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读后感(《华为人力资源管理》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4-04-03 00:48: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5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一、选才1、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企业招聘人才,不应该只是选择最优秀的人才,而是要寻找到最合适的,这样才是“最好的”。因为最...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读后感(《华为人力资源管理》读书笔记)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一、选才
1、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企业招聘人才,不应该只是选择最优秀的人才,而是要寻找到最合适的,这样才是“最好的”。因为最优秀的人才,只是拥有了最优秀的能力,但如果无法融入到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中,也会让企业浪费人才资源,以及人才没有失去职业机会。在华为公司里,“合适”的标准是:企业目前需要什么样的人和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前者更看重于人才的兴趣、态度和个性,后者偏向于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合适,才有可能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2、招聘思路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人才需要,为了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就要求采取不同的招聘思路,否则就可能会限制企业人才的成长,甚至是影响企业发展。在华为的发展历史中,早期华为的招聘思路只是在小范围内来寻找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是偏向于技术类的人员。随着华为的快速发展,以前的招聘思路远远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所以在二十世纪末开始,华为将招聘的思路转向了高校毕业生群体,来引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而到了本世纪初开始,华为的业务开始走向国际化后,华为再次将招聘思路偏重于配备国际化的人才。所以,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招聘思路,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顺利实现企业的目标。
3、主导两种招聘途径。在华为的招聘途径中,主要有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两个途径。在校园招聘里,华为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可塑性;而面向社会进行招聘的时候,华为主要看重得是对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两种招聘途径,也为华为的人才招聘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
二、育才
1、入职培训。华为为了让招来的众多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在入职前重点进行了培训。华为的入职培训主要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军事训练、企业文化、车间实习、技术培训和市场演习。军事训练的培训理念,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有很大的关系,但这种军事训练,可以让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改变很大不好的习惯,并快速走上岗位。其他的培训内容,都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入职提供的很大的帮助。
2、全员导师制。现在很多企业都有实行“导师制”的培训方式,但这种培训方式有明显效果的却寥寥无几,而华为的“全员导师制”,不仅可以让新员工在华为顺利开展工作,而且还可以帮助导师实现自身的发展。
3、企业文化培训。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狼性”的文化价值观,但就是这种文化,才让华为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华为为了让新进的员工融入到华为的企业氛围、工作环境,都会重点做好企业方面的培训,真正成为“华为人”。
三、激才
1、高薪激励。华为能够吸引到如此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与华为的高薪激励密不可分。华为支付给大学生的薪酬,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使得众多高素质的人才纷纷流向华为,而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也为华为的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价值和利润。的确,有付出,才有产出。如果企业过于抠门,只在乎眼前的高成本支出,不去投入人才的引进,那么企业的发展只能停留在原地,甚至还会被超越。
2、股权激励。在中国企业里,华为是极少有实行持股的企业,而股权激励,更是实现了华为的不断发展。实行股权激励,一方面可以吸引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可以激励人才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不过,实行股权,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性质和高层的战略谋划,不可随波逐流,合适的激励模式才会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
3、内部创业。华为的内部创业模式,在中国企业里也同样是稀少的。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华为里,实行了一种内部的创业机制。允许和鼓励有志向创业的员工,申请作为华为的代理商,并可以获得华为提供的设备使用期等,让离开的员工可以与华为一起共同取得发展。
四、留才
1、轮岗制。在华为里,不会由于员工绩效差就轻易解雇,而是会采取轮岗制的形式,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获得改进的空间。假如轮岗的员工多次无法适应新的岗位,那么公司再好好解决,并提供其他的工作机会,帮助员工继续就业。看得出来,华为是一家十分爱惜人才的企业,会采取多种方式来为员工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来达到双赢的结果。
2、离职面谈。对于华为不想失去的员工,华为会利用一切办法,对想要离职的员工好好进行离职面谈,询问离职的主要原因,并给予关心。直到无法让员工回心转意的时候,华为才会很友好地接受员工的离职。
结语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只是选才、育才、激才、留才这四个方面可以学习,还有在人才管理、国际化管理、员工考核等都是很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过,首先还是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找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这样也会受益匪浅。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黄志伟老师编著的“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一书,受益匪浅,让自己重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也在文章中学会收获到许多关于管理,营销的技巧。

在文章中表出:让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让股东满意是投资的目的,让员工满意才是公司能够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每一个企业都是由不同岗位,不同的身份组成,我们把企业比喻成一艘远航的轮船,员工就是这艘船的主体,股东为这艘船提供燃料,而客户是船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要想要让这艘船行使的更稳,更远,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文中还提到华为独特的“分赃”模式,要让员工对于企业有归属感,首先要让员工能够赚到足够的钱,在赚钱的同时,要让员工体现出员工自身的价值,这样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才能够更强。

第二点就是之前很多销售团队都在模仿的狼性团队,华为的员工都具有狼的特性,能够具有这种品质,在工作中才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狼所具备的三大特性:一是拥有敏锐的嗅觉;二是拥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精神;如何体现自己的狼性,首先要有“贪”性,对工作,对事业要有足够的贪性;要“残”对待困难,要有残性,毫不留情的把困难消灭;要“野”对待事业开拓有野性,有不要命的拼搏精神;要“暴”对待工作有暴性,粗暴的对待难关,绝不仁慈。每个销售人要把这种狼性的文化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团结协作,集体奋斗,一起将企业推动到更强。

书中还提到了华为人才的培训系统,首先要确定如何能够让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快速的适应工作,提升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分层分类的去做好引导,由大纲到细则,让新员工逐渐的去融入到整个的集体中去。并且能够通过培训获得成长的知识,和做够的养料。除了新人的培训外,如何用人也是华为很重视的一个点,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人做决策,任正非提出了可能很多的企业的老板做不到的一个决策,就是“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因为他们才是站在市场最前沿的人,他们才真正的知道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真正的解决的方案是什么。还要懂得如何合理的去运用每个人的特长,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把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发挥出来,体现他的个人价值。古往今来“知人善用”一直是治国安邦之道。如何用人目前诸多企业都在研究的话题,这个并不是一句口号,二是真的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真真正正研究的事情。

最后引用文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诚梦人力资源 殷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什么独到之处?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什么独到之处?

1、不能让雷锋吃亏。指的是要让有奉献的人有回报。华为的激励是深入骨髓的,从短期激励、中期激励、长期激励,体系建得很全。

2、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形容有专业,有能力,但是产生不了价值。

3、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到一线去指挥。 

4、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大致意思就是没有一线业务员的经验,不能当业务经理,没有业务经理的经验,不能当销售总监,以此类推。

5、利出一孔,力出一孔.企业所有的财富都是依靠市场挣得,员工也是一样,无论是谁,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酬劳

6、胜则举杯同庆,败者拼死相救。这是列入到了华为基本法的。体现的是最高标准的员工行为准则。这是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奋斗者的灵魂呐喊。

拓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讯装置的民营通讯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阪田华为基地。2021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装置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在消费者业务领域,华为携手时尚、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国际领先品牌在智慧手机、智慧手表、智慧家居、车联 网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与联合创新,将各领域的前沿科技以及完美的产品体验带给全球消费者。

麦当劳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中的独到之处的核心是什么

麦当劳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自1955年成立以来,黄金双拱门下的美味汉堡和亲切服务,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现在,麦当劳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万家餐厅,每天为4300万以上的顾客提供服务。麦当劳公司1990年进入中国,2004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之一,在连锁餐饮业中独此一家。麦当劳的成功来自于出色的品牌推广,同样来自于独特的用人机制和观念。
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开设的连锁餐厅总数已超过600家,随着麦当劳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加入,特别在营运部门(餐厅)、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地产部、工程装置部、采购部、资讯服务等部门,大量的职位虚席以待。那么,麦当劳青睐什么样的人才?对此,陈清慧介绍说,在招聘人才时,麦当劳最看重以下素质:
热情的工作态度
对于那些希望加入麦当劳大家庭的人员,陈清慧代表公司提出的要求是:“热情,开朗,能主动关注顾客的需求,认可麦当劳的企业文化。”
全面的工作能力
在招聘人才时,对于那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大公司经历的人员,麦当劳并没有另眼相看。相比这些条件,麦当劳更注重个人的价值观、对服务理念的理解、实际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在人才的筛选过程中,更关注他以前的工作经历,还会安排他在餐厅工作3天,考察他的工作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应聘者。
良好的团队精神
麦当劳特别青睐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陈清慧解释说:“在餐厅的环境中,团队精神非常重要。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是麦当劳的追求,要提供好的服务,员工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而且,麦当劳员工的年龄跨度很大,从18岁到45岁,员工只有学会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融洽相处并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麦当劳提供哪些发展机会
麦当劳虽是著名的跨国企业,但许多求职者对其的认识,大多只局限于黄金双拱的标志和美味可口的汉堡,而对麦当劳能提供怎样的发展机会了解不多。对此,陈清慧表示:对麦当劳来说,人才是最大的资源。麦当劳珍视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和贡献,并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机会,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丰富的培训机会
麦当劳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以上海公司为例,2004年,公司在员工培训和员工激励方面的投入约150万元。据统计,一位麦当劳餐厅经理的诞生,需要接受超过450小时的训练,而企业至少需要投入100万元,其中包括在麦当劳训练中心接受营运及管理方面的培训、派往香港的汉堡大学接受专业训练等。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麦当劳都有不同的培训计划,帮助其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此外,麦当劳还为员工提供了诸多的激励活动。对店经理、副经理等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国内外的麦当劳年会,在交流中提升自我。对员工,麦当劳每年都会举办全明星大赛,组织餐厅的员工参加技能比赛,在活动中完善自我。2004年,麦当劳选派了15位中国的冠军员工前往雅典,参与麦当劳雅典奥运服务团队工作。每个季度,公司还会举办各种员工活动,如郊游、礼品拍卖会等。这些激励活动,为麦当劳的员工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增长见识,完善自我,同时有助于保持更旺盛的工作热情。
完善的薪酬制度
在员工薪酬福利上,麦当劳的有两条原则,一是保持工资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包括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薪酬方面的调查;更重要的是,麦当劳倡导员工以自己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来实现收入的增加。麦当劳按工作表现付酬,每年的绩效考核和工资挂钩。麦当劳在绩效考核方面是市场的领先者。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并和员工讨论其工作表现,评估时采用五个评估等级:杰出(QOTSTANDING)、优秀(EXCELLENT)、良好(GOOD)、需要改进(NEEDS
IMPROVEMENT)、不满意(UNSATISFACTORY)。员工的工作表现被评为“良好”或以上等级,将被考虑加薪或奖励。对于表现不够理想的员工,公司有一个工作表现改进计划(PIP)。通过PIP计划,麦当劳积极帮助工作表现需要改进或不满意的员工克服客观的困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这样的薪酬制度,能为员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员工能不断自我加压,然后不断提升自我。

请问:有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认证

可以的。任何型别的公司、工厂、单位都可以对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经过认证公司稽核通过后,即可取得认证证书。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翻译

在人力资源体系实施方面,包括个人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薪酬福利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人员配置和培训等。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效果和业绩是工资绩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人的工作绩效。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因素有三个:个人特点、组织特点和工作特点。这三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了现实的工作绩效。因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物件就是个人、组织和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技术有三个层次。即分析和评价层次、开发和干预层次、激励和控制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实用体系或实战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指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组而建立起来的一套人事管理体系,包括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

请问有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评价表(表格形式)

我这有一部分 但是不知道你要是什么样 我这有360考核评价表 工作评价表

为什么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本质上是一套交易制度

人力资源的各大模组的工作各有侧重点,但是各大模组是不可分割的,就像生物链一样,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衡。HR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到位,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工作的重点,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保持良性运作,并支援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1)、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机构的设定,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 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 8、员工授权与监管)
(2)、招聘与配置:1、招聘需求分析,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3、招聘程式和策略、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5、招聘实施,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7、离职面谈,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3)、培训和开发 1、理论学习,2、专案评估,3、调查与评估,4、培训与发展,5、需求评估与培训,6、培训建议的构成,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专案管理:专案开发与管理惯例。
(4)、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考评阶段,4、总结阶段,5、应用开发阶段,6、绩效管理的面谈,7、绩效改进的方法,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5)、薪资福利管理:(补偿、激励和收益)1、薪酬,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专案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6)、劳动关系:1、就业法,2、劳动关系和社会,3、行业关系和社会,4、劳资谈判,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专案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 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令以及环境,3、人力资源规划,4、工作分析,5、人员招聘6、培训和发展员工 7、员工绩效评估 8、提高生产力方案。

中小企业应如何建立流程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管理没有必要作到流程化管理,中小企业的优势就是可以灵活应用市场环境变化 。体量小,资讯沟通便捷并且沟通过程中不容易失真。能够使企业负责人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当然能做到流程化管理与灵活型经营的平衡,是最好不过的。
1、首先获取企业负责人的充分支援。中小企业的企业负责人往往都使用集权模式进行管理。方便企业的决策思想统一。帮助老板掌握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如果想建立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应获取老板的支援。
2、根据企业的行业特性、服务特性、经营特性。设计基于业务和市场服务的组织架构 。在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考虑现在、未来的人力现状与需求。
3、依据设定好的组织架构。在充分了解业务和经营方针的前题下设计岗位、分工、编制等。
4、这一点很重要,流程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人员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许可权。根据公司管理风格(集权、分权)设计管理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许可权。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流程,根据各管理人员管理许可权的不同,进行设计。
5、各管理人员许可权、标准确定好后,即可进行培训体系、薪酬体系、绩效体系的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及其《实施指南》适用于什么样的企业?

就目前来看,该标准适用于各类企业及大部分事业单位。原因如下:
什么是HRMS标准
HRMS标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是指“在各类组织中施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所参照的管理标准”。
通过制定管理体系标准并实施、稽核、改进,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非常流行的系统管理方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就是成功借鉴这一系统管理方法开发的管理标准。
同ISO9000类似,该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它不受具体的国家和地区、行业、组织的性质等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型别和规模的组织,并在国内和国际组织中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HRMS标准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 要求》(HRMS-01):它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了规定,通过它可以证实组织有完善的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且,通过对体系的有效应用与持续改进,能够达成工作目标;同时建立与维持良好的组织与雇员的关系。
2、《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 实施指南》(HRMS-02),针对上一标准与提出的“要求”,提供体系实施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从而促进组织改进业绩和达成工作目标。
截止目前,这一标准的最新版本为2021年推出的,该版本是在2007年的第一版本的基础上经过修订而成的。
HRMS标准的特点及目标
从结构和内容上看,HRMS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可适用于各种性质、不同规模和各种型别的组织;
2.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组织综合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便于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容;
3.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4.将“要求(HRMS-01)”和“实施指南(HRMS-02)”这两个标准,作为协调一致的标准使用。
作为这一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广者,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接受和使用HRMS标准;为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方法;提高组织发展透明度,增强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消除组织发展的法律风险及隐患。”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具体作用:
指导企业从无到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档案体系及日常运作;
建立统一标准,以使经济活动中的各相关方在企业管理方面达成共识;
通过第三方稽核机构对分子公司进行稽核,以方便母公司管理;
通过第三方稽核机构对待并购、重组公司进行稽核,以深入了解企业实况;

如何评价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相应的薪酬战略

华为人力资源体系最成功的是三点,一点是人力资源储备,一是人员长期激励,一是强势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贯彻。
1,在1999年,华为开出的本科薪水是4000,还包括800的饭补,应该是优于绝大多数的企业的,对当时上学一个月消费300块的我们来说,是有巨大诱惑的。公司在2001年左右更是开始了所谓海量招聘,优秀大学的相关专业甚至出现一锅端的现象,人才的争夺本质上是企业竞争第一,也是根本的环节。
2,人员长期激励,现在华为中层年收入百万以上的,我认为肯定是以千记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长期的股权激励。华为有一套非常“刺激的”期权激励计划,曾经一度每股分红3块多。这些长期的激励为华为留住了大量的人才。
3,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上两点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当一个企业一年新招几千名本科生的时候,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来影响,规范,培训这些职场新人的行为。吃得多不是本事,消化的好才是:)其实华为政策里没有海量招聘海量淘汰的东西存在,过去十年华为的人员增长了10倍,每个培养过的人都很有价值。
组织基础
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体系,首先面临的是组织基础问题。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怎样设置、怎样管理,选什么样的人做人力资源管理者?华为的HR组织基础十分独特,三个关键词是:人力资源委员会、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懂业务的HR。
人力资源委员会
华为实行委员会制,分为五级,公司层面由总裁、副总裁组成,二级委员会由业务部门主要决策层的经理们组成,如此往下,直到由事业部的主任、副主任,业务经理组成的五级委员会。委员会是决策和评价的机构,通过集体决议来贯彻公正、公平的理念。
委员会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因此是公平的;但如同这个故事所表现的,它同时也要服从华为的另一个关键原则:从贤不从众。
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分多个层次,从功能齐全的公司层面人力资源部,到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内的干部部。人力资源总部和各部门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各级干部部的行政隶属关系归各所属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其个人的业绩考核、工资与奖金由所属部门直接负责,而其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归总部人力资源部直接领导。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级部门HR们在业务归属上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总部自己的人,这令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人力资源总部中,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否则,各部门HR们会把人力资源工作看成是“上面”的要求,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由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部来定,也能更有针对性。
懂业务的HR
什么样的人能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本系统的二把手,也就是“一把手管业务,二把手管干部”。其次,人力资源者必须懂业务,必须“沉”到战略决策过程中去,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事实上,目前流行全国的“战略伙伴”观念,在前些年彭剑锋剑锋教授为华为做咨询时就已经提出了。
人力资源机构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集体决议、业务与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的基础上,简单的说就四个字:选育用留。没用顿号?确实没有,因为这四个职能是紧密联系的,渗透到人力资源各个部门中去。它们纠缠得如此紧密,以至于难以单独把每个功能抓出来谈。比如一个“选”字,就贯穿了招聘、调配、任职资格标准、绩效考核;而一个“留”字,则从新员工培训,到职业生涯设计、薪酬、荣誉激励,事实上还要算上“掠夺毕业生”的招聘策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又岂是4个字了得!
不过,只要您真正了解了华为人力资源部的各个机构,这4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各级人力资源部门真正成为战略伙伴之后,各个机构便开始发挥自己的功能。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部包括招聘调配部、薪酬考核部、任职资格管理部、员工培训部这四大支柱,此外还有荣誉部和人事处等。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因解决华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而生,为华为企业文化的落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公平与效率之源——考核薪酬处
和其他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一样,最先挑战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薪酬和考核。
高薪策略:源自企业家精神的高效手段
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2002年后,内部股改为期权,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其他人,虽没有年薪10万元,绝大多数也不会少于年薪5万元。
本质上,华为的高薪来源于总裁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华为基本法》第六十九条:“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一位评论家说:“任正非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价值分享,要敢于与他人分享财富和事业的价值。”
高薪体现了华为高效率用人之道。杨东龙认为:“企业雇佣一个人,不仅是要雇身体、双手,更要雇心和脑,拿什么东西能够解决呢?就是钱。”工作与生活紧密不可分,如果员工为生活担忧得多一些,工作上用心就一定减少。给他3000元,只能发挥30%,给他5000元真的能发挥100%,甚至120%。华为的高薪,让人全身心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员工成本除了支付薪水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对管理的投入,无论员工产出多少,管理和沟通成本都不会明显变化。高薪便成为挖掘潜力的最好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华为人虽然流动性也大,但往往是出去创业,很少是被“挖”走的!
员工持股计划:知本主义
华为很早便实施员工内部持股计划。一个刚刚毕业,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在华为工作一两年后就能获得股权。员工收入中,除工资和奖金之外,股票分红的收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股票如何发,是综合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和任职资格状况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在华为看来,知识能产生巨大的增殖价值,让员工通过知识获取资本,可以极大地激励和凝聚员工,这就是“知本主义”的涵义。
2001年前华为处在高速上升期,华为原薪酬结构中股票发挥了极其有效的激励作用,这段时间的华为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是相当的。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按一元每股的价格派发,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员工凭什么能获得这些?凭借的是他的知识和能力,在华为,“知本”能够转化为“资本”。
绩效考核:优劣分明,持续改进
高薪和股权使华为的薪酬对外具有极大优势,但要保证内部公平性,考核不可或缺,它是重要的报酬决定因素之一。在薪酬考核部,绩效考核与报酬管理二位一体,他们的一个信念是:“决不让雷锋吃亏”。
华为对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绩效考核与报酬分配系统要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
另一个信念则是:“通过5%的落后分子促进全体员工努力前进”。跑得慢的会被吃掉。华为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一条条狼。原华为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建国建国建国说:“要把一群食草动物转变为一个狼性组织,必须有狼的出现。也就必须有被狼“吃掉”的个体!”
在华为公司,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以下假设:
>> 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 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该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 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 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照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例行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
考核和薪酬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考核仅仅是为报酬服务。华为的绩效考核以绩效的改进为目标。主管要对下属进行辅导、检查,再做出评价。和下属的沟通列入了对各级主管的考评。
员工职业化能力助推器——任职资格管理部
1998年,任职资格管理的第一个使命,是解决秘书问题。1998年,意识到员工的职业化能力问题的,首先是秘书职位。华为的秘书基本是大学本科毕业的,一开始进华为往往图工资高,说自己什么都能做,便做了秘书。几个月后,觉得秘书好像就是打杂,便不想做了——但他们的职业能力实际上并没有提高。后来人力资源部便开始探索秘书的任职资格:打字速度、会议通知、会议所用的文具、会议过程管理、做会议纪要的方法,办公室信息管理、各个部门的流程的连接。比如开会前半小时打电话落实一下,职业化水平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资格体系做好后,秘书们终于明白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后来,华为的秘书一个顶仨。像电脑管理、文档管理、电话处理,别的单位得招3个人来做,在华为一人足矣。省下了工资、管理费用、工作空间,效率还更高。
秘书问题解决后,人力资源部成立了两个任职资格研究小组,每组三人,开始制订其他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全国各地选出了20名优秀的销售人员,研究小组人员跑到各办事处,和这些优秀销售人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看他们怎样拜访客户,怎样谈判,最后订出一到五级的任职资格标准。后来正式成立了任职资格管理部。
为了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价值,有一个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任职资格管理部设计了管理与专业技术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业务发展,为自己设计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通道,逐步实现职业发展规划。
华为,6个培训中心统统归属于任职资格管理部之下,乍看不可思议,其实顺理成章。许多企业都为之头痛的培训无效问题,往往是由于缺少任职资格体系,无法得知“现有”和“应有”的差距。而在华为,有了任职资格体系,从某一级升到上一级,需要提高的能力一目了然,培训便具有针对性。任职资格标准牵引推动,培训体系支持配合,强调开发功能,真正解决员工职业发展问题。
到1999年,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基本成形,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互通互联,三位一体形成动态的结构。
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待遇和职位不一定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在摆脱利益裙带关系之后,职位只是企业中做事的一个简单标志。去除了官本位后的任职机制,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
人与岗位的匹配——招聘调配部
大量进人,大量出人是华为的特点——似乎也是很多招聘草率、留不住人的企业的特征。然而两者存在根本区别。华为进人多,是“集中优势力量压倒对手”的狼群方针的体现,具体的招聘过程非常严谨。
华为在招聘和录用中,注重人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和经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公司有严格的面试流程,一个应聘者经过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的主管等四个环节的面试,以及公司人力资源部总裁审批才能正式加盟华为。为保证招聘质量,公司针对主要的岗位建立素质模型,对素质模型中的主要素质进行分级定义,统一各面试考官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面试考核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有了标准,还得有执行标准的人才行。华为建立了“面试资格人”管理制度,对所有的面试考官进行培训,合格者才能获得面试资格。而且每年对面试考官进行资格年审,考核把关不严者将取消面试资格。
人才进来后,会不断流动,能上能下,征伐四方。华为的调配和一般公司不同,往往不是把差的人调走,而是把最好的员工“发配”各地。
一位华为的工程师在文章里写道:“我们开始都不理解,为什么公司派最好的人去农村、去基层……后来终于明白了任总的苦心:只有最好的人去,才能有感受,有学习,真正了解基层,回来以后才能真正改进工作。”另一位员工感言:“在华为的短短4年,我得到了难以想象的丰富经历,从研发、到市场、到服务,在其他企业是完全不可能的。”华为的人员调配致力于锻炼优秀者,搅活“沉淀层”。
狼群训练营——员工培训中心
事实上,华为人的心理契约,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开始逐渐形成了。
员工培训中心专门做新员工培训,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华为非常重视校园招聘,因为应届毕业生有自己天然的优势: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容易培养,很快就能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华为1997年招聘应届生700人,1998年为2000人,1999年为4000人,到2000年竟达近7000人。关于华为“圈人”的气势,业内流传了一个传说,华为到一个知名高校,便说出这样的“狂语”:“工科硕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
华为的“洗脑”是出名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还保留着大学生桀骜个性的新员工,如何就变成了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华为人呢?
新“生”入职开始接受培训,首先进入一个大队接受企业文化以及相关的制度法规教育等综合性培训。这一环节最关键的是教授大家做人。通过普通员工和高层领导多次现身说法,“让你知道华为公司的理念,华为公司的做人方式”。让员工成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一个有大事业的人。
下一步是技能培训。做市场进入培训一营,不是教授销售技巧,而是教授产品,即使是文科生都要接受产品技术培训,从通讯原理开始,直到工厂参观。光让新人知道技术还不成,还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3个月后,华为会把新人派到“用户服务”前线去,到地方,和用户服务工程师一起干。再3个月才能调回总部。
进入二营,内容转为市场和客户服务,观看胶片和VCD,一遍一遍地听老师介绍,私下彼此辅助交流,被安排到客户服务展厅去,向客户讲产品。后面还会根据不同的岗位接受不同的考验。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新人几乎一年内“白吃白喝”,就是学习。华为光这一项培训投入花费就很可观。但这一步工作帮助了华为的新人“洗脑”。
有人对这样的洗脑颇有异议,然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变得更加正直、更加积极,如果一个人的梦想和荣耀能够被重新点燃,那么,这样的洗脑有什么不好吗?

如何评价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相应的薪酬战略

华为人力资源体系最成功的是三点,一点是人力资源储备,一是人员长期激励,一是强势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贯彻。
1,在1999年,华为开出的本科薪水是4000,还包括800的饭补,应该是优于绝大多数的企业的,对当时上学一个月消费300块的我们来说,是有巨大诱惑的。公司在2001年左右更是开始了所谓海量招聘,优秀大学的相关专业甚至出现一锅端的现象,人才的争夺本质上是企业竞争第一,也是根本的环节。
2,人员长期激励,现在华为中层年收入百万以上的,我认为肯定是以千记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长期的股权激励。华为有一套非常“刺激的”期权激励计划,曾经一度每股分红3块多。这些长期的激励为华为留住了大量的人才。
3,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上两点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当一个企业一年新招几千名本科生的时候,必须要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来影响,规范,培训这些职场新人的行为。吃得多不是本事,消化的好才是:)其实华为政策里没有海量招聘海量淘汰的东西存在,过去十年华为的人员增长了10倍,每个培养过的人都很有价值。
组织基础
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体系,首先面临的是组织基础问题。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怎样设置、怎样管理,选什么样的人做人力资源管理者?华为的HR组织基础十分独特,三个关键词是:人力资源委员会、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懂业务的HR。
人力资源委员会
华为实行委员会制,分为五级,公司层面由总裁、副总裁组成,二级委员会由业务部门主要决策层的经理们组成,如此往下,直到由事业部的主任、副主任,业务经理组成的五级委员会。委员会是决策和评价的机构,通过集体决议来贯彻公正、公平的理念。
委员会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因此是公平的;但如同这个故事所表现的,它同时也要服从华为的另一个关键原则:从贤不从众。
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分多个层次,从功能齐全的公司层面人力资源部,到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内的干部部。人力资源总部和各部门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各级干部部的行政隶属关系归各所属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其个人的业绩考核、工资与奖金由所属部门直接负责,而其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归总部人力资源部直接领导。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级部门HR们在业务归属上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总部自己的人,这令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人力资源总部中,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否则,各部门HR们会把人力资源工作看成是“上面”的要求,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由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部来定,也能更有针对性。
懂业务的HR
什么样的人能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本系统的二把手,也就是“一把手管业务,二把手管干部”。其次,人力资源者必须懂业务,必须“沉”到战略决策过程中去,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事实上,目前流行全国的“战略伙伴”观念,在前些年彭剑锋剑锋教授为华为做咨询时就已经提出了。
人力资源机构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集体决议、业务与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的基础上,简单的说就四个字:选育用留。没用顿号?确实没有,因为这四个职能是紧密联系的,渗透到人力资源各个部门中去。它们纠缠得如此紧密,以至于难以单独把每个功能抓出来谈。比如一个“选”字,就贯穿了招聘、调配、任职资格标准、绩效考核;而一个“留”字,则从新员工培训,到职业生涯设计、薪酬、荣誉激励,事实上还要算上“掠夺毕业生”的招聘策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又岂是4个字了得!
不过,只要您真正了解了华为人力资源部的各个机构,这4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各级人力资源部门真正成为战略伙伴之后,各个机构便开始发挥自己的功能。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部包括招聘调配部、薪酬考核部、任职资格管理部、员工培训部这四大支柱,此外还有荣誉部和人事处等。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因解决华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而生,为华为企业文化的落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公平与效率之源——考核薪酬处
和其他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一样,最先挑战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薪酬和考核。
高薪策略:源自企业家精神的高效手段
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2002年后,内部股改为期权,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其他人,虽没有年薪10万元,绝大多数也不会少于年薪5万元。
本质上,华为的高薪来源于总裁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华为基本法》第六十九条:“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一位评论家说:“任正非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价值分享,要敢于与他人分享财富和事业的价值。”
高薪体现了华为高效率用人之道。杨东龙认为:“企业雇佣一个人,不仅是要雇身体、双手,更要雇心和脑,拿什么东西能够解决呢?就是钱。”工作与生活紧密不可分,如果员工为生活担忧得多一些,工作上用心就一定减少。给他3000元,只能发挥30%,给他5000元真的能发挥100%,甚至120%。华为的高薪,让人全身心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员工成本除了支付薪水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对管理的投入,无论员工产出多少,管理和沟通成本都不会明显变化。高薪便成为挖掘潜力的最好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华为人虽然流动性也大,但往往是出去创业,很少是被“挖”走的!
员工持股计划:知本主义
华为很早便实施员工内部持股计划。一个刚刚毕业,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在华为工作一两年后就能获得股权。员工收入中,除工资和奖金之外,股票分红的收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股票如何发,是综合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和任职资格状况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在华为看来,知识能产生巨大的增殖价值,让员工通过知识获取资本,可以极大地激励和凝聚员工,这就是“知本主义”的涵义。
2001年前华为处在高速上升期,华为原薪酬结构中股票发挥了极其有效的激励作用,这段时间的华为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是相当的。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按一元每股的价格派发,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员工凭什么能获得这些?凭借的是他的知识和能力,在华为,“知本”能够转化为“资本”。
绩效考核:优劣分明,持续改进
高薪和股权使华为的薪酬对外具有极大优势,但要保证内部公平性,考核不可或缺,它是重要的报酬决定因素之一。在薪酬考核部,绩效考核与报酬管理二位一体,他们的一个信念是:“决不让雷锋吃亏”。
华为对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绩效考核与报酬分配系统要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
另一个信念则是:“通过5%的落后分子促进全体员工努力前进”。跑得慢的会被吃掉。华为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一条条狼。原华为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建国建国建国说:“要把一群食草动物转变为一个狼性组织,必须有狼的出现。也就必须有被狼“吃掉”的个体!”
在华为公司,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以下假设:
>> 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
>> 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该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 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 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照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例行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
考核和薪酬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考核仅仅是为报酬服务。华为的绩效考核以绩效的改进为目标。主管要对下属进行辅导、检查,再做出评价。和下属的沟通列入了对各级主管的考评。
员工职业化能力助推器——任职资格管理部
1998年,任职资格管理的第一个使命,是解决秘书问题。1998年,意识到员工的职业化能力问题的,首先是秘书职位。华为的秘书基本是大学本科毕业的,一开始进华为往往图工资高,说自己什么都能做,便做了秘书。几个月后,觉得秘书好像就是打杂,便不想做了——但他们的职业能力实际上并没有提高。后来人力资源部便开始探索秘书的任职资格:打字速度、会议通知、会议所用的文具、会议过程管理、做会议纪要的方法,办公室信息管理、各个部门的流程的连接。比如开会前半小时打电话落实一下,职业化水平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资格体系做好后,秘书们终于明白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后来,华为的秘书一个顶仨。像电脑管理、文档管理、电话处理,别的单位得招3个人来做,在华为一人足矣。省下了工资、管理费用、工作空间,效率还更高。
秘书问题解决后,人力资源部成立了两个任职资格研究小组,每组三人,开始制订其他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全国各地选出了20名优秀的销售人员,研究小组人员跑到各办事处,和这些优秀销售人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看他们怎样拜访客户,怎样谈判,最后订出一到五级的任职资格标准。后来正式成立了任职资格管理部。
为了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价值,有一个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任职资格管理部设计了管理与专业技术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业务发展,为自己设计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通道,逐步实现职业发展规划。
华为,6个培训中心统统归属于任职资格管理部之下,乍看不可思议,其实顺理成章。许多企业都为之头痛的培训无效问题,往往是由于缺少任职资格体系,无法得知“现有”和“应有”的差距。而在华为,有了任职资格体系,从某一级升到上一级,需要提高的能力一目了然,培训便具有针对性。任职资格标准牵引推动,培训体系支持配合,强调开发功能,真正解决员工职业发展问题。
到1999年,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基本成形,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互通互联,三位一体形成动态的结构。
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待遇和职位不一定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在摆脱利益裙带关系之后,职位只是企业中做事的一个简单标志。去除了官本位后的任职机制,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
人与岗位的匹配——招聘调配部
大量进人,大量出人是华为的特点——似乎也是很多招聘草率、留不住人的企业的特征。然而两者存在根本区别。华为进人多,是“集中优势力量压倒对手”的狼群方针的体现,具体的招聘过程非常严谨。
华为在招聘和录用中,注重人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和经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公司有严格的面试流程,一个应聘者经过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的主管等四个环节的面试,以及公司人力资源部总裁审批才能正式加盟华为。为保证招聘质量,公司针对主要的岗位建立素质模型,对素质模型中的主要素质进行分级定义,统一各面试考官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面试考核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有了标准,还得有执行标准的人才行。华为建立了“面试资格人”管理制度,对所有的面试考官进行培训,合格者才能获得面试资格。而且每年对面试考官进行资格年审,考核把关不严者将取消面试资格。
人才进来后,会不断流动,能上能下,征伐四方。华为的调配和一般公司不同,往往不是把差的人调走,而是把最好的员工“发配”各地。
一位华为的工程师在文章里写道:“我们开始都不理解,为什么公司派最好的人去农村、去基层……后来终于明白了任总的苦心:只有最好的人去,才能有感受,有学习,真正了解基层,回来以后才能真正改进工作。”另一位员工感言:“在华为的短短4年,我得到了难以想象的丰富经历,从研发、到市场、到服务,在其他企业是完全不可能的。”华为的人员调配致力于锻炼优秀者,搅活“沉淀层”。
狼群训练营——员工培训中心
事实上,华为人的心理契约,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开始逐渐形成了。
员工培训中心专门做新员工培训,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华为非常重视校园招聘,因为应届毕业生有自己天然的优势: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容易培养,很快就能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华为1997年招聘应届生700人,1998年为2000人,1999年为4000人,到2000年竟达近7000人。关于华为“圈人”的气势,业内流传了一个传说,华为到一个知名高校,便说出这样的“狂语”:“工科硕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
华为的“洗脑”是出名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校,还保留着大学生桀骜个性的新员工,如何就变成了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华为人呢?
新“生”入职开始接受培训,首先进入一个大队接受企业文化以及相关的制度法规教育等综合性培训。这一环节最关键的是教授大家做人。通过普通员工和高层领导多次现身说法,“让你知道华为公司的理念,华为公司的做人方式”。让员工成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一个有大事业的人。
下一步是技能培训。做市场进入培训一营,不是教授销售技巧,而是教授产品,即使是文科生都要接受产品技术培训,从通讯原理开始,直到工厂参观。光让新人知道技术还不成,还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3个月后,华为会把新人派到“用户服务”前线去,到地方,和用户服务工程师一起干。再3个月才能调回总部。
进入二营,内容转为市场和客户服务,观看胶片和VCD,一遍一遍地听老师介绍,私下彼此辅助交流,被安排到客户服务展厅去,向客户讲产品。后面还会根据不同的岗位接受不同的考验。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新人几乎一年内“白吃白喝”,就是学习。华为光这一项培训投入花费就很可观。但这一步工作帮助了华为的新人“洗脑”。
有人对这样的洗脑颇有异议,然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变得更加正直、更加积极,如果一个人的梦想和荣耀能够被重新点燃,那么,这样的洗脑有什么不好吗?
本文标题: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读后感(《华为人力资源管理》读书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91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国演义第一话读后感150(三国演义第一章读后感)幻梦读后感(《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