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寻变 与域外教育面对面》(《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19 13:33: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哈佛问学录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哈佛问学录》是一本由【美】张凤,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

读后感《寻变 与域外教育面对面》(《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

哈佛问学录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哈佛问学录》是一本由【美】张凤 著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48,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一):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

《哈佛问学录》中所写到的学者基本上都是有哈佛学位或曾在(正在)哈佛任教的中国学人,如杨联升、赵如兰、张光直、杜维明、余英时、高友工、李远哲、郑洪、叶嘉莹、陈幼石、王德威、郑培凯、陆惠风、李欧梵等,即便是那些没有在哈佛就学和任教经历的学人,如夏志清、孙康宜、台益坚、傅伟勋等,也因与张凤的个人交往和在哈佛参加学术活动而与哈佛有了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些海外学人虽然学术领域各有侧重,但在以哈佛为代表的西方学术重镇弘扬东方文化、传播中国文明这一点上却殊途同归。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杰出的东方学人不但与哈佛的其他学者一起共同铸就了哈佛的辉煌,而且他们本身已成为哈佛传奇和哈佛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无疑使哈佛大学与中国有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哈佛大学的中国缘还不只是有来自中国的华人学者在哈佛任教,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哈佛大学功不可没,为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赵元任、胡适、梅光迪、陈寅恪、汤用彤、吴宓、李济、梁实秋、胡先骁、林语堂、任叔永、陈衡哲、丁文江、洪深以及当代著名学者周一良、范存忠、贺麟、余英时、许倬云等,都曾受到过哈佛的知识洗礼。他们对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无疑与取自哈佛的思想和知识资源密切相关。

当然,哈佛大学影响了中国,中国也影响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与中国结缘的方式并不是单向的。早在1879年,中国学者戈鲲化就受聘哈佛大学,在“哈佛学院教习官话”,有时为哈佛的洋教授“特别开诗文讲授”。后来建立的哈佛-燕京学社,在密切中美大学交流的同时,也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提供了一个学术平台。在近代以来中国输入和输出文化的过程中,哈佛大学当为其中的重要媒介,并绵延不绝,以至于今。(选自南京大学刘俊教授的评论)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二):一代大师的哈佛情缘

一代大师的哈佛情缘-评《哈佛问学录》

初识夏志清先生(1921-2021年)是因为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夏先生的《感时忧国》,因为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愿尽自己一己之力来改变中国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的这种坚持,使得现代文学在国际汉学界拓出一片天地。夏先生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论中国文学》、《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谈文艺·忆师友》《爱情、社会、小说》等和《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等散文。因为张爱玲的文学贡献逐步被挖掘,夏先生因为与张爱玲的交情也进一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另外一位渐渐映入眼帘的女作家就是叶嘉莹女士(1924年生于北京,现任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是因为2021年9月份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是当今中国古典诗词讲坛影响最大、绝无仅有的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因为一本书,再次认识这一个人。以前仅仅是在很多地方看过叶嘉莹教授的只言片语,然而在叶老师的笔下,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拓古诗词的现代观,这一点,对我感触颇深。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夏先生曾经受邀去哈佛大学讲过学,叶嘉莹女士曾经执教于哈佛大学,这两个人曲折坎坷的一生,竟然都与哈佛大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身虽在外,情系祖国,才有这些感动国人的传世作品。

在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哈佛问学录》的作者美籍华人作家张凤女士的笔下,我们可以走近一睹大师们的风采。在她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或许仅仅是根据她曾经接触到的一些华人作家或者科学家们的一些生平事宜,带领着我们可以近处一窥这些名人的真实。

张凤女士,密歇根州大学的历史硕士,曾跟随着自己任哈佛大学核磁共振实验室和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的先生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并且任职西方汉学研究的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现为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另担任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并且她在哈佛期间,借地利人和之便,得以与哈佛文理各科教授时相往还,并且与前来哈佛客座或访问的学者也有求教交流机会,所以她得以写下来自己与各位大师们的所见所闻,甚至于就其学术成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文化感、民族性,为近年来少有的有创见的作家,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关于哈佛的作品。

这本书里面包括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当代名人,同时也是台湾“中研院”院士的一些人,比如汉学名师杨联升教授(一怀孤月映清流),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叫我如何不想他),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启发汉学的中国考古文明),首开哈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王德威教授(如此繁华),感时忧国的小说史家夏志清教授(改变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高能物理专家郑洪教授(红尘里的黑尊,同时在他1978年41岁时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时,也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和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教授(黄金岁月,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等等。张凤女士用自己细腻的笔触,从民国大师到当代新锐,书写出自己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的美好时光。

用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及哲学与儒学研究客座教授杜维明的话说就是,“张凤女士带着深情,怀着厚意,用褒而不贬的热笔替一群在海外为“文化中国”招魂而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的智识分子,绘制了一副具体画像”。甚至于在有些大师的生平对话中,张凤女士从自己与他们接触的点点滴滴之处来写,还原一个大师的常人面貌。

这本书中还有另一群特殊的群体人物,他们同样都是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教授,包括解读城市现代性、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教授李欧梵先生(铁屋中的呐喊),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惠仪女士(她主要进行明清文学的审美风尚与女性研究),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女士(她注重古典与现代的学术及诗情),剑桥新语社创办人陆惠风教授(欲识乾坤造化心)和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教授(他曾与张爱玲女士因为绣荷包而结下缘分,并且热衷于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张凤女士用独具慧眼的气魄和创见翔实记述了教授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学术成就等,着力呈现这些大师个人经历中富有人情味的片断,见证了他们在异乡撒播汉学种子的努力和对中国文化深沉而庄严的爱。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到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汪悦进及他谈《红高粱》,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他重视研究中国之美典与审美态度),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古诗词融汇古今,卓然有成),孙康宜教授的古典文学研究与生命情怀,创办《女性人》杂志的陈幼石教授,鹿桥吴讷孙教授的艺术史和文学深思(《未央歌》歌未央),诗人郑培凯教授(他主要论中国文化与史学意识),探索生命哲学的傅伟勋教授(他致力于探索生爱死与生死智慧),台益坚教授谈戏剧(他主要讨论近代戏剧和表演艺术的还本归原),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裘开明博士(他是美国东亚图书馆第一位华裔馆长),哈佛1879年首聘中文教师戈鲲化(他曾是穿着清朝的官袍赴美教学的第一人),正是这些人,将中国的古典和文化带给世界,带给世界文化的巅峰——哈佛大学。

本书附录记载了哈佛燕京学社的的缘起以及其汉学贡献,以及哈佛的理科人物的掠影,甚至于哈佛大学曾经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甚至于还有哈佛三百七十五周年庆的一些散记。

张凤女士学的是历史,具有史家天生的使命感,她以其独特的经验,撷取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展示了哈佛大学三十多年的一些中国文化和科学研究的一些思想史。重要的是,在那些关键的时刻,她都存在,这种存在恰恰是最弥足珍贵的,并且它们都足够真实亲近。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email protected]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三):那些在哈佛授业求知的海外华人

说起哈佛大学,绝对是我们读书时代多少学者渴望而又止于无望的问学学府。一座举世闻名,影响着379年的求知探索的大学,影响所及,人才济济,精英辈出。并且还将延续下去。随着文化全球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漂洋过海来到哈佛,求学问知。不仅如此,更有相当多的国内华人在哈佛大学里传道授业,在为哈佛大学走向国际化做出极大的贡献,为东方文化的输出,为中华博大精深的知识传播,做出着重要的推广作用。

《哈佛问学录》正是讲述了在哈佛大学传道授业的20多位哈佛大学教授的出身经历,学术观点,以及他们在哈佛大学里做出的成就和所取得的荣誉。诸如:汉学名师杨联升教授,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鐄教授,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与张爱玲-----等众多领域上享有名望,颇有建树在哈佛大学任职的教授。他们有人在哈佛传授知识短的也有数十载,长的奉献一生。更有受邀到哈佛访问演讲的学术人物。

作者张凤是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任职二十多年,对哈佛汉学人物近百年的文化思想深有研究,本书就是通过讲诉20多位哈佛大学教授人物的研究,概况了哈佛大学三十多年的传记文化思想史研究。让我饶有意想不到的是,书中更是附上了所讲述的教授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教授们的诗歌。我是个平时也喜欢阅读诗歌的人,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叶嘉莹教授和郑培凯教授的更是欣赏。

书中各章不仅讲述了各个教授的专业学长和人生历程,还有对知识的渴望和不停追求,极具可读性。这本书更让我了解到海外华人生活的另一面。问学无止境,授业也无涯。不仅让桃李满天下,更是学习研究路途上前瞻的求知者。作者从民国大家到当代新锐,受邀演讲名师的评介,书写了哈佛华人精英对中国文化深沉而庄严的爱。

——转载须经本人授权,转载请豆油本人。谢谢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四):汉学群星闪耀哈佛

哈佛大学世界闻名,人文荟萃,结集了一批重量级的导师,其中有不少中国学者的身影。叶嘉莹、赵如兰、李欧梵、夏志清、张光直、王德威、杜维明、孙康宜……真可谓群星闪耀,这些星光汇入一本书,名叫《哈佛问学录》。

作者张凤在哈佛燕京大学图书馆任职二十五年,她的夫婿黄绍光博士长期担任哈佛核磁共振实验室和贵重仪器中心主任,俩口子在哈佛生活三十余年,张凤得以与哈佛大学的中国学者相交,而与前来哈佛客座或访问的学者,亦有许多求教交流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汇成《哈佛问学录》一书。

首篇《一怀孤月映清流》,说的是汉学名师杨联升教授。岁暮天寒,追思忆往。哈佛大学举行杨联升先生追悼仪式。他的一生如纪录片在张凤笔下缓缓展开,他的家庭、他的交友情况,他的学术成就。张凤尤其强调了杨先生钻研政治、但不涉及政治的态度。她认为,杨先生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正是中国思想界从“五四运动” *** 荡漾的救亡时期变得日趋成熟,转而着眼于对中国文化深沉反思的阶段。由于战乱,杨先生不得不改变初衷,托身于宁静的哈佛校园,以另一种方式来完成他的使命。这一转变虽未必符合他当年师友陈寅恪、胡适的处世之道,但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形势发展确如张凤所言,如今哈佛汉学成就之高,正是杨联升等老一代学人东学西渐、播撒文化种子的成果。斯人虽逝,一点点星火却化成了燃烧的火把,照亮哈佛中国学人共同的心迹路程。

贺赵元任夫妇金婚,杨联升作《子弟书》。“金樽酒满贺新婚,三生石上良缘分。一位是双修福慧仁山公孙女,一位是管领 *** 瓯北公后人……打碎了泥人儿,把水泥和合,重捏成男女,你有我,我有你……果然是,各有千秋,平分春色,春色二十分……”这一首打鼓词,杨先生亲唱并制成录音带,想来当日必定引出满堂欢笑,难得这段小词还镶嵌了不少典故,《红楼梦》、元曲“我侬词”、苏轼《水龙吟》,寥寥几句言笑晏晏,点明了赵先生夫妇的身世、伉俪情深以及学问的各有千秋,杨联升先生的汉学功底足见一斑。

少女叶嘉莹的闺阁风姿令人爱慕。叶先生出身满族书香世家,祖先是叶赫地区纳兰氏,与清代才子纳兰性德是同一族。叶先生说,“我是关在大门里长大的”,庭院深深,春锁闺愁,窗下有个花圃,还有修竹数丛,“弥漫着诗词意境”的氛围渐渐浸淫了一颗诗心,染得一身风情雅致,却又不为古风所拘,后来又受了西洋教育,成了学贯中西秀外慧中的雅致女子。书里最后收录有叶嘉莹90岁时寿辰的彩照,观之情不自禁感叹:老了老了,还是美女啊!

张凤对青年学者田晓菲的大学回忆更是情深意切。生于1971年的田教授是这本书最小的“小字辈”。不同于书写其他师友时漫溢的崇敬之情,谈及田晓菲,张凤多了几分呵护和爱怜。描述田晓菲求学北大,不是着墨于她的刻苦,而是一个亭亭少女面对广阔世界的凄惶不安。再到后来田晓菲孤身赴美读书,全身心地投入中国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且觅得佳婿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张凤舒了一口气,那个柔弱无依的小女孩儿终于长大了。

读这本书,大师们做学问的执着态度令人感佩。世界很复杂,他们花了很多年的工夫去做学问,才可以把世界看得这么简单,我们也应当老老实实地作学问,静心求索。

张光直先生甘守清寂。当年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第一届招生,只有5人考取,后来又转走了两个,是不折不扣的“大冷门”,然而张先生却坚持了下来。如今考古人类学如繁花盛开,张先生功不可没。更为重要的是,张光直是一位杰出的“架桥人”,他把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介绍到了西方,又把西方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带到了中国,为中西方考古学的接轨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张光直之前,中国的考古学几乎不被西方学界所承认,张先生可谓是改变这一局面的第一人。而他晚年深受帕金森症折磨而教学不辍,尤其让人可叹可佩。

陈幼石教授不拘成见。陈教授执着于女性研究,她与李昂等人创办的《女性人》杂志在北美影响极大,引起热议。因为陈幼石强调独立思考,杂志锋芒毕露锐意进取,不仅直指社会习俗中压迫女性的各种陋习,更剖析社会某些机构如何运用截然不同的性质规范及言辞,来剥夺他人不同意的权益。她拒绝成套的话语模式,比如,她批评把张爱玲的日常生活传奇化是一种对女性的“架空”。她的文章多样创新且理性深刻,如张凤所说,“大家都承认陈教授的思路难以学习”。

郑培凯先生博学多才。左手诗歌、右手史学,郑培凯先生可谓是学贯中西的又一典范。郑先生回忆小时家中没有多少书,除了几本古典著作及一套《资治通鉴》及《续通鉴》,其余就是一些母亲买给他的青少年读物。他如饥似渴地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取能量,后来在中学期间又对法国象征派兴趣极浓,此后在台大外文系他开始热衷于前卫性实验剧场,再后来又赴美攻读史学。他先后受教于朱立民、叶嘉莹、周梦蝶、余光中、史景迁等诸位恩师,广泛的兴趣让他在各个领域自如穿梭,在中国艺术史和晚明文化研究方面尤其影响甚广。张凤引用朱熹的对联赞美他:“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

本书所论及的中国学人,大多出生于20世纪上半叶,深厚的国学素养锻造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君子不器,气度翩然,且欧风美雨的洗礼,让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充满洞见。我们赞慕他们的才学品德,追忆他们的大家风范,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点是,这与哈佛提供的良好环境密不可分。

哈佛校旗以红做底,中央印有盾形的黄色校徽,里边写着拉丁字“VERITAS”,意谓“真理”,这是哈佛自1643年以来的校训。我国哲学家贺麟在1929年的《哈佛日记》中写道:“以后务须随时随地牺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内心自由和selfrespect(自尊心),要无一时忘掉了以诚待物,更要无一时忘掉了求真理说真理的使命。”贺麟那个时候的中国学人对哈佛精神的体悟,与本书的后来者并无二致。哈佛还有“费正清中心”等汉学研究机构,以及一大批知名的汉学专家,对于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哈佛功莫大焉。

蔡元培先生曾说,他所强调的“大学”,是“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作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对真理的追求,是一切好的大学的宗旨,也是一切好的学人的向往。

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五):一本书读懂哈佛里的中国文化 —读《哈佛问学录》

哈佛大学是举世闻名的学术重镇,在哈佛大学的众多高峰里,同样有中华文化的一席之地。大家所熟知的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叶嘉莹先生的诗词研究就是明证。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美籍华人作家张凤女士的《哈佛问学录》就是带领我们走进“冰山”下的广阔“文化世界”的绝佳范本。

《哈佛问学录》为24位哈佛华人教授作传,但是这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或者说要高于一般的传记。如同杜维明教授在序言里提及的,这本书采用的笔法,既非紧扣文本的学术批评,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题人物,而是通过和每个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逐字逐句的阅读有关文献,再加上“寻觅根苗”的思索,才逐渐勾勒成篇的。所以这本书实际有三种读法。

一种读法是“了解生平”的读法。这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传记”,作者在哈佛工作多年,所采用的数据、所记录的人物点滴都是可信度极高“信史”;第二种是“故事”的读法。书中有很多大名鼎鼎学者的趣闻轶事、生活细节,如叶嘉莹教授曾经历的苦难和苦闷,夏志清先生丰富的业余生活等等;第三种是“学术研究”的读法。这本书对于各位“传主”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脉络了如指掌,并且通过严肃而活泼的方式展现出来,完全可以作为读者学术研究的参考书。

当然,读后的益处绝不仅限于此。正如作者所说,“哈佛的华人精英都非常积极看待他们的人生,写到他们的人生经历,就会觉得我们个人的所谓痛苦太轻”。这本书在让我们对于哈佛大学校园里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有一个“全景式”扫描基础上,还让读者懂得,坚强面对人生中的逆境,是哈佛的中国学者呈现出来的重要风貌,深沉博大的中国文化是他们超越痛苦的智慧,这对于国内的学人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张凤女士是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以及纽英伦作协会长,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多部与哈佛相关的作品。这部《哈佛问学录》作为作者最新出版的一部力作,让中文世界的读者更多地了解汉学在哈佛大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转载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六):追怀大师

前几年我曾被一套书吸引。书名是《南渡北归》,作者岳南。

之所以提到那一套书,主要是因为它展示了我么多年来在灵魂深处一直在寻找的一些故事。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南渡北归,唯有这一次让我特别挂心。在这次南渡北归中,中华儿女被日本人打醒了,很多历史学家被迫离开大陆去台湾了,还有令人痛心的,我们失去了一代大师(们)。

鲁迅、傅斯年、陈寅恪、胡适、李济、梁启超、赵元任……我们看着大师的背影远去,那个时代再也回不来了。

我曾为此感到伤心!

近来,美籍华人张凤老师推出新作《哈佛问学录》,这本书再次让我看到了大师的背影,忽远忽近。

如果说《南渡北归》更倾向于历史述说的话,《哈佛问学录》则是对大师们的生活写照。这种类似于传记的叙事,至少打动了我。我的感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我一直为那么多大师的离去而感到担忧,但张凤老师在《哈佛问学录》中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种希冀——大师们(的灵魂)还活着;

2) 《哈佛问学录》里面的很多大师,他们的故事并未在我之前的阅读中了解过;

3) 所提及的大师们,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但是又将目前引回大陆,值得骄傲!

张凤老师笔到之处,有汉学家杨联升、音乐家赵如兰、考古学家张光直、儒学家杜维明、现代文学家李欧梵、王德威等。一方面,这些大师承袭了鲁迅辈的勇气与毅力,同时,还推进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此外,《哈佛问学录》集结的故事以哈佛最高学府为中心,向台湾、大陆、香港、欧洲及其他地方辐射,娓娓道来,亦不乏雅趣的故事。

当今,我们总是怀疑大师是否存在,存在的话是否还是“大师”,他们的境界如何……现在我明白,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师,他们刻下的烙印一定会熠熠生辉。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枝,我们还得怀抱至诚之心,走近她,并将她介绍给全世界。想想,我们目前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这么想来,或许中国的年轻有为之士还是会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做出一些贡献的。当然,回到《哈佛问学录》本身,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它的贡献在将那些传承者的故事传递给我们。

让我们一起感谢大师,也感谢作者!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七):对当代旅美学人“所学所思所感所行的关切”

张凤女士的《哈佛问学录》是因对一批当代旅美学人“所学所思所感所行的关切”,而加以引介论述的文集。这本文集所采的笔法,既非扣紧文本的学术批评,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题人物,而是通过和每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逐字逐句地阅读有关文献,再加上“寻觅根苗”的思索,让心影渐有雏形才勾勒成篇章的。

自从1982年,学历史出身而偏好文学的张凤和夫婿黄绍光博士迁居剑桥一带以来,她即苦心于笔耕开拓人文天地,并借方块汉字建构自淑淑人的文化事业。张凤选择了一批文史哲工作者为书写和评介的对象,与其说是对海内外媒体特别重视政治和企业人物(不必提明星和歌星)的反应,毋宁说是为自己提供了一吐胸中块垒的园地。我们这批乐观其成的学人对象,为她的热忱、敬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动,也都感到能和一位有志趣投身人文领域的道友谈天、谈心或通信,不是责任而是欣然的承诺。

多年来因为李欧梵教授,以及现在王德威教授、张凤女士召集主持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郑培凯教授和我们主持的中国文化研讨会(原《九州学刊》)年会及哈佛儒学研讨会,赵如兰教授和陆惠风教授做东(张凤联络)的剑桥新语,还有张凤创会的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及通过 *** 士顿区中华文化协会安排召集的艺文小集等,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

《哈佛问学录》生动地刻画了协力使哈佛大学成为“人和”胜境的一批求道者的学思历程。我们不能改变新英格兰的严冬和酷暑,我们虽然希望面向大西洋的美国历史发源地可以为东亚文明的再生创造契机,但我们有自知之明,真正塑造剑桥话语的是现代西方的启蒙心态。

不过,如果我们真像张凤描写的那样(她带着深情,怀着厚意,用褒而不贬的热笔替一群在海外为“文化中国”招魂而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的智识分子,绘制了一幅具体图像),我们的“想象社群”也许在花果飘零之后还有一线“灵根再植”的生机!

《哈佛问学录》读后感(八):学术因缘的结集

哈佛大学是举世闻名的学术重镇之一,也是美国常春藤八大盟校的龙头老大。

自1636年建校以来,哈佛大学培育无数人才,堪称人文荟萃、精英辈出。近百年来,更有众多华人学者在此传道授业,或研究讲学。他们的所思所见,不仅为这座学府倍添光彩,也为20世纪中美文化交流写下重要篇章。

张凤跟随到哈佛任核磁共振实验室和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的先生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并在西方汉学研究的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任职二十五年,借地利人和之便,得以与哈佛文理各科教授时相往还,而与前来哈佛客座或访问的学者,亦多有求教交流机会。本书各章,即为这些学术因缘的结集。每位学者不止畅叙他们的专业所长,也兼及个人治学历程的省思。如李欧梵教授谈城市现代性,孙康宜教授谈女性学者与女性研究的互动关系,等等。张凤对各个学派及学者都做了专精的研究,再经各位亲阅授权发表,每一篇皆严谨呈现学者的面貌风采,深入浅出,鲜活感人,且极具可读性。

当代人物传记,多偏重政商两界;所谈所录,亦囿于一时一地的话题。而《哈佛问学录》则以学者为主要写作对象,以学术思想为论介重点。诚如哈佛校徽“VERITAS”美丽充实所谓,知识的追求、真理的辩证,方是文化建设百年大业的基石。本书现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特为之序。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教育的情调》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教育与教育爱不可分离。第二,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无比重要。第三,好的教育一定离不开教育学反思。篇幅不长的一本书,用很短的时间就能看完,但却给人很大的启发: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师是好老师?教育机智和教育的敏感性又是什么?有特定的模式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吗?
在这本书中,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
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师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比如,在探究事物名称的体验中,孩子们探究并形成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进一步接触世界,并使之成为他们自己的世界。真正的好奇不是问好多好多的问题,是在所问的问题以某种方式返回自我这里,或是当问题被沉寂,好奇的沉寂缠绕和包裹着的时候。握手和口头问候的时刻,是老师与孩子彼此面对面的时刻,每次相遇的时候,与世界的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恳的接触,当我们以双手或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我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着这段时空。
这本书告诉教师,教育之爱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它必须能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师应带着敏感,机智和爱,进入孩子的世界,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以及每个不同情景之下的独特性。教育是一门复杂细腻的学问,是一门面向"生命事实"的学问。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1

  早在去年十月份之时,我就通过朋友的推荐购买了窦桂梅老师的《我的教育视界》。窦桂梅是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清华附小校长,是一名独具风格的智慧女性。同时也是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之一,受邀在全国各地讲学、报告,深受广大师生的热爱。以《玫瑰与教育》为代表作的窦特,如今已经将她的教育理念和思路融入于她的多部个人专著之中,影响了一批批教育人、语文人。

  此次翻阅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打造的教育观察类著作《我的教育视界》,记录了窦特游历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日本五国后所写的教育随笔选录,生动地再现了窦特游学五国之后的教育思考和教育现状描述。文中不仅还原了窦特游学五国之时对教育现象的记录,更与中外教育现状来了个大碰撞。当你细细品味之时,会暮然间发现窦特在写一部分文化类随笔时是抱着一种跳出教育的眼光来看待的,而又与教育不可分割。正如窦特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所行之记并不只是为了教育而写,是想用文字记录那段经历,留下些许记忆。有时,我对教育的记录与思考的热情远远没有超越对其他方面的好奇。比如,所到特别之处,不仅仅照一张相,我会摘下一片小叶子,拾起一块小石头作纪念。再比如,以我并不深刻的眼光,写过东渡的鉴真和尚,海明威、赖特、乔丹、莎士比亚、牛津与剑桥的区别,甚至韩国女人与日本的女人的异同。这些看似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也许对教育有所启发。

  有人说:目光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窦特就是如此留心每一个细节,把文化与教育的思考带进笔端,流淌在白纸上,成为她对游学经历的记录。同时,我发现窦特是带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去访学的,更是带着一些共性问题去倾听的。在《英国教育随笔》这一辑中,窦特实地了解了英国学校的管理制度、家长择校问题以及学校自我评估体系等等困扰当前教育制度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更将目光瞄准了教师培训制度和薪资、职称评定制度的构建体系。窦特的目光透过东西方时空隧道,与我国的相关体系进行了一个对比性思考。在思考中,又对一些细节性问题进行了修正。此外,她还留心观察了英国的教会学校办学特色,以一种理性的目光赞颂了优良的教学传统。

  可以说窦特是带着一种文化的目光看待教育世界的。因为在她的眼中牛津和剑桥大学是承载着英国深厚历史文化的圣地。同时也坚信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的流变也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历程。那种文化的体现应当是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的辐射,就如窦特在剑桥大学的康桥上会想起大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样。又如想起莎士比亚,会感慨起整个英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一般。文化的渲染应当就是这样一种情不自禁的力量,渗透进民心。而教育正是随着这种文化的蔓延而日渐明朗,形成一股坚定的风格,继续保持文化的繁荣发展。窦特在书中虽然并没有用过多的词汇来形容所见的一切,但一切竟在不言中。

  在美国教育随笔中,窦特提及了隐形德育,她目光所及之处被美国人的文明有序所惊讶,更被学校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而惊叹。于是,她联想起了清华附小的德育课程,她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在德育口号中生存,要有行动去培养后来人,知不足,然后前进。

  在后面的几辑中,窦特的世界游学之旅同样带给了她很多与教育、与文化有关的思考与感受,有时是一种震撼,有时是一种反省。带着窦特的这份世界眼光,给了我对世界教育的更多期待,也给了我对身边教育的更多细腻化关注。

  《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2

  在未去清华附小学习之前,对窦桂梅老师虽有印象,但并未深刻,但自从有幸参加前往她校观摩学习后,心中对窦校长,特别是她的《玫瑰小语》更是崇拜有佳。今天又拜读了《我的教育视界》这本书,窦桂梅老师域外教育访问的“视界”。感觉“教育视界”确实是一下扩宽了许多。

  一是关于“以学生为本”。现在我国的教育观里就有“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具体如何落实就有待实践了。在这本书里提到三个细节,食堂里校长微笑着和每个学生握手,校长由于我国领导拖课而脸红了,观看学校乐队演出特殊孩子周边有老师或家长陪护,这三个细节虽小,但足以看出“以学生为本”。目前在我国虽然大力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概念,但具体实施也是一大难题,想要做好,更是需要好好筹划一番的,并且需要时间的验证。就像雷夫所说“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而我们应当正处于“以学生为本”摸索的道路上,需要不断的实践,需要时间,需要付出。

  二是关于教师生存状态问题。在我国教师的地位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也是比较受重视的一种职业。美国多数人不愿意当教师,而我国却是有非常多的人想成为教师。也许要感叹中国教师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教师目前的生存状态也并不是那么乐观。教师的地位虽高,不过工资不算高,另外,教师面临的精神压力也是较大的,一方面是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是家长的压力。

  三是关于学生梦想问题。在书中写到了一个校长的办学梦想,就是“培养具有国际感觉的国际人才”,而这位校长也确确实实的在努力了。很多学生上了大学都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从而浑浑噩噩的念完了大学。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从小了解各个行业与职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之努力。

  总之,看了这本书,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国度不同,教育体制也有所不同,对于教师就是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把下代更好的教育成人。

  《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3

  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我的教育世界》我有很深的感触。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窦桂梅老师国外教育考察过程中写下的随笔。虽然是随笔,却在点滴间引发人的思考,如同一泓清泉滋润人心。她在考察之后总是会很快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体现了作者优良的职业习惯。她写的是故事,同时也是故事本身的参与者。

  记得有人说过,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混乱;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分歧;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芜杂。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教育朴素的情怀,保持我们的定力,保持反思批判的精神。

  窦桂梅老师也是在她的出国考察中写出了自己的反思批判。出国访问过程中,不时有她与国内教育教学的比较和思量。在具体情境的观察、体验中,作者对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了深一层的感悟和思考。《让好教师留在课堂上》一文,是作者考察了英国教师的专业要求,并与《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要》中教师专业要求相接应后的所感所悟。在这种相互映照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我们永远修炼!”这样的叙事过程中的理性“沉思”,在文本中有深有浅,有隐有显,时时生发,让人不禁凝神驻足。感知和考察国外学校安全意识及措施时,对我国学校在这方面欠缺的忧思隐然可见。

  作者不仅对我们教育孩子方式的思考,对于教师同样也有。在英国和韩国教育随笔中都有对教师的态度问题。”美国学校推行的“分轨教育”、“标准化考试”对美国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偏见和影响,中国学校采用的各种“分层教育”、“统考统练”把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区别对待也对中国教师、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偏见和影响。

  内尔·诺丁斯博士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把“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把学生和教师的幸福当成教育目的,我们就不会一味追求“标准化考试”,不会把学生分成高低层次区别对待。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成长而不是他们获得高分分流到好班好学校,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都会提高。

  我认为,要想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必须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中学教育不应该只是辅导学生考好大学,我们的中学老师也不应该只是为高考升学率讲课。我们更重要的教育工作是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在本书中我还有印象比较深的是《春天,我们的学生做什么》一节。这关乎学生的创作问题。人从幼儿时期就有创造性的萌芽。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一般来说,幼儿通过各种活动表现他们的创造力,如绘画、音乐、舞蹈、制作和游戏等。

  小学生有较明显的创造性表现,小学生创造性的特点表现在独立性、发散性和有价值的新颖性上。从创造的内容来看,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材料加工发展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在独立性上,小学生经过模仿过渡阶段,慢慢发展他们的独创性。看看外国的实践课,我们也应该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

  这部书中,作者绝不贸然地去抽象概括什么,对场景与细节有着感人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敏感。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访问,因为学生快要放学了,但“我们”还在提问,“校长非常着急……再看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根儿。但出于礼貌,校长还是没有打断我们”。校长对孩子们的`惜护之心跃然纸上。显然作者也深深感动了,将“校长的脸红了”作为小节的标题。其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教育情境的细节精微而可贵的教育理解。

  本书几乎没有学术性的结论,但常见给人启示的“格言式”的文字;没有逻辑链条串起的论证,但常见让人跟着感悟、跟着感动的生动细节以及真诚、真实的赞叹、疑惑和感慨。“事”与“思”自然地连接在一起,有不少近乎是“事”、“思”和“诗”的融合了。尤其是第三辑“乌克兰教育随笔”,作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字里行间都能触得!

  这是一部优秀的教育叙事作品,是一则教育工作者教育反思的范例。我们看到什么是教育者的生活,什么是教育者的教育生活。过一种教育生活,是教师职业性的真正体现。叙事与反思,让我们对教育有更深的思考。

  《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4

  一直很好奇:国外的教育是怎样的?虽然也听过一些专家在讲座中或从报刊获得一些关于国外教育的讯息,但终究不够完整,这次,肖老师名师工作室推荐的窦桂梅的《我的教育视界》,让我领略到了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日本五国的教育笔记,“视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通过阅读,使不曾有过出国培训的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扩大了我的视界,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文化等,例如英国学校的自我评估,英国学校的评估的最大特点是和谐明确、表述简洁。日本教育的“以人为本”等,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乌克兰学校的教师博物馆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关于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清华附小在建设校园问哈,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俏销师生的参与:根据师生的意愿及想法,一方面由专业人员去实施和实现师生的想法,一方面让师生实战才能,去庙会自己心目中的校园。从窦老师的描述中,感受到清华附小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幼儿园已走过了四年的美丽时光,我们的各项工作在逐渐规范和完善,同时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思考,2021年11月份的第一次幼儿园办园思路咨询会中,就曾提到我们对文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向老师征集办园特色建议,了解老师对特色的建议和想法;以及我们和老师一起探讨活动,都一一表明,我们一直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但是一所新园,我们更明白校园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是几个人商量一下就能完成的事,是需要幼儿园的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去践行的事。

  一路走来,我们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合成了一个集体,这个集体体现的“融合”也是一种我们经历的“文化”,孩子需要融合、老师需要融合。幼儿园一步一个脚印,从没有到有,从有到优,都是历经艰苦,留下了孩子、老师的成长印记,脚印最能体现幼儿园的成长历程,我们没有停止过前行,而每一次真诚的前行总会留下许多成长的足迹,这是我们年近汾幼成长的印记,记录了我们老师的教育生活、记录了我们孩子的发展情况。

  我们没有停止过探索童话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形成园本课程的结果,而是重在课程的规划、建设、实施等,重在关注我们的孩子在课程中的发展,一次次的实践、反思、修改、再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老师教育生活的过程。孩子们喜欢童话,童话可以留住童真,我们追求以童话为载体的童真,呵护童真,感受童真世界的美好。

  2、以学生为本

  在窦老师的书中写道“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不错,在学校,扑面而来的以“学生为本”随处可见,在窦老师参观的华盛顿州蓝盾男子中学,学校没有豪华的会议室,所有的教师、会议室或剧场都是为学生准备的,在食堂参观时,见学生吃饭时间到了,校长就让参加的来宾一起离开食堂,学校的办学理念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加州福而摩斯国际初中的参观中,“当要下课的时候,领队告诉我们要继续在原地观察学生,不能走出教室,必须等铃声想过,学生都理考以后,我们才能出去——因为她担心我们影像学生西下课,会打扰走班学习的学生”。这些细节的描述,都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以学生为本,教育视相同的,尽管书中描述的都是中小学,然而教育是相同的,我们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时刻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内化为我们的实践行动中,我们常常说要尊重幼儿,要发展幼儿,在这些口号的背后,需要行动来支撑,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让那个在幼儿园的每一位员工、家长感受到,让幼儿体验到,让到幼儿园参观人员从细节处观察到的,就如窦老师的书中写道:“怎样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一以贯之地落实在教育实践之中,体现在教育细节之中。”

  3、关于情感

  在窦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标题“怎样积蓄你的情感帐户”,我对这样标题特别感兴趣,也特别能让我产生共振,书中描述的几个案例,是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使我觉得有一种找到了打开了智慧之屋的金钥匙,可以让我借鉴如何处理人际间的一些冲突,我们在处理教职工问题的时候,除了使用制度管人,“情意”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要让老师爱自己的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理念有认同感,在工作中有归属感,能真正的爱集体,有团队精神,这些都不是依托制度能解决的,也需要情感管理。作为园长,在管理幼儿园教职工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状况,在矛盾发生时,我们首先要真诚、勇敢的面对,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在情感上尽力帮助教师。

  一边阅读,我一边在反思这几年中管理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我想起了第一年当园长,在教师会上宣布了教师的家长问卷成绩,我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也是让老师一起了解一些自己的成绩和其他老师的成绩情况,并成绩最差的老师有所醒悟,没有想到,当我宣读分数后,那位老师就难受的痛苦了,她觉得是我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我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但那件事一直缠绕着我,如果我能屠宰开会前和那位老师谈谈,家长的打分成绩个别交流,就不会这样让老师那样的难受,这件事时时提醒我,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智慧的处理问题。

  《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5

  《我的教育视界》一书,通过窦桂梅老师对英国、美国、乌克兰、韩国和日本五国访学所做的教育随笔,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这五国不同的教育风格,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揭示了国内外教育的不同以及教育差别。

  一、英国之行

  让好教师留在课堂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师岗位的重要性。在英国,即使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但在一年的实习期间不合格也是不能做教师的,这体现了招收教师的严格性。同时一线教师的待遇不比管理层差,这也是能把好教师留在课堂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我国就不一样了。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进入实习期,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一线教师薪酬永远比管理层差,所以做教师的,要么刻苦努力,争取当领导,要么安于现状,平心静气做本职工作,这也是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的体现。没了激情,倦怠随之而来。正如书中所言:目前在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还有吗?教师有品质的生活和有尊严的待遇实现了吗?天下教师一样好!即使没能有尊严地活着,我们也会努力做有尊严的老师!谁让我们还有一个师德在身呢!

  二、美国之行

  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

  永远地微笑着。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大人小孩,无论工作高低贵贱,永远不变的是美国人那热情的微笑。自然、恬静、真诚中透着关切与尊重。而这些正是我们在缺失的。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校园里能绽放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希望我们的老师真能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这看似简单的希望可能难度也会很大。

  不停地感谢着。“谢谢”成了美国人的口头禅。正如书中所言,“感谢”是我们生活需要的良好氛围,也是我们生命必须体现的圆润。感谢之心,久而久之会化作感恩之心,这是我们人生显耀本色的升华。中国人不缺微笑与感谢,但要养成习惯才是最难的。所以关键是习惯的养成。

  不断地赞美着。赞美已经成了美国人的习惯。美国人教育孩子向来是以鼓励、夸奖为主,从学校课堂到家庭,孩子无不在鼓励、赞许声中长大。孩子把赞许当成了一种行为方式传承下去,就形成了全社会的赞美文化。一些美国人认为,提高自尊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任何时候,赞美永远是最好的精神营养品。在美国,无论学监、校长、教师、学生还是社区居民,看不到压抑、紧张的面孔,大家各司其职,乐在其中。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学校教育,虽也提倡赏识教育,但洪亮的口号淹没了实际的行动。我们的学生所缺少的正是美国人人都拥有的“赞美”。

  三、乌克兰之行

  一切都是民族的。乌克兰的中小学生,下午都有艺术进修的时间,其中一项是学习乌克兰历史与文化。他们被要求会唱民族歌曲,会跳民族舞蹈——总之,乌克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孩子的身上打上民族的烙印。这无疑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我们的学校好像严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我们都在为打造高分数的学生而不懈努力着,好像现在学开车一样,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就像学校间竞争的工具,疲于学习,无奈接受,老师就像那工人,歇人不歇马地轮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可怜的学生哪还有个性所言,更别提兴趣了,就连老师不也是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了吗?教育的短视造成民族文化的缺失,个性的泯灭。以前还提过爱国家先从爱家乡开始,还有理想报效祖国。现在呢?进个好学校、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就是大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方面真的要向乌克兰学习,民族的精华永远不可丢,现代的知识永远要学,对学生的民族教育、爱国教育永远不可丢。否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彻底失败了。

  四、韩国之行

  如此尊师重要。韩国的学校教育,不仅对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中高级科技人才和训练有素的劳动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国民总体的文化素质。并且不管事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较高。韩国如此重视教育,可见他们对待教师是何等尊敬。来时跟父母一样,韩国人在总统面前可以乱来,但在老师面前不能乱来。韩国老师打了学生(当然我们绝对不允许),家长就会带着深深的自责给老师道歉,因为让老师生气了。我们敢吗?那可是祖国的花骨朵,更是小皇帝呀,摸不得,训不得,只有哄的得。别说老师没什么地位,就是有,谁敢呀?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真的好难。

  五、日本之行

  谁的负担更重。在日本,班主任要教数学、语文、体育等学科——除了音乐和美术,其他学科几乎是全包。除了日常管理,每周教师的课时是23节。相比之下,我们应该相对轻松才对。然而轻松吗?一样的累。但累的原因和累的结果和日本是不一样的。日本教师虽然累,但他们对待工作的热情特别高涨,因为他们有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日本教师的累,是全身心的用在了教育教学上,他们可以心无旁骛钻研教学。他们累的结果是培养了家长满意、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他们负担重在想办法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另外,日本的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工资是没有太大差异的,这也是对日本教师具有敬业精神的一种激励吧。而我们呢?累的不是地方,好多是无用功,或形象工程,根本就不实用。这也就导致累的结果没什么价值,顶多就是高分作业。

  对人的个性培养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没有,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完全泯灭了。这能怨教师吗?每学期都要应付上级各部门的各种检查,准备各种材料。不管有用没有,材料越全越好,真看吗?和教学真的有关吗?正如书中所言:对比中日教师,负担都重。只是,我们疲于奔命所承担的那些,有价值吗?

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 下面是 我 收集整理的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 范文(通用5 篇),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1

  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记录 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由于何先生过世了,只能有旁人帮忙抄写。其实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写法有一种妙处,那就是有一种亲切感,平易近人,感觉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上学生活了,这也是《上学记》的核心、精华所在。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其一,是自由的学术氛围,当时的学生,各持己见,但是面对分歧,他们最多争辩,绝不会将情况恶化成吵架。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环境呢?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之间的友谊良好。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 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学术的多产!其二,就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状况了,何先生对此有否定,但大体上是肯定的。这些教授们表现的也比较“自由”,很多教授上课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兢兢业业,讲义都不带,高兴讲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来上课还得看心情。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授的个性不应该在讲台上发挥的这么淋漓尽致。

  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首先,西南联大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其次,西南联大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平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平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最后,西南联大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上学记》为我们了解近代生活 提供了一个平台,若是何先生能再写一部《上班记》之类的书讲述一下工作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2

  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节目,正好在介绍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通过介绍知道这本书现在已经风靡整个知识界,想想一定很有看头,于是去书店买了这本书。

  《上学记》是部口述作品,仔细阅读《上学记》这本书后,也越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是通过何兆武先生的口述,所以语言表达直白、生动、真实,描述的不仅仅是他上学的一些事情,更多的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虽说这是一段口述历史,但我觉得更象老人的自身经历,是他对当时社会的所见所闻、对当时社会的亲身感受的一个回忆录。尤其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求学经历显得格外真实。何先生在书中反复地提到“幸福”,然而实际上,何先生求学的时代,正是 中国最痛苦的时代。五四退潮以后的 中国是一连串的战争,烽火岂止连三月!战乱的生活是艰苦的,可是他们那一代人却处处洋溢着振奋的 精神,许多人宁愿选择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不愿做亡国奴。他们自然而然把追求国家富强当作自己的理想,把民族的整体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对幸福的理解却总是那样庸俗现实,每天习惯于抱怨,抱怨不涨的工资,抱怨不畅的交通,抱怨不好吃的饭菜,抱怨不通情的 领导,但是却从来少有人抱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太低。通过读《上学记》,我才清晰意识到曾经被自己下意识深深隐藏的挑剔和浮躁,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便随着纸页的翻动而慢慢增加,然后感动到甚至想流泪。

  何先生在书中强调读书不一定非要有目的'的去看书,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 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其实,求知的乐趣不正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读书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了解一件事物时,又发现了另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方似乎总有未知在等着自己,越想去了解,就会发现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无穷尽的未知才是求知的乐趣,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吧。

  何先生求学历经战争年代,之后又是文革,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回忆总不尽然是美好的,可是何兆武先生依然能用轻快幽默的语言婉娩道来,让人读起来有时心酸,有时好笑,有时振奋,有时颓唐,使人仿佛也融入到那个时代,沉醉在何先生的回忆以及那一个是非年代里了。

  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3

  这几天上班回来都会抽点时间看《上学记》,没多久就看完了。这是一本小书,类似随笔,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讲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学时代的一些人和事。书中谈论了许多东西,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幸福。什么是幸福?何兆武老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无能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书的另外一处他又强调,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个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这就是他的幸福观。他的幸福观是把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光是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个社会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当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观与几个朋友分享后,他们有点不理解。

  幸福,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个人人生观的一部分。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想过,幸福是一种状态,必须是现代式,而不是过去式,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想过,甚至没有想过能找个好工作、可以买房买车,这就是幸福。这些年,整个社会对幸福这个词也很关注,经常谈到幸福指数。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又引起社会对幸福这个词的热议。我们谈论着自己的幸福观,有人说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猫吃老鼠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是一种 网络说法,更多还是谈及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我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4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甚至于大学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上学记。读何兆武先生的一本《上学记》,让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在忆往昔年少时光的同时更感慨于当下 中国学术氛围的不自由。我们的上学记与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相比,或者更加多姿,但却少了些许自由的学院自由因素。

  何兆武先生在书中写到:“那几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 思想教育。我们那时候什么立场的同学都有,不过私人之间是很随便的,没有太大的 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隔膜。”他说这是他在西南联大最美好的读书时光。教师的聘任不以政治信仰和学术见解为标准,他们上课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讲课近乎绝对自由,没有人要求他们应该讲什么或不应该讲什么。学生的权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何先生曾说“社会要进步,学术必须自由, 思想必须自由”这大概就是西南联大能在国家灾难深重的同时培养出大批国家栋梁的原因。

  而当下 中国的学院氛围确实截然相反的,自国家把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以来,成果未曾有多大改变,高考仍是打着“素质教育”幌子的“应试教育”,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灌输教科书知识。学生每年的阅读量相比于以前,相比于同时代其他国家,大大的落后了。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于“标准答案”、“ 模板 参考”等等,乃至于我们都是类似于古代科举制的高考制度下的高分学子。但走出大学,走出国门,却变成实践能力低分的学子。原因何在?因为我们学的知识无法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指导实践。更深层的原因呢?因为 中国的学术氛围不自由限制了学子思维的培养。

  社会要进步,学术必须自由, 思想必须自由。希望在我们后代孩子的上学记里,学术是自由的, 思想是自由的,唯有如此, 中国的未来才能进步,才能更富强!

  教育论著《学记》读后感5

  近日,阅读了《上学记》,印象深刻。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对最精彩的回忆留给了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成长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学子的理想都很单纯,那就是赶走日本鬼子,建立民主的新 中国。单纯并不代表没有生机,单纯也不是简单的代名词。建国后出身的人,特别是70后、80后,更是无法体会那一代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情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理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从《上学记》一书中,我触摸了70年前我们 中国学子的理想和追求。近百年来,伟大的 中国人一直都渴望自由,渴望解放,争取民族的发展空间。有 思想、有理想的人,越在艰难坎坷的环境里,越会振作 精神,积极思考。像何兆武这样一代的 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土地!

  你说,能不使人感动不已吗?想想前辈们舍生忘死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难道不应该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吗?我们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这更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啊!

本文标题: 读后感《寻变 与域外教育面对面》(《我的教育视界》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55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卢新华伤痕的读后感(伤痕 卢新华 读后感应该从哪个角度写)七色花读后感20个字(《七色花》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