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哲学史导论读后感(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25 15:16: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4

急求,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继续教育用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这本书是冯友兰写的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

剑桥中国哲学史导论读后感(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继续教育用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这本书是冯友兰写的
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将整个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上下两篇。子学时代共16章,主要讲先秦诸子。冯友兰认为,自春秋迄汉初,在中国历史中,为一大解放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皆有根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解放、大变动、大过渡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子并起的哲学发达时代。到汉武帝时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空气从此消失了。到此,子学时代终结,而经学时代开始。冯友兰把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的时代称为经学时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国社会各方面又起根本的变化,经学时代也就结束了。这种划分方法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时的冯友兰还没有接受社会发展史观点,而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工具来观察社会,但他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实践,感觉到这两大时代的哲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子学时代的特点是建造,经学时代的特点是阐述。子学时代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兴的阶级及集团各有自己的社会力量,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汉以后,政权统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来越完备,很多哲学家“以述为作”,借古代经典为招牌,装进新的内容,冯友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从而形成经学时代的特点。这两大段落的划分,今天看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每个哲学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写哲学史,重新整理历史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冯友兰也不例外。当时西方哲学流行的看法,哲学包含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两小部分。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他对从《易经》以来中国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没有多少叙述。他对自己喜欢的哲学家思想叙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绍朱熹,而介绍朱熹,实际上是发挥他自己的思想。而他对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集大成者王夫之却只是十分简略地提到。两相比较,显出了当时冯友兰思想的局限性与党派性。
冯友兰自己认为,就《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来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的。一点是把先秦名家的辩者区分成两派,另一点是分辨出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思想的差异和各自特点。此二点均发前人所未发,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外,《中国哲学史》还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学列入中国哲学史。再如,在魏晋时期重点介绍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学上的独特贡献。这种见识在今天看来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却算是一个创举。
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

急需《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的读后感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第一篇 是子学时代,第二篇 为经学时代。从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
论精确”。《中国哲学史》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
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
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
;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张世英哲学概论之历史篇读后感

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提高人生境界之学,讲的是人对世界的态度或关系。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与世界万物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通相融的、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没有世界万物,人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了人,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这种关系如果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用语,就是 “天人合一”,或 “万物一体”、“万有相通”。另一种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他物为客体;而所谓认识则是由此及彼的 “桥梁”。主体通过认识事物 (客体)的本质、规律性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就是人们熟知的 “主客二分”的关系。
张世英先生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与诗意境界的哲学。他在《哲学导论》第二篇“审美观”讲述了万物一体不仅是真理,而且是美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是美的境界。正如作者认为的:哲学乃是教人超越(不是抛弃)主客关系,在更高的基础上回复到不分主客、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整体,亦即从宇宙整体的内部体验到一种物我(包括人和己)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其中很自然地也包含了一种“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的感情和意志。这样,科学与哲学、事实与价值意义之分就不是彼此外在的两个领域之分,而是对惟一的现实世界采取主客关系的把握方式和超越主客关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或把握方式)之分。真、善、美的统一问题,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和端倪。
作者指出,“按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而是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或者说是天人合一。”婴儿处于原始的天人合一境界中,尚无主客之,可称为“无我”;有了主客二分,有了自我意识,称为“有我”;超越主客二分,达到高级的天人合,即达到了“忘我”。《老子》中教人复归于婴儿,就这个意思。审美意识是超越主客的产物,属于忘我之境,或物我两忘之境。审美意识的核心在于“超越”二字。所谓审美意识的直觉性、创造性、不较利害和愉悦性等等特点,都可以用超越性来说。哲学家们都认为审美意识给人以自由,而要真获得自由,则必须超越传统的主客关系模式。所以光讲德育,不讲或不重视美育,则很难教人达到胸怀天地,海纳百川那种洒脱浩然的自由境界。哲学本身就是美学。
笔者在这里提出问题:“审美”二字,从字义上理解,应该是主体去“审”客体的“美”。如果没有主体去“审”,怎样产生客体的“美”呢?
建立真善美统一,有诗意境界的哲学。 张世英先生所推崇的是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在审美观这里也不例外。张先生指出缺乏审美意识或诗意的传统哲学的终结,诗意境界哲学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哲学家们现在都推崇真、善、美三者的统一,那么三者该如何统一呢?张先生通过阐释“显隐说”, 来说明“万物一体”是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的:就某一事物之真实面貌只有在无穷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万物一体”之中才能认识到而言,它是真;就 “万物一体”使人有 “民胞”、“物与”的同类感和责任感而言,它是善;就 “万物一体能通过在场的东西,从而达到不在场的东西,从而使鉴赏者在想象的空间中纵横驰骋、玩味无穷而言,它是美。
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向世人展示了诗意的哲学境界,同时又反映出哲学中美学思维、真谛。这一观点是对中西方哲学的总结,同时又是超越。
本文标题: 剑桥中国哲学史导论读后感(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84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七月的天山读后感(年级下册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读后感五十字)岳飞读后感200字(急求岳飞传读后感200字 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