深邃的哲理思考。以下是我对此书的读后感。
在阅读《美人鱼和白崖》的过程中,我深深被赵丽宏先生的文字所吸引。这部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被故事中的美人鱼和白崖所打动,同时也对赵丽宏先生的写作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美人鱼和白崖,他们之间的相遇和相知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核心。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描述了美人鱼和白崖的特点和性格。美人鱼代表着海洋的力量,她的美丽和优雅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而白崖则代表着山的力量,他的坚韧和刚毅同样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对于童话的重新诠释。他并没有沿用传统的童话元素,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特思考,将一些新的元素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这种创新使得这个故事不仅有着童话的浪漫,同时也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被赵丽宏先生的文字所打动。他的文字流畅而富有诗意,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他通过美人鱼和白崖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珍视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
总的来说,《美人鱼和白崖》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童话作品。它不仅有着浪漫的情节,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被赵丽宏先生的文字所打动。这部作品让我对于童话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于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阅读《美人鱼和白崖》的过程中,我深深被赵丽宏先生的文字所吸引。这部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被故事中的美人鱼和白崖所打动,同时也对赵丽宏先生的写作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美人鱼和白崖,他们之间的相遇和相知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核心。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描述了美人鱼和白崖的特点和性格。美人鱼代表着海洋的力量,她的美丽和优雅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而白崖则代表着山的力量,他的坚韧和刚毅同样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对于童话的重新诠释。他并没有沿用传统的童话元素,而是通过自己的独特思考,将一些新的元素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这种创新使得这个故事不仅有着童话的浪漫,同时也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被赵丽宏先生的文字所打动。他的文字流畅而富有诗意,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丽宏先生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他通过美人鱼和白崖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珍视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
总的来说,《美人鱼和白崖》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童话作品。它不仅有着浪漫的情节,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涵。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被赵丽宏先生的文字所打动。这部作品让我对于童话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于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
本文标题: 赵丽宏精选记忆读后感(《赵丽宏散文精选》摘要及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05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