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一百字读后感在唐代众多的诗人当中,我最爱杜甫.他用灵魂吟唱着时代的苦难,把不朽的诗歌,雕刻在令每一代人都要仰视的高度里。,...
《登高》杜甫 一百字读后感
在唐代众多的诗人当中,我最爱杜甫.他用灵魂吟唱着时代的苦难,把不朽的诗歌,雕刻在令每一代人都要仰视的高度里。
一个秋风萧瑟的黄昏,我坐在书桌前,翻开厚厚的唐诗,把目光定格在杜甫的《登高》一诗上。
捧着淡黄的诗笺,闻着油墨的芳香,我仿佛跨越了历史时空,来到杜甫的草堂。望着杜甫那满头的白发和褴褛的衣衫,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忧愤与苍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堵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读此诗,我的心里生出无限感慨。我品味到的是满嘴的苦涩和辛酸。恍惚之中,杜甫那扶病登高、愁绪满怀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呵,我终于真确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他漂泊异乡,穷困潦倒,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披衣走到楼顶上,这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我静静地伫立在楼顶,默默地想着杜甫的生平。
杜甫(公元712一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身名门望族,远祖杜预,西晋名将,亦为历史学家。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其父杜闲,亦做过司马等地方官。杜甫年少,适逢开元盛世,故尔豪情满怀、理想高远。二十四岁赴考洛阳未中,便漫游齐赵、遍访名山。三十岁返洛阳,遇李自、高适,更是如鱼得水,论文赋诗,极为快意。这是杜甫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从此以后便坎坷多难,江河日下。
三十五岁到长安谋求官职以实现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理想,然玄宗自册立杨贵妃后便“春从春游夜专夜,不理朝政居后宫。”奸臣当道、正人被斥,杜甫于长安竟困居十年不为所用。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四十四岁的杜甫安顿好家小,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期途中被俘,押到长安,困囚了八个月。后冒险出逃,历尽了千辛万苦到达凤翔,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因直言谏诤触怒龙颜,致左迁华州(今陕西华阴)。在华州一年,杜甫目睹了种种社会惨状,深感理想绝望,故于乾元二年辞官回家,从此便飘泊无定,饱受战乱之苦。
他先到秦州,再至同谷,最后才来到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西郊洗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名曰“杜甫草堂”,然成都亦非世外桃源,军阀纷争、战乱不已。杜甫只得又避乱梓州,时年四十八。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从间州重返成都,经人推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有“杜工部”之称。
五十二岁时,杜甫再离草堂,开始了他最后一段飘泊的生活。大历元年到夔州,次年欲回家乡,但因兵乱不息而无法回归,只得往返流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之间。终于大历五年(770年)冬,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终年五十九岁。
《登高》一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重阳登高所作。此时的杜甫满腹辛酸,饥寒交迫,他的内心多么痛苦啊!
和杜甫一样,我也曾经豪情满怀。可是,在命运的面前,在贫穷的面前,再坚强的人也是软弱无力的。这就是所谓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又下雨了,秋雨如丝。寒风卷着黄叶,在院子里飞舞。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楼顶,任冷雨在身上淋落。
在雨中,我不孤独。陪伴我的是杜甫——一个1300多年前的诗人。同样的遭遇,使我更容易走进杜甫的心灵世界。是啊,旧时豪情云散尽,无力回天空悲切。纵有苦恨万千,也只得借酒消愁。可惜因为潦倒,浊酒也不得不停喝。
夜深了,斜月如钩。我在杜甫的目送中离去。此时,宿鸟惊啼,恍如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一个秋风萧瑟的黄昏,我坐在书桌前,翻开厚厚的唐诗,把目光定格在杜甫的《登高》一诗上。
捧着淡黄的诗笺,闻着油墨的芳香,我仿佛跨越了历史时空,来到杜甫的草堂。望着杜甫那满头的白发和褴褛的衣衫,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忧愤与苍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堵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读此诗,我的心里生出无限感慨。我品味到的是满嘴的苦涩和辛酸。恍惚之中,杜甫那扶病登高、愁绪满怀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呵,我终于真确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他漂泊异乡,穷困潦倒,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披衣走到楼顶上,这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我静静地伫立在楼顶,默默地想着杜甫的生平。
杜甫(公元712一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身名门望族,远祖杜预,西晋名将,亦为历史学家。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其父杜闲,亦做过司马等地方官。杜甫年少,适逢开元盛世,故尔豪情满怀、理想高远。二十四岁赴考洛阳未中,便漫游齐赵、遍访名山。三十岁返洛阳,遇李自、高适,更是如鱼得水,论文赋诗,极为快意。这是杜甫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从此以后便坎坷多难,江河日下。
三十五岁到长安谋求官职以实现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理想,然玄宗自册立杨贵妃后便“春从春游夜专夜,不理朝政居后宫。”奸臣当道、正人被斥,杜甫于长安竟困居十年不为所用。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四十四岁的杜甫安顿好家小,只身北上投奔肃宗,不期途中被俘,押到长安,困囚了八个月。后冒险出逃,历尽了千辛万苦到达凤翔,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因直言谏诤触怒龙颜,致左迁华州(今陕西华阴)。在华州一年,杜甫目睹了种种社会惨状,深感理想绝望,故于乾元二年辞官回家,从此便飘泊无定,饱受战乱之苦。
他先到秦州,再至同谷,最后才来到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西郊洗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名曰“杜甫草堂”,然成都亦非世外桃源,军阀纷争、战乱不已。杜甫只得又避乱梓州,时年四十八。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从间州重返成都,经人推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有“杜工部”之称。
五十二岁时,杜甫再离草堂,开始了他最后一段飘泊的生活。大历元年到夔州,次年欲回家乡,但因兵乱不息而无法回归,只得往返流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衡州(今湖南衡阳)之间。终于大历五年(770年)冬,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终年五十九岁。
《登高》一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重阳登高所作。此时的杜甫满腹辛酸,饥寒交迫,他的内心多么痛苦啊!
和杜甫一样,我也曾经豪情满怀。可是,在命运的面前,在贫穷的面前,再坚强的人也是软弱无力的。这就是所谓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又下雨了,秋雨如丝。寒风卷着黄叶,在院子里飞舞。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楼顶,任冷雨在身上淋落。
在雨中,我不孤独。陪伴我的是杜甫——一个1300多年前的诗人。同样的遭遇,使我更容易走进杜甫的心灵世界。是啊,旧时豪情云散尽,无力回天空悲切。纵有苦恨万千,也只得借酒消愁。可惜因为潦倒,浊酒也不得不停喝。
夜深了,斜月如钩。我在杜甫的目送中离去。此时,宿鸟惊啼,恍如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写一篇诗的读后感
帮忙写一篇诗的读后感,什么都可以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本文标题: 登高古诗读后感(《登高》杜甫 一百字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54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