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读后感《干校六记》,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杨绛先生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仅有六十几页的小册子,书很薄,读书读的快的话,也许不到一个小...
《干校六记》读后感
《干校六记》中的“干校”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五七干校。五七干校,是上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毛泽东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让“资产阶级统治”学校。于是,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号召,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
此后全国十几个省市创办了105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大批的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许多老干部被“下放”到干校劳动。“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这类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被称为“学员”。无论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战士”。 他们被规定过军事化的生活,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要“早请示、晚汇报”,例行性地一日数次集体齐声“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甚至参加野营拉练。他们的学习内容是体力劳动: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负,被劳累折磨诱发的疾病致死。直至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 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的五七干校才陆续停办。
《干校六记》描写的就是自1969年11月杨绛先生在送别钱钟书先生去”五七干校“劳动,至1972年3月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获准一起离开干校返程北京,在干校生活劳动两年多的纪实性散文集。
《干校六记》,六篇文章分别是:一.下放别记;二.凿井记劳;三.学圃记闲;四.“小趋”记情;五.冒险记幸;六.误传记妄。六篇文章,除了第一篇下放别记讲的是出发,记的是别,最后一篇误传记妄讲的是返程,记的是妄,其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在干校经历的四件不同的事情。凿井记劳,记录的是劳;学圃记闲,记录的是闲;“小趋”记情,记录的是情;冒险记幸,记录的是幸。
“六记”的首记是“下放记别”,写下放干校的别离之情,带出政治运动对人性和生命的残害。1969 年11 月,杨绛本来打算和钱钟书吃一顿寿面,庆祝钱钟书的虚岁六十岁生日,但等不到生日,钱钟书就得下放了。次年七月,杨绛也下放干校。送别钱钟书,有杨绛和女儿钱媛、女婿得一;但当杨绛下放时,就只有女儿钱媛一人送她,因为女婿得一不想随意捏造名单害人,已在一个月前含恨自杀。得一的自杀对杨绛触动很大,以至于再去干校前不敢告诉钱钟书事情的真相。火车开行后,车窗外已不见女儿的背影。杨绛这样写:“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到了干校,杨绛和钱钟书两人所在地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平时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只能等到十天一次的休息日,才可以互相走动。虽然不经常见面,“可是比独自在北京的阿圆,我们就算在一起了”。
第二记是“凿井记劳”。杨绛被分配在菜园班,每天早出晚归,集体劳动,又参与掘井的工作,产生了“合群感”,从而有“我们”和“他们”的分别。“不要脸的马屁精”、“雨水不淋,太阳不晒的”、“摆足了首长架子的领导”,是“他们”,也包含了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而“我们”则包括各派别、受“我们”看管的人。这种阶级感情,不是基于各人的阶级背景,而是基于人性。但在贫下中农的眼中,“我们”又变成了“他们”,农民对干校学员都很见外,还常常把他们种的菜和农作物偷去。“我们不是他们的我们,却是穿的破,穿的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
第三记是“学圃记闲”。在干校的工作其实不太艰苦,就是单调,或者是担尿挑粪等知识分子从来不会主动接触的劳动。杨绛专管菜园,菜园距离钱钟书的宿舍不过十多分钟的路。钱钟书看守工具,杨绛的班长常派她去借工具,于是,“同伴都笑嘻嘻地看我兴冲冲走去走回,借了又还。“钱钟书的专职是通信员,每天下午要经过菜园到村上的邮电所。“这样,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他们在风和日丽时,就同在渠岸上坐一会儿,晒晒太阳;有时站着说几句话就走。钱钟书平日三言两语,断续写就的信,就在这时亲自交给杨绛。杨绛陪钱钟书走一段路,再赶回去守菜园,“目送他的背影渐远渐小,渐渐消失。”劳动虽累,菜园却成了传统戏曲中的才子佳人相会的地方,在这小小的菜园里,杨绛和钱钟书一起风雨数十载的老夫妻,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那段卿卿我我的年华,尽管每天时间不长,但他们很期待也很享受这段时光,老夫妻回到了“小情侣”。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干校迁址,菜园也被拆了。“只见窝棚没了,井台没了。灌水渠没了,菜洼没了,连那个扁扁的土馒头也不知去向,只剩下满布坷垃的一片白地”。
第四记是“小趋记情”。“小趋”是一头黄色的小母狗,在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互信的日子,与狗倒能发展出一段真挚的感情。这头瘦弱的小狗,因为得到杨绛和钱钟书的一丁半点食物救济,就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可是狗在当地贫下中农眼中只有两个用途,一是看家护院,二就是吃,他们认为爱抚狗那是“资产阶级夫人小姐的玩物”,正因如此,杨绛不太敢去爱抚“小趋”,对它的态度只是淡淡的。他们后来干校搬家,狗不能带着走。有人传话说,他们走后,那小狗不肯吃食,又跑又叫,四处寻找。最后杨绛和钱钟书把“小趋”送给了当地的解放军,百般告诫,万般不舍。后来钱钟书说,那狗也许“早变成了一堆大粪了”,杨绛则认为,“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第五记是“冒险记幸”,记三次冒险的经历。其中一次,杨绛在满地烂泥的雨天只身奔去看钱钟书。荒天野地四水集潦,几经磨难,冒险过河,总算到了钱钟书的宿舍门口,钱钟书大感惊讶,急催杨绛回去,杨绛也只是逗留一会,又只身而返,路上的危险也就自不待言了。回去的路上又是一路惊险,幸运的是平安到达,幸运的是冒险没有白费,见到了钱钟书。杨绛这种“私奔”,当中包含了多少情意?这种情意用平常的语调道出,也就更见深厚了。
第六记是“误传记妄”。一次钱钟书听闻自己将获遣送返京,结果只是谣传。杨绛自然十分失望,她想到去留的问题,便问钱钟书,当初如果离国,岂不更好,钱钟书斩钉截铁的说不,他引柳永的词自喻,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幸而二人最后还是一起获准返回北京。
点评一本书要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干校六记》成书后,钱钟书做了一篇小引,简单介绍了这本书。钱钟书认为六记应该在加一记,名为“运动记愧”。“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虐,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干校实际上是杨绛和钱钟书下放劳动生活的地方,身体、心里、家庭、精神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但我们通读全篇却找不到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强烈控诉和谴责,字里行间只是平和的语调,或顶多是一点点淡淡的无奈和婉转的讽刺。只是在仔细咀嚼后,也许会尝出一点辛辣的讽刺意味。这部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怨而不怒”的宗旨。杨绛和钱锺书的遭遇,虽然比不少受批斗的知识分子要好得多,但到底是一种屈辱,也是人才的浪费,杨绛谈到这段经历,并没有激情的呐喊,只是一些略显平和安静的讽刺。比如“凿井记劳”中描写的贫下中农把“我们”依旧当成“他们”,“小趋”记情中不管爱抚“小趋”,生怕背上“资产阶级夫人小姐”的头衔。正是 《干校六记》这切实平和的记录,让我们透过这些琐事更透露出杨绛先生那份心如止水泰然处之的心态,面对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历种种苦难和欺辱,事过之后,还能不怨不恨,不自怜不自悯,也不申冤诉苦,以平和心态面对,坦然生活。杨绛的心中的那份“静”是着实让人敬佩的。
文化大革命,对于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等他们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比如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被驱到大院游行……很难想象受了这些苦难,杨绛却依然还能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为杨绛“虽然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甚至在群众愤怒而后严厉的呵骂声中,认真相信自己是亏负人民,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这就是杨绛心中的坦然吧,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责难,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须面对的时候,坦然面对,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气。因此在干校里才有了那份“闲情”来记那些干校里的“轶闻趣事”作为六记吧,以至于让人在读完六记之后有“下放干校还有这般乐趣”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在文革辛酸中的苦中作乐,因此更为杨绛的这种心境所折服。“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1911-202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卒于2021年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丈夫钱钟书,字默存,著名文学研究家、作家、学者。两人的爱情同样也成为一段美谈。
杨绛先生,去世时已经105岁的高龄了,正如她在百岁感言中所说:”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想正是这种平和自然,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超乎一般的心境才是杨绛先生真正长寿的真谛,而这也是《干校六记》真正想向世人传达的一种心境吧。《干校六记》透露出来的是杨绛的那份心境:以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责难,不偏不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杨绛 《 我们仨》
杨绛 《洗澡》
杨绛 《洗澡后传》
杨绛 《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钱钟书 《围城》
钱钟书 《写在人生路上》、
季羡林 《牛棚杂忆》
《南渡北归》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读后感1“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短短八个字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翻开这套厚重的《南渡北归》,心情不禁沉重起来。作为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巨著,书中叩击心灵的情节太多太多,无数次被感动得泪眼模糊。是什么支撑并激励这群“柔弱”的知识分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触最深、震撼最强的,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国难当头,壮志未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继沦陷。隆隆炮火与日机轰鸣,平津地区人心惶惶,以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惊恐慌乱。7月29日,北平陷落后,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对连连失守的国土,这位抗日名将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闻讯赶来告别的高校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泪流满面却不得不抛下这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芸众生,开始一场前程未卜、不知身归何处的军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愤!
英雄辈出的时代,颠沛流离,流亡岁月。最先受到炮弹轰击的是南开大学,这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作为创办人,当时已转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闻讯后当场昏厥,悲怆不已。随后,大批日军进驻北大,一片残局,满目凄然。于是,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清华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儿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对渺茫的前途,两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怆然,而这一走,就是九年!在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的异地他乡,王国维、赵元任、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李济、陈寅恪、梁思永……一代大师在历史舞台上负重前行,他们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流亡的大师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悲愤交织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南渡途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能够不畏风雨、满怀信心。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潜在力量,这样的民族是必然会走向辉煌的。
挺起脊梁,初心不改,弦诵在山城。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包括清华的闻一多、袁复礼、李继侗,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等在内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翻山越岭,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余公里……当旅行团师生们带着满身风尘和疲惫抵达昆明时,师生与群众的歌声如江河翻腾、大海惊涛,慷慨悲壮的旋律向行进中的每一位师生传递着国家的艰难与抗战必胜的信念。自此,数千名师生在昆明正式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时代,在80年前西南联大师生走过的那条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在思考着什么?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生旅行团,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仿佛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令人无不感慨万千。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他们一路负重前行,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是何等艰辛,背后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撑!信仰是共通的`、强大的、持久的力量。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年代,坚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证。
《南渡北归》读后感2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写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一言难尽……
《南渡北归》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不知道在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会认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但读了《南渡北归》这本书,我知道,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我甚至为自己以前不清楚这段历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同,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这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而抵不住诱惑的心灵,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中有的部分写得过分实在,怒气和怨气都跃然纸上,有点儿像中国的工笔画,重彩。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写的《干校六记》,更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写意,叫读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体会平淡中的惨痛。
也许是家庭与年龄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更加有感触,也更想走近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学时也曾赶上空袭,不过招考的大学和考生都有准备。考试时间过半赶上空袭,试卷有效,否则在警报过后用第二份考题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报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这隆隆的炸弹声中考上当时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工程。当时的浙大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千多名师生,只好在遵义、湄潭和永兴场三处。那时遵义都没有电灯,更别说是湄潭和永兴场了。当时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住宿都在永兴场的江西会馆及楚馆。二年级学生理、农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师范在历史名城遵义。黔北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远离战火的一块安乐土。加上风景优美,更有名师授业,难怪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来到湄潭后说浙江大学很像剑桥,有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生活和宁静的学术空气。
家父1946年夏从浙大化工系毕业后考上公费留学,去瑞典学冶金。九年后,学成归国。
出国前家父在杭州灵隐寺留影
这三个月的时间,与大时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整个世界。所谓安静,那是真正安静的三个月,自己仿佛是一粒穿越时空的浮尘,在那战乱频发、炮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情恸难抑之处,泪水长流,不能自已。
我通过《南渡北归》这本书,走近那个年代,走近父亲……读完已两月有余,灵魂似乎还在那段历史中徘徊,深感与父亲同在,不愿归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3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杨绛的读后感
近日读完了杨绛的散文集,感想颇多,收获亦颇多。
我是在学完《老王》后买了她的文集的。厚厚的一本书里,藏着无数个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分为六篇短文,即《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分别讲述了杨绛先生下放到农村后的六件事情。读罢此文,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下放这么辛苦的事情,在杨绛先生的笔下竟然如此的温暖而充满情趣。
在干校的生活本身根本不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下放,意味着告别家乡,离别亲人,想想,一个个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知识分子,倏的就被要求去干农活,一个养尊处优的学者一下子沦就为了一个卖劳力的苦工。在那个黑暗到看不见一丝曙光的年代里,很多人甚至做好了“一去不复返”的准备。然而在杨绛先生的眼里,下放不过是一次特殊的人生经历。离别固然是痛苦的,但是她认为她和丈夫钱钟书先生所在的干校离的很近经常可以见面,而对于女儿,“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撇下她。”在劳动的时候,不论是当地人还是一同下放的“校友”,大家都很照顾她,让她干最轻的活,干最简单的活。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作品里说干校生活很辛苦,很困难,然而这样的情绪在杨绛散文中却少有见到。难道是干校和干校之间的差别不成?我看不然。怕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吧。悲观主义者们总喜欢拿困境和最美好的东西作莫名其妙的对比,最终得出悲观的结论。好与坏总在一念思量,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态度也许会收获完全不同的生活。
然而,细细想来,《干校六记》也不是全然不悲的。作者只不过是运用一种冷幽默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平静地诠释着文革的荒唐和悲哀。作者是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千万和她处境相同的人。她努力地用喜剧的语言来冲淡悲剧的伤感,使经历过那段黑暗的人们,能够获得一丝慰藉,而不会把悲伤的情绪传染给那些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她不希望读者随着她痛苦。
文章里应当有个真实的自己。在杨绛的文章里,我读出了她的乐观,她的豁达,她的潇洒,她的睿智,她的平和,当然也有她的无可奈何。像杨绛他们这样老一辈的作家经历了战争的动荡,文革的煎熬,早已将生死,悲欢,得失看得很淡很淡了,因而他们可以平静地叙述动乱年代各种令人心酸的故事,因而他们的欢乐才真正感人至深,他们的悲伤才真正震人心魄。正是杨绛的散文让我明白了,原来有一种欢乐很悲伤,有一种悲伤很淡定。
有关杨绛的读后感2杨绛女士的散文,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以自己鲜明的风格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也不例外地喜欢她的作品,近日读了她一篇抒情散文《阴》,印象颇深。
自古以来,写花鸟虫鱼的散文很多,但是写“阴”的我还是第一次欣赏。
首先是作者的细致观察和与众不同的体会。“一棵浓密的树,站在太阳里,像一个深沉的人”,寥寥几笔就勾画了一棵树的姿态,并赋予它人的性情。深沉的一棵树。“面上耀着光,像一脸的高兴,更一吹,叶子一浮动,真像个轻快的笑脸”,“可是叶子下面,一层暗一层,绿沉沉地郁成了宁静,像在沉思,带些忧郁,带些恬适”。看到此处,我分不清到底是树像人还是人像树了。因为也可以反过来这样想:人很多时候不也是如树一般“面上耀着光”,“轻快的笑脸”,而心里面则是“带些忧郁”“带些恬适”吗?可以说,一开始我就被作者的睿智吸引了。
接下来有“最深最密”的“松柏的阴”;“广大”的“梧桐树胡桃树的阴”;“疏疏的影子”,“很浅”的阴;小草“错杂的影子”,“似有若无的阴”。就连“一根木头,一块石头”,“在太阳里也撇下影子”。“影子和石头木头之间,也有一片阴。”还有墙阴、屋阴、山的阴、云的阴。这些阴不是简单地堆积起来,而是在作者轻快的笔下从容不迫地一一道出,丝毫没有牵强的痕迹。这是一种游刃有余的轻松。
从“清幽灵活”的树阴到“散漫和繁复”的山阴,作者一路来都是斟酌着光和影的摄影师。有“筛下疏疏的影子”,也有“漏下地的光闪耀着”,有“现出浓浓淡淡多少层次的光和影”,也有“随着阳光转动变换形态”的“挟带的阴”。
最后,“在日夜交接的微光里,一切阴都笼罩在大地的阴里,蒙上一重神秘。渐渐黑夜来临,树阴、草阴、墙阴、屋阴、山的阴、云的阴,都无从分辨了,夜吞没了所有的阴。”这是自然界中无可抗拒的规律。但似乎作者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自然界表层的规律,而是更深层次地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对宇宙中朦胧而又神秘的力量的思考。
有关杨绛的读后感3最近我与女儿一同读完了《杨绛散文》,收获了不少。
在众多篇目中,《干校六记》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现在像这样的关于文革的`题材并不多见了。我们这一辈的人是经历了文革的,然而却不如杨绛先生这样有切身的体会。《干校六记》唤醒了我的记忆,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不曾经历的事情,还是挺让人长见识的。
现在的孩子对于文革已经不甚了解了,但是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文革是注定要被铭记的。杨绛先生的散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文革进行了诠释,褪去了文革或神秘或恐怖的外壳,让孩子可以更加客观的了解这段历史,而这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作为家长所希望的。
一本好书,胜过千言万语。
有关杨绛的读后感4读杨绛的散文,仿佛是在一个秋日的午后,金色的阳光的余晖铺满大地,洒在厚厚的落叶上,天空有鸟儿飞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却带走了所有的喧嚣,站在窗前,手捧一杯醇香的茗茶,望着金色阳光与大地融为一片,世界如此宁静,生命的风车就在此时与这世界一同的静止不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我在初次读到杨绛散文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我用文字把它描绘下来,可是我的拙笔却无法描绘出当时心中的那份悸动,还有温暖与宁静,睿智与豁达。
杨绛散文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呢?平淡的语言,生活中最普通的故事情节,但就是这样最普通的组合却最打动人心。她的的笔触不是自己的经历就是亲友的经历,以这样一种记叙散文的形式,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取材,记录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死荣辱。含蓄内敛,洞达生趣,向我们传达着生命的哲学与生活的智慧。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11年7月生于北京。她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随后又考入了清华大学外语系的研究生,随后又赴法国、英国留学,曾任上海震旦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94年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外语文学研究组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然而对我来说,这样去介绍一位我所喜欢的作家未免过于生硬,我应该更感性的语言来概括她,她是一位博学的学者,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是生活的智者,是与钱钟书同甘共苦的他的夫人,生活的磨砺赋予她的不仅是写做的灵感和素材,还赋予了她一份平淡超脱的人生态度,而她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升华成一种艺术,通过淡淡的文字把她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一点一点倾诉给我们。
谈到杨绛的散文,首先是它的语言很有特色,平淡质朴,沉着含蓄,偶有生趣,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没有酒的浓烈,亦没有水的寡淡,她的这种语言风格对于此前的那种雕饰浮躁、虚夸的语言风格也是一种有力的抨击,以最朴质的手法反映最真实的东西,在《回忆我的父亲》和《回忆我的姑母》等文中都体现了这种语言特色,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她和父亲姑母之间日常生活中交往的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干校六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当我看到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越发能看到能看到她在我们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真开眼。车窗外已不见她的背影,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这是她在被下放干校时女儿送她离开时的场景,那时女儿的丈夫已经于一个月前自杀,而自己和丈夫要被下放干校,留下女儿孤苦一人,作为母亲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那种亲人分离的痛苦在她的笔下就这样流进我们的心里。在她的散文中极少抒情和议论,所要表达的感情都是从这种淡淡的记叙和描写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偶尔的抒情和议论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并且有一种出透人心的力量,议论比如《回忆我的姑母》中的“我现在回头看,才了解时看到的是一个伤残的心”,深刻的揭示出了当时姑母悲惨的遭遇。而抒情比如《回忆我的父亲》中“但愿我的父母隐藏在灵岩山里早日化土,从此和山岩树木一起,安静的随着地球转”这是对父母离开的一种释然和豁达。
杨绛的散文大多是记叙性的散文,她的作品都是阅历的产物,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与亲友的日常交往,专心的经营着自己的精神园地。杨绛的一生饱经沧桑,在晚年时她创作了享誉中外的《干校六记》,记叙的是她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干校的经历,在这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失意痛苦不可避免,然而在她的记叙中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隐忍,而不习惯痛苦的表达痛苦,这是她对于生活的一种通透的豁达,在凿井记劳篇中明明很苦很累人工打井却在她的笔下有了一丝苦涩的欢乐,给人以深沉的回味和苦涩之感。在学圃记闲篇中一位知识分子自杀,却没有棺材被草草埋葬,她亲眼目睹了这件事,心中震惊,反复提醒经过那做坟看她的钱钟书不要去踩那座坟,因为没有棺材,泥土下就是身体,天下雪后又担心地陷坟裂。她始终有着自己不可移易的善恶美丑标准,从本质上讲,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始终关注着人,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对人类痛苦的咀嚼使她对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了完整的认识,所以她始终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杨绛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真正思考了生命的价值,她对待生命中的一切都很珍视,珍视在下放过程中同事们对她的体谅与友好,珍视一个名叫小趋的小狗为她带来的欢乐,珍视那些在她生命中走过的亲友,她把这些经历积攒起来,然后用文字将它们叙述出来,其中饱含着她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她对社会历史的一种最真挚最基本的把握。
所以说读杨绛的散文给我带来的不仅来自它艺术的魅力,还有生活的智慧,通达宽容,温柔敦厚。读她的散文,感受着她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学习她的生活智慧,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有关杨绛的读后感5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相当于西洋人所谓“脑筋”。——《洗澡》
刚刚读完了杨绛的《洗澡》,出于对钱锺书先生作品的喜爱和敬仰,所以对钱夫人的作品也充满了一种期待,还好,杨绛先生没有让抱定了一腔热忱来翻书的人失望,反倒回馈给读者一个小小的惊喜。我不明白的只是,这么有意思的一部小说,为什么还没有人来把它拍成影视作品,也许有关“三反五反”的题材在当下的影视审查制度下,还属于“敏感话题”吧?
很多读者认为,杨绛把那段沉重的历史写得过于轻佻,据说《洗澡》曾经两度入围茅盾文学奖候选作品,但由于评委们与作者在“历史观或者说在政治上的不同观点导致这部作品失利”(评委语),但读过以后,我却觉得,虽然小说的故事背景(“三反运动”)是一个典型的政治事件符号,但先生要写的东西其实与政治无关,她所要写的,乃是在政治大环境的映衬下对知识分子人性深层的探究和写照。
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永远充满了矛盾和滑稽,知识分子是人,只要是人所具有的缺点,他们都会有,但是因为他们有了知识,所以各种人性的缺点也更加丰富多彩,作者笔下的知识分子,有的善良可爱,有的迂腐可笑,有的面目可憎,有的阴险可怕,各色面孔,无不惟妙惟肖。
所有读过小说的人,对于作者在前言中所声明的“这部小说没有主人公”大多不会认同,读者头脑中萦绕不去的不一定是可怜的知识分子们如何“洗澡”,而是许彦成和姚宓那一段无疾而终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整个故事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缓缓展开。在作者的笔下里,姚宓的身上被寄予了太多的美好情感,她年轻,美丽,聪明,业务能力强,面对命运的多舛不声张也不妥协,如一朵静静的莲花独自开放。许彦成,一个普通的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身上集中了很多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性,有真才实学却也酸腐不堪,内心清高却又不得不向世俗低头,渴望心灵的自由却又始终瞻前顾后。他和姚宓生不逢时的爱情虽在各自的内心经过险滩激流的挣扎,但终于复归平静,什么也没有发生。爱情虽然是两个个人世界的互相感应和体验,但爱情的余波必定涉及会扩散至周围的人群,以许彦成的谨慎和姚宓的细腻,也未能做到天衣无缝,可以想见,在那个全国人民合力建设新社会的大环境下,在那个“采葑采菲”的北京大杂院里,这样一段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爱情,要经历怎样的隐晦和曲折?许姚二人相约游西山、图书馆内畅谈各自经历、在书内互留纸条、姚宓“我愿意做你的方芳”的大胆表白(方芳是书中的一个配角,与情人幽会时被丈夫发现),还有二人最后告别的凄楚一幕,都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整个故事,所有的人物我最不喜的就是许彦成,他和姚宓、杜丽琳之间的三角关系,倒是同情杜丽琳多一些,因此姚宓也连带着遭殃。没错,杜一如她的绰号标准美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有一定的尺度,难怪许要觉得她十分无趣了。但许杜夫妻没有爱情,也生活了很多年,他怎么能见新忘旧,想离婚就坚持要离婚,好去追求自己的真爱。何况当日许杜结婚也不是有人强迫的,杜求婚许也没有异议。是否那时期的中国文人,都喜欢仿效徐志摩对爱情的执著观念,茫茫人海中誓死也要寻找到灵魂的另一半相依?许曾答应过杜婚后要对她忠诚,所以当自己爱上了姚而又要对自己忠诚的诺言负责任,他才会想到离婚这一解决困窘的方法,这是什么逻辑思维?至少我不理解。虽然姚宓是冷静的,制止了错误的进一步扩大,但心灵的背叛已经产生,且表现得那么天经地义。游香山,不了了之,都算是牺牲了。许彦成和姚宓这一对相爱的可怜人,怎么看怎么觉得虚伪,他们给杜丽琳的,仿佛是坐在马车里的贵族给街边儿沿讨乞丐的施舍。且看这段文字:
许彦成和姚宓这时已重归平静。他们有迫切的话要谈,无暇在痴迷中陶醉,不过他们觉得彼此间已有一千年的交情,他们俩已经相识了几辈子。小书房里只有一张小小的书桌,一只小小的圆凳。这时许彦成坐在小书桌上,姚宓坐在对面的小圆凳上,正亲密地说着话儿。她的脸靠在他膝上,他的手搭在她臂上。彦成抬头看见了丽琳;姚宓回头一看,两人同时站起来。
姚宓先开口。她笑说:“杜先生,请进来。”她笑得很甜、很妩媚。丽琳觉得那是胜利者的笑。
彦成说:“我们有话跟你谈呢。”
丽琳走进书房铁青了脸说:“谈啊。”
姚宓说:“杜先生先请坐下,好说话。”她请丽琳坐在小圆凳上,彦成还坐在桌上,姚宓拉过带着两层台阶的小梯子,坐在底层上。她郑重说:
“杜先生,我只有一句话,请你相信我。我决不走到你们中间来,决不破坏你们的家庭。”
彦成说:“我决不做对不起你、对不起她、对不起姚伯母的事。我也请你相信我。”
看完了这段文字,起初姚宓留给我的美好印象一下子被打翻,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姚宓的完美,相貌、学识,贞娴幽静玉洁冰清,都像她的灰制服一样,给人以假象。小说最后姚宓说她谁也不嫁跟着妈妈生活,许彦成听见是得到心理安慰的。爱情是占有,是这一种自私的占有。也说不定姚宓和许彦成都在等着某年某月的某一日,可以在某一地点重逢,荡气回肠的缅怀过去呢。因此,他们的苦恋与痛苦也激不起我的涟漪。
读着《洗澡》,很自然地就会把这部书和《围城》相比较,并非是因为两位作者是夫妻的缘故,而是因为两部作品真的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简直可以作为姊妹篇来读了。书中的许多人物也可以互相参照:许彦成有方鸿渐的影子,姚宓似乎和唐晓芙很相像,但远没有唐的率真、透明、讨人喜欢。杜琳娜要比孙柔嘉有涵养一些,那个伪君子余楠(谐音“鱼腩”?)与李梅亭有得一比。但在题材分量的把握和整体结构的掌控能力上,《围城》则要明显长于《洗澡》。《围城》的篇幅算不上宏大,但是关于人生感悟和反讽的厚重感更加老到。《洗澡》的字数够得上一部长篇,但在内容深度和篇幅结构上读起来总像一部中篇,分量有些终嫌浅薄。两相比较,“许姚恋”的故事占据了大半篇幅,“洗澡”的内容却展得不够开,结尾有些匆忙,读起来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总之感觉还有许多文章可以做。尽管如此,《洗澡》这部作品仍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它让我们了解了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留给我们许多还可以进一步深思咀嚼的东西。
有关杨绛的读后感6读完了杨绛的散文集,我开始对这名在文革中饱受磨难的女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文字是给了我个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她的文字朴素简洁中却饱含着优美华丽,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只是有些文章以我的水平还尚且不能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文章使我感触颇深,产生共鸣。
首先是《读书苦乐》这篇文章,它的篇幅并不长,关于读书,它是这样写的:“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或者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这段文字确实太形象贴切了,读来只觉得读书也不过那么回事儿,就是匿名向不同的智者前辈请教罢了。杨绛还在文章的最后写道:“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这句话堪称经典,对于杨绛能以读书作为自己的乐趣,我感到她是一个幸福的人,能把读书作为享受,而相比之下,读书在我眼里有时是一种快乐,但有时是被逼的,那时读书便变成了一种痛苦,上学亦是如此,对于现在的教育制度而言,会坑害许多美好少年,与科举制度考八股文有着同样的性质,只是现在学的知识比八股文的用处大一些罢了,读书上学都不是坏事,只是在迫于压力的情况下做这些,往往会使人的心态变坏,读书、上学的人多了,喜欢读书、上学的人却少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可是改革难啊,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改革会成功的。
还有一篇文章令我触动很深,那就是《顺姐的“自由恋爱”》,这篇文章篇幅较长,顺姐是一个命中多苦难的人,可是却有着很好的心态,老实善良,文章中用了插叙,将顺姐的一生写下来,却富有层次感,而且不断留下悬念,让人思考,并在最后揭晓,让人读来酣畅淋漓,感觉从迷雾中摸索出来,同时让人对顺姐的遭遇感到同情,杨绛对顺姐很好,两人的感情不像是主仆,倒像是姐妹,由此,我对杨绛待人的宽厚也很佩服,让我读来最不爽的就是那个大小姐,(顺姐是地主家的小老婆,大小姐是地主的正室的女儿)她不断欺负顺姐,最后却没有得到报应,还得到落实政策,飞到国外去了,这看似不符合中国故事的特色——坏人都遭报应,但我认为这也是作者故意这样写的,实则想表明还有许多正义认为的倒虚张,这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但不管怎样,顺姐由一个无知朴实的小姑娘被封建制度变成了一个地主的苦命的小老婆,她还没有放弃人生,并称这是自由恋爱,大小姐欺负她,她也不反抗,只是尽力避开,这种毅力令人钦佩。
杨绛的很多散文我还看不明白,但我对这个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相信或许在我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之后,才能从文字之间走进这个奇女子的心灵。
《杨绛传》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杨绛传》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杨绛传》读后感 篇1最近在翻罗银胜著的《杨绛传》,是在读了梁实秋老先生的《雅舍忆旧》之后,觉得这些遥不可及的大师们,也有一样日常生活,或琐碎、或艰辛、或温馨,甚至有时还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影子,只是他们对生活更认真、对爱情更认真、对人对事更认真,即便是战火纷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也仍然能够认真面对生活,比我们现在来讲所谓的什么挫折、困难或是生活中的不如意,显得有更大胸怀和更加艰苦的奋斗,我们比之他们相差太多太多。
书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作者总结了杨绛的晕船哲学,很是吸引人。1938年,远在法国的杨绛、钱锺书夫妇面对国破家亡的情势,不得已带着女儿钱媛远渡重洋返回祖国,在阿多士2号的法国邮船上,由于海上风大浪急,他们经常晕船,尤其是钱锺书晕船更甚,十分难受。经过几次风浪颠簸,聪慧的杨绛对钱锺书说:坐船不晕船,就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船为中心,让自己永远与船稳定成90度直角,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而不波动。钱锺书按照杨绛说的去做,果真有用,不晕船了。
后来,杨绛把自己这次体会凝练成了为人处世的哲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正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这就是杨绛的晕船哲学。文革时,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和打压,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并且被剃了“阴阳头”,她和丈夫钱钟书一起被划分为“牛鬼蛇神”,她被安排去扫厕所。即便是这样一种遭遇,她仍然念念不忘《堂吉诃德》的翻译,并拼尽全力将书稿保护了下来。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得克制而又平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努力保持丝丝温情,即柔弱温和有坚强不屈,时刻在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自身90度的挺立。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风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稳稳的站立90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便是不被风吹倒、不被浪掀翻的最好保证。
《杨绛传》读后感 篇2读《杨绛传》[追思纪念版](罗银胜著)算是机缘巧合。一两周前逛超市,在图书角买的,回家拆了包装,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被撞那晚,家人接我时,顺手带上这书。闲处无客来,独坐自慵损。养伤的这两天,内心日渐焦躁,为了打发时间,开始翻阅这书,也借由这书走进了先生的世界,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先生一生淡泊。她说‘她是一滴清水’,殊不知这滴水却折射了太阳的光辉,照亮了读者们的心房,包括伪读者的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难得先生,却一生保持着一份清明与淡泊,甚至有一点特立独行。不了解先生的人,自然会觉得她是高傲了,先生自己也有自知,用她劝慰自己的话讲便是“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谐世故,但是最谐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修身养性,独善其身,剩下的,留予外人道也。
先生说,“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要学会含忍。”能忍,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度量,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人生的技巧。难得先生,一生将忍的艺术升华到极致,升华到自觉将自己处理为某种“零”。如此淡然,宽容,着实让人敬重。
曾经我的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生活教会我谦卑,教会我礼让,独不曾教会我强势,所以很受伤,常常。尽管看不惯我柔弱的人一直希望也三番两次地教育我,偶尔要学会霸气,至少气势上不能差人家太多。但没办法,性格造就的东西,真的好难去改变。尝试着去强势,但现实面前,软弱还是会占据了上风。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单纯地虔诚地祈祷:我待人好,人亦以好待我吧。反之,也只能自认栽,道一句:‘那人真没素质,不跟它计较好了’,作为翻篇。
“木子心清淡若水,守得云开现彩霞。”虽然不知爸妈给我起那名字的缘由,但这是年纪渐长的我对自己名字的浅解,这也是我日常勉励自己的话。“不怒不嗔,不争不辩,随遇而安。”
《杨绛传》读后感 篇3《忆钟书》:
与君结发为夫妻,坎坷劳生相提携。
何意忽忽暂相聚,岂已缘尽永别离。
为问何时再相见,有谁能识此天机。
家中独我一人矣,形影相吊心悲凄。
在2021年,中秋过后,又值钱钟书诞辰100周年之际,杨绛把对爱人的思念与爱,写进了诗里。
这让我想起来每年的情人节或是现在有些年轻人另类的,奇葩的求婚,结婚方式。在各种传播工具各种不需要理由的晒出自己的爱!是真爱,挚爱,博爱?对此网上又有提出真爱需要晒吗?真爱是什么?每个人是否在遇到真爱时,是否好好经营了你的真爱,珍惜着自己的真爱?
在我喜欢的人物传记里有一本是《杨绛传》,书里侧面的描写了她与钱钟书生活趣事及历经种种依然相伴一生。两人初见,杨绛眼中的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开始恋爱,第二年便订婚了。在钱钟书中年追忆他们第一面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一首小诗:
颉眼容光忆初见,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记得初见杨绛时面色白洁红润,脸如春花,清雅脱俗,犹如蔷薇新瓣浸醍醐,有带有丝丝腼腆。多么的诗情画意的回忆啊!婚后的两人趣事琐事也是不断,我想他们应该是把琐事变成趣事的,钱钟书这个原先连自己都不会照顾的人,已学会了做很多饭菜。杨绛更是洗手作羹汤,打点着两人的一切。
杨绛产后,为了在第一时间看到醒来的妻子,一天的时间里钱钟书大汗淋漓地跑了四个来回,来来回回的走了7趟。女儿的出生,为两个人带来了另一种欢乐。每逢女儿的生日,钱钟书必会说一句话,这是母难之日。
令人捧腹的是,每次探望,钱钟书都会苦着脸汇报:“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墨水也能洗。”
下一次,他又“做了坏事”说:“我不小心砸碎了台灯。”
杨绛问明情况又说:“不要紧,我会修。”
再一次,又苦着脸说:“我把门轴弄坏了一头。”杨绛应该是哭笑不得的吧,她每次都笑眯眯地说:“不要紧,我会修。”
还有一次,钱钟书额骨上生了一个疔,杨绛安慰钱钟书说:“不要紧,我会治。”然后就按照医生嘱咐,天天每隔几个小时就认认真真地给他做热敷。就这样连根拔去,也没有留下疤痕,他在感激之余,便是深信不疑相信杨绛所说的“不要紧”。
回家后,他为她炖了鸡汤、剥了蚕豆,她也把一切损坏的东西恢复了原样。他们的爱情之花在生活的琐碎中,继续绽放着。喜欢重复的读着:“不要紧,我会修。”读起来会很开心,有时是会笑出声来。读到着是多么的相信真爱的美好,来自相互体贴,相互信任,让爱慢慢地延续。
回国后,杨绛带着女儿圆圆,跟着老父寄居在亲戚家。钱钟书则前往西南联大在昆明的学校执教,后又转往湘西蓝田师院任英文系主任。两年后,钱钟书回沪探亲,由于种种原因,没再动身,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上海这座孤岛开始沉没。他对杨绛也说出了最动听的情话:“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杨绛传》里有这么一个段落,每次读到这里就莫名的流下泪,心疼的一塌糊涂。
1998年11月20日,钱钟书在北京医院都够了他最后的一个生日。他已经在医院里住了四年,每天杨绛带着自己的饭食到医院来探望,只能吃些流食。这时的杨绛也已经80多岁了,女儿在1997年也离开他们去了天堂。他两一起时会说无锡话,讲英文。杨绛真诚的祈祷着她的爱人能够战胜病魔。但是在1个月后,钱钟书依然离开了。一位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学者驾鹤仙去了,离开前的最后一句话告诉她:“好好活!”这是什么画面,望着妻子哀痛欲绝的面容,不希望她萌生与自己天堂相见的想法。用最后的气力,虚弱的声音说出“好好活”。12月19日钱钟书离开了大家。他的呼吸停止了,杨绛亲吻他的额头,并久久的贴着他的脸颊。钱钟书的遗嘱就是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的悼念,恳辞花圈花篮,不保留骨灰。”这些事情留给与他相濡以沫60余载的妻子。
在医院做完病理分析后,为钱钟书穿上他生前最喜欢的衣服,其中有她为他织的毛衣。曾经一度想把有些衣服拿去救灾,但是钱钟书用双手护住说:“这是‘慈母手中线’,其他的可以捐,这几件请留着。”这又是一个怎样温馨的画面。细细地演绎在他们的流年里。
遵照钱钟书的意愿,告别室内没有挽联,没有鲜花,也没有播放哀乐,杨绛把她亲手扎制的插有紫色勿忘我和白玫瑰的花篮摆放在钱钟书的身旁。把遗体送进火化间,杨绛把白布掀开,仔仔细细地凝视着钱钟书,帮他摘下眼镜后,目视遗体被推进了火化间,当火化间的门关上了,旁人劝她离开,她说:不,我要再站两分钟。”此时,我再也读不下去了,内心感情翻江倒海,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下来。传记里还能读到许许多多两人之间的感情,例如,钱钟书写《围城》的时候,写完总是让杨绛先看,她笑了,他就可以定稿了,或对方为了让创造《围城》甘为“灶下婢”,杨绛用理解,支持,成全了钱钟书,来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世界上有种真爱之一叫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两人之间等等的事情演绎着他们的人生。钱钟书这样评价他的妻子:“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每件事里都有爱的血液在流动,每件事情都有爱的融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真实,这样的温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真爱,互相扶持,互相依偎,如此不能不让人如此之动容。”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两情相悦的那么冲动,他们把这句话演绎的活灵活现。
书本合上,站在窗台,眺望远方,天空很蓝,阳光温和,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有人先婚厚爱,有人先爱后婚,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在这条爱情的长河里,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共同用真心,真爱,真情去经营。
在文章结尾时,献上杨绛在书中说的一段话:“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之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的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愿每个人都珍惜眼前,身边的那个你挚爱的人。
《杨绛传》读后感 篇46月份开始读了《杨绛传》,这本书,了解了这位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读完,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冲动。
杨绛先生一百岁时曾说: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在序言中读到这段话时,还不能体会其中的感情。在结尾处又看到这段话,好像理解了先生的话:我快回家了!一个百岁老人,把生命的终结看成是回家,并且要洗掉这100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钱钟书和杨绛被下放到农村的段落,那几天看到他们在农村受苦,感同身受,好似自己的亲人正在经历着这样的磨难。心疼杨绛,又心疼钱媛。
看到钱钟书病重,钱媛也住进了医院,75岁的杨绛,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头是病重的老伴,一边去病危的女儿,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那是怎样一种无助与心痛。钱媛最后一次给杨绛打电话,“妈,以前你有个女儿,现在女儿也不中用了"。看到这里,我一个局外人都忍不住泪流而下,先生当时不知道是怎么面对这样的局面。
从3月份到现在看了四五本书,写了四五篇读后感,看了杨绛传,第一次为读后感发愁。拙劣的文字,怎么能写出先生的一生呢?
《杨绛传》读后感 篇5这个月到现在一共读了两本书,都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一本是《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作者是72年出生的潇水,本名张守春,是非常幽默好读一本“历史”书。这是一套中的第一本写的是从盘古开天地到周朝推翻商汤之前的事。另一本就是《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作者是80年出生的桑妮,本名张广慧。都是老张家人,这真的是非常巧合的一件妙事。
杨绛是钱钟书的爱人,这位老人非常伟大。一生淡定从容,1911年出生,2021年去世,105岁,看了一个世纪的岁月荣华,经历各种事实变迁,又给社会,给教育,给戏剧都做了巨大的贡献,非常了不起。
这本书一看就是致敬的书,看完之后可以了解老人的经历,通过事件看到杨绛大师超然物外的处事智慧。可是看后感觉写的文字过于平时,偏于表面,不太深刻。
杨绛大师55岁经历特殊时代,被下放劳改扫厕所被诋毁被剃阴阳头,结果书中不过寥寥带过,轻描淡写,估计作者的本意是想要写出大师在这些磨难面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结果就是深刻少了,而文字太轻飘了。
还有杨绛大师86、87岁先失去女儿,后失去爱人。生离死别的创痛,也写的轻飘飘的。
甚至于杨绛大师92岁写我们三,去世前100多岁的人,仍旧笔耕不缀,读书不止。都只是简单陈述,甚至是引文描述,实在是差点意思。
整体上打70分,好在陈述的语言、思路都还挺顺的,读起来不费力气。比我看北岛的《时间的玫瑰》要省力气。
《杨绛传》读后感 篇6钱钟书的《围城》很早就读过了,我记得是初中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时候也不懂太多,没有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背后的女人,只记得那么一句话“城外的人的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即为围城也。却不知这句话来自于同样伟大的女人,杨绛先生。
在中国旧时代,女人地位普遍不如男的,称女子为先生的更是寥寥。看完杨绛先生的生平,我觉得她完全担得起先生二字。才识渊博、待人和善、低调、淡然,一切优美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她。在家里,她是钱钟书和钱瑗的保护伞,把他们照顾得很好,是那个最贤的妻;在文学上,她才华横溢,会多种语言,写过话剧、散文,翻译过作品,都获得好评,是那个最才的女;在生活中,她精致淡雅,永远向人展现坚强、得体的一面,把一切都做到最好,真真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杨绛先生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后辈两点:一、学好外文,多学一门语言,世界会更丰富、精彩;二、多读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读书。
丰富的生活经历来给世人像烟火一样灿烂的杨绛;动荡不安的社会留给杨绛更多的坚忍,淡然如菊。在那样的年代,能活下来就是不易,杨绛却让我们知道生活不止为了活着。她是那样完美,让人崇敬。老先生虽已“回家”,但她留给后人许多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学习。既可以璨若星辰,亦可以淡然如水。向老先生致敬,向杨绛学习。
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尽力让自己多学一种语言。
《杨绛传》读后感 篇7大多人羡慕杨绛,能遇到钱钟书这样志趣相投的人,可我不羡慕。杨绛曾对不想结婚的女儿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我们放得下心吗?”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杰作——女儿,她竟会走在自己甚至是老伴儿前面。回忆想来,只怕如梦般遥远。
钱媛去世后第二年,钱钟书也跟随而去,落下杨绛一人独自一人存活于世。在这短短两年之内,杨绛竟承受了两次失去至爱之痛。或许是杨绛的命太长,但绝非钟书的命太短。他已陪她度过了60余年,可惜的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的离去却无能为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更可悲的是,钱钟书此时也是病倒在床,这意味着,杨绛在悲痛之余还要照顾自己的老伴儿,未来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或许,或许明天,杨绛就要面临老伴儿的离世…果不其然。杨绛一人独自过完了剩下的18年。
我不羡慕杨绛,也许有人要说,60年的曾经拥有已经足矣。如果是我,我不想要这样的曾经拥有,我不想那么久的美好被最后剩下的'18年打破,在最后的日子里还是在回忆,在最后时光留下的是遗憾。而今只能从屋子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微乎其微的空气中嗅到一丝丝以往的甜蜜…
也许杨绛余后18年存活于世,并非只为爱情,更为她的事业(杨绛翻译了《堂吉诃德》);或许,她不是独活,她在用她余下的光阴替他们一家三口一起看这繁华的世界,待到她死去那天,便能了无遗憾。
但我只是一个平凡又俗气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目标,更没有那么坚强的内心,所以,如果同样的事降临在我身上,我可能只会一蹶不振,既舍不得了解生命,也不愿过此般暗无天日的日子,整天浑浑噩噩…因此,我打心底里佩服杨绛先生。
《杨绛传》读后感 篇8她宛如洁白饱满的玉兰花,宛如傲骨坚韧的梅花,宛如小巧玲珑的栀子花,宛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宛如幽香暗出的兰花……她是谁?她就是优雅的杨绛老先生。
杨绛老先生是一代才女,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的悉心栽培。先生一生都与优雅二字连在一起,虽说她的作品没有钱钟书的出名,但每个字词都透露出厚实温婉的文笔,让读者陶醉其中。
对杨绛的美评很多,有人说她坚忍、从容,有人说她睿智、宁静……最好不过的是丈夫钱钟书对她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再多的美评,最终就“优雅”二字。
优雅并不是指王宫里的贵夫人们,假惺惺地拿着高脚杯,轻声细语地说话,时不时地抿一小口红酒,坐得很不耐烦。优雅不只是高贵的人才会有,乡间十五六岁的大姑娘,梳着两根粗辫子,在溪边洗衣服,那意境是很美的。
不过,我想,杨绛可不是这样,她会坐在雕花的木桌前,捧一本小说,桌前摆一个茶碗,里面装的是绿茶,时不时端起茶碗抿一口茶,再继续看书……想来想去,还是先生的优雅我最喜欢。
做到优雅并不难,首先要让心变得从容淡定,不急躁,慢慢地,举止变得文雅起来,最后成为一个优雅的人。杨绛是一生都优雅,旁人无法能比,我也要像她一样,优雅地度过一生。
杨绛的文笔,面对生活的态度,让我感到钦佩。我也喜欢优雅地看着书,品着茶。
“我们想寻找生活的波澜,到后来才知道,心中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我们想得到社会的承认,到后来才发现,这个社会属于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人生不一定要做出多么大的事来,只要随着自己的心走就好。
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她的思想却光照千秋。让我们记住这优雅的花,优雅的人,优雅的文笔,记住这可爱可敬的老人——杨绛。
《杨绛传》读后感 篇9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是钱瑷女士的母亲,这本书是写他们家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人在一条古栈道是离离合合,聚聚散散。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解读。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传》读后感 篇10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民国,那个出了众多才子佳人的时代,大家印象极深的想必都是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等等,对于杨季康抑或她的笔名杨绛都不那么耳熟能详。这可能跟她的性格有关,她不张扬,只喜欢做读书这件小事,对于政治不感冒,对于出名更是能躲即躲。她最爱的事就是读书。
相比民国时代其他的风流人物,她的家庭算是朴素的了,父亲是名刚正不阿的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父母恩爱也给予她无尽的宠爱,幸福家庭的孩子往往更自信从容,同样,她也从父亲身上学到了真实和刚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为人妻该有的贤良淑德。后来,她考入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遇到了一见钟情的钱钟书先生,从此,相濡以沫,共尽一生。
对于杨绛,好像多美好的词形容她都不为过,有人说“于时光的荒野里,她始终如兰芷,如清水,在这纷繁的尘世里,寂静欢喜,她坚忍,她从容,她睿智,她宁静”。
在她与钟书先生的爱情里,她没有孤芳自赏,没有娇小姐般的有恃无恐,她是一个强大的付出者,她为他中断自己的学业,陪他出国,料理他的一切生活起居,帮他处理生活中所有的麻烦事。钟书先生是做学问的痴人,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一直在上学的姑娘呢,学习做饭,学习换灯泡,学习修门锁,生活上的琐事都交给自己,怪不得钟书先生说她是“最贤的妻”,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在国外留学的日子,他们最享受的时光,是每天晚饭后的散步,每天探索出一条新路,小小的惊喜,小小的乐趣,只要彼此陪伴,时间好像都会发光。
他们多年保持的习惯,是每天晚上,面对面坐在桌前,读着各自喜欢的书,不管房子多大,能放下书桌好像就够了。
世人都艳羡他们的爱情,我更向往杨绛一般优雅,从容的过一生。当然,我理解的优雅,不一定要养尊处优,锦衣华服,只要内心平和,爱我所爱,做我想做就好。名利,浮华都不重要,生活本已很喧嚣,能单纯的取悦自己就已很不容易。
最近开始迷上了画画,虽然零基础,虽然很小白,但沉醉其中,自得其乐。
不是每个爱画画的都能成为画家,但绘画过程的喜悦想必是想通的,像杨绛一样,只要能默默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本身就是活在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愿我们都被时光温柔以待,都已优雅过一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