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怀归》读后感(步出城东门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4-06-28 19:3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倪瓒原文_翻译及赏析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

倪瓒《怀归》读后感(步出城东门原文_翻译及赏析)

倪瓒原文_翻译及赏析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倪瓒 轶事典故

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爱洁成癖。他的香厕是一座空中楼阁,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洁癖在性问题上都比较谨慎。洁癖和孤高,使这个男人不仅激怒了敌人,也丧失了朋友,作为报复,关于他的死因有多种版本,一说临终前患痢疾,“秽不可近”,又说是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的。

他的文房四宝有两个佣人专门负责经营,随时擦洗。院里的梧桐树,也要命人每日早晚挑水揩洗干净。一日,他的一个好朋友来访,夜宿家中。因怕朋友不干净,一夜之间,竟亲起视察三四次。忽听朋友咳嗽一声,于是担心得一宿未眠。及至天亮,便命佣人寻找朋友吐的痰在哪里。佣人找遍每个角落也没见痰的痕迹,又怕挨骂,只好找了一片树叶,稍微有点脏的痕迹,送到他面前,说就在这里。他斜睨了一眼,便厌恶地闭上眼睛,捂住鼻子,叫佣人送到三里外丢掉。

“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一次差人拿了画绢请他作画,并送了很多金钱。倪瓒大怒曰:“倪瓒不能为王门画师!”并撕绢退钱。不料,一日泛舟太湖,正遇到张士信,被痛打了一顿,倪瓒当时却噤口不出一声。事后有人问他,他答道:“一出声便俗”。倪瓒曾作一诗以述其怀“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

因他太爱干净,所以少近女色。但有一次,他忽然看中了一姓赵的歌姬,于是带回别墅留宿。但又怕她不清洁,先叫她好好洗个澡,洗毕上床,用手从头摸到脚,边摸边闻,始终觉得哪里不干净,要她再洗,洗了再摸再闻,还不放心,又洗。洗来洗去,天已亮了,只好做罢。后来他因故入狱,到吃饭的时候,却让狱卒把碗举到眉毛那样高,狱卒问他为什么,他说:“怕你的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大怒,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后经人求情方得释放。

倪瓒有个清秘阁,旁人不让进。还有一匹白马,爱护备至。有一次他母亲病了,他求葛仙翁看病,葛仙翁要求用白马来接。那天正下著雨,倪瓒是孝子,只好同意。雨中的白马弄的一塌糊涂。到了倪家,葛仙翁要求上清秘阁看看。倪瓒只好同意。葛仙翁在清秘阁乱翻一气,到处吐痰。倪瓒终身不再进清秘阁。

倪本身也是古怪之人,当他寄住在邹家的时候,邹先生有个女婿叫金宣伯,这天来拜访他。倪瓒闻知金宣伯是个读书人,连鞋子也没穿好就出来迎接。可当见到他说话长相都很粗鲁后,竟然很是愤怒,打了他一巴掌。金宣伯又是惭愧又是忿怒,也不见邹先生就走了。邹先生出来后,很是责怪他。倪瓒说:“金宣伯面目可憎,言语无味,我把他骂走了!”

评价

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代四大家"。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以淡泊取胜。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多取平远之景,善画枯木平远、竹石茅舍,景物极简。其画多以干笔皴擦,笔墨极简,所谓"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萧条一派。在元四家中,倪瓒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点尘土。"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数百年画坛有很大影响。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生平

其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父早丧,弟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赐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中文洁真白真人。”二哥(同胞)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

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嬾)瓒”,亦号“倪迂”,常年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入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屋前后树木也常洗拭。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

青少年时期的倪瓒虽然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但未染上纨绔子弟习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有一座三层的藏书楼“清閟阁”,内藏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倪瓒每日在楼上读书作诗,除精心研读典籍外,对佛道书籍也多有涉猎。“清閟阁”内还藏有历朝书法名画,时间较远的有三国钟繇的《荐季直表》,较近的有宋代米芾的《海岳庵图》等。倪瓒对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追,尤其对董源的《潇湘图》、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荆浩的《秋山图》,潜心临摹,揣摹其神韵气质。同时,他常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和物随手描绘,他精细地观察自然界种种现象,认真地写生,归后往往画卷盈笥。倪瓒一方面注意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所长,勤奋的学习,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泰定五年(1328),长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继之,母邵氏和老师王仁辅相继去世,使倪瓒悲伤不己。他原来依靠其长兄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倪瓒变成了一般的儒户,家庭经济日渐窘困,他怀着忧伤的情绪, 自作述怀诗,详述当时自己痛苦的环境。

元天历三年(1330)到至正十一年(1351)的20年内,是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作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人酬唱之作。他的至交张伯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瓒曾为其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另一位他所推崇的名画家黄公望亦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32岁。黄公望曾花10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长二丈五尺余,是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画卷题款为至正戊子(1348);那时倪瓒48岁。此时,他开始信仰道教(全真教),养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

从元至正十三年(1353)到他去世的20年里,倪瓒漫游太湖四周。他行踪飘泊无定,足迹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以诗画自娱。这时期,也是倪瓒绘画的鼎盛期。他对太湖清幽秀丽的山光水色,细心观察,领会其特点,加以集中、提炼、概括,创造了新的构图形式,新的笔墨技法,因而逐步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作品个性鲜明,笔墨奇峭简拔,近景一脉土坡,傍植树木三五株,茅屋草亭一两座,中间上方空白以示淼淼的湖波、明朗的天宇,远处淡淡的山脉,画面静谧恬淡,境界旷远, 此种格调,前所未有。这一阶段,倪瓒创作了《松林亭子图》(1354)、《渔庄秋霁图》(1355)、《怪石丛篁图》(1360)、《汀树遥岑图》(1363)、《江上秋色图》(1368)、《虞山林壑图》(1371)等许多力作给后来的明清绘画以巨大的影响,成为元四大画家之一。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十八日(10月25日),其妻蒋氏病死,倪瓒受到很大的打击。长子早丧,次子不孝,生活越觉孤苦无依,内心烦恼苦闷,无所适从。明初,朱元璋曾召倪瓒进京供职,他坚辞不赴。明洪武五年(1372)五月二十七日(6月28日)作《题彦真屋》诗云: “只傍清水不染尘”,表示不愿做官。他在画上题诗书款只写甲子纪年,不用洪武组年。

成就

绘画
倪瓒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中山水画中采用了典型的技法——折带皴,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作品以纸本水墨为主。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外落寞而内蕴 *** 。他也善画墨竹,风格“遒逸”,瘦劲开张。画中题咏很多。他的画由于简练,多年来伪作甚多,但不容易仿出其萧条淡泊的气质。在倪瓒的画论中,他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明清时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将他置于其他三人之上。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点尘土。”王冕《送杨义甫访云林》说,倪瓒“牙签曜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
倪瓒是影响后世最大的元代画家,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明清大师们追逐的对象,如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倪瓒亦是一个以复古为旗帜,而追求艺术个性化的书法家,他与张雨、杨维桢一样,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属于这个时代,这就是艺术对时代的超越性价值。
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画坛有很大影响,至今仍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画作有:《江岸望山图》《竹树野石图》《溪山图》《六君子图》《水竹居图》《松林亭子图》《狮子林图》卷、《西林禅室图》《幽涧 寒松图》《秋林山色图》《春雨新篁图》《小山竹树图》《容膝斋图》《修竹图》《紫兰山房图》《梧竹秀石图》《新雁题诗图》等。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秋亭嘉树图》《怪石丛篁图》《竹枝图》《溪山仙馆》《霜林湍石》等传世。

书法
倪瓒工书法,擅楷书,他的书法作为在野的高人韵士,参禅学道,浪迹天涯 ,以一注冰雪之韵,写出了他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的特有风格。徐渭云:“瓒书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 倪瓒真正做到了既“隐”且“逸”,其书既遒劲、精美,又率意、简逸,无怪乎后人多称其为“倪高士”。文征明、董其昌都曾高度赞美过他的书法。文征明评曰:“倪先生人品高轶,其翰札奕奕有晋宋风气 。”董其昌评曰: “古淡天真,米痴(即米芾)后一人而已。”倪瓒与格守帖学的书法比较,完全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不免遭人非议。如项穆指责倪瓒“下笔之际,苦涩寒酸。纵加以老彭之年,终无佳境也”。而
近代书家李瑞清认为:“倪迂书冷逸荒率,不失晋人矩 ,有林下风, 如诗中之有渊明(陶渊明),然非肉食者所解也。”倪瓒传世作品有《三印帖》、《月初发舟帖》、《客居诗帖》、《寄陈惟寅诗卷》、《与率度札》、《与良常诗翰》、《与慎独二简》、《杂诗帖》等多种。

倪瓒的诗文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元代·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元代倪瓒

咏史怀古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元代·倪瓒《题郑所南兰》

题郑所南兰

元代倪瓒

啼红,杏花讯息雨声中。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冰弦玉柱,弹怨东风。——元代·倪瓒《【双调】殿前欢_啼红,杏》

【双调】殿前欢_啼红,杏

元代倪瓒

查看更多倪瓒的诗文>>

关于随缘听雨的诗句

1.关于随缘的诗句

1、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译文:一切皆随缘,不必去强求。情是一种缘分,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该去时自然会去,强求是没有用的。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上集》

译文:命里面要来的挡都挡不住,命里面没有的强求也是无济于事,什么都要随其自然。

4、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佚名《民间俗语》

译文:表达了处于困境时的宽慰,也表现了对未知事物的坦然面对的一种心境。

5、凡愚不取自逍遥,其奈心如似火烧。虚过光阴还似梦,随缘尽向暗中销。——《缘识》宋代赵匡义

译文:凡事愚钝的人都不懂的修养自身的德行,他心里急躁如同火烧一般。时光白白度过就好像还在梦里,顺应机缘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掉。

2.描写随缘的诗词

1. 道随缘而不变,源赴汲而不枯。

2. 随缘百亿纵横用,妙触门门出碍情。 3. 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

4. 人生如圆,万物随缘! 5.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 6. 细故随缘尽,衰形具体微。

7. 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 8. 要报天恩崇道德,随缘知足莫相争。

9. 径山无寸土庄田,今夏随宜结众缘。 10.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11. 知福福常在,随缘缘自来。 12. 应物空三世,随缘遍十方。

13. 离然庆物随缘境,自是凡夫道不通。 14. 虚过光阴还似梦,随缘尽向暗中销。

15.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入朝廷不住山。

3.关于随缘的诗句有哪些

1.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寻常邪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利。----张伯端《西江月·悟了莫求寂灭》

2. 折脚铛中,二时粥饭随缘过。东行西坐。不识而今我。坏尽田园,终日且婆和。还知麽。锥也无个。肘露衣衫破。----向子諲《点绛唇·折脚铛中》

3. 时时,须点检,随缘遣性,何更兴嗟。那浩然独得,迥绝痕瑕。----曹勋《满庭芳·玉景明心》

4. 一枕暑风外,事事且随缘。随缘何处琴剑,闲泊此层巅。----韩淲《水调歌头·一枕暑风外》

5. 中和无与拟,摏作一家春。俗事萦人何日了,随缘女嫁男婚。----魏了翁《临江仙·七夕长留河汉女》

6.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世味只如此,拼做几千年。----葛长庚《水调歌头·有一修行法》

7. 渐小白、长红无数。客子虽非河阳令,也随缘、暂作莺花主。----刘克庄《贺新郎·溪上收残雨》

8. 细阅浮生,为甚底、区区碌碌。算只是、信缘随分,早寻归宿。造物小儿忺簸弄,翻云覆雨难擐触。----吴潜《满江红·细阅浮生》

9. 我是仙蓬旧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颦。垄中且复随缘住,又见湖边草木新。----陆游《遣兴》

10.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陆游《秋思》

11.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啼鴂怨春残。坐觉无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王国维《浣溪沙》

12. 闲中每自得,闲意非陆沉。蚁穴漫说梦,鸥盟谁更寻。一年记好处,万缘随夙心。即以洗其劳,清月升层林。----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13. 参透西来鼻祖禅,乘时东去广流传。镬汤炉炭随缘人,剑树刀山自在攀。教海义天休更问,龙宫宝藏岂能诠。翻身师子通涂妙,活捉魔王鼻孔穿。----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14.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入朝廷不住山。心似虚舟浮水上,身同宿鸟寄林间。尚平婚嫁了无累,冯翊符章封却还。 处分贫家残活计,匹如身后莫相关。----白居易《咏怀》

15. 随缘度、莫动真阳。归根处,神凝脉住,玉界发天光。风高,鹏翼远,水深舟运,物理昭彰。----张继先《满庭芳·闲里工夫》

4.有关听雨的诗句

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②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③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明朝深巷卖杏花。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寄从兄贾岛

---无可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春寒

--李群玉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

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

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

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雨中招张司业宿

----- 白居易

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

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

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寄鉴上人

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

--------- 韦应物

轺驾一封急,蜀门千岭曛。

讵分江转字,但见路缘云。

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

无为久留滞,圣主待遗文

舟中见雨

---- 戴叔伦

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

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

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

抚孤终日意,身世尚流萍。

投庞少尹

贾岛

闭户息机搔白首,中庭一树有清阴。

年年不改风尘趣,日日转多泉石心。

病起望山台上立,觉来听雨烛前吟。

庞公相识元和岁,眷分依依直至今。

中秋旅怀

---尚能

所畜惟骚雅,兼之得固穷。

望乡连北斗,听雨带西风。

稼穑村坊远,烟波路径通。

冥搜清绝句,恰似有神功。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

刘得仁

廉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

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

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

千峰与万木,清听雨情新

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满楼红袖招。

5.请问下一些关于听雨的诗词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秋雨叹 杜甫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微雨 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雨夜忆元九 白居易

天阴一日便堪愁,何况连宵雨不休。

一种雨中君最苦,偏梁阁道向通州。

雨 杜牧

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夜雨 杜牧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着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咏雨 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蒙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6.求关于“听雨”的古典诗词,越多越好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芭蕉雨

作 者: 杨万里

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

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夜雨》 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上阳白发人》 唐·白居易

宿空房,秋夜长,

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

萧萧暗雨打窗声.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初入武夷》 唐·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7.关于随缘的古诗

1. 随缘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

2.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3.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4. 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5.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6. 执板狂歌乞个钱,尘中流浪且随缘。

7.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住朝廷不入山。

8. 得道即无著,随缘西复东。

9. 随缘又南去,好住东廊竹。

10. 秀眉青目树花衣,一钵随缘智不知。

11. 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12. 拈起吾宗安乐法,人生何处不随缘。

13. 茆屋惟须补漏穿,家人衣食亦随缘。

14. 但有漉篱可卖,不妨到处随缘。

15. 随缘久已均忧喜,玩世惟须半醉醒。

16. 不知自此随缘住,更把晨窗粥几杯?

17. 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18.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

19.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20.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21. 百年薪尽随缘去,莫学缁郎更误人。

22. 福业随缘寂,慈悲响善名。

23. 虚过光阴还似梦,随缘尽向暗中销。

24. 识重随缘喜,精心住处安。

25. 各自随缘意,悲欢旧亦新。

26. 离然庆物随缘境,自是凡夫道不通。

27. 镬汤炉炭随缘人,剑树刀山自在攀。

28.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

29. 垄中且复随缘住,又见湖边草木新。

30.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31.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入朝廷不住山。

32. 生涯澹澹随缘过,未肯将身入彀中。

33. 随缘婚嫁君言是,且把乖逢付大钧。

34. 随缘心不见,性各本来真。

35. 五年於此谩随缘,去住无心自坦然。

36. 自断残年莫问天,吾侪何处不随缘。

37. 随缘信业任浮沈,似水如云一片心。

38.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39. 细故随缘尽,衰形具体微。

40.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有缘非有缘,无缘非无缘。

月圆人不圆,有缘也无缘。

《遣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我是仙蓬旧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

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颦。

垄中且复随缘住,又见湖边草木新。

《秋思》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

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

8.形容随缘的诗句

1、《棋》——宋代王安石。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译文:不要让拿得起放得下的事干扰了真实的情况,姑且随缘看待所赢取的名与利。

2、《缘识》——宋代赵匡义

凡愚不取自逍遥,其奈心如似火烧。

虚过光阴还似梦,随缘尽向暗中销。

译文:凡事愚钝的人都不懂的修养自身的德行,他心里急躁如同火烧一般。时光白白度过就好像还在梦里,顺应机缘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掉。

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

道随缘而不变,源赴汲而不枯。

译文:诸佛从自性中自然而应,不动随缘,水源处不停向上打水也不会枯竭。

4、《咏怀》——唐代白居易

随缘逐处便安闲,不入朝廷不住山。

译文:顺其自然地到各处也就安静清闲了,不入朝廷当官不住在山中。

5、《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

译文:一切皆随缘,不必去强求。情是一种缘分,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该去时自然会去,强求是没有用的。

9.闲坐听雨的诗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

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

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李群玉《春寒》)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左偃《寄鉴上人》)

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无为久留滞,圣主待遗文.(韦应物《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许浑《村舍》)

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陆游《怀旧》)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倪瓒《怀归》)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关于夜的古诗

关于夜的古诗

夜宴左氏庄 唐代:杜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赏析:露能沾衣,可知湛露其繁,时当春夜,或可拟于李白“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景象,但生机略似,杜诗则多一种简素。

舟夜书所见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赏析: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夜卧枕被如冰,已经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雪大,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本文标题: 倪瓒《怀归》读后感(步出城东门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27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橘灯读后感500字(小桔灯读后感)母亲的文字是劳动读后感(对妈妈每天辛苦的劳动我的感想是什么五十字左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