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读后感(花园街五号的中国小说)

发布时间: 2024-08-06 13:34: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5

花园街五号的介绍《花园街五号》是根据李国文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由姜树森、赵实联合执导,李默然、庞学勤、方舒等主演。于19...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读后感(花园街五号的中国小说)

花园街五号的介绍

《花园街五号》是根据李国文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由姜树森、赵实联合执导,李默然、庞学勤、方舒等主演。于1984年在中国上映。该片以一座北方城市的领导人交接班为背景,讲述了花园街五号为一座城市最高权力的象征,1982年,此楼的第五任主人、市委第一书记韩涛将退居二线,他在任用干部刘钊和丁晓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刘钊用事实证明了丁晓的卑劣行径,不久,刘钊被调至省城去接受新的任务,花园街五号被改建为少年宫。

花园街五号的中国小说

作者:李国文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31968
版次:1
页数:41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见证了上个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在这座房子里所发生的一切传奇故事;见证了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名声雅望的兴衰成败;见证了几代人的荣与辱,叩开一幢建筑物的大门,也就是打开一部沉重的历史。
花园街五号,这幢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是这座城市的数一数二住宅,在不同年代中,先后居住过的这座城市的数一数二家家庭,赋予这座白桦林中的豪宅一种神秘色彩。
由于住户不同一般的身份,非同小可的能量,他们跌宕起伏的命题,悲喜哀乐的人生,也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兴衰隆替的沿革,沧桑遭际的变化。因此,这座房子的历史,也是这座城市生存发展的见证。
在上个世纪里,这座房子里发生的一切传奇故事,都与这或有政治权力,或有经济财富,或有名声雅望,或有社会背景的几家人,在这里相撞击,相较量,相冲突,乃至相厮杀有关。他们或代表着一个时代,或代表着一个阶层,败者的不能心甘,胜者的不能心安,得者的凯觎更多,失者的梦想翻天,阴霾晦暗,恶风腥雨,便是翻过去的那一页的全部。 虽然,有的人充满着欲望,甚至邪恶,但同时,有的人也会洋溢着感性,蕴蓄着善良,就在这同一层顶下的一代一代,既有刀光剑影,铁血交锋的仇父孽子,也有情恨结缘,恩仇纠缠的痴男怨女。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似水年华,如梦岁月,那诗般的画面,令人怀念。红与黑的爱,泪与火的情,苦涩和甜蜜的记忆,柔美丽刚劲的融合,那音画般的旋律,使人沉醉。
如今,在改革潮流下,在时代风云中,阳光灿烂下的这幢建筑物,自然也生生不息地重写新的历史。 花园街五号是一座俄罗斯风格的花园洋房,座落在临江市中心晨光公园附近一片树林里。从它建成到现在已经过去50多年,换了四个朝代、五位主人。在这里居住过的都是临江市最有权势、能够决定临江命运的人物。
第一位主人是建造这座洋房的白俄贵族康德拉季耶夫,侨民协会主席;第二位主人是大土匪出身、伪满时期临江驻屯军司令兼警察局长刘大巴掌;第三位主人是解放后共产党第一任市委书记吕况;第四位主人是“文革”中造反起家的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现在,市委第一书记、代市长韩潮和他老伴——市文联副主席吴纬、还有他们的儿媳——《临江日报》记者吕莎住在这里。实际上韩潮并不喜欢这座洋房,50年前他是个小泥瓦匠,参加了这座洋房的建造,后来从事革命工作也在临江一带,对洋房的历史非常了解,知道以前的四户人家重复着类似的不幸结局:后一户总是把前一户干掉才搬进去;每一户的上下两代人总是悖谬、冲突、决裂,有的甚至砍掉老子的头。
韩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任命的,现在即将离休,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两个候选人都不能使他完全满意。一个是现任市委常委、第一副市长的丁晓,此人办事稳重,但太圆滑,没有什么大作为。另一个是朝气蓬勃、敢想敢干的刘钊。此人是刘大巴掌的儿子,上中学的时候受韩潮引导参加革命,为营救革命战士他和韩潮一起在花园街五号的楼顶上枪杀了他的父亲。解放后他当过吕况的秘书,“反右”和“文革”中受迫害,后来是韩潮积极活动为他平了反,让他回临江工作。回临江后他没有职务,但他不在乎,只想在改革的时代干点实事。丁晓视他为政治对手,有意让他去收拾亏损严重的老大难企业临江拖拉机厂。没想到刘钊3年就扭亏为盈,使拖拉机厂成为全省上交利润和创汇率最高的企业。他的方法就是充分相信工人,敢奖敢罚。于是丁晓又让他去抓破土动工两年还没完工、焦头烂额的沿江新村工程,等着看他的笑话,但他大胆实行承包制,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沿江新村。
韩潮很赞赏刘钊的工作能力,但看不惯刘钊那种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神气和猛打猛冲的工作方法。而他的儿媳吕莎却坚决支持刘钊,写文章为刘钊叫好。吕莎是前市委书记吕况的女儿,读大学时就爱上了爸爸的秘书、比她大10多岁的刘钊,但爸爸硬逼她和韩潮的儿子、平庸的韩大宝结了婚。“文革”中韩大宝改名韩学青,造了韩潮的反,“文革”结束后还留恋那个年代,患了精神分裂症,长期住在医院里,使吕莎成了守活寡的人。
吕莎心里仍爱着刘钊,想和已不可能治愈的大宝离婚,但又不愿伤了待她如亲生父母的韩潮和吴纬的心。韩潮夫妇既害怕孤独,又幻想有一天儿子会病愈,也不让吕莎离去。这个星期天,韩潮被刘钊请去看沿江新村的房子,回到家发现一个长相酷似康德拉季耶夫的外国人进了花园街五号,很生气。
原来刘钊知道他不愿与外国人打交道,有意以视察沿江新村的名义将他引出家门,让外国人来看花园街五号。那个外国人是康德拉季耶夫的孙子,名叫奥立维,童年时代在花园街五号生活过,现在是意大利的大商人。刘钊想让他给临江矿泉水厂投资,使临江矿泉水打入世界市场,所以请他看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唤起他对临江的好感。晚上刘钊和奥立维举行会谈,精通英文的吕莎去当翻译。
而此时,丁晓却在为挤掉刘钊这个和他竞争市委书记位置的对手不择手段四处活动。他指使人写诬陷信,说若干年前刘钊和吕莎发生过不正当关系,又让刘钊原来的妻子、在刘钊受迫害时离开刘钊嫁给省委书记的歌唱演员罗缦亲自来临江当说客,给刘钊施加压力,让他放弃竞争。刘钊要求去抓丁晓一手操纵的市第一建筑公司,解决临江大厦建建停停的问题,并且当着25个市委常委和省委一位副部长的面和丁晓争吵,揭露丁晓挪用临江大厦的经费建高级干部住宅。
正巧这天省委那位副部长是来搞民意测验的,他请25个常委无记名投票,看谁适合当市委书记。韩潮见刘钊这样没有“领导风度”,又生气又失望。他以为刘钊已经没有希望,对丁晓也不满意,便投了弃权票。
但他赞成刘钊对待临江大厦的急迫态度,一个人悄悄来到大厦工地,看穿了丁晓的骗局。丁晓为了自己高升加紧活动,不惜牺牲人民利益。他先是让容易造成污染的酱油厂改建到刘钊准备搞矿泉水厂的温泉镇,又阻挠奥立维去温泉镇考察,还把一位老教授捐赠给市博物馆的一幅郑板桥的画送给省长许杰,拉关系。
韩潮去省城开会,省委书记高峰对他公开了那次市委常委投票结果:弃权一票,选其他人四票,丁晓九票,刘钊十一票。这个出乎预料的结果使韩潮看到了共产党员的良心。高峰批评他失去了求贤若渴的精神,变得优柔寡断、是非不明,并决定把刘钊推向重要领导岗位。
不久,韩潮让吕莎回到刘钊身边,陪刘钊去省里接受任命,并决定另找房子搬出去,把花园街五号改成临江市少年宫。因为刘钊早就嚷着要给临江市的儿童们建少年宫了。 李国文(1930—),原籍江苏省盐城县,1930年8月24日生于上海;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1949年投奔革命到北京,进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创作组长;1954年到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57年7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此后长期搁笔。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重新提笔写作,发表了《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1978年调到中国铁路文工团任创作员。发表在1980年3月号《人民文学》上的《月蚀》,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危楼纪事》获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6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小说选刊》主编,至1989年底该刊停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本文标题: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读后感(花园街五号的中国小说)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80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不老泉读后感初一800字(有关2022《不老泉》精选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学生与法同行万人宣讲读后感(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宣传片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