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岗位对王阳明读后感,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
结合工作岗位对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知行合一3,读后感
知行合一3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家训、家书、家规。
家训:
勤读书,读好书~
真正的好书,都是历经大浪淘沙方能留下的那一点精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无论是什么表现形式,它们都在宣扬着人类最纯粹的善,摈弃人类最卑鄙的恶。
辨别能力很重要,虽然自己吧,向前两三步,又后退一步,但至少是进步了,如果看到一本没什么含金量的书还使劲逼自己看完那真的是浪费时间,要好好地选书,用心地读书,并把书中内容融入身心,才是真正地读到了书。
要孝悌~
王阳明说:“天地间的孝道,无非是莫让父母担心。明白此理,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是这样吧,可能很多事情,你的本意是想孝顺父母,但是很少会去思考这个行为会导致的后果,或许你已知了这个结果,但是现状你的第一反应让你可能会做出看似“孝”,实际却“不孝”的事情来。
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学谦恭~
人如果有不谦之心,无论做什么,都会徒劳无功。
谦的反面自然是傲,居功自傲的人我们唯恐避之不及,自傲的人坐井观天还在沾沾自喜,我们疏而远之即可,真正的高手是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谦恭就好比一张白纸,空空如也,你想要写上什么文字,涂上什么色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早被一些不良的色彩给遮盖住了,那怎么擦掉都会留下痕迹,有些事情,做错了,只能学会接受不想承认的事实,把它当做是一种美好的遗憾,学会不断清零,满则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嗯,谦卑自处,学会刷新价值取向,重新开始,持着自己是一张白纸的态度去学习,暂时把现有的知识储备放一边,等待下次启用,才会学到更多,方能厚积薄发。器虚则受,实则不受,物之恒也。
循礼义~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指正圆之器;矩,指正方之器;无矩不成方,无规不成圆;校正方圆,是谓规矩。
首先是我们内心认可外在的礼法,然后才是去遵循它。懂得礼仪,即体现了修养之道。
毋任情~
做人就该节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事,以喜怒哀乐应对时,都应适中。
女生相对来说会比较地感性,一直以来,自己还是学不会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必呢,任由自己的情感泛滥,当真正需要约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驾驭不了,然而却沦陷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希望通过“心学”,能约束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情感所产生的质变。
王阳明患有肺病,在疾病面前,身心俱疲,可想而知,他用心学那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生理上的疾病。
生病时人的内心会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会觉得任何文字都救赎不了自己的内心。平时的激昂斗志都会被一点点地磨灭,生病时能‘知’那种折磨的疼痛,才想着以后必须用“行”动来预防(多运动不熬夜),这样就说明不知行合一。因为把这两者分开了,认为是先知然后行,平时自己早该提高自律性,别总是事情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如果真明白知行是合一的,只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只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
毋说谎~
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
有过错就勇于忏悔吧,跟着良知的指引去真诚恻怛,不用有任何的隐瞒。虽然会被平时的积习所感染,改过的勇气会欠佳,但是只要自己“正”了诚意就好。
王阳明的伟大和其心学的精髓:人不怕犯错,犯了错立即改正,对自己最好的那个“既往不恋”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过错,没事的。
我们每个人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因为有“爱”,我们能做的,臣服于良知,只有理解,信任,包容,才会走得更久。
家书:
科举无妨圣学:《寄诸用明》
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只有考上科举,有平台,才能把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扩大影响力,才会实现心中更高的理想,但是,王明明不会把科举当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科举只是一个阶段理想,最终的理想是做圣贤,传播心学,让更多的人受益,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他自己来说,他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自我价值也得到了实现,造福后人。每一个被心学影响后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那就值得了。
王阳明对科举和圣学的态度是统一的,科举并不妨碍圣学,且认为圣学中包含着科举的,两者都可以提高影响力。但心学更注重身心修养,是可以触类旁通。
科举把握得好,那是最好不过,但是一不小心物极必反,利欲熏心,可能会被功名利禄影响到,陷入功利的漩涡中,
当然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亦乐乎。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也许人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是啊,王阳明是圣人,他是不平凡的,但是他也为了这个不平凡的瞬间去做了很多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凭着自己的良知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人就应该和天道一样,应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如此,后劲十足,才能天长地久。
大器晚成的人是经得起孤独的等待和煎熬的考验,那在这个过程中更要不断地修行内心,学习知识,你有满腔热血,可以,但是也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唐僧师徒取经还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人要取得真经,逆境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坎坷必不可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即使举步维艰,也要咬牙切齿走过去,尽人事听天命。
每个人说起《西游记》,会想到孙悟空,想到很多人也不会想到他,“许镜清”,他是1986年版的西游记的全部音乐作曲,上百段音乐的创作,写了30年的音乐,70岁那年才刚开始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为了创作音乐,日夜颠倒,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成功的背后都是一件件不平凡的小事累积而成。
一辈子很长,可以做很多事。
一辈子很短,可能有那么一件事也完成不了。
走正确的道路,把道路走正确:《示弟立志说》
王阳明所谓的立志,就是要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在王阳明看来,就是走正确的道路,然后把道路走好,走到底。
我们如何才能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立志”是第一大纲目,只要立下为圣之志,才能有毅力向前走,俗话说的,“有个奔头”。然后就是学习。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许不同的年龄阶段,想要的方向不同,会在一段的阶段才想要去选择自己的方向,甚至于,被逼迫地去选择了其实很正确的方向。
我知道,我的志向还不够坚定,涉世未深,什么都不懂,一直不断试错,也无法确定那是不是真的,有错就改才是最宝贵,切勿南辕北辙就好。
最近看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把近段时间发生的事,不免会把自己的情绪代入进去,失望的时候,不愿打开心扉,冥顽不灵,甚至会觉得任何文字都救赎不了自己,有时都想给自己一个冷嘲热讽的眼神自行体会,有点精神分裂了。
这就是很明显地没有做到心外无物了,参杂着太多的七情六欲,知道自己被情感给控制住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因为有情感,而能有节制地发出,才是真正的致良知,真正的学习是在世俗中修行。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致良知也不同。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对待方式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个知识,在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也不同。
即使同一本书,在不同阶段的想法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件事,在不同阶段的心情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时间,往事已如烟。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去尽力致良知。
家规:
王阳明提出教人的根本主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们被称为人生八德,是中国古代德育的全部内容。
嗯,言传身教,自己要先做好自己,以后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父母的不断地学习和教育,教育还需要有耐心,父母养育之恩,无以回报。
《朗读者》有一期的一个主题是:眼泪
陆川朗读了《藏羚羊的跪拜》的一个片段:
有一天,一个老猎人想要开枪猎捕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藏羚羊跪下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两泪纵横;可是这个久经猎场的猎人自然是不会被这藏羚羊的悲悯之情给打动,枪声一响,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开膛破肚…..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这时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来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条命!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这个结局既悲观又可观,最终老猎人的良知也被光明了。
这世间是有爱的,良知在自己心中,如果老猎人的良知能早点被光明,那就能避免许多生灵涂炭了。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感悟,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王门四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嗯,做到了你就赚到了。没有为什么。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把度阴山写王阳明的整个《知行合一》系列给读完了,从一开始对心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了一点基础了,也是给接下来读《传习录》做了个奠定,可能有些想法会觉得是赘述了,但是没关系,至少自己进步了,哈哈,好事多磨,再不学就老了,趁现在年轻,还有时间,为时不晚,精力充沛,等成家立业后,又要为生计奔忙,要承担的责任更多,所以,现在就专心致志地读书吧,不要被太多事给束缚了。
但是人潮人海,别错过那一个等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有一段话,当你真心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
嗯,等我。
家训:
勤读书,读好书~
真正的好书,都是历经大浪淘沙方能留下的那一点精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无论是什么表现形式,它们都在宣扬着人类最纯粹的善,摈弃人类最卑鄙的恶。
辨别能力很重要,虽然自己吧,向前两三步,又后退一步,但至少是进步了,如果看到一本没什么含金量的书还使劲逼自己看完那真的是浪费时间,要好好地选书,用心地读书,并把书中内容融入身心,才是真正地读到了书。
要孝悌~
王阳明说:“天地间的孝道,无非是莫让父母担心。明白此理,你就知道怎么去孝顺父母了。”
是这样吧,可能很多事情,你的本意是想孝顺父母,但是很少会去思考这个行为会导致的后果,或许你已知了这个结果,但是现状你的第一反应让你可能会做出看似“孝”,实际却“不孝”的事情来。
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学谦恭~
人如果有不谦之心,无论做什么,都会徒劳无功。
谦的反面自然是傲,居功自傲的人我们唯恐避之不及,自傲的人坐井观天还在沾沾自喜,我们疏而远之即可,真正的高手是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谦恭就好比一张白纸,空空如也,你想要写上什么文字,涂上什么色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早被一些不良的色彩给遮盖住了,那怎么擦掉都会留下痕迹,有些事情,做错了,只能学会接受不想承认的事实,把它当做是一种美好的遗憾,学会不断清零,满则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嗯,谦卑自处,学会刷新价值取向,重新开始,持着自己是一张白纸的态度去学习,暂时把现有的知识储备放一边,等待下次启用,才会学到更多,方能厚积薄发。器虚则受,实则不受,物之恒也。
循礼义~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指正圆之器;矩,指正方之器;无矩不成方,无规不成圆;校正方圆,是谓规矩。
首先是我们内心认可外在的礼法,然后才是去遵循它。懂得礼仪,即体现了修养之道。
毋任情~
做人就该节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事,以喜怒哀乐应对时,都应适中。
女生相对来说会比较地感性,一直以来,自己还是学不会游刃有余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必呢,任由自己的情感泛滥,当真正需要约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驾驭不了,然而却沦陷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希望通过“心学”,能约束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情感所产生的质变。
王阳明患有肺病,在疾病面前,身心俱疲,可想而知,他用心学那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生理上的疾病。
生病时人的内心会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会觉得任何文字都救赎不了自己的内心。平时的激昂斗志都会被一点点地磨灭,生病时能‘知’那种折磨的疼痛,才想着以后必须用“行”动来预防(多运动不熬夜),这样就说明不知行合一。因为把这两者分开了,认为是先知然后行,平时自己早该提高自律性,别总是事情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如果真明白知行是合一的,只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只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
毋说谎~
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
有过错就勇于忏悔吧,跟着良知的指引去真诚恻怛,不用有任何的隐瞒。虽然会被平时的积习所感染,改过的勇气会欠佳,但是只要自己“正”了诚意就好。
王阳明的伟大和其心学的精髓:人不怕犯错,犯了错立即改正,对自己最好的那个“既往不恋”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过错,没事的。
我们每个人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因为有“爱”,我们能做的,臣服于良知,只有理解,信任,包容,才会走得更久。
家书:
科举无妨圣学:《寄诸用明》
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只有考上科举,有平台,才能把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扩大影响力,才会实现心中更高的理想,但是,王明明不会把科举当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科举只是一个阶段理想,最终的理想是做圣贤,传播心学,让更多的人受益,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他自己来说,他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过程中,自我价值也得到了实现,造福后人。每一个被心学影响后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那就值得了。
王阳明对科举和圣学的态度是统一的,科举并不妨碍圣学,且认为圣学中包含着科举的,两者都可以提高影响力。但心学更注重身心修养,是可以触类旁通。
科举把握得好,那是最好不过,但是一不小心物极必反,利欲熏心,可能会被功名利禄影响到,陷入功利的漩涡中,
当然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亦乐乎。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也许人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是啊,王阳明是圣人,他是不平凡的,但是他也为了这个不平凡的瞬间去做了很多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凭着自己的良知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人就应该和天道一样,应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如此,后劲十足,才能天长地久。
大器晚成的人是经得起孤独的等待和煎熬的考验,那在这个过程中更要不断地修行内心,学习知识,你有满腔热血,可以,但是也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唐僧师徒取经还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人要取得真经,逆境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坎坷必不可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即使举步维艰,也要咬牙切齿走过去,尽人事听天命。
每个人说起《西游记》,会想到孙悟空,想到很多人也不会想到他,“许镜清”,他是1986年版的西游记的全部音乐作曲,上百段音乐的创作,写了30年的音乐,70岁那年才刚开始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为了创作音乐,日夜颠倒,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成功的背后都是一件件不平凡的小事累积而成。
一辈子很长,可以做很多事。
一辈子很短,可能有那么一件事也完成不了。
走正确的道路,把道路走正确:《示弟立志说》
王阳明所谓的立志,就是要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在王阳明看来,就是走正确的道路,然后把道路走好,走到底。
我们如何才能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立志”是第一大纲目,只要立下为圣之志,才能有毅力向前走,俗话说的,“有个奔头”。然后就是学习。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许不同的年龄阶段,想要的方向不同,会在一段的阶段才想要去选择自己的方向,甚至于,被逼迫地去选择了其实很正确的方向。
我知道,我的志向还不够坚定,涉世未深,什么都不懂,一直不断试错,也无法确定那是不是真的,有错就改才是最宝贵,切勿南辕北辙就好。
最近看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把近段时间发生的事,不免会把自己的情绪代入进去,失望的时候,不愿打开心扉,冥顽不灵,甚至会觉得任何文字都救赎不了自己,有时都想给自己一个冷嘲热讽的眼神自行体会,有点精神分裂了。
这就是很明显地没有做到心外无物了,参杂着太多的七情六欲,知道自己被情感给控制住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因为有情感,而能有节制地发出,才是真正的致良知,真正的学习是在世俗中修行。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致良知也不同。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对待方式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个知识,在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也不同。
即使同一本书,在不同阶段的想法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件事,在不同阶段的心情也是不同。
即使同一时间,往事已如烟。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去尽力致良知。
家规:
王阳明提出教人的根本主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们被称为人生八德,是中国古代德育的全部内容。
嗯,言传身教,自己要先做好自己,以后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需要父母的不断地学习和教育,教育还需要有耐心,父母养育之恩,无以回报。
《朗读者》有一期的一个主题是:眼泪
陆川朗读了《藏羚羊的跪拜》的一个片段:
有一天,一个老猎人想要开枪猎捕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藏羚羊跪下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两泪纵横;可是这个久经猎场的猎人自然是不会被这藏羚羊的悲悯之情给打动,枪声一响,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开膛破肚…..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这时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来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条命!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这个结局既悲观又可观,最终老猎人的良知也被光明了。
这世间是有爱的,良知在自己心中,如果老猎人的良知能早点被光明,那就能避免许多生灵涂炭了。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感悟,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王门四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嗯,做到了你就赚到了。没有为什么。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把度阴山写王阳明的整个《知行合一》系列给读完了,从一开始对心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了一点基础了,也是给接下来读《传习录》做了个奠定,可能有些想法会觉得是赘述了,但是没关系,至少自己进步了,哈哈,好事多磨,再不学就老了,趁现在年轻,还有时间,为时不晚,精力充沛,等成家立业后,又要为生计奔忙,要承担的责任更多,所以,现在就专心致志地读书吧,不要被太多事给束缚了。
但是人潮人海,别错过那一个等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有一段话,当你真心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
嗯,等我。
王阳明让你学到了什么呢?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学阳明心学感悟
最近迷上了朱晓平老师的品格教育课程,爱智慧修行,人的一生很长也很短,很长是说随着现在医疗水平的进步,一个人大概率活到一百岁以上,已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很短是在整个人类的繁衍生命历程中来说,人类和浩渺的宇宙比起来,和尘埃一样,微乎其微。
如何在短暂的一生中,有所作为?这的确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像是王阳明的心学也不是一下子就创立出来的,他也是在贵州农场悟道中,在残酷的现实中一点点领悟出来的,俗话说,当生活给了你一记耳光,你一定要学会微笑,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阳明先生一生也不算顺利,虽生于官宦之家,但是在13岁时就不幸丧母,继母对其不是很好,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因为继母对他不好,他采取了一些小措施,就是把猫头鹰这种不详的动物放到他继母的床上,然后又串通了江湖术士,用江湖术士的口来劝诫继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你看这就是事在人为。
很多事情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稍微变通一下,就会柳暗花明了。就像是平时我和孩子的相处一样,我也经常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每次发火之后,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双方也都很生气,家庭气氛也不好。所以,与其盛怒伤肝,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像晓平老师在课中讲到的以色列爸爸一样,孩子生下来,他有自己的使命,我们为什么要打扰他呢?就让他按照自己的天性和使命,去发展好了。
说回到王阳明,少年丧母,22岁第一次会考失败,23岁,第二次会考失败,28岁,进士及第。这个年龄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大器晚成,父母早就催婚催娃开了,王阳明还在不断的考试求学,相信当时那个年代,肯定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的。但是这种压力和他内心的远大志向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他的志向就是要做圣贤。王阳明说:“故立志而圣贤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所以志向很重要,一个人会立什么志向,也和他自身内在的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去追寻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你立什么志向,你能为多少人承担多少责任,那你的成就也就有多大。现在想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种简单的至理名言,往往都蕴含着朴素的人生哲理。
王阳明好不容易在官场混了6年,却在34岁的时候,得罪刘瑾打入大牢,被贬贵州龙场。看看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必然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依然可以扬起高傲的头颅的人。比如孔子,比如毛泽东,比如甘地。等等。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修行在此时此刻,修行于无时不刻。
如何在短暂的一生中,有所作为?这的确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像是王阳明的心学也不是一下子就创立出来的,他也是在贵州农场悟道中,在残酷的现实中一点点领悟出来的,俗话说,当生活给了你一记耳光,你一定要学会微笑,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阳明先生一生也不算顺利,虽生于官宦之家,但是在13岁时就不幸丧母,继母对其不是很好,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因为继母对他不好,他采取了一些小措施,就是把猫头鹰这种不详的动物放到他继母的床上,然后又串通了江湖术士,用江湖术士的口来劝诫继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你看这就是事在人为。
很多事情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稍微变通一下,就会柳暗花明了。就像是平时我和孩子的相处一样,我也经常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每次发火之后,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双方也都很生气,家庭气氛也不好。所以,与其盛怒伤肝,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像晓平老师在课中讲到的以色列爸爸一样,孩子生下来,他有自己的使命,我们为什么要打扰他呢?就让他按照自己的天性和使命,去发展好了。
说回到王阳明,少年丧母,22岁第一次会考失败,23岁,第二次会考失败,28岁,进士及第。这个年龄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大器晚成,父母早就催婚催娃开了,王阳明还在不断的考试求学,相信当时那个年代,肯定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的。但是这种压力和他内心的远大志向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他的志向就是要做圣贤。王阳明说:“故立志而圣贤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所以志向很重要,一个人会立什么志向,也和他自身内在的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去追寻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你立什么志向,你能为多少人承担多少责任,那你的成就也就有多大。现在想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种简单的至理名言,往往都蕴含着朴素的人生哲理。
王阳明好不容易在官场混了6年,却在34岁的时候,得罪刘瑾打入大牢,被贬贵州龙场。看看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必然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依然可以扬起高傲的头颅的人。比如孔子,比如毛泽东,比如甘地。等等。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修行在此时此刻,修行于无时不刻。
本文标题: 心学大师王阳明读后感(结合工作岗位对王阳明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53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