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之家的读后感(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30 16:57: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1

《到灯塔去》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

灯塔之家的读后感(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

《到灯塔去》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到灯塔去》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到灯塔去》读后感1

  这两天随手翻看了床边堆放的诗集,睡前读了一本之前木朵送的鲁毅诗集《到灯塔去》。里面有几则木朵的读后点评。我看了诗集的大半部分。诗人鲁毅关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些许片刻点滴,某些为常人所忽视的存在:那些细微的稍瞬即逝的感觉之物。而主体一般是我的出场,介于某种情境之中,其写作的视域细化到极微末极短的一刹那时点上,但由于写作的时点过于短促,诗人不得不将在有限的时点上拓展想像空间的张力。粗看这些文字,似乎找不到它的意义所在。

  一张即景的照片、几块城市马赛克拼贴而成的某个图景,究竟有何诗意?但想想,作为一个城市人的处境,身处物质膨胀的世界中,而作为创造者主体的人却被庞大的外在物质世界所压迫,为物质所奴役,且在这个正日益加速旋转的转盘上被迅速抛离世界,而成为毫无意义的尘埃沙粒。

  而《到灯塔去》这个集名,似乎表明了诗人的立场:无常的生命,再渺小的事物也有他存在的意义,尽管为世人所忽视,他也曾存在,并不因他者的强势而抹去其曾存在的事实,而诗人的使命就是去发现、放大、显现,甚至于力所能及的用自己的文字的温度去擦亮点燃这此细微的存在物。我想诗人鲁毅无疑做到了他想做到的事。

  《到灯塔去》读后感2

  之前读马尔克斯,对意识流十分感兴趣,于是就挖掘出伍尔芙、福克纳、乔伊斯三位代表性作者,决定系统的阅读一下。

  《到灯塔去》的故事其实不复杂,但由于意识流写作手法,使得阅读时必须把各个角色的视角拼凑在一起,才能理清小说主线。这样就间接提升了本书的阅读门槛。这本小说的时间线,主要分成两部分(中间有一个交待时间流逝的过渡章节):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拉姆齐一家和朋友们在海边度假别墅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大战之后,十年光阴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故地重游回到别墅的境况。

  值得强调的是,这两个部分所描绘的都是一天时间内的故事。也就是说伍尔芙用复杂的意识流手法,把两天内的生活写成了一部二百多字的小说,在有限时间内,加入大量的回忆和倒叙,把故事塑造得极有厚度。

  小说定名为《到灯塔去》,但其实直到故事最后,一家人才真正登上那座灯塔。在故事中,小儿子詹姆斯很想去海边的灯塔看一看,却因为天气原因没去成。而等到他真正登上这座灯塔时,他已从小孩子成长为青年,身边的多个至亲也在十年岁月里,因疾病、战争相继去世。除令人感喟岁月无情之外,这里的“灯塔”也多了一层哲学意味,代表着人对理想的追寻(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追寻理想是件不需理由的事,是人类反叛世界虚无本质时,对最优道路的选择。

  故事中的人物,其实就展现了理想面对现实时的不同形态。比如:拉齐姆先生在小说中是位哲学教授,但由于家庭生活和个人天分的原因,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本辈子的成就都可能只局限在教书育人,而提不出什么开创性思想。他的选择是:接受现实,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再比如:大儿子安德鲁,他是个数字天分极高的年轻人,理想是到剑桥大学求学,成为数学家。但他却因为战争被应征入伍,最终殒命于枪弹下。

  着重要讲的是暂住在拉齐姆别墅的莉丽。她是个蹩脚画家,同样也是个坚定的“独身主义者”。在当今的中国,我们尚且用“大龄剩女”这样有负面色彩的词给这类女性贴标签,足可以猜测到一百年前世俗社会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态度。伍尔芙夫人,对这一角色的刻画,无疑带有一丝女权主义色彩。许多当时的先进观念,在这个角色身上得到具体展现。她对绘画理想的坚持,对大男子主义的反感,以及面对婚姻徘徊不定的态度。使这个角色读起来很有趣,富有立体感。

  伍尔芙夫人的这本《到灯塔去》风格很独特,意识流写法使小说从不同人物视角展开,相互叠加后,又继续延伸。人物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件事物,补足其他角色“看不到”的部分,进而把整个故事拼凑完整。小说人物就像真实的人一样,在头脑里迸出零零散散的念头。而读者的任务,就是从中捡取“有价值的信息”把故事拼凑完整。这种华丽且不失文学性的写法,我个人真的非常喜欢。

  如果你对意识流小说感兴趣,喜欢有哲思的故事,或者喜欢有女权色彩的文学作品。那么我想,伍尔芙的这本小说,你不应该错过。

  《到灯塔去》读后感3

  读完这本《到灯塔去》薄薄的小说,感觉是那么安静,安静得不像是部小说,只像一帧帧静态的画面,展现的是一些心灵的意象。而它们那么美好,哪怕表现的是暂时的风暴、忧郁、颓废、焦渴……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人物瞬息万变的情感,用文字把它们描画出来,由抽象到具象,因真实而美好。

  前几年第一次夜读时,我为作者这种出色的能力而惊诧,常因心灵的感应而深深激动。可是读完了却说不出内心的感受,知道自己并没有读懂,只是想读第二遍。第二遍,仍需要安静的时光安静的心情,这计划却因惰性搁浅了,只在潜意识里留下朦胧的那幕印象:风雨前夕阴沉的海面,在夜空中遥远的闪烁着几点灯塔的光,那光随风明灭不定,却永远不会消失。

  小说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一位“没有人比她更女人”的女人。她就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她用精准美丽的文字为心灵写生,创作了这部意识流小说。

  小说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窗》,所有活动压缩在一个晚上;过渡性的第二部分《时过境迁》,十年的变迁被压缩到一夜之间;第三部分《灯塔》,表现一个上午里发生的事情。

  第一部分描写了拉姆齐一家和几位追随他们的客人在海岛别墅渡假,在窗前可以眺望大海中的灯塔。拉姆齐夫人迷恋那灯塔的隐约的光束,每一次看见都仿佛在撞击心灵。小儿子也幻想着能到灯塔去,而父亲理智地告诉他明天有风不能去。这个愿望一直到十年后才得以实现。第二部分,十年之间,拉姆齐夫人在一次睡眠中安详去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死于难产,一个死于战场。海边别墅早已破败荒芜,唯有灯塔的光偶尔照进房间,在漆黑的冬夜突然凝视床和墙壁。拉姆齐先生带着孩子们、当年的客人又回到这里。第三部分,拉姆齐先生带着最小的两个儿女终于到灯塔去,实现多年前的夙愿,也是与拉姆齐夫人在精神上汇合。岸边的莉莉在凝望中思索,感受到灵魂的升华,达到自己多年追求的境界。

  很简单的一条线索,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激烈的高潮,没有绚丽的赞美,没有惊人的震撼,却因作者的细腻笔触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读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受。此番重新抚摸这本心爱的书,仍无法表达太多。只能摘录几个片断,通过那些勾勒心灵的、比花朵更精致的文字,试图展现这部作品描蓦心灵的文学魅力。

  《到灯塔去》读后感4

  读《到灯塔去》却让人很难感到四季的变迁。

  它最开始讲的甚至算不上是一个故事,简直是琐碎的生活本身。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客人们在岛屿上的别墅里度假,小儿子拉姆想要去海那边的灯塔去,拉姆齐夫人答应他第二天去,拉姆齐先生说坏天气不适合出行,于是行程取消了。第一部分就这样结束了。

  读者甚至连这样简单的'情节也会遗忘,因为它们就像几根电线杆,零星地散落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当你在其间行走的时候,早已被花的繁复、草的丛杂所吸引。作家大量的笔墨描写拉姆齐夫妇和几个客人相互间的交流,以及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于是,拉姆齐先生兀自朗诵诗句的威严和任性,拉姆齐夫人慈母般的温情,孩子们尚未展开的人生得以一一浮现。除此之外,在一次散步或者一顿晚餐的时间里,我们看到客人中的一位拉姆齐先生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位热爱画画的独身姑娘,一对相爱的年轻人以及一位踌躇满志又出身潦倒的男青年,在他们近乎碎碎念的心理交战中,每个人都显得不安、骄傲,在时间的洪流中无可奈何。作家的眼睛像是显微镜,看见了每一颗尘埃的跌宕起伏。

  紧接着第二部分,作家的视野并未离开这栋别墅,尽管这里已经空无一人。她不厌其烦地描写岁月是如何悄悄侵入房屋的各个角落,又摧枯拉朽般留下伤痕。描写这栋失去往日繁华,仿佛很快将坠入尘土中的房子,像是在电影屏幕上匆匆打出“二十年后”的字样,无情地逼着时光前行。在大段的景物描写中,伍尔夫淡淡地写出拉姆齐一家的际遇起伏:一些孩子没有等到他们的好时光,谁谁谁在战争中死去,谁谁谁死于难产,拉姆齐夫人也去世了,也许是重病。作家像是静默千年的山河,冷看一代代鲜活的生命在转瞬间萎去。

  第三部分,拉姆齐先生回来了,带着几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和几位昔日的客人。拉姆齐一家终于要到灯塔去了,拉姆齐先生坐在小船的中央,小儿子在船头掌舵,女儿静静地观察这一切。在多年之后,他们终于启航了,不说是为了纪念谁,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甜蜜,他们还是出发了。七十一岁的拉姆齐先生对老渔夫说,他们不久就会脱离尘世,但是他们的子女还会看到一些新奇的事务。小儿子看到荒凉的灯塔,想,这些年来隔海相望的灯塔,原来只是这番模样。而那位在别墅里遥望他们的画画的姑娘,却像是被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她对于拉姆齐夫人难以抑制的怀念终于得以安放。

  读完这本情节寡淡的书,让人很难意识到竟然已经读完了。所谓的意识流,就是在这无数琐碎的念头里,竟然有生活的真相吧。

  《到灯塔去》读后感5

  《到灯塔去》这本书我难以评价,只是记录一些由这本书引发的一些思考而已。

  我认为我在恰当的时间读了这本书,我完全可以想得到年轻时分浮躁又懒惰的自己恐怕刚读几页就会不耐烦,或者觉得剧情太无聊,节奏太拖沓,拉姆齐夫人实在圣母之类的;如今懒惰未改,耐性倒是多了些,所以能够有余力去欣赏它。

  首先,这书的重点不在于情节,而在于人与物,或者说,在于生动细腻的心理独白、琐碎却又微妙的互动以及行云流水般描述的场景概念:独白如同棱镜折射出此人丰富的形象与立场,互动编织出整本书闪闪发光的罗网,场景概念可能是我最佩服的,整个第二部全是场景,不仅是令人绝倒的描述,更衬托出一幕幕世态炎凉,而对于这些大事件只是一笔带过,甚至带着括号,仿佛字体是灰白色的,这个手法!简直!太棒了!第二部我可以反复读很久……全书里我也最喜欢这里了!文笔相当不错,有许多哲理性的片段引人深思。

  其次,这书的节奏非常富有韵律性。由于大片大片的独白与社交细节,第一部的节奏相当慢,仿佛一个乐队不是演奏交响乐,而是每个乐器来一章节独奏,连接而成的文章,就连那最盛大的十五人晚宴,也是一个人唱主题,其他人在她的观察之下默默哼着微弱的副歌,只不过主题切换的节奏相对于之前一人一章节要快了很多而已。这种主题表达非常不稳定,因为人的心绪本来就是不稳定的,时常溜很远(斜眼看蒙田),又时常跳来跳去,然而它总是以发出思绪的人为中心,非常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述了这个人的种种个性,比如拉姆齐先生的自卑、正直、喜怒不定,拉姆齐太太的仁慈、细腻、专一的爱,如果能同这些独白中引发共鸣,那么读这本书简直如同在演独角戏一样,一会儿扮演这个,一会儿又扮演那个,每个角色之间的过渡浑然天成,其中的趣味难以言喻。而第二部,短短不到二十页的叙述却跨越了十年,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象征着一家人的兴衰,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流畅漂亮,宛若一段急板蓦地插进了慢板的主旋律,寥寥数语便打碎了第一部里那永恒的美好场景。第三部又再次回归慢板,多年后已经物是人非,却又渐渐回归到第一部悬而未解的主题中,最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种慢—快—慢而且圆满结束的整体布局我很喜欢,第二部真的好棒啊啊啊,第三部里的种种呼应与延展非常自然,笔法成熟老道。

  然后说说拉姆齐夫人——这书里的很多人物其实都值得一提,因为他们形象丰满,内涵复杂,又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不过我懒,就只说说拉姆齐夫人吧。最初读到她对于拉姆齐先生那种盲目的宠爱与奉献,她搅扰莉丽“结婚结婚我看班克斯先生就不错”到让对方觉得不胜其扰,她因卡迈克尔先生拒绝她的好意施舍而烦恼,这一类情节的时候的确引发了我不少不快,觉得这位夫人未免也太圣母且霸道。然而,读下去的时候我意识到,正如译本序里所说,“她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尽管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很多在男性至上的社会中值得称道的优点品质,被书里书外的人鼓吹和大加赞赏,但她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奉献者(或者说牺牲者),而是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着清楚的认识,聪明敏锐且自省,也不自觉地给那些肤浅的赞扬打了脸(喂)。比如说,这书里有倾慕者认为“她像个孩子似的丝毫也没意识到自己的美貌”,然而她完全知道自己外貌的影响度,会利用,也会“她的美强加于她的那种单调的负担使她畏缩”;她对丈夫全心全意的支持源于爱,自愿地去让对方拼命吮吸她的生命力(所以看到后面拉姆齐先生失去妻子后乞求他人的同情,不由得使我叹息的同时生出一丝快意);她很清楚自己本能的好意也带着帮助他人获取满足感的意愿,会苦恼于装修所需的五十镑这样的现实,也一样有着疲惫、笨拙、嫉妒、自私和不满。尽管她的认识伴随有相当的局限性,但她的确是个高尚的人,因为她的行为起源不是一个空架子,而是建立在纯粹的修养与个人喜好之上。这个人物与我的三观可谓相距甚远,然而看着她竭力营造下的和平与宁静,我也受到了她的感染,不能完全赞同,但是可以理解,道不同,顶多不相为谋,愿她过得幸福。

  最后说说为什么这本书会触动我首次来写这么一篇长读后感。《到灯塔去》并不是我会觉得“啊呀萌”的书,原因是意识流的叙述方式,那种大段大段的细腻内心感受我读起来有些辛苦;然而这本书仍然打动了我,不只是写作层面上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意义。灯塔的寓意尽管多次提及,仍然是一个较为富有个人体验的抽象概念。它给我的感受有点像是精神寄托,是隔海相望的黄色大眼睛,是画布中央奠定主题的空白,也许永远都到达不了,画不上,甚至可以被轻视,被遗忘,可它一直在那里,在夜晚投射出明亮的光芒。当最终,有人到达时,如同乐章最后的重音,乐曲戛然而止,只留下我在余音袅袅中震荡——这书我没有给满星,但是我会为它而流泪。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精选5篇)

转眼间,又到了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开讲的时刻了,每到这个时候,总是会有很多干部去学习观看的,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篇1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归根到底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最终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开放发展,是更大的“朋友圈”。成立至今,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大胆探索。据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冷彦勋介绍,西咸新区持续深化自贸、服贸、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联动,培育了194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新模式、“互联网+文物教育”等领域的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开放发展,是更高的“含金量”。“原先进行新药研发时,我们只能选择已经注册的试剂及药品,项目设计、研发方向、材料选择都受到限制。公司研发部门一直希望直接进口这款红霉素衍生物来作为新药研发的抑制剂。”药明康德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的相关负责人说,上海海关生物医药“白名单”制度试点解决了企业的迫切需求,为医药研发创新带来更多便利。

开放发展,是更美的大自然。“海南在中部山区划出道道红线,将约1/7的陆域面积‘圈进’了国家公园保护区内。”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刘强说,山里农民搬出来,小水电站退下来,电子围栏架起来,虽然“牺牲”了短期GDP,却守护着一座巨大的“生态方舟”。5年来,海南城市(镇)PM2.5年均浓度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近两年连续保持在13微克/立方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同时,地表水优良比率保持在90%以上,2021年提高到92.2%,较2021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海南在更高起点上先行先试,有助于带动更多开放新高地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篇2

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史称“河湟间”“三河间”,该地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

“我们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执行环境污染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责任追究制,与兰州市、西宁市建立了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纠纷应对处置机制,搭建科学有效的协作运行平台,增强生态保护机制整体合力。建立健全‘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海东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华杰说。

海东市拆除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湟水河沿岸48家废旧厂房和391万平方米涉河违章建筑,关停148家畜禽养殖场。全面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3项反馈问题整改省级销号,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完成三年行动任务的71%。开展10次百万人春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521万人次义务植树3900万株。十年累计绿化国土771.42万亩。

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祝凤甲介绍,通过实施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即祁连山、青沙山、积石山“三山”绿色屏障工程,大通河、黄河、湟水河“三水”绿色河谷工程和大峡、小峡、老鸦峡“三峡”绿色城区工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全面实施煤改气和煤改电,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淘汰柴油货车力度,对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纳入大数据监管平台,27家铁合金及碳化硅企业完成烟气回收装置提档升级,昔日的‘黑色硅铁走廊’变成了‘绿色生态走廊’。”祝凤甲说。

2021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3%,高于2021年18个百分点,PM2.5和PM10值持续下降,黄河、湟水河和大通河出省断面水质达标率长期稳定在100%。

据悉,海东市加快推进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智慧环保”平台和海东市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室建成投运,大大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篇3

汇聚多年甲骨研究成果,集原文、释文和甲骨字典于一体的“殷墟甲骨文数据库”近日上线,很好地解决了甲骨成果分散的难题。

过去,甲骨文研究者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埋首,一片一片缀合甲骨碎片。如今,甲骨文研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全新技术手段,开启了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2021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近3年来,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和提炼蕴含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等一系列成果陆续推出。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说:“珍惜先人遗产,光大汉字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202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旨在梳理这些思想文化术语,并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设立8年以来,工程整理译写了900余条术语词条、出版了四大系列图书、向28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输出32个语种版权、建成5个开放的思想术语数据服务平台,在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字到词再到语言,语言文字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

2021年,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语保工程一期历经5年,已经完成1712个点的语言资源调查采集,调查范围涵盖全国所有省区市的123个语种和全部汉语方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这些语料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迭代性,是无价之宝。”语保工程首席专家曹志耘说。

语言文字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的事业,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语言文字事业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在奋力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篇4

落叶飞扬的乐章,是树木对大地滋养的感恩;是白云对蓝天哺育的感恩;思缕飘白云对蓝天哺育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么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经济十分拮据。每次回到家,看到父母那日渐憔悴的脸庞,我又辍学打工的冲动,可是,每次看到父母那期盼的眼神,我的冲动被打入了万丈深渊……

一年前,由于考的不太理想,我在升学与打工中抉择着,挣扎着,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想放弃学业,因为那是我的梦啊!于是,我仔细思考了一夜,上学!那一夜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身上那份责任和家庭的负担……也就是为了能让父母生活的好些。我选择了上学,因为我相信平凉医专,相信它不会阻止一个有梦的孩子去飞翔。于是,我带着妈妈的叮嘱,系着家人的希望,背着自己的梦想,怀着将来能为人民服务的心,同时也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迈进了神圣的大学。

20____年,当”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正式宣布,这句话赢得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掌声体现了人民的心声,人民的意愿。国家助学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政策。这项政策关系着我们青年人的未来。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贫困不是我们青年学子的自愿选择,实行这一举措最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保障,从起点上为我们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赢得了机会和时间。任何一项有利于我们青年成长、发展的政策,必然会受到我们青年人的拥护,都会产生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

国家助学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我会合理运用这些钱,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了国家助学金的相伴,我们远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

受到国家的资助,我深感社会无比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助我们的人一样,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明白获得帮助后的那份喜悦,明白那份帮助对我生活的巨大影响,所以我也要尽我所能让需要帮助的人体味到那份喜悦,并也由此激发出助人之举。我想,这也是国家助学金对构建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伟大作用吧!它启迪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启迪我们”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感恩的心灵在我心中成长;感恩的热血在我体内流淌;感恩的胸怀无比坦荡……感谢那些帮助了我们却不求回报的善良的人,感谢伟大的祖国美好和谐的政策。也许,前方还有许多困难在等着我,但我的心却异常坚定,是国家的助学政策和学校的关怀,给了我力量去战胜人生的挫折。因为心中有追求,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在前方不断的召唤我,让我带着实现人生理想的心,不断地奋勇前行。我要回报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我的学校和老师,更有重新点燃我心中理想的党和国家!

我相信,平凡的我因为有了感恩的心而不在平凡。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去表达我的感激,用我的真情去回报社会,用我的奋斗去担起我肩上的那份责任。作为承载未来和向往明天的学生,我应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以顽强的斗志,务实的行动书写合格的青春答卷。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学生,一个深受国家、社会关怀的专科生,我深知社会、家庭对我的期望:刻苦学习,学到真本领、好技术,成为人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因为这叫爱,用善良、用爱心筑成的城墙。为无助的同胞担起一片避风港,去沐浴一片蓝天下的阳光,去拥抱微笑……

善良是可以有翅膀的,可以飞翔到很远很远的山那边,为干涸的大地送去雨露。让我们搭上那对载满感恩的翅膀飞向远方,飞向未来的天空,将这份恩情传递下去……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篇5

奋斗改变命运,俗话说:人懒,富不久,人勤,穷不久。意思是:青年时,偷懒不劳动(干活)到老年时,就一点东西也没有,过时后悔也难;青年时,努力不懈不偷懒,到老年时,就会很高兴。

“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炼,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胸怀理想的追求,才能弹出世间绝唱!”人生需要理想,理想是一盏明灯,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庆祝____大会上,“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句话蕴含着国家对青年一代的谆谆嘱托,寄予着殷殷厚望。青年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中国青年已然在承接好时代的接力棒,扛起理想风帆,筑牢奋斗基石,勇立时代潮头,用心中的信念,努力在新的征程上谱写出夺目的时代新篇章。

青春需要奋斗,奋斗就是我们对青春的呐喊,每个人都会有青春,青春的奋斗是一段可复制的时光,也一段充满着朝气的回忆。青春里,我们需要奋斗的有太多,我们的梦想也都确立。奋斗成为了我们青春时期对梦想进发的脚步。青春正好,奋斗不悔,我们的青春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春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激情与精力来为我们的梦想奋斗,青春的我还时常能听到长辈与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青春的奋斗是对自己未来的负责。

我们的人生,一直在奋斗。我们在奋斗中度过我们的人生。有人说过,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赢。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赢,世界上没有赢哪来的输这个词,只有赢,才会输。但是,我们只要奋斗,我们会有赢的机会,我们会站在世界上的最顶端。我的人生,是自己安排。但不包括爸爸妈妈给我铺好的路。我的人生,自己在做主。班上的同学说过: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你爬也要爬完。

对,我的人生,既然选择了,我就是爬也要把它爬完。我需要奋斗的东西,很多,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的奋斗,很小,但对每一个人来说,却是在校的学生人人都想要的。

我奋斗过,我努力过,最后的结果不一样,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但是,只要努力了,就不怕困难。因为,有人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没有努力,没有奋斗,最后的结果只有一样,那就是百分之零的失败。所以,我的奋斗,不会停止,在我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奋斗会随着我的生命一直下去。直至生命的尽头。在我的目标为达到之前,我的奋斗不会停止,因为,我的生命没有完结,大家,不要忘记,你的目标没有达到,所以你们的奋斗请不要终止,我们要一起奋斗、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加油,没有什么事是做不了的。因为你努力了。我的奋斗,将要和你们同步。致敬奋斗的时光“奋斗”这个词并不是很难理解,但又有谁去在乎它,有谁想到它。它的好处一大堆,却没有多少个人去发现,总是默默无闻,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一个人的未来决定于他是否有过奋斗,为一个梦而战。两三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有没有人去掌握该把握的知识,有没有人去探索一切的事物,只要坚持一个梦,只要有志气,谁也无法阻挡!

人的一生永远活在奋斗里,让我们去发现奥秘和自己在努力时总结出来的结论,哪个地方出错,哪里需要改正,为什么总是失败,没有成功,这一切的一切需要我们去寻找答案。这样我们才能发挥出该发挥的本色,就像老师说的,现在我们或许都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个个都是行尸走肉的来上课,每天都是过着同样的生活,敷衍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头上的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处处护着我们,但谁有去想过,一把伞能遮我们多久?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为我们挡,伞它最终还是要破,它的质量永远没有保障,剩下风雨还是我们一个人承担!

山在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大青年正逢盛事重任在肩更需我们奋斗努力勇往直前。

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作为想象的行动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


《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原文|读后感|赏析

【作品提要】

拉齐姆夫妇一家和包括哲学家、诗人、植物学家、画家在内的朋友们在一座海岛别墅度假。拉齐姆夫人的小儿子想去看海上的灯塔,但是天气不好,他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也因此更加厌恶自己理性至上的父亲。与此相同,其他人也都有自己的难题,面对这些,以和谐秩序和温暖亲爱为旨归的拉齐姆夫人坚持尽最大努力使一切问题得到圆满平复。“一战”前后数年内,人世沧桑,别墅空置,众人各奔东西,拉齐姆夫人、她的大女儿和大儿子也都相继死去。战争结束后,幸存的拉姆齐先生带着两个小儿女和朋友们再次相聚。故地重游,诗人早已成名,画家也得以完成画作,拉齐姆先生和两个小儿女终于到灯塔去,父子间达成了深切的和解。面对物是人非,众人对拉齐姆夫人生出一份深切的思念。

【作品选录】

这时,八根蜡烛已立在桌上,火苗晃动一下便伸直了,放出光芒照亮整个长长的餐桌,正中间放着一盘黄色紫色的水果。这孩子是怎么弄的?拉姆齐夫人暗想。罗斯把这些葡萄、梨、香蕉和带有粉色条纹的角质贝壳状果盘装扮得这么喜人,令她想起从海底捞出的战利品,想起海王星的圣宴,想起(一幅画中)搭在酒神肩头的挂满果实的葡萄藤,周围是豹皮和金光灿烂的火炬……这果盘突然置身于明亮的烛光中,显得庞大而深不可测,仿佛是整个世界,人们可以在里面结队攀登山峰,穿越峡谷,她想,这时她欣慰地看到(它使他们暂时有了同样的感受)奥古斯塔斯也盯着那盘水果大饱眼福,他深深地陶醉其中,这儿摘一朵鲜花,那儿揪一根穗须,满足之后又返回他的蜂巢。那是他的欣赏方法,与她不同。但是由于欣赏的是同一样东西,他们感到彼此一致。

现在,所有的蜡烛都点亮了。餐桌两旁的一张张脸被烛光牵得更近,一起围坐着共享晚餐,刚才黄昏时分却不是这样的情形。因为夜色被玻璃窗关在外面,透过窗户无法真切地看清窗外的景色,只看到一些古怪的涟漪,仿佛这房间里是干燥整洁的陆地,而窗外的只是水中倒影,一切都水汪汪地晃动、隐没。

他们的心情立刻起了变化,好像这一切真的发生了,他们确实是在一个小岛的洞穴里团结一体;共同对付外面那个液态的世界。拉姆齐夫人一直心绪不宁地等待保罗和明塔进来,觉得做什么事都定不下心来;这时她感到她的不安已经转变为期待。因为他们这会儿一定会来的。莉莉·布里斯科试图分析大家突然兴奋的原因,并把它和网球场上的那一刻做了比较: 当时,好像实体感突然消失,他们之间隔着广袤的空间;此刻在这间空荡荡的房间里,靠着这么多蜡烛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再加上没有窗帘的窗户,和烛光旁明亮如同面具的一张张面孔。大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她感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这时,马丝带着一点戏剧性的夸张揭开褐色大钵的盖子,一股混合着洋葱、油、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厨娘花了三天时间精心炮制这道菜。拉姆齐夫人端详着柔软的牛肉,心想一定要挑一块特别酥嫩的给班克斯先生。她凝视着这道菜,看着亮晶晶的钵壁、鲜美的黄褐色肉块、月桂叶和葡萄酒,心想,这是为了庆祝那桩喜事——她心头掠过一种欢庆节日的奇特而又温馨的感觉,好像在她心头唤起两种情感,一种是深沉的——世上还有什么比男人对女人的爱更庄严肃穆、让人刻骨铭心的呢,这份爱里蕴含着死亡的种子呀;与此同时,这些目光炯炯步入梦幻的人们免不了戴着花环,让大家围着嘲笑、跳舞。

“真是一份杰作。”班克斯先生说,暂时放下手中的刀子。他刚才吃得很专心。肉很鲜美,很酥软。这道菜做得无懈可击。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她怎么能弄出这种东西?他问她。她真是一个非凡的女人。他对她的爱和崇敬又全部回归了;她很清楚这一点。

“这是我祖母传下来的一道法国菜。”拉姆齐夫人说,语调里流露出极大的喜悦。这当然是法国菜。英国的那种烹饪难以下咽(他们都表示赞同): 就是把白菜扔进水里煮。就是把肉片烤得像牛皮。就是把蔬菜鲜嫩的表皮全部削去。“其实,”班克斯先生说,“蔬菜的全部营养都在表皮里。”真是浪费,拉姆齐夫人说。一个英国厨子扔掉的东西就够养活一大家子法国人了。她感觉威廉又恢复了对她的爱慕之情,现在,所有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她的不安已经烟消云散,又可以品尝胜利的喜悦,对生活发出嘲笑;她心中倍受鼓舞,于是她谈笑风生,她眉飞色舞。莉莉不由地想: 她显得多么幼稚、多么可笑,只见她坐在那里,让自身的美像花瓣一样全部展开,嘴上却在大谈蔬菜的表皮什么的。拉姆齐夫人身上有某种令人惊诧的东西。她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她最后总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莉莉想。现在她已经大功告成——保罗和明塔估计已经订婚了;班克斯先生在这里用餐了。她通过自己的希望给每个人施了魔法,事情就是这样简单,这样直截了当。莉莉把拉姆齐夫人的丰富气质与自己贫乏的精神世界作了对比,猜想道,也许坐在她身边的保罗·雷勒正是因为信仰这种奇特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她的脸上神采飞扬——尽管不再显得年轻,却显得光彩四溢),才颤抖着沉默不语,显得心不在焉、神情恍惚。莉莉觉得,拉姆齐夫人嘴上谈着蔬菜的表皮,心里却在讴歌这种力量、崇拜这种力量;她用双手拢住它,呵护着,守卫着,而一旦让这种力量得到施展,她不知怎地大笑起来,莉莉觉得她仿佛将她的牺牲品领向祭坛。

但是她特意对莉莉另眼看待,她知道莉莉是个局外人,而且刚才还替她帮坦斯利先生解了围;她说,“莉莉不管怎样总是赞同我的。”她就这样把她拉拢过来,还让她有一点受宠若惊,有一点诚惶诚恐。(因为她正在思索有关爱情的问题。)他俩都是局外人,拉姆齐夫人一直在想,指的是莉莉和查尔斯·坦斯利。他俩都在为另外两个人的喜悦而痛苦。坦斯利先生显然感到自己受到冷落;只要保罗·雷勒在场,就没有女人会去注意他。可怜的人儿!不过他有他的论文呢——某人对某事的影响——他可以自得其乐。莉莉就不同了。她在明塔的光彩映衬下更显得黯然无光;狭窄的灰裙子,狭窄的小皱脸,狭窄的中国式眼睛,使她比任何时候都其貌不扬。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拉姆齐夫人想。这时拉姆齐夫人向莉莉求助(莉莉应该为她证明,她谈论牛奶并不比她丈夫谈论他的靴子更唠叨——关于靴子他可以一口气说上个把小时),同时拿她跟明塔作比较,她认为,莉莉到了四十岁会比明塔出色。莉莉身上有一种气质;一种灵气;一种惟她独有的东西,令拉姆齐夫人十分欣赏,但是她担心没有男人会喜欢。这是很显然的,除非是一位像威廉·班克斯那样的老者。但是他却是喜欢——是的,自从他妻子死后,拉姆齐夫人有时候觉得他也许是在喜欢自己。当然,他这不是“爱”;这是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中的一种。哦,我在胡思乱想,她想;威廉一定要娶莉莉。他们有这么多共同之处。莉莉这么喜欢鲜花。他俩都有一种冷漠、淡泊、傲然脱俗的气质。她一定要安排他们一起出去散散步。

她真是糊涂,竟然让他们相对而坐。这一个失误明天可以得到纠正。如果天气好,他们应该去野餐。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事都未尝不可。刚才(但是这不会持久,她想,趁他们都在谈论靴子的工夫走了神),刚才她心里有一种非常踏实的感觉;她像一只鹰隼,翱翔在空中;又像一面旗帜,欢乐地迎风招展,她身体的每根神经都默默地、庄严地充满甜蜜的喜悦之情,这喜悦来自她的丈夫、孩子和朋友们,她看着他们享用晚餐,心里想道;这喜悦在幽幽的寂静中升起(她又给威廉·班克斯挑了一小片肉,然后凝视钵子深处),现在它停在那里,像一缕轻烟、一团徐徐上升的薄雾一样,不为什么特别的缘由,把他们安然拢在一起。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不能说。它就在那里,弥漫在他们周围。她一边给班克斯先生挑一块特别酥软的牛肉,一边感觉到这种喜悦的永恒;那天下午她已经有过一次异样的感觉;事物之间密切相关,有一种稳定性;也就是说,有的东西不会因世事变迁而改变性质,像红宝石一样(她看了一眼幻影婆娑的窗户)在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中放出夺目的光芒;所以,她今晚再次产生她今天已然有过的那种恬静的、心平气和的感觉。她想,永恒的东西就是由这些宁静的瞬间感受构成的。

“吃吧,”她让威廉·班克斯放心享用,“牛肉很多,大家都够。”

“安德鲁,”她说,“把你的盘子放低一点,别让我碰洒了。”(法国焖牛肉获得圆满成功。)她放下汤勺,感到这儿就是隐藏在事物内核里的寂静的空间,她可以在这儿活动或者休息;可以屏息等待(他们都分到了牛肉)、侧耳倾听;然后,可以像鹰隼一样,从高踞之处急速下落,自如地盘旋,发出阵阵笑声;于是她的注意力落在餐桌的另一端,只听丈夫在那儿谈论一千二百五十三的平方根。那数字似乎是他手表上的号码。

这一切都是什么意思?她至今不懂。平方根?到底是多少呢?她的儿子们知道。她侧过身子,倾听他们谈论的话题: 立方根和平方根;伏尔泰和斯塔尔夫人;拿破仑的性格;法国的土地所有制;罗斯伯里勋爵;克里维的回忆录。她让这种男性的智慧精华编织成的东西支撑着她、鼓舞着她;这种智慧上下晃动,左右穿梭,像铁环一样织出颤动的布匹,支撑起整个世界,因此她可以死心塌地把自己交付给它,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或者扑闪眼睑,像一个孩子在枕头上抬起目光,冲繁茂的树叶眨巴眼睛。然后,她从遐想中清醒过来。男性智慧还在不断编织。威廉·班克斯正在夸奖《韦弗利》系列小说。

威廉·班克斯说,他每半年读《韦弗利》系列小说中的一本。这又何以使查尔斯·坦斯利大动肝火呢?只见他横 *** 来(这都是因为普鲁不愿跟他好,拉姆齐夫人想)大肆谴责《韦弗利》系列小说,而实际上他对它们一无所知,真正是一无所知,拉姆齐夫人心想,她与其说在听他说话,不如说在观察他。她可以根据他的态度看透他的内心——他会一直这样喜欢表现自己,直到当上教授或者娶了妻子,那时他才犯不着老是说“我——我——我”。他就是用这种自我中心的口吻批评倒霉的沃尔特爵士,要么就是简·奥斯汀,谁都一样。“我——我——我。”他脑子里想的只有他自己和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她从他说话的声音就可以听得出来,还有他那强烈的语气和紧张的神情。成功对他是大有益处的。无论如何,他们又辩论开了。这次她无需去听。不会持续多久的,她知道。但是就在这时,她的目光变得出奇地敏锐,似乎能绕着餐桌,揭去所有这些人的面具,窥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她这么做毫不费力,就像一道光芒钻入水底,让那些涟漪、水中的芦苇、晃来晃去的小鱼和那条突然沉默下来的鲑鱼都在它的照耀下颤动、摇摆。于是,她看见他们了;她听见他们了;可是他们无论说什么都具有这种性质,好像他们的话像鲑鱼在游动,同时她又能看见水面的涟漪和水底的砂石,看见左边和右边的某些东西;一切都归属于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在变幻的生活中,她会不停地撒网捕捞,然后将收获分别归类;她会说她喜欢《韦弗利》系列小说,或者说她从未拜读;她将敦促自己向前;现在她什么也没有说。眼下她还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现在必须再把事情向前推进一步。她一只脚踏在门槛上,在这个场景里多停留片刻,就在她凝眸回望的瞬间,它在她面前渐渐消失。然后,她走过去挽起明塔的胳膊,离开了房间,而这时这场景已经改变了模样;她扭过头去最后再看一眼,她知道刚才的一切业已成为过去。

又是这样,莉莉想。总是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去办什么事情,这是拉姆齐夫人出于自己的考虑觉得立刻就应去办的事情。就像现在这样,大家都站在那里说笑聊天,不知道该去吸烟室,还是去客厅、去阁楼,只见在一片喧哗声中,拉姆齐夫人挽着明塔的胳膊,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现在该去做那件事了。”说罢立刻神秘兮兮地离开,独自一人去办什么事情。她一走,众人就作鸟兽散;迟迟疑疑地朝不同的方向走去。班克斯先生拉着查尔斯·坦斯利的胳膊,一起到平台上去结束他们在餐桌上开始的关于政治的讨论,这样一来,这个晚上的总体平衡发生了改变,重心向另一边偏去;莉莉看着他们离去,听着关于工党政策的只言片语,感到他们好像登上轮船的驾驶台,朝着他们的方向行驶;话题从诗歌转向政治令她产生这样的触动;就这样,班克斯先生和查尔斯·坦斯利走了,其他人站在那里目送拉姆齐夫人独自在灯光下走上楼去。莉莉纳闷: 她这么急匆匆的,是上哪儿去呢?

实际上她并没有脚步急促,显出匆忙的样子;实际上她走得很慢。拉姆齐夫人只是感到,在经过这么多嘈杂纷扰之后,想静静地呆一会儿,理出一个特殊的东西;至关重要的东西;把它拆解下来;剥离出来;掸去上面的情绪因素和琐碎成分,然后把它举到眼前,再放到内心的审判席上,那里有她为裁决这类问题而专门设立的法官在开秘密会议。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我们都往何处去?等等。在这个晚上受到惊扰之后,她调整好情绪,下意识地、不太合适地利用窗外榆树的枝桠平息自己起伏的思绪。她的世界千变万化,而这些树枝静如止水。晚宴使她有了一种动荡的感觉。现在必须理出头绪。必须让一切进入正轨,她想。她不知不觉地赞赏榆树那种静止的威严,和树枝在风中傲然挺立的姿态(像乘风破浪的战舰)。起风了(她站着朝窗外看了一会儿)。起风了,繁茂的枝叶开始摇曳,不时漏出点点星光,星星似乎也在不停地摇撼、冲撞,拼命想从枝叶的缝隙间射出光芒。成了,这件事终于成功了;大功告成后,它又变得庄重如初。现在,脱离了嘈杂的人声和波动的情绪,这忽隐忽现的星光一闪,使人觉得它将一切都归于平静。他们还会存在下去,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道,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令她沾沾自得,她对这样的奉承话很容易动心;她将被他们牵挂着,还有这个、这个、这个,她想着,拾级而上,满怀柔情地嘲笑楼梯平台上的沙发(她母亲留下的),那把摇椅(她父亲留下的),还有那张赫布里底群岛地图。所有这些都将在保罗和明塔的生命里复活;“雷勒夫妇”——她试着念了念这个新的称呼;当她把手放在育儿室的门上时,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这是一种快慰和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那些椅子、桌子、地图,是她的,也是他们的,究竟是谁的已不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保罗和明塔也会继续生活下去的。

(马爱农 译)

【赏析】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7年发表的《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小说崛起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篇章。批评家布莱克斯东说:“在阅读《到灯塔去》之后,再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你都会觉得自己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与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

伍尔夫认为,生活如此变化万端,像是笼罩在我们意识周围的半透明的光晕。一个忠实于自己真实想法的作家,他的作品就应当没有情节和任何俗套标准,而是要去表达头脑接受的细小、奇异、倏忽而逝的千万印象。比起她之前的创作尝试,《到灯塔去》的艺术手法更加娴熟,是这一理论较为完美的实践。以诗人之眼,她关注众角色细腻琐碎的精神生活,纷繁的回忆、现实和幻想交相起舞,只留情节在不起眼的角落充当整合小说的帮佣。既打破了传统叙事格局,又避免了意识流小说普遍存在的朦胧晦涩。作品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其中含义隽永的象征。作品中的环境成分都经过精心挑选,尤其是“灯塔”意象因为贯穿始终而备受关注。伍尔夫自言她在写这部小说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主要是情感的增长,为了驾驭象征她自己也是用了模糊、笼统的方法,并非每件事都有实指。或许正因如此,才引得无数论家饶有兴味地竞相从中找出自己的一份理解。

引文的第一部中的晚餐场景就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作品的写作技巧和寓意况味。所有的主人公都在这段时间会聚一堂,使我们能够全面细致地关注整体和单个人的意识流动;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部中,已经基本奠定了小说的象征基调,后面的二三部只是前面这第一部的顺承发展。

正如德国著名学者奥尔巴赫所说:“伍尔夫的作品不同于单人主观主义的作品。她写作技巧的基本特点是: 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意识表现,而是很多人意识的表现,并且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地转换着。”小说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种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表现方法,在此处所选的晚餐场景中也不例外。当装着牛肉的大钵被打开后,这里描写了拉姆齐夫人因受到赞美而感觉自己为人爱慕的心情,同时,又马上变换叙事角度,写出了莉莉对于拉姆齐夫人此时的评价和想法。两相结合,就以多声部的形式呈现出了小说中人物不可知晓、但是读者洞若观火的微妙意义。由于这是读者从自己观察得出的意义,因而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可以看作是从写作技巧方面,伍尔夫本人对于小说创作中极端权威叙述的反对。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这种意识转换通常很自由,并不多加说明。以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所表达的人物内心感受几乎无处不在。这种不被引号禁锢和叙述相融无间的引语形式却保留着语言生动的表现力和满孕情致的现场感。例如引文中,拉姆齐夫人关于莉莉的大段寻思和接下来她对班克斯的观察……这些纷沓而来的意识,难免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是也给了读者丰富细腻的印象。以上两种技巧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几乎俯首即拾。正如英国现代文学家戴维·戴希斯所说:

“伍尔夫发展了一种小说类型,在这种小说里,对于各种生活经验的敏感的个人反应,能够用一种在理智上令人兴奋而美学上令人满意的方式,具体化地、模式化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在这种意义上,伍尔夫可以被看作是个对读者有要求的作家,那些读小说只梳理情节的读者,绝对跟不上伍尔夫的脚步。她要求读者和她一起关注被普通生活所掩盖的心理事件,我们已经渐渐忘记的,其实却是最重要的:“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包涵在我们对于玫瑰、夜莺、晨曦、生命、死亡和命运这一类事物的各种情绪之中;我们忘记了: 我们把许多时间用于单独的睡眠、做梦、思考和阅读;我们并未把时间完全花费在个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所有的精力也并不是全部消耗于谋生糊口。”

寓意是除了技巧以外,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她以往的作品和评论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伍尔夫倾向于思考生命的永恒力量、世界的分裂又如何统一和谐等深远的问题,《到灯塔去》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小说的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在第二部就死去,但是正如引文中她自己所想的那样:“他们还会存在下去,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到,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且,“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这是一种快慰和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那些椅子、桌子、地图,是她的,也是他们的,究竟是谁的已不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保罗和明塔也会继续生活下去的”。以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为基础,伍尔夫用众多精心挑选的环境因素,构筑了模糊因而意义无限的迷宫地图。

在小说的象征意义上,由于灯塔在其中的显著位置,而多被人拿来和拉姆齐夫人相互映照。认为它放出温暖光芒象征着拉姆齐夫人带给家庭圆满和谐。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多可以见到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被热爱的拉姆齐夫人、被排挤在男权社会之外的拉姆齐夫人、代表美德化身的拉姆齐夫人、自欺欺人的拉姆齐夫人……对小说的无限挖掘或者会一直持续,众说纷纭之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到灯塔去》以其对于生命和两性本身的终极思考而无疑被认为是诱人的、卓然的、有恒久生命力的作品。

(高 明)

本文标题: 灯塔之家的读后感(灯塔大课堂第三十六课观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884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什么叫执行力读后感(《执行力》读后感)老兵帅克奇遇记读后感(好兵帅克奇遇记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