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失守读后感(太平天国运动读后感800)

发布时间: 2024-05-11 18:40: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太平天国1000字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太平天国发展的全过程,从崛起到灭亡。他记录了洪秀全怎样带领教徒创造太平天国,到清兵攻入南京的全过程,十分的详...

天京失守读后感(太平天国运动读后感800)

太平天国1000字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太平天国发展的全过程,从崛起到灭亡。他记录了洪秀全怎样带领教徒创造太平天国,到清兵攻入南京的全过程,十分的详细。
洪秀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是上帝的次子,便召集基督教徒,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虽然有人被捕,但这并不影响新的人加入基督教,成为基督教徒。他们的势力扩大到连朝廷都是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派人来讨伐,结果,官兵们吃了一个大败仗,太平天国就开始了四处征战,寻找据点了。
征战期间,洪秀全几乎次次败仗。但是,他并不服输,越败越战,这种坚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好不容易,有了一块落脚点可是,南王和西王都阵亡在战场之上。官兵们仍旧不依不饶,包围了武昌,迫不得已,洪秀全只好离开了武昌,南王、西王的阵亡,连续的战败,并没有给洪秀全带来什么。洪秀全又经过一番打拼,总算攻下了南京。洪秀全整顿军纪,继续。军中条例明确,很值得大家去学习,学习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我非常喜欢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事迹,读过了许多关于天平天国的书籍,感慨万千,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给我的影响很大,比如洪秀全、石达开、李秀成、杨秀清等,我最喜欢的是石达开,被称为“泰山石敢当”,他们不畏清王朝的镇压,带领农民开展了一次全国最大规模的反清运动,太平天国历时14年,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太平天国的发生有许多因素,首先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鸦片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艰难,于是,发生了1850年代的太平天国,捻军,陕西回民起义。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它曾多次进行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在广州偶得一《劝世良言》,拿回了家并没有看,在李敬芳表兄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创立了拜上帝教,然后感化民众,发动金田起义,并得到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和冯云山等人的帮助,建立了太平天国,改成天王。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石达开为翼王,韦昌辉为北王。太平天国在南王冯云山的构想基础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推行自创的历法——“太平天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由于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后,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杨秀成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但是北王得到消息后偷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幕府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石达开为此被迫离开天京。最后,石达开带领的太平天国军队在大渡河全军覆没,他被俘虏后被清政府处以“凌迟”的死刑。
虽然,洪秀全在后期提拔了一批新的将领,比如李秀成、陈玉成等,陈玉成、李秀成率军攻占浦口和扬州,大破清军江北大营,但由于天京沦陷,最终太平天国灭亡。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他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还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最后,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运动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后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的失败教训,取得了最后胜利。太平天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望采纳~~~

太平天国运动读后感800

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 ,坚持十多年,轰轰烈烈的投入到战争,也是轰轰烈烈的倒下,虽然太平军将领最后一刻也还在殊死搏战,直到流完最后一滴血,他的结局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就是他的结局。
首先在太平天国时期是有不少的农名起义军的,但是唯有太平军能够过关斩将,直到南京,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唯有太平军有纪律有组织,有长期的目标,而其他的小股部队仅仅是为了生存,去抢老百姓的东西 ,有了东西,便又开始骄奢起来,不思进取,这样的军队最多只能成为一队土匪,不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
太平军和其他起义军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攻入武昌,直达南京,再定都,改名为天京,一直都严守纪律。然而据说太平军为了给一个将领报仇,也干起屠城的勾当来,白老百姓的命不当命来看待,这和当时的清王朝区别又渐渐的缩小了许多,定都后,封天王东王等,又过皇帝般的生活,这样和清王朝几乎无异,就这样渐渐走向了灭亡,东王被杀,翼王的离开,似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彻底失败。读后我深受感触。
我曾今以为是武器的差距使得太平天国的灭亡,太平天国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时人心比武器更加的重要。每一个朝代都有他生命周期,但是每个朝代快要灭亡时,是有很多支起义军的,为什么只有最勇敢,最有智慧的一支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无数支起义军中脱颖而出,这其中靠的是智慧。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京城的悲歌响起的时候,城墙被炸开的时候,我不与于褒贬,仅仅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发表一下我的看法,从中学习一点罢了,虽然有人对与大加赞美,也有人给予讽刺。
从中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虽然不是那么的明显,失败了要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从新做回自己。不至于五十步笑百步,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样的区别,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失败无疑。
那惊天地、撼山岳、泣鬼神的呼啸声中,造就了一个真正的全新太平天国 ,可是在历史上只是一瞬间。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读后感300字

  读后我认为水浒传说明梁山通过战斗还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梁山的最终目的不是推翻宋王朝而是接受招安为国尽忠,这也是宋江以及很多人的目的.不要以为梁山上个个都是好汉,也不要以为所有人都是被逼落草.108人除了个别是被逼无奈外,有很大一部分是朝廷军官,有很多地痞、流氓、黑社会人员,所以不是很多人有现代的革命精神.前面书中说宋江环道村受天书,已经很明确的提出要忠君报国,不然死无葬身之地.为了能够引起朝廷的重视,必然要在战场上狠狠的教训一下童贯和高俅,但又不能赶尽杀绝,更不能杀了童贯和高俅,以免断绝了招安之路.说通俗点就是一种手腕.如果按现代军事角度来看,梁山是守不住的,梁山的命门在于怕对手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也就是围困战术.因为梁山上是不进行劳动生产的,是没有补给可言,如对手采用围困,兵员也很难得到补充.梁山的物资基本靠抢,如被围困去抢谁的?就象清军围困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一样,江南江北大营一围,城里人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也不要骂宋江是投降派,因为宋江有自己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宋江也有自己的远见.
本文标题: 天京失守读后感(太平天国运动读后感800)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39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夏洛的网读后感夏洛介绍(《夏洛的网》读后感)平凡的世界优秀读后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