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封锁有感,导语:《封锁》是张爱玲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小说,《封锁》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
读张爱玲封锁有感
导语:《封锁》是张爱玲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小说,《封锁》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彩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1: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是中国现代着名作家之一。这是一位迷一样的作家,既善于将生活艺术化,又满怀着近乎浪漫的悲剧情感,她是名门之后,但是她以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自豪;她既悲天悯人,但时时刻刻又能洞见芸芸众生之可怜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时享受万众瞩目的喧闹和形单影只的落寞。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壮的传奇……在传奇的人生中写出了一部特别的短篇小说—《封锁》。
《封锁》是张爱玲一篇独具匠心的短篇小说,全篇主要写的是男女主脚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说中发生了。《封锁》的不同之处在于看似随意的笔调下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它通过电车被封锁,描写出两个在平淡、疲乏无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暂而特定的环境允许的情势之下,表现出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这是一种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种人的“本我”状态,包括人类本能的驱动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展现出本我。
正如陈奕迅《红玫瑰》的歌词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疼爱的都有恃无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轨道上,人与人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位置”,这个位置是社会要求并规定的位置,于生命深处也许有着种种的遗憾,那是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一切,所怀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里骚动着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会表露出来。而电车上的“封锁”环境是人性的一个出逃机会,这是一个暂时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在这里他们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责任,没有了平时的那些种种顾虑,人们会暂时的抛离原本存在的那个自己,一个单纯的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这也是一场试验,它引发了人心蓄积已久的燥动,让人从常规脱缰而出,然而“封锁”终究是短暂的,而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最终破蛹而出的本我。《封锁》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电车上相遇再到相爱再到最后的分手,其实正好是对内心一直隐藏的那个“自己”的展现。
在封锁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实验中,作品隐喻了人性与处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态对人实际是一种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处境象征;非常态中的人性是开放的,人的自然欲望能够得以释放,并导致激情的突然迸发,产生越轨的萌想,从而构成对日常生活的反封锁,激情封锁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锁之时,人性往往被封锁了,而生活被封锁时,人性反而敞开了。
而张爱玲散文中说她喜欢出名,渴望满足俗世的各种愿望,于是突围,而在没有人的场合她又觉得生命充满了欢悦,本能的心灵渴求又使得她不由自主的封锁,又而把文学作为封锁之后的另一生命。
《封锁》采用“陌生化”叙述手法,制造出“陌生化”的戏剧效果。试图超越传统的重现现实的方法激发人们克服对生活的麻木感,改变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张爱玲是厌弃确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结尾大多是没有归宿的反高潮。《封锁》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锁”不尽,是开放似的随时等待重新解读的谜一样的世界。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2:
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
当“突发”降临,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反而会在忙乱中真情流露。这种流露出来的“真我”,显现了人类自身固有的“最美”。
所以大喜大悲、怦然心动、劫后余生的瞬间,才那么让人感动、心动。真实,真实的自我,竟成为了我们永远追求的梦。
哀也罢、叹也罢,想来想去,真我就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日子中被一层层的包裹起来,愈包愈厚,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下面是真实的自己了。层层的包裹日积月累下来已经连皮带肉,真要揭掉,会是彻骨之痛。
也有例外,这就是面对突发,当生活的层层包裹在突发面前一下子失去了意义的时候,真我一下显现出来。反正那些包裹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都朝不保夕,就让“真我”站出来畅快一回吧。
只可惜,当生活又恢复了常态,日子又开始了它的周而复始,人们又自觉自愿的钻进那层层的包裹,将真我更深的藏在里面,又一切如旧。人生,多么的滑稽啊!
张爱玲的《封锁》将这种滑稽演绎得入木三分,她说:“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儿,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好一个“不近情理”,人性就是在近情近理中一点点的磨失掉了。
70年前一个23岁女子写的'故事,让如今成年的我读起来由衷地感叹:好一个精灵透彻的女子!同时又深深地为之叹息:喜欢她文字的人多,懂得她的人却那么少。因此,她的一生无比寂寞,纵有万种风情,又能与谁说?过多的才华,给她带来的是自信,不是快乐。
“她在自己的卧室里独自凭窗,孤独且不被了解,像一颗孤星,幽微的发着冷光,温暖不了她自己。”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3:
近日,拜读了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心中颇有感触。作者以精致、细腻的写作手法,把电车封锁期间发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象叙家常般自然流畅、生动形象。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受真实的故事画面。
整个小说以电车封锁为主线,描写了封锁期间人们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的偶遇相恋的故事。又以一个山东乞丐的吆喝声首尾互应,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使人物形象都活灵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作者用敏锐的、善于观察生活的思维,把人物的形态、动作、语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让读者读起来沉浸其中、意味深长。象吕宗祯吃包子时被报纸粘住时的细节、吴翠远衣着长相的描写、医科学生修改人体骨骼众人围观的情景、吕宗祯遇见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相遇时层层深入的情感描写等等,都如同作者亲自经历一样逼真,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文中吕宗祯为躲避妻侄董培芝,假装与吴翠远套近乎,却假戏真做,互生好感恋爱的整个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是美好的,可到最后电车发动那一刻,吕宗祯却又筱地离开了吴翠远,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一切象没发生一样,又恢复了原样。这也让女主人公突然醒悟到:“象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人情的梦。”结局说不上伤感,但却充分讲述了男女在电车封锁的无聊状态下偶遇相恋,在电车启动时思维又恢复正常,如梦初醒般又步入正常生活的情感历程,让读者感同身受,无限想象。
我只想再好好的地几遍《封锁》,感受作者那流畅、不俗的文笔和真挚细腻的情感,品味她带给我的美好精神食粮。
读张爱玲《封锁》有感
当然,由于读者人生阅历、经验,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相同的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后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
不知在哪本书上看的,说是胡兰成看过《封锁》之后决定去看张爱玲,遂有了他们后来的故事。
最近读了它,小说主要写上个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占上海导致电车封锁,发生在电车上一段短暂的所谓爱情。
会计师吕宗桢三十五岁,家里有太太有女儿,吴翠远大学英文教师,二十五岁未婚。
这对男女因为电车封锁被困在电车上,吕宗桢向吴翠远抱怨说,自己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妻子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自己,下班后不愿回家。
吴翠远是一个好女儿,也是一个好老师,受过大学教育,她家是比较现代派的家庭,但是她父母要求她找一个有钱的女婿嫁了。
两个在现实生活中都过得不开心的人在电车上谈起了恋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留下了电话。
然而,随着封锁的结束,吕宗桢很快坐回自己的位置,刚才的卿卿我我,只不过是一场梦,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生活的原点。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荒诞和戏剧性。因缘巧合,在特定时间段遇见特定的一个人,和ta说着你不会跟其他人说的话,两个人互相喜欢着欣赏着,以为会有美好的未来。
随着事情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那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结束了,两个人又要分开去忙着各自不同的事情,那么这种短暂的爱情和艳遇就结束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不过是做了一个短暂的梦,梦里是如此的美好。
梦醒之后,我们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接受谁也改变不了的无奈。
《封锁》的结局耐人寻味,有多种可能,也许在电车上分开之后,吕宗桢会给吴翠远打电话,翠远的家人极力反对他们这段感情,最终的结果会不了了之。
其实每一段感情都是对心的磨砺,都是一段成长经历,心被伤过,才会慢慢成熟和坚强。
读过这篇小说,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些情况:
1.
当时的上海有电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公交车或者是地铁之类的吧,小说的开头就详细描写了。
2.
当时的上海有干洗店。小说中一位太太提醒自己的丈夫,手里的熏鱼要离裤子远一点,并且说干洗的价格很贵的。
3.
当时的上海有银行,有股票交易,男主人公吕宗桢就是华茂银行的会计师。
4.
当时的女孩可以上大学,大学里也学英语,女主人公吴翠远大学毕业后,就在母校担任英文助教。
5.
有一个医科生在电车上画人体骨骼图,被其他的乘客误认为他在画画。
6.
当时的上海人已经使用牙膏刷牙,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像挤出的牙膏。她的整个人像挤出的牙膏,没有款式。
7.
当时的上海商场卖有奶粉,电车上贴有“乃络维奶粉”的广告。
8.
那时候近视眼的人配的也有近视镜,文中写到:近视眼的人当众摘下眼镜,仿佛当众脱衣服似的,不成体统。
下面是小说中我很欣赏的句子,和大家共享:
1.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2.
老头子手心里骨碌碌骨碌碌搓着两只油光水滑的核桃,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他剃着光头,红黄皮色,满脸浮油,打着皱,整个的头像一个核桃,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有多大意思。
3.
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
4.
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三两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
5.
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的她知道: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6.
向他解释有什么用,如果一个女人必须倚仗着她的言语来打动一个男人,她也就太可怜了。
《封锁》虽然篇幅不长,却是短篇中难得的上乘之作,堪称精品。
张爱玲用白描手法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那个特殊时期封锁下的众生相。
当然,你要静下心来像观赏一幅画般,静静阅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况味。
封锁后大街上的环境: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中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窸窣声。
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唱将起来,那唱词似滑稽,实则透着心酸。
电车上公事房的几位乘客评头论足他们不喜欢的一位同事,短短几句话,倾轧之情溢于言表。
张爱玲对于电车上每位乘客的描写,不动声色,三言两语就让那个人物丰满起来,活起来,栩栩如生的从小说中走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就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人。
也难怪胡兰成读过封锁之后,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心情,一心要访问到张爱玲是何许人也,更至于亲自去探望。
如果我是编剧或导演,我会考虑把《封锁》搬到舞台或屏幕。
因为张的刻画太细致,太精彩,短短一篇小说大有文章可做。
由于知识的浅薄,阅历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张爱玲《封锁》的领悟远远不够,相信每个人读它都有不同的见解,见仁见智。
当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张爱玲,就有人讨厌她,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不必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这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