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的个人经历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生于一个路德会传教士的家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七封印》(het,...
英格玛·伯格曼的个人经历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生于一个路德会传教士的家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七封印》(h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与《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伯格曼从他对人类状态(human condition)的探索中,发现了忧郁与绝望,同时也发现喜剧与希望。
瑞典电影、剧场、以及歌剧导演。他出生于一个路德会传教士的家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七封印》(h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与《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伯格曼从他对人类状态的探索中,发现了忧郁与绝望,同时也发现喜剧与希望。除了导演之外,伯格曼也为他大多数的电影作品撰写剧本。他被誉为近代电影最伟大且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戏剧三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周一)在他的最后定居地瑞典法罗岛去世,享年89岁。
他导演过62部电影,多数自行编剧,也导演超过170场的戏剧。他所喜爱合作的国际知名演员有丽芙·乌曼与马克斯·冯·赛多。他大部分的电影都取景自故乡瑞典,主题多是冷酷的,处理痛苦与疯狂。
伯格曼活跃了超过60年,但他的事业在1976年受到严重挫折,当时他被指控逃漏所得税。在一场拙劣的刑事侦查之后,他终止一系列待完成的制作,关闭他的工作室,并且自我放逐至德国八年。
伯格曼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伯格曼在剧场与电影上的兴趣很早就开始了:“在九岁的时候,他用一整套的锡兵玩具换得一个电池式魔灯(magic lantern)式摄影机,这个改变了他一生志向的东西。他回忆说在那一年内他介由玩这一个“玩具”在家里拥有了一个完整的私密世界。他制作他自己的场景、木偶与灯光效果,并用木偶表演,他自己做旁白演出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戏剧作品。”
1934年,在伯格曼16岁的时候,被送到德国的朋友家度暑假。人们普遍相信他在威玛出席了纳粹党的集会活动并见到阿道夫·希特勒。之后他在自传《魔灯》(Laterna Magica)中写到有关他逗留在德国时,德国家庭如何把一幅阿道夫·希特勒的肖像放在他床边的墙上的内容,并且还写下了“多年来,我在希特勒的立场上,为他的成功而高兴,也为他的失败而悲伤“这样的文字。
他服了两期五个月的义务兵役。
1937年,伯格曼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院(后来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就读,主修文学与艺术。他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在学生戏院中,而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影耽溺者”(genuine movie addict)。同一时间,一个无事实根据的牵连使得他跟他父亲在后来几年中决裂。虽然他没有从学校毕业,他还是写了很多的剧本,有些是歌剧,而且变成戏院里的助理导演。当他1942年在戏院工作时,他第一次有机会执导他自己的剧本《Caspar's Death》。这出剧交给瑞典电影行业协会(Svensk Filmindustri)的成员观看,并且为他带来了一个写电影剧本的工作。
英格玛·伯格曼的个人生活
英格玛·伯格曼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艾瑞克·伯格曼(Erik Bergman)是路德会丹麦派的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专属牧师;母亲是女演员卡琳·艾葛伯隆(Karin Åkerblom或Karin Bergman)。关于宗教的形象与讨论围绕着他的成长。他的父亲是相当保守的教区牧师,也是个严父:英格玛曾因为像尿湿床这样的过错而被锁在黑暗的衣橱中。“当父亲在讲坛上传道,群众在祷告、歌颂或聆听时,”英格玛·伯格曼在他的自传《魔灯》(Laterna Magica)之中写到:“我沉浸在教堂的神秘世界之中:矮拱门、厚墙、永恒的气味,阳光在墙上、天花板上的中世纪图绘、雕刻上颤动着。一个人的想像力所能企望的,那里都有──天使、圣徒、龙、先知、恶魔、人”。
虽然他在一个虔诚的路德教家庭中长大,但是伯格曼却陈述了直到创作《冬之光》(Nattvardsgästerna,又译为《冬日之光》)之后,才接受了他在八岁便丧失了信仰。 伯格曼结了五次婚:
1、1943年3月25日 – 1945年,与爱丝·费雪(Else Fisher),编舞家与舞者(离婚)
子女:妮娜·伯格曼(Lena Bergman),女演员,1943年出生.
2、1945年7月22日 – 1950年,与Ellen Lundström,编舞家与电影导演 (离婚)
子女:艾娃·伯格曼(Eva Bergman),电影导演,1945年出生
Jan Bergman,电影导演(1946年─2000年)
双胞胎Mats Bergman与安娜·伯格曼(Anna Bergman),皆是演员与电影导演,1948年出生
3、1951年 – 1959年,与Gun Grut,记者 (离婚)
子女:Ingmar Bergman Jr,飞机机长,1951年出生
4、1959年 – 1969年,与凯比·拉雷特(Käbi Laretei), 钢琴家 (离婚)
子女:丹尼尔·伯格曼(Daniel Bergman),电影导演,1962年出生
5、1971年11月11日 – 1995年5月20日,与伯爵英格莉·冯·罗森(Ingrid von Rosen,或Ingrid Karlebo) (鳏居)
子女:玛莉亚·冯·罗森(Maria von Rosen),作家,1959年出生
前四次婚姻都是因离婚而结束,最后一次婚姻则是因妻子死于胃癌而结束。
他也跟女演员丽芙·乌曼生了作家琳·乌尔曼(Linn Ullmann)。所以,伯格曼总共有九个子女。只有其中一个小孩的母亲未跟他结过婚。在他和玛莉亚·冯·罗森(Maria von Rosen)的母亲结婚时,她已经有12岁大了。 丽芙·乌曼(Liv Ullmann)是挪威人,出生于二战前夕(1939年12月16日)的日本,父亲和祖父先后在战争中死去,她的童年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恐惧和悲伤,也养成了她在封闭的浴室里寻求安宁的习惯。
一九六五年夏天,法罗岛。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四十七岁,丽芙·乌曼(Liv Ullmann),二十七岁。他们在岛上拍摄《假面》(Persona),公认的伯格曼的最神秘的电影。当时丽芙·乌曼是个已婚女人,丈夫是个精神病医生。英格玛·伯格曼则结过四次婚,有七个子女。从一开始,《假面》的另一个女主角,比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就试图告诉丽芙:远离这个男人。十年前的夏天,她和丽芙一样,曾经堕入伯格曼的情网。
英格玛·伯格曼曾经说过:我们从来没有在法律上结过婚,但我在远离尘埃的法罗岛上造那 座房子,是打算和丽芙永远厮守的。其时,我甚至忘了问丽芙愿不愿意,我后来也没有问过她。1977年,丽芙出版她的自传《变》(Changing),我才了解了一些她当时的想法。当年,她应特鲁尔(Jan Troell)之邀去主演《移民》(The Emigrants),从此再没有回来。英格玛·伯格曼与丽芙·乌曼一起在岛上生活了五年。她逐渐发现他任性又自负,他也容易害怕,他年纪大了,他的头发稀疏了,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减弱她对他的尊敬。她知道这就是爱情。
分手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谁也没有去说破它,大家都假装丽芙不过到挪威旅行一趟。她收拾了自己的衣服,但没有收拾琳的衣服,那样做太明显,太像分手了。然后,她离开了法罗岛。
他需要一个更从容和更包容的女人。他们分手后不久,丽芙·乌曼又应邀出演他的《呼喊与细语》(Cries and Whispers,1972),在摄制组,伯格曼很快便和另一个女演员英格莉·冯·罗森(Ingrid von Rosen)堕入爱河。英格莉成了伯格曼的第五任妻子。丽芙·乌曼的女儿琳很喜欢英格莉,她喜欢去法罗岛和伯格曼、英格莉一起过暑假。
丽芙离开法罗岛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一半的记者在问:他们怎么了?当事人一声不吭,报界只好几十年如一日地从我们继续合作的片子里寻仇觅恨:1972年的《呼喊和细语》,1973的《婚姻场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1976年的《面对面》(Face to Face),1978年的《秋天奏鸣曲》(Autumn Sonata),直到最近由乌曼导演的《背弃》(Faithless,2000)。
英格玛·伯格曼承认,乌曼一直是他最喜欢的演员。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充满情感,洋溢着凄楚又平常的人世感。评论界经常责骂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冷涩难懂,但没有人骂乌曼迷离,她是人世里的女人,是妻子,是母亲。即使她歇斯底里地呼叫,观众还是喜欢她。
求关于英格玛·伯格曼的资料
请各位告诉我一些有关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资料,包括他的生平、思想、影评……我要写一篇有关他的专论。谢谢大家!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的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伯格曼进入了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他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他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这为他日后的电影编导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4年伯格曼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专制和残酷压迫,由阿尔夫·斯约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1948)、《渴》和《监狱》(1949)等片。
50年代初,伯格曼在电影艺术上成熟起来。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术师》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伯格曼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1977年伯格曼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英格丽·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伯格曼电影作品一览表:
1953年,《小丑的夜晚》、《爱的一课》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执导电视剧。编导电影《野草莓》、《生命的门槛》
1958年,《面孔》(美国上映时改名《魔术师》)
1959年,《处女泉》
1960年,《魔鬼的眼睛》、《犹在镜中》直译为《穿过昏暗的玻璃》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这些女人们》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时刻》
1967年,《羞耻》
1968年,《仪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纪录片
1970年,《接触》
1971年,54岁。《喊叫与耳语》(《呼喊和细语》);
1972年,《婚姻场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对面》
1976年,4月,离开瑞典,过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编导《蛇蛋》
1977年,在挪威编导《秋天奏鸣曲》
1978年,60岁。与8个子女欢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亚历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83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排练之后》;拍摄纪录片《卡琳的面孔》以纪念母亲。
1984年,导演莎剧《李尔王》。
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写完自传《魔灯》;导演莎剧《哈姆雷特》
获奖情况: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国际奖、最佳导演奖、女演员集体演技奖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魔术师》 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处女之泉》 1960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哭泣与耳语》 1972年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面面相觑》 1977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电影年谱: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诞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埃里克是斯德哥尔摩一个教堂的副牧师,他的母亲名叫卡琳。
1920年,3岁,全家迁往斯德哥尔摩。
1922年,5岁,妹妹玛格丽特诞生。
1924年,7岁,父亲埃里克被任命为索非亚皇家医院牧师。
1934年,17岁,上高中。暑假期间以交换学生身份来到德国图林根市。游览柏林。
1937年,20岁,通过大学入学考试。
1938年,21岁,服兵役,接受短期军训。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5月,第一次排演舞台剧《远航》(文恩);《幸福的佩尔的旅行》和《奥洛夫老师》(斯特林堡)等。
1939年,22岁,请求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工作,未被接受。
1940年,23岁,离开斯德哥尔摩大学。。
1942年,25岁,9月,他创作的舞台剧《潘趣之死》上演。进入电影公司。
1943年,26岁,在瑞典电影公司编剧部门工作。3月,同艾丝·费希尔结婚。
1944年,27岁,根据自己高中生活写成的电影剧本处女作《苦恼》由阿尔夫·斯约伯格拍成影片。
1945年,28岁,7月,独立执导第一部电影作品《危机》。与第一任妻子离婚。随后与爱伦·林德斯特洛姆结婚。女儿爱娃出生。
1946年,夏天,执导电影《雨中情》(又名《男人与一把雨伞》)。11月,导演加缪的舞台剧《卡利固拉》,获得成功。儿子扬出生。
1947年,导演3部舞台剧。导演广播剧《玩火》和《荷兰人》(斯特林堡作品)。编导电影《欲望岛》;导演电影《黑暗中的音乐》。
1948年,编导电影《港口的呼唤》和《监狱》。
1949年,导演电影《三种奇怪的爱情》;编导电影《喜悦》。
1950年,编导影片《夏日插曲》;导演影片《不该在此发生》。与第二任妻子离婚。
1951年,编电影剧本《离婚》。与甘·哈格堡结婚。儿子小英格玛诞生。
1952年,编导影片《女人的期待》、《莫尼卡在夏天》。
——以下均为他编导的电影:
(同时还在从事舞台剧和广播剧编剧、导演,从略)
1953年,《小丑的夜晚》、《爱的一课》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执导电视剧。编导电影《野草莓》、《生命的门槛》
1958年,《面孔》(美国上映时改名《魔术师》)
1959年,《处女泉》
1960年,43岁。《魔鬼的眼睛》、《犹在镜中》(直译为《穿过昏暗的玻璃》,是圣经典故)。同钢琴家谢比·拉雷特结婚,谢比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这些女人们》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时刻》
1967年,《羞耻》
1968年,《仪式》、《激情》
1969年,拍了一部纪录片
1970年,《接触》
1971年,54岁。《喊叫与耳语》(《呼喊和细语》);第五次结婚。
1972年,《婚姻场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对面》
1976年,4月,离开瑞典,过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编导《蛇蛋》
1977年,在挪威编导《秋天奏鸣曲》
1978年,60岁。与8个子女欢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亚历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83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排练之后》;拍摄纪录片《卡琳的面孔》以纪念母亲。
1984年,导演莎剧《李尔王》。
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写完自传《魔灯》;导演莎剧《哈姆雷特》。
如果一个人生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那样的灵魂,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
伯格曼终生处于内心混乱、纠葛的状态。这些混乱和纠葛有来自具体的因素,比如情感纷扰、工作压力、紧张或疏离的人际关系,等等,但更多的时候,他的混乱和纠葛完全出自他的生命本身。他的质地本身就是混乱的,纠葛的,也可以说,他的基因就是如此,于是,他在生命的每一个点上都站不稳,爱情不能固定他,功名不能固定他,自然的美好、日常生活的平稳、天伦之乐的温馨、站在荣誉顶峰的辉煌,都不能固定他。
这样的生命个体是相当不幸的。但是,他的混乱和纠葛,成就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能力,为世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们感激他,感激他的痛苦,虽然我们的感激对他丝毫没有作用。
伯格曼的电影自不必多说,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凡的提炼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认为,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贯通这两个艺术领域的人。这几乎可以说他拥有两个大脑。很多年前看过伯格曼的自传《魔灯》。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自传杰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自传之一。前段时间,又看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电影馆”丛书推出的《伯格曼论电影》,在这部以其电影作品为经、个人心理历史为纬织成的自传性论著中,我读到了这样的一些段落:
“我在零散的时光中漫游,事实上我一直住在梦里,偶尔探访现实世界。”
“怀着幼年时期的饥渴,我投身于自己选定的媒介,几十年来昏乱地供应梦想、感官经验、幻想、神智不清的妄念、神经衰弱、受约束的信念和纯粹的谎言,始终不厌倦。”
伯格曼还说,“我一向对混乱和秩序之间难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兴趣。”但是,“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觉得自己在锯一根支撑你全身重量的树枝时,你也会感到害怕的。”
不,事实上,伯格曼从没有在根本上感到害怕。这是他从世上所有灵魂混乱纠葛的人中间脱颖而出的原因。他的一生、他的电影、他的文字,每一页上都印着一个水纹字样:“不怕”。他在这“不怕”之上,疑惑、沮丧、疲惫、愤怒、伤心,甚至害怕。然后,他又在这些东西之上努力、努力、永远努力。他同其他同样生命质地的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被混乱和纠葛所控制,进而一天天贫弱下去。而伯格曼,他不。我喜欢他的一句豪言壮语:“我始终有能力把恶魔放在战车前。”事实上,他做到了。
英格玛·伯格曼的代表作是什么?
英格玛·伯格曼的代表作是什么?谢谢各位大大们介绍世界级导演的书
拜托,拜托 对英格玛.伯格曼详尽的介绍又名 : Ingmar Bergman
职业 : 导演 编剧
所属地区: 瑞典
出生地 : 瑞典
生日 : 1918年7月14日
魔灯与影像:伯格曼传奇的电影生涯
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第一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时就说:“他已经做了我们做梦都想做的事。他写电影,就如同作家写书。不过他用的不是笔,而是摄影机。”1
另一位新浪潮电影大师艾力克·侯麦(Eric Rohmer)在谈到伯格曼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时说:“这是一种在艺术中刻画了时代——这里是中世纪——特征的素朴,这个时代的精神为伯格曼成功地加以把握,没有为卖弄学问所糟蹋,由于他那无可比拟的艺术才华,它才能将那些启发他灵感的圣像画的母题转换为一种电影语言。他向我们呈现的形象与形式从来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永远原创的成果。他的艺术是如此天才,如此新颖,以至于我们由于对其中的问题的质疑以及从不间断地寻求答案而忘记了艺术。很少有电影能提出这样高的目标,更少电影能这样完满地实现它的野心。”2
波兰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之一基耶洛夫斯基(Kieslowsky)心目中的电影圣人殿堂是由伯格曼、费里尼与塔尔科夫斯基三位构筑的。他说,他梦想达到的境界是自己永远无法企及的,只有伯格曼、塔尔科夫斯基与费里尼的部分作品已经达到了。而“它(指伯格曼电影的张力),连同其他东西,正是银幕上的魔术诞生的地方:作为观众,你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因为你正处于一个由导演直接呈现给你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是如此连贯、如此完备、如此简洁,以至于你被它裹挟而去,感到它的那种张力,因为你意识到了人物之间的紧张。”3
“欧洲电影的圣三位一体”之一、有“第七艺术的魔术师”之称的费里尼(Fellini)则说,“这部电影(指《野草莓》)我只看过一遍,但已经足以认识到伯格曼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了。……将我跟他相比是在恭维我。伯格曼是一个真正的电影人,他使用任何手段,甚至幻觉,这是一种深奥的幻觉主义,它能够以一种欢快的方式呈现问题重重、令人不安的现实。伯格曼与我惺惺相惜(Bergman and I share the same mutual sympathy)。”4费里尼心目中的另一位伟大的同行是黑泽明。他曾经邀请伯格曼与黑泽明赴罗马拍摄《三个爱情故事》(每人拍其中一个),终因黑泽明的健康原因而未果。
而伯格曼本人却说:“电影,虽然有着复杂的诞生过程,对我来说只是我对我的同类的说话方式。”同类?——是的,他指的就是我们人类。
人们用尽了赞美之词来描绘伯格曼的形象,但是,我认为最恰当的方式仍然是:看呀!它们就在你眼前;看一看他的电影。如果你认为是好的,继续看下去;如果你没有任何感觉,那就算了——你或者是无可救药的,或者不是我们的同类:也许是超人?
或许最贴切地界定伯格曼的电影地位的,是这样一种评价,例如,当美国电影评论家萨缪尔斯(Charles Thomas Samuels)于1971年9月10日终于获得伯格曼的采访许可时(伯格曼极少接受采访,晚年是例外),他的第一句话是:“伯格曼先生,我想从一个相当概括性的问题开始:如果要我用一个简单的理由来说明你在电影导演中的卓越地位的话,我会说,那是因为你创造了一个特殊的世界——我们从别的艺术门类中那些伟大人物那里已经熟悉了这些事情,可是人们却很少在电影里做到这一点,而且永远也达不到你的高度。”(参本书附录“伯格曼访谈录”)
这就是人们对伯格曼的基本评价:他使电影成为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与戏剧并驾齐驱的艺术门类。
如果要用两个关键术语来概括20世纪伟大的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的传奇一生,那它们一定是“魔灯”(Magic Lantern)与“影像”(Images):它们恰好也是伯格曼的自传与回忆录的标题。5
魔灯,一种投影机;影像,光线在银幕上的最终成像。一个是光源(the origin),源泉,它发生、发起、跃出;一个是结果、结局、目标与目的地(the end),它生成、形成、聚集。在这个从源起到目的地的光谱之间,是伯格曼一生的印迹: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而这一切,都源于孩堤时代的一套玩具:一盏魔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