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者读后感(《流浪者》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06 23:44: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5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篇范文,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篇范文,是一种信念?还是人在绝望之中自欺欺人的一种表现?我不明白,但直到看完《流浪...

电影流浪者读后感(《流浪者》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篇范文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篇范文

是一种信念?还是人在绝望之中自欺欺人的一种表现?我不明白,但直到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才彻底明白什么是希望!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1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这是空间站的人工智能莫斯对航天员刘培强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时刘培强决定牺牲自己,引爆空间站来点燃木星,但这对于莫斯而言是徒劳的,不明智的。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但我却惊叹于那个“丧失理智”的瞬间——那是人类进化史上千年来所保留的感性的力量。

在冰冷又残酷的宇宙中,人类的感情可能是一种缺陷,但他也能成为人类最坚毅的铠甲,因为人类,总能从绝望的夹缝中,守住感性的灵魂,寻觅出一丝微弱的希望。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到处犄角旮旯,冰天雪地。当地球即将万劫不复,你是选择带上地球去流浪,亦或是坐着飞船寻找新的家园?

理性的人这样想:这样的地球就是一个累赘,还值得我们不惜一切带着地球去流浪吗?

当人类守住感性的灵魂,他定会换一种方式思考: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地球对我们的意义,绝不只是生存,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他承载着一切我们的情感与浪漫。如果我们失去了地球,那么新的人类文明,还有任何意义吗?正如电影中刘培强说的那句:“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在世界什么都不剩时,你是怎样,你会怎样,你能怎样?

如果在自己活着和他人活着之间选择,你将如何是好?

为什么机器人无法主宰世界,即使他们最大的优点是能时刻保持理智,它们会根据让自己所需,精确地选出最佳选项,你问它们为什么,它们可以告诉你无数理由。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可机器人的果断也仅限于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人类是感性的,他们在做出选择时,不仅仅用大脑思考,那颗炽热的心才是最大的裁决者,也许他们的大脑告诉他们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可他们的心不允许,不允许他们做出让自己悔恨一辈子的事。

这个世界并不是生来就那么美好,或多或少,都有人类情感的一份功劳。在未来高度智能化的时代下,人类仍能保持情感实属可贵。生命中,当理智的你多了一分感性,那么,真正的幸福也就要来临了。

其实,所有的优秀的科幻作品可以说都是理智与情感的共同体。理智使我们创造科幻,若没有情感,如何使科幻富有意义?理智带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不断地前进,若没有情感,如何使得我们的文明在不断地发展中不至于走向歧途?

情感也许是我们人类的软肋,但也可以是我们的铠甲。生而为人,正是因为有情感才能称之为“人”。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2

电影,可给人启示,可让人深思,可令人感动。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的心像是被撞击了似的猛然触动,怎样也无法想象那一天降临的场景。

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开始不断膨胀,地球将面临被气化的危险。此时的人类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作出了大胆的想法:携上地球离开太阳系。这将是一场长达2500年的恢弘计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刹车阶段。人类不惜一切代价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用其巨大推力迫使地球停止自传。二、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启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离太阳系。三、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木星完成最后加速,驶向新家园。四、后流浪阶段。地球驶出太阳系后,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接着转换发动机,用700年进行减速。五、新太阳时代。地球进入新家园比邻星的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可现实与计划总有不同。当地球驶近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引力所影响了路线,径直冲向木星。据计算,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残酷的事实让人们绝望不已,纷纷放弃。最终还是刘启等人坚持下来,不惜以生命做代价,向木星发起冲击,以反射回的力拯救了地球。

影片中有不少泪点。有刘启拼命挽救姥爷的急切,有韩朵朵充满哭腔的恳求,更有刘培强为了儿子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的决定。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是全影的情感核心,激情中难免透着些许悲壮。

莫斯说:“让人类保持理性,是一种奢求。”的确,人在感情面前往往会不计后果。刘培强也是为了刘启,或许也为了地球,所以才驾驶着空间站去撞木星。要知道,空间站保存着人类受精卵,以及各种人类文化传承。就算地球毁灭,空间站依然能在宇宙中四处漂泊,人类至少不会马上灭绝,人类文化传承也不会丢失。而刘培强此种举动,就是浇灭了人类心中的希望:刘培强没有把握一定成功,而后路也没有了。但对儿子深深的爱,使刘培强毅然决定要尝试。而对于刘启来说,自小父亲的离家以及父亲放弃母亲的决定,使二人之间产生了无形的隔阂。并且父亲说刘启抬头就能望见他,刘启一直认为这是在骗自己。可当刘培强撞向木星时,那一刻他真的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再也无法回来了。那一瞬间,刘启对刘培强多年的怨恨一下被击破,他万分不舍。其实刘启心中也未必没有刘培强,只是亲情尘封多年,使刘启对父亲下意识排斥。而当心中最深处的感情被生死唤醒,刘启疯狂想要挽救刘培强。正是血浓于水,多年父子情中掺杂的水分,又怎么浓得过血脉相连的一个“情”字呢?二人之间的父子亲情,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让人深思。有科学宇宙的奥秘,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更多的,是感人的亲情。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3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这个春节,有多少人人被电影《流浪地球》深深震撼。有多少人被这句有关希望的比喻深深触动心弦。

影片主要讲述了,太阳迅速老化,很快就会吞没地球。人类空前团结,在死亡的漩涡中拼命挣扎,为了生的希望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用两千五百年的时间,带着“家”在外太空中流浪。在穿越木星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最终克服困难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的思绪仍沉浸在整个影片里。无论是救援队拼尽全力的救援,还是刘培强舍己为人的家国情怀,都使我热泪盈眶。人们对希望的无限追求使我感叹,为了希望,地球上的救援队不惜献出生命保护火石;为了希望外太空中的刘培强冒着生命危险砸开总控室的大门;为了希望,刘启一行人拼尽全力,点燃行星发动机;为了希望刘培强带着空间站弃车保帅。

整部影片不就是人们对希望的追求吗?从远古开始人类就开始追逐生的希望。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先祖们用石头、木棍打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文明。后来人们开始耕种,为了有希望存活下去,大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培育庄稼。后来到了工业革命,人类为了希望,制造出火车、机器。就连面对世界大战,人类仍然没有放弃希望,齐心协力建造新家园。整个人类简史不也是对希望的追求吗?希望使我们这个时代更加美好。

面对野兽,面对灾害,面对污染,面对战争,面对死亡,我们选择希望。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4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叫《流浪地球》,看完之后我既感动又感慨。感动的是刘启的爸爸为了让木星爆炸的压力推动地球离开,自己先把驾驶舱和休眠舱分离,然后自己奋不顾身开着驾驶舱引爆木星;感动的是朵朵说的那段关于希望的话;感动的是每个人都在为希望拼搏着......

地球是多么的美丽,可电影中的地球让人感觉不寒而栗。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语花香,也没有名胜古迹,更没有新鲜的空气......有的则是倒塌的楼房,被冰冻的人,还有极度寒冷的天气,可想而知,地球的环境是多么重要,我们要保护环境,才能不让太阳毁灭。

刘培强很爱自己的儿子,他为儿子和爸爸争取到了免抽签进入地下城的资格。为了人类未来的命运,作为宇航员的他义不容辞地去了太空。在太空站,他每天都在思念他的儿子,也是这种力量给了他引爆木星的勇气。一开始,太空站里的所有人都可以转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地球就毁灭了,可他没有放弃希望,最后牺牲自己保护了大家,这是一种大爱,一种值得我去致敬的大爱。

看完电影,我不仅为这部电影的大片既视感震撼,更被每个人身上的品质所深深吸引。我想,以后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也都会充满希望,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希望,相信只要我努力去拼搏,就会成功,就会出现奇迹。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自然资源,不要过度的开采、收集,这样才不会出现电影里的景象。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

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换,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动力火车《当》的歌词所描绘的画面就是故事背景的真实写照,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山川、河流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人类的自我拯救计划开始了。有人说刘培强放弃妻子的治疗,将刘启和姥爷送进地下城,太过英雄主义。我倒是认为有些牵强,此情此景让尚属年富力强的姥爷陪刘启长大,或许是理性人都会做出的选择,虽然残忍,但实属无奈。当然,正是对刘培强此种选择的无法理解,才有了后续刘启和父亲结下心结,对父亲又思念又憎恨,从而不想看到父亲归来、离开地下城的影片情节。

这不是一部有流量光环的片子,在看先导预告片的时候,看到那么多陌生又年轻的面孔,潜意识里会怀疑这部片子的可看性。当然,看过之后,依旧没有觉得演员的演技多出彩,最难忘的还是吴京眼睛湿润、泪滴飘飞的画面,带给我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冲击感。听说成片做了很多的情节删减,所以不知是否这能够解释韩朵朵这个人物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很充足。在电影中没有一个人物有黑化的设定,因此觉得对人性的描写还不够真实,当然这样想可能有一点腹黑。连带着着姥爷、王磊、老何的辞世,总感觉影片在情感刻画上给人缺点什么的感觉,包括最为网友诟病的韩朵朵那一通号召通讯,感召力实在不足。虽然原声大碟当中很多ost,甚至从命名来看可以看出故事主干,但是垫乐给观众的影响力、制造的共鸣感个人觉得还是有所欠缺。

据说影片的筹备用了四年多的时间,75%的特效都是通过国内团队完成的,并且有华为云技术的加持,从画面感上来说,大大地超出了个人预期。我看到过一段关于吴孟达的采访,他说刚刚接到片约的时候,非常怀疑,认为我们中国不可能有像样的科幻片,我们的国力和财力还没到那个份上。虽然这话听起来逆了诸多网友的耳,但是也不无道理,投资方花大钱砸在不确定的开疆领域上,还是挺冒险的,后来也有了万达撤资、吴京接盘的梗。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影片中埋藏彩蛋的片子,以前看迪士尼动画的时候会时常产生一种欣喜感,这部片子也一样,很多细节的处理让人觉得惊喜,比如朱自清《春》的选取,女学生对希望的理解,总控MOSS的名字选取,联合政府语言的设定……宏观和微观的精彩,都不可或缺。

这部片子上映后,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很多网友又出来质疑。里程碑这种东西大抵在刚刚做事的时候都想不到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事实胜于雄辩,做的好了,该来的荣誉也就都来了。

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但看之前也不要把它想的多么好,对人对事对电影,都需要一份平常心。截至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跻身前十了,据说幕后团队的预期在50亿左右,作为对我国影视行业满怀期许和热爱的吃瓜群众而言,深深的祝福《流浪地球》可以达成所愿,让那些不管以什么目的为动力的制作团队,都能受到鼓舞笑着去流浪。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优秀范文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中,票房稳居第一,带着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信任与欣赏,我对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特别高。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1

开学的前一天,我去看了最近火爆全球的影片《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若干年后,地球环境恶化,人们只能迁到地下城生活。而随着太阳即将老化毁灭,地球也将面临灭顶之灾。人类制造出许多发动机,要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开启宇宙流浪之旅,寻找新的家园。而地球受木星吸引偏离航道,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宇航员刘培强一家与救援行动队成功拯救了地球的故事。

影片场面宏大,特效逼真,真情感人。在这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脱离木星的引力,人们尝试用转向器发出的光芒引爆木星,没料到,光芒在就要碰到木星时突然停止了,在这危急时刻,是刘培强驾驶飞船冲入木星,并引爆了木星,让地球得以逃脱木星,而他自己却消失在木星的大风暴中了。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刘培强在地球面临与木星相撞的危急时刻,毅然站了出来,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拯救了人类。他这种有责任有担当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不过,我对影片的剧情也抱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人类不是放弃地球去探索新的适合居住的星球,而是带着地球流浪呢?看了许多对这个影片的介绍,我明白了这正是影片的独特和大放光彩之处。带着地球流浪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方式:乡土难离,故园难舍。在好莱坞大片里,人类可以逃离地球抛弃家园而活。但在这部影片里,我们选择守卫地球而生,流浪也要带上地球,带上自己的`故土。因为这里有我们的家人,有我们的祖先,这里是我们的故乡。“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中国人,心最终还是要回归故乡的,对家园的不离不弃,是深根于我们几千年文明历史。正是中国人这特有的对故土的眷恋,对家园的大爱,才衍生了希望和信念,才拯救了流浪的地球。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感慨,随着人类的发展,大片的树林被砍伐,无数野生动物无家可归,许多珍惜物种在消失。人类制造的废弃物污染了环境。温室效应改变了地球的气候,一座座冰川倒下消失。如果若干年后,就像“流浪地球”中所看到的那样,地球即将毁灭,人类该何去何从?细思极恐,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不毁灭,为了不让地球有朝一日真的去流浪,我们是不是该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呢?以行动来保护环境,在不损害环境承载能力,不损害后代的要求下,发展我们人类科技。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生命与绿色拥抱,让人类与生态共存,让我们的家园枝繁叶茂,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人类和动物和谐自由的生活。地球---永远不要流浪!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2

《流浪地球》是我读过的第一部刘慈欣小说。十好几年前在网上读的,当时大刘还不怎么出名——至少我不知道此人。结果我一读就被他吸引住了。从此,我成了他的fans,追读了我能找到的他的所有作品。《三体》等小说还读了、听了不止一遍。

前几年就听说他的《三体》等将会被改编成电影。我十分期待。没想到第一部成为电影的大刘作品是《流浪地球》。没话说,当然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我的Idol。

毕竟已读过原著了,我以为自己要看的主要是特效,就像一个京剧发烧友,所欣赏的不是折子戏的内容,而只是演员的表演一样。没有想到的是,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几乎全新的故事。我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完全不知道故事的走向。

说“几乎全新”,是因为,电影还是使用了小说的大框架——太阳将出现能蒸发掉地球的氦闪,为应对此危机,人类成立联合政府,制造行星发动机,把地球开出了公转轨道,走向了星际流浪之旅——尽管讲的是完全不同的小故事。我记得小说以科学应对方法为背景(重核聚变技术、地球发动机),写的主要是哲学的故事(如做出预测的科学家因为氦闪没有如期发生而遭到处决)、伦理的故事(成为宇宙流浪者后,地球人婚恋观的改变),而我所看到的电影,展示的基本是一个灾难故事。

改变地球走向和人类命运的全球人类联合行动,怎能没有争议,怎能无阻碍地进行?这其中当然会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作为不同的媒介,电影发挥自己在视觉冲击力方面的特长,讲几个与小说不同的故事,当然也是可以的。爱情的故事、亲情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人类勇气智慧和能力的故事......这些统统都可以讲。

本片选择的是讲一个灾难的故事——因没有充分考虑到木星引力导致的地震对行星发动机的冲击,失去40%以上动力的地球将被木星吞没,只是因为几个小人物的偶发事件而于最后一刻得救。应当承认,电影的画面是令人震撼的。作为灾难片,它虽然还难及好莱坞大片《2021》、《后天》等,但它还是拍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高度。有人称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的。

让我不满的是,它在情节设计上的一些不合情理之处。在2040年左右,也即距今仅20年后,人类就发展出重核聚变技术,令石头成为星际航行的燃料,推动地球这么大的飞船行动,并将达到千分之五的光速。如此科学技术,实在是太黑了!科幻当然得有想象力,这是可以的,事实上,原小说就是这么设定的。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拥有如此黑科技的人类居然还要利用木星的引力为地球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加速。利用一下木星的引力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怎么能让地球遭遇与木星相撞那么大的风险呢?这么大的风险,人类居然没有应对预案,居然在灾难发生前几天才知道,这太不可思议了!

看到灭顶之灾后,人类联合政府,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智库、权力机构、科学家基本是束手无策,在地木发生碰撞前一周就放弃了一切努力。这种人类,也未免太没毅力了!而中国一位十几岁的叛逆少年,以及他的宇航员父亲,却轻而易举地想出了对策,并不惜牺牲自己成功地加以实施,最终挽救了地球,这未免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事情往往不是那么顺利,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高达11km、可以推动地球的发动机有些卡壳。他们不是运用别的机械的力量,而是花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组织了百十人“撸起袖子”,靠人力将其推过去,这也未免太low了!

中国拍科幻片,以中国人为主角,让中国人去拯救世界,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让我感觉羞愧的是,里面的中国人,脾气太暴躁,爆了太多的粗口——譬如,男主角不但不肯认父亲,开口骂父亲,居然还叫养育自己的外公为“老东西”。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不冷静、不礼貌,为什么要这么暴躁呢?

虽然存在一些不如我意之处,但作为中国科幻起步阶段的作品,《流浪地球》还是及格的,就算是科学上的硬伤,也不比《X战警》、《钢铁侠》之类美国电影多。我愿意推荐这部电影。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3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未来某一天,太阳的寿命到了极限,再不久就要产生大爆炸,所以人类前所未有的团结,拿出所有的科研技术,在地球上建立了一万个推进器,给地球提供能量,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这个计划的时间是2500年,刚看到这个时间的时候,我想:这个计划得几百代人的努力啊!任重而道远。还有太阳真的会爆炸嘛?

不管在技术上是否能实现,故事的发展总是有曲折,吴京主演,自从上一次看过吴京拍的《战狼2》后,很久都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

在地球流浪的路上,远离了太阳,地表温度下降到零下八十多度,所以把人类搬迁到了地下层生活,只是看不到星星。

地球表面零下80多度的时候,风雪飘摇,曾经繁华的北京和上海不在了,真的`是没法想象:在外面不超过一分钟可能就会冻死了,必须得携带氧气和做好保暖措施。

在地球靠近木星的时候,受到木星强烈的吸引力,地球的流浪之旅的轨道受到了影响,直接要撞向木星了,同时地球表面出现了大地震,太平洋板块出现断层和推移,岩浆淹没了杭州地下层。

在最关键的时候,大家想到了点燃木星计划,因为木星上90%都是氢气,利用最强烈的冲击波,把地球推开,从而避免地木相撞。

牺牲了很多的人,尤其是吴京主演的孩子的父亲,估计很多人当场都要掉眼泪了。

关于人类物种继续延续这个问题,科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太阳确实会在五十亿年后爆炸,木星可能会吸收宇宙更多的质量,成为新的恒星,散发光和热,吸引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围绕起其转动。

当然所有的一切只是推测,木星是否会在太阳陨落之前变成新的恒星发光发热,中间的时间又是多少?

还有地球它的寿命,科学家推测也就是个五十亿年,当然前提是在我们保护自然,不破坏大气环境的各种条件下,那么太阳也是五十亿年的寿命,地球是否会随着太阳一起发生爆炸或者陨落,使得整个的流浪计划出现问题呢?到时候不仅仅是地球的“流浪”,应该是全人类换一个星球了呢?

作为一个小小的人类,对于五十亿年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瞬间,至于我的后辈子孙如何,我也不知道,整个人类的发展和文明肯定是越来越好,向着可持续发现前进,所有的一切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发展。

自然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浩瀚的宇宙更是如此,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一个小小的人类,还是回归当下,努力地生活好每一天,不管是追逐明天,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是能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只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努力的结果。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4

这个春节,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看完之后,我有很多的感悟。

电影的开头讲的是科学家预测太阳即将发生氦闪,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将被膨胀的太阳包裹,进而地球上的人类会遭受灭顶之灾,人类为了生存,组建了联合政府,建立万新型推动器,利用火星的氢气燃烧。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刘启小时候,他的爸爸就用天文望远镜让刘启观察木星,对他说:“你知道吗?木星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氢气,要让木星爆炸,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够了。”

之后,爸爸离开刘启,去执行政府的天空任务了,一走就是十七年,中间的情节——刘启对爸爸的思念,让我感动地都留下了眼泪。再后来,刘启也参加了地球救援行动,经过千辛万苦还是没能成功,当人类准备放弃拯救地球的时候,刘启和几个队友凭着坚强的毅力,凭着刘启妹妹韩朵朵面向全世界播音:“以前,老师问我,什么是希望?我说不知道,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希望就是他们那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要好好活着。”这时,所有离开后的救援人员听到播音,又重新返回救援基地,齐心协力,经过千辛万苦的拼搏,人人伤痕累累,最终点燃木星,推动地球脱离了太阳系的轨道。泪,就是这样情不自禁地流下……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启的爸爸为了拯救他的儿子,为了拯救全世界,为了拯救我们的地球,牺牲自己的生命。那生命最后的“3——2——1——”,飞船爆炸的那瞬间,我的嗓子哽咽了。

这部电影饱含了亲情的伟大,融合了友情的珍贵,同时,我们还要更加热爱我们的地球。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5

什么是希望?

是一种信念?还是人在绝望之中自欺欺人的一种表现?我不明白,但直到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才彻底明白什么是希望!

电影讲述的是在几千年以后,太阳发生急速衰老膨胀,即将烧毁地球。为了拯救地球,人们将地球表面装上万座发动机,让它离开太阳系。人类并没有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带着生存许久的家园、带着地球去流浪。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电影主角刘培强为了保护地球,放弃了给妻子治疗绝症的机会,踏上了太空空间站工作之旅。十七年后,刘培强终于回地球和家人团聚了,可更大的危险来临了,木星即将于地球相撞。在危难来临之际,机器人莫斯为了任务,实行火种计划,放弃地球,放弃活生生的35亿人!系统的决定正确吗?正确,但人类不需要这样的“正确”!所以,任务系统被刘培强销毁前,说了一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种奢望。”是啊!因为人类是有情感的,他们无法眼睁睁看着35亿人类同胞生命牺牲!哪怕希望很渺茫,他们也绝不放弃这仅有的一丝希望!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就是在危机关头,刘培强带着空间站30万吨燃料冲向燃烧动力舱,身后是多年未见的亲人,前方是却是万丈深渊!而他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的冲向死亡!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深深地被他那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牺牲自己,换取35亿人的生存,这是多么伟大啊!

这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希望!希望是绝境中所寄托的对象;希望是黑暗中的唯一的一丝光亮;希望是海上的灯塔,为迷路的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希望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只有有了希望才是也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希望是这个时代象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依然选择希望!”


印度电影《流浪者》的影评

看过这部电影的大虾们,能不能发表点评论,或者提供点电影相关资料。急需啊!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一天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罪行是拉兹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印度电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进人中国.《流浪者》和其主题曲"拉兹之歌",在中国最轰动的时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难经历之后.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这当然是影片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本文标题: 电影流浪者读后感(《流浪者》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90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群众对党作风读后感(对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有何感想)把时间当约朋友读后感(《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