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北上》读后感(《北上》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27 11:01: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北上》读后感隔离这几天,阅读了当代作家徐则臣的《北上》。故事从一名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方式,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的故事展开。,...

徐则臣《北上》读后感(《北上》读后感)

《北上》读后感

隔离这几天,阅读了当代作家徐则臣的《北上》。故事从一名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方式,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的故事展开。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义和团扶清灭洋时期,意大利人小保罗名义上是考察大运河,实则寻找弟弟马福德,这其中就牵扯出了翻译谢平遥,厨子邵常来,保镖孙过程等一打票人。

保罗迪马克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弟弟,中途受伤,伤口感染,染上破伤风等死在北上的路上。

小波罗在弥留之际把自己身边的照相机、罗盘、日记等分给了和他一起北上的人,这些东西就成了串起后面故事的线索。

后面是百年之后这些被牵扯进去的家族变迁,以及和大运河割舍不清的关系。

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小波罗,而是他的弟弟马福德和秦如玉之间的爱情,跨越民族、语言、仇恨等障碍。

为了爱情,马福德,一个意大利人,在中国北方人人痛恨洋人的环境下,隐姓埋名,几十年从不提思乡之情,努力让自己变得像一个中国人,终于在运河边上繁衍生息。

故事的高潮,秦如玉被日本人杀害,五十多岁的马福德找到当年埋下的手枪和子弹,把整个日本小队团灭。

看到这里,我哭了,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哭过,为马福德而哭,为秦如玉而哭,也为我自己而哭,如果我是马福德,我会像他那样吗?我不知道。

这本书通过北上,介绍了运河沿路各个地方的历史、人物、兴衰、在运河的位置和作用,让我对京杭大运河当年的盛况以及历史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读《北上》有感

《北上》作者徐则臣用他的如椽大笔向我们描绘了百年前浩浩汤汤的京杭大运河和沿岸的风土人情以及今日运河赤城之子的生活。文章大开大阖,气势恢宏,作者却能措置裕如,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娓娓道来。

文章从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1901年考察京杭大运河开始。保罗•迪马克生长于离威尼斯不远的小城维罗纳,喜欢水,关于运河也颇有心得。马可•波罗是其偶像,所以人称小波罗。偶像曾沿运河南下,小波罗要逆流而上,看看偶像战斗过的地方。
我心头窃喜这回可以随着小波罗的船只既行了千里路,又读了一卷书。小波罗一行六人(翻译谢平遥、厨子邵常来和船主老夏师徒三个),从百年前的江南出发。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每到一地,上岸逛逛老城,尝尝小吃,在船上喝喝茶,聊聊天,发发呆,看看书,真是神仙般的生活啊!可是老百姓在洋人、义和拳、官府的夹缝中苟且偷生,运河上还要遭受漕帮的欺瞒霸凌。船出了常州,就遇上了漕帮的“短袖汗衫”,老夏或露宿荒野,或夜间行船,甚至连镇江城也悄然行过,没做停留,但还是没能避开“短袖汗衫”,只能在高邮借修船之机,避之大吉。

扬州,漕运的中心,当时运河线上的国际大都市,当然是要好好逛逛的。教堂、府衙、御码头,还有邵伯镇和邵伯闸。而我,作为一个吃货,提到扬州就想起大煮干丝、千层油糕、风鹅……风景倒在其次了。曾经有一次在电视上看《舌尖上的中国》扬州篇,看得口颊生津,遂和朋友立马驱车扬州,大快朵颐,一饱口福,第二天尽兴而归。关于运河,是另一次在微醺之后,趴在沿河的栏杆上,看到璀璨的灯光下河面上繁星点点,金光闪闪,仅此而已。下次再去,一定要逛逛邵伯古镇,沿着运河走一走了。

说起高邮,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一定是芦苇成林,蒹葭苍苍的运河边孕育出的才子才能写出那么温暖恬静又充满烟火气的文字。为了汪先生,此生也要去高邮看看运河,尝尝高邮美食。

此时,作者笔锋一转,把一副当代运河生活的画卷(2021年),铺陈在了面前。

厨子邵常来因缘际会得了一条船,从此济宁邵家的船民生活开始了,一个罗盘作为世代相传的宝物,从邵秉义传到了邵星池手里。

谢家的后代的一支定居通州,在大运河申遗前夕,着手拍摄节目《大河谭》。因为需要一组摄影照片,不得不亲赴淮安寻找作者孙宴临。

孙宴临就是当年漕帮“短袖汗衫”孙过程的后代,因为得到小波罗临终前所赠的柯达相机,后代从此跟摄影结缘。

小波罗重新雇了老陈一家跑船。离了河下,还不到清江浦,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从芦苇荡里摇出一艘船,孙过程抱着胳臂站在船头。他们被带到了一间空旷的大仓库,领头大哥要拿洋人来祭自己被洋妖打死的儿子。谢平遥在船厂做事的时候,管了孙过程哥哥孙过路一顿饱饭,此次相遇,一饭之恩,他拿命相报,命孙过程带他们逃出生天。桀骜不驯的孙过程成了谦卑低调的护卫。

再说孙宴临,一方面家学渊源,另一方面与郎静山故居为邻,从此走上艺术道路。网上一搜,果真有郎静山其人其事。郎先生擅长集锦摄影,仿国画、师古法、重意境,是把中国绘画和摄影技法融于一体的摄影大师。

这些照片无论是远近、虚实、浓淡还是构图甚至留白都像极了中国山水画。我把郎先生的这些作品给同事欣赏,他也感叹太像是中国的水墨丹青。这个树下的长胡子的老头可是张大千哦。

周海阔沿运河开了十二家客栈,取名“小博物馆”。特色是像博物馆一样收藏当地有特色的老物件。周家家训是学意大利语,周家先祖是老夏的二徒弟小轮子,小轮子大名周义彦,在离开小波罗之前偷拿的小波罗的牛皮意大利语笔记本,这就成了周家学习意大利语的源头。

1901年的小波罗肚皮上中了义和拳一刀,一路上伤口反复愈合裂开,终于不治。去天国之前,他把罗盘、相机、运河的书籍和资料送给众人。也终于说了实话:他是来找通过服兵役来中国的弟弟—费德尔•迪马克—一个真正热爱运河,喜欢水的运河专家。

费德尔来到中国后,爱上了风起淀坚贞美丽的姑娘秦如玉,并改名马福德,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子嗣。他给孙女起名马思意,孙女又叫自己的儿子念之。

终于有一天邵家父子、周海阔、孙宴临、谢导、念之在运河边,在运河申遗成功之际,聚齐了。看似无关的人和事,在作者的安排下,兜兜转转,回转挪移都与运河联系在一起,不得不为作者奇妙的构想击节赞叹!

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谁知道命运之手又是怎么安排的呢?不如像小波罗说的那样“顺水,逆水,起起落落,随风流转,因势赋形。”

《北上》有感

一条1797公里的长河,见证了历史的跌宕与更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普通家庭,酿造了一部部活生生的纪录片。它就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北上”,多少人的梦想,一条长河像连接了两个世界,一头有你,一头有他,你和他之间相差了一个世纪,一切都是那么遥望而不可及。看完第一部,被徐则臣的的一个个普通的故事,外加一些优美的、超常想象的词句,更是深深沉沦。

从亲情到爱情,从小波罗北上找寻弟弟马福德到星河的船上婚礼再到《大河谭》,无疑让我认识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从千帆竞发、舟楫相连到航船寥寥、舟无所见。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有所差异,致使对大运河有不同的偏爱。外国人眼中的运河,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在父辈们的眼里,有运才有河,不然就是一潭死水,航向的“罗盘”是帆船的方向,更是人生的方向,一辈子与河结缘。

小波罗是贯穿文章的主要人物,虽然不是运河专家,也不懂运河,却一路北上,见证了运河的繁华,与运河同呼吸,最后也死于运河之上。弟弟作为文章的沉默者,经历了很多,并不想双手沾满血腥,所以在腿瘸后,因为运河开启了和如玉的爱情生涯,当如玉被日本人的狗咬死后,马福德拿着枪,杀了日本人和那条狗,随后就跟着如玉走了。作为一个沉默者,我从他的故事中,看到了洋人侵华恶行,一幕幕扎入了我的心。一条运河承载了几代人的希望,也包容了多少人的无辜血液。你问:什么东西见得最多?那么应该回答:腐臭的芦苇荡,横尸遍野。几度被文章中的一个一个情节所触动。

一个个孤立的故事片段,拼接在一起,竟然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彷如亲见,一条大运河自钱塘开始汹涌,逆流而上,上行、下行,又上行、下行,如此往复,岁月浩荡,大水汤汤,终于贯穿了一个古老的帝国。
运河是世界上叹为观止的建筑,它见证了几个朝代由盛转衰的过程,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两岸或是异地的船上人,联通着世界,从南到北。

《北上》

摘要:徐则臣的《北上》跨越了运河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探究了人与人之间、普通人与中华民族之间,以及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它探讨了大运河对中国经济、文化、地理以及人们心灵变迁的影响。运河与几代人的缘分一直进行着,“缘”是指一种联系,是故事中几代人的相互联系,是运河与河上人的联系,是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是民族与世界的联系,运河是一切故事的源头,溯流而上,去探索那条运河、那群人、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的历史和故事。运河具有很强的粘性和张力,通过时代跨越和视角重叠,它将几代人和几个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个个人、一段段故事共同拼接成了这部完整的卷书。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大运河是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北上》是作家徐则臣所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准确的主角,如果说有一个类似主角的存在,那便只有大运河。 从古到今、从西到东 ,人类的生活与河流的发展运行都息息相关,但是在文学作品中,以河流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却很少,在《北上》中,河流不仅指一个地点、一个空间,它是一个视角,从运河这个视角可以看到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起承转合,可以看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转折,也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变迁。
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小说在传统中体现着现代,体现着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折。《北上》的故事并非是以线性时间来写的,它的叙事时间在来回摇摆,从1901年到2021年之间,故事来回曲折,在不断推进中将大运河几代人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小说表面上为我们呈现的是运河的兴衰史,实际上也引出了中国在这一阶段发生的各种大事件和面临的变革,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义和团起义、抗日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事件, 其中也有人们对运河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这些转折不再是人的变化,也不是时间的变化,它更是一种历史的演变,一种生活的变化。

小波罗一行人沿着运河逆流北上,去寻找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而谢望和等后代凭借文物器物、家族传承穿越时间去追溯祖先的思想和记忆。他们都在延续着某种传承,都在寻找着某种方法将这种传承带向更远的未来。运河和诸多人的命运相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运河一直把这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这种转折体现在人物命运的转折和精神的延续中

《北上》中的人的命运转折发展也都体现着某种进步,谢平遥有着强烈的求知意识和进步意识,他从江南制造总局英语翻译到漕运总督府,再到后来与小波罗踏上北上的旅程,他关心时政,主张革新,在北上的途中也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小波罗和哥哥保罗•迪马克也有着较强的求知精神、理性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他们来到异国,凭借求知精神去探索运河沿途的异国风土和人情,小波罗在爱人受到伤害时,毅然选择勇敢反抗,他的反抗精神也鼓舞了当时身边的许多人。而谢平遥这一代人的精神也在他们的后辈中不断延续着,他们因为运河以及小波罗所赠予的礼物而相识,都为着运河的恢复和延续而做着努力。

    (二) 这种转折还体现在运河的变化和中国的发展中

大运河对中国经济、文化、地理以及人们心灵变迁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大水汤汤、逆流而动、水清岸绿、乌篷埠船、江南风情”,这是大运河之前的模样,而现在的运河是“南北阻隔、河水污浊、机械轮船、繁华都市”。运河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命运多舛,曾遭遇停运、破坏、恢复和保护。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河上的人们走上陆地,运河的记忆逐渐被人们遗忘,又被人们拾起。运河是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通道,船只是通行的工具,北上的路见证了运河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视角的重叠

《北上》的叙事手法十分独特,运用了多个视角的比较来突出文章的发展和故事的转折,其中有角色的视角叠加、空间的视角叠加、时间的视角叠加,通过这些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京杭大运河与20世纪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的命运转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另一方面,这种视角叠加的方法也将小说的境界和格局拉大了,让小说的主题思想变得不再狭隘、局限和生硬。

(一)角色视角

在角色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波罗的北上故事最开始是以谢平遥的第三人称叙事角度来写的,通过谢平遥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小波罗以及同行人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到这场北上途中所经历的人和事、景和物。而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又通过小波罗的弟弟费德尔·迪马克的视角重新看到了小罗,通过第一人称我们再次了解了小波罗的故事。再往后,我们又在谢平遥的后代谢望和、邵常来的后代邵星池对祖先的探讨和回忆中看到了小波罗的北上经历。受到阐述对象、生存环境和时代隔膜的影响,在不同视角和人称中,小波罗的北上故事会有不同的阐述。通过不同人物的对照、重叠,在其中,对运河和中国,小说中有着两种视角,一种是小波罗和弟弟费尔德·迪马克两个人的意大利视角,和谢平遥、邵秉义等这种中国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这些视角下的运河和中国,也对运河和中国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北上》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格,在个人性格的比较中,小波罗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愿意让中国人看到他身上的不同,也接受身边的人对他的误解。他虽然是意大利人,但是身上却具有较强的“中国性”,他对中国具有很热烈、真挚的感情,他喜欢中国的食物,会想着让邵秉义在北上的途中给自己作地道的中国菜,他也会和船长抽着地道的中国老烟,他也有一个喜欢的中国女孩。他身上有着强烈的理想精神,他说自己想看一下偶像马可波罗所看到的运河上的中国,也说过扬州的景和人都好看,但他也会想着自己的家乡,会把运河上的风景比作威尼斯,他身上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为了心爱的女孩,他会和日本人拼命。与小波罗所相对的是谢平遥这些真正的中国人,谢平遥通晓外语,渴望变革,具有较强的进步意识和反抗精神,在他身上有着与小波罗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关心时政的中国人,他没有小波罗的自由洒脱,没有他的置身事外,他将中国的命途放在心上,想为自己的宏大理想付出实际行动。

(二)时间视角
从时间这个视角来看,《北上》在叙述故事的时间上是双线并行的,一条是1901年的故事,一条是2021年的故事,两代人的故事同时进行,交织重叠,更像是一种电影的手法,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起到联系作用的就是运河,两代的命运都与运河息息相关。在这部小说中,虽然故事的介绍庞杂重叠,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在传统和现代的描写中,小说不管是在语言、环境还是人物形象的描写中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语言的重要性,是不同故事都具有其个性的特征。两代人的故事是两条主线,一条是1901年的故事,一条是2021年的故事,1901年的运河干净清澈,人民生活质朴,民族面临着危机和变革;2021年的运河污浊浑沌,人民生活丰富享受。时间在流动着,运河也在流动着,人们心中的血液也在流动着,几代人的故事交织重叠,故事的人物也用行动证明了时间并不会抹去心中那份对运河的感情。

(三)空间视角

在空间上,存在镜头与现实两个视角。镜头下的故事往往更加生动还原,《北上》中有很多涉及摄影、镜头的故事。小波罗在北上的途中拍了许多照片,他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个时代运河的模样,这是他寻找的马可波罗所经过的世界,是他眼中的中国运河,他将一切新鲜陌生的事物记录在镜头里,镜头下有沿途的风光和人情,也记录下了运河的发展和中国的变革进步,这些照片不仅映照着京杭大运河的文化与历史,也同样映照着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最后也成为后代人追溯祖先历史记忆的重要物件。小波罗的相机在哪个时代是一种先进、前卫的象征,他用相机将那个时代的运河和运河上的人定格在照片中,而现实是运河在不断地发展,经历了停运、恢复、破坏和保护,运河上的人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时间更迭,人经历了死亡和新生,谢平遥那一代的人已经成为后代口中的祖先,随之而变的还有运河的风光,乌篷船逐渐变成了铁船,变得更大更重。虽然时代在变化,但这种用镜头记录运河的方式却在延续着,小波罗拿起相机是为了记录生活,记录追寻运河的记忆,孙过程得到了小波罗的相机,他的后代孙宴林拿起了相机,孙宴林的相机却被赋予了个人理想和时代意义,不管是孙宴林所拍摄的照片,还是谢望和所拍摄的纪录片,他们镜头下的运河故事和中国历史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运河的发展,记录了运河上的渔人对运河的真挚感情,记录了运河上的人从船上走向陆地的过程。孙宴林所拍摄的照片让谢望和在黑暗中发现了一丝光亮,谢望和又用镜头为运河拍下了纪录片《大河谭》,小波罗的照片是记录,而孙宴林、谢望和的镜头却是挖掘和发现。运河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运河上的人走走停停,而镜头始终对着这条河流,照片中所定格下的是运河中反映的现实,虽不够全面,但却真实,镜头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运河,了解了运河所面临的现实。

运河与几代人的故事一直进行着,他们在各自命运中演化出与河流结缘、行走生活并关注河流的故事。正因运河的存在,不同命运被绑进了同一段旅程,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那段口口相传的故事和回忆,也是先辈们留给后代的礼物。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再不断地追根溯源,挖掘出完整的有关运河的故事,使运河逐渐从故事的背景变成了故事的主角。

运河被写进小说,运河的历史被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小说中的运河与现实的运河重叠交织。故事中的人物也许不存在,但是运河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流淌着,在人们心中流淌着。

读《北上》

徐则臣著《北上》,洋洋洒洒揭露了大运河的一段传奇。

小波罗是一个意大利人,谢平遥一位杰出的翻译官。一次工作过程中,谢平遥给小波罗当翻译,一路乘船沿运河北上。途中小波罗也就是马可波罗的崇拜者,非常兴奋。喜欢考察一下中国的运河及风土人情,一路上照了不少照片。雇的船却在中途偷跑了。也遗失了小波罗的一本很重要的笔记本。谢平遥有家国情怀,由于精通英语。领略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对龚自珍格外崇尚。一路上小波罗雇的挑夫监厨子邵常来,忠心跟随。后来邵常来逐渐发达了,做起来船运生意,一直传了几代,是地地道道的船民。到了邵秉义和他儿子邵星池时终结了船民生活,开始上岸。

邵秉义算是一位开明的船民,尽管自己生在船上,长在船上,但对于儿子星池上岸生活的决定还是支持的。船民世代生活在船上,习惯了,反而不愿意上岸生活。对水上生活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邵秉义又在儿子星池的婚礼上把祖传的罗盘,也就是当年小波罗的,传给了星池。拍照的红衣女子与邵秉义一番对话,已经反应出运河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已经不像邵秉义小时候和年轻时的运河了。而他的船也没有了运输优势,不得不停业,停了祖上传承下来的事业。邵秉义心里五味杂陈。

谢平遥的后人,有依靠在运河边生活的,有辗转到了北京的,已然在运河边。谢家一位后人,决定拍摄纪录片《大河谭》以介绍大运河的光辉历史及变迁。

书中一部分写了小波罗的弟弟马福德的一生,马福德是光辉的,娶了中国姑娘如玉。后来为了给如玉报仇,一人干掉十几个日本鬼子。这段故事感人至深。

全书人物情系大运河,厉时百年有余,通过两个意大利兄弟的不同境遇,串联了许多人物事物。以及大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从另一角度展示了当时中国的现状。也反应了战争的残酷,及外国入群中国的种种罪行。

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是地地道道的大动脉。最后在二十一世纪初,正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大运河申遗成功,使得当年行走在大运河上的人们的后代激动万分。一部厚重的纪录片《大河谭》算是对大运河的最好的礼物。
本文标题: 徐则臣《北上》读后感(《北上》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02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红心向党的读后感怎么写(爱党颂党读后感怎么写 急急急急急急急)进步就是优秀读后感(《昆虫记》中的红蚂蚁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