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杀代王读后感(赵襄子为何能灭掉代国)

发布时间: 2024-08-02 05:55: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4

赵襄子为何能灭掉代国?关于代国的历史,史料中记载的并不多,只讲到了它是商周时代被分封的诸侯国,至于它的起源,记载的更少,只有汤封同姓,代子立国简...

赵襄子杀代王读后感(赵襄子为何能灭掉代国)

赵襄子为何能灭掉代国?

关于代国的历史,史料中记载的并不多,只讲到了它是商周时代被分封的诸侯国,至于它的起源,记载的更少,只有“汤封同姓,代子立国”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地理位置大概位于今天山西大同和河北蔚县一带,在春秋末期已是狄人居住的部落。


代国是赵襄子的老爹赵简子做梦都想得到的土地,当赵简子临死前,就叫来赵襄子表达了自己的遗恨,那就是没能攻下代国,所以赵襄子还未脱掉丧服,就立即登上常山(今恒山)观察代国,寻求一条攻取代国的策略。


结果进攻国的万全之策没有得到,打仗总避免不了流血,而赵襄子总想着能兵不血刃拿下代国,于是他就派人去代国“考察”,结果却得到了一条相当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此时的代王好色。


赵襄子


自古以来,投其所好都是能成功说服别人的法宝,既然知道了代王的软肋,那么自然就有应对的办法,代王好色,那就送过去一个中原的美女,而为了使代王彻底放松警惕,赵襄子选择把自己的亲姐姐送过去。


代王看着赵襄子送来的“糖衣炮弹”,打开一看,欣喜若狂,想想也是,当时游牧民族的女子又怎能赶上中原女子的亿万分之一呢,于是代王对赵襄子这个弟弟格外“亲”。


赵襄子摆下鸿门宴击杀代王。


既然有了好感,赵襄子也不忘处处示弱,总是把自己伪装成人畜无害的模样,然后一步一步让自己的亲姐夫代王放下了对自己的戒心,就这样一步步代王栽入了赵襄子不惜用亲情和时间刨出的“坑”里。


代王没有了戒心,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到了此时赵襄子的谋划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大半,现在朋友之间培养感情,喝酒是一个途径,在当时而言,酒宴亦是增强两国友好的途径,于是乎,代王高高兴兴地赴宴,但他不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


赵襄子灭代


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欣赏人间的歌舞和品尝人间的美酒了,代王看着歌舞,喝着酒,不知不觉醉意已上心头,而酒杯也已经空了。


于是赵襄子就示意手下赶紧去给自己的亲姐夫斟酒,斟酒的侍从拿着大金斗(可以理解为大铜勺),作势要给代王斟酒,而这个大金斗却毫不客气地砸向了代王的脑袋,结果代王的脑袋就如被砸烂的西瓜一样了,没有代王的代国,也被赵襄子轻松拿下。


代地的战略意义。


就当时赵襄子而言,他没有想到这块地会成为后来赵国的一块战略要地,那么为何他非取这块地不可呢,这是因为此地盛产骏马,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马可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好马对于战争的帮助更大。


赵襄子看上这块地的时候,就想得到此地的战马资源,然后在晋国卿大夫相互争夺权柄时,占据优势,而赵襄子把自己亲姐送给代王时,代王就回赠了一批骏马,这看似不对等的交换,对当时的赵襄子来说非常值。


赵襄子灭代


你可能要说了,难道当时中原没有马,当然有,但是中原的马非常矮小,如驴一般,而代国的马高大威猛,正如曹植写的“愿骋代马,倐忽北徂”,就展现了代马的英姿,赵氏取得了代地之后,也就意味着赵氏的大后方有了充足的战马储备。


此外,此地还更具备战略意义,从地图上来看,此地不仅能稳固邯郸的位置,还能和晋阳、邯郸形成三角之势,更有利于赵氏以后的发展,也为赵氏成为诸侯添加了资本。

赵国是如何拿下代国的?此地为何让赵国垂涎三尺?

拿下代国的并不是赵国,而是晋国的卿大夫赵氏,此时还是春秋末期,三家还尚未分晋,所以不能说是赵国灭了代国,此时赵氏宗族的老大是赵襄子。


那么赵襄子是如何拿下代国的呢,说起来也很简单,简单到只有2个步骤,这两个步骤是,美人计和鸿门宴。

赵襄子的美人计。

代国,是商周时代的诸侯国,至于它的起源历史上记载的只有“汤封同姓,代子立国”寥寥数字,位于今天山西大同和河北蔚县一带,在春秋末期已是狄人居住的部落。


攻取代地,是赵襄子的老爹赵简子的梦想,当赵简子死后,就叫来赵襄子对他表示了自己的愿望,所以赵襄子穿着丧服,就立即登上常山(今恒山)观察代国,寻求一条攻取代国的策略,结果进攻的策略没有得到,却得到了一条值得利用的信息,那就是现今的代王好色。


既然知道了敌人的软肋,那么自然就有应对的办法,既然代王好色,那就送过去一个美女,而这个美女赵襄子选择了自己的亲姐姐。

代王看着赵襄子送来的糖衣炮弹,拨开一看,欣喜若狂,想想也是,当时游牧民族的女子又怎能赶上中原女子的亿万分之一呢,于是代王对赵襄子好感倍增。


赵襄子的鸿门宴。

既然有了好感,赵襄子也不忘处处示弱,把自己伪装成人畜无害的模样,然后一步一步让自己的亲姐夫代王放下了对赵氏的戒心。


既然代王没有了戒心,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此时赵襄子的谋划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紧接着他又就请代王来喝酒,代王高高兴兴的赴宴,但他不知道这是鸿门宴,也将是他最后一次欣赏人间的歌舞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代王看着歌舞,十分惬意,不知不觉他的酒又见底了,赵襄子示意手下赶紧去斟酒,斟酒的侍从拿着大金斗,作势要给代王斟酒,结果这个大金斗却毫不客气地砸向了代王的脑袋,结果代王的脑袋就如被砸烂的西瓜一样了。


代王惨死之后,代王身边的侍从都吓傻了,还没反应过来反抗,就被为代王表演歌舞的那些人拿下杀死,紧接着赵襄子率兵攻打代国,群龙无首的代国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赵襄子灭代的意图。

说完了赵襄子是如何消灭代国的,我们接着说为何赵氏非取这块地不可,这是因为代地盛产骏马,赵襄子送给代王自己的亲姐姐时,代王就回赠了一批骏马,这看似不对等的交换,对当时的赵襄子来说非常值。


因为当时中原的马非常矮小,如驴一般,而代国的马高大威猛,赵氏取得了代地之后,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大后方有了战略储备。


并且此地还更具备战略意义,从地图上来看,此地不仅能稳固邯郸的位置,还能和晋阳、邯郸形成犄角之势,更有利于赵氏以后的发展。


可以说赵氏得到了此地之后,也就有了诸侯的实力,后来赵武灵王攻灭中山国,就是以代地为进攻跳板,可以说,赵有此地,乃成诸侯。

赵武灵王的晚年到底做错了什么?

战国时期的历史上,赵武灵王无疑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君王。他少年登基,在权臣肥义的支持下,先是打破五国攻赵的困局,此后又实行了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措施,赵国的国力迅速增强,成为当时仅次于秦国的强大国家。但这位杰出的君王,晚年却被自己的长子活活饿死。从英勇无畏的少年国君,到因为拥立少子而被杀,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一、赵武灵王所实行的“胡服骑射”,虽然增强了军事实力,但也存在巨大隐患。

赵国所在的疆域,原先是晋国的疆土。春秋末期,晋国的三位公卿韩虔﹑赵籍﹑魏斯价格晋国的疆土瓜分,周天子将他们三人封为诸侯,因此才出现了魏国、赵国和韩国。赵国所处的位置,位于今天的山西、陕西及河北邯郸一带。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之前,赵国面临着来自中山、魏国、韩国的威胁,如果赵国出现问题,就会被轻易吞并。

对于赵国而言,赵武灵王颁布的“胡服骑射”政策,非常符合赵国当时的国情,原因有二:

一是赵国本身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相比于其他国家,赵国所处的位置与中山等戎狄国家、部族毗邻。相比于其他国家,赵国与戎狄更为接近,也更容易受到戎狄文化的影响。

二是赵国的文化内涵。受地理位置影响,赵国的文化中既包括了华夏传统的礼乐文化,也包括了戎狄文化。在与中山国的交流中,赵国的国君不但与他们联姻,也将戎狄的强悍之风融合到本国的文化中。在与戎狄接壤的地区,已经出现了穿着胡服的人,因此推行胡服骑射并非难事。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制度,的确迅速增强了赵国的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战国时代的秦国、楚国、魏国的变法,一般都会通过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革以增强国力,例如商鞅在秦国主持的变法,就通过垦草令、二十等爵制、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制度,打破了秦国原有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统治基础,才使秦国焕然一新。

相比于同时期的变法,胡服骑射只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而未曾涉及其他方面,因此对赵国国力的增强是相对有限的。长平之战中,赵国之所以落败,后勤不足是其重要原因,这也是赵武灵王变法所留下的弊病。

二、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没有根除政敌。

赵武灵王在颁布胡服骑射政策之前,曾与辅佐他的重臣肥义商议,并借助他的权威降低推行新政的难度,但赵国也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史记·赵世家》中公子成的一段话,代表了赵国保守贵族们对此的看法:

“臣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原王图之也。”

按照公子成的说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在背弃华夏的文化传统。为了劝说这些保守派的贵族,赵武灵王从古代先贤、祖宗家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劝说,但公子成依然是油盐不进。

此后,赵武灵王虽然成功推行胡服骑射,但这并不代表保守势力就此罢休。胡服骑射推行多年后,赵武灵王曾与太子太傅周绍有过一次谈话。当他向周绍询问自己有哪些失策之处时,周绍则直言:

“乃国未通于王胡服。虽然,臣,王之臣也,而王重命之,臣敢不听令乎?”——《战国策·赵策二》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身为太子太傅的周绍对胡服骑射并不赞同。周绍代表的是赵国的保守势力,赵武灵王在询问他时,他的权势正处在顶峰时期。一旦他不再是赵国的国君,这些保守势力很快就会反扑,推翻他的统治。赵武灵王此后的一系列失误,让这些人有了可趁之机。

三、赵武灵王让位之际,曾试图建立两个政治中心,激化了内部权力矛盾。

赵武灵王曾在晚年迎娶大臣吴广的女儿——吴娃为王后,并和她生下了赵何、赵豹和赵胜三位公子。此后,为了安慰早早离世的吴娃,赵武灵王还废除了长子赵章的太子之位,改立吴娃所生的赵何为太子。为了安抚赵章,赵武灵王将他封在了代郡,没想到却为自己的死埋下了祸根。

在赵国的历史上,代郡的重要性仅次于邯郸。代郡曾是代戎活动的区域,赵国的第一位君主——赵襄子在此地杀害代王及其臣子,并在此建立代郡。虽然代国已经灭亡,但这里的百姓依然受到戎狄文化的影响,民风十分彪悍。

如果说这里是戎狄文化的集中地,那么邯郸则融汇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对于保守派贵族来讲,邯郸才是赵国真正的根基所在。前文曾提到过,太子太傅周绍对胡服骑射并不赞同,赵章受到他的影响,恐怕也会对父王的新政感到不满,保守派势力如果想推翻赵武灵王,完全可以借赵章之手,除掉他的父王,这或许也是赵武灵王去世的原因之一。

结论:

综上所述,赵武灵王之死,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的私情所致,更是因为他推行胡服骑射所埋下的隐患所致。纵观赵武灵王一生,他犯下的错误虽不多,但每一条都是非常致命,最终落得死在沙丘的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本文标题: 赵襄子杀代王读后感(赵襄子为何能灭掉代国)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753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兔子 起床了读后感(鲁迅写的花钟读后感)教育类教学书籍读后感(有关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3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