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1)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通过观看公益短片《家风传承》,感触颇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最能从家教家风这个侧面反映出来。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纯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都必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会始终牢记家庭建设“三个注重”要求,树好标杆,自觉遵循“尚学崇正,行孝守信”的八字家规家训,不断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确保自己在生活作风、个人操守方面时时处处符合党纪国法和家庭建设规范要求。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2)中华文明,灿烂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文化和传统美德。家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应积极用传统文化精髓占领人们的思想意识,自觉抵制西化、庸俗文化的侵蚀,在弘扬传统文化中传承好家风。
好家风贵为“和”。“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展示的中国“和”理念,再到羊年春晚主题“家和万事兴”,都在诠释着和谐、和平与和睦。家风作为家庭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家人之间和睦,相互信任、谦让、理解、支持,相处融洽,让家成为和睦幸福的港湾;其次要家庭与社会之间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和,则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的“和”。
好家风重在“德”。“德”,是一个会意字,起源于甲骨文时期,意为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发展于西周,“礼乐文明”把“德”为其核心,涵盖了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诚信、仁义等,《周易》中讲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今仍影响着大家。家风作为家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影响着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主导家风的父母或长辈在教育家人时,应以德为先、以德育人、德才兼备,让“德”成为衡量家风好坏的尺子和天平,使家人在面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时能用道德标准做出正确判断。其次,还要将十六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好家风严于“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即“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作为家人的行为规范或习惯,近年来,广受关注和争议的《弟子规》,就是一套成熟的家规家教体系,虽然现在看来有些教条和呆板,但其内容从行为举止中的细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习惯中的小事规范,培养青少年戒陋习、懂礼貌、守规矩,对家风、家规的培养仍然值得借鉴。有规矩、懂规矩是前提,关键是守规矩,守规矩在于严,长辈要带头执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家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让家规外践于行,内化于心。
把传统文化融入家风传承,用家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既丰富了家风的内涵底蕴,又拓展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途径,让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或是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父母就要求我们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互相尊重;我父亲曾经跟我们兄弟说过讨便宜就是吃亏的“后门”,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要占有的贪欲之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勤俭节约,碗里的饭必须要吃完等。大凡出人才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风,不好的家风必然导致家庭的不幸。孟母为保家风纯正三择其邻,又断机杼,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攻读,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位列三公的曾国藩对子女要求严格,不允许高人一等,提倡节俭持家,使其子女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家庭成员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呢?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构建良好的家风家规最重要的是要有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家风家规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包容、和谐的家庭关系。其次是对家规的坚持,家规虽然大多数没有文字记载和要求,但身教、口传的传统美德教育非常关键,我父母的一言一行,是我家家风得以发扬光大的根基。
家规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一家之长的言谈举止有失规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家风家规也无济于事。只有正当的家风家规,才能给家庭全体成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成长环境,良好的家规家风将是家庭和社会永远的财富。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4)读这本书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4月8日,在村委会看到了这本书,耳目一新,于是借来一读,工作之余用了5天的时间读完,读得还是挺快的,看来“书非借不能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读过之后,感触很深,书中40个人物故事,可以说大多数耳熟能详、如雷贯耳,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家风家训的重要性,这些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关系家族的兴衰,有的甚至关系整个民族的兴衰,很多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这是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作为普通人,要一个家庭和睦,兴旺发达,同样离不开好的家风家训。而要形成好的家风家训,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中,学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书中从“为人之道、做官之道、求学之道、处世之道”四个方面,分别通过10个故事,对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进行了介绍,其结果发人深思,很多家风家训的故事可以说是振聋发聩!
为人之道
开篇用的是“颜之推:平实家训传大义。”作为颜家人,虽然《颜氏家训》读过两遍,但还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本通俗易懂的《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让我明白《颜氏家训》的精髓就是以平实家训达到修身齐家的目的,作为颜家人努力学习传承颜氏家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于为人之道,书中还列举了司马迁、苏洵、王祥、陶渊明、李鸿章、刘备、方孝孺、高攀龙、杨继盛等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通过他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很好的启发。我想作为普通人做到王祥的五德:诚信、谦虚、孝顺、团结、大度,也就做到了高攀龙:做一个好人,杨继盛:人当立志做君子。总之,为人我们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做官之道
做官与为人密不可分,相辅相存,历史在做官与为人上有很多经验与教训,书中10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家风家训对做官的重要性,周公、司马光、范仲淹、李世民、包拯、杨震、曹操、曾国藩、彭玉麟、郑板桥,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家风家训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历史也证明了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是何等的重要。从这些名人的家风家训中,让我们明白做官要守住法纪的底线。
求学之道
求学之道,从孔子:家师同道文脉传,到左宗棠:求学切勿为功名,共10个故事,共同之处在于好学,孔子自然不用说,儒家思想影响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如今更是走出国门影响世界。除孔子之外,其余,9位名人,既有韩愈、欧阳修、王守仁、严复等文豪大儒,也有刘邦、康熙、诸葛亮、胡林翼、左宗棠等帝王名臣。这些文豪大儒、帝王名臣,都将好学作为家风传承,作为普通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读书呢?好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知大是大非,修身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在当今社会“好学”应该成为每个家庭的家风,通过“好学”的家风促进整个社会“好学”的学风形成。
处世之道
10个故事10种经历10种启发,纪昀、马援、白居易、于成龙、陆游、梁商、太史慈、林则徐、刘向、朱熹的家风家训故事,给予了世人太多的启发和教训,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深深的感到,处世之道,才是立身之本。作为普通人,在现实社会中,为人处世我们要做到: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人相处要谦虚谨慎、包容理解。
启示
阅读该书收获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良好家风家训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传承。二是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必须言行一致,身教大于言传。三是好学明理传家久,良好的家风家训离不开良好的学风,培育良好家风家训需从良好学风开始。四是修身齐家人之本也,加强自身修养,构建和谐家庭,是良好家风家训形成和传承的最基本要求。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5)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一天晚上,我去同学们家玩,妈妈和我约定的时间是七点半回家,要尊重别人家的休息时间。我和同学在电脑上玩CS枪战,心里也一直惦记着和妈妈的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到七点半了,我赶快和宁琛说再见,冲下楼回家了。妈妈一开门,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夸奖我守时。这一次,妈妈不但给了我一个吻,还奖励了我下个周末一小时的玩电脑的时间。我开心极了!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尽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质的责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如果因为家风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象“爱德华”而象“珠克”,不仅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对社会也将贻害无穷。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6)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7)好家风、好家训是传家宝。一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也能窥见家风对后代为人处世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张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样的胸襟与包容,化干戈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邻里之争,传为后世美谈。而这种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也获得了其后代很好的传承,张英儿子张廷玉三朝为官,清廉公正,学识过人,为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一个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外延,做到与时代同歌,与发展共舞。特别是要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顺接,要延伸至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中去,使得诸如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要素增添到家风家教中,为这些好的倡导增添一份遵守与执行力,同时也使美好家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千载传承。
清风满家征文
清风满家征文800字
为充分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领导干部家属当好“贤内助”常吹“廉政风”,构建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接下来是我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清风满家征文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
清风满家征文800字
近日,笔者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纪检干部在其岳父担任村会计后,常常在其耳边唠叨“廉经”。岳父起初并不在意,甚至有些不满,在看到一起村会计被纪委查处的警示案例后,最终接受提醒,心悦诚服。5月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位纪检人,一名村干部,一件日常事,虽然简单,却富含深意。日常的“唠叨”虽不起眼,可能还惹人厌烦,甚至被他人认为虚伪,但平实的“唠叨”常常最入人心。因此,笔者认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也应日常化,“唠叨化”,如此廉政文化定能深入人心。
“廉经”入家风。在一些家庭中,“当官挣钱”、“有便宜就占”等不良的观念常常被家长灌输给子女。倘若这样家庭的子女成为领导,其心其行恐怕难以让党和群众放心。因此,廉政教育应从小抓起,才能从根源遏制腐朽发生。古语道“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健康养生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作为党员干部不但自身必须正心笃行,更应将廉洁奉公的信念传承子女。干部言传身教,“廉经”常挂口,虽子女不厌其“烦”,但廉洁观念必定深植其心,使其面对诱惑,更能抵御。
“廉经”融政风。部分地方和部门,学习培训不少,但业务培训多,美女图片思想培训少,技术提高多,精神“补钙少”。结果致使干部业务很精深,精神却“缺钙”,健康养生挡不住“糖衣炮弹”,坠落腐朽深渊。因此,各地方各部门在学习培训时,必须业务思想两手抓,提高思想培训比重,健康养生为干部精神“补钙”。更重要的是,要将廉政文化变成行政文化,工作提廉政,开会讲纪律,将廉洁从政的观念融入工作的每个角落,最终刻入干部心中,才能减少贪腐发生。
“廉经”成社风。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类声音,“反腐只是一阵风,持续不了多久。”这类声音的出现,说明腐朽问题仍然严重,美女图片也说明廉政文化没有成为社会主流风气。这对党和政府是一个极大考验。所以,使廉政文化成为社会主流风气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员干部必须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将廉政文化传播出去。通过开展“廉政进校”、“廉政进企”等活动,让群众认识廉政文化、尊崇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成为社会主流风气。社会风清气正,腐朽就没有了滋生的土壤。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纪检干部将“廉经”挂在嘴边,决非虚伪,美女图片此间深意,是为“清风”吹入干部和群众心中而努力。
清风满家征文800字
5月10日是市委确定的第7个党风廉政教育日,我市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宣传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产生了良好反响。
宝应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了党章党纪党规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作了题为《自觉加强党章党纪党性锻炼,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报告。
高邮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清风高邮”公众号发布的《准则》《条例》知识竞答,同时开展勤廉事迹报告会、第二期清风讲坛以及儆醒馆参观教育等系列活动。
仪征在全市纪检干部中开展“我的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在纪检网和仪征信息开设专栏进行刊载,并组织五年反腐倡廉工作成果展和“勤廉家风”演讲比赛、“勤廉家风”进社区征文活动。
江都区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5·10”党风廉政教育大会,邀请省委巡视办有关专家为全区领导干部授课,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章党纪党规意识。
邗江区邀请阮元后人阮锡安为全区10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文化干部作了题为《俭廉教子孙、诗书传家风——浅谈阮元的家训特色及其现实意义》的讲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勤廉履职,涵养廉洁家风。
广陵区举行了“学《准则》树高线,贯《条例》守底线”知识竞赛,四大赛区、七场连赛使得活动持续升温,掀起《准则》《条例》学习新高潮。
清风满家征文800字
说到清风,我们当地人就会不由地想起一代廉吏赵邦清。赵邦清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出生在我们现在的永和镇,他的一生总是“一心荡荡山河窄,两袖飘飘天地宽”。和他同朝的朝臣们都把他和包拯、海瑞相提并论。他的一身正气、他的勤政爱民、他的高洁品行为他赢得了不菲的美誉。今天,当您步入我们古城罗川,首选跃入您眼帘的就是不减当年风姿的赵氏三坊,上面有万历皇帝御笔的文字“清风劲节”、“一代清臣”、“孤清震世”等,每题都含一个“清”字,它像一股徐徐清风拂过人们的心坎,讲述着三百年前这位清臣可歌可泣的故事。
我庆幸出生在这样一个廉吏的故里,廉吏的故事像徐徐清风伴随着我经风雨、历岁月、炼魂魄、修情操。
童年的记忆里打小就听爷爷讲廉吏赵邦清的故事,并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渐渐成长。记得刚上学时,家乡那年通电,父亲整天开着那辆“东风”牌汽车,和工人们一起爬山涉水、栽杆架线,很是辛苦。一天伙伴们悄悄告诉我:铝线可以换玩具,我高兴极了。因为父亲正好开着车拉着线,一天傍晚我一直在门口等父亲收工回来,趁他不注意偷偷爬上车,剪了一米多的铝线藏了起来,却不料还是被细心的父亲发现了,他严肃地说:“这是公家的东西,你怎能拿呢?再说有了这些线,线路就能向前延伸一段,农民就会与光明接近一步,你想过这些线的意义吗?”听了父亲的教诲,我不由得羞红了脸,为自已所作所为懊悔不已,听到这儿大家可能会说:这样的小事例不值一提,但正是这短短的一米线却启迪了我的灵魂,让我一生受益,我很感谢我的父亲。
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在上班的第一天,去单位的路上,父亲陪着我走了好远好远。一路上他千叮咛,万嘱托:干公事一定要心底无私,光明磊落,诚心待人,真心为民。这些话似清风沁脾,让我牢记心间,以此作为励世警言,在人生的旅途中潜移默化,塑造着自已的有形之身。
记得99年我在城区所当微机管理员,一个飘雪的夜晚下班回到家,发现包中竟然多了×元钱,我感到万分诧异,正当疑惑满腹时,电话铃响了,很难相信是我的中学密友,下午她来我所坐了一会,看我忙就走了,她说钱是她放的,是想让我利用工作之便,把她那原本商业电价改为农业电价,还说老同学了,有“权”不用过期作费,这×元钱就算请我吃饭,说完就挂了。放下电话拿着这钱,我左右为难,不由地想起同窗时亲密无间的情景,但我又更多的想起了廉吏赵邦清的故事,想起了儿时的那根铝线,想起了岗前父亲的叮嘱……,终于还是理智战胜了人情,职责使我头脑清醒,连夜将钱送还于密友手中时,看到她那种不理解的眼神,我和她谈了很多,终于得到了她的理解。回来的路上心里轻松多了,感觉脚下厚厚的积雪是那样的洁白,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那晚我睡得很香、很香。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拿了那钱,现在我和我好友之间还能再亲密吗?关系还能再自然吗?今天我还能问心无愧地站在这里畅谈吗?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行一已之便,贪一已之利,坑害人民,鱼肉百姓,他们丧失了作为“公仆”应有的信念与坚持,忘记了自已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这一切都是贪欲所害。古代小说《醒世姻缘》里的一段话十分发人深思:“终日忙忙只为饱,食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样皆具足,便思娇容美貌妻;娶得三妻并四妾,出门无轿少马骑;良田万顷马成群,家里无官被人欺;七品八品犹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君王作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神仙下棋局。”这段话道出了欲壑难填的现象及其规律。许多腐朽案例中,不难看出,腐朽分子往往由贪图小利开始,一发而不可收,由小腐朽到大腐朽,由偷偷摸摸到明目张胆、以致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尽管这样,他们的贪欲还是不能满足,旧的诱惑刚刚实现,新的诱惑又在频频招手,以致越陷越深,结果是难逃法网、自毁前程。我们在痛心鞭打恶者的同时,更要想起廉者的可敬!米祥仁、任长霞、王一航……他们在亲民爱民的歌曲中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无私奉献的长卷中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在廉洁奉公的大道上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颗星,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而我却要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廉洁则是灵魂深处常吹的徐徐清风,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如今这个物欲繁盛的时代,面对金钱、美色、利欲、奢侈、懒惰等诸多恶习,要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灵魂,始终坚定信念,做到一尘不染。“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在人生路上只要常有清风相伴,我们的生命之花就会更加灿烂,我们的党就会勇往直前,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和谐稳定、繁荣昌盛。
最后,我再送四个字与大家共勉,那就是明万历皇帝送给廉吏赵邦清并永存现在的四个字,它就是“坚持清白”。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