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读后感1985年,扎西达娃在《西藏文学》第一期发表了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现在很少能听见...
《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读后感
这个开场有意无意地道破了上世纪中期先锋文学、西藏文学的秘密:来自秘鲁,来自南美魔幻现实主义传统,也就是所谓的"爆炸文学"。那时候的文学青年们,竞相追捧的是西方的先锋文学,尤以南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为最,如果谁有《百年孤独》,略萨的小说,那必将能制霸你的朋友圈,人人侧目:最早的流传最广的《百年孤独》,出版于1989,这是一个盗版。
《系在皮绳结上的魂》有一个简单的故事:流浪人塔贝、孤独的少女婛、以及作为叙事者的"我"。
塔贝,出场的时候他是一个"蚂蚁般的小黑点",他的身份无从得知,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从何而去,只是不停地走路,目的地是帕布乃冈一个叫甲的村庄。婛,19岁,牧羊女,她父亲是说唱《格萨尔》的艺人,从小就在马蹄和铜铃的单调节奏声中长大,度过了寂寞而简朴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一想到自己自小就是在这种几乎没有言语没有交流的环境中长大,当她遇上了眼前这个高大的汉子--除了接父亲外出说唱的人,她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她决定跟她一起走。
于是那天晚上,她一声不响地钻进了塔贝的羊毛毯里。第二天,他们出发,婛在腰间系上了一条皮绳,她决定每过一天就打一个结,这样她就知道自己离家几天了。在通往"甲"的路上,他们遇见了各色的人。
1980年代的西藏,现代文明已经一点点地进入。婛遇见一个拿着电子计算机的会计向他们炫耀,液晶屏上的数字和婛腰间的皮绳形成了反差。这个会计懂很多事情,"我在想一个问题,以前我们没日没夜地干活,用经济学的解释是输出的劳动力应该和创造的价值成正比。"
工分值、劳动值、商品值,这全都是陌生的字眼,对于婛来说既新鲜又懵懂。
那天晚上会计把婛带到了酒吧,那个地方热闹非凡,有音乐、有啤酒,她喝醉了。她决定离开塔贝,留下来,"你一人走吧,我不愿再天天跟着你走啊走啊走啊走。连你都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所以永远在流浪。"经过一番争执,他们还是一起上路了,并来到了那个叫"甲"的村庄。
现代社会和西藏的神秘传统在这个村庄汇聚。经历过哈萨克强盗洗劫、1964年人民公社化的老头,现在是村里的致富模范,他拥有现代化的拖拉机。
他第一次为塔贝指引了道路:翻过喀隆雪山,哪里有一个如莲花生大师右手掌纹一般复杂的迷宫。塔贝决定去到那里,独自上路,结果在半路上吐了一口血,他的内脏受了伤。塔贝的故事在小说里终止,故事的讲述人"我"跳了出来,"我"继续去寻找塔贝。
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不期然会想起《塔洛》,他们同样是讲述一个现代社会和西藏传统相对的故事。
"你准备去哪儿?"老头问。
"我,不知道。"塔贝第一次对前方的目标感到迷惘,他不知道该继续朝前面什么地方去。
小说用了一个故事套故事的手法。"讲故事"的传统被巧妙地融进了这篇小说里,塔贝和婛的故事,是小说讲述者"我"的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后半部分,"我"由继续去寻找他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像婛的父亲是《格萨尔》的讲述者一样,传说、现实、历史,很难分得清楚。地理上的"西藏"模糊在了故事里的"西藏"。
扎西达娃在《系在皮绳结上的魂》之后,又发表了《西藏,隐秘岁月》,这两部作品让他和马原、马建一道成为了80年代西藏文学的代表人物。到了90年代,扎西达娃创作减少,进入了电影圈,参与编剧了《益西卓玛》(2007)、《天上西藏》(2007)等电影。
到了2021年,扎西达娃和张杨一起,把《系在皮绳结上的魂》改编成了电影《皮绳上的魂》。30年后,这篇小说从80年代穿越复活成影像,改变不小。
它变成了一部"西部片",塔贝的苦旅突然有了名目:有一天,他被闪电劈中,被活佛酒醒,被告知他将肩负一个神圣的任务--将天珠送回到莲花生大师封存的掌纹地。小说的叙事者"我"变成了电影中的会带路的哑巴。电影也将小说中的寻找"香巴拉"的苦旅,变成了一个围绕复仇和宽恕的天珠猎人的故事。虽然张杨认为这部影片"无法被类型化",但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
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粗粗看来,觉得如果要写这篇文章,实在冒昧。觉得如果以自己的观点来揣测本小说所蕴涵的美与意义,实在是对藏胞们千百万摇转着的经筒的大不敬。但是再看,三看,总觉得心里有种痛苦在萌动着,梗在胸口,于是便不揣冒昧。不吐不快了。
一.康德在其《关于优美感与壮美感的考察》中认为:“壮美感动着人,优美摄引着人。”而近人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指出:“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壮美,是一种抽象的美感,是从人生或者生命的本来痛苦、迷惘、求之而不得的徘徊等情绪为情感基调,具体体现为肃穆、庄严、广大等美的表现形式。犹如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犹如后主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犹如古希腊之拉奥孔雕像,着尽痛苦而不发一言,犹如鲁迅诗:“我以我血荐轩辕”。
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也可以或者必然成为壮美的载体。《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就是体现生命中之壮美的一部中篇小说。内容提要中已经介绍过故事梗概,但是我觉得提要只能提出情节,而其中的美感是不能够提出的。只有放在具体的内容、描写中,才能感到这深深的震撼,一如欣赏西方印象派大师的油画,
那么我们不妨以观赏油画的心情来欣赏它。因为画的色调、光影固然是固定的,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心情与情绪。
整部小说的“色调”是浓重的黑色调。作者扎西达娃在写作这部作品之前的心情,无疑是迷茫的,是徘徊的。也许是创作思绪的枯竭?也许是世事的无常?这无从可知。但是,他的心思中却肯定存在着一丝墨黑天边即将出现的曙光。从中间的主要部分之一,也即是作者嵌入的原来创作的那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我们且来看这段引文:“婛从小就在马蹄和铜铃单调的节奏声中长大,每当放羊坐在石头上,在孤独中冥思时,那声音就变成一支从遥远的山谷中飘过无字的歌,歌中蕴涵着荒野中不息的生命和寂寞中透出的一丝苍凉的渴望。”
在压得人喘不过气的黑暗中,婛仿佛离不开那亘古不变的天与地的牢狱。作者仿佛也在思想的大墙里游走,找不到破墙而出的理由。而塔贝的出现,给了婛一丝牢狱外的光芒,给了作者一个理由。塔贝的出现,无疑是在黑与白的边界的一抹暗红——或者有希望,或者这暗红一瞬即逝。
那么走吧。婛跟着塔贝走了。离开了她父亲。作者也跟着塔贝走了。他们要到哪儿去?婛没有问。作者也没有想过。
到了喀隆雪山脚下,暗红消失了。塔贝不知道到底去不去喀隆雪山那头的莲花生的掌纹地,作者也不知道。求索的脚步在作者原来的那部作品中,嘎然而止。一定是过了很长时间,当作者重新注意到他的思绪的时候,妥思寺的桑杰达普活佛告诉他,不应该停止。于是在这副长卷的另一头,重新出现了一抹深红。这红色深沉却深含着狂热,它是来向淹没了原有的暗红的黑与白挑战的!“……一定是这又凉又潮的寒意把我冻醒了,加上从四处沟底吹来的风更冷得我牙齿打颤。我急忙攀上眼前一面乱石突出的沟壁,探头一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地平线,我已经到了掌纹地。”从下文中,他不懈的寻找和追求,我们更可以看到这抹深红,是一直延伸至画外,是极具有生命力而永远不熄灭的。
从黑郁与深红的战斗中,在极沉郁、极痛苦和远方曙光似的希望纷纷来袭的时候,我们是选择沉没于黑暗,还是站在黑暗里长啸?在红与黑之间的希望和追求。这也就是本小说的壮美之体现。
二.我们能不能记起西藏的那些朝圣者?在雪山下,在盐湖边,他们一步一磕,系着厚帆布围裙,胸部和膝部都磨穿了,额头上磕出了鸡蛋大的肉瘤。他们单纯的挚着是为了达到佛祖身边,还是为了了解自己生命中到底应该做到什么?如果用“追求”来概括他们的行动,一定是不全面的。我们应该用“求索”来形容他们--他们寻找自己应有的在生命中的位置,他们追求自己的最单纯但是肯定是最高的理想——本小说也体现着求索与理想。
在想要求索之前,必定要有迷茫。叔本华曾说,“人生就如钟摆,来往重复于痛苦与厌恶之中”。这痛苦,就是发现了自己所想求而或者暂不可得的事物,而产生的痛苦,也既是求索之前的迷茫。这来往重复,是不断的上下求索。
那么本小说中,作者所体现出来的迷茫是什么呢?我们不难看出。二十世纪时日新月异的科技变迁和因之影响到的、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认知程度、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与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认识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在地域、宗教思想浓郁的西藏,这冲突更是表现得非常尖锐和深刻。妥思寺的桑杰达普活佛所谓的北方净土“香巴拉”遭外魔入侵,而引发战斗,也正是作者暗示了这一点。从小说中看出,小说作者既是藏传佛教的忠实信徒,又游历了世界,到过很多有不同文化底蕴的国家。高科技已经发展到西藏内部,而宗教的信仰又是那么的坚实,高不可攀,作者身处其间,该如何取舍,该偏向哪一方?作者在小说中不断得显得犹豫。
婛的爸爸是说《格萨尔王》的艺人。《格萨尔王》是西藏古老的传说,格萨尔王也是西藏人心中不灭的天神。而婛即便是出走,计算日期都是用结绳来记日。婛和塔贝在前行中,到过很多村庄。而那些村庄仿佛忘记了古老,不断的出现数字、机械图、拖拉机、计算器这样的“新生事物”。而塔贝却说:“这玩意儿没有一点用处。”这也即是作者的迷茫——高度的科技对于我们西藏,对于宗教信仰,到底有什么作用?
他让婛与塔贝一路求索。终于到了追寻的极限——喀隆雪山。这雪山翻过去到那边的山脚下,就是那错综复杂的掌纹地。经过那掌纹地,就可以达到净土“香巴拉”。在即将来到宗教信仰的最高地域的时候,作者犹豫了——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塔贝前行了,而原来的故事却因此停住。
而作者在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再回想这段尘封已久的追寻,觉得不应该弃而舍之,应该锲而不舍的前进。所以他又回到了掌纹地。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重视这掌纹地。作者来到这掌纹地,是他做出了万难的选择之后的决定,而他在掌纹地里的追寻,是求索的高潮,是全文的高潮。
这掌纹地“数不清的黑沟象魔爪一样四处伸展,沟壑象是干旱千百年所形成的无法弥合的龟裂低地缝,有的沟深不见底。竟然找不到一棵树一棵草。”这代表了宗教信仰达到了极限时候所产生的与时间相悖的裂痕。而代表着高度科技的手表,在这掌纹地里“从月份数字到星期日历全向后翻,指针向逆方向运转,速度快于平常的五倍”,这是宗教与科技的相争斗,这是两种思潮的相争斗!
而作者把塔贝安排为死亡。塔贝的死,代表着作者旧的观念的死去。而在塔贝临死之前,却意外地听到了所谓天籁:“一种从天上传来的非常真实的声音”。婛认为是寺庙屋顶的铜铃声,临死的塔贝却坚持认为是神在开始说话了。而作者却清楚地听到,这声音,是一个男人用英语从扩音器里传来的声音——这是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无疑是天籁,这无疑是醍醐,这无疑把作者从宗教与科技的迷茫中唤醒了!
作者终于明白了,这声音“不是神的启示,是人向世界挑战的钟声,号声,还有合唱声。”
塔贝死了。作者的迷茫结束了。他找到了答案。“太阳以它气度雍容的仪态冉冉升起,把天空和大地辉映得黄金一般灿烂”——在这生与死、极限与跨过极限的边缘——掌纹地。
他们不必穿过掌纹地再去寻找“香巴拉”了。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而往回走了。我们仿佛听到了浮士德临死前的“太美了,请停一停!”,他也是终一生的时间来追寻真理,追寻自己理想的完美搭配。而小说作者却带着婛往回走,他们要重新竖立自己的理想,而重新追寻——这也就是叔本华所谓的“厌恶”所在,是对于人生某个理想、某个迷惑的既实现、既解决后的满足。
读《系在皮绳上的魂》,犹如读《诗经》之《黍离》,楚辞之《涉江》。心里的潮水随着作者的笔调起伏而起伏,一旦合卷,暗涌不已。其中也不乏魔幻、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如同卡夫卡之《城堡》。这是一部当代文学中难得的中篇佳作,我不揣冒昧的妄评之,实在是莫大的罪过了,但是每个人看同一文学作品,各人的所得也会不同,我的这番妄评,也即是我个人对于本小说的读后感了。
《皮囊》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皮囊》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皮囊》读后感1好看的皮囊到处都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句在互联网上极端热潮的话成了众多人的至理名言,很多人把它奉为自己找对象的原则,想要去找一个有趣的灵魂携手走一生。
我不知道“皮囊”一词如此之火是不是因为《皮囊》这本书,毕竟这本书确实好看,销路也好,看过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可无论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我都要说一句透过那份皮囊看到自己的灵魂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这是他应得的。
那么小的时候就担起了家里的全部责任,生活让他早早成了男子汉。如今他是业内挺有名的人物,看这本书有那么多名人为其写序,我就知道这个人不简单。得是多优秀的人才能从那样的小镇走出来,然后才能一步步爬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哪怕我们外表漂浮疲惫不堪,但只要内心有所寄托灵魂可以安放,就足够了。
皮囊之下,贯穿的是我们的灵魂。无论这副皮囊你是否喜欢,无论灵魂是否已找到出处,你都应该相信灵魂归依了,一切才安稳。而那具皮囊只是偶尔保护我们的内心缓慢一点受伤害的东西。
《皮囊》读后感2海边长大的作者就彷佛在描写一片海,开头的时候是汹涌澎湃的大浪,父亲的病痛,死亡,席卷过来撩的你热泪盈眶,接下来是孩童时期关于整个世界的未知恐惧和迷惑,大浪渐渐平息下来,一点点褪下去,在描述大学的时候让你看到这片海的平静深邃,最后在他回家的时候把你带到岸边,银色的沙滩,橘子一样的太阳。他写了人的一生,就像一片海,大浪退去,带走了塑造我们的一切,我们的珍惜和热爱,梦想和成就。最后作者在海边,孤寂一人,问一句,时光这趟列车为什么开的这样快?究竟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这是一本写人的书,写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到老年,独自一人到为人父母,从出生到死亡所要经历的一切痛苦迷茫,追求与失败。写的是人的一生,每一个年龄段的细细碎碎的敏感心思,每一个人生转折点的选择和决定。面对猛烈的人生和现实,怎样的在暴风雨中保住自己这一艘摇摆的小船,坚定的,努力的向前行驶。最后作者问,我们的小船最终要开到哪?我们所有人都该扪心自问。
《皮囊》读后感3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在那副看似强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挥别先她而去的女儿;也曾在摔伤腿之后,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门口,只为等待家中娃娃放学回来的身影。她有她独特的生活哲学,也有她命运里被坚实皮囊所遮蔽的巨大忧伤。也许正是受她的影响,作者把本书取名为《皮囊》。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除掉熟悉的亲人,作者也写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里的病号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属,敢爱敢恨却为世俗不容的小镇姑娘,以及离开家乡闯荡最终一事无成的天才少年。他们离当今社会上所描述的那种“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远,生活里的失意与痛苦,他们一一尝尽。他们也许有过意气风发,有过拼搏与执著,但无常的命运最后还是把他们一股脑地裹进忧伤的洪流。
《皮囊》读后感4 看到这一章,书中母亲就算没有钱,为了面子,自己辛苦也要盖房子。我就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那一辈最看中的就是面子。记得08年的时候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伤了左眼,左眼保不住了。当时手术费把家中的积蓄用得所剩无几。而母亲相信算命,请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家里的房子不好,于是决定盖房子!于是夫妻两人四处借,最后盖成了,但一屁股账也是在10年还清的。期间日子也是过得清苦。
后来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轮到了姐姐出嫁,因为爱面子,赔了一大笔嫁妆!结果姐姐没两年离婚了,带着孩子的姐姐没办法工作,吃穿用都是家里的,又是父母来承担!好在父母工作还能开销,最后也是攒下一些钱的!15年的时候轮到了我结婚,因为我们很多人家里都陪嫁妆赔陪一辆车,所以好面子的父亲非要给我陪一辆车,又把所有的积蓄用完!
年头姐姐也找到了男朋友,所以16年过年的时候办酒席父母也是又花了一笔钱来办酒席。父母这辈子就为了面子活。我们总是劝他们人活着只要自己高兴就好,不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可父母的好面子思想可能因为时代的影响根深蒂固。总是反驳我说:人活着不为了面子活着干嘛?于是我总是哑口无言!
《皮囊》读后感5打开《皮囊》这本书是因为之前在书城里面看到,这本书是刘德华推荐,刘德华在推荐语里面说,他读了这本书有很大的启发,就如同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我打开了这本书首先看到的事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皮囊》,希望也可以给我的生命中多一盏明灯,故事讲述了蔡崇达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她为人处世平淡,在女儿死的时候别人都担心她会出什么事情的时候,她却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蔡崇达听说舅公小时候差点被阿太丢到海里淹死,而受到别人指责,然后他问阿太真假时,阿太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着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俗话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一副皮囊,阿太一直以为皮囊是用来用的,九十九岁的阿太离开了人世,留下一句话给蔡崇达:死就是一脚蹬的事情,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在文章最后作者说: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是啊,我们的灵魂是多么轻盈,在现在的生活中,无数人成为车奴,房奴,卡奴,拖着沉重的皮囊,却忘记了我们的灵魂本来就是非常轻盈。
读完皮囊这一节,然后思考以前的人生,为了很多事情担心,在痛苦的时候让自己难受,其实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烟消云吧。最后我读完《皮囊》后,感觉以后一定要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每一个善良的人。读完《皮囊》这本书给我的生命多了一盏明灯。
《皮囊》读后感6突然发现书客这个平台,正好活动里有准备看的书,所以就参加了。
一开始《皮囊》无意间翻过没看,后来补起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深得我心,因为我是通过自虐性登山来放空自己,看清自己的。我们的生命本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后边关于母亲与父亲的故事,家庭里一个人的疾病随着时间慢慢消耗着这个家庭的希望,这样的故事在农村不少见。有时候甚至消耗着生的念想。但是更可怕的是困难来临的时候乡亲们的冷漠与旁观。
张美丽的故事,人言可畏,闲言细语如刀般割着张美丽坚强的心。
两个阿小、文展、厚扑,以自己的认知看待这个世界,并努力疯狂的冲向自己向往的地方。阿小们只会模仿,没有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去追求。文展足够努力,但太较劲,太看重自己,他一句“困惑、一时找不到未来的大目标这很正常,没有几个人能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做好眼前的一件件事情就可以了。”可惜了这自以为是的社会。厚扑追求激情、挑战和自由,可惜生活梦想飞的太高,没好好走过什么路。
写作是一种内省,是解剖自己的思想,当自己动笔去写的时候才会去思考自己真正的想法。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也是一本内观自己的书。
《皮囊》读后感7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让我去回忆我的童年,会想起那些已故去的人,听妈妈说小时候抱着我长大的曾祖母,依稀还记得她坐在房檐下的样子,又依稀还记得她去世时妈妈让我磕头我却死活不肯的画面,小时候总给我留着许多糖的外婆,她去世的时候,我却因为所谓的工作没能见最后一面,可是她一直在我脑海里,她驼着背慢吞吞的为我们做饭,她佝偻着身子从柜子里拿出攒了好久的糖果,她轻声呵斥着冲我们嚷嚷的大黄狗,还有幼时一直害怕的外公,他在家时困了总不敢睡着,很害怕他拿鞋底板把我们给拍醒,有时实在太困了,就躺在他经常躺的摇摇椅上摇晃着,等他一回家就马上惊醒了,他一辈子直到去世都总想着我外婆,外婆先走,他却害怕外婆的棺太小不够住,死活要把自己的给外婆,自己却永远躺在那个连自己都放不下的棺里,开棺的时候我终究是没忍住痛哭流涕,哪怕到现在想着他最后的样子,我依然忍不住泪目,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对我们的疼爱,而是对外婆的疼爱。其实自从我长大后,很少去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我每次很用力的去回忆,却总是什么都想不起来,读这本书,却总是勾起我的回忆……回忆那个我不知道到底爱还是想逃离的家乡......
《皮囊》读后感8把这本书加入书架的真正原因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和装帧设计所吸引。后来又看到好多书友都在读这本。
按照通常以往的惯例,一本书,如果读到八九页的时候还没有将我带入,便放弃,因为我觉得,一本书在一开始还没有引人入胜的场景和人物出场,只会越看越瞌睡,失去看下去的欲望和意义。好在《皮囊》在第一页的时候就以一个倔强的九十九岁高龄的裹脚的阿太将我拉入了特有的闽南风情的小镇里,这个九十九岁高龄的阿太看尽了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在不经意的话语中道出了人生一大真谛:“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我们都是带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用来经历风吹雨打的,所以我们的灵魂才有处安放。
书里写到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又无助的母亲,自尊心强烈到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满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到现实打击的厚朴,透过作者,看到他眼里的“他人”,也看到别样的人生。
这本书的最后告诉我们: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皮囊》读后感9我想这本书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代表着北漂一族这种大群体,而作者的眼睛却又看到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
现代人总是匆忙行走,像空空的“皮囊”,赶着早高峰,又迎向晚高峰,而忽略了身边的人,他们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感情。作者介绍了他从小到大朋友完整的人生,以各种强烈的性格与不同的人生走向来进行对比,就像大多数人所憧憬而又担忧的那般,作者用他身边的实例告诉大家未来真的'是漂浮不定的。
为什么要讲皮囊呢?那就是每个人在追求自己一生的时候,向世人所展示的面具、以及自以为得到而错过的最终可能会导致灵魂的某种程度的迷失。
如同父亲的患病,大多数人离家后几年里,父母的身体都出现或多或少的病症,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人老后正常现象、随机事件,可在这时,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孝、丢失的陪伴,深深的自责,想弥补却又无力。特别想说MSD的那句话:健康是福。只有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这句话多么的正确。而父亲的离世、以及多年的在京漂泊,让作者觉得家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让作者最后决定离京回到小镇子继续生活。
因为目前初到北京两三个月,与作者京漂的很多观点都产生了共鸣。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平衡事业与家庭,不留遗憾。
还是很久之前的那个想法,不求闻达于世,但求落幕无悔。漂累了,家真的会是很好的避风港。可不漂,人就枯了。
《皮囊》读后感10读完后顺便看了下其他人的书评,真的是褒贬不一,这是看书的常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思想各不相同。我对本书的态度是赞赏的,感觉是本不错的书籍,值得一看!
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吧,分为几个小部分,具体几个我就不细说了,如写阿太的,直接点明主题《皮囊》,写母亲的《母亲的房子》表现了母亲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坚强,果敢,吃苦耐劳,自尊自强,以及对父亲深沉的爱;写关于父亲的《残疾的父亲》写的令人心酸,表现了作者心态的变化,以及对父亲深沉的爱和愧疚;写关于几个朋友的《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这几篇争论很大,大家都觉得作者以朋友的落败来表现自己的成功怎么怎么的,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作者写的很真实,因为这些朋友恰恰是具备一些优点的,但他们不知道规划,肆意的挥霍,心态要么不平,要么妄自菲薄,怎能成功?最后几篇是写作者自己的,其中不乏有一些鸡汤,但真的是有毒的鸡汤,因为作者实实在在的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并且去践行了他们。
看完本书收获还是很多的,或者可以说通过《皮囊》看清了自己的内心,看清了自己的“皮囊”,虽然内心有自私、虚伪的存在,但只要认清它们,合理安排他们,就不失为一副好“皮囊”。
《皮囊》读后感11《皮囊》是蔡崇达写的一本童年自传,打开书,迎接我的是纷乱的小镇上发生的人与事,它们如同一个个炫目的烟花在绽开,寻着作者的童年,我理解了各种生活道理。
我最喜爱的是作者的阿太。阿太很惨,高龄时送走了仅仅50岁的姥姥。阿太很坚强,她没有哭,她已经看清了尘世,知道并了解了什么是皮囊与灵魂以及它们的作用,她的身上仿佛散发着一种久经世事所带来的老练。她还锻炼年轻的舅公的皮囊,而她自己,哪怕一把年纪依旧锻炼自己,走路回村。
我看到阿太想把这思想传承下去的渴望。作者年轻时还不理解阿太为何如此的冷漠,如此无情,在小时的作者看来,阿太像一块儿石头,一块儿情感古怪的石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明白了“皮囊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伺候的”其中的道理,也渐渐了解到阿太的用意。随着作者对阿太的信任与喜爱变得更多,他工作之后,经常去找阿太倾诉,阿太就像是作者的精神支柱。
后来,阿太去世了,整个家庭都蒙着层悲哀,我的心也随着阿太的死沉下去,仿佛整个人都跌进了悲伤的深渊。但我发现阿太在死前没有伤感,在她看来,死只是让她脱离皮囊,使她变得更轻,足以见得她对死看的很开。而在这世上,也有其他的人,他与作者的阿太一样,不是在用欲望去享受着皮囊,而是让它锻炼起来,为自己所用,不被世上的污浊所动,保持轻盈。
我喜欢这个看透尘世的阿太。
《皮囊》读后感12在世俗的地方世俗的时间看着这本看似世俗之人写出的世俗之书,多少对自己,对人生也有点感慨的,想到了之前超人介绍的一部电影《甜蜜蜜》,很老的一部电影,但是很好看,一生很短,留给自由的你只有几十年,一生又很长,因为变数太多,而你又不得不一个一个去慢慢感受,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曾经幻想过我过完一个普通甚至平庸的一生,但是心中又有另一个念头告诉我,还可以换种方式去生活。见的多了,想的多了,之前有一个30多岁的人和我一起面试同一个岗位,当时我们在一起聊天,后来聊到年龄的时候他就说了,他可能是年龄最大的了,可能他觉得我们会看不起或者不理解他的情况为何这么多年还要和我们面试一个执行岗位,我看出来他准备要解释的时候,我就说了,我理解,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虽然只是说了这一句话,但是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他可能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就像我也没有多好,有的人可能一帆风顺,但有的人一定要经历些什么。只要保持乐观,开心,不放弃,积极向上就行了,毕竟不管是谁,也只是一个人。
《皮囊》读后感13或许因为生活环境相似,或许因为作者文笔出彩心思细腻,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很多共鸣的同时带来了感动。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1、在边陲小镇中,身边也有很多像阿太这样的长辈。他们会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去田间引水入田,七八十岁的老人挥着锄头挑着水,他们会去外公的杂货店买菜籽的时候互相调侃......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2、自懂事起,特别在小学6年级至高一的这段时间里,身边有很多个像文中阿小这样的人。出生地和原生家庭确实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这些生活在落后乡村的孩子,我们渴望着那些新鲜的事物,广州香港的高楼大厦车火通明。很多人渴望着,模仿着,不顾家里的反对和排斥去追随,意义在哪儿。
3、文展,厚朴的故事给了我一点警醒。
4、张美丽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那些被村子里的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的年轻姑娘。
这本书就像是我很熟悉的雨后泥土味。
《皮囊》读后感14读完了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皮囊》,心灵有点刺痛,读书感悟如下:这是一部非常有质感的散文集,崇达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14个温情又残酷的故事!真实经历,情感动人,透露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皮囊》成为感动千万读者的"国民读本",被称为"非虚构"写作丛林中独具样貌的林木。
崇达在写这14个故事中,每一笔都有痛楚,每一行都直接、完整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写作的目的是让自己和读者"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看见"阿太",看见"母亲的房子",看见父亲的"残疾",看见"我的神明朋友",看见"厚朴",看见"海是藏不住的",看见自己想"回家",作者"看见"了想珍惜的人,也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藏在人生里的,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故事里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最终看见自己,看见彼此;温暖自己,映照出彼此。
李敬泽在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皮囊可以不相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颗活着、醒着、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就因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怒、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
有道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皮囊》读后感15《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一个章节就是一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取名叫做《皮囊》,书名也是来源于这篇文章。
皮囊讲的是他的阿太(奶奶的妈妈)的故事。阿太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她认为肉体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所以面对奶奶的去世,面对自己切菜时切下来的手指,面对舅公被她丢到水里几乎溺毙的事情,甚至对于自己的离世,她都表现的非常坦然。她甚至在死前跟作者说:“不要哭,现在没有这个皮囊的束缚,我来去都更方便。”
也是因为这份特殊的气质,作者特别喜欢与阿太待在一起。后来去外地工作,与阿太见面机会也少了,但是只要是工作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情,作者都回选择回到阿太的身边,陪她坐一个下午。虽然阿太不大听的懂,后来甚至不再听得到,但是这样的陪伴却能够安抚作者,让他鼓起勇气重新开始。
后来阿太走了,作者也慢慢地明白了阿太在奶奶去世时说的一番话的意思。当时全家人都挺伤心的,阿太不以为然,仿佛走了不是她的女儿一样。作者问阿太为什么这样,阿太说因为她舍得。阿太的舍得来自于她对待生命和身体的态度,身体的消逝在她看来是皮囊对生命束缚的结束,是更加值得高兴的事情。而阿太带给作者的安全感,是这份看法带来的超然淡定态度的感染。确实在这份态度面前,一切的困难不过是身体的折腾,生命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去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