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500字读后感5篇读《唐朝那些事儿》有感(623字)明朝是个好朝代,并不代表其他的不是。自《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
唐朝历史500字读后感5篇
明朝是个好朝代,并不代表其他的不是。自《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写的就是好看!当然了,我也很喜欢。告诉你们,我就是个历史迷,爱看任何历史读物。这不,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去新华书店掘了一本书,“冬雪心境”写的,不错,就叫《唐朝那些事儿》。
此书分两卷,第一卷“大唐开国卷”,第二卷“太宗当政卷”。俺买了第二卷。太宗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此人风气名誉不大好,这皇位竟然是杀亲逼父得来的,无毒不丈夫!让俺好纠结。不过这皇帝挺英明果断的!这本书中,看李世民的治国之道:北征突厥、进兵西域、贞观盛世、天可汗威名远播……但是,那终其一生不能摆脱的玄武门阴影,最后导致李世民的覆灭。所以说,皇位不能抢啊!年轻时的李世民那个猛,可是中年、老年,他一日不如一日,迅速衰老。当他驾崩之日,李治登皇之时,谁最高兴?长孙无忌。他是皇帝的亲舅舅,现在又可以威风一时了。大唐,能否就此延续下去呢?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我不得不提书中的几件事:一、天可汗威名远播。啥呢?就是说李世民封上天可汗时,一些西域国家开始巴结唐朝,而李世民却明智地运用这一次机会杀死了仇敌。二、玄奘西行求法。玄奘就是唐僧,他真正西行没有孙猴子、猪八戒等人保护,二是凭着毅力走完的。他伟大,他平凡,他一生都效力于佛教。
这本书写得虽不及《明朝那些事儿》,但是依然很棒!一切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唐朝,多么繁荣昌盛!努力吧!李治去繁衍你的后代吧!
真是精彩的历史!同学们去看看啊!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二:《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76字)
读历史,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讲述了李渊的起兵到李世民去世的唐朝兴衰史。李渊的贤明、李世民的英勇让我记忆犹新。他们的成功,也引起我的深思。
李世民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神话。他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论何时都能化险为夷。这似乎不是单方面的因素,是人性的必然。
他是一个无畏的将领。在追击宋金刚的部队时,他的军队疲劳至极,属下的不满、劝解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会有挫折,也许会有失落,但我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读到这段独白,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他们的军队不是真的无懈可击,而是因为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精神上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信念,便会无坚不摧!
他也几度命悬一线。围攻洛阳时,他差点被杀死,还好他的部下尉迟恭把敌人杀退,他才生还。尉迟恭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忠勇,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也被后人所称赞。可以想到,假如李世民在尉迟恭前来投奔时杀死了他,那么现在他自己也早已成了刀下亡魂。个人的能力与才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朋友危机时的相救。在危难中的一只援手,会改变人的命运;在无助时的一次帮助,无法用金钱衡量;在失落时的一句安慰,能让心灵愉悦……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需要别人帮一把!
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还有很多:
勇往直前并不是一味地前进,适当的弯曲会使自己生存得更好。
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提醒自己:自私会使人众叛亲离。
…………
历史本身很精彩,现在发生的,曾经发生过,并终将继续下去。我们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其兴亡,分析他们的成败,也用他们来警示自己。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三:读《唐朝那些事儿》有感(1090字)
晋阳起兵、东征西讨,马踏江淮两岸,李唐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国泰民安、四方臣服,唐朝的辉煌空前绝后。那么唐帝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唐帝国为什么会如此辉煌呢?唐帝国又有怎样的悲哀呢?唐帝国的伟大之处又在哪里?让我们细细品味那一段尘封的历史,一起感悟唐朝的伟大和沧桑!
从公元618年大唐开国到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除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帝,唐朝共历经了290个春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国运亨通、万国来朝。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
和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帝国的开头一样,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天下并不容易。
在隋末众多割据力量中为什么李唐能够打败各路劲敌并创造了空前的辉煌,成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千古绝唱呢?
第一是良好的国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资源最珍贵,人才最珍贵!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皇帝大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可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向两位名臣:魏征和封德彝征询治国的方针。封德彝的回答是“治乱世,用重典”,而魏征的回答则是“以仁德治国”。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明君,他非常富有谋略和远见,最终他采取了魏征提出的治国方针。这不仅稳固了国家政权,还对之后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以仁德治国“的国策是大唐繁荣的一块重要的基石。那为什么唐太宗会采用魏征的政策呢?
老百姓经历了隋末的动荡和战乱,生活已经非常艰苦,大多数人之所以犯罪都是为生活所迫,这时如果不宽以待人,非要强加严刑峻法的话只会让百姓与朝廷结下仇怨,到最后很可能会激起民愤,逼着百姓造反,对双方来说都是两败俱伤,有百害而无一利。治乱世,用重典是不得民心的,这样做可能只会使得乱世更乱。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如果以仁德治国就能使双方都好过,并使统治者受到民众的爱戴。毕竟自古以来仁术才是最终级的王霸之术。这验证了一句话:给别人留条路就是给自己留条路。
第二是皇帝良好的性格和个人素质与优越的大唐精神。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都充分的应证了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皇帝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性格。以下仅是个人观点。
秦朝的两位皇帝都十分严苛、残暴,秦始皇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汉朝的皇帝大多仁弱。宋朝的皇帝大多老成、迂腐。明朝的皇帝大多坚韧而偏激。而清朝皇帝则是开明而又闭塞。相比之下,唐朝皇帝的性格可能是最好的。他既不残暴又不仁弱,既坚韧又不固执,既不迂腐又不没有原则,开明、豁达、包容,既富有冒险精神,不畏艰险又做事勤恳,脚踏实地。这也是大唐精神优越的地方。
时过境迁,人们依然可以从一座座断壁残垣、一本本古典诗词中体会和感悟唐朝的沧桑和伟大。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历史读后感500字。
自从荷花公园建好后,这一块僻静的地方全然变了模样,整天都有来这儿观光或散步的人们。特别是周末——前来放松疲惫心情的上班族,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带着孩子散步的年轻夫妻,三三两两,络绎不绝。
走进“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迎宾石上“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点出公园宣廉倡廉的主题。“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莫道清廉淡滋味,塘中偏有自洁藕”、“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等八块宣传廉政的诗句牌匾高挂在大门右侧的凉亭柱上。因为是星期四,公园里的游人不多,只有一些晨练的老人和带着孩子出来晒太阳的妈妈们。沿着公园的小径向东走,沿路的绿地里散落的景观石上雕刻着“廉洁”、“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喻以为官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宽阔的河塘,碧波荡漾。十一月的荷花早已凋零,但却让人感受到另一种心情。水塘边“爱莲亭”的两根红色大柱上题有一幅廉政楹联:“仕守清廉品自高,花有青莲称君子”。让人看了醒脑清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走在落满黄叶的小路上,脚下沙沙作响。在河塘旁的长条石凳上坐下,晨风佛过脸庞,略感有些寒意,头顶的阳光被垂柳遮住半边,深呼吸这清新的空气,聆听树间欢快的鸟叫,感受着初冬后别样的荷花公园。树上不断有缓缓飘落的黄叶落在地上,不知谁家的孩子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激起了层层水波……河塘对岸的墙壁上雕刻着一幅十几米长的浮雕,是朱自清的《河塘月色》。精致的雕刻,美丽的画面,再现了《河塘月色》的美景,让人们充分感受河塘之静,月光之明,荷花之美,从作者的高尚情怀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看着满园的景色,发现如今的荷花公园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只有美丽风景的小游园,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将廉政文化这一主题寓教于文,寓教于景,寓教于游,寓教于休闲,使“廉政文化主题公园”成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普通群众学廉洁倡廉风的重要阵地,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享受着浓厚的廉洁文化的熏陶。
第二个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第三个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二十四史读后感
篇一:二十四史读后感
我们大家都知道,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蕴含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智慧,昭示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更替的客观规律。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书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民族的未来。学习历史,对民族、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观实意义。
这个暑假,我有幸借到了《二十四史》这本书,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历史故事吸引着我去阅读、去发现,当然,自己的认识可能不足以向外人说道,但在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有了自己的收获与思考。我不仅看了《史书》、《汉书》等二十四史中王朝的兴衰,历史的更替,在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传奇故事。在连续的阅读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很多朝代的衰落、更替都源于统治者自身的一些弱点:有的生性猜忌多疑听信谗言,有的生性暴躁、暴力无常,有的目光短浅、鼠目寸光,有的骄奢淫逸,有的骄傲自大,等等,总而言之他们这些性格的缺陷,在历史的兴衰和更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的这些性格缺陷导致了王朝的衰落。
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诸如这些帝王将相尚且存在很多性格上的弱点,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李阳疯狂英语的例子,李阳在小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克服了自己的种种缺陷和弱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学习英语的好方法。由此可见,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在我看来,我们没个人都应该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充分认识自我,在不断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创造明天幸福的生活。
篇二:二十四史读后感
如果历史是一杯香茗,读史便犹如品茶,别看一杯清澈见底,其中滋味,却需要细细茗品,是苦中带甘,还是醇香馥郁,真是无比的耐人寻味。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翻开《二十四史》,感受历史的伟大!
通过读史,我们要学会淡泊名利的心境。淡泊无疑是一种解脱:从利益纷争之中解脱出来,从官场争执之中解脱出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用淡泊为自己撑开一片晴空。晋代的陶渊明,清廉正直,淡泊名利,因看不惯官场中的黑暗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以一首《归园田居》退隐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南山之下,每天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轻松生活,日日沉浸在乡村田园的悠闲自得之中,为自己开启了一方乐土,此淡泊名利,退隐山村之举,皆为后人所称赞。因此,人要学会淡泊。
通过读史,我们要学会奋发进取的精神。奋进无疑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只有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往上爬,才会离成功近一点,再近一点。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奋进都会给我们创造出更多的机遇,创造出更多成功的机会。战国时期的苏秦,由于学识浅薄,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的态度亦是十分冷淡,这让他大受刺激,于是决定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骨,终于学有所成。()正因为苏秦拥有奋进的精神,并持之以恒的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辛苦与努力,后来,苏秦凭着满腹学识先后去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取得了成功,被封为六国宰相,一时风光无限。因此,人要学会奋进。
合上《二十四史》,我感慨万分: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让我们趁一个慵懒的午后,在窗明几净下持一卷古色古香的史书,让指尖抚过墨香浓郁的字迹,让历史熏陶我们情操!
唐代政治史论槁读后感
唐代政治史论槁读后感读陈先生的著作,首先遇到的便是要克服不同时代语言的差异,陈先生于民国期间完成此书(1941年),大多带有些半文半白的语言现象;另外陈先生写文章以考据著称,读他的文章可以看到先生考证之精细。这也看出陈先生“治史”之严谨,有理有据,“论从史出”。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多以古典文献作为其引证的对象,所以还要克服古代文言文的语法障碍。我的古文功底不是特别的好,所以读陈先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困难,初读之后,只是对陈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为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为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由于对唐代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应该说很费劲的把上篇读完了。读过后感觉陈先生在上篇说了三个问题:一为唐代皇室的氏族问题;二为唐代政治势力之变化;三为藩镇割据的原因再分析;
在陈先生这本书中,他对隋唐史一个主要观点是:更加从民族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隋唐历史的发展。在这篇中陈先生开篇说:民族与文化问题乃李唐一代史事之关键。
对于唐代皇室的氏族问题,陈先生对史料进行的一番考究和论证,认为“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於有唐一代之官书,其纪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其大部尽属後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自不应漫无辨别,遽尔全部信从也。”并认为“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暠之嫡裔,伪冒相传,迄於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从中给我们的传达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治史者对于史料的甄别至关重要,学会辨别史实的真伪。
对于唐代政治势力之变化,陈先生自有一番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提出了“关中本位政策”,他认为“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後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後,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主要之府兵制,即於此时开始崩溃,而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盖进士之科虽创於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涂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於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於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若依此义言,则武周之代李唐较李唐之代杨隋其关系人群之演变,尤为重大也。”
“武周统治时期不久,旋复为唐,然其开始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之趋势,仍继续进行。迄至唐玄宗之世,遂完全破坏无遗。而天宝安史乱後又别产生一新世局,与前此迥异矣。”这里所说的“新世局”就应该是中篇所讲的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对于藩镇割据的原因再分析,陈先生认为藩镇割据是与民族有很大的关系的。为何这么说呢?陈先生给出了答案: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两大集团①长安集团②河朔集团。长安集团在玄宗后期以宦官为主,河朔集团乃是安史旧党。他列举高力士、鱼朝恩、吐突承璀、仇士良、杨复光、田令孜等人的出身,认为“唐代阉寺多出于今之四川、广东、福建等省,在当时皆边微蛮夷区域。其地下级人民所受汉化自甚浅薄,而宦官之姓氏又有不类汉姓者,故唐代阉寺中疑多是蛮族或蛮夷化之汉人也。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舆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又说:“在长安文化统治下之士人,若举进士不中,而欲致身功名之会者,舍北走河朔之外,则不易觅其他之途径也”、“安史之徒乃自成一系统最善战之民族,在当日军事上本来无与为敌者也。考安禄山之种族在其同时人之著述及专纪其事之书中,均称为柘羯或羯胡”。所以认为安史之乱也是与种族问题有关。
对于这个上篇而言,除了对李唐王朝的皇室氏族做了考究之外,重点的就是论述“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通读中篇,我认为陈先生是以有唐一朝皇帝继承问题为线索,论述了“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以中央的四次革命最能说明)”、“唐代皇帝继位之不固定”、“唐代士大夫党派的分野(即是党争之渊源)”、“牛李党争”、“内外朝之党派与皇位继承之关系”。
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
陈先生认为: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关键实系于守卫宫城北门禁军之手。”以四次中央革命的成败来论述之:一为玄武门之变,二为中宗之复辟,三为神龙三年李重俊之反叛,四为韦庶人之死(唐隆政变)。
为何系于北门禁军呢?“而北门之重要则由于唐代都城建置之形势使然,其详见拙着《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附论都城建筑一节。”对此陈先生又略述之:“唐代之北军即卫宫之军,权力远在南军即卫城之军之上,其情势舆西汉南北军所处者适相反。”、“《周官·考工记》匠人云:面朝背市。”西汉与此相对应,而唐则不然。“唐代之长安城,其宫近城之北端,而市则在城之南方,其宫市位置适与以前之西汉长安城相反,故唐代之南北军舆西汉之南北军其名虽同,而实际之轻重则相殊异也。”、“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而北军统制之权实即中央政柄之所寄托也。”
玄武门之变:“太宗之所以得胜,建成、元吉之所以致败,俱由一得以兵据玄武门即宫城之北门,一不得以兵入玄武门故也。”玄武门之重要性可谓深矣!而建成、元吉岂可不知?陈先生引《常何墓志铭》,然后知太宗与建成、元吉两方皆诱致对敌之勇将。至于太宗之胜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拉拢工作做得比较好。
中宗复辟之成功:“中宗复辟之成功,实在沟通北门禁军之故。张东之既得羽林军统将李多祚之同意,大局即定,虽以武曌之枭杰,亦无抵御之能力矣。”
神龙三年李重俊之反叛:在此陈先生则是从李多祚前后两次兴兵干预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来说明。(上一次是中宗复辟)
韦庶人之死:“玄宗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夜之举兵,与三年前即神龙三年七月六日节愍太子重俊发动之玄武门事变正复相似,而成败不同者,以玄宗能预结羽林万骑诸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而韦后死党守卫玄武门之羽林禁军统将如韦播、韦璇、高嵩等,皆为其部下所杀故也。”
“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
“关中本位政策”施行以来,内重外轻之势所致也。然自玄宗末年安史叛乱之后,内外轻重之形势既舆以前不同,中央政变除极少破例及极小限制外,大抵不决之于公开战争(唐末强藩与中央政府权臣及阉寺离合之关系构成战乱,其事应列入统治阶级之升降及党派分野范围论之。故凡本书所未能详述者,以义类推之可知也),而在宫廷之内以争取皇位继承之形式出之。于是皇位继承之无固定性及新旧君主接绩之交,辄有政变发生,遂为唐代政治史之一大问题也。
后文又举“玄宗政变夺皇位”一事说明之:“玄宗既以有大功故得立为皇太子,而其皇位继承权仍不固定,其后虽已监国,并受内禅,即皇帝位矣,而其皇位之不安定也如故,必至诛夷太平公主党徒之后,睿宗迫不得已,放弃全部政权,退居百福殿,于是其皇位始能安定,此诚可注意者也。至太平公主欲以羽林军作乱,幸玄宗早知其谋,先发制人,得斩禁军统将常元楷、李慈等,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斯又一例证矣。”
唐代皇帝继位之不固定
①太宗夺权
②立李治为太子
③高宗的立嗣问题(实则高宗与武后立嗣,武侯其中的作用大)
④中宗复辟:“神龙元年正月癸卯(二十日)玄武门之事变,其事自唐室诸臣言之,则易周为唐为中兴复辟;自武则天方面言之,则不过贪功之徒拥立既已指定而未甚牢固之继承储君而已(凡唐代之太子实皆是已指定而不牢固之皇位继承者,故有待于拥立之功臣也)。”
⑤李重俊反叛:“明知其皇位继承权至不固定,遂出此冒险之举耳。”
⑥唐玄宗即位:“玄宗既以有大功故得立为皇太子,而其皇位继承权仍不固定。”
⑦玄宗太子李瑛的废黜与肃宗李亨的上台:“惟肃宗既立为皇太子之后,其皇位继承权甚不固定,故乘安禄山叛乱玄宗仓卒幸蜀之际,分兵北走,自取帝位,不仅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而李辅国因是为拥戴之元勋,遂特创后来阉寺拥戴或废黜储君之先例,此甚可注意也。”
⑧代宗的即位:“代宗虽有收复两京之功,而其皇位继承权不固定如此。最可注意者,则为自宝应元年四月乙丑(十六日)事变张皇后失败后,唐代宫禁中武曌以降女后之政柄,遂告终结。而皇位继承之决定,乃归于阉寺之手矣。但阉寺之中又分党派,互有胜败,如程元振等舆朱辉光等之争,即是其例。至于李氏子孙无论其得或不得继承帝位如代宗舆越王系之流,则皆阉寺之傀儡工具而已。”
⑨德宗为太子时,其皇位继承权亦不固定
⑩顺宗废黜之事在《通鉴》贞元三年有详细记载,陈先生在此处强调:“永贞内禅尤为唐代内廷阉寺党派竞争与外朝士大夫关系之一最着事例,且唐代外廷士大夫之牛李党争即起于宪宗元和之世。”
“本篇中专论唐代皇位继承不固定之事实,则至德宗顺宗之交为止。此后以内廷及外朝之党派关系与皇位继承二端合并论证,而在论证此二端之前,先一言唐代士大夫党派分野之界线焉。”
唐代士大夫党派分野之界限
武后之前:山东氏族与关陇贵族集团
高宗武后之时为一大变迁
主张经学为正宗——山东氏族;由进士出身而以浮华放浪者著称——新兴阶级;“唐代士大夫中其主张经学为正宗、薄进士为浮冶者,大抵出于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之旧家也。其由进士出身而以浮华放浪著称者,多为高宗、武后以来君主所提拔之新兴统治阶级也。”
牛李党争问题
李党——旧派(郑覃、陈夷行等)
牛党——新派(李宗闵、李钰、杨嗣复、令狐楚、白敏中、杜牧等)
下为陈先生之言:
唐代门生对座主关系密切:
“李德裕所谓朋党,即指新兴阶级浮薄之士藉进士科举制度座主门生同门等关系缔结之牛党也。”
“座主以门生为庄田,则其施恩望报之意显然可知。此唐代座主对于门生关系密切之一例证也。”
“牛派巨子以同门之故,遂结为死党。”
“新兴阶级党派之构成,进士词科同门之关系乃一重要之点。”
“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究其所学之殊,实由门族之异。故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沈转变之概状矣。”
“宣宗朝政事事与武宗朝相反,进士科之好恶崇抑乃其一端,而此点亦即牛李二党进退荣辱之表征也。”
“大中一朝为纯粹牛党当政李党在野之时期,宣宗之爱羡进士科至于此极,必非偶然也。”陈先生引张尔田先生《玉溪生年谱会笺》叁大中二年下引沈曾植先生之言曰:唐时牛李两党以科第而分,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
陈先生又言:可论者约有三端:一曰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兼容,至于李唐皇室在开国初期以属于关陇集团之故,虽舆山东旧族颇无好感,及中叶以后山东旧族舆新兴阶级生死竞争之际,远支之宗室其政治社会之地位实已无大别于一般士族。二曰:凡山东旧族挺身而出,与新兴阶级作殊死鬬者,必其人之家族尚能保持旧有之特长,如前所言门风家学之类,若郑覃者,即其一例也。亦有虽号为山东旧门,而门风废替,家学衰落,则此破落户之与新兴阶级不独无所分别,且更宜与之同化也。三曰:凡牛党或新兴阶级所自称之门阀多不可信也。
“然唐末黄巢失败后,朱全忠遂执统治之大权。凡藉进士词科仕进之士大夫,不论其为旧族或新门,俱目为清流,而使同罹白马之祸,斯又中古政治社会之一大变也。”
“又唐代新兴之进士词科阶级异于山东之礼法旧门者,尤在其放浪不羁之风习。故唐之进士一科与倡伎文学有密切关系。”
内外朝之党派与皇位继承之关系
陈先生在此先讲了“永贞内禅”,“因永贞内禅为内廷阉寺与外朝士大夫党派钩结之一显著事例,而牛李党派实又起于宪宗元和时之故,此后即取内外朝之党派舆皇位继承二事合并言之。”
宪宗之即位:“宪宗之得立为帝,实由宦者俱文珍等之力。”
牛李党争起于宪宗之世:“牛李党派之争起于宪宗之世,宪宗为唐室中兴英主,其为政宗旨在矫正大历、贞元姑息苟安之积习,即用武力削平藩镇,重振中央政府之威望。当时主张用兵之士大夫大抵属于后来所谓李党,反对用兵之士大夫则多为李吉甫之政敌,即后来所谓牛党。而主持用兵之内廷阉寺一派又与外朝之李党互相呼应,自不待言。是以元和一朝此主用兵派之阉寺始终柄权,用兵之政策因得以维持不改。及内廷阉寺党派竞争既烈,宪宗为别一反对派之阉寺所弑,穆宗因此辈弑逆徒党之拥立而即帝位,于是“销兵”之议行,而朝局大变矣。”
“元和朝虽号称中兴,然外朝士大夫之党派既起,内廷阉寺党派之竞争亦剧,遂至牵涉皇位继承问题,而宪宗因以被弑矣。”
吐突承璀在宪宗一朝受宠一时,而穆宗之即位,由于支持澧王宽后被穆宗(遂王)所诛。
“销兵”成长庆一朝之国策:“销兵”之数每年仅限百分之八,且历时甚短,其所以发生如是之大影响者,盖当时河朔为胡化区域,其兵卒皆善战之人,既被裁遣,“合而为盗”,遂为朱克融、王廷凑所利用,而中央政府征募之人自然不能与河朔健儿为敌也。
宪宗、敬宗之死,敬宗、文宗之得帝位都为阉寺所为。“致敬宗及绛王悟之被弑害,与夫文宗之得继帝位,均是内廷阉寺刘克明党与王守澄党竞争下之附属牺牲品及傀儡子耳,亦可怜哉!斯又唐代皇位继承不固定舆阉寺党争关系之一例证也。”
理清牛李党争发展之历程:“文宗一朝为牛李党人参杂并进竞争纷剧之时期”“就牛李党人在唐代政治史之进退历程言之,两党虽俱有悠久之历史社会背景,但其表面形式化则在宪宗之世。此后纷乱斗争,愈久愈烈。至文宗朝为两党参错并进,竞逐最剧之时。武宗朝为李党全盛时期,宣宗朝为牛党全盛时期,宣宗以后士大夫朋党似已渐次消泯,无复前此两党对立、生死搏鬬之迹象,此读史者所习知也。”
“鄙意外朝士大夫明党之动态即内廷阉寺党派之反影。内廷阉寺为主动,外朝士大夫为被动。阉寺为两派同时并进,或某一时甲派进而乙派退,或某一时乙派进而甲派退,则外朝之士大夫亦为两党同时并进,或某一时甲党进而乙党退,或某一时乙党进而甲党退。迄至后来内廷之阉寺“合为一片”(此唐宣宗语,见下文所引)全体对外之时,则内廷阉寺与外廷士大夫成为生死不两立之仇敌集团,终于事势既穷,乞援外力,遂同受别一武装社会阶级之宰割矣。”
“李训、郑注所以能异于宋申鍚,几成扫除阉寺之全功者,实在利用阉寺中自分党派,如王守澄与仇士良、韦元素等之例是也。又当时牛李党人各有其钩结之中官,训、注之进用本皆由于阉寺,故能悉其隐秘,遂欲同时一举将阉寺及士大夫诸党派俱排斥而尽去之也。当日阉寺之党派既是同时并进,互相争鬬,达于剧烈之高点,故士大夫之党派各承其反影,亦复如之。斯为文宗一朝政治上最要之关键。”
“由宪宗朝至文宗朝,牛李争鬬虽剧,而互有进退。武宗朝为始终李党当国时期,宣宗朝宰相则属于牛党,但宣宗以后不复闻剧烈之党争。究其所以然之故,自来未有言之者,若依寅恪前所论证,外朝士大夫党派乃内廷阉寺党派之应声虫,或附属品,傥阉寺起族类之自觉,其间不发生甚剧之党争,而能团结一致以对外者,则与外朝诸臣无分别连结之必要,而士大夫之党既失其各别之内助,其竞争遂亦不得不终归消歇也。”
总之,在论述内外朝之党派与皇位继承之关系时,陈先生认为唐代中后期的皇位嬗变阉寺乃是幕后黑手,皇帝只不过是一种傀儡罢了。而阉寺与外廷,则阉寺为主导,外廷乃是阉寺的附属品。而外廷斗争(朋党之争)之湮灭乃是由于阉寺“合为一片”。
其中有几位皇帝是值得注意的:肃宗、代宗、宪宗、宣宗、哀帝,为什么呢?肃宗登基,李辅国因是为拥戴之元勋,遂特创后来阉寺拥戴或废黜储君之先例;代宗登基"皇位继承之决定,乃归于阉寺之手矣";宪宗之世牛李党争起;宣宗即位后士大夫朋党似已渐次消泯;而哀帝时为何这种统治瓦解了呢?笔者在陈先生的论述中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也许是我过于愚笨了)
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开篇先生就言:兹所欲论者只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二曰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在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一节当中先生依次论述了突厥、回鹘、吐蕃、高丽、南诏……
如按陈先生的意见,那么我们所夸耀的大唐盛世岂不是也在民族的夹缝中生存?东北有高丽,西北先后有突厥、回鹘,西南有南诏。如此中国在唐朝怎么可以算得是一个大国呢?首先从国界来说,唐代不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其次又有这么多的外族势力在不同时期内的犯边;
关于第二节外患与内政之关系,陈先生首先从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论述了吐蕃的侵犯与边疆戍兵的关系,从而说明其府兵制瓦解是与外族的侵犯有关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是唐代兵制的一大特点,但是面对吐蕃的进攻,这种兵农合一已经满足不了边防的需要,“故不能不有长期久戍的‘长征健儿’”。“此吐蕃之强盛所给予唐代中国内政上最大之影响也”。
其次论述了回鹘与中国在和平时期财政经济之关系。(陈先生在前说回鹘与中国摩尼教之关系,在此颇有疑问,摩尼教那是西方传入中国的,怎么觉得先生好像说这倒是中国本土的了?)先生就马价问题展开一番论述:“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唐与回鹘在和平时期之关系中,马价为国家财政之一大问题,深可注意。”后文又说:“唐室之应付此项困难问题,计出于无聊,抑又可知矣。”
再次陈先生从回纥与中国人民经济关系加以略论。许倬云先生在《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中把唐代的他者分为三类:一曰陆续由近边外族,流入中国的人口;二曰外商因为来华贸易流离中国的胡客蕃商;三曰整体投奔中国的外族;外族商人与中国人民经济的关系就有一定的关系了。
在此篇的最后陈先生引用宋祁的话:故宋子京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笔者对此还是不能理解!
唐朝开元盛世 读后感
唐朝开元盛世 读后感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 ,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