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的观后感看了《芳华》,朋友圈再次分裂。有人认为冯小刚在批判和控诉那个时代,满满都是人性的恶,善良的人不被善待,好人得不到好报,一些美好、神圣...
芳华的观后感
有人认为冯小刚在批判和控诉那个时代,满满都是人性的恶,善良的人不被善待,好人得不到好报,一些美好、神圣、崇高的东西轰然坍塌,看了之后倍感压抑,对人性非常失望。
有人认为那个时代人性的塌陷比电影里描写的糟糕得多,冯小刚不仅对当时人性的恶表现得远远不够,而且在粉饰和美化那个时代,尤其是文工团这种充满话题和争议的地方……
其实这些都很正常,有人了解那个时代,有人不了解那个时代。即使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也有人喜欢那个时代,有人不喜欢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出生环境、所受教育和个人经历不一样,三观也不一样,看问题的逻辑、方式和态度也不一样。
冯小刚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社会切面和一种生存状态。即便做了大量删改,这部片子还是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同样,即便不删改,也会有很多人受不了。
冯小刚和严歌苓都曾经在文工团干过,对那个时代有深刻的记忆和情结。文工团的那段经历,在他们的生命和血液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芳华》通过文工团这个特殊的场景展现了一幅众生相,主要讲述了刘峰、何小萍这两个小人物和战友们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和命运,以及背后的人性善恶。
影片叙事主要沿着时间线走,并没有一个核心故事。新鲜的肉体、美好的青春与丑陋的人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戏剧张力。

在文工团这种卧虎藏龙的地方,刘峰和何小萍都只是小人物。刘峰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何小萍则默默承受着别人的歧视、孤立和内心的孤独、寂寞。
但他们的善良并没有得到善待。一个被认为是傻子,一个被认为是另类,饱受嘲笑和欺凌。最后,一个被发配到边疆连队去伐木,一个被下放到野战医院当护士。
看了这部电影,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大时代下,小人物是多么的无奈,个人的抗争是多么的无力。刘峰只求牺牲,何小萍精神失常,更多的战士则成了被遗忘的孤魂野鬼。
即使30多年过去了,那场战争仍然讳莫如深,电影里也只能以“中国西南边疆”代之,连一个敌方的镜头也没有,很多看电影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跟谁打仗,打的是什么仗,为什么打仗。
冯小刚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可以用一句台词来概括:“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在世俗的眼里,刘峰和何小萍无疑是不幸的。但对他们来说,善良只是一种天性,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欲求和功利目的,内心是安宁和祥和的。越善良,越容易知足和感恩,接纳人生的风风雨雨。

在那些只有利益、不论善恶的人看来,这很傻逼。但一个内心阴暗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
其实人性恶并不可怕,怕的是久而不觉其臭,丧失了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心中不再有美好,甚至觉得就应该恶。
善良是一种慈悲,也应该有智慧。如果缺乏智慧,不加分辨,也会造成不好的果。
抛开二元思维,善和恶本来就是一体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善就没有恶,没有恶就没有善。
凡夫就像一枚硬币,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只不过有的善多一些,有的恶多一些而已。
很多骂别人恶的人,其实自己身上也有很多恶的东西。有的人看自己都是好人,看别人都是坏人。他们左手拿着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右手拿着棍子,只打别人不打自己。
看了《芳华》,我想到了一个词:“嘴脸”。相由心生,我们的种种嘴脸和表演都是心的化现。所以,《芳华》也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答案。
有人问老猪,善良到底值得吗?
我当然认为值得,因为我相信因果。
作
电影《芳华》的观后感
观影结束,不免有些许感慨。影片开头,是萧穗子的旁白,那个漂亮活波的女孩。可叹萧穗子的爱情,是因为她把最好的东西献给了爱情,可惜爱情什么也能留下,就溜走了。她在整个文工团里面算是性格比较好的一个女孩,谁也不得罪,谁也不讨好,所以走到了最后,生活也赐予了她很多美好的东西。而对她最寒心的是刘峰离开文工团的那一天,何小萍受欺负的那一天,她从来没有站出来过,那个时代,善良的给予也显得无比的奢侈。
林丁丁,那个笑里带花的姑娘,初见就是一普通姑娘,没什么特别的,细看却像是上瘾一般,对她的笑产生了迷恋。可是为什么就是这么一个让人迷恋的姑娘,在刘峰受到处分时选择了沉默,也许是当时刘峰跟她告白时的冲击,也许是当时还不懂得怎么处理感情的问题…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猜测,细节我们无从可知。但我始终相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得已,她们始终还是善良的。
时代造就了刘峰,让他变成了“活雷锋”;时代同样毁了他,在他的心里也就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作为“活雷锋”给他带来了些许荣耀,正是因为这些荣耀,才会显得那对于林丁丁的那一点私心也要不得,成为别人眼中的沙子。刘峰最可悲的地方在于什么事情都为别人着想,最后什么也没落着,可叹人心。退伍后的刘峰跟人合伙做生意,车被联防办扣了,非让交1000块钱才能赎回车,刘峰不愿意还被人打了,战争英雄也不过如此,现实的残酷逃也逃不掉。
何小萍,本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女孩,面对嘲笑,她勇往直前,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可就是这么努力认真的姑娘,在她受欺负委屈时,没有人愿意对她施加援手,任凭善良在每个人的心中一点一点被摧毁。在小萍被人嘲笑,爸爸去世伤心时,刘峰陪在她的身旁,虽然话不多,却足以暖人心。小萍最能感触刘峰的善良,所以心里对于那些伤害刘峰的人最愤怒。
影片当中的战友情,也很让人感动,比如刘峰在1979年中越战争当中保护战友尸体,影片旁白说的'是那颗做英雄的心,然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使命的召唤,那是一种男人的担当,更是对于战友情最完美的诠释。战争结束,文工团面临解散,离别的那一天哭的稀里哗啦,战友情显得弥足珍贵。在大家一起唱起那首战友的歌时,我旁边一对老人也轻轻的哼唱了起来。影片结束时,看到了那对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走出了影院,不免感叹时间的飞逝。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愿你把握好自己的年华,愿你心中的善良永不泯灭。
芳华、命运、人生 —电影《芳华》观后感范文
从电影院出来,内心其实五味杂陈。看电影的时候哭了几次,却在最后都归于了平静。
电影《芳华》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好结局,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刘峰和何小萍,他们的结局并不算好。电影中用了一个词语——“相依为命”,应该足以让我们联想到他们的后半生。
芳华路上到处都是抉择,不同的选择也许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结局。无论是刘峰、何小萍,还是萧穗子、郝淑雯和林丁丁。
电影着重聚焦的五个人,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抉择和不同的命运。
刘峰选择放弃读大学的资格,为了林丁丁。又因为表白被拒,因为林丁丁的自保被迫离开文工团,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上了前线。
何小萍选择放弃了与她而言没有人情味的文工团,为了刘峰。离开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团,去了野战军医部队,在战争中也上了前线。
萧穗子,整部电影的讲述者,也是内心最为平和的一个人。她性格好,所有人都能跟她打成一片。她心地好,是文工团女兵中唯一对她释放善意的人。她人缘好,去前线当记者时,所有人都对她依依不舍。但她也有遗憾,直到文工团解散前夕才将心中的情思写在情诗上,却得知心上人已经和她的朋友在一起了。
郝淑雯和林丁丁,故事中家庭条件最好的两个姑娘,一个用“门当户对”击碎了萧穗子整个青春的悸动,一个为求自保让深爱她的刘峰被迫离开了文工团。故事的结局,没有反转,没有悔悟,她们还是她们,眼中的骄傲从未改变。但富足生活背后的精神的空虚和失落,她们的骄傲让她们不会说出来。而我们,也只能通过她们的眼神和只言片语才能明白。
刘峰是个好人,只知奉献,甘为绿叶。他不是没有私心的,林丁丁就是他的私心。除此之外,他依然是个好人,不计回报地将青春挥洒在部队之中。
而何小萍是个可怜人,童年饱受冷眼,进入文工团后受到了欺负,在前线当了英雄模范后却因为战争的刺激,神经出现了问题。直到文工团的最后一次演出,台下的何小萍忍不住跳起了那段刘峰陪她排练过的舞蹈,精神才逐渐开始好转。一个开始,一个结束,哪怕何小萍对这里失望透顶,文工团却也深深地烙印在她的骨髓之中。
命运没有因为他们的好和他们的可怜,就变得更加仁慈。
但是他们却未曾说过一句后悔。
这恐怕就是人生吧。恰恰也是刘峰和何小萍内心的强大。欣然接受命运,欣然接受自己选择后的人生道路。
在镜头定格的那一幕,历经岁月沧桑的刘峰和何小萍相拥在长凳上。没有表白,没有盟誓。只有何小萍很多年前未能说得出口的那句——“你能抱抱我吗?”和刘峰仅存完好的左臂完成了很多年前的那个拥抱。
他们是强大的。也许远没有郝淑雯和林丁丁的生活富足,但强大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刘峰和何小萍的身上有一种其他几个人看不到的坚韧,哪怕时代在巨变,他们也在变动中坚守住了自己的内心。
整部电影其实看的是故事,读的是命运。大环境下的碾压变迁,每个个体的抗争与选择。命运是无情的,但人却是有顽强的。欣然接受自己做下的每一个选择,欣然接受命运安排给自己的每一个挑战。
人活一辈子,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也就足够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