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选择》读后感(《苏菲的选择》影评)

发布时间: 2024-05-02 11:0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5

《苏菲的选择》影评无法痊愈的伤疤:苏菲的三次讲述[已注销],评论,苏菲的抉择,2021-02-04,21:49:11,苏菲的第一次讲述,内容...

《苏菲的选择》读后感(《苏菲的选择》影评)

《苏菲的选择》影评

无法痊愈的伤疤:苏菲的三次讲述
[已注销]  评论  苏菲的抉择    2021-02-04 21:49:11

苏菲的第一次讲述,内容是集中营的苦难和纳粹的罪恶。她不是犹太人,可是仅仅因为她在德国兵的眼皮底下藏了一块火腿,就被送去了奥斯维辛。而她的父亲、丈夫和孩子,都是被纳粹杀害的。斯丁格后来得知,苏菲的男友在研究纳粹史,有志于将那些隐藏的罪行公布于天下。斯丁格认为,作为受害者的苏菲理应帮助男友完成这一工作。可是苏菲的反应却非常抵制,她说:“其实你根本不理解”。

在战后,揭露纳粹的罪行、为犹太人讨回公道,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业。虽然苏菲自己不是犹太人,可是纳粹杀害了她全家,并把她送进了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那么,背负着深仇大恨和苦难记忆的苏菲,为什么对于男友揭露纳粹罪行的努力表现得如此抵制?她能够言说的苦难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难言之隐?

对苦难的言说往往建构了苦难者的自我认同。而在对苦难的言说中,恶的历史性归罪,是无辜者的生活意义的一部分:作为幸存者,他们不仅是个人和家庭遭遇的承受者,更是文明灾难的见证者。通过对纳粹的归罪,他们不仅安抚着自己的回忆和亲人的亡灵,而且参与着历史的判决。然而,苏菲的困境在于,她不是——至少她自认为不是——完全的无辜者。在她的苦难和仇恨背后,隐藏着一块并不无辜的伤疤。

苏菲的第二次讲述,揭露了她难言的伤疤。她的父亲就是一个狂热的纳粹知识分子,生前曾发表过极为残酷的反犹言论。只是因为他是德国的敌国——波兰的大学教授,才不分青红皂白地被杀害了。善良的苏菲并不赞同父亲的反犹立场,然而那毕竟是她崇敬而爱戴的父亲,她曾为父亲打印了反犹文章;在集中营,她私藏着那篇文章,以便向德国军官求情——“我父亲是你们的支持者,我也是,求你放了我吧……”

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处境和经历,苏菲感到自己无法像其他幸存者那样,通过对苦难的言说和对恶行的归罪来构建一种自我的认同。在历史的善与恶面前,苏菲的位置极其尴尬:她不是犹太人,而是遭到纳粹迫害的波兰人;她的父亲既是受害者,又是历史的罪人。在她讲述集中营的苦难时,那篇藏在鞋底的反犹文章总是出现在她的脑海中,提醒着她自己的“罪恶”;当她谴责纳粹时,令她又爱又怕的父亲的形象总是将她的情感复杂化、模糊化,令她的仇恨陷入灰色,失去了黑与白的明晰。她是纳粹的牺牲品,又是纳粹的后代;这种尴尬的身份使得她始终游离于罪人和无辜者之间,挣扎于良心的困境。

在一篇纪念奥斯维辛的文章开头,小枫老师引用了《芳名卡门》的最后一句台词:“请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有罪的人在一边,无辜的人在另一边。”苏菲的困境就在于,在她身上失去了这条清晰的界线。然而,历史的宏大善恶,终究无法掩盖个体的生命纹理,无论存在多么复杂的处境,个人的良知总是知道自己的位置。苏菲从未赞同过父亲的言论,而在集中营向德国军官求情的行为,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得救。苏菲善良的动机,难道不能为她的行为辩护吗?即便不能原谅自己的行为,难道她不能认同自己的良知吗?为什么坚持认为自己并非无辜呢?

为了回答斯丁格,也为了回答我们,苏菲第三次讲述了她的遭遇。而这最后一次讲述也是最为痛苦的:在进入集中营之前,德国人答应释放她的一个孩子,但是强迫她在她的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如果苏菲拒绝做出如此残酷的选择,那么她的两个孩子都不能幸免于难。情急之下,苏菲选择了挽救她的长子,而把小女孩交给了德国人。就在交出女儿的那一刻,苏菲的灵魂崩溃了:她亲手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毒气室,而最后,她的儿子也死在了集中营里。如果说良知能够在历史的宏大善恶中挽救出个体的生命纹理,实现最终的自我认同,那么苏菲的良知认同,则在那次残酷的选择中遭到了毁灭。从此,她的生命便如枯叶一般,只剩下绝望的经脉。听完了苏菲最后的讲述,就连斯丁格也放弃了安慰苏菲的努力:尽管他爱得真诚、热烈,可是少不经事的他自知没有能力分担苏菲的生命记忆,这份记忆的担子是如此沉重、可怕,它缄默了苏菲的苦难言说,取消了苏菲的历史归罪——因为无论是言说还是归罪,最终只会让苏菲撞上一个无法再认同的自我,迫使她一再揭开那道无法痊愈的伤疤。

只有苏菲的男友——患有精神病的内森能够拯救她,而这恰恰是因为,内森对生命怀有着远远超出常人的热情,让苏菲的记忆,能够在爱的热度中融化。苏菲和内森的爱,是遗忘和幻想的爱;但是内森的敏感和疯狂,又使得这份爱情格外脆弱,充满着危险。最终,苏菲和内森双双自杀,死在了一起——也许,对于苏菲来说,这已经是她伤痕累累的生命所能够获得的最好结局。

苏菲和内森共度的第一个夜晚,内森为她朗诵了这首艾米丽.狄更斯的小诗;而在影片的最后,这对恋人的朋友斯丁格面对他俩的尸体,再次朗诵了下面几行诗句:

安普尔正在理床

她小心翼翼地等着

命运之神降临

房间里静静的

整齐的床单

松松的枕头

可别让金色的阳光 

打扰这宁静的世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去年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许多“不解之辞”――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难渡过它艰深晦涩的语意之河。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一、轻重之间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同时也成了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二人物小像


  托马斯――原为布拉格的外科医生,生性自由,以交往众多情人为嗜好,同时深爱着特蕾沙。苏联占领捷克后,携特蕾沙*瑞士。后又为了爱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沦为玻璃清洗工,又在环境重压下隐居山村,当了一名卡车司机。他一生漂泊,不断地在生命的重与轻的漩涡中挣扎。最后与特雷莎双双死于车祸。


  特蕾莎――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灵魂的爱情信徒。原为布拉格附近某小镇乡村酒店的女招待,后为布拉格某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托马斯的妻子。深爱托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马斯的不忠带来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梦和眩晕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镇来到托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离家出走回到祖国,然后和托马斯一道隐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马斯一起死于车祸。


  萨比娜――布拉格年轻的女艺术家,托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兰次的崇拜对象。思想自由独立,生性叛逆,反对媚俗。她不断地背叛原来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国,背叛爱情,抛弃了深爱她的弗兰次;她不断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无可背叛的地步。她的生命无限轻盈,了无分量,没有何牵挂和责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从布拉格*到日内瓦,然后到苏黎世,最后到美国和一对喜欢她的画的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对老年夫妇也将离开她到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在无尽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残酷重压,在无限凄凉孤独和忧伤中,渴望着一扇遥远的童话中亮着温馨灯光的窗户。她是四个主人公中存活下来的人,也是最悲惨的命运的牺牲者。


  弗兰茨――日内瓦某大学的教授,梦想主义者,英俊健美,思想单纯,热衷于一切政治运动,崇拜并深爱着萨比娜。曾为了追求萨比娜而离开不爱的妻子,在萨比娜不辞而别之后,他又把年轻的女大学生当做萨比娜的影子,最后为了缥缈的爱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国际医疗队伍的“伟大进军”中。他加入到“伟大进军”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讽意味――因为柬埔寨和萨比娜的祖国都是同样遭受被侵占的厄运的国家,他想:如果萨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一定会感受到他对她的祖国遥远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的!当他终于从寄托在“伟大进军”上的爱情梦想中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抢劫事件。


  三、托马斯-----重与轻博弈中的真实存在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在无限自由轻盈的生命状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运“重”的泥潭,而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爱情之责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强大的无法抗拒无处可逃的社会*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平凡的个人在社会政治的强大漩涡中无异于一只弱小的蚂蚁,个人的生活在无序癫狂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之下会被轻而易举地碾成粉碎。他厄运的开始源自一封影射*的信件: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当他知道*后,深感罪孽深重,无颜面见世人,于是自挖双目,*他乡,以残酷的自我惩罚来为无知犯下的罪过忏悔。难道无知者犯下的罪过就不该承担责任吗?一些苏联共产党*以“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来搪塞以逃脱罪责,他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就是这样一封对他个人生活看似“无关紧要”的信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他由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街头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写下这封信的动机是什么?是对政治的单纯热衷吗?我觉得不是。以托马斯特立独行的个性来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恶魔”,他是不会热衷于政治的喧嚣去参与什么激进言论的。使他写下这封信的更为隐秘的原因,来自他那“危险的比喻”,这同样关乎他的爱情。


  他无数次的深刻地感觉到,特蕾莎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这个危险的比喻使他对柔弱的特蕾莎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这难道不是命运?而俄狄浦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赎罪之神,不也正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吗?这和特蕾莎有着多么致命的相似!所以,有一天当托马斯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俄狄浦斯》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到了那个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写下了那篇改变他命运的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阴谋”吧?于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绝在脱罪文书上签字的时候,他被政治巨手紧紧攫住的命运便不可逃脱了。于是,他失去了医生的优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个时期,布拉格正被笼罩在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大街小巷到处是政治话语的喧嚣,每一个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监视*录音作为反动证据的危险。日复一日,人们惶惶然生活在这阴云密布的异常沉重的政治高压下。然而此时,托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轻”的形态展现出来。因为他终于卸掉了多年来一直郑重地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医生的“拯救人类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轻松,一如继往甚至更为“狂热”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业”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开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乐此不疲。


  这真是一支“重”与“轻”合奏的别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当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当“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跻身博爱民主的殿堂,渺小的个体,只能挣扎在不能承受的“重”与“轻”交织的漩涡中。我们很难用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他,――——托马斯,在他身上,实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不忠,欺骗,他有着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耻的“无耻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时又存在着正义,善良,仁慈,悲悯,率真,清高,自由等许多可以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在生命之“重”和“轻”的博弈中苦苦挣扎的真实存在。作者对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评判,――在道德沉沦的世界,“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五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正确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悲剧。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轻松地微笑,一缕深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因为年轻,读书喜欢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所以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责任,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面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面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面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轻松,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择!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可以有所选择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择,那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择》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必须马上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轻松,究竟该怎样选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英文译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是作者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

  带着一丝附和热望的心情阅读它,所以只能隐隐约约瞥见深入精神骨髓的主题,我全心全意地追求,想要清楚明白作者的心绪是以何种决然的姿势延伸至他的信仰世界。昆德拉用他敦厚松弛的文笔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转绰约,燃到尽头的温存化做浓浓密密的欣喜。我们都是害怕孤单的孩子,提着昏暗的灯笼寻找思想的光源。

  思想的高尚和明丽,不禁让我们产生种种对生命理性思考的"动荡性"。这是一种大而神圣的境地,是任何脱离私心脱离狭隘的思想者的圈地。昆德拉是在用灵魂写作,用灵魂舞出生命的曲线。同样,灵魂是兼并了私心,兼并了狭隘的。否则,思想与写作,将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眩目火花。只有对生命,对人类存在的广阔的空间的有针对性深度的思考,才能包容这些无限幽静却时时闪硕着不安分之感性的意境。

  小说以"永恒轮回"开篇,说"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的方式再现,而且这样反复还将无限反复下去!"这样的开篇让我不由开始对生命本质的一些"动荡性"而去思考。生命究竟是需选择"重"还是"轻",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感叹到生命不堪重负,生命很残酷,那么是什么会促使到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呢,是因为,在我们面临一次次选择与抉择时,会犹豫不决,会背负思想包袱,会患得患失,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深感到压力了,深感到重荷了,于是我们会觉得生命如此沉重。于是我们开始想不要去肩负压力,不要去遵从责任,不要去履行职责,选择轻的生活。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头。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着各自的重担而努力,但每个目的地却都有着其本质上的空虚。这也正是人生悲剧的所在,盲目的`"进取心",无知的"向上精神"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2

  “因为一个人往往从怀疑一个最小的细节开始,最终会怀疑生活本身。”

  这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生活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失恋了,或生意失败了,或失业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响到了整个人生,整个人生陷入的灰暗!仿佛生活忽然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实,人生有很多面的,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无常的,此刻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后也都不如意。

  人有时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彻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个失落的时刻,彻底地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失败、彻底失败!我会想起许多能证明我失败的例子与状况,然后去对比别人的成功,对比自己的理想,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也会写在日记里,然后去反省,只是这样的文字不免带着许多消极情绪,故不想让人看到,不会公开上传,我希望我所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乐观的。有些问题过于沉重,还是不适宜公开讨论的,故还是自己去思考吧。)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为一时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觉到你这一生都是幸福的。当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动的时候,静下心来,我总是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觉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无以复加!——感谢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及后面的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时会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乐,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乐夸大,把痛苦缩小。夸大痛苦的时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缩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却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乐的时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与人之间,也常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引发争吵,然后引出许多事情来,不断升级,到了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人生的时候,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别人对你的看法及情感时,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个小误会,一点小矛盾而已!

  有时我们要利用“无限扩大的思想”,让快乐幸福洒满整个人生,整个世界;有时则要去限制,让痛苦只是此痛苦,矛盾只是此矛盾,而不要再延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3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因为年轻,读书喜欢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所以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责任,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面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面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面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轻松,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择!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可以有所选择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择,那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择》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必须马上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轻松,究竟该怎样选择?

《苏菲的选择》有这部电影吗?如果有我要简介?

  苏菲的抉择Sophie's Choice (1982) 更多中文片名:
  索菲的抉择
  苏菲亚的选择
  苏菲亚的抉择
  苏菲的选择
  更多外文片名:
  A Escolha de Sofia.....Brazil / Portugal
  Le choix de Sophie.....Canada (French title) / France
  Sofijin izbor.....Croatia / Serbia
  I eklogi tis Sofi.....Greece
  La decisión de Sophie.....Spain
  La scelta di Sophie.....Italy
  Sofien valinta.....Finland
  Sophie's Keuze.....Netherlands
  Sophies Entscheidung.....West Germany
  Sophies val.....Sweden
  Sophies valg.....Denmark
  Wybór Zofii.....Poland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150 min / Canada:157 min (Ontario)
  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对白语言:
  英语 / 波兰语 / 德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Canada:14A / Australia:M / Finland:K-16 / Germany:16 / Sweden:15 / UK:15 / USA:R / Singapore:NC-16 / Argentina:16 / Iceland:12 / South Korea:15 / Singapore:PG (cut)
  制作成本:
  $12,0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
  (ITC Films Inc.)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艾伦·J·帕库拉 Alan J. Pakula
  编剧 Writer:
  艾伦·J·帕库拉 Alan J. Pakula
  威廉·斯泰伦 William Styron ....novel
  演员 Actor:
  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Sophie Zawistowski
  凯文·克莱恩 Kevin Kline ....Nathan Landau
  彼特·麦尼科 Peter MacNicol ....Stingo
  约翰·罗斯曼 John Rothman ....Librarian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美国
  USA
  1982年12月8日
  西班牙
  Spain
  1983年3月4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83年3月25日
  丹麦
  Denmark
  1983年3月25日
  法国
  France
  1983年3月30日
  芬兰
  Finland
  1983年4月1日
  瑞典
  Sweden
  1983年4月1日
  荷兰
  Netherlands
  1983年4月21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3年5月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83年8月18日
  匈牙利
  Hungary
  1985年10月3日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Incorporated Television Company (ITC) [英国]
  Jadran Film [克罗地亚]
  发行公司:
  Associated Film Distribution [美国]
  Editora Europa [巴西] (Brazil) (DVD)
  环球影业 [美国]
  Versátil Home Vídeo [巴西] (Brazil) (DVD)/(Brazil) (VHS)
  CBS/Fox Video (1984) (Belgium) (video)
  CBS/Fox [美国] (1984) (USA) (VHS)
  CBS Television Network (1986) (USA) (TV) (original airing)
  Maple Pictures [加拿大] (2007) (Canada) (DVD)
  其他公司:
  Clein & Feldman Associates publicity
  Computer Opticals Inc. [美国] titles and opticals
  Navarro-Bertoni Casting Inc. [美国] extras casting
  Camera Mart Inc. [美国] stage facilities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
  Jadran Film [塞尔维亚和黑山] location shooting: Yugoslavia
  Panavision, Dallas [美国] lenses and panaflex camera
  Photomagnetic Sound Studios sound (as Photo Magnetic Sound Studios)
  Technicolor [美国] color
  Titra Film New York subtitles
  内容简介
  影片描述的是一位在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子苏菲。在战争结束后,她和男友纳森移民美国纽约的贫民区,在那结识了同楼的年轻美国作家斯庭哥。苏菲和纳森经常吵架,最初这种情况常令斯廷哥感到不安,后来彼此之间成了好友。
  斯庭哥不知不觉爱上了苏菲。一次误会使苏菲以为纳森自杀身亡了,十分悲痛。斯庭哥为了安抚苏菲,便把她带到华盛顿,并准备到南方的老家与她共同生活。苏菲谢绝了。因为过去的隐痛时时在心头闪现:在集中营里,纳粹曾经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杀一留一的选择,否则两个孩子都将杀死。苏菲的心如被刀绞,结果苏菲选择了儿子。即使苏菲又屈从于好色的纳粹军官,后来儿子仍未能幸免一死,从此,苏菲对重组家庭心灰意冷。第二天,苏菲和纳森都自杀了。
  人的命运有时那以捉摸,当人们需要对自己的命运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是十分残酷。苏菲是一个容貌美丽的女子,但她的内心深处隐藏了不为人所注意的负罪感。在她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次不得不在自己心爱的人中间作出致命的选择,集中营里她被迫在两个子女中选择一个生存者,这对一个母亲来讲太残酷了。这是苏菲迁居美国后,在与真挚的斯庭哥相处时回忆起幸酸的往事。影片以闪回镜头追溯她在那里的悲惨遭遇,这就使苏菲在纽约的第二次命运的选择,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来冲击每一个观众。苏菲面临两个男人的爱情的选择,痛苦的经历使她在怪僻的情人和忠实的追求者的爱情中徘徊。最终她选择了一起出生入死的但心情消沉的纳森。然而,他们两都不能摆脱恶梦般的回忆而双双自杀。
  我不得不为影片的女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技感到惊叹!她以其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把苏菲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栩栩如生。她若有所思的苦笑,手指神经地插人发间,说话中的突然停顿,欲言又止...等等,演得层次分明,质朴自然。杰出的表演使她获得1982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演金像奖。
  幕后制作
  本片根据自传体小说改编,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被某些影评家誉为影史上最高难度的表演。但整部影片的水准参差不齐。
本文标题: 《苏菲的选择》读后感(《苏菲的选择》影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194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文化的精髓读后感(中华文化读后感三百字)季谢林读书与做人读后感(《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