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读后感马基雅维利生于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正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所以读《君主论》的时候,我很明显感觉到马基雅维利似乎是在对哪一...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
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
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学会模仿和借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其他人的读后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阅读能开辟独处的小天地,下面是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的范文。
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1“君王需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题记
《君主论》这本书一开始是马基雅维利为了向美第奇家族证明自己的效忠之意而出现的。他只想得到允许,重返公共生活。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效忠于共和国的他在其领导失败后并没有随首脑们离开,而是留在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归国并祈求能为国家效力,可是美第奇家族并不愿意那样,而是将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虽然最终被营救却也只得远离公共生活。
而命运的双手总是玩弄马基雅维利,当马基雅维利在有生之年的最后一年中,终于获得美第奇家族批准返回佛罗伦萨的公共生活,但是那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的人民*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
这样马基雅维利再次被驱逐出公共生活。这一年,他悲惨去世。直到400年后,他的梦想才得以实现意大利才统一。
虽然这本书总是被评价为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
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应该被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细细琢磨而不是以现在的道德水平来衡量当时状况下的事情,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普通大众一般觉得这本书是如此邪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意大利仅仅是又一个又一个很小的国家构成的,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经济并不是那么发达可以直接抵御外敌,它们必须联合却又互相抵触着。
每个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维持一种政治生命,但是由于贵族和人民之间的以及贵族各党派之间长期冲突使得城市共和国无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种冲突带来了*。
因此,在这种历史背景条件下,我觉得《君主论》所宣扬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各种历史的种种迹象也曾表明只有强有力的甚至是偏激的政治领导去统一混乱的局面后,逐步改善才可以达到一种和平。如果没有如同《君主论》中那样强有力的就不能完成统一从而使国家和平安稳。
在本书中马基雅维利提到:“一个君主,尤其是一个权利尚未巩固的君主,应该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由此一小小一句话,也能看出他支持的强有力的是怎样的。在这里马基雅维利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君主以德为先,以德服人。
他的结论是对君主而言,他若想保有其王国,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善良的事情,并且必须视情况的需要使用之一手或不使用这一手。”从动物身上,他应该同时效仿狐狸与狮子。“因为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所以他必须是一只狐狸以便识别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
因为马基雅维利将这种不善良的事情相区别开来,认为有“恶劣使用”和“妥善保管”。因为在一种混乱的政治场面,国王君主需要执行一种国家的强制命令以便达到表面和平。因为连表面和平都不能够达到,也就表明了这个国家已经是岌岌可危,人民在这种环境下自然是水深火热性命堪忧了。
只有经过强制力,而后慢慢逐步攻破才可以达到真正的和平稳定。马基雅维利自己也说:“妥善使用的意识就是说为了安全的需要,可以偶尔使用残忍,除非它们能为臣民谋利,其后绝不再使用。
恶劣使用的意思是指尽管开始使用的残忍手段是寥寥可数的,可其后与时俱增,而不是日渐减少。”由此也可以看出《君主论》是主要适用于相对于历史长河短暂的特殊混乱时期。
总而言之,《君主论》并非一本充满邪恶言语的书籍,而是一部超越了历史长河的书籍。即使现在看来,它也有它独特的智慧蕴藏其中。
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2《君主论》读完了,照例要集中写一点什么。
在我的书架上,跟《君主论》放在一起的还有之前已经读完的《商君书》和《韩非子》。这三部书及其作者在历史和现实中从来都是不缺乏非难的。最极端的非难来自那些通常被称为道德家或者自认为是道德君子的人们,他们当中大多数是主张人性本善的。而这三部书及其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是被大多数的道德家们公认为是主张人性本恶的,在道德家们看来,这就是这三部书及其作者的原罪。
道德家们说人性本善是自有永有不证自明的,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属于善的范畴的具体概念:对国家的善叫做忠,对长亲的善叫做孝,对朋友的善叫做义……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他人的善,并且任何人也希望自己拥有善的名声,道德是很有市场的。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他人的善,这叫趋利避害之心;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善的名声,这叫爱美之心。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人也皆有爱美之心。欲望产生需求,需求形成市场,市场和需求刺激生产,或者换个说法:欲望产生需求,需求刺激生产,需求和生产交互作用形成市场……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不难看到,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本身不是自有永有不证自明的,道德家是要投人性之所好的,道德市场的产生是至少需要两个必要条件的:一是人的趋利避害之心和爱美之心,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使得道德的阐述、解释、传播、评价等等可能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有了这两个必要条件,道德家们才能够依靠他们有关道德的阐述、解释、传播、评价等等,成为一个在社会中能够养活自己的甚至因此成名成家进而受人尊敬的人。
关于上面两个必要条件,道德家们是不会公开进行阐述、解释、传播和评价的。在他们那里,他们代表自有永有不证自明的善来观察、分析、反思和批判这个世界,他们不侍奉人间任何的权威,他们只信善,他们因信而处于道德金字塔的顶点,他们是道德的化身,他们有权呼吁、引导和领导这个世界向善。对他们来说,谈论人的原始欲望是可耻的,分析社会经济分工则是堕落的。他们的口中称颂的是道德王国,他们书中描绘的是通往完美世界的道德路径,整个世界都应该停下来聆听他们的教诲。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善,是不允许讨论和质疑的,不准问,问就是不懂、不信和不善。
关于上面两个必要条件,被道德家们定为有罪的前面三部书及其作者确是十恶不赦的。在他们那里,他们从人皆有之的趋利避害之心和爱美之心开始来观察、分析、反思和批判这个世界,他们自甘侍奉人间的政治强权,他们相信即便是不信善的人也有趋利避害之心和爱美之心,他们以这样的人之本性驱使人们实现正当目的,作文为此他们不在乎失去一些美名,同时他们也承认如能不失去所有的美名则更佳,他们自认为通过自己的方法能够让一个政治强权变得既能够维持国内的秩序,也能够抵御外来的入侵,而它治下的民众则都可能借由将个人的力量汇聚到这件事上获得经济上的奖赏乃至政治特权。他们称颂的是懂得利用人的本性的明智强权,是通过为强权服务获得经济奖赏和政治特权的统一的社会规则,他们书中描绘的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有序结构,社会都应当沿着这个路径前进。
道德家们是不侍奉政治强权的,政治强权则需要和他们一同侍奉那个自有永有不证自明的善,而道德家们又是善的化身,可见,道德家真正想说的是“被侍奉不应当是政治强权,而是我们”。再看三部书及其作者,他们不讳言自己是侍奉政治强权的,同时他们言明了政治强权应该怎样(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明智),可见,三部书及其作者旨在建立健全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明智政治强权,如此他们才甘于处于其治下(这样的强权也才有资格保有对包括他们在内的民众的统治),在他们的逻辑当中,自己就是世俗大众的一员,世俗大众平等地处于政治强权的治下。综上,在逻辑上,道德家们口头上主张平等而他们的逻辑却将自己优先于他人;被道德家定了罪的三部书及其作者则是将自己作为世俗大众的一员置于自己主张的明智强权治下,因为他们同时也认为,如果不能做到这个同一的政治强权,迟早会败光自己,并且他们不认为这样有什么值得惋惜。
从言行一致这个标准上看,道德家们——而不是被他们定了罪的人——才是比较不实诚的那一个。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笑话。
君主论读后感2000字3马基雅维里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只要提及他我就会想到,他是一位“罪恶之师”,是邪恶的代表,而其所产生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是一种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或占比很高的人格。其著作《君主论》有人认为只是一部“厚黑学”,也有人认为这仅仅是献给君主、讨好君主的一本书。但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发现的却是这本书其中体现的为人民大众谋福祉,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至上而努力,自己内心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第一次让我对马基雅维里的认识有了改观,也让我认识到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爱国的人。
在那个文艺复兴的繁荣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时,马基雅维里的故乡意大利却仍然处于封建分裂状态。在那个分裂动荡的年代,在那个人生抑郁不得志的时代,马基雅维里写出了《君主论》这本名著。而这整本书也是以自己的“爱国主义”为主题,并从这个主题出发,指出要重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要有超脱个人的荣辱务实的道德观念;还强调了军队的重要性,要建设自己国家的军队,居安思危在和平时期更加注重军队建设。这些优秀思想对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军,党的群众路线,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在马基雅维里生活的那个乱世年代,人民百姓最急迫需要推翻宗教的统治,而王权是当时最强的力量,其在王权推翻宗教统治的过程中,也需要依靠人民百姓的力量。所以君主在很大方面需要和人民站在统一战线。但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并没有专门的一篇去说明人民的重要性,而是把人民的重要性融入到每一章中。在《君主论》的开篇中他就提到,只有深刻地认识人民的性质的人才能成为君主,而深刻地认识君主的性质的人应该属于人民。马基雅维里在那个时代就清晰地认识到人民与君主的辩证关系,具有民本的思想观念,同时马基雅维里的人民观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君主要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不能剥削压榨人民。但是马基雅维里的人民观念带有一定片面性,过分地强调了人民的工具性,将人民看成维护巩固君主统治的工具,这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以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有着明显不同。但他的思想是通过重视人民,借助人民力量并以此为手段方法去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全,维持国家的稳定。尽管可能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对民本思想有一定理解的差异和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对今天我们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还是有很多的建设意义。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中的曾说道:作为一个君主就要抛却道德的虚名,要始终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国家人民的利益做考虑。即便被人民不理解落下千古罪名,也要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讨论“慷慨与吝啬”这一章节时,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对于吝啬之名不应该有所介意。而在现在一些人为了自己个人的荣辱选择掉入慷慨的陷阱,在长久上损害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对于吝啬就要抛开自己的个人荣辱不谈,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大局观的意识,不管是否会造成吝啬之名,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发展都应坚持并付出,而不应该被世人舆论的评议所左右。在马基雅维里眼里,君主是抛弃个人喜好以及个人荣辱的,始终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始终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这体现了超脱个人的荣辱务实的“道德观”要求。对于现在的党政建设有着积极影响。
军队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没有自己国家的军队就会受制于人,在自己国家的政治外交中就没有底气以至于处处碰壁。而在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中认为一切国家其主要基础是有良好的法律和良好军队。法律和军队是相辅相成的。军队也一定要是属于自己国家的,像雇佣军这种是万万不可取的,如果雇佣军的军纪好那么对于自己国家是一种很大的威胁;而如果雇佣军的军纪不好就像拿自己国家的钱财去投入到一辆毫无胜利希望的战车上。另外马基雅维里也认为要将军事训练问题的思想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和平时期应该比战争时期更加注重这种思想,这正是中国古代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思想。而马基雅维里正是从当时国家的实际出发,其建设军队的整个出发点在于利用国民军队保卫国土,实现国家的安全。这对于我国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型人民军队,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同时这也体现了马基雅维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怀。
不幸的是在马基雅维利著书的那个年代,是一个君主至上,君权至高的时代,君主就是那个时代稳定、安全、统一的代名词,所以马基雅维里站在了君主一方的角度上,服务于君主,这与现代的社会是不相符的,但其爱国主义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同样他的政治权术思想在今天也是议论纷纷,质疑的声音不断。但今天在面对其思想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在服务君主的外衣下的真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弃其糟粕,废弃与当今时代不相符的思想。在辩证中展现其优秀的道德观念。同时也应该抛开历史时代的局限,不要让历史的阴霾束缚了我们的双眼,也终将相信正道的风会吹散那阴霾,让优秀的思想文化长存于世界,让更多的人所了解、传承下去。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特精辟的解剖,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着作之一。马克思也曾指出:马基雅维里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就揭开了政治思想史上新的一页。他的权术思想又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
在《君主论》的第一篇中,马基雅维利向我们重点阐述了当时世界王国的种类,包括世袭王国和新奠基王国,他认为关只要涉及国家生存和自由这个最大的问题上。摆脱道德的束缚为以争取最大的利益不惜一切使用被认为是最卑劣手段是完全合理的,关于政治与伦理道德分开的思想由此开始出现。
第二篇则讲了建立君主国的方式。马基雅维利认为:长期统治法被占领国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彻底摧毁,二是征服者亲自统治,三是尊重那里的法律,允许那里的臣民在他们自己的法律下生活,按期进贡。
第四篇主要论述军队与国防,马基雅维利认为:一切国家,无论是新兴的国家,还是旧的国家或者混合型国家,其最主要的根基是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法律和优良的制度,一个国家能否国富民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国防力量,而国防力量有取决于该国的军队建设。
第六篇开篇马基雅维利指出: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往往轻视守信,用尽各种手段,手腕,让人人心智迷乱。排斥公认的道德,在书中他坚信: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使用兽性行为和人类理性行为的斗争方法,“他就应当懂得仿效狐狸与狮子,因为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
《君主论》这本书中有一些名言对我触动也很大。简单列举如下:马基雅维利说“革新的记忆与原因,由于统治已经年代久远并且连绵不断而消失了。”人们一旦习惯了某种现存的统治秩序,他们的反抗意识就会处于惰性状态。而这对统治者来说,是最安全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一是封闭,二是“洗脑”。统治者一方面对外界的消息进行严密封锁,一方面则源源不断地灌输现行制度合理性的观念,致使治下之民记忆缺失,认为现行的统治秩序就是天底下最理想最美好的政治模式,从而放弃了对更优越的社会制度和更合理更公平的社会秩序的了解与追求。明清时期统治者的闭关自守以控制、统治人民和秦朝的.焚书坑儒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别验证了以上两种当权阶层统治人民的方法。还有一句则是“人们绝不应当为避免一场战争而听任混乱的继续,因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拖延时间只能是对自己不利”。历史上为避免战争法国国王路易把罗马尼阿让给教皇,把那不勒斯让给西班牙。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造成了教廷和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强大势力,而法国通知的崩溃也是由此的引起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促使他人强大的人,最终会自取灭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对徳意法西斯势力的强势崛起和对西欧老牌强国英法以及大洋另一侧的美国咄咄逼人,不断争取获得更大的政治经济领取权益,而英法美只是一味的采取绥靖政策,意味着这样就可以满足徳意法西斯势力的胃口,殊知他们就是一群饿狼,越喂胃口越大,他们要的是最大的权益,欧洲大陆乃至世界的统治权。在绥靖政策的引领下德国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此时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随后便是德国的不宣而战。短时间内,法国便惨遭沦陷,这与几百年前的法国确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当然,名言不仅还有诸如“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来自任何人,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产生于良好的忠言”,“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等等。
《君主论》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光辉必然有其原因,我认为,不是因为它的狮子般的凶残和狐狸般的狡诈,不是它的变化多端的权术,我想而是于整本书中的对于现实有借鉴意义的精髓。关于治国方略上,马基雅维利始终坚信人是“邪恶,自私的”第三篇第六章谈到:君主不能够以太平时期人们的信誓旦旦作为根据,因为太平时期人们对国家都有所寄托,那种时期的每一个人都为国家奔走,每个人都充满自信;而且当远离死亡之境的时候,他们纷纷表示准备为他而死;但是到了危难时期,当国家对市民有所需求的时候,也就是说需要他们报国的时候,能做到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鉴于人类的天性,统治者就需要注意统治术,强调军队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两方面,马基雅维利说:一切国家,无论是新兴的国家,还是旧的国家或者混合型国家,其最主要的根基乃是拥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法律和优良的军队!强调国家建设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君主论》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着”,同样在西方,马克思认为他与但丁一样,是“意大利的天才”。
虽然马基雅维利的时代背景是君主与共和并存的时代,尽管民主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体制,尽管《君主论》毁多于誉,但是里边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终会穿越时空,被现代的我们所发现、改造并为我们所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