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
苏武传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苏武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武传读后感1虽有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南唐时期李璟的《浣溪沙》,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鸿门宴》。可我独爱东汉时期班固的《苏武传》。
人生如风,岁月如歌。与清风拂过,歌声远逝,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思考。在精美的古文中,究竟该怎样欣赏?放下急切的步伐,细细品味,我们会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及那不屈的精神。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汗
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苏武“出使匈奴”,“意外变故”,“拒不投降”,“北海牧羊”的故事被我铭记在心,他那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的爱国事迹烙印在我心里。
当汉使谋反事败,苏武拒绝折节叛敌;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也为之欣赏。苏武在死面前仍旧执着,他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者。
朔风凛冽,你与冷月为伴,仍旧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在大漠飞雪,与孤独相伴,你把“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的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荤皮一起咽下,浑身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我独爱《苏武传》,是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怀打动了我,是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打动了我,是苏武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打动了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使人联想到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太极长城,古乐舞城,松竹居民等等。面对纷繁的文化理念,我独爱《苏武传》,因书中的苏武给我的不仅仅是敬佩,称赞,更有一种精神领导着我,释读人生的真谛。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文化内容,不在于五彩斑斓,而在于细味其蕴意。《苏武传》这篇纪传体值得细品!
苏武传读后感2回望着汉室的繁华似锦,我凝眸在北海里你那拿着旄节的身影,如此单薄。经历了多少风霜,多少岁月,你的额上被深深刻画上皱纹,你的鬓角,不知何时已经掺杂了白发。而你的眸依旧是那般神采奕奕,时刻回望着你的大汉土地。
19年的岁月,你与羊为伴,冰天雪地里,你手持旄节,站成一座流传千古的丰碑。现在的人们依旧仰望着你,你传照千古的神采,你挺直的腰,每一点都让人很深的敬仰。我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怀念,你在那里是否安好?
一度想踏步走过你生活了19年的荒凉的土地,去感受一下你的艰辛,真真切切的去感觉你的温度。不知道何时你的身影已经可是梦萦,只可惜跨越了千年的时光,让我们无法越过。深深的刻写你的名字,在血脉里融入那些风霜雨露,看着荒芜的旷野,深深地凝思着千年之前的你。
看到大汉寻你的足迹,我欣慰的泪流,你的大汉王朝没有抛弃你,没有不顾你的生死。在茫茫的`北海,他们一路寻来,你终于回到了阔别19年的家。虽然妻子儿女已经成为别家的,可你在意的只有你的大汉天下的安康。
青丝出使白鬓归。你的美好年华被无情的摧残殆尽,你的眉角还是那么坚毅,你的精神依旧那么矍铄。你没有被流言蜚语击败,你不在意那些讥讽你牧羊的人,你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为天下正义、公道说话。你的精神让我们后人感慨良多。
静守月光,一次一次洒满眼前的世界,清冷冷的似你的眸子,从历史的缝隙里折射出震撼心魄的感动。不知道对着星空的呢喃,你是否在听得见?你是否知道一个人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在夜空下,静静地怀想着属于你的一切的一切。
时光依旧静静地流走,你的苍颜白发已经在历史的流沙里模糊。伸手触摸不到你残留的温度,看着清冷的月光,我焚香凭吊,希望你可以看到那袅袅的烟缕,知道我在这里虔诚的怀念。
山高路远,思念不断。记得你那苍老的面容,一生铭记你的高尚的节操,这一生,知道你的痕迹,不枉来世间走了一遭。合上书,任记忆在血脉里流淌,一点一点的感受你带来的那些感动,去感悟那些日子里我们应该记得的痕迹,然后怀念这一生的相遇。
青史册中,你的名字依旧,我们依旧仰望你的存在,纪念千秋的你。
《苏武传》读后感
300字左右,我不想看到开学有人跟我的文章是一样的。
苏武牧羊的故事最早是在四年级学习的。
教那篇文章的老师是新来的老师,年代久远到对此老师唯一的印象就是她念课文的声音很好听。
翻开书,《苏武传》由于是古文版的所以看起来很吃力。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啊,突然觉得古文版的对话更能显现苏武的气势。
虽然大部分的地方的翻译只能含糊而过。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面。”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
威逼还是利诱又或者是派昔日好友相劝,苏武就是不投降。
其实是觉得苏武很傻的。
就像李陵说的那样,你全家都死得差不多了,皇帝的法令又常常更改,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李陵是很可怜的。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这首诗写在苏武要回国之前,诗中的绝望真是让人心疼。
去翻了翻作者班固的介绍还有背景资料什么的。
李陵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将领。
用不满5000的兵力斩杀了匈奴10000多人,其实投降应该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士兵吧。
虽然题目是苏武传,班固对苏武的爱国、坚持自然是赞同的。
但是文笔间对李陵的卖国行为也没有持反感态度。
司马迁是那么说的: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苏武是英雄,但实话说相对于苏武我更喜欢李陵。
李陵最后明明是可以回去的,但是他没有走。
因为单于对他有恩。
在他眼泪汪汪地告别苏武的时候,心底里一定充满着对故土的怀念吧。
虽然李陵是善终的,但是在古人眼里客死异乡是最惨的事情了吧。
拿以前同学跟我聊天的时候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生在哪个国家真的真是巧合。
苏武坚持住了,所以他留芳百世。
在我看来,李陵也是英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