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微尘的读后感(《尘埃落定》读后感学生2022)

发布时间: 2024-03-13 00:48: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5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墙上的斑点读后感1,生活是充满了艺术想象的活体,根据不同背景,描绘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我熟悉的生活,有无限的回忆,回忆中还...

寻找微尘的读后感(《尘埃落定》读后感学生2022)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1

  生活是充满了艺术想象的活体,根据不同背景,描绘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我熟悉的生活,有无限的回忆,回忆中还会有一些想象,但所有的过程,只是有一种事物串联起来的,那就是生活的烦恼。

  逢年过节时,我们相互用吉祥如意的话语来庆贺,相聚相离时我们相互关怀,这似乎是在排斥着一种消极的事物出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现,有时烦恼并不是指的避讳的事情,相反,有些情感恰恰是由烦恼串联在一起。

  生活中有许多的障碍,如同一堵堵封闭的墙。当我们稚嫩的时候,这堵墙就存在我们身边,比如不准带十元以上数额的钱上街,不准在大人的房间找东西玩,不准与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等,而这种浅而易见的限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一点点的扩大,如果我们不加以区别地看待,就会很极端的以为生活本该如此,生活本该没有自由。于是开始对生活有了一套消极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来说,墙是一种消极的意象,仿佛因为有了墙,我们就看不见外面的美好。

  墙不仅有阻碍的含义,还有自我保护的意义,例如城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墙表现了它积极的一面,那就是不伤害他人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以为中国历史遗留下的观念里就有这一层意思。中国兵书里有以守待攻的故事,正如“子曾经曰过”的那样,“你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想要到我的城池就先把武器放下,和平地走进我的大门。而任何思想在历史的考验中,都能表现出消极的观点,而不幸的是,有时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会有一些我们发现不了的错误,而前人就已经指出了,不信,你看完兵书,就会发现以守待攻的战例中,成功的多是攻的一方。被动挨打者固有城墙来保护,也改变不了其落后自封的丑态,也改变不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中国经历了百年创伤,由此,我们早以汲取了不少教训。

  所以,生活中碰撞的经历能够带给我们前行的动力,正是因为此,它才能串联起难忘的回忆,它才能承载起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墙,给了我充实的想象,刻录在墙上的斑点,是我用文字承载的思想。我以过客者的心态回忆那段倒流的时光,如同意识流般无羁。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2

  今天读完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在几天前我就开始读这篇作品,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读下去,终于读完了。原来墙上的斑点是一只蜗牛。读意识流小说最痛苦的是没有故事情节,所有的文字都是作者根据思想写下来的,有时会觉得枯燥无味,很多时候都会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这篇文章我用了四天的时间才把它读完。读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说实在话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感想,只不过有一种终于解放的感觉。

  墙上的斑点只是作者联想的一个突破口,在想象的世界里,关于斑点的思想并不多,就像中国古代所说的神游太虚一样,只是通过某一个东西渐渐进入自己的思想世界。思想是一个人长时间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的累积,他的思想中最多积累的是平时的感受和触动,是平时最关心关注最多的事物,也代表了潜在的意识。

  我们的思想总是被身边的事物所左右的,主人公总是在寻找平静安逸的生活。在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红色骑士代表战争和不平静的生活,这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早期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在思想里面,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想摆脱它,直到看到这个斑点,使“我”打断了这个幻觉,指引“我”想一些新事物,使“我”思绪一哄而上。

  “我”思绪中向往的是平静的生活,像老房客那样的人家为老房子挂上一幅小肖像画,那才是有意思的人家,但是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好像很难,就像火车和路旁的老太太、年轻人一样,一晃而过。“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觉敌意,也不觉地阻碍。”渴望的东西通常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因为不曾拥有才特别想要。很明显战争在主人公的思想上刻下了很深的烙印,时时被战争的不安定感困扰着,战争意味着死亡,那么死亡又是什么呢?来世呢?人死了之后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不是的,即使是一棵树倒了,它的生命也没有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人也一样,虽然死了,但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着。生命是神秘的,而人类又是无知的,就像墙上的斑点一样,无论你怎么想它也只是一只蜗牛罢了。

  以上是我对《墙上的斑点》读后感,不知道有没有领悟到作者的思想,但确实那是《墙上的斑点》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3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写的《墙上的斑点》深深地吸引了我,文中透露出的哲理折服了我。

  作者在平常的一天,抬头看到了墙上的一个斑点,为了猜那个斑点是什么,她展开了深不可测的思索。作者的思索有时整齐,是线性的:他猜那是个钉子,便想到了要挂画,又想到了挂什么画,再联想到了画的艺术性;有时思路又是混乱,跳跃性的:他猜那是片玫瑰花瓣,忽而想起了特洛伊城,忽而又想到了莎士比亚……这些思索摸不到一点思路,但仔细想想,他们都是历史,都是文明,都是艺术,是人类的瑰宝。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思索之后,作者终于走近看清了那个斑点,只是只蜗牛罢了。暂且不谈那个斑点和蜗牛的关系,作者那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思索就多么令人惊讶啊!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这也是人最美妙的地方。人的思考是无边无际,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你的思想1秒钟前还在一道物理题上,1秒钟后就可能会想到明天会不会默写。1秒钟前还沉醉在昨天打篮球时的那个完美的晃人动作,1秒钟后就会在猜在加利福尼亚苹果总部的史蒂夫?乔布斯脑子中的下一代IMAC长什么样……

  没有思考就没有美丽的油画,就没有动听的歌曲,就没有形象的雕塑,功利一点说,就没有你试卷上的一百分。

  找一个安静的午后,坐在那,什么也别管,就是思考,尽情地思考,放肆地思考,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有滋有味。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4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墙上的斑点读后感。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同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

  总的说来,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实施。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英国著名小说家维吉尼亚·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 人物之间的关系, 而把创作重点放在对人物思想和感情流程的再现上, 讲究环境和景物的印象效果。 1919 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 《墙上的斑点》 , 该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变化莫测。与大多数意识流小说一样,初读往往不能理清头绪,可是细读后就会发现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继而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可谓是乱中有法。

  (一)“形散”——“形聚”

  《墙上的斑点》 这篇小说除了主人公一人外, 没有其他人物, 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小说在开始, 即主人公第一次看见墙上斑点时, 便使读者开始进入她的潜意识深处,在大约四千字的文章中我们遨游在主人公纷繁复杂的意识流之中。意识流小说便是这样一反传统的使用人物肖像、 行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描写人的意识流过程,展示其心灵世界为主来塑造手段,使读者很难看到类向化的物和人格。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无意识的想象和自由联想亦是一种非理性独白。这样的心理过程,在无数毫不相关的事物间跳跃,或者说是无数个连续不断的“由此及彼”的联结,虽然就想象的内容而言是杂乱无章的,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想象的线索确实很有条理的。作者就好像抓住了一根线索的线头,沿着这个线头慢慢的理出了人物想象的轨迹。

  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按时间次序编排故情节的结构,故事叙述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和因果关系的制约,而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组织情节。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上,一般表现为时间上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上的逻辑关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并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在心理变化和意识的流动中,常常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彼此颠倒、交叉、相互渗透,使人物的视觉、回忆、向往三种现象交织、重叠在一起,根据“心理时间”创造出异常的结构,从而展现人的意识的跳跃、穿插的复杂性。“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性。“那个斑点”几次将主人公拉回到现实中来,其结果只是让她的思想向更远方驰骋,以跳跃的方式,在“现实—幻想、现在—未来、此生—来世”之间自由跳跃,主人公的意识是一种非常自由、任意流淌的令人难以捉摸状态,却真实地表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即时性和不可捉摸性。

  (二)“神散”——“神聚”

  伍尔夫强调写主观真实,她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物“心理的隐曲”,要敢于“撇开一切她认为是外来的因素”,要把内心切“微尘”,“连同它的光彩,它的粗俗,它的缺乏连贯,它的闪电般突然跃现的意义”全部记载下来,即使这样写出来“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最终结局”,也不要紧,读后感《墙上的斑点读后感》。在《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中,就突出了这一理念,首先,主人公的一句“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对战争的憎恨,接下去突然冒出一个似乎与战争无关的念头:“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战争也像蜗牛那么令人憎恶、讨厌。 “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这是战争带来的充满忧伤、无奈的感叹。“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里,不会行动、不会说话、无法集中目光,在青草脚下,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呢?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人们再过五十年也是无法说清楚的。”这又是多么令人心酸的悲哀。“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尊卑序列表。据我猜想,大战后它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这是多么强烈的愿望。一个生活在世界大战期间,厌恶、憎恨战争的妇女,对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没有自由、平等的现实强烈不满,对虚伪充斥、压抑沉闷的的社会氛围极其反感,安定宁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在 《墙上的斑点》 中,伍尔夫向读者展现了缤纷的意象和非凡的想象。主人公从想象墙上的斑点是挂肖像画的钉子留下的痕迹开始,顺着这条思路,各种意象纷至沓来:房屋的前主人、 火车经过的郊外别墅、 正举起网球拍的年轻人、 装订书钉的浅蓝色罐子、 鸟笼、 溜冰鞋、 手风琴、 家具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意象的并置 ,不仅产生了一种蒙太奇的效果 ,而且反映出一种 “真实”,一种对客观现实的内心感受 ,一种对感受到的客观真实加以提炼升华后得到的 “内在真实” 或 “终极真实” 。这样,斑点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它不仅只是一个斑点,它象征一种存在物,作为物件,作为具体的东西,作为身外的世界,它能代表着一种现实感,带给人安慰,平静人的不愉快的思想。伍尔夫通过对象征性意象的运用 ,巧妙地将人物的心灵与外在世界联系起来 ,构筑了一个心灵——意象——心灵” 的交互模式。作品中“我” 的全部意象和事物 ,在幽微、 深邃的意识的感知下 ,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小说的象征意蕴已不再是孤立的形象或语言 ,而是架起整部作品的重要深层结构之一。 《墙上的斑点》 的意识裹挟意象的模式使其有了完美自足的结构 ,这一点似乎使它同现实拉开了距离。然而其深层结构的象征意蕴又使它与现实紧密相联,并由此揭示出这个 “小斑点” 中的 “大世界”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墙上的斑点读后感5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作品写一个妇女把爬在墙上的蜗牛当成一个斑点,并且由这个斑点引起了种种联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下子又由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奥秘、思想的不确定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下又由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冢,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决定靠近观察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想象是可以飞驰的,在头脑里天马行空。

  我们的思想总是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事物所左右的,主人公总是在寻找平静安逸的生活。在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的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这个幻觉,可能在孩童时期产生的。”红色骑士代表战争和不平静的生活,这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早期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在思想里面,这又是指引作者想到一些新事物,使作者的思绪一拥而上。

  生活中的一朵花,一棵草,是否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吗?可能生活的节奏太快,导致我们无暇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当我们的脚步放慢来,却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引人思考,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小时候,会蹲在草地上,寻找蚱蜢的踪迹,很喜欢看它们跳跃。曾经幻想自己变小了,去到蚱蜢国,坐在蚱蜢的背上玩耍。生活中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留意。伍尔夫的宗旨是:“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联系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言说的内在精神,无论它是多么反常和复杂,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有时候事物给你的一些奇怪的感觉,就是生活赋予你的感受。

  多用双眸看世界,你会发现生活的乐趣,看到生活的亮色。感觉就像,跟一群摄影爱好者一起去旅游,他们会看到你没有发现的东西,从他们的照片中,你会看到你所没有注意到的事物。你是否忽略了你身边的事物?

金角鹿的读后感

金角鹿的读后感
金角鹿
  “放!”
  短促突兀,刚硬凶恶。爆破音,像脆雷,盖过湍急水声,在河谷回荡。
  浑身一震,绝对是三四百斤的大家伙。以前曾遭遇此情境,母野猪黑铁塔似的横踞路上,冲来人一声暴吼,意在喝退入侵者,叫小野猪四散逃避。声势虽大,不把它逼入绝境,它不跟你拼命,毕竟是带娃儿的母亲。静待片刻,山林重归寂静。走了,迅捷无声。这是它的家园,早预设了逃生通道。
  糟糕,野猪是狍和鹿的伙伴,各自以其灵敏感官发觉天敌,及时报警。这声吼等于拉响警报,方圆数里的动物纷纷走避。我们此行是专门来听鹿鸣的。马鹿在白露前后“开声”,持续二十余天。今日秋分,能赶上鹿鸣的尾声,得多走上三五里,才能避开这声吼的影响。
  我二十三岁来长白山,曾亲耳听到过马鹿在林缘角斗的咔咔顶架声。我五十岁再来,在险桥峡谷,向导让我看一根冷杉倒木,它是被一个老猎手砍倒的。猎手事先算好树倒的方向,然后距地面五尺处砍倒它,让另一头准确地架在十五米开外的石头上,使整根树干距地五尺横担空中。干这件事的猎手想得十分长远:三十年后,冷杉树干上会长出长松萝,獐子最喜欢吃长松萝。那时候,他的孙子长大了,可以在这棵倒木上下套套獐子,取麝香卖钱,獐子学名叫原麝。可是,三十年不到,由于盗猎猖獗,獐已灭绝。长松萝是长在松杉类树木上的寄生植物,称“森林胡须”,丝状须长一至三米,垂挂飘荡在原始林中,是森林保湿的天然标志。由于森林过度干燥,长松萝也大面积消失。那个猎手万万没想到,人类造孽报应会来得这么快。獐毛皮灰棕,在长白山鹿科动物中体型最矮小,生活隐秘,极难发现。“它和梅花鹿都灭绝了,体型最大茸角最值钱的马鹿有指望吗?”向导的言之凿凿打动了我,太想看到野生世界中的马鹿了。虽已进山,仍半信半疑。
  前行数十步,向导在林下阳坡找到一个由碎干枝落叶枯草铺成的浅卧窝,澡盆大小,头南尾北,窝底巢材被压得扁平坚实,摸上去热乎乎的,超大的野猪妈妈,怕有小五百斤。不由心生惧意,刚才真悬,在人家门口,等于鬼门关。一旦惹毛了它,老虎都得让三分。幸亏猪娃们已长到八九十斤,个个机灵精干,逃窜如风,野猪妈妈才卸下负担。否则,将看到一头状若疯虎的黑家伙闷头直撞上来,让我们尝尝它短粗獠牙和巨大冲击的滋味,它能毫不费力拱倒一堵土墙。
  打量四周,几株大云杉拱卫着这张卧榻,四周还横七竖八分布着小野猪的铺位。刚才,这一家正在秋阳下鼾声大作,却被我们给惊着了。真想对这个森林女王说声“对不起”。翻过山坡,眼前一片静静水洼,嗬,后院浴场,野猪太喜欢泥浴了,每天长时间腻在泥水里。附近还应该有游乐场、蹭痒树和觅食场,好一片丰饶舒适的野猪家园。绕水洼一周,除了一处处可爱的野猪泥浴卧迹,还有多处狍子的小巧足印,它们来此饮水。狍蹄迹铜钱大,双蹄像两粒大葵花籽,秀气精致,透出股俏皮劲儿。哎哟,湿泥中出现一行马鹿蹄印,哇,确实是马鹿印。蹄印小碗大,轮廓像倒置心形的图案,双蹄瓣顶端略圆钝,似两颗大南瓜子。由于体重大,蹄印深,显露出威风十足的林中大汉风范。
  向导是个采蘑菇老人,跑山四十年。一眼看出这是头发情期的大公鹿,四百斤往上,饮完水直奔求偶场。那是长白山北坡最古老的求偶场,去年他还听见马鹿牛吼般长叫。于是跟鹿迹北行,有它带路,不愁到不了那个深山仙境。发情期目空一切的大公鹿,在角斗中杀红了眼,见什么撵什么,连误入领地的熊也不放过。
  向导说,早年每逢秋季,山上闹哄哄的。呦呦鹿鸣此起彼伏,鹿角撞击声响遍山林。偶尔,还能看到大角鹿互相追逐的身影。十九岁那年,也是这个季节,日头刚卡山,他看见一群小公鹿翻过山梁,个个头顶油亮亮的叉角,像一片落光叶子的小树丛。晚霞映照下,仿若五彩斑斓秋叶海洋中且沉且浮的珊瑚群。
  那群初涉情场的小公鹿统统被凶悍的大角鹿赶出场外,可它们被公鹿的挑战长啸和母鹿的发情气味撩拨得血脉贲张。观摩种群繁衍大戏的它们,长久地围着求偶场打转,频繁鸣叫,互相顶架,为将来真正的角斗做准备。
  这里植被繁茂,水流充沛,是马鹿的世外桃源。然而四十年过去了,经历一次次盗猎,这里变得如此安静,当年那群茁壮的小公鹿有后代留下吗?这座马鹿求偶场还会响起鹿王的威吼吗?这座山林是马鹿种群艰辛生存史的见证。其中每一个场景、故事、细节,包括注脚,我都视若珍宝。
  
  途中歇脚时,向导给我讲了一个鹿王的故事:
  三十年前,有个林场场长家办喜事。周围村屯的五个成名猎手不约而至,这五个人平时互不服气,行猎中还暗地拆台。这回坐同一酒桌,三杯酒下肚,彼此口出狂言,公开叫板。最终相约第二天一起上山,枪杆子见真章。
  进山不久,小径上现鹿群新踪,其中夹杂一头大公鹿两碗口大足迹,是鹿王和它的妻妾群。望着雪中刨食痕迹和枯木上啃去大半的桦树瘤,猎人知道,雪中觅食鹿群且行且停,很快能

张晓风作品1000字读后感

论张晓风散文中的人文精神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坛的重要作家,她的创作在小说、剧本、散文三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成就,其中尤以散文成就最为文坛瞩目。出版的散文集有《地毯的那一端》、《给你,莹莹》、《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玉想》、《从你美丽的流域》等等。张晓风的著作一版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她同时是台湾获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作家之一,是“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和“吴三连文学奖”得主。早在1997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对张晓风的散文颇为赏识,认为她的散文“亦秀亦豪”,称赞张晓风有一支“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⑴大陆著名散文评论家楼肇明认为张晓风的散文独辟蹊径,开创了“散文创作的诗性解释学道路”⑵张晓风的散文突破了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诗性化的文笔涉及到了人生、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思维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延伸。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倡导人的自由本性和人的解放,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一种终极关注,体现着自省意识,批判意识和超越意识。“以人类文化为基础,我认为人文精神从内涵上讲是指专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尊重、关怀和弘扬,是人及人类体现自身尺度,洋溢人生理想和信念,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人文精神从外延上讲至少包括以人为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精神。”⑶本文仅从亲缘情思、爱国情结、自然情怀三个方面来分析张晓风散文中的人文精神。
一、亲缘情思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除了辽阔土地和广大民众的结集,和亲缘也不乏关联。“亲缘”这一母题一直是中国散文的重要内容,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祭河南张员外文》及朱自清的《悼亡妇》是分别抒写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佳作。张晓风是一位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女作家,这使得她在“亲缘”这一领域大显身手。在这里她用宽厚仁慈的心去拥抱亲缘与人生。张晓风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借以抒发了她对美好感情的眷恋和热望。她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对家人儿女的亲情,对朋友的友情,对丈夫的爱情,从而使读者领略其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亲情
在《初绽的诗篇》、《初雪》、《娇女篇》、《黑沙》等作品中到处洋溢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在《初绽的诗篇》中,张晓风骄傲的向世人宣布“我最大的荣誉将是做一个好母亲”。她退避和拒绝“国君之荣”及“学者之尊”的封号,只因在“母亲”这一封号面前,“国君之荣”及“学者之尊”都黯然失色。在这里作者既写了孩子诞生过程的艰辛,也写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及做母亲的喜悦和欣慰。在一片平静淡然中娓娓道来,却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相较于男性作家,女性作家会不自觉地关爱周围的一切事物,这是女性的一种本能。在《初雪》中,身为人母的张晓风更是将这种本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因着你,我爱了全人类,甚至那些金黄色的雏鸡,甚至那些走起路来摇摆不定的小狗,它们全都让我爱的心疼”。⑷张晓风被日本人坐在庭院凝望初雪的情景感动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在张晓风眼中,孩子就是那初雪“那时侯我就想到你,诗诗,你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初雪。纯洁而高贵,深深地撼动着我。那些对生命的惊服和热爱,常使我在静穆中有哭泣的冲动”。⑸
在《娇女篇》这一作品中,作者信手拈来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片段,虽然都是小事,但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女儿的拳拳之爱。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女儿成长的欢欣与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她认为人生最大的得意莫过于小女儿的成长,女儿的成长就如同小雏鸡张开翅膀与父母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在《许士林的独白》、《本来,我想先跌》、《妈妈,我爱你的脚》等作品中,张晓风用细腻的笔墨,真挚的感情向读者展示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热爱。在《许士林的独白》这篇散文中,作者凭借古代故事《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和许仙的儿子许士林高中状元后叩拜母亲这一情节,尽情地发挥想象,详尽地表现了“那种利剑斩不断,法钵罩不住的人间牵拌”,细细表出了许士林叩拜囚在塔中的母亲的心情。写出了人间的聚散无常,写出了母子情感的惊天撼地,读之让人荡气回肠,情不能已!“有母亲的孩子可聆母亲的音容,没母亲的孩子可依母亲的坟头,而我呢,娘,我向何处破解恶狠的符咒呢?”⑹没有母亲的孩子至少有母亲的坟头可依,而对于许士林来说,甚至连依偎在母亲的坟头也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相信人间最悲情的事莫过于此吧!“人间永远有秦火焚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娘,唯将今日的一凝目,抵十八年数不尽的骨中的酸楚,血中的辣辛,娘!”⑺这是何等的撕心裂肺呵!在《本来,我想先跌》这篇文章中,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则动人的故事,一个不怎么精明的母亲带着儿子去散步,不知怎么的跌了一跤,结果,5岁的儿子“笨拙地喃喃道:‘妈妈,我看你要跌了,我真的着急,本来我想先跌在你前面,这样,你再跌的时候就可以跌在我身上,就不痛了,可是我来不及跌……’”⑻天下所以的孩子对母亲的爱都是美好而平等的,无论是作者在《母亲�6�1姓氏�6�1里贯�6�1作家》中所提及的伟大作家周树人用“鲁迅”这个笔名来表达“皈依母亲之枕”的鲁迅,还是这则故事中愿用小小的身躯代母亲痛的小男孩,我们都从中读出了感动。子女对母亲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他们的爱触及到母亲自己都不及的角落。在《妈妈妈,我爱你的脚》中,两岁半的小女儿晴晴捏着作者的脚趾快乐地叫嚷“妈妈,我爱你的脚。”“妈妈,我爱你的脚”让读者再次震撼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是何等的细致与深入。
2、友情
在张晓风的散文中,有不少篇什是用来写友情的。《戈壁行脚》、《不能被增加的人》、《归去》、《到山中去》、《光环》等抒写了与友人结伴畅游的欢乐。。作者满怀深情地列举可一些事例写俞氏的个性特点:“孤意”和“深情”。“他的孤意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对传统的悲痛拥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纳接受每一股昂扬冲激的生命,因而更其波澜壮阔,浩瀚渺渺。”⑼而在《半局》中则是悼念早逝的同事——杜公。整篇文章读下来,一个才华横溢、刚正不阿的杜公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正如杜公在病榻上自拟的挽联:“天道还好,国族必有前途,惟劫难方殷,先死亦佳,勉无深恶大罪,可笑谢兹世;人间多苦,事功早摒奢望,已庸碌一生,等存何益,忍抛孤嫠弱,未免愧对私心”⑽作者笔下流露出那种淡淡的,却又绵绵不尽的哀思不禁拨动了读者心中那根悲伤的弦。
在《甘醴》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晓风的朋友观“《庄子》上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小人又是君子。我甚至希望我的朋友也如此”正是有这样的朋友观,张晓风总是感激着那些帮助过她的朋友和师长,她珍视着这人间最真挚的感情。
3、爱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爱情永远是文学中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虽然张晓风的笔下没有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没有轰轰烈烈的海誓山盟,有的只是身边的点滴小事,但就是从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中,我们看到两颗诚挚的心是如何紧靠在一起共同奋斗的;也是从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中,我们读出了其中的感动,读出了两颗心之间浓浓的爱意。
《地毯的那一端》是作者的成名作,她用书信体式抒写了她和林治平教授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的历程和每一件值得纪念的小事。点滴的琐事中流淌着脉脉温情和款款深情。“我喜欢一间小小 的陋室。到天黑时分我便去拉上长长的窗帘,捻亮柔和的灯光,一同享受简单的晚餐”这是许多人都向往的古典浪漫。与在《地毯的那一端》中爱情观一脉相承的是在《情冢》中所体现的爱情观。与其说《情冢》是一篇描写印度泰姬陵的游记散文,不如说它是一曲爱的赞歌,泰姬陵的每一处都是丈夫对妻子的细心呵护。泰姬陵的祈祷塔为何采用外斜式设计?那是因为“即使有一日,地老天荒,石崩塔坏,也不致相内压倒,惊动陵寝中那美丽女子的睡睫”,国王的墓为何稍稍偏离中线的位置?人文精神,人间真情的一种呼唤,为此张晓风赢得了一个“爱心马拉松长跑者”的雅号。
二 、爱国情结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⒁与西方人勇于离家流浪不同,中国人更注重于安土重迁。中国人对自己的出生地和自己的民族总是怀着一种天生的眷恋之情。文人更是借助写作来纾解自己的眷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学家把自己一生的创作都视为寻找故土,寻找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张晓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她的散文中也融注着爱国情结,并在爱国情结浸透着人文精神。
张晓风的童年是在大陆度过的,8岁时即随父母赴台。应该说她对故国的记忆是朦胧的,但只要打开张晓风的散文集,我们就会发现纸上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任谁都会为她笔下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和灵肉交融的故园情结而震惊,而感叹!虽然张晓风对故园的记忆是模糊的,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张晓风,从唐诗宋词秦月汉关中获得了对故园的认识和印象。
就像她的丈夫林治平教授对她的了解,她身上流淌的是中国的血液,爱国热情与情操早已化在她热烈的生命里了。《愁乡石》、《矛盾篇之二》《血沥骨》等作品,表现出她对故国的怀念,对海峡两岸隔绝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在《愁乡石》一文中,作者写到在日本冲绳岛的北海滩“鹅库玛”度假,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的乡愁之情,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感知了那撕心裂肺的痛。她说:“他们叫这一片海为中国海,世上再也没有另一个海有这样美丽沉郁的名字了。小时候多么神往于爱琴海,多么迷醉于想象中的那抹灿烂的晚霞,而现在,在这个多风的下午,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我自己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的近乎哀愁的中国海。”“望着那一带山峦,望着那块使东方人骄傲了几千年的故土,心灵便脆薄得不堪一声海涛。那时候忍不住想到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候鸟,犹记得在每个江南草长的春天回到旧日的粱前,又恨自己不是鱼,可以绕着故国的沙滩岩岸而流泪。”⒂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贬官文化与流放诗情占一席之地,张晓风对故土的依恋,其实就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中人文情怀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张晓风是那批四十年代末赴台的“外省人”中的一份子,她的根不在台湾,而在大陆。她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争年代,经历过逃难、别离和迁徙的痛苦,但时代的苦难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使她对童年印象的心灵变得迟钝,相反变得格外敏感。《血沥骨》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凄美的寻根故事,唐代有个叫王元的孤儿,父亲为乱兵所杀,弃骨荒冢,长成少年的王元立志找回父亲的枯骨,重新安葬。他听人说有这样一种验证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如果是亲子关系血就会渗到骨头中。反之,则渗不进去。于是“从破晓到黄昏,他匍匐在荒冢之间”“他的全身刺满了小小的破口,他成了一座血泉”⒄他的血染红了荒野的白骨,在第十天他终于找到了接受血液的白骨。他把白骨虔诚地抱回家,重新营葬。这则故事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叫王元的少年“寻根”——父亲白骨的故事,但从深层意义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张晓风在“寻根”、寻求灵魂的栖止,是她在抒发那无从排解的故国情结。
思国怀旧历来是中国文学中不衰的话题,久别故国,深居台湾的张晓风比大陆人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和认同。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张晓风也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和熏陶,但她字里行间充溢的却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和人文精神”。⒅
三、自然情怀
席慕容在《相见不恨晚》中对张晓风如是说:“羡慕的是你的国学根底,嫉妒的是你的才情,而是更深触动我的,是你的悲怜之心”。对宇宙自然对大地山川、张晓风有着宗教般的敬畏和感恩情怀。张晓风是以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宇宙万物的。她始终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份子,用至纯至美的心灵去感受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去聆听花朵的绽放,和草叶的舒展。在她的心目中,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微尘蚁瘙都是美的化身,灵的显现,都有自己存在的生命价值,独具一份属于自己的美丽。
《画晴》写在久雨天晴之后,作者在野外度过了快乐愉悦的一天,在愉悦下,“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在愉悦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婉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为明灿的阳光。”⒆在野外,天上白云似锦,地下绿草如茵,树影、轻风、鲜花、鸣禽构成了一幅美丽多彩的“晴郊图”,在从容、轻柔的画晴中,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感恩之情。与《画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归去》,它描写了在两日内游览、沉醉于重叠峻峭的深山中,宛如“归返了自己的家园”,描写青山绿水,吟咏阳光名月,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感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乌鸦历来被人们视为凶兆,但在张晓风心中物物平等,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一文中,她这样赞美乌鸦“羽翅纯黑硕大,华贵耀眼。它们好象要说的太多,怆惶到极点反而只剩一声长噫:‘嘎——’”⒇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在《地篇》中,作者认为“地龙子(蚯蚓),比天龙可爱塌实多了”“蚯蚓又叫‘地蝉’,这家伙居然又善鸣,不太能想象,一只像植物一样活在泥土里的动物怎么开口唱歌?可是每次在乡下空而静的黄昏,大地便是一棵无所不载的巨树,响亮的鸣声单纯地传来,乍然一听只觉土地也在悠悠然唱起开天辟地的老话头来。”﹙21﹚张晓风独具慧眼,用她的兰心惠质赋予了平凡生命以不平凡的使命和灵性。
“人文精神不是平面上的几个点,就像人们津津乐道的理想、价值、终极关怀、道德责任之类;它有着动态、立体的发展轨迹”﹙22﹚,“在我国现代化时期,则包括批判传统,反思现实,创造未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等诸方面的内容。”﹙23﹚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风、花、雨、雪本是极平常的事物,但在张晓风的笔下却处处透着灵气,这应当归功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作者以她那颗虔诚、敏感的心去感受自然和生命。在张晓风的散文世界里,我们重新认识了自然,认识了人类,也认识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总之,在张晓风的散文中充溢着人文精神。当然,本文只是从张晓风对亲人、朋友、自然及故国的关爱这几个方面来论述了其散文中充溢的人文精神,其实无论是在《初绽的诗篇》张晓风教导儿子要勇于承担责任,还是在《劫后》中阐述人生哲理,无不散发着人文主义光辉。在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的今天,现代人的人文精神日益缺失,张晓风的散文无疑给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本文标题: 寻找微尘的读后感(《尘埃落定》读后感学生2022)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70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90字左右(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读后感英文(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英文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