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记住乡愁》读后感300字(记住乡愁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07 03:21: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9

《记住乡愁》意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

观《记住乡愁》读后感300字(记住乡愁观后感)

《记住乡愁》意义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城市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据12月15日《南京晨报》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一幅既美好又理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美丽“画卷”,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绘制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未来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顶层设计彰显了科学发展理念,让人憧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我们眼前迅速变得“摩登”起来,然而在城市急于求新的另一面,是许多地方的山水脉络、村庄原始风貌、城市历史文脉、民族特色等独特风光被城市建设者弃之如敝屣,取而代之的是雷同的现代化工厂、商厦、住宅区和广场、雕塑等,可谓是:恶俗与空虚齐飞,江南共江北一色,让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已经很难领略到“乡愁”的滋味。
  当我们的城市决策者们在为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而自鸣得意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这种“硬伤”表现出极度的忧心。在目睹城市中不可多得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山水脉络、原始风貌、历史文脉等独特风光被粗暴地蚕食、侵占、摧毁,而代之以一座座拔地而起、着装一致的高楼大厦时,他们也在扼腕叹息,并疾呼必须尽早扭转这种不良倾向。
  其实,一座城市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有机体,其魅力在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样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格与韵味,也是保持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而保护、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城市的“命脉”,无形中就留住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相反,不尊重原始风貌,推山建楼,填湖建楼,拆历史文脉建楼之类,这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是对城市的最大戕害。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乡愁”,不只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它更是看世界的窗口,是一个民族不能取代的精神家园。城镇化建设理该“记住乡愁”,不能只顾“城”而失“乡”。中央已作出城镇建设中要“记住乡愁”的顶层设计,这正是符合了我国坚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剩下来的,就是如何将顶层设计落实到具体的城市建设的规范与设计之中。
  笔者以为,一是要转变城市建设与发展观念,摒弃GDP思维,让城镇化为以“人”为本。二是要有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支持。三是要实现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全透明,加大公众监督力度。只有这样,“记住乡愁”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走进具体与现实。

记住乡愁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记住乡愁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住乡愁观后感1

  从我的老家拆迁以后,每次看到这种节目,我就会心痛,那种滋味不好受,池塘边,小路上,一座座山,傍晚的炊烟,妈妈的呼喊,都没有了,都是像在昨天,而我不会再拥有你了!

  《记住乡愁》以中华传统古镇、村落为拍摄主体,节目展现古镇、村落风貌,梳理古镇、村落传统文化传承,记录古镇、村落当代生存状态。

  而我的老家也是美丽乡村,好想我的老家!

   01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我对道口这个千年古镇印象最深之处。御厨刘义因为小时候奶奶想吃一碗鸡汤面,而去张掌柜的烧鸡店讨碗鸡汤的故事的确感人。那碗鸡汤不仅成为了刘义一生中最美味的佳肴,而且成就了“义兴张”这个百年老店。“义兴张”的后人秉承刘义无私奉献的品德,将传承了数百年的秘方公开,使得道口烧鸡闻名全国。殊不知这道口烧鸡的背后还有义让秘方和公开秘方的感人故事。千百年来,古镇的先辈们替他人着想、公而忘私的精神是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做人懂得谦让,做事不计回报。”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也是长辈对晚辈寄予的期望。看到能够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的人和事,特别感动和由衷地佩服!

   02

  气节,是指人的灵魂与脊梁。枫泾古镇这一集,给我们讲了不少有关气节的故事:被誉为大唐“救世内相”的陆贽,拒收礼物,就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收下,他仍然坚持不收,此乃仕者的气节;明朝万历年间,陈继儒目睹官场的黑暗,愤而当街烧掉秀才衣帽,著书立说,针砭时弊,此乃学者的气节;陆龙飞坚贞不屈,慷慨就义,俯仰天地,无愧于心,此乃革命者的气节;顾世雄拒收学生们的赠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此乃师者的气节;徐小云拒绝在药品上加价,不收昧良心的钱,此乃医者的气节;浦氏老人捡破烂度日,挖到一瓮白银,毫不犹豫地上交国家,此乃贫者的气节……不同朝代,不同阶层的枫泾镇人,都同样地恪守着风骨气节,向往着人间正道!

   03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怎样的抉择才是正确的呢?众埠镇这一集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两千多年前的程婴舍子救孤,是因为他答应赵氏要救孩子,这是凭义来决定取舍;马严甫在考取功名和侍奉母亲之间做选择,是以孝来决定取舍;马廷鸾在留任与辞职之间做选择,是以廉来决定取舍;马端临在进京当官与留乡为民之间做选择,是以忠来决定取舍;最为难得也是最高境界的选择,则是在生死关头,马荷香以信仰所做出的取舍!

   04

  乡愁是联结着家与国的纽带,是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归家的情怀,是历史画卷的深刻记忆,是妈妈亲手做的每一顿饭菜,所谓的落叶归根,无论深居何处,乡愁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家国的见证,《记住乡愁》让你不仅感受每个古镇的特色、历史,还能让我们不忘家乡,保持我们的初心,为建设我们最美的祖国出一份绵薄之力。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

  《记住乡愁》观后感范文5

  临近春节,你的脑海中是否又多了几分思乡之情?喧嚣之外,你是否也在寻觅一方温暖且柔软的佳处,默默等待着你回首,听它慢慢讲述那里的故事,这其中,道的即是“乡愁”,唤的即是“铭记”。这地方应是故乡,是记录世代人足迹、留下世代人秉性、牵挂世代人心的故乡。

  随着1月2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打造的《记住乡愁》第四季开播,一个个古镇里的历史故事,一个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一个个家庭的现实生活,再次勾起海内外华人心中浓郁的乡愁情感,而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之源。优秀传统文化以怎样的形式“活”在当下?这部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继续给出着答案。

  本季开播收视率位居全国专题纪录片节目第一,随后,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传播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微博#记住乡愁#话题阅读量突破9。1亿,讨论量达57。4万……第三方数据显示,《记住乡愁》第四季开播以来便引起海内外华人及业内外高度关注,更难能可贵的是,监测周期内,零负面新闻的成绩可谓是对节目内容的最好回馈。

记住乡愁观后感2

  一晃接触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很长时间了,从开始的不情愿看,到现在主动去看,渐渐爱上了这个节目,感谢领导的良苦用心,使我有幸再睹芙蓉镇的风采,回想起第一次看电影《芙蓉镇》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少女,那时就对电影中女主角胡玉音有很深的印象,那是我喜爱的女演员刘晓庆主演的,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美貌,还有她顽强不服输的乐观性格,虽然历经坎坷,但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这次重睹纪录片《记住乡愁》我已是人到中年,不禁感慨时间的无情,真的是十年弹指一挥间,当看到芙蓉镇三个字是,眼前一亮,仿佛遇到了多年的故人。

  当我打开剧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再细看介绍的确是一个因水而兴的古镇,一端以河岸为依托,另一端则悬在水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人在这看似不可能的悬崖峭壁上建造吊脚楼。他们的勇气惊动天地,不逊于愚公移山,正是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性格,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也给后人摆明了适者生存的道理,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优胜劣汰,永远是真理。

  这个芙蓉镇的前身叫“王村”。早期是土家、苗家聚居的,记录了xx年的荣辱兴衰,后来彭氏家族首领彭士愁带领溪州人民起兵反抗,借地形优势与明君周旋的一年多时间,最终明王采取议和以西水河为界盟约立誓。议和内容都写在一个铜柱上,成为古镇的定海神针。在彭氏统治的xx多年间始终遵守合约,在国家有难时应召出征打败倭寇立下赫赫战功。为表彰土家丰功伟绩,明王派人建石坊,写下来“子孙永享”四个大字。如今铜柱纪念馆和土坊就成为了后人景仰的标志性建筑。

  百年码头也有萧条的时候,随着水电站和附近铁路建成,货物运输都改为陆路,航运公司被迫倒闭。终于在xx年另辟蹊径,有六名壮士不分昼夜,三年时间吃住船上,靠双手双肩开凿出小龙洞,共背水泥96吨,钢材24吨,三万多块青砖磨破了双手双肩没有磨破他们的意志。xx年小龙洞第一期开工完成,迎接第一批客人,从此名声在外也受到了著名导演谢晋的青睐,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人们纷纷寻景而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名扬海内外,盛况空前,从那时起才改名《芙蓉镇》。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女性叫曾小玲,20xx年丈夫重病,两个儿子正上大学。她顽强地支撑起这个濒临倒下的家,在镇上宾馆当起了一名洗衣工,80斤的她每天分三次把三百多床床单背回家,然后手洗干净,每晚五点之前背回宾馆。对比一下我们今天的工作量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女人虽然有水的柔情,但不失韧性,如果说男人用肩扛起一座山,那么女人就能背完西水河的水,始终不忘身上的责任和担当,吊脚楼和小背篓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可以说《记住乡愁》,每一集都有它的精彩,剧中都有鲜明人物、感人的故事,各有主题,各有千秋。这档节目真的很容易就牵动了漂泊在外游子的那份思乡之心,就连主题曲都那么优美动听,回味无穷,从第一次接触这首歌就喜欢上了它,歌词是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正如歌词所说:“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而本文中六壮士三十年后再聚只剩下四壮士,他们就把对故去战友的思念化作了一碗酒。《记住乡愁》有太多感人故事让人们对伟大的国人肃然起敬,只有倍加珍惜当今美好生活,才对得起祖先。在敬仰的同时又感觉自己的渺小,同为异乡人,有的在外学业有成,事业蒸蒸日上,有的学成归来,报效家乡。在这些品格高尚的人面前我自惭形秽,自卑和自强的双重性格抗衡后,心又渐渐恢复平静。既然自己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就做点普通的,力所能及的事,在单位好好工作,尽职尽责,再把小家过的幸福、温馨、快乐,让父母开心。

  也许上辈子做大事累了,这辈子注定做个普通人,有时我经常天真的想如果每个公民都能遵纪守法,不无理取闹,不干坏事,那么也就用不着那么多警察办案,国家就会很安静,这样想想我还算为国家省了一份心呢。哈哈,这样想想,就不那么自卑了又变得心安理得起来了。此时此刻,耳边又回响起了动人的歌声:“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今后我会怀着一颗对先人的.景仰之心,和对家人的眷恋之情,感恩之心好好活下去,直到永远。

记住乡愁观后感3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开播。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百集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些节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题,又是一份份绝好的答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100个“考场”里,一次次展开,一次次收起,仁心写,义举答,子子孙孙答不够,一答就是百千年。

  我看到,但凡得高分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共同的遵守,没有忘记国家社稷,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恩情,没有丢掉根本。但凡兴旺的家族,都有家谱、祠堂、祖训,并且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这些家谱、祠堂、祖训。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些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我还看到真正的励志和制度,真正理解什么叫师道尊严、什么叫商道贾德。我发现晋商成功的秘密并不全在经营里,徽商成功的诀窍并不全在谋略里;还发现幸福原来也在五常十义里,甚至就在一餐一饮、一草一木里。

  看着这些台本,我突然觉得,人一旦没了故乡的概念,一切病相就要来了。现代人生活在城里,没有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房子常常换,漂泊感就来了,漂泊感带来无根感,无根感带来焦虑。不像古人,不管走多远,心系故乡。

  太多的故事让人泪眼婆娑。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时,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据记载,明初时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战功,朱氏后人便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历史上,朱氏一族先后有11人为国捐躯,从军报国也就成为哈南村的传统。每逢外敌入侵,“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催人泪下的场面,就会在这个小村庄里出现。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在安徽屏山村,明嘉靖年间,舒善天进京赶考,高中探花,衣锦还乡之际,发现相依为命的老母病倒家中,便弃官侍母,直至终年。还是屏山村,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塑造“抗战夫人”王丽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当年一月挣30块大洋,会把25块寄回家里。在山西静升村,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与人合伙做生意,对方早亡,他把属于对方的钱分文不少地还给人家后代。做月饼的吴丽霞家,如此在乎月饼切开后的匀称,不单是讲究月饼的品相,更是考察做月饼的人心是否匀称。他们相信,心匀称,手下的活无不匀称,心不匀称,手下的活难以匀称。

  读一出出台本,我就像是在给祖先的老屋拂尘,给祖先的德容擦灰,给祖先的衣襟掸土。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等到下一出,又是那么紧张地看着每一出,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多少次,我的键盘上落下一个不肖子孙的热泪。就连晚上做梦,都在乡愁之中。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有这么伟大的传统,这么优秀的祖先,这么智慧的文化,这么可爱的同胞。作为一个作家,我是多么幸运,能够以这种方式,亲近我们伟大的传统,为祖先尽上一份小小的孝心。

  在这些节目中,我看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事,远比在任何一部小说中读到的精彩。很难相信,倘若没有这40个摄制组长达9个月的艰辛打捞,任凭他们淹没、流失,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何等的损失。

  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人类将走向何方。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子孙将向哪里去。有了这100集,我们就有了底气。孔子不但是中国人,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端午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我还看到了二十四孝的现代版,看到了精忠报国的现代版,他们有名有姓,有脸有面。

  此刻,我更加笃定,只要我们把根留住,只要我们回到根那里,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春来草自青,草的答案不在草本身,而在春那里。

  乡愁中的传统,传统中的乡愁,正是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春风。

记住乡愁诸葛村观后感

记住乡愁诸葛村观后感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春天。
  这是我做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时脑海中一遍遍闪过的句子。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开播。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百集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些节目,既是一出出生命大题,又是一份份绝好的答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100个“考场”里,一次次展开,一次次收起,仁心写,义举答,子子孙孙答不够,一答就是百千年。
  我看到,但凡得高分的家族、村落,他们都有共同的遵守,没有忘记国家社稷,没有忘记祖先,没有忘记恩情,没有丢掉根本。但凡兴旺的家族,都有家谱、祠堂、祖训,并且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这些家谱、祠堂、祖训。仁义礼智信,孝悌勤俭廉,在这些土地上,已经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我还看到真正的励志和制度,真正理解什么叫师道尊严、什么叫商道贾德。我发现晋商成功的秘密并不全在经营里,徽商成功的诀窍并不全在谋略里;还发现幸福原来也在五常十义里,甚至就在一餐一饮、一草一木里。
  看着这些台本,我突然觉得,人一旦没了故乡的概念,一切病相就要来了。现代人生活在城里,没有一个共同的地理凝聚力,房子常常换,漂泊感就来了,漂泊感带来无根感,无根感带来焦虑。不像古人,不管走多远,心系故乡。
  太多的故事让人泪眼婆娑。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时,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据记载,明初时朱氏祖先立下赫赫战功,朱氏后人便把“忠勇传家”作为家规祖训写进了族谱。历史上,朱氏一族先后有11人为国捐躯,从军报国也就成为哈南村的传统。每逢外敌入侵,“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催人泪下的场面,就会在这个小村庄里出现。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在安徽屏山村,明嘉靖年间,舒善天进京赶考,高中探花,衣锦还乡之际,发现相依为命的老母病倒家中,便弃官侍母,直至终年。还是屏山村,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成功塑造“抗战夫人”王丽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当年一月挣30块大洋,会把25块寄回家里。在山西静升村,王氏十六世祖王寅德与人合伙做生意,对方早亡,他把属于对方的钱分文不少地还给人家后代。做月饼的吴丽霞家,如此在乎月饼切开后的匀称,不单是讲究月饼的品相,更是考察做月饼的人心是否匀称。他们相信,心匀称,手下的活无不匀称,心不匀称,手下的活难以匀称。
  读一出出台本,我就像是在给祖先的老屋拂尘,给祖先的德容擦灰,给祖先的衣襟掸土。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等到下一出,又是那么紧张地看着每一出,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多少次,我的键盘上落下一个不肖子孙的热泪。就连晚上做梦,都在乡愁之中。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有这么伟大的传统,这么优秀的祖先,这么智慧的文化,这么可爱的同胞。作为一个作家,我是多么幸运,能够以这种方式,亲近我们伟大的传统,为祖先尽上一份小小的孝心。
  在这些节目中,我看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故事,远比在任何一部小说中读到的精彩。很难相信,倘若没有这40个摄制组长达9个月的艰辛打捞,任凭他们淹没、流失,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何等的损失。
  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人类将走向何方。有了这100集,我们就可以回答,子孙将向哪里去。有了这100集,我们就有了底气。孔子不但是中国人,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端午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正在以乡愁的方式活在大地上。我还看到了二十四孝的现代版,看到了精忠报国的现代版,他们有名有姓,有脸有面。
  此刻,我更加笃定,只要我们把根留住,只要我们回到根那里,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春来草自青,草的答案不在草本身,而在春那里。
  乡愁中的传统,传统中的乡愁,正是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的春风。
本文标题: 观《记住乡愁》读后感300字(记住乡愁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29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幼师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母亲肖复兴写读后感(肖复兴的忆母亲读后感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