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加乔夫起义的过程?,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5年,俄国农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战争席卷广大地区(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
普加乔夫起义的过程?
1773—1775年,俄国农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 战争席卷广大地区(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踊跃参战的起义者达10万人。这次农民战争是因阶级矛盾激化而引起的。当时,俄国封建农奴制关系行将崩溃,资本主义关系日趋形成。贵族和专制国家不断加强农奴主压迫,激起了人民群众强烈反抗。这次农民战争的主要动力是农民,此外,哥萨克劳动阶层和矿业工人也参加了这一运动。闻风举义的还有巴什基尔、鞑靼、卡尔梅克及伏尔加河中下游左岸地区的其他非俄罗斯民族。在这场农民战争爆发前不久,1771年,莫斯科爆发了市民下层群众的起义(“鼠疫之乱”)。1772年,亚伊克哥萨克奋起反抗哥萨克上层首领(见亚伊克河哥萨克军),同年,伏尔加河和顿河哥萨克村镇也发生骚动。叶卡捷琳娜二世政府依仗军事力量,勉强驾驭庞大帝国蒙受压迫的各族人民。俄土战争(1768—1774年)使国内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日益沉重的负担激起了劳苦大众的不满。
1773年9月17日,顿河哥萨克普加乔夫自称皇帝彼得三世,聚集一支由80名亚伊克哥萨克组成的队伍,并公布檄文,宣布将古时哥萨克享有的优惠与特权赐给曾在亚伊克军中服役的哥萨克、鞑靼和卡尔梅克人。9月18日,起义军抵近坚固设防的亚伊克镇(乌拉尔斯克),因无火炮而放弃强攻,只留部分部队对其围困。普加乔夫率其余队伍向俄罗斯东南部的军政战略要地——奥伦堡进军。由于农民、亚伊克哥萨克、逃亡士兵、鞑靼人,哈萨克人、卡尔梅克人和乌拉尔各厂矿工人纷纷自愿参加起义军,普加乔夫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起义军在归降普加乔夫的各要塞(伊列克镇、塔季谢瓦、萨克马拉镇等)缴获了大批武器(其中包括火炮、弹药)和粮食。10月5日,普加乔夫起义军(约2500人,火炮20门)开始围困奥伦堡,围困时间达6个月之久。为镇压农民战争并增援奥伦堡,政府派出以卡尔少将为首的讨伐队(3500人,火炮10门),但在11月7—9日尤泽耶瓦村附近的战斗中,被奥夫钦尼科夫和奇卡(扎鲁宾)统率的起义军击溃。11月间,由西伯利亚和辛比尔斯克(乌里扬诺夫斯克)派往起义地区的政府军也被击败。普加乔夫驻地别尔茨卡亚斯洛博达(距奥伦堡6公里)是指挥农民战争的中心。俄国各地农民自愿者云集于此参军参战。1773年12月,普加乔夫在奥伦堡附近已拥有约2.5万人和火炮86门。农民战争席卷南乌拉尔、阿斯特拉罕和喀山两省的大部地区、西西伯利亚和西哈萨克斯坦各地。金贾·阿尔斯拉诺夫和萨拉瓦特·尤拉耶夫率领巴什基尔人民揭杆而起。在叶卡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别洛博罗多夫)、车里雅宾斯克(格里亚兹诺夫)、 萨马拉(古比雪夫)(阿拉波夫)、斯塔夫罗波尔(杰尔别托夫),昆古尔和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库兹涅佐夫、萨拉瓦特·尤拉耶夫),亚伊克镇(托尔卡乔夫)等地出现了许多由杰出的军事首领领导的大的起义中心。普加乔夫统率的主力部队是起义军的主力。普加乔夫行伍出身(曾在哥萨克军中任少尉),竭力使其部队具有某种正规军的编制。起义军由团(通常每团500人)组成,团下辖连(每连约100人),各连设百人长或由大尉指挥。指挥官由士兵会选举。许多团,连按社会出身(农民、工人、亚伊克哥萨克、士兵等)、民族(巴什基尔,鞑靼等)或地区特征编组。主力部队和各团颁发军旗,上面写着普加乔夫命令中的口号。起义军驻扎在别尔茨卡亚斯洛博达时学习军事:劈刺、枪炮射击,挖地道、埋雷、筑掩体等课目。普加乔夫及其统领们曾试图使各团与各支队进行协同作战,组织侦察,并力求加强纪律性。为表彰有战功者,颁发奖章,这些奖章是用银质卢布和沙皇的勋章改制的。为领导起义,普加乔夫于1773年11月建立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一直存在到1774年8月底。军事委员会成员有:维托什诺夫、希加耶夫、特沃罗戈夫、波奇塔林、戈尔什科夫等人(后来成员有变化)。军事委员会负责指挥各路起义军作战,组织乌拉尔各工厂的武器制造;起义军兵员补充、粮秣和武器供应;同抢劫行为作斗争,等等。除军事职责外,军事委员会还执行行政司法职能。奥夫钦尼科夫是这次农民战争中颇有才干的统领之一,他主持的出征枢密署是普加乔夫的参谋部,主力军的作战由普加乔夫亲自指挥。所有作战行动都是在普加乔夫直接领导下组织实施的。主力军有健全的体制,其基础是哥萨克军的编制。起义军的战斗核心是哥萨克,但哥萨克部队中有多半是未经军事训练的农民和工人。起义军装备低劣,主要是冷兵器(马刀、长矛、战斧、短剑、羽形矛、链枷、镰刀,棍棒等)和弓箭;枪,炮较少。
这次农民战争具有:局部性、地区分散性、自发性和无组织等特点,也就是带有封建时代历次农民运动所固有的各种弱点。缺乏统一的战略计划,独立起义地区的联系较差,这使普加乔夫和军事委员会不能对各地起义运动实施领导,各独立起义中心失去了统一领导。普加乔夫只顾围困奥伦堡和亚伊克镇,而放弃向伏尔加河流域进军(那里的人民曾准备支持他),结果使农民战争的战略基地局限于俄罗斯帝国东南部一隅,使叶卡捷琳娜二世赢得了动员兵力的时间。
沙皇政府指望用地方军镇压起义,此计不成后,于1773年12月派遣大都督比比科夫率讨伐军(数个骑兵团和步兵团,共约6500人,火炮30门)前往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军。由于得不到在徒劳地围困奥伦堡的普加乔夫主力军的援助,一些分散且装备低劣的起义军在萨马拉和昆古尔附近遭到失败。直到布祖卢克斯卡亚失守之后,普加乔夫才从奥伦堡附近撤出部分兵力,企图阻止沙皇军队继续推进。但是,1774年3月22日在塔季谢瓦要塞附近两军决战,决战持续6个多小时,普加乔夫主力军被政府军击败,约2000人阵亡,4000人受伤被俘,并损失全部火炮。3月24日,起义军另一支队伍在乌法附近被米赫尔松中校讨伐军击溃,不久,奇卡(扎鲁宾)和赫洛普沙(索科洛夫)被俘。普加乔夫撤离别尔茨卡亚斯洛博达并放弃对奥伦堡围攻。1774年4月1日,他与讨伐军在萨克马拉镇附近再次交战,但又遭失败(400余人阵亡,2800余人被俘),许多亲密助手(希加耶夫、帕杜罗夫、维托什诺夫、戈尔什科夫,波奇塔林)被俘。普加乔夫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冲出重围,进乌拉尔山隐蔽。截至1774年4月中旬,各大起义中心虽然都被摧毁,但是,萨拉瓦特·尤拉耶夫、别洛博罗多夫,奥夫钦尼科夫的队伍均仍分别在巴什基尔、叶卡捷琳堡附近及奥伦堡边区积极活动。
1774年4月,农民战争第二阶段开始。普加乔夫在乌拉尔工矿区和巴什基尔招募新军,1774年5月5日率部(5000人)出山攻占马格尼特纳亚要塞并与别洛博罗多夫和奥夫钦尼科夫的队伍会合。起义军沿亚伊克河溯河而上,于5月19日攻下特罗伊茨克要塞。但在5月21日起义军被击败,普加乔夫向乌拉尔草原撤退。政府军继续追击,多次重创起义军,但普加乔夫巧妙运用游击战术,终于摆脱敌军追击,保存了主力。起义军不断得到农民、工人和巴什基尔人的补充。1774年6月中旬,普加乔夫被迫撤出乌拉尔工矿区,率部向伏尔加河进发,以图实现进军莫斯科的原定计划。1771年7月12日,起义军经强攻占领喀山,但未能攻克守军残部防御的设防坚固的内城。米赫尔松率部及时驰援内城守军,经阿尔斯克原野浴血鏖战,于7月15日击溃起义军,起义军约2000人阵亡,5000人被俘。在这次战斗中,农民战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别洛博罗多夫及其部队全部生俘。为摆脱追击,普加乔夫带着一支精悍部队渡抵伏尔加河右岸。农民战争第二阶段至此结束。第二阶段的许多事件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境内和乌拉尔西部山前地带。
第三阶段,起义重新兴起。它得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农奴和各族人民(鞑靼,楚瓦什、莫尔多瓦、马里、梅谢里亚克)的广泛支持。各地自发建立数百、数千人不等的农民游击队。起义运动席卷了伏尔加河流域大多数县并向莫斯科省边界蔓延,直接威胁莫斯科,下层居民、作坊工人和贵族奴仆群情骚动。然而,普加乔夫在这一阶段却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放弃直驱莫斯科的进军,离开农民运动规模最大的地区转而南下,以图在顿河得到哥萨克补充后再回师俄罗斯中心地区。南下途中,普加乔夫的队伍所到之处无不得到平民的支持。1774年7月20日,普加乔夫占领库尔梅什,尔后又连克阿拉特里(7.23),萨兰斯克(7.27),奔萨(8.2)、彼得罗夫斯克(8.4),萨拉托夫(8.6)。但是,这个阶段农民起义运动的局部和分散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起义农民在本乡本县通常作战积极,但到邻县时就停止斗争。1774年8月,叶卡捷琳娜二世为镇压农民战争派出了大批军队——骑兵团和步兵团20个,此外还有哥萨克部队和贵族义勇军。讨伐军逼迫普加乔夫撤向黑亚尔。8月25日,索列尼科瓦瓦塔加附近(索里津以南75公里),进行了这次农民战争的最后一役。战斗刚一打响,起义军就因一小撮亚伊克哥萨克缙绅的谋反背叛,丢失火炮并被击败。普加乔夫带领一支小队伍退至伏尔加河左岸草原,在那里被叛徒们捉获并解交政府。普加乔夫及其战友分别在亚伊克镇、辛比尔斯克和莫斯科受审。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佩尔菲利耶夫、希加耶夫、帕杜罗夫、托尔诺夫在莫斯科博洛托广场被处决。奇卡(扎鲁宾)于1775年2月在乌法被处以极刑。数千名起义官兵被处笞刑或被流放西伯利亚。
点评: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最终失败了。失败的根源在于运动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及其领导者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普加乔夫及其拥护者是群众君主专制思想的代表,他们反对地主,但却拥护“好沙皇”。这是天真的君主观念的典型表现,形成这种观念的基础则是俄国农村的宗法制度。统治阶级和国家使用正规军队、行政和警察机构、财政、教会和管理国家的历代经验来对付人民的自发性暴动。列宁在谈到农民战争失败的客观原因时强调指出:“从中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开始,……我们看到无数这样的例子:组织性较强、觉悟较高、武装较好的少数怎样迫使大多数服从自己的意志并且战胜大多数”。在这次农民战争中,被压迫人民群众表现出非凡的英勇气概和果敢精神,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组织者和卓有才干的军事首领。这次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但它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进步作用。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已作为沙俄时期人民群众为摆脱农奴制而进行英勇斗争的最光辉的表现载入史册。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无论在力量、团结,阶级划分、组织成份与觉悟程度方面。还是在社会口号的明确程度和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方面,均超过以往的所有农民战争。人民虽然遭到惨败,但却获得进行革命斗争的经验。这次农民战争动摇了人民认为对封建制度天经地义的这种信念,加速了地主专制制度的崩溃。在这次农民战争的影响下,十八至十九世纪俄国农民的阶级斗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普加乔夫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最终失败了。失败的根源在于运动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及其领导者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普加乔夫及其拥护者是群众君主专制思想的代表,他们反对地主,但却拥护“好沙皇”。这是天真的君主观念的典型表现,形成这种观念的基础则是俄国农村的宗法制度。统治阶级和国家使用正规军队、行政和警察机构、财政、教会和管理国家的历代经验来对付人民的自发性暴动。列宁在谈到农民战争失败的客观原因时强调指出:“从中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开始,……我们看到无数这样的例子:组织性较强、觉悟较高、武装较好的少数怎样迫使大多数服从自己的意志并且战胜大多数”。在这次农民战争中,被压迫人民群众表现出非凡的英勇气概和果敢精神,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组织者和卓有才干的军事首领。这次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但它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进步作用。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已作为沙俄时期人民群众为摆脱农奴制而进行英勇斗争的最光辉的表现载入史册。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无论在力量、团结,阶级划分、组织成份与觉悟程度方面。还是在社会口号的明确程度和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方面,均超过以往的所有农民战争。人民虽然遭到惨败,但却获得进行革命斗争的经验。这次农民战争动摇了人民认为对封建制度天经地义的这种信念,加速了地主专制制度的崩溃。在这次农民战争的影响下,十八至十九世纪俄国农民的阶级斗争又有了新的进展。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
《上尉的女儿》是俄国作家普希金的短篇小说。高尔基曾赞誉他是“俄罗斯文学之父”。
小说讲述了一个富家少爷彼得鲁沙去偏远地区参军的经历。彼得鲁沙爱上了上尉的女儿玛莎。玛莎是个羞涩的女孩,面色红润,胆子小,连鞭炮声都害怕。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叙述了彼得鲁沙去偏远地区的经历。他的在途中遇到了的教他打球的佐林、给他做向导的普加乔夫在他后来遇到危险的时候帮助了他。
彼得鲁沙看似一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守信用、善良、机智、勇敢、痴情的的人。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优良的品质让他在绝境中化险为夷。
当边塞发生战乱后,上尉和他的夫人英勇牺牲,留下柔弱的女儿玛莎。玛莎的命运让人担忧,不仅牵动着彼得鲁沙的心,也让我担心。彼得鲁沙只有三天的时间营救玛莎。三天之后玛莎就要被迫嫁给一个大坏蛋了。彼得鲁沙找不到援军,只好孤身深入虎穴。比较幸运的是他曾经的向导帮助了他救出了玛莎。他带着玛莎走了。在途中,他遇到了佐林。在佐林的帮助下,他把玛莎送回他的父母所在的农庄里,他继续留在军队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故事到这里似乎结束了。上尉的女儿除了具备羞涩、坚贞不渝的优秀品格外,没有显现出特别的地方。
就在彼得鲁沙就要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因为在战乱时期受到叛军首领的优待,被怀疑是奸细。那个叛军首领就是彼得鲁沙在大雪中迷路时的向导。彼得鲁沙给了他一件兔皮袄子表示感谢。就是那件兔皮袄子救了他和玛莎。彼得鲁沙不愿意牵连玛莎,没有说出实情,即将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玛莎为了救出彼得鲁沙,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她孤身去了女皇,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女皇不仅写了亲笔信释放彼得鲁沙,还帮助了玛莎重建家园。
从此以后,玛莎和彼得鲁沙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直到老。
普希金用极其浪漫的笔法叙述了彼得鲁沙的传奇经历。因为他的善良、正直、勇敢,赢得了叛军首领的尊重,从而化险为夷。玛莎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能够坚贞不屈、等到恋人出现是一大奇迹,她在散步时能遇到女皇又是一大奇遇。正是因为这些看似不可能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让彼得鲁沙和玛莎一次次化险为夷,直至获得幸福。
彼得鲁沙没有嫌贫爱富,没有嫌弃玛莎家庭贫困,也没有畏惧危险,救出了玛莎。历经磨难的玛莎从一个柔弱胆小的女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为彼得鲁沙洗清了冤屈。
普希金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他所叙述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魄,推动着读者去读完他的故事。
读完了《上尉的女儿》,我意犹未尽,又忍不住读他的另外一篇小说:《暴风雪》。这篇小说依然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结局依然是大团圆结局。
我喜欢这样的大团圆的结局。人生苦短,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浪漫的故事而显得绵远悠长,有了一丝丝的甜。有了这一丝丝的甜,才不觉得人生太苦。
哈德卡斯尔上尉的读后感怎么写?
《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的一部重要且篇幅最长的小说,书描写了一对恋人,在普加乔夫领导下的哥萨克革命的烽烟中,悲欢离合的故事。
书中主人公玛莎是塞司令官的独生女儿,温柔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坚毅果断的心。双亲被起义军所杀,她坚强的活了下来。为救情人彼得卢沙,更鼓起勇气面奏凯瑟琳女皇,终于使女皇赦免了他。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玛莎的双亲被起义军所杀,她仍然坚强的活了下来,她与命运作斗争的的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钦佩。
普希金用他那支笔,把书中人物描写得非常形象:玛莎坚强温柔,彼得卢沙正直热情,萨威里其忠实尽心,普加乔夫顽强起义,士伐勃林聪明阴险……
这本书教我学会坚强,与命运作斗争。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努力坚持,要为人忠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能轻信别人,学会分辨真话和假话,做事要大胆……
如果有时间,我会把这本书多读几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相信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收获。
篇二:上尉的女儿读后感
《上尉的女儿》在普希金的全部作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以同情的笔调叙述了18 世纪俄国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最早介绍到我国来的俄国文学作品。果戈理说它是“俄罗斯最优秀的一部叙事作品”。
我读完这本书,深深的被普加乔夫行为和人格深深感动,我认为他在这几方面令我佩服。
一、普加乔夫是一位知恩图报的的人。
格里涅夫到白山要塞就职,中途为暴风雪所阻,巧遇落难的普加乔夫并与他结识,最后分别时格里涅夫送给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后来,普加乔夫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白山要塞,当普加乔夫下令要绞杀格里涅夫时,萨威里奇前求救。普加乔夫这才认出格里涅夫,是那个在旅店送兔皮袄给他的年轻军官,普加乔夫很重旧情,把他释放,并成全他与玛丽娅的婚事。
二、酷爱自由、宁折不弯的英雄本色。
当格里涅夫好意劝普加乔夫及早去央求女皇的赦免时,普加乔夫给他讲了乌鸦与老鹰的故事,“与其吃死尸活三百年,不如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鲜血”,赞扬鹰的自由和勇敢,其实这也表现了普加乔夫渴望自由和献身伟大的事业的理想。
三、具有正义感和对不公正行为的憎恶。
当格里涅夫向他揭发他手下有欺辱孤女的行为时,他怒不可竭,声色俱厉的说:“我要他知道,我会怎样收拾那些专横跋扈、任意欺辱百姓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领导这场农民起义。也正因为如此,起义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总之,我认为普加乔夫是一位重友情、具有正义感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这次农民运动对俄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农奴制的废除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
当时,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关系行将崩溃,资本主义关系日趋形成。贵族和专制国家不断加强农奴制压迫,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抗议。这次农民战争的主要动力是农民,此外,哥萨克劳动阶层和矿业工人也参加了这一运动。闻风举义的还有巴什基尔人、鞑靼人、加尔梅克人及伏尔加河中下游左岸地区的其他非俄罗斯民族。在战争爆发前不久的1771年,莫斯科爆发了市民下层群众的起义。1772年,雅伊克哥萨克奋起反抗哥萨克上层分子,同年,伏尔加河和顿河哥萨克镇里也发生了骚动。叶卡捷琳娜二世政府依仗军事力量,勉强地驾驭着庞大帝国内蒙受压迫的各族人民。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使国内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日益沉重的负担加深了劳苦大众的不满。
1773年9月17日,顿河哥萨克人普加乔夫冒称皇帝彼得三世,聚集起一支由80名雅伊克哥萨克组成的队伍,并且发表了一道文告,宣布将古时哥萨克人享有的优惠与特权赐给曾在雅伊克军中服役的哥萨克人、鞑靼人和加尔梅克人。9月18日,起义军抵近设防坚固的雅伊克镇,因无火炮而放弃了强攻,留下部分部队对其实施围困。普加乔夫率其余队伍向俄罗斯东南部的主要行政与军事战略中心——奥伦堡进军。农民、雅伊克哥萨克、逃亡士兵、鞑靼人、哈萨克人、加尔梅克人和乌拉尔各厂矿工人纷纷自愿参加起义军,普加乔夫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在归降普加乔夫的各要塞里,起义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粮食。
10月5日,普加乔夫的队伍开始了持续约6个月之久的奥伦堡围攻战。为了镇压农民战争并增援奥伦堡,政府派出了以卡拉少将为首的讨伐队,但在11月7~9日尤泽耶瓦村附近的战斗中,被奥夫钦尼科夫和奇卡统率的起义军击溃。11月间,由西伯利亚和辛比尔斯克派往起义地区的政府军也被击败。普加乔夫所在地别尔达庄成为农民战争的中心,来自俄国各地的自愿者云集于此。
1773年12月,普加乔夫在奥伦堡附近已拥有约2.5万人和86门火炮。农民战争席卷了甫乌拉尔、阿斯特拉罕和喀山两省的大部分地区、西西伯利亚和西哈萨克斯坦各地。以阿尔斯拉诺夫和尤拉耶夫为首的巴什基里亚人民也揭竿而起。在叶卡特琳堡、车里雅宾斯克、萨马拉、斯塔夫罗波尔、孔古尔和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雅伊克镇等地附近,出现了许多由杰出的军事首领领导的大的起义中心。普加乔夫统率的主力部队是起义者的主要军事力量。
普加乔夫作为一名旧军人,极力加强其军队的军事组织。军队由团组成,团又分成中尉或大尉指挥的连。军官由圈会选举。许多团、连是按社会特征、民族特征或乡土特征编成的。主力部队和各团都有旗帜,上面写着普加乔夫指令中的口号。起义者在别尔达庄的大本营附近学习军事:劈刺、枪炮射击、挖地道、埋雷、挖战壕,等等。普加乔夫及其统领们曾试图在各团与各支队间实施协同作战,组织过侦察,并力求加强纪律性。为了表彰作战有功者,颁发过奖章,这些奖章是用银质卢布和沙皇的勋章制成的。
1773年11月,为了领导起义,普加乔夫建立了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774年8月底之前一直起作用。军事委员会的成员有:维托什诺夫、希加耶夫、特沃洛戈夫、波奇塔林、戈尔什科夫等人。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各个独立支队的行动、组织乌拉尔各工厂的武器制造、向起义军补充人员、供给粮秣和武器、同抢劫行为作斗争,等等。除担负军事组织职责外,军事委员会还执行行政司法职能。奥夫钦尼科夫是这次农民战争中颇有才干的统领之一,他领导的出征办公厅是普加乔夫的参谋部,主力部队的战斗行动由普加乔夫亲自指挥。所有作战行动都是在普加乔夫直接领导下拟订和详细制定的。主力部队有一套以哥萨克军事组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严密机构。起义军作战力量的核心是哥萨克,但哥萨克部队中有多半是未谙军事的农民和厂矿工人。起义军装备低劣,主要是冷兵器和弓箭;枪、炮较少。
这次农民战争具有地方局限性、地域分散性、自发性和无组织性的特点,也就是带有封建社会时期历次农民运动所固有的各种弱点。缺乏统一的战略计划,与独立起义地区的联系薄弱,这使普加乔夫和军事委员会不能对整个国土上的起义运动实施领导,各独立起义中心缺乏统一领导。普加乔夫只顾围攻奥伦堡和雅伊克镇,放弃了向伏尔加河流域的进军,那里的人民曾准备支持他,结果使农民战争的战略基地局限在俄罗斯帝国的东南部地区,使叶卡捷琳娜二世赢得了动员兵力的时间。
沙皇政府用地方部队镇压起义的企图落空后,遂于1773年12月派遣比比科夫上将率领讨伐军前去对付普加乔夫的起义军。由于得不到正在徒劳地围攻奥伦堡的普加乔夫主力部队的援助,一些分散的并装备低劣的起义支队在萨马拉和孔古尔附近失败受损。直到布祖卢克斯卡亚失守之后,普加乔夫才从奥伦堡附近撤出部分兵力,以图阻止沙皇军队的继续推进。但是,1774年3月22日在塔季谢瓦要塞附近,其主力部队在持续6个多小时的总决战中败于政府军,约有2000人阵亡,4000人受伤被俘,损失了全部火炮。3月24日,起义军另一支队伍在乌法附近被米赫尔松中校的讨伐军击溃,接着,奇卡和赫洛普沙被俘。普加乔夫撤离别尔达庄并放弃了对奥伦堡的围攻。
1774年4月1日,他与讨伐军在萨克马拉镇附近再次交战,但又遭失败,并失去了一些最亲密的助手,他们都被俘虏。普加乔夫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冲出重围,在乌拉尔山中隐藏起来。到1774年4月中旬,各大起义中心虽然都被摧毁,但是,萨拉瓦特·尤拉耶夫、别洛博罗多夫、奥夫钦尼科夫的队伍均仍分别在巴什基里亚、叶卡特琳堡附近及奥伦堡边区积极活动着。
1774年4月,农民战争的第二阶段开始。普加乔夫在乌拉尔各厂矿和巴什基里亚境内招募了一支新军,遂于1774年5月5日率部5000人占领了马格尼特要塞并与别洛博罗多夫和奥夫钦尼科夫的队伍会合。起义军溯雅伊克河而上,于5月19日攻下特罗伊茨克要塞。但在5月21日起义军被击败,普加乔夫被迫撤到乌拉尔草原。政府军在追击起义者时,多次将其击溃,但是,普加乔夫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终于摆脱了追击者,使部队主力免于全歼。由于农民、工人、巴什基尔人的参加,起义队伍不断得到补充。到1774年6月中旬前,普加乔夫被逐出乌拉尔厂矿地区。他率所部前出到伏尔加河,以图实现以前预定的进军莫斯科的计划。1774年7月12日,起义者经强攻占领了喀山,但未能攻克守军残部防御的设防坚固的内城。米赫尔松率部及时赶来援救内城守军,经过阿尔斯克原野的浴血鏖战后,于7月15日击溃起义军,起义军约2000人阵亡,5000人被俘。在这次战斗中,农民战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别洛博罗多夫及其所部一起被俘。为了摆脱追击,普加乔夫带着一支小部队渡抵伏尔加河右岸。农民战争的第二阶段至此结束。在此期间,许多事件主要发生在乌拉尔境内和乌拉尔山区。
第三阶段的起义更加蓬勃高涨。它得到伏尔加河流域的农奴和各民族——鞑靼人、楚瓦什人、莫尔多瓦人、马里人、米舍尔亚克人的广泛支持。拥有成千上万名战士的农民游击队也自发地相继建立起来。起义运动席卷了伏尔加河流域大多数县并向莫斯科省边界蔓延,直接威胁着莫斯科,该市下层居民、作坊的工人和贵族的奴仆也纷纷骚动。然而,普加乔夫在这一时期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他放弃了向莫斯科的进军,离开了农民运动规模最大的地区转而南进,以图在顿河得到哥萨克补充后再向俄罗斯中心地区进军。南进途中,普加乔夫的队伍到处得到平民的支持。1774年7月20日,普加乔夫占领了库尔梅什,后又于是月23、27日,8月2、4、6日分别占领了阿拉特尔、萨兰斯克、奔萨、彼得罗夫斯克、萨拉托夫。但是,这个时期农民起义运动的地方局限性和分散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起义农民在本乡本县行动时通常是积极的,但到邻县时就不再斗争了。1774年8月,叶卡捷琳娜二世为镇压农民战争派出了大批军队——骑兵团和步兵团多达20个,此外还有哥萨克部队和贵族义勇军。普加乔夫被讨伐军逼迫着退向黑崖。8月25日,在萨尔尼科夫渔站附近,展开了这次农民战争的最后一次鏖战。由于一小撮谋叛者——雅伊克哥萨克头人的背叛行为,刚一开战,起义军就失去了火炮并被击败。普加乔夫带领一支小队伍退到伏尔加河左岸草原,在那里被叛徒们捉住并交给了政府。在雅伊克镇、辛比尔斯克和莫斯科对普加乔夫及其战友进行了审讯。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佩尔菲利耶夫、希加耶夫、帕杜罗夫、托尔诺夫在莫斯科的博洛托广场被处死。奇卡于1775年2月在乌法被处决。数千名起义参加者或遭鞭笞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失败了。失败的根源在于运动的自发性和分散性及其领导者缺乏明确的斗争纲领。普加乔夫及其拥护者是群众的君主专制思想意识的表达者,他们反对地主,但却拥护“好沙皇”。这是天真的君主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形成这种思想的基础则是俄国农村的宗法制度。
统治阶级和国家以正规军队、行政和警察机构、财政、教会和管理国家的历代经验来对付人民的自发性暴动。在这次农民战争中,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表现出非凡的英勇气概和果敢精神,从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组织者和卓有才干的军事指挥员。
这次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进步作用。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已作为沙俄时期人民群众为摆脱农奴制的压迫而进行英勇斗争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载入史册。1773~1775年的农民战争,无论在力量、团结、阶级划分、组织成分与觉悟程度方面,还是在社会口号的明确程度和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方面,均超过以前的所有农民战争。人民虽然遭到失败,但却获得了进行革命斗争的经验。这次农民战争使人民对封建制度不可破除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加速了地主专制制度的崩溃。在这次农民战争实例的影响下,18~19世纪的俄国农民阶级斗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