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指东野圭吾读后感3000字(《红手指》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8-04 17:48: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9

《红手指》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红手指》是一本由[日],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页数...

红手指东野圭吾读后感3000字(《红手指》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红手指》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红手指》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页数:232,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手指》读后感(一):凑合

七月下旬,我用了2个小时看完了东野圭吾的短篇小说《红手指》。全书叙述了一个问题家庭中儿子杀死了一个小女孩,在其母亲怂恿下全家打算瞒天过海,不惜用患神经病的母亲去顶罪,最终在警察的步步紧逼下父亲终于道出事件真相。东野圭吾的许多侦探小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叙述故事,初读还有些不适应,但当许多事件交织在一起真相大白时,反而会给读者一种深深的绝望和细思极恐。即便是《红手指》作者也分别从警察和家庭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叙述。 别人谈过的东西就不再说了,我记下我发现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1.侦探加贺与其父亲的关系在结尾处真相大白,虽然刑警松宫对加贺表示赞赏,但我不与苟同。如果真的爱父亲,大可以表现出来或先前就可以和松宫和姑姑交流,没必要完全遵循父亲的愿望(因为加贺母亲是孤独死去,父亲感到自责,便也要求加贺在自己死前也来)。此处我怀疑作者是用了讽刺的手法,表面上从松宫的角度进行了赞赏,但由于这个情节来得太过于荒谬,反而让人感觉不真实,作者也应是不赞同这种做法。 2.我在读罢全书60%时准确的预料到结局,被用来顶罪的母亲政惠从头到尾一直假装是精神病人,换句换说,她假装了疯癫的样子两三年,自己也亲眼目睹自己儿子栽赃自己、孙子步入深渊。我对这一情节最大的感受是不寒而栗:一个平时沉默的人其实是最明白真相的人,其他人也许都在她面前说她坏话,还以为她听不懂。 只是全书并无太多营养,可以作为旅行读物,或用零碎的时间看完,实在不建议用完整的时间来看此书,这样看完会感觉有些浪费。

《红手指》读后感(二):不要用溺爱毒害孩子

一幕良知与阴谋的斗争终于落下了帷幕。读完的一瞬间,心里只有叹息。 1. 前原昭夫的处境是典型的“人到中年百事哀”,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压力山大。但他把这一切当做了借口,逃避一切责任的借口。 作为儿子,他没有做好妻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联络。遇到问题只会得过且过或者放任搁置,等着事情自然过去。更没有尽到他作为长子赡养父母的责任。 作为父亲,他对儿子漠不关心。在儿子成长的重要时刻,最需要有父亲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时,他以忙为借口选择了袖手旁观。致使儿子在茫然无助时失望甚至绝望。在儿子出现异常行为时未加关注和纠正,使其在心灵扭曲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妻八重子自私冷漠、固执偏激,独自承担起教育儿子的任务。但面对孩子遇到的所有问题她只是一味地溺爱,在儿子闯祸之后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孩子隐瞒逃避。而她对公婆的恶劣态度和冷漠做法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前原昭夫和八重子爱孩子吗?毫无疑问,绝对爱。但那是溺爱,是毫无节制和理性的。对孩子来说是一剂毒药。 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前原直巳理所当然的冷漠自私同时又脆弱而善于逃避。出了事情永远第一时间把责任推出去。在犯下不可弥补的大错之后竟然一脸漠然把事情退给父母,等待父母为他除去后顾之忧。这样的孩子让人不寒而栗。然而,他正是前原昭夫夫妻的影子。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正是父母内心的映像。 2. 2021年,轰动一时的李天一 *** 案想必大家都还没有忘记。李天一是国人熟悉的大艺术家李双江和梦鸽的儿子。 在家庭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下,李天一从小就多才多艺,书法钢琴都曾拿到过全国比赛的金奖。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艺术好苗子。 可惜的是,在对孩子不遗余力的培养之外,李双江夫妻教育孩子的方式竟然是溺爱。这样做的后果是,李天一从小就蛮横、暴躁、稍不顺意便大打出手,十五岁就因寻衅滋事罪进入少管所。释放后不久又再犯。而李双江夫妻始终扮演着孩子犯错后第一时间去“公关”,为儿子扫平麻烦。在父母如此“尽职”的开道之下,李天一更是无法无天,蛮横跋扈,终于酿成了无法摆平的大错。断送了一生。 此时艺术天分、多才多艺有什么用?一个崩塌的人格将一切埋没。这是李双江夫妻一手创造的结果。 中国儒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然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何为“修身”?修养身心,实质内容是做人。先做人而后再求知做事。 3. 一个是小说一个是现实,但都用令人惊心的事实强调着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多么重大的责任。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如何在纸上落笔决定了你最终会得到怎样的一幅画。 教育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踏上正常的人生轨迹。而不是灌输式教育,顺其自然的任其发展。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 中国台湾心理师洪仲清曾认真的翻译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不管教你的孩子,那你是不爱他。爱孩子的父母,小心的纠正,并从小引导他们。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在孩子还没引起严重问题的时候,就给予足够的关怀来纠正不良好的行为。” 4. 再回到东野圭吾的小说《红手指》。前原昭夫夫妻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平时放任自流,出事后极力隐瞒。为了使儿子逃避责任,甚至不惜将亲生母亲置于危险的境地,面临牢狱之灾。 这样的做法等于在儿子面前演绎如何逃避责任、嫁祸于人,这样的言传身教充满了讽刺意味。打着爱的旗号伤天害理。不禁替孩子感到悲哀。遇到这样的父母,是这孩子的劫数。 前原昭夫的母亲是睿智的。年迈的母亲受够了儿媳的气,还要替孙子顶罪。她没有选择激烈的方式回击。除了向刑警暗示,旁敲侧击,她利用红手指引起刑警的注意,还利用相册、手杖名签等“珍藏的物品”勾起前原的回忆和良知,等待他悔改。最终,前原终于崩溃自首。母亲用无言而深刻的行动撼动了前原昭夫的心灵,唤回了他的良知。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前原的母亲做到了,用无声的方式。

《红手指》读后感(三):母爱无私

加贺系列的故事,案件并不复杂,甚至犯罪的前原一家孤注一掷的想法把自己推向了深渊。这本小说让人感慨更深的,是亲情,换句话说,是身为子女,对老人的关注。

一家之主的前原昭夫,软弱无能没有主见,把家庭当作累赘,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妻子儿子,都漠不关心。导致一次次家里出了什么事情,都不会被依靠。不论是作为父亲还是儿子,他都是一个失败者。

妻子前原八重子身上有很多女人的影子,她们厌恶婆家人,拒绝与婆婆共同生活,一味给丈夫施加压力让对方陷入两难,又过度的溺爱儿子,一心想将儿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并称之为保护,哪怕儿子杀了人,犯了罪,也不厌其烦的说着‘他只是个孩子’。

而本篇的罪犯前原直巳在这种家庭下的成长必然是扭曲的,由于母亲过度的保护丧失了自己的三观,杀人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是错的,被逮捕后迟迟讲出的犯罪理由竟然是‘都怪父母’。怪父母什么?怪父母没有能力,没能好好的隐藏好自己犯罪的事实,怪父母没能保护他不受刑警的询问……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前原夫妇对母亲态度漠然,直巳也将祖母视为空气当作不存在。

前原夫妇最终想到让母亲顶罪,也让我觉得直巳让父母解决尸体面对刑警的行为变得理所当然。

还有一点,是日本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个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罪犯可能改过自新,但这并不是可以保护他们的理由。不论是不是未成年人,犯罪者理应直面社会的教育与指责。不公开姓名身份这种惩罚真的太轻了,犯罪者是拥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那受害者呢?谁给他们一次重新活过的机会了吗?

之前看的《告白》电影也是这样,犯罪者倚仗法律对未成年犯罪者的保护为所欲为,甚至没有丝毫忏悔的想法去处处炫耀。

这样法律的存在无异于犯罪者的庇护所,太不公平了。

书里有几段话令人深思。

最沉重的一句莫过于加贺警官对前原昭夫说的话:“前原先生,你真的认真直视过你母亲的眼睛吗?”

正是因为他没有看过,所以在最后还觉得是母亲拯救的手将自己推向了深渊。

所以说人都是自私的,而母爱是无私的。

《红手指》读后感(四):对生活的见解

在微信阅读上花了两个半小时把这本书看完了。有几种感悟1.前原与八重子的结合是经媒人介绍,两人在一起一年多,加上八重子也到了合适的年纪两人就结婚了。结婚有直巳后八重子就在家相夫教子,但是他们没有和前原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原因是八重子不喜欢她的婆婆,而前原并没有因此努力让一家人成为一家人。八重子与家婆在家公去世前只见过两次面,而他们的孙子见过爷爷奶奶的次数不超过五次(直巳应该是上了初一)。爸爸去世后在前原再次要求下,八重子终于妥协让母亲跟他们一起生活,但他们并不一起吃饭,做饭也是分开的,他的母亲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除了他们不在家时她就出来做饭。这是什么?家庭教育的悲哀,还是爱情观的漠视我不清楚。但是我想说不要因为一个人久了而随便找一个人过了一生,不要去将就。当然如果你将就后,你的另一半不愿意照顾你的双亲,那么态度决裂些,哪有孩子不抚养父母的,做为一家之长应该有一家之长的威严,而不是我爱她就什么都听她的,或者我怕麻烦就逃避婆媳关系的问题。我想如果一个人连照顾对方父母的想法都没有的(特别针对八重子这类人),那社会资源她是不是白白占有了。2.直巳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把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掐死,就算只是个初二的学生我应当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但是就像个儿童一样,认为一切有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为了帮他瞒过这事想尽一切办法时,他不但一直躲在房间里,而且还嫌弃他们办事不到位,我想当时我在场我直接给一巴掌。关于这件事父母问他一句话他都激动生气,你做错了还给我脸色了?而前原跟八重子也是太溺爱儿子,前原逃避现实,因为不想跟八重子吵架理论,就听八重子的话不带儿子去自首,而是把尸体给处理了。我能说什么,我只想骂他们的父母连自己都做不好一个人,就不要想着怎么去教育儿子了。看了简直有种想撞墙的冲动。3.前原妇女为了不影响儿子的生活把杀人犯嫁祸给装成老年痴呆的母亲。我想说父母都是白白把你养大的,要相信纸包不住火。早发现早解决,一切都还有挽救的余地。看到这里心寒。4.加贺警官是个观察入微的人,当然还有想帮助儿子悬崖勒马的母亲,他们两人的配合让这个案件破了。一个母亲在她的家里装老年痴呆,那么她对这个家是有多么的失望?不想说,此时只想说母爱的伟大,但也想说前原真不是儿子。

《红手指》读后感(五):思考及时在孝顺父母

看过白夜行肯解忧杂货店,这本小说,觉得推理性没有那么强,相对通过描述生活在原生家庭,淡淡的生活中,透露出“家家有本难念在经。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相对没有那么深刻,但是细细在看描述在想法和做法在时候,深深刻刻的感受的出,生活的辛苦,造就可怜的人必有可恨之处。

生活的压力,导致心理没有过分的爱去维持,只希望得到人家的收获,往往遇到问题不希望付出,特别对于自己的父母完全没有了感恩。生活的压力只希望在父母生上在获的一笔。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可怜的又可恨的,最可恨的八重子原生家庭中,父母没有给到足够的爱,结婚只是为了合适,完成任务后,没有了老公的爱,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儿子的身上,真的爱死了儿子,悲伤到儿子觉得什么父母都可以解决,针对发现儿子有问题的时候,却不去开导,帮助儿子找到正确的方向,真的教育很重要,家庭的教育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昭夫的描写,大部分都是只会想不会做,选择去逃避问题+发现问题,直接决定要是母亲死了,那不是更好吗,这都是我们逃避问题的方法,好在有良心的人会去真的解决,而不是让其真的不理不问,真的顺其发展下去。

《红手指》读后感(六):上梁不正下梁歪

虽说这是加贺探案集里的书,但基本上已经不算推理小说了。杀人凶手、动机、手法在加贺出场前就已给出,如果真要推理,这本书看到加贺出场就能弃了。

加贺出场后,推理的部分没有,与凶手斗智斗勇的部分没有,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次漏洞百出的犯罪嘛~

这本书将重点放在了“揭露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丑恶”上(套路~),东野用了整整一本书告诉我,家里的顶梁柱该要有顶梁柱的样子,不要让妻子爬到你的头上,否则,夫妻生活不协调,小孩子教不好,老人也得不到好的照顾。说起来,全部都是男主人的错!

虽然意义很深刻,写作的文笔、手法也很好,看的时候很震惊,但是过了几天想想,还是觉得哪里不对,不太自然。

感觉东野是为了“意义”而写,不是自然的流露,不是“真情”,就像当年的《万物生长》,为了床戏而有床戏,《观音山》的床戏就自然了许多。(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我只看过这两部电影的床戏

《红手指》读后感(七):泪目 愤怒

泪目,一方面愤怒昭夫懦弱自私 *** 逃避的懒弱性格,另一方面对政惠和加贺的细腻深厚的感情的佩服

由此作为成年有家室,不得不面临几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和谐,婆媳关系如何理顺,父母老迈如何照顾,小孩如何教育等等严酷的现实问题。

如果无法处理好一方面,可能带来的是无穷的恶劣的连锁反应

我国当前老龄化的严重,加之早期的独生政策,无疑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小孩的教育问题是对每一对父母的考验和责任,不仅仅是错误的纠正,也是对其应该有的保护和仰仗,给孩子信心,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度溺爱或者一度不管不顾都是铸成大错的根源,需要时时刻刻的惊醒,别一天到晚就说,还是个孩子,就是因为是孩子,容易铸成成人无法想象的恐怖后果

这本书也是对每一个人内心的拷问

《红手指》读后感(八):意料之外的悬疑,情理之中的人性

红手指看完了,剧情比较简单,叙事节奏紧凑有序,没有过于跌宕、复杂的叙述方式,全书的 *** 在临近结尾处,东野的书一般都有一到两处剧情反转,而人性的展现也在反转处显露无疑,虽说此书此处有些偏颇,但作为一本刻画人性的悬疑小说而言,也算过得去了(尤其与《梦幻花》相比)。

一口气看完后,心中跌宕起伏,感慨万千,看到动情处眼眶也不禁湿润,书中对于人性、生活的种种刻画,真实而有痛感,不得不说,相对于悬疑的剧情,其背后隐藏的对生活和人性的刻画,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失败的一家

无疑,男主昭夫及其妻八重子不论是作为儿子儿媳,还是父母,甚至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人,他们二位都是极其失败的。

为人父母,他们一味的溺爱放纵加上与生俱来的不负责任,教养出直巳这样一个懦弱怕事、推卸责任的少年(我认为作者并未着重描写他的变态行为,而是旨在凸显他性格的阴暗和父母的失败,重点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丑化他这样一个人),这一家人,他们拥有了生而为人的权利,却没有尽到为人的义务(如果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话),直巳的不堪终归是父母的不堪,放任人性里的恶随意流动、不加束缚,直巳的归宿只是必然中孕育的偶然(这就是小说中不严谨的地方,如此父母的小孩不一定都会成为直巳,所以只是千万条偶然轨迹里的一种)“养不教,父之过”。

为人子女,他们不愿意承担照顾父亲的责任,而将全部重担压在了母亲身上,视若无睹的过着自己貌似悠哉的小日子,父亲去世后,按照自然的人生进程,跟母亲住在了一起,而“婆媳关系”这个恒定的矛盾,成了一切不可挽回的借口,依旧是因为他们的自私和不负责,在家人的相处中,将母亲排除在外。作为女生,我能够理解八重子所有的不满和委屈,可是不客气的说,既然想要老人的房子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相应的就该忍受长辈的烦扰,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不愿意忍受生活习惯的强烈碰撞,就不要觊觎老人的财产,这是八重子最卑劣的地方,也正是这造就了她诸多异于常人的选择,谴责老人、鄙视丈夫、强势家庭地位、溺爱孩子……可以说八重子是现在这个浮躁社会中,各类自私自利、妄图不劳而获的人的极端又集中的体现,因为自私的本性被无限放大,塑造了这样一个女人(这个形象,跟《白夜行》里的雪穗可能是0.0001和100000的比较,因为她没文化没见识,同时还蠢,当然,两本书的重点完全不同,二者基本没有可比性)书中并未展现作为社会人的他们,恕我妄下推断,这样的两个人,很难期望他们对社会有何贡献。同样的,如果不是在小说里,他们没有贡献的同时,可能也不会有多少危害,也许就是我们嘴里的普罗大众,哪里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区别只存在于每个人内心,对社会贡献与否亦不是评价他们好坏的标准,这世上本没有标准,只有趋同的相似的道德选择,选择多了就成了道德(突然想到鲁迅先生的话,精辟),而归根到底,一个人遵德与否,全凭自身良心与家庭教养。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龄化社会的弊端,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正在逐步显现,书中展现了两条值得深思的亲子关系:前原父子以及加贺父子(宽叔看面相就是加贺!哈哈)相比晦涩、难看的前原父子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加贺隆正和恭一郎,亲人间的深沉情感,寥寥数语间勾勒无疑,这对父子刑警,展现的正是人性的善良本真,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拼命控制自己的泛滥的思念之情,不去相见相伴。隔空对弈,这一幕也许将永远铭记在我心里,真正的爱,是善良、深邃、悲哀、思念和执着,这对父子四两拨千斤一般,打动着作为看客的我。

夫妻间的扶持之道

两对如此不同的夫妻,竟然是一家人,也许是社会造就了这样一家人。昭夫母亲,以孱弱之躯扶持着老伴走过了生命最后的进程,在自己孤独暮年之时,仍念念不忘这个相守一生的丈夫,无从考究他们年轻时经历了哪些,但谁有没有年轻过?我想,年轻人犯的错,他们同样不可避免,而最终,能够相守一生,应该还是缘于心底的执着与责任,亦或是那时的社会诱惑更少?而昭夫和八重子,更像是现在的夫妻吧(同等价值商品的等价交换,只为今后生活得顺顺利利),无意评价这种选择,毕竟,区别真的只存在每个人内心。

《红手指》读后感(九):虐心的亲情

一开始还好奇前原下不定决心的事到底是什么,看到他竟然嫁祸给自己的母亲那一刻我是很震惊的。他可能觉得患有痴呆症的人即使杀了人也不会有多重的罪,一家人的前途也不会因此断送。通过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看到前原还是有良知的,不忍心抚育自己几十年,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无缘无故背上犯罪的名声,结局他终究爆发出来,将一切托盘而出。警官没有立马拆穿他的谎言,而是用巧妙的方法,让他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主动这也算诚心改过。

这样的家庭很是令人悲哀,丈夫如此懦弱,连儿子杀人这样的事都能听从强势的妻子说的话,或者说威胁,从而作为从犯。当然罪魁祸首还是妻子八重子,对儿子一贯的溺爱导致了悲剧发生。最气愤的是杀人之后儿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反正父母会解决。平常任由儿子胡来,不需要他承担一点责任,就连父母为了编谎言询问他时都不耐烦的表情。这种心理扭曲的人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担当。

《红手指》读后感(十):尊重老人自己的世界

阅读指数: 精读指数:

加贺侦探系列第7部,如同本书腰封所写“这是多么愚蠢而浅薄的犯罪”,犯罪过程十分简单。在公司本分任职的前原昭夫接到妻子八重子可疑的电话之后,回家发现被妻子宠溺的胆小、孤独、无责任心的儿子因为猥亵不成而杀害了一名 *** ,在一贯强势的妻子苦苦的哀求下,昭夫放弃了报警的打算,将后院草坪上女孩的尸体用自行车转移到附近的公园厕所之中。案发后,随着警方依据尸体上占有的泥土以及植物排查到前原家时,昭夫决定将自己已经“痴呆”的母亲政惠塑造成一个行为能力欠缺而犯下罪行的嫌疑人。如此简单的案件难不倒聪明的加贺侦探,案发几日就轻松破案。但是破案之后才是全书的 *** 。

结尾当中加贺恭一郎始终陈述昭夫母亲即将遭受的拘押环境来逼迫昭夫说出真相,这一行为发生在这个自同为警察的父亲隆正重病住院后就不曾前往探视的冷血儿子身上实为奇怪。至少这目前为止一直照顾隆正的同为警官且在本次案件中与加贺搭档的加贺表弟松宫也感到无比的意外。

总体而言,东野圭吾的社会推理小说基本都会反映当前社会冲突的一面,本书就是反映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现代日本所存在的老人养老过程中与子女冲突的矛盾。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代沟、儿媳地位的改变、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注远少于对于青年人的关注等现实问题使得含辛茹苦一辈子的老人在心灵上很难获得起码的满足。其实反观中国,何尝不是如此,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使得年迈的父母越来越难以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儿女本应承担起扶助父母赶上社会的义务,但是沉重的社会压力使得年轻人只想通过消遣或休息来放松自己,因此心的沟通成为了老龄社会养老问题中一个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严重剧透分割线→→→→→→

本书剧情的翻转也是最为出彩的部分就是在昭夫说出一切事实时,加贺告知昭夫其母亲政惠并未痴呆,只不过是向儿子隐瞒了自己通过尝试生活在痴呆的世界中来“体验”老伴当年的世界,其中原因可能是为自己没有照顾好老伴而内疚(比较后的心酸)。加贺也是发现洞悉整个案件的政惠不断指出昭夫虚假陈述中的破绽后,决定帮助政惠实现让昭夫自首的愿望。到此,能理解政惠加装痴呆行为的加贺陈述了其不看重病当中的父亲的理由,是尊重父亲选择用自己孤独的离世来弥补之前对于离家出走而茕茕孑立的妻子(加贺父母的故事可参见《祈祷落幕时》)最终在一间狭小的房屋中离世的内疚。

细品东野圭吾的作品《红手指》

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爱上了东野圭吾的作品,反正只要是他写的书,我会毫不犹豫的买来细细品读,爱不释手。

首先,《红手指》的封面描绘了一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行走的老人,背影让人心酸。在老人的脚下,有一行小字: 这个家里有隐瞒的真相,必须在家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 。

单单几行字就引人深思,勾起人莫大的兴趣和思考空间,设置悬念引人入读,不得不说,东野圭吾确实有这种本领。不愧为大师啊!

《红手指》讲的是前原昭夫的儿子直巳因为喜欢小女孩,花言巧语把她骗到家里准备猥亵女孩,在女孩挣扎中,不小心把她失手掐死了,前原昭夫和妻子八重子决定移走尸体,掩盖儿子罪行,最后把杀人罪行推卸到母亲前原政惠身上,但是刑警加贺看到政惠涂红的手指时,明白了事实真相……

当我读到:“直巳毫无反应,只有手指不停的动着。电视画面里电脑设计出的逼真人物,在不停的杀戮。”时,我在想一个上初三的十几岁小孩儿,对于自己刚刚犯下的滔天大罪,竟感受不到一丝丝的悔过,痛悔。而是仍旧沉迷游戏世界,沉迷杀戮,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是因为母亲八重子的溺爱?还是因为父亲昭夫的无力管教?任由其堕落,放肆,无理取闹……最后还是由父母来帮助他收拾残局,掩盖他的错误,清除杀人现场,把祸架罪于得了老年痴呆的母亲……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一个上初三的小孩儿,杀了小女孩之后,女孩小便失禁,他竟然只是怕弄脏地板,就弄到院子里,放任尸体不管,认为父母总会解决,自己却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似的打游戏……这一系列操作让我都不相信这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思维……

父亲昭夫也是一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对八重子溺爱儿子的管教方法反对不已,一方面却又无可奈何。每天夹在老婆和母亲之间,对生活工作早已失去了青年人该有的斗志。最后在被警方咄咄逼问下竟想出如此下三滥的方法:把杀人罪行推给自己患老年痴呆的母亲!就为了保护儿子杀戮外表下的没有污点的人生。真是讽刺啊!

不过最后还是昭夫仅仅残余的一丝对母亲的愧疚,使他终于承认了儿子的杀人罪行,母亲政惠拐杖上面的铃铛是昭夫小时候亲手制作的。“ 过了几十年,政惠还珍藏着这个东西,不仅珍藏着,还绑在自己最常用的物品上,一定是患上老年痴呆症之前的事。” 平实的文字缓缓道来,轻轻地诉说着母亲对儿子的爱,虽然她患上老年痴呆,但仍旧把最珍贵的东西放在身边,戴在身上,唯恐不见。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啊!

昭夫已经到达极限了,心理防线已经崩溃,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原来加贺通过政惠涂红手指的时间推断出她不是杀人凶手,因为尸体上没有红手指的痕迹,口红不见的时间和昭夫的说法产生了矛盾,骗局不攻自破。

但是,令人意外的结局是:政惠并没有老年痴呆,她只是为了能在这个处处充满欺骗的家里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假装自己患老年痴呆,就为了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儿子悔过,才没有告诉他自己假装痴呆。

我在想,当一个母亲听到自己的儿子把罪行推到自己身上时,她是多么的愤怒,悲伤和羞耻啊!但是她终究没有这么做,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回头是岸……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吧!

真相被还原,真凶被抓获,昭夫也悔过了,每个人都得到了救赎……
本文标题: 红手指东野圭吾读后感3000字(《红手指》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78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作文吃狼奶的羊读后感600字(吃狼奶的羊读后感作文650字)大教学论读后感1500字贴吧(《大教学论》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