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枪读后感(《永别了 武器》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16 01:3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地雷战读后感500字地雷战读后感,今天我们学校让我们看了地雷战。看完电影,我对地雷战这种奇特的作战形式以及创造这种奇特作战形式的民兵产生了...

冷枪读后感(《永别了 武器》读后感)

地雷战读后感500字

地雷战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校让我们看了地雷战。看完电影,我对地雷战这种奇特的作战形式以及创造这种奇特作战形式的民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回家上了互联网上找了同名文章《地雷战》,饶有兴趣地读了好几遍。

过阅读,我了解到,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武器。由于当时民兵的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
的枪支,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海阳地雷战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我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完《地雷战》,我深深觉得我们的民兵太聪明了。他们最初制造了“踏雷”、“绊雷”。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为了防止敌人排
雷,民兵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丁子雷”、“碎石雷”、“梅花雷”等几十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日军不走陆路改走水路,民兵就发明了水雷;
日军不走雷区,民兵就把他们引到雷区里去;日军抓百姓开路,民兵就发明拉雷,等到日军走时,再拉响雷……日军运粮走陆路和水路都不行,只得空投,但是飞机
飞得太低要挨打,太高投不准,结果投了3次只投进他们的盘据地1包罐头,其余的都成了我们民兵的慰劳品。
民兵们也特别勇敢。当日军没进雷区时,民兵敢于暴露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把日军引入雷区。有一个叫孙玉敏的姑娘,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却是一名杀敌虎将。她曾大胆越过层层关卡,到五六里路以外的村庄去送情报,甚至只身深入虎穴,瓦解了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
读了《地雷战》,我对创造地雷战的民兵们深感敬佩。他们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广大中国军民一起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会永远记住他们,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这本书我反复看了两遍,第一次看得昏昏欲睡,第二次才算认真地啃完。

本书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战争为背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战争伊始亨利身为救护队的一员在后方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和凯瑟琳的第一次见面。但亨利与凯瑟琳初见时相并没有萌生出爱意。第二部分描写了亨利和凯瑟琳在米兰的恋爱历程。因膝盖受伤被送往米兰医院的亨利,与凯瑟琳重逢后,迅速陷入爱河,两人在米兰度过了一段悠闲自在的时光。第三部分描写了亨利康复后重返战场,却因为大撤退、意大利战线的失利被迫当逃兵的经历。第四部分写了亨利和凯瑟琳逃亡瑞士后的生活,以及最后两人的爱情悲剧。

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的有几点。

一、战争的残酷

关于军人的荣耀和使命感,作者用一段话揭示了它的本质——“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旧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还有某些数字和某些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

每个心中有英雄梦的人,一开始都会对战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他们只看到成为军人光荣的一面,却没看见战争露出的冰冷爪牙。只有当上级做出了错误命令而自己必须服从时,当己方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而对扭转战局深感无力时,当身旁战友被不知从敌方还是己方飞出的流弹击中时,才会明白一切荣耀都是虚妄。

凯瑟琳在初遇亨利提到自己已死的前未婚夫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当时有一个很愚蠢的想法,我想他可能会被送到医院来,我就在那里等着他。我设想他可能被刀砍伤,我想,头上可能要绑绷带。也可能是被枪打中肩膀。这都是幻想,简直美如画。”

是啊,只有经历了亲人故去或老友离世,才明白战争的残酷性。

主角亨利,他一直是对战争和自己的定位迷惘的。他从美国报名来意大利当了志愿军,却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最后被渐渐消磨,步入了一复一日的喝酒谈天、找妓女的消沉生活当中。他有一段心理活动写得恰如其分:“但是,有时候早上醒来却突然很在意,感觉自己很堕落,觉得失去了宝贵的东西,心里感到很痛,像针在扎。”

也许就这样当一名浑浑噩噩的兵,在战场上糊里糊涂地过完一生也没什么不好。但当他第二次重返战场,经历了大撤退——敌机就在上方盘旋,提心吊胆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到自己头上,经历了最喜欢的下属被殿后的意军放冷枪打死,经历了意大利宪兵枪击己方军官后,他终于醒悟了,毅然决然逃离了这场以千万士兵生命为赌注的“骗局”。

二、战地爱情

亨利和凯瑟琳不是一见钟情。他一开始只想玩玩而已,就连凯莉第一次约会时也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总算尽力演了,你犯不着假装爱我,晚上的这场戏已经演完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但当亨利膝盖受伤被送进医院,或许是受到创伤的心灵需要被抚慰,或许是第一次看到战友血淋淋地倒下,又或许是独在异乡的孤独......反正两个人在第二次重逢那电光火石的刹那,双双坠入了爱河。

其实我很喜欢两人的爱情,就算再艰难,他们只要有彼此在身边,就永远是积极乐观的。就拿亨利与凯瑟琳夜半划船逃离意大利这段情节说,只见风暴吹起湖面的波涛,吹变形的乘风御浪的大伞,但小两口仍有说有笑把酒言欢,不管惊涛骇浪,不问路在何方。

当男主当了逃兵回来与凯瑟琳重逢,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躺在凯瑟琳身边,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那天晚上,我们住在我的饭店里,我们的房间外面是很长的走廊,外面的鞋子脱在门外面,房间地板上铺着很厚的地毯。窗外雨还在下,房间里灯光明亮,很舒服,很开心,然后灯光熄灭,床单很光滑,床躺着很舒服。我们感觉像回到了家,孤单寂寞的感觉一扫而光,半夜醒来的时候发现对方还在,没有不辞而别,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在主人公的内心,家不是自己的故乡,不是自己的房子,而是只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此心安处即吾乡”,大概就是这个理把。

三、电报式的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

这本书,语言简洁干练,叙事平铺直述,第一次读简直如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还有成篇成篇的对话,读到后面谁在说话就混淆了,又得往前翻看回顾。而且全篇也只有凯瑟琳难产时对主人公有大段的心理描写,其他时候其实都是站在亨利的视角叙事。

老实说,这种写作风格实在不是我喜欢的,但看第二遍我竟然慢慢接受了。

还有海明威的冰山原理,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八分之一,而有七分之八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让读者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其实依照亨利在战场后方做救护员的工作性质,他很难正面接触战争的,而文章也确实没有大篇幅地去描写正面战场的惨烈,作者更多的是依靠士兵之间的闲谈对话,战友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不经意地穿插一下战况,来侧面讽刺战争,体现战争的残酷。

比如里纳尔迪与亨利的对话:“你离开以后,我们就没多少事可干了,只有一些冻伤、黄疸和肺炎患者,有一些人自残,还有些人得了性病。每个星期都有个把人被碎石片击伤,也有几个真正挂彩的。”

再比如凯瑟琳聊起前未婚夫时:“我想为他做点什么。我以前没想到那么多,他本该拥有我的一切。要是我能料到是这个结果,他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他。我会嫁给他,或者怎么都行。我现在想通了。但是,当时他想去参军,我没想到他会落到这个下场。”

四、悲剧结局

其实我觉得整本书的基调都带着点《俄狄浦斯王》的味道,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主人公无论怎么挣扎和抗争,最终都逃不脱命运的掌控。亨利刚有一点当兵的感觉,就被炮弹炸了膝盖。他和凯瑟琳才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又被迫上了战场。在大撤退时,明明已经快到乌迪内了,却突然被自己人放了冷枪,后又被宪兵捉住准备执行枪决。当他好不容易和凯瑟琳摆脱了战争在瑞士准备开启幸福生活时,凯瑟琳却难产而死,只留亨利一个人孤独地奔向雨夜。

记得亨利讲述了一件小时候的事情:“有一次去野营,我往火上添了一根木柴,这木柴上爬满了蚂蚁。木柴一烧起来,蚂蚁成群地拥出来,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爬,再掉头朝木柴尾部跑。等尾部挤不下了,就纷纷坠入火中。有几只逃出来了,身体却被烧得又焦又扁,东奔西突地不知该往哪儿爬。但是大多数还是往火里跑,接着又往尾部爬去,挤在没有着火的那一端,最后全都跌入火中。”人就像这群蚂蚁,而命运就是这根着火的木柴,人的一生就在木柴上爬呀爬地找出路,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被杀掉的悲惨命运。

封官弼马温读后感600字

封官弼马温读后感600字
《弼马温后传》读后感
博友东夫子的网络小说
网络真有意思,可以把四面八方的人们链接在一起。自从我有博以来,先后认识了很多比我高出一筹的仁人志士。他们中有教师,画家,作家,摄影家,音乐教育家,海外游子,警官,军人以及退休老领导。虽然我们都不曾谋面,虽然我们都是在每篇文章后面那么短短的寥寥数语的留评,回复,交流,却建立了深厚的真挚的友情。我总是有这样的感觉,博客上的朋友来的比生活中的朋友要自然,真诚。这里没有男女间的拘束,没有老幼尊卑的距离,没有上下级的分别,没有富贵贫贱的差异,没有城府深浅的尴尬,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就这样走到一起,就认识了,就热情的交流了。来去自由,没有为逝去的伤感,也没有为新交的庆幸。真诚的,投入的,纯粹的为博文交流着,没有一点压力和紧迫。很轻松,很高尚!
东夫子就是我认识的好友之一。虽然认识稍晚一些,是第二年认识的,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总是认真的阅读我不怎么成样的文字,观看我稚嫩的画稿,浏览我没有摄影技术的拍照。总能在看后充满热情的留下鼓励的评语,赞美的文字。我每每是喜滋滋的读评,乐呵呵的回复。把读他的评和回复当做一件最开心的事来做。
当然,我也常常去他的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在写小说啊!我对写小说的人士向来是肃然起敬的。觉得写作的人思维缜密,高高在上很难交流。我是个手舞足蹈的人,即人们常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搞文艺的人,不在一个层面上根本不好往来。谁知他很随和也很谦虚,很好交流。当时也还有一个顾虑,觉得小说难写,要有生活还要高于生活,要有故事还要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篇幅长,人物多,我怎么阅读,怎么留评呢?谁知,一看却很吸引人,我们大家就这样一集一集看下来了。很快,他的网络新书《弼马温后传》铅印成册出版了!我一句玩笑话说:周大哥,新书会给我吗?会给我写上签名吗?没想到真给我寄来了,也真的写了他的赠语。感谢!非常感谢!当然这里还要一并感谢网络上给我邮寄新书,字画,图片的好友们,在这里我给你们鞠躬了!
当我拿到这本书,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封面,石板桥,三男一女,担着担子在行走。很有意思。那幅画是他文章中的主人公之一,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邓德安所画。我一直思考是什么意思呢?待我阅读了全书才知道,三男一女被分配到湘北地区工作途中的一个画面啊。女的叫荷香。用了不少笔墨,我以为会成为他爱情故事的主线呢,谁知因他的犹豫,体恤,替别人着想失掉了一段绝美的佳话。
东夫子,厉害!虽然是档案局的局长,党组书记,却具备了专业作家的素质。难怪担任他们那儿的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他的文字很精练,很独到。写小说的掌控能力很强。像书中开始交代的日本鬼子糟蹋国人的事,国共两党斗争的事三两句精彩带过了。很快就写到弼马温出生,成长,就读的地方。当我读到东夫子小时候,二叔三叔田老师以及校长接济他的篇幅时我的泪就要涌出来了。还有学校要交十元钱,妈妈拼命割草编织草鞋,让他背到城里卖掉,他背到学校放床底下生怕宿舍同学看到时,我的泪真的忍不住了。他小时候承受了太多的苦。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一下子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的含义。我小他几岁,因此,这个苦我还真没有受过。但是我母亲勤俭的每日每夜做布鞋纳鞋底的场景我也是终生不忘的。
东夫子,厉害!周家是个大家族,爷爷是个文化人,虽然父亲英年早逝,但他的爷爷从小给了他很好的教育,他的二叔三叔都上了学又影响着他。关照着他。因此他能考上当时最好的中学,湖南育才中学(刘少奇曾经也在这所学校读书)。也能考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伟人毛泽东也曾在这里就读书)。可以和国家主席副主席是校友。你说厉害不厉害!他的书里介绍了很多毛主席青年时候的故事。像在师范学校井水边洗澡叫“冷水浴”,大热天暴晒叫“日光浴”,光着膀子雨中跑步叫“风雨浴”。和一个姓肖的同学徒步旅行。路上各种遭遇真是鲜为人知。还有他就读的师范学校里净是名家给他们授课。文学,数学,书法,绘画,音乐。那个时代就有音乐课的呀。东夫子,你怎么不好好学学音乐呢?或者绘画,没准您就是歌唱家或大画家了。谁知你只在下午的选修上选择了文学学习小组。在校刊《一师文艺》上的第一期就发表了自己歌颂英雄的长诗。难怪现在的文学功底这么扎实。
东夫子,厉害!拿他的话说,“不在物欲横流的浊泥中分一杯羹,不对强权抛一个媚眼,不理会阴谋与陷阱,不惧怕流弹与冷枪,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东夫子到粮州档案局任局长,凭着实干苦干,一年就有了显著成绩。档案工作很枯燥,他孜孜不倦的收集,整理,归档。拜见上级领导求得支持,工作做得游刃有余。竟在一九九六年国际档案会议上做了五分钟的发言。真是了不起!国际档案会议啊!
东夫子,厉害!拿他的话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确实不容易”。“人站着伸开左右双腿就是一个人字,可是,有的人写正了,有的人写歪了,无论大写小写,无论名人草根,把这个人字写正了,就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无愧于皇天后土的人,一个不辱上苍使命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披荆斩棘,流血流汗”的做到了!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做到了!做得很精彩!虽然比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还要难,但是为了这个大写的人,他做到了!东夫子,愿他的高风亮节,胸怀坦荡,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保持!永远发扬光大!
总之,东夫子的《弼马温后传》很精彩,很丰富。集文学性,知识性,专业性与一体,很吸引人。像是自传,有他自己的身世,成长史。像是史册,有一代伟人们的故事,周家家族及周氏名人的故事。像纯小说,描述了很多普通人的动人故事。还像一首诗歌,记载、讴歌了历史长河中值得纪念的的点点滴滴,以及退休后为儿孙们创作的诗句。我本来看他的博就感动,这阅读了书卷之后格外感动。作为男人,丈夫,父亲,爷爷,行政官员及退休后依然活的很精彩的老者,他每一个角色都做到了极致,每一个时间段都做到了最好!真是无愧于活好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他的几个成功的儿子,活泼的孙子们会为有他这样的长辈而骄傲自豪的!
本文标题: 冷枪读后感(《永别了 武器》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74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镇生活读后感(《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想800字)劳动最光荣读后感600字(劳动最光荣观后感6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